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一一卷)  2000/5/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11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夜叉王偈頌第八首:

  【一切眾生住邪道,佛示正道不思議,普使世間成法器,此勇敵軍能悟解。】

  這是勇敵大軍夜叉王的讚頌,他修的法門是「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正道無空過者」。在此地我們看到他的修學報告,這四句偈很值得我們警惕,我們現前也正如他所說的住邪道。第一句,『一切眾生住邪道』。此地廣義是指十法界的眾生,在十法界裡面,尤其是六道眾生,如果沒有佛菩薩教誨,世間大聖大賢的教誨,幾乎沒有一個不是住在邪道。邪與正如何判別?最簡單的標準,凡是幫助我們向上提升的,這是正道,凡是幫助我們向下墮落的就是邪道,這是普通的標準,諸佛菩薩說法也都不違背這個標準。但是佛法裡面是講究竟真實的標準,這個標準是講法性,與性德相應的這是正道,與性德相悖的這是邪道。這一層世間的聖賢就說不出了,這什麼原因?境界上的問題,佛是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這是一個絕對的標準,邪道決定是跟性德相違背。

  大乘經上常說諸佛菩薩沒有邪念,這種說法很籠統,我們也不容易體會,所以我們就變通,用現在淺顯的言語來表達,什麼叫邪念?妄想是邪念,分別是邪念,執著是邪念。然後我們仔細想想,哪一個眾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就住邪道。尤其是分別執著重的人,決定墮落。我們再講得具體一點,說得明白一點,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邪道,決定幫助你墮落。我們看看清朝的大儒,這幾乎一直到今天都沒有人不讚歎的,紀曉嵐先生,《四庫全書》的總編輯,確實是博學貫通,他今天在哪裡?我看了許多這些筆記小傳,他今天在餓鬼道,這麼樣的一個大學問家。

  實在講,在餓鬼道的人多。從前章太炎居士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這是鬼道。東嶽大帝管五個省,判官的地位很高,相當於現在所講的祕書長,做過東嶽大帝的祕書長。他晚上到東嶽廟去上班,早晨就回來了,所以他很辛苦,日夜都沒有休息。他說他在陰曹裡面見到韓愈,許許多多歷史上的名人他都見到,都在餓鬼道。什麼原因?貪瞋痴慢沒有斷掉,貪心墮餓鬼。紀曉嵐是非常喜歡開玩笑的人,而且有些玩笑開得很過分,當時是博得大家一笑,自己覺得很快樂,後果不好。他懂不懂這些道理?懂!克服不了自己的煩惱。人要厚道,厚道的人生天,縱不生天也不失人身,來生還能到人道,還能享人間富貴。這些大道理他雖然懂得,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疏忽了,這造業;造的業,沒有不受果報的。我們看了、聽了,要提高警覺,如果不能夠把貪瞋痴慢看得淡些,我們將來的果報也是在三途。

  得人身的標準是五戒十善,我們想一想,冷靜想想,從早到晚,從初一到臘月三十,我們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做的是善多還是惡多?縱然行為上沒有造殺盜淫,殺盜淫的念頭有沒有生?有沒有起來?蚊蟲螞蟻這些小動物,有意無意往往就殺牠,有沒有這個行為?我們常講有沒有喜歡貪小便宜,佔小便宜這個行為?口過更不容易守,意裡面的貪瞋痴,這是六道裡面升沉的主宰。不貪、不瞋、不痴,這個人才能生天,佛給我們講天道的條件:上品十善,慈悲喜捨。每一個字含義都非常非常的深,我們不但要能理解,要能落實,理解不能落實,還是要墮落。我們要懂,要認真去幹,稍稍疏忽,必定又墮惡道去了。惡道容易進去,很不容易出來。這一生雖然聞一點佛法,佛說得很好,「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但是李炳南老居士在《無量壽經》眉註,你們都看過,雖然種了善根,但是你還免不了多劫輪迴,你還要受這個苦報。這種事情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不知道幹了多少次,絕對不是說我們沒有善根,我們很有善根,今天還落到這個地步,為什麼?自己總得清楚。所以還要分別執著,就又錯了。

  真正修道人,想通了,覺悟了,歡喜吃虧,歡喜忍讓,不論對人對事對物,有理無理都歡喜忍讓、歡喜吃虧,這個樣子我們才真正求得心安,心清淨,心定了。清淨心、定心就生智慧,你才能夠把我們周邊一切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應當如何起心動念,怎樣言語造作,親近佛菩薩,過佛菩薩的生活,自行就是化他。真有智慧,真有功夫,縱然一句話不說,自己默默的在生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你能夠感化你周邊所有的人物,讓他們恍然覺悟。所以我們要行正道,可不能再住邪道。無量劫來就是住邪道,這個心安住在自私自利,安住在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邪道!

  第二句,『佛示正道不思議』。實在講邪道也不思議,邪正同樣的深廣,我們要回過頭來,如何安住在正道?正道究竟在哪裡?佛給我們所說的一切經,這就是正道。佛的一切經從哪裡說出來,這一點我們要清楚,佛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從真心本性裡面自然流露出來的。真心本性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本具的,不是從外來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佛所說的一切話是我們真心裡頭的話,我們跟佛走,實際上是跟自己真心走,決不是被釋迦牟尼佛牽著鼻子走。釋迦牟尼佛不幹這個事情,要幹這個事情他是住邪道,他不是住正道。正道是什麼?正道是個個平等,法法皆如,這是正道。正道裡面沒有高下、沒有人我,所以佛不牽著人鼻子走。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歡喜接受佛法,為什麼?佛法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沒有意思,是真如本性裡面的德能自然的流露。我們真心德能為什麼不能自然流露出來?我們有障礙,障礙就是住邪道。如果我們不住邪道了,我們自性的性德,跟釋迦牟尼佛、跟諸佛如來一樣的自然流露,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無盡的相好,都現前了,就像《華嚴經》上所說的,所以我們反邪歸正就行了。我們學佛,學佛第一樁事情就是皈依,皈依叫翻邪皈依,從住邪道這個地方回過頭來,依佛指示的正道。

  佛所說的經論太多了,我們修學採取一門就夠了,為什麼?門門都通大道,所以用不著學很多法門。問題是要你學通,這一通一切都通了,像一棵大樹一樣,每一個枝葉花果就是一個法門,你只要深入,循著葉,葉是從梢裡頭長,梢是從條裡面長的,條是從枝裡頭長的,枝是從幹裡頭長的,一層一層深入,找到根,全都通達了。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就是這麼個道理。佛講的一切經就像大樹上的樹葉一樣,它的理是同一個根,只要找到根,你就全部都通達。你找到枝、找到幹,你通達一部分,這是古人所講的教義、教理,你找到了枝幹,你教義通了,也就是你能通與這個教義相類的這一部分經典,你通了,不是這一類的你通不了。再深入,入到根,就一切都通了。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長時薰修就教我們要通根本,然後世出世法都貫通了,這是求學之道。世出世間求學都是要開悟才行,不開悟,那就難了。不開悟,免不了有錯誤、有過失,往往你沒有離開情執,所謂是先入為主,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別人是錯誤的。佛沒有說自己、沒有說別人,佛給我們說自私自利是錯誤的,大公無私是正確的,貪瞋痴慢是錯誤的,無貪、無瞋、無痴是正確的,我們從這裡去體會。

  世尊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能聽一次經都是大福報,天天跟著佛,這個因緣希有!世尊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不是凡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都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大權示現,給我們示範,做樣子給我們看的。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不能離開佛,離開佛就很難成就。我們聽一天經能不能不離開佛?能。我聽這一天經,我天天重複、天天溫習,就沒有離開,這叫常隨眾。常隨眾不是跟著他身邊,跟在身邊還搞貪瞋痴慢、還胡思亂想,有什麼用處?沒有用!我們今天做佛的常隨眾,天天不離開經本,天天讀誦,天天思惟,天天落實,我們是佛的常隨眾。常隨眾表法是表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不是真的天天跟著他,那釋迦牟尼佛不就累死了,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選擇的是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對現代人修學方便、契機,它的分量在所有宗派裡面是最少的,五經一論,而且五經都不長,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看到分量太大,修學的意願就沒有了;太少了,又懷疑這麼簡單、這麼少能成就嗎?所以淨宗的分量就恰到好處,不太多,也不少。如果你嫌多,一部《阿彌陀經》就夠了。古來許許多多祖師大德,到晚年專念《阿彌陀經》,其他的統統放下了。我們淨宗祖師蓮池大師就是這樣,蕅益大師、近代的印光大師,晚年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他心是定的。這一些大德歷代傳說也不是普通人,大概也是諸佛如來、菩薩示現的,給我們做個榜樣,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多接觸、多看看、多聽聽,但是一定要知道,到某一個階段必須回頭,一門深入。什麼時候回頭?等到我八十、九十再回頭。你是不是跟閻王簽了合同?你真能活到八十、九十嗎?四十、五十走的人很多,我們每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大篇一大篇的訃文,你仔細看看裡面的年齡,三十、四十、五十走的人不少,這是給我們很高的警覺,回頭愈早愈好、愈快愈好。如果是說《彌陀經》分量太少了,你就加《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還少,那再加上《觀無量壽佛經》。你要不嫌麻煩,每天把五經一論念一遍,那大概也差不多,也相當夠分量了。五經一論,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這不叫雜修,還是叫專修。

  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是正道當中的正道,無上的正道。為什麼?曾經有人問過我,為什麼你特別讚歎淨宗法門?他提出《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何以要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大乘經上常講佛佛平等,為什麼又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佛佛確實是平等,法法也是平等,為什麼單單讚歎他?這裡頭有個道理,我們要懂得。淨宗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論什麼根性,經上告訴我們,五逆十惡罪都能夠念佛往生,其他的法門門檻高,條件很苛刻,你不符合它的標準,你就不能成就。唯獨這個法門,簡單、穩當、快速,成就又那麼圓滿,所以世尊特別讚歎。不但世尊讚歎,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

  我們想想我們如果除了這個法門,哪一個法門我們能修得成功?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斷見思煩惱,我們有沒有能力?縱然有能力斷見思煩惱,才只不過是小乘阿羅漢果,出離六道輪迴,沒有脫離十法界,還要繼續斷塵沙煩惱,破無明煩惱,才能超越十法界,我們有這個能力嗎?須知除淨宗之外,所有一切法門都沒有帶業的,必須消業,必須斷煩惱。唯獨這一門可以不需要,能帶業往生,煩惱不斷也能成就。可是這裡頭要記住,煩惱不斷它還有個條件,煩惱要能控制住就能成就,如果不能控制還是不能成就。但是我們曉得,控制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太多了。這是稱為易行道,萬修萬人去。

  佛教導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控制煩惱?用一句佛號,這個方法妙絕了。我這個念頭才起來,不管這個念頭是善是惡,只要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這叫真做功夫,這叫真修行。你能真幹,二六時中不間斷,三年就有不思議的效果,不要很長時間,三年就能夠控制。能夠控制,你就能夠自在往生,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行!隨時都可以去,世間縱然有壽命,我壽命可以不要。這個法子好,真是簡單,這太妙了。所以念佛怎麼個念法,不是口裡唱著阿彌陀佛,那管什麼用?那是古人譏笑,所謂是「喊破喉嚨也枉然」!這一句佛號必須把念頭控制住,要知道我們的善念是三善道的果報,惡念是三惡道的果報,我們善道、惡道都不要。這一句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與阿彌陀佛心心相應,正道裡頭的正道。不難!真用功的人,三、四個月就能見到效果。勇猛精進三個月就能收到效果,你就能跟佛,跟阿彌陀佛訊息就溝通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訊息、資訊我們就能收到。

  今天哪一個念佛人肯真幹?我不能說他不懂這個道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有,我們在講席裡也常講,不肯幹;不是不能幹,是不肯幹!祖師大德告訴我們讀經,修行人每天念一卷經是攝心,我們心很散亂,收心,一部經念下來,這個心清淨了,然後再念佛。念佛一定要用清淨心念,亂心念的沒有效果。為什麼念佛之前念一卷經?大多數的人都念《彌陀經》,念經的作用在攝心、收妄想,然後這一句佛號才能夠得力。所以這才說淨宗法門殊勝,淨宗法門為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道理在此地;就是它攝受眾生的範圍廣,它幫助你速度快,能夠穩穩當當叫你在一生當中證無上道,好處在這裡。業障深重的凡夫也能學,這尤其是難得。

  宗門裡面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過來,它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所以這個名號依中文意思來翻,無量覺。禪宗提倡的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頭才起,第二念就換成阿彌陀佛,無量覺,用這個方法來伏煩惱。煩惱真的伏住了,往生就自在,往生極樂世界自己真有把握!這個世間我們看法一定會改變,看這個世間芸芸眾生可憐,可憐憫者!多跟他結緣,為什麼?佛經上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我多跟他結緣,將來成佛廣度眾生。特別是業障深重,造作重罪的眾生,他特別可憐,我們要先度他。諸佛如來也是如此,度天人可以緩一步,惡道眾生急著要度。人間,佛菩薩也特別重視,為什麼?這站在分水嶺的地方,不幫助他,立刻就墮下去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菩薩示現成佛都在人道,人道是善惡兩道的分水嶺,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特別重視這個地方。

  這兩句總結起來就是說,破邪行正,遠離一切邪道,永住佛的正道。效法古時候的大德,一生受持一部經,一個法門。淨宗法門,我們今天選擇「執持名號」,就是一句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句話聽的人多了,大家也都能說得出,耳熟了。為什麼不可思議?能說得清楚、說得明白的人就不多。於是雖然相信淨土法門,修學淨土法門,對這個法門還是懷疑,疑是菩提道上重大的障礙。佛說經用意在哪裡?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果然有堅定的信心,絕不被外境動搖,經就可以不要聽了。為什麼?我沒有疑的病,這個藥就可以不要用、不要吃了。你對於世出世間法還有懷疑,那你就必須要服這個藥,它的目的在此地。果然不懷疑,那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只要不夾雜、不間斷,就決定成就,而且是快速圓滿的成就。

  第三句,『普使世間成法器』。《華嚴》這樣大的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家細細想想這個味道。《華嚴經》到末後,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都發心求生淨土,他兩個人帶頭,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跟著文殊、普賢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們想想這個境界,華藏世界的教主是毘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毘盧遮那的大弟子,後補佛,等覺菩薩,他們在毘盧遮那佛的會下,把毘盧遮那佛的弟子統統都帶跑掉了;我們今天的人看到,這成什麼話,你不是把我們道場都破壞了;毘盧遮那佛看到,不但不生氣,還鼓掌歡喜讚歎。佛的心量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因為自私自利沒放下,所以看到別人好我們嫉妒,我們道場信徒被別人拉跑了,我們氣得不得了,想什麼方法來對付。毘盧遮那佛何以不然?他知道這些人在他的會下要成佛,要相當長的時間,如果到極樂世界成佛很快。佛只有一個願望,希望大家早一天成佛,快快成佛,現在有這麼個機會,他到那裡馬上就成佛,毘盧遮那佛當然鼓掌,當然歡喜。不為自己,為眾生,希望眾生個個早成佛道。

  這是我們應當理解、應當學習,決定不可以以自己為主,哪個地方有正法,哪個地方殊勝,應當把我們自己的同學介紹過去,這是正確的,決定不可以障礙,障礙的果報也不可思議。諸位看看《彌勒菩薩所問經》,還有個名字叫《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過去我們講過三遍,好像現在也有同學把它寫出來了。障礙眾生的法緣,果報在地獄;如果你要讚歎隨喜,功德無量無邊。所以是邪是正,是罪是福,都在一念之間。一念為人是正是福,一念為自己是邪是惡。這樣說來,我們時時刻刻,一切時、一切處,保持正念,這個重要!什麼是正念?幫助別人,成就別人,這是正念,決定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要像菩薩一樣。

  這個地方裡面所說的這些眾神,前面我們讀過的阿修羅王、夜叉王,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不是真的神道,真的神道哪有這個能力?怎麼能夠參加釋迦牟尼佛的華嚴法會?華嚴法會大家都知道,有資格參加這個法會的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凡夫。十法界裡面菩薩、佛都沒有資格來參加,我們怎麼會看到這麼多神眾參加?這是曉得如來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為什麼要這樣做?非常有道理,讓我們在一切法裡頭生平等心、生恭敬心,不可以輕慢別人。為什麼?說不定那個人是如來化現的,總是教我們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過日子、工作、待人接物,佛這些示現好!

  我們最近讀的這些神道,都是一些凶神惡剎,都是世間人不喜歡聽到的、不喜歡看到的,佛菩薩在其中示現。我們人不喜歡見、不喜歡聽的,佛菩薩先度他們,慈悲到極處!我們會受這些凶神惡剎的影響,佛菩薩不受影響,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差別在哪裡?我們因為有我,我的利益,他會輕犯我,我就受影響了;佛菩薩無我,沒有我的利益,所以跟這一些族類往來不受影響。我們再回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的生活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所以他什麼影響都不受,上可以跟國王大臣往來,下可以跟世間所有一切凶惡的人往來,他都不受影響。為什麼?你們所要的我都不要,我要的你們都不要,沒有利害衝突。我們在這裡頭體會這個大道理,沒有利害衝突。他跟九法界眾生沒有利害衝突,所以才能夠廣化,才能夠普度。我跟別人有利害衝突,對方就度不了。我們怎樣想著跟所有一切人往來都沒有利害衝突,我們就得清淨心、得平等心,跟道就接近了。

  學佛要在這裡學,要在這個地方注意留意,不但要教自己成為法器,還得幫助所有一切眾生成法器,那就是一定要做一個好榜樣給人看。我跟一切眾生沒有利害衝突,我能做得到,你也能做到,放下就做到了。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就做到了。凡是跟別人,人事物,跟別人不能相處,過不去的,回頭自己去想想,總是這些毛病障礙住了。然後恍然大悟,過失不在對面,在自己。蕅益大師《靈峰宗論》裡頭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裡頭沒有好醜,也就是說沒有善惡;「好醜起於心」,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執著心裡面產生的,離開了分別執著,法法平等,法法皆如。實在說,放下分別執著,就像宗門裡面講,你見性了,明心見性,你成佛了。

  我們今天放不下就是住邪道,放下的人就叫做住正道。其實放下的人正道也不可得,如果邪道對面還有個正道,那個正道也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正道,邪正兩邊都不立,那才叫真正正道。所以佛為我們說一切法,我們知道這從真如本性裡頭流出來的,我們每天讀誦,每天在學習,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就是我們住在這個正道上,以為這個是正道,這又錯了。住邪道好比是生病,住正道好比是吃藥,病好了,天天還吃藥,這人不是正常人,這人有問題。病好了,藥也不要了,這叫真的住正道。所以佛才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邪道,佛法是正道,兩邊都要離開,都不要執著,你才是真正的正道。

  極樂世界很多人誤會,那個地方的人過分的享受、過分的奢侈,這個念頭錯了。極樂世界是苦樂兩邊都沒有,那才叫極樂;你還有樂的受,你還是沒有脫離情識,還是沒有脫離分別執著;真正脫離分別執著,你才懂得什麼叫極樂。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讀經、聽教,要懂得「離言說相」,聽經的時候不要執著言說;看經的時候不要執著文字,「離名字相」,佛講了許許多多的名詞術語,都是假名建立,它是幫助我們悟入的工具,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第三個「離心緣相」,不要去想它,聽了、看了去研究,想想這是什麼意思,錯了,它沒有意思,無非是幫助我們恢復清淨心而已;你一想,你的清淨心被污染了,清淨心中一法不立。《般若經》上尤其說得好,「般若無知」,你偏偏要知,那就錯了。「般若無知」,無知是真心,無念是真心,無染是真心,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眾生所提出任何一個問題,他立刻就解答,解答得決定沒有錯誤,這是智慧自然的流露。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因為他無知。我們今天為什麼沒有這個能力?我們知得太多了,我們是有知而有所不知,人家是無知,所以他做到無所不知,我們要學這個。

  具體修學的方法,就是要懂得用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把我們的念頭打掉。這個念頭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在起作用,我們用這句佛號伏住它,絕不許可任何時間、任何處所有念頭起來。但是念頭總會起來,真正念頭都不起來,那成佛了,那就不是凡夫。所以念頭決定會起來的,我們要怎樣把這個念頭降伏,現在講把這個念頭控制住,就用這一句佛號。世尊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這個意思我們懂得了,我們體會到了,比參禪容易,比參禪穩當,比參禪成就快。選擇這個法門,一切諸佛見到都生歡喜心,你選對了。選擇這個法門之後,很不幸聽取一些閒言閒語,這個心又動搖了,那諸佛看到就又搖頭了,「可惜他又墮落了,好不容易遇到他又脫離了」。一定要記住,在這個世間就如《楞嚴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有意無意障礙我們的人很多、破壞我們的人很多,真正幫助你、成就你的人希有,你要辨別清楚。一生修學過程當中,永遠不受邪知邪見的干擾,你就一帆風順,你就成就了。凡是禁不起考驗,喜歡聽信邪論,沒有不墮落的。如果隨順邪論,必然謗佛、謗法、謗僧,果報不堪設想,這是我們一定要警覺到的。

  夜叉王的名號叫「勇敵大軍」,這個名號的意義也是讓我們警覺到,我們也像他一樣要有能力勇敵大軍。大軍是什麼?大軍是邪道,今天我們所講的邪知邪見。這個力量真大,人真多,都是勸你要貪瞋痴,鼓勵你去幹貪瞋痴,這個社會上所有一切人事物,哪個不是在引誘你?真的是大軍,你要有能力去抵住它。一天離開佛法,你一天就墮落、就退轉了。佛法,必須明理,必須要落實,要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你才有能力抗敵邪知邪見,才能夠抗敵這一切誘惑。這就是說明經要天天講、要天天讀誦,就像世尊在《十善業道經》裡面教我們的綱領,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

  如果我們把這個話用在淨宗裡面,世尊這幾句話是綱領,好像數學裡頭公式一樣,它講的是原理原則。落實在我們淨宗:常念善法,這個善法就是阿彌陀佛;思惟善法,這個善法還是阿彌陀佛;觀察善法,這個善法也是阿彌陀佛;晝夜不離阿彌陀佛。每天讀經是認識阿彌陀佛、了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從經典裡面認識他、效法他,向他學習。思惟阿彌陀佛,不要去想別的,想別的就錯了。想一切人事物,諸位要曉得,造輪迴業;想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的業,我們叫淨業。觀察阿彌陀佛,怎麼觀察?經典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事相,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他的心、是他的願、是他的行持,我們常常觀察,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所以《無量壽經》裡頭,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就是第六品,「發大誓願」這一品,每天沒有時間讀全經,一定要讀這一品。你不讀這一品,觀察善法你就做不到;唯有讀這一品,觀察善法才能落實。

  「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一條非常重要。有不善夾雜,我們的功夫就不純,成就就困難。決定不許可有絲毫不善夾雜在裡面,功夫純了,成就是當然之事,不必再操心了。只要依著這個方法修,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諸佛菩薩所說的話不一樣,是一樁事情,我們把這三個會通合起來看,這還不明瞭嗎?

  勇敵大軍夜叉王,他現在示現的身是夜叉王,其實我們曉得這是如來的化身,他在此地教導我們,他能夠悟,他能夠解,我們也要能夠悟、也要能夠解,我們把它落實在淨宗。從今而後遠離一切邪道、邪法,安住彌陀淨土,這就行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