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十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7-0034

  請掀開經本第十九面第一行。

  【蓮華光足行神。】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足行神這一類,前面做了一個概略的介紹,他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明瞭。然後才能體會到在我們社會裡面,屬於這一類的團體,這一類的行業,如何將他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我們在這裡面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教誨。第一尊寶印手足行神跟諸位介紹過,今天這是第二位,『蓮華光』,我們看他的別名。蓮花、光,這兩個原則,這是我們處事做人、服務社會大眾的兩個重要的原則,一定要懂得,要能夠堅持把它守住。在中國古時候國家選拔人才,它的標準是「孝廉」兩個字。中國古代的選舉制度,中國古時候有選舉,但是不是民間普遍的選舉,不是的。什麼人選舉?地方的官員。在古時候帝制時代,皇帝派你做這個地方的縣市長,那個時候縣長叫知縣,我們舉這個例子來說明。他在這個地方做了三年的縣長,如果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他這個官就做不成,就這個理由他就會被撤職。所以過去地方官員,第一樁大事就要在這個地方去訪賢,暗中去打聽這個地方上賢能之人,將他們選舉出來,推薦給政府、推薦給帝王。而國家最高的賞賜,像現在講的勳章、勳賞,最高的賞賜給誰?替國家選拔人才的人,推薦人才的人。所謂「進賢受上賞」,你替國家推薦賢人,你受最高的賞賜。所以地方官吏在政績裡面,第一條是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標準就是兩個字︰孝廉。如果這個人是個孝子,他要替國家做事,替社會大眾服務,他一定很盡忠,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為什麼?如果做不好,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宗,一定要盡心盡力。所謂「忠臣出孝子之門」,國家需要人才,需要孝。第二個需要廉,廉就不貪污。所以是這兩個標準,一個是要你能夠認真負責,一個是不貪財,這就是好的官員。這樣的人選拔出來多半是童子,年輕人,選拔出來由國家培養他,給他讀書,送到太學,造就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做各個地方政府的領導人,人才是這麼來的。

  我們讀這尊足行神的名號,使我們想起這樁事。「蓮花」表的是廉潔,出污泥而不染,這是廉潔。「光」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哪有不盡忠職守之事?足行神,昨天跟諸位報告,這是國家公務人員裡面的一類,主管交通的。昨天我舉幾個比喻,像現在一般交通警察,他主管交通的。我們現在鐵路有鐵路的警察,機場有航空的警察,公路也有專門管公路的警察。足行神是從事於這個工作,為社會大眾服務,保護一切人旅遊的安全、旅行的安全,維護道路,他們是從事於這個工作,足行神。寶印手的意思跟諸位說過,是比喻他指揮交通,不一定是在警察的崗亭,警政的首長每天在策劃,那也要用手,也叫寶印手,他要用手去規劃,可見得這個意思很深很長。蓮花表法的意思,前面曾經說過。可是道場講經跟作註解不一樣,註解前面註了,後面不再說,再說沒有意思,跟前面雷同。講經可不行,為什麼?有今天新來的,前面沒聽過,必須也不能夠捨棄他們。說還是得說,不必詳細說,略略的說說,也讓後來的人得到經典的利益。

  蓮花在佛家裡面的表法,是表清淨不染。蓮的根生在泥土裡面,佛將泥土比喻作六道,六道是污染的。蓮花的莖生長在水裡面,佛將水比作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四聖法界。蓮花開在水的上面,這個意思就說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花開是一真法界。雖然沒有離開六道十法界,但是對於六道十法界確確實實不染。不染污就是廉潔的意思,比世法裡面講的廉潔意義深廣太多,我們明白這個意思。這就告訴我們,為社會大眾服務,無論自己是從事某一個崗位,都要守住廉潔,一切依照法令規章去做,不可以徇私,不可以有任何的貪欲。做到廉潔、大公無私,這就是智慧光照,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第三尊:

  【清淨華髻足行神。】

  清淨跟前面蓮花的意思相同,這地方講的花就不是說蓮花,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雜華嚴飾」。像一個花園,世間所有花的品種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美不勝收。花表萬行,表菩薩的無量行門,無論哪一個行門,行門也是我們常常在講席裡面跟諸位同修報告的,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行,在此地就用花來代表。行不止一端,所以用雜花來表法。無論是哪個行門,一定要保持清淨。清淨是對心說的,心清淨,我們的行就清淨,無論是什麼行,佛法裡面講的六度萬行、無量無邊的行門,樣樣清淨;心清淨。清淨的心行,在世間一切大眾當中,自自然然你就突出,你就與眾不同,就是底下髻的意思。『髻』也是高顯的意思,這是在一個人,人身是最頂端。因為這些神眾,在前面跟諸位報告了,都是女身。在家的女子梳頭,古時候梳髮髻,頭髮都梳得很高,髮髻上戴花。所以這個髻是高、明顯的意思,形容你的清淨心。第四尊:

  【攝諸善見足行神。】

  『攝』是攝持。『諸』是多,眾多的『善見』。這一句,我們如何學習?實在講就是在工作之中,因為足行神主要代表他的職業,在他這個行業,在他工作裡面,要懂得攝諸善見,用現在的話,接納別人好的意見,就這個意思。攝是接納,我們才會有進步。自己的缺點,自己很不容易發現,所以世出世間法我們要想做得有成就、做得很圓滿,要不斷的改進,把我們的過失缺點改過來,我們就往上提升了。過失缺點一定很多,世間,說老實話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第一種,諸佛如來沒有過失,他是真正功德圓滿;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有過失。何況我們凡夫?所以我們時時刻刻要向別人請教,請別人指導,真正虛心接受別人的指導教導,改正自己的缺點,你才會有進步。所以佛沒過失。第二種人,自己以為自己沒有過失,絕不接受別人的批評,不接受別人的意見,這個沒法子了。除這兩種人之外,哪個沒有過?所以我們自己要承認,自己的過失無量無邊。如果你沒有過失,你怎麼會落到今天還作生死凡夫?既然當生死凡夫,那過失就不能夠避免。有過不怕,古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善人就是知道改過。

  中國在歷代帝王之中,我們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為什麼把國家治理得那麼好,為當時,為後人所景仰、所讚歎、所尊敬,他沒有別的,就是知過能改,歡喜聽別人說他的過失,這是帝王當中非常難得的。歡喜接受批評,認真反省檢點改過,所以他成功一代的帝業。我們在傳記裡面曾經看到,他旁邊親近的這些大臣,聽到有人對皇帝的批評是錯誤的,所以跟唐太宗說,「他這個指責錯的,應當要受懲罰」,唐太宗不許可,「不可以」。這大臣問他為什麼?「如果我懲罰這個人,以後沒有人敢在我面前說過失」,你就想想貞觀之治是怎麼來的?他真有過失,你指責他,他感謝你,他改過自新;你看錯了,他沒有過失,你偏說他的過失,他也能包容你,他不責備你。他讓天下人都敢在他面前說他的過失,他以這個做借鏡來改過自新,一代偉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這是在古聖先王之中,沒有人能跟他相比,這一點實實在在是非常難得。攝諸善見,我們要學,要學接受別人的批評,勇於改過。別人縱然誤會我們,說錯了,不以為怪,不必去計較,不必去爭論,歡歡喜喜接受。我們自己的態度,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統統歡喜接受。特別是為社會大眾服務一定要有這樣的胸懷,我們才能把工作做好,把服務做到圓圓滿滿。第五尊:

  【妙寶星幢足行神。】

  這裡面的意思比較難懂,什麼叫寶,什麼叫星,星跟寶表的是什麼意思?在佛法裡面,『寶』是表性德,通常我們講三寶。自性三寶是什麼?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說,覺正淨;自性覺叫做佛寶,自性正叫做法寶,自性淨叫做僧寶。所以佛法僧三寶,就是自性的覺正淨。『妙』的意思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才叫妙。如果我們的思想見解、一切作為,超越不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不妙;妙是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性德圓滿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示現在工作之中,示現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而若無其事,這個妙了;就是前面跟諸位所說的不著相,不著相就妙。日月星都表智慧,星的光雖然小,但是星多,繁星。日只有一個,月也只有一個,星則無量無邊。『星』表法的意思表繁多,表後得智。如果我們用日月星來表智慧,多半是用太陽表根本智,月亮、星星表後得智;月,後得智裡面的自受用,星星表後得智的他受用。無論是自受用、他受用,都非常的突出,『幢』是表突出的意思。

  這個意思怎麼樣連貫?大家想想就明白了。在他這個崗位上,用他的智慧幫助社會廣大的群眾,又能夠不著相,天天這樣做,認真努力服務,完全是做義務,做得歡歡喜喜、快快樂樂,不求報酬,這就是妙寶。現在人工作,報酬多就多做一點,報酬少就少做一點,沒有報酬就不做,與這個名號就完全相違背了。所以如來示現這種身分,服務社會大眾,他做出的樣子是全心全力以他的智慧、以他的勞力、以他的技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不計報酬,他表這個意思。第六尊:

  【樂吐妙音足行神。】

  『樂』是喜歡,『妙音』是利益一切眾生之音,這叫妙。能利益一切眾生,言語議論、種種教誨,這是善,善音。善音如何變成妙音?妙是不著相,妙是從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裡面生出來的,那就叫妙音。對一切眾生沒有分別,心地清淨平等,看佛、看菩薩、看天人,看畜生、餓鬼、地獄,平等平等,無二無別,這才叫妙。怎麼樣才能把一切眾生看成平等?經上說得很多,見一切眾生體性就平等了。可是見一切眾生的體性,先要見自己的本性,禪家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是什麼?佛是平等覺。由此可知,不見性就不會平等,見性就平等了。你能見自己的自性,就能見一切眾生的佛性,能見一切萬物的法性,這個時候平等性智自然現前,然後你的音就妙,你也喜歡說法,喜歡幫助人,這是大慈悲心的圓滿流露。在四無礙辯才裡面,樂說無倦,喜歡說法,不疲不倦,表這個意思。第七尊:

  【栴檀樹光足行神。】

  『樹光』,我們凡夫看不出來,看看這些樹,好像這樹都不放光。可是我們在《無量壽經》,在本經裡面所讀到,諸佛如來的淨土,其中樹木花草都是無量眾寶成就,所以樹木花草都放光,光色燦爛,美不勝收。『栴檀』是香。佛在經上說,我們這個世界,閻浮提最名貴的好香叫栴檀香,我們現在所講的檀香。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檀香,是檀香裡面品質很差的。真正好的檀香,現在眾生沒有福,境隨心轉,沒有福報,雖然有檀香,香也變質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在世那個時代,栴檀,一點點的栴檀香,我們常講一片,這一片栴檀香燃起來之後,他的香氣可以遍滿四十里,四十里這個範圍之內,都能聞到這個香氣。聞到這個香氣,許許多多瘟疫病自然就好了,有這樣殊勝的效果,所以檀香能治病。想想我們現在縱然買到很好的沉香,檀香裡面很好的沉水香,我們曉得一般樹木放在水面漂起來的,不會沉下去,他的密度比水要大,可是沉水香放在水裡它會沉下去,這樣的香也相當名貴,大概一斤不少錢,可是燃起來,別說四十里,恐怕四十尺外面都聞不到,這香氣就聞不到了。這個原因要曉得,我們眾生業障太重,根性太劣,所以真正的好香統統都變質了,境隨心轉。我們也曾經講過,風水隨著我們心轉,這些物品是屬於風水裡面的一種。所以人心要純善的時候,這些物質它都轉變,變成上妙之寶物。

  名號裡面,它的德用我們要學習。這個學習,我們以光明、以寶香這種氣氛接觸大眾,令一切眾生接近你的時候,自自然然對你生仰慕之心,你的光明攝受他。寶香我們今天講氣氛,你有溫雅,就如同寶香一樣的氣氛,使他接觸之後,我們常講流連忘返,很願意在這個氣氛之中,這也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香光莊嚴」。有沒有這個現象?有。但是很難遇到,真正有學問、有德行、有修持的人不一樣。我這一生接觸的善友,只有章嘉大師確確實實像此地講的栴檀樹光,你在他的身邊,跟他坐在一個房子裡面,縱然一句話都不說,你那個感受非常舒適,非常的希有。你有這麼一次經驗之後,你就很想常常接近他,很想坐在他的身邊,也不必靠近,跟他坐在一個房子裡面,感受是無比的舒適,讓自己的心也得清淨,妄想煩躁自然它就不起了。這是善知識他的修持、他的德行真正能夠感人,一句話都不必說。現在人講的氣氛、講的磁場,與這個意思很接近。下面一尊:

  【蓮華光明足行神。】

  這一尊與第二尊蓮華光足行神,意義完全相同。前面講蓮華光,此地講蓮華光明,多一個字。多一個字,名號裡的意思就不是完全相同。前面蓮華光,此地蓮華光明,前面雖有光還不太明,現在這個光很明。所以名號裡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或者換一個字,意思確實不一樣,你要是把它看一樣,就變成雷同。這兩尊菩薩所表的,蓮花光是自受用,蓮花光明就表他受用。但是我們曉得,如果自受用沒有得到,決定不可能有他受用,所以自行化他。前面講蓮花光,自己有廉潔的操守;這地方是廉潔操守能感動別人,能令人效法,使人發心向你學習,這是明的意思。第九尊:

  【微妙光明足行神。】

  名號裡面的微妙,什麼叫微妙?微妙到什麼程度?真正叫妙不可言。『微』是精微,我們講精華、精微,『妙』是美妙,他的精緻微妙到極處。這是讚歎他處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無不是圓滿、無不是美妙,一絲毫的過失都沒有,這才叫微妙光明。從這個名號裡面,我們就能體會到,如果不是如來倒駕慈航示現的身相,這個境界絕對不是神眾能達得到的。所以這神眾是誰?諸佛如來應以足行神身而教化者,則現足行神身而度化之,就這麼回事情。這一尊足行神如是,每一尊足行神皆如是;華嚴會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華嚴這個法會,說實在的話,諸佛如來的大會。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回頭再來觀察我們現實的世間,我們現前這世間是怎樣性質的法會?也是如來圓滿的法會。如果你要說我們是凡夫,跟佛有很大的差別,那你就不懂得華嚴的義趣,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是不是真的諸佛如來?給諸位說,真的,一點都不假,是真的。

  大乘經上說,諸佛如來是破纏的如來藏,我們凡夫是在纏的如來藏,就是種種煩惱纏縛的如來藏。他出了纏縛,我們現在還被纏縛住,如來藏是一不是二,哪有差別?佛法裡面講的信解行證,信什麼?信自己本來是佛,信自己現在是有一些迷惑顛倒煩惱的佛,我們是這種佛,但是要曉得,佛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點迷惑煩惱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可以捨掉,真的一定現前。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說得好,「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惑煩惱,本來沒有;「本覺本有」,本覺就是如來。我們學佛的人,信心在這個地方建立,然後才不會輕視自己,才知道如果我們自己發憤努力用功,佛在經上講的勇猛精進,斷除煩惱習氣,這一生成佛是做得到的。凡夫一生要不能證得究竟圓滿,那佛說《華嚴經》是什麼意思?沒意義了。佛說《華嚴經》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告訴我們凡夫,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為這樁事情來的。他要不為這樁事情,他出現在這個世間毫無意義。

  我們今天生在這個世界,為世人傳達這個訊息,這是我們的使命,是我們四眾弟子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把佛法介紹給廣大的群眾,令大家覺悟,生起信心。信心是修行證果的根本,本經所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源是比喻,水源。長江大河源頭在哪裡?從哪裡流出來的?這是個源頭。母是比喻能生,信心是成道的根源,能生無量無邊的功德。《金剛經》上說,「信心不逆」,又給我們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豈不證明《華嚴經》上這句話嗎?我們今天最難的就是建立信心。如果有清淨信心,這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是決定沒有疑惑的。

  微妙光明裡面的意思,無盡的深廣。真正的信心是從明瞭通達裡面成就的,而明瞭通達又是從信心裡面生的,這就說明信跟解是相輔相成,信能幫助你解,解幫助你信。所以我們信佛,最初信佛都是迷信,對佛法裡面真正的內容並不清楚、並不了解,我們對它就產生信心,就喜歡去研究。這個信心怎麼生的?信心還是有根,根是在過去生中的因緣,我們常講的宿根。如果你沒有宿根,你遇到佛,信心也生不起來。宿根深厚的人,一個業障很重的凡夫,念一聲佛號,他聽到他就相信,善根深厚,所以它有根,它有來由。雖有根,必須要有善知識誘導,這個信根才能起作用,由信到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信解行證裡面,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行為,都能與這個相應,那就是微妙光明。以這一句表法的義趣,我們要很細心的去體會,知道在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面如何去學習。末後一尊︰

  【積集妙華足行神。】

  著重在『積集』,『妙華』是菩薩無量的行門。這一句就是通常講的積功累德,要緊!功德一定要累積,為什麼?《彌陀經》上說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功德,不能少。世間法,世間人在世間建功立業都要積福,何況出世間的大法。你的弘願要普度眾生,如果沒有圓滿的福德、圓滿的智慧,你怎麼能做得到?因此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我們現前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要認真,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勞累,要修忍辱波羅蜜。忍辱裡面有三大類,其中有一類修法,你修行要有耐心。譬如拜佛,你發心一天拜一千拜,天天要拜,也得有耐心。不能說拜個兩天就不拜了,那你的耐心就沒有了,你不能成就,天天要拜。

  積功累德,這一句「積集妙華」,最有效的方法是到我們這個地方念佛堂來念佛。你想想看,在這個念佛堂念佛,跟在其他的地方念佛不一樣。你們在此地念佛的同修,我不必說,各個人深深的感觸不同。為什麼不同?我剛才說過,我們親近章嘉大師都覺得身心舒暢,你今天在這個念佛堂念佛,親近諸佛如來。這個念佛堂有佛在念佛,菩薩在念佛,龍天善神都在念佛,它怎麼會一樣?你在別的場所沒有這個境界。為什麼佛會在這個場所?這是我們諸位同修共同真誠所感,這不是一個人,全體同修真誠的感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進入這個念佛堂的人,確實身心世界萬緣放下,這個感應無比的殊勝。道場領導的人,工作的執事人員都沒有私心,心胸清淨、平等、廣大、慈悲,所以才有感應,一個人、兩個人辦不到。我有這個心、有這個願,我跟大家報告過,我打妄想打了十六年都不能成就。今天到這個地方成就,我這個妄想跟大家真誠心集合成一起,這才出現,我要是得不到諸位真誠之感,佛菩薩也不應,你才曉得這個緣得來不容易。如果我們往深處遠處去觀察,這個緣是我們現前大眾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在今天這個地方成就了,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不是偶然的。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怎麼不生歡喜心?怎麼不生慶幸之心?自己真的幸運,希有難逢的因緣,我們遇到了。你在這個念佛堂念一天,功德都不可思議,何況你有機緣天天在這裡念,那還得了嗎?你在這個念佛堂,不說多了,念上三年,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上輩往生,決定是實報莊嚴土往生,不會在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不會。你要是在這個念佛堂念上三年,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生到凡聖同居土,那你在念佛堂裡打妄想,你不老實。所以在這個念佛堂不老實、打妄想都能往生,何況是一心專念?這就是善導大師常說,「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我們不能講絕後,在現在講真正是空前,在世界第一。我們希望將來別的道場也能夠建立,建立得比我們更殊勝,我們歡喜,眾生才真的有福。我們第一,我們永遠第一,人家都不如我們,眾生沒福。我們總希望眾生有福,希望將來別人的緣比我們還要殊勝。但是我們知道,這個可能有,相當不簡單。剛才講了,這麼多的同修,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在一時、一處成就,這非常非常希有,決不是人力所能為。我們遇到是因緣際會,哪裡是自己有這種能力?不可能的。我們幸會,非常幸運的遇到了。積集妙華,就是積集無量無邊的菩薩行門,在我們這個念佛堂圓滿成就。

  彌陀村的消息傳到外面去了。我前兩次在香港講演,略略的報告了一些。聽說香港最近有人寫信來打聽,他們不相信,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地方,到這個地方來發心念佛,又不收錢一分錢,供給吃、供給住。今天我到大樓去參觀,高級公寓。它二樓有一個單位做好了,好像做樣品一樣,去參觀。地下舖的大理石,非常高級;臥房裡面,柚木的地板。住在這裡,一分錢都不要,真的是有福報,沒福報的人,哪裡可以到這裡來住?什麼人有福報?念佛的人有福報。進這裡面,沒有別的條件,就這一個條件,念阿彌陀佛,天天要進念佛堂。所以我今天下午,我是有一個想法,還沒有告訴李會長。將來裡面所有的房門,門上面要做玻璃,為什麼?裡面、外面看得見,他在裡頭打瞌睡、偷懶,就不好意思了。不可以門是密封的,門一定要挖一塊,做一塊圓形的也好、方形的也好,做一塊玻璃;外面人一看,都能夠看到裡面,你在裡面打瞌睡就不好意思了,那就不可以了。

  所以我們這個大樓要放光,透明化,沒有祕密。念佛人在這裡面,無論是白天、晚上睡覺,都不脫衣,提高警覺性,為什麼?只是在休息,疲倦了,休息一下,一清醒過來,趕快到念佛堂念佛,不要人督促。門要是關得嚴,看不見,他在裡頭睡大覺,把門關起來,警覺心就沒有了。所以他在裡面休息時間太長,外面人能看到,他就不好意思。我們到這裡來是念佛的,所以進入這個念佛堂,我跟大家說得很清楚,我們統統用供養佛的這種心情來對待他們,把他們都看作諸佛如來。我們以財力、以智慧、以勞力義務照顧他們,我們是承事諸佛,供養如來,我們是這種心情對待每一個念佛人。他要不認真,不好好的念佛,一定受護法神的懲罰;我們不要懲罰他,護法神要懲罰。你想想看人家這樣對待你,你要不認真努力,你怎麼對得起別人?所以這個地方不是來享受的,是來作佛的。如果你真有道心,你能夠克服你的困難,幾個難關突破之後,你念佛會念得法喜充滿。念上一個月、兩個月,進入這個境界之後,你才會知道,你才曉得。我們精神疲倦,如何恢復疲勞?念幾聲佛號,精神就振作起來,確實如此。到那個時候,你才恍然大悟,經上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現在才知道。我們怎麼比喻給你講,你都沒法子體會。唯有在念佛堂突破自己關口的時候,你就體會到了;真正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哪有求不到的道理?

  彌陀村現在還沒落成,裡面的工人告訴我們,大概兩個月可以完工,我們就打算三個月決定可以完工,他們也歡喜,都是三寶加持。彌陀村還沒過戶,我們會長就想到二村、三村,願心很大,二村、三村。他今天給我說,念佛堂將來做蓮花形的、做圓形的。二村、三村土地面積一定比這邊大很多,那好!有願必成,一切諸佛如來加持。完全沒有為自己,一點私心都沒有,人真誠的善願,哪有不得感應之理?所以積功累德重要。下面這一句是總結︰

  【如是等而為上首。】

  『等』,『上首』,十尊略舉,像他們這一類的,太多太多了。

  【有佛世界微塵數。】

  佛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從這個經文裡面,諸位仔細去觀察,世尊這一會,確實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華嚴海會。歎德,這裡也只有一句︰

  【皆於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捨。】

  這是我們要學習的。與會的這些足行神,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化身,每一尊都是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捨』,這四個字非常重要,這四個字是教我們,我們要想成就,離開佛決定不能成就。我們親近佛,如何親近如來?念佛求生淨土就是親近如來。釋迦牟尼佛不住世了,諸佛如來雖然慈悲,應化身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是隨類化身,決定不會暴露身分,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所以我們親近如來,只有找阿彌陀佛。不僅僅是世尊介紹給我們,我們在大乘經裡面看到太多了,這樁事情,總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介紹,都是這樣勸導我們,念佛求生彌陀淨土,親近阿彌陀佛。世尊在經裡面明白開導我們,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這些話都是堅定我們的信心,勸勉我們親近彌陀如來。

  親近之後要追逐不捨。也許有人要問,我們怎樣去度化眾生?度化眾生是分身度化,西方極樂世界菩薩都是這樣的。他有能力變化無量無邊身,像《梵網經》上所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有能力千百億化身,到十方世界上供諸佛、下化眾生,而自己本身沒有離開老師一步。有人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問他為什麼?到那裡去了不好意思離開阿彌陀佛,我的家親眷屬在娑婆世界又不能回來度他們,想想還是不去的好。這個想法是完全錯了,不了解西方極樂世界實際的狀況。念佛三、五年成功的,不計其數,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在《往生傳》裡面看到,念佛三年走的、往生的,有多少人?過去曾經有同修來問我:是不是他們念三年,壽命就到了,就往生?如果是少數或者可能,那麼多的人就不太可能。為什麼三年就往生?他自己喜歡去。壽命雖然沒到,他願意提前去。你要曉得念佛人真正念成功了,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怎麼會不歡喜去?不可能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不可能。你去不了是功夫不夠,沒辦法。真正有這功夫,想去的,誰不願意早去?在這個世間受這些苦、受這些難,毫無意義,沒有理由,所以多半都是提前走的。

  我希望我們彌陀村,我們的念佛堂,將來同修們念佛成就了,各個站著往生,表演一招給世間人看看;我們念佛堂的成就,各個都示現希有的瑞相。能不能做到?決定可以做到。你在這個念佛堂念上三年、五年,躺著往生沒意思,生病往生也沒有意思,你的業障沒消掉。別人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別人為什麼做得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做到。念佛往生,生的時候為什麼還有業障現前?沒放下,沒徹底放下。大法師,大法師也不行,他牽腸掛肚的事情還是滿多,他也沒放下。這個不論在家、出家,誰放下,誰成就。在家居士放下的很多,成就的很多,我們時有所聞,常常聽說。現在在中國國內念佛往生的,居然也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就更多。可見得這些人,真正把身心一切都放下了,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為什麼不幹?現在有這麼殊勝的緣,要好好的努力,認真去幹。所以一定要發心親近如來,追逐不捨。今天佛不在世,我們這個道場供奉的佛像就是如來,時時刻刻不捨,不離開。無論走到哪個地方,心裡面想著佛像,念著佛名,思惟佛在因地、果地上種種功德,要發願修學,這就是真正的隨逐不捨。

  再看下面經文,第十九面倒數第三行,道場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

  『道場神』就是護法神,守護道場的。場,給諸位說,沒有道。這個場地有修行人,這個場就叫道場。由此可知,道場神護持這個道場,實際上是護持這些修行人。他的名號是從「所依所守」得名。道場這兩個字,它的含義尤其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面我們曾經讀過,維摩居士所說的道場,他老人家講,直心是道場,深心是道場。道場就是你覺悟、你成道的處所,這個地方叫道場。地方沒有一定,隨時隨處皆是道場。所以世尊在菩提場示現成等正覺,為這些法身大士講《華嚴經》,盡虛空遍法界皆是道場,沒有一處不是道場。維摩居士講的這個話,要與此地合起來看,意思很明顯。直心是你證得之心,證得直心的這個地方就是道場;直心所行之處,這個處所就是道場;直心遍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道場。什麼叫直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給我們講至誠心,也就是說真誠到極處,這個心就叫做直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給我們講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我們把經論對照一看就明瞭,直心就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真心,真心是道場。

  十法界裡面的有情眾生用的心都不真誠,所以聲聞、緣覺沒發菩提心,權教菩薩也沒發菩提心,他還是用妄心。什麼是妄心?分別、執著,分別執著的心不是至誠心。誠這個字怎麼講法?清朝曾國藩先生,他在筆記裡面給誠下一個定義,下得很好,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我們還有一個念頭就不誠,一念不生才是誠心。真誠到極處,哪裡會有一個妄念?所以你有妄想,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你的心不誠。不誠,你就沒有入道的因緣,不但你不能入道,給諸位說,你見道的因緣都沒有。道沒有見到,你怎麼能夠入?小乘的見道位是須陀洹,大乘的見道位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沒見道!所以你要想入道場,你要真正下功夫,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你才能見道。見道也可以說,你的心真誠了;雖然沒有真誠到極處,你的真心露出一點光芒,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經上常常用月光來作比喻,這是什麼?初二、初三的月牙,雖然不是滿月,月牙一點點的光,它是真的月光,可不是假的,把它比喻作見道位。圓教初住菩薩就像初二一點點的月光,月牙。這是真心顯露,道場成就,他所在之處都是道場,無論他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是道場。如果我們真心沒有顯露,在什麼地方都不是道場,這個一定要懂得。

  也許同修聽了你要問,居士林四樓念佛堂怎麼會是道場?我老早就說過,居士林念佛堂有佛在這裡念佛。佛心真誠到極處,我們到這個道場沾佛的光,我們雖然是凡夫,這個道場有佛在念佛、有菩薩在念佛,我們沾他的光。佛菩薩在哪裡?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到你要認識,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薩了。你沒有成菩薩、成佛,你不認識,你要成佛、成菩薩,你就認識了。所以這個道場是真正的道場,這個道場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在守護,不假,這是真的。

  深心是道場,深心是好善好德,再說得淺一點,誠敬是道場,真誠恭敬心,這個心生起就不會退轉。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對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什麼樣的物,自己的心都是真誠恭敬,你所在之處都是道場,你所在之處都有無數的護法神來護持你。護法神沒有偏心、沒有偏愛,他看你有沒有道?你有道,他就來護持。再給你說,孝順是道場,出自於天性,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道場,這是道,再給你說,布施是道場,持戒是道場,忍辱是道場,菩薩種種萬行無一不是道場。這裡面最重要的關鍵,真誠心去修、恭敬心去修,修布施也好、修持戒也好,皆是道場。念佛是道場,參禪也是道場,正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我們在此地了解道場神,道場神也是諸佛如來隨類化身,所謂是應以道場神而度化者,即現道場神而度化之。你真發心,護法神照顧你,你偷懶、你懈怠,護法神立刻就來找你麻煩,來教訓你,護持你。你要不用功、不肯幹,護法神絕不管你,你天天睡大覺,他也不會來懲罰你,也不會來為難你。你要是真幹,才想偷懶,麻煩就來了。他來找你麻煩,證明你還有道心;你沒有道心,才不管你的事情。世法老師教學也是如此,我在台中的時候,李老師,我們跟他的學生很多,有些學生他老人家管得很嚴,有打有罵,從來沒有好臉色給你看。那是什麼?你真肯學,他真教你。有些同學,我們看老師對他非常客氣,他有什麼過失,老師從來都不講。問他:老師,為什麼你不說他?沒用處,說了他也不改,不說算了,不要得罪人,不要給人結冤仇。你就曉得,對你嚴厲管教,是真瞧得起你、真愛護你;你不可教,不理會你,隨你去,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諸佛菩薩、護法神亦復如是。所以你們懈怠懶惰被護法神懲罰,是護法神愛護你,看到你還可以造就,你將來還能成就;你要是不堪造就的話,你怎麼懈怠懶惰,犯規無法,護法神不會干涉你。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懂得。

  往下所講的這些神眾,大概都是與他們,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的職務、他們的工作有關係,這個名稱從這個地方建立的。他們這些護持道場,護持道場裡修學的大眾,所以稱之為道場神。在一般場合上來說,我們要落實在事相上,具體來講,念佛堂裡面道場神是誰?領眾的法師。諸位要曉得,領眾的法師是來當護法的,真正修行的是誰?清眾,清眾是真正修行人。道場裡面領眾是護法神,你要維持道場的秩序,讓大家修學能夠如法,如理如法,這是你要照顧。你要有善巧方便,讓他在道場修行生歡喜心,真正得受用。我們領眾,他得利益,我也得利益,我得的利益是雙重的。護持大眾這是福德,自己修學是功德,功德、福德兩種同時成就,真正是自利利他,圓滿功德。

  也要學這些道場神,他們這裡頭教我們的東西很多,我們要很留意的來學習。譬如這幾天同修們告訴我,我們念佛當中拜佛的時候,有些人嫌速度太快,有些人嫌速度太慢,意見眾多,領眾的法師沒有法子,到底聽誰的?聽拜得快的人,得罪那些拜得慢的人;要聽拜得慢的人,那又得罪這些速度快的人,這很為難。今天我教導他,每一個道場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道風,不一定要跟別人相同。你要說為什麼?還是一句老話,我們道場同修根性跟他們不一樣。就好像害病一樣,我們害的病跟他們害的病不一樣,處方怎麼會一樣?當然不相同,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道場有它特別的道風,才能成就道場廣大的同修。

  念佛,我們遵守《華嚴經》上所說,德雲比丘他老人家所示現的念佛,念佛是以繞佛為主,我們在經上看到,他做出模樣來給我們看。繞佛的人一定要開口,要念出聲來。你繞佛累了,你去止靜,你坐下來休息一下,止靜是休息。休息的時候可以不開口念,止靜的時候。止靜的時候,你願意開口念也行,不願意開口可以,默念,或者是聽佛號,聽別人念佛的佛號,攝心,這就好。還有一種,覺得坐得太久,需要運動運動,你到佛前面去拜佛。所以拜佛跟止靜是調適我們身體,最主要的是繞佛,經行,這是最主要的。法師帶大眾繞佛,這些規矩領眾法師會向大家宣布解釋,這要懂得。拜佛,我問他,現在你們拜佛時間多久?大概十分鐘。十分鐘就好。十分鐘拜佛的時候,拜的時候大家一起拜,然後速度個人拜個人的,喜歡慢就慢慢拜,喜歡快就快快拜,不要敲引磬。到十分鐘時間到的時候再敲引磬,再大家一起起來,這樣就好。這樣拜得快的也不得罪,慢的也不得罪,問題就解決了。這是我們道場有道風,這就很圓滿了。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