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二九卷)  2006/3/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六段的第二小段睹事境願。這段是路上(就是托缽路上)所遇到的一些狀況,有人事也有環境,有物質環境。我們看第一首,這總共有十九首,也是我們出門每天都接觸到的。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體會,然後才真正明瞭我們跟菩薩有哪些地方不一樣。菩薩的修行,所謂功德圓滿,圓滿在什麼地方?我們應當如何去學習?這品經就沒有白念,對我們的修學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在沒有講這段之前,昨天講的這一段意思很長,還要做一些補充,我們把前面這首偈念一遍,就是昨天講的:

  【若見險道。當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所謂『險道』,現在在這個世間確實所謂的是處處都是陷阱,哪個地方不是險道?足不出戶也是險道。足不出戶哪來的險道?你家裡頭面對著電視就是險道,它在誘惑你。電視、網路,現在使用電腦的人多了,網路裡面所傳播的可能比電視的還要多,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負面的,正面的太少了,所以這是險道。險道,簡單的說,足以把我們帶壞,從大人到小孩,讓我們增長貪瞋痴慢,這就是險道。我們的境界不能往上提升,向下滑落,你說是不是險道?向下就是三途地獄。人向上,大家都知道是三界二十八層天,那往上,往下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那是果,果必有因。向上是什麼?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天道的業因,上品十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禪八定,往上去。人要往上提升,倫理道德,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五倫、五常、八德。中國古聖先賢教了五千年!

  五千年來,從孔子那個時代,孔子距離我們現在二千五百年,老子跟他是同時代的,你看看老子《道德經》裡面所講的「失道而後德」,道失掉了,這就有德。什麼時候行道?三皇五帝,那個時候是行的道,無為而治,真的是無為而無不為,人心地淳厚清淨。堯舜就低了一級,道失去了,有德,堯舜掌握住德。德失掉之後,而後有仁,仁失掉之後則有義,義失掉之後就是禮。禮不斷的這樣在滑落,滑到今天禮也沒有了。禮是最低的谷底,禮要是沒有了,社會怎麼會不亂?天下大亂。

  佛門裡面,戒失掉了,比丘戒沒有了,這個話蕅益大師說的。他老人家生在明末清初,他出生的時候是明朝,往生的時候是清朝,對於戒律很有研究的。近代對戒律下過功夫的,大家知道弘一法師。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了,沒有比丘就沒有辦法得比丘戒。比丘戒一定要比丘來傳授,至少五比丘做羯摩才能夠傳授比丘戒,最好是有十位,三師七證,這最好的是十位。實在不得已,五位也可以,五個以上,沒有了。

  宋元明,從宋到明代將近四百年,出家人受的戒,這比丘戒,蕅益大師很清楚有名無實,所以他受了戒之後,在佛菩薩面前退戒,終身持沙彌戒。諸位要曉得,菩薩戒、沙彌戒沒有人傳,自己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可以自己發誓來求戒,能求得到,《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唯獨比丘戒不行,這個沒有開緣的。所以蕅益大師自己終身受持菩薩戒、沙彌律儀,他自稱是菩薩戒沙彌。在家居士,菩薩戒優婆塞;女居士,菩薩戒優婆夷,行。

  怎樣才叫得戒?我們知道世尊是個很講理的人,而且是很圓融的人,他不執著。所以我學佛的時候,那時候初學佛,剛入佛門,章嘉大師教我「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受戒是個形式,有這些儀規形式。老師給我們說這句話,我們就請教他,它並不是不重視形式,形式是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實質。什麼叫實質?你要做到。受了「不殺生」這條戒,蚊蟲螞蟻都不能殺害。不但不能殺害,不能起個念頭去傷害牠,起個念頭是什麼?那是殺心。你雖然沒有犯戒,你這個殺的念頭沒有斷,這不行。菩薩戒的結罪,論心不論事,你動一個念頭,你想害牠,你已經破戒。不像比丘戒,比丘戒是論事不論心,所以它很重視形式。比丘戒非常重視形式,不像菩薩戒,菩薩戒重視起心動念,所以菩薩戒難持。偷盜,我沒有偷人家,也沒有盜人家,可是想佔人家一點小便宜,那就犯了盜戒。我沒有做這個事情,你動了念頭,它的結罪是從起心動念,所以很不容易持。

  因此,印光大師,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不勸人受戒。印光法師一生不傳戒,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出家。他們只勸你學佛,頂多勸你去求受個三皈,方便受個五戒,絕對不會勸你去受菩薩戒,為什麼?做不到。五戒是戒律的根本,不殺生、不偷盜,在家的同修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你明不明瞭?就是受了,受了懂不懂?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這個戒怎麼持法?裡頭有開遮持犯。在一個不同的環境當中有不同的做法,活的不是死的,你要有智慧去判斷,通權達變,這種持戒才叫圓滿。

  所以基本的戒律沒有了,佛就沒有了。佛沒有了,剩下來這是什麼?剩下來叫佛學。諸位同修要知道佛學跟學佛是兩樁事情。學佛的人沒有了,佛學留在世間,佛學變成世間一種學術,讓一些喜歡研究的人去做研究工作,這是他們研究的資料,變成佛學。就是專門研究這些理論,自己不能夠依教奉行,自己做不到。自私自利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貪圖享受五欲六塵放不下,貪瞋痴慢放不下,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你叫他上講台給你講解,他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那叫佛學,那不叫學佛。學佛一定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不違背三皈五戒十善,就是他統統做到。雖然他沒有念過經,他不認識字,他也不會講經,他做到了,這叫學佛。念佛求生淨土,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不懷疑,他沒有夾雜,一天到晚念個不斷,心口相應,肯定往生。念佛人最怕的是外面境界誘惑,自己把握不住,境界現前,順境,貪心起來了;逆境,瞋恚心起來了,這就不行,這不能往生。所以險道到處都是。

  菩薩發願,『當願眾生』,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住正法界』,這是因;『離諸罪難』,這個罪難就是三途,餓鬼、地獄、畜生,這罪難。畜生,罪報;餓鬼、地獄,那是遭了大難,罪孽深重感得的苦報。那住正法界就重要了。世間的正法,東方、西方許多的國家民族都有聖哲出現,這些人的教誨都是正法。在佛法裡面稱正法,標準比較高一點,佛法的正法在理上講,絕對的標準是法性,與法性相應的是正法,相違背的是邪法。從形式上、儀式上來講,符合戒定慧這個標準就是正法,違背了戒定慧,那是邪法就不是正法。

  戒律就是正法界的標準,我們的言語造作要依這個標準修學,言語動作與這個標準相應,那就合正法;與這個標準不相應,那你把它改正過來,這叫修行。最基本的十善業道,所有大乘教的經典幾乎沒有不說十善業道的。淨宗依靠的最主要的一部經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一開端,世尊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三句講的身口意就是講的十善業。在「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大段的經文,其中佛就把十善業講得很清楚,「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清清楚楚給你說出來。從這裡下手,你要真幹,持戒念佛,這才能往生。

  念佛不持戒,不行。你要問為什麼?西方世界不是叫淨土嗎?那個土怎麼淨的?佛在經上講得很好,「心淨則佛土淨」。諸位想想,這個十善業道你要是做不到,你的心怎麼會清淨?你還有殺生的念頭,你還有偷盜的念頭,你還有淫欲的念頭,你還有妄語的念頭,還有挑撥是非的念頭,不清淨,心不清淨跟淨土不相應。我們現在在大乘教裡頭學了這麼多年,原理原則懂得一些。你心不清淨,你見不到淨土,你怎麼能生淨土?清淨心,你就見到淨土,見到淨土,你才能夠生淨土,這太重要了。

  大乘教裡,因戒得定,定就是清淨心,因定開慧。定能伏煩惱,煩惱雖然沒斷,不起現行。修其他的法門,這個境界頂多只能生天,出不了三界;但是淨宗這個法門殊勝,這叫帶業往生。諸位要知道,帶業是你的業伏住了,有定伏住。這個定是什麼?就是念佛的功夫,我們一般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定。什麼叫成片?你的功夫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得住,雖有不起作用。把這些惡的習氣、惡的念頭統統控制住,當然你不會做出惡事,這樣的功夫才能往生,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那功夫更高的,能夠把這些見思煩惱斷掉的。見思煩惱可以斷掉,塵沙煩惱沒斷,塵沙煩惱是什麼?妄想分別,這個沒斷。貪瞋痴慢疑,這個沒有了,這是見思煩惱統統斷盡,是非人我、名聞利養都沒有了,自私自利沒有了,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提升了。如果更深的禪定,六根對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往生西方世界生實報莊嚴土。

  我們凡夫有沒有達到這麼高的境界?善導大師給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行,能。問題在哪裡?「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裡頭最重要的是解,《華嚴經》上清涼給我們講的這四個階段,信、解、行、證。我們今天的行,修行功夫不得力,真正原因在哪裡?解得不夠徹底。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論、境界、方法知道的很有限,這個路怎麼走法?所以要解得深、要解得廣、要解得圓,這路就好走。

  佛教傳到中國,佛滅度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公元二00六年,公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將近二千年。這二千年當中在中國形成了十個宗派,到清朝初年,哪個寺廟不講經?哪個寺廟裡頭不念佛、不參禪的?在行門到最後,總結就是這兩種方式:一種是參究,一種是念佛。所以有講堂、有禪堂、有念佛堂,有解有行,解行相應,這正法。

  給諸位說,現在寺院裡面的經懺、佛事、法會在古時候沒有,清朝初年的時候很少,沒這個東西。古時候佛教寺院的經濟(就是生活的來源),不靠法會,不靠經懺佛事,這它沒有。它的經濟是很穩定的,因為寺廟裡面都有田地、都有山,這都是齋主供養的。齋主裡頭,幾乎有一半是國家,你看那個寺院匾額,敕建,國家建的,皇帝下命令建造的寺院,叫敕建。寺院一定有山,一定有田地,山跟田地給農夫去耕種,寺院裡面就收租,將來稻米、雜糧收割的時候,寺廟裡面分一部分。這是寺廟經濟的來源,所以它很穩定,就不靠經懺佛事,有固定的經濟來源。

  現在這個制度沒有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還有。解放之後,土地都是國有的,所以寺廟裡面沒有田地、沒有山地,土地都沒有了。土地沒有,生活來源就成問題。佛門裡面常說的一句話,「法輪未轉食輪先」,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佛法的修學先要把肚子吃飽了,你才能夠談得上修行。你生活沒有著落,你還能談修行嗎?這是先決條件。所以道場的經濟來源就太重要了。從前他有固定的收入,穩定的來源,他心安,心安則道隆。身心安穩,生活雖然清苦一點,不要緊,能過得去,專心在道業上。生活肯定是很清苦,跟農民一樣。出家人自己頂多種一點菜,種稻米就很少,種菜比較多,這個費的時間比較少,不妨礙他修行。所以正法有正法的條件。

  在現在這個環境裡面,我們就不能不感激印光大師,不能不佩服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看到我們現在社會,教導我們後人,今後的道場要知道建小道場,共修的人數不超過二十人。現在講起來,小茅蓬,為什麼?小道場人數少,開銷少,真正有幾個施主發心來供養就夠了,你可以像從前一樣,解行並重。我們這個小道場,一天能夠聽經四個小時到六個小時,上課;念佛,十個小時到八個小時。如果每天聽經六個小時,念佛就八個小時;聽經四個小時,念佛就十個小時,每天課程訂十四個小時。

  也許同學說,古大德這個念佛堂只有念佛,沒有講經的。古時候行,為什麼行?第一個,凡是學佛的對於佛的教理多少都有底子,他不外行;第二個,善根福德深厚,煩惱輕、智慧長,行,可以不需要聽經。現在為什麼要?現在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比不上古人,而現代社會的誘惑超過古時候不知道多少倍,你要不聽經,不能斷疑惑;要不聽經,很容易受人誘惑。聽經的目的,幫助你斷疑生信,幫助你堅定信願,目的在此地,很重要。

  如果我們有二十個人這麼一個道場,在一塊念佛,在一塊修行,一定要把十善業道、三皈五戒確實做到。聽經現在比從前方便,你請法師可不是那麼容易事情,我們現在用電視、用光碟來聽經就很好。聽經要怎麼個聽法?一部經。真修行的人要懂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聽一部。聽完了之後,從頭再聽,聽完了從頭再聽,百聽不厭,這樣聽經你會開悟,你心是定的。如果同時聽好幾部經,你就亂了。譬如一天叫你聽四個小時經,你聽一個鐘點《金剛經》,聽一個鐘點《華嚴經》,再聽一個鐘點《地藏經》,聽一個鐘點《彌陀經》,行不行?像學校上課一樣,給諸位說,得不到利益,那個聽法充其量得一點佛學常識,佛法的皮毛,得不到真正受用。真正的受用,聽經也是修定,也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真修行。

  聽經,規規矩矩,安安靜靜,那是戒;一心專注,這是定;經教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慧。所以我們聽經四個小時就是四個小時修戒定慧,六個小時就是六個小時修戒定慧,天天聽一部經。淨宗法門這個方法就好,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部《彌陀經》也好,一部《無量壽經》也好,總而言之,是一部就好,不要搞太多,這才真正有成就。一部心是定的,部頭太多,你心就動了,不定。

  念佛目的在什麼地方?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心淨則佛土淨」。所以一門深入容易達到一心不亂,達到一心不亂你心當然不會顛倒,你就是沒有妄想,功夫才得力,這就是講的「住正法界」。縱然你的功夫不到家,不能往生,你決定不墮三途。你這樣修行,雖然往生不了,來生人天福報,決不會墮三惡道,你說它是不是正法界?邪法是叫你往三途去。正法,諸位要記住,就是一門深入,決定不夾雜,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那我們一般講最容易的就是夾雜,障礙裡頭最嚴重的也是夾雜,一門深入就不夾雜。

  我們今天在此地講《華嚴》,諸位要知道為什麼要講這部經?這部經跟淨土宗有關係。古大德說《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真的是有關係,也就是《華嚴》是《無量壽經》的細說。我也常講,有些發心講經的同學,你要把《無量壽經》講得好,你學了《華嚴》再去講《無量壽經》,肯定就講好了。這個經很少人講,又這麼重要,所以這是很不得已,希望把這個經講一遍,留一套錄相提供給大眾做參考,目的在此地。你要說我們淨宗道場可不可以聽這一部經?行,也行。這部經也是處處指歸,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把它看作淨宗的經典,這樣心態去修學就可以,一心念佛。有人喜歡詳細,可以聽《華嚴》;有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這麼複雜、這麼囉嗦,那你就聽《無量壽經》、聽《阿彌陀經》。總而言之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才真正「住正法界,離諸罪難」。現在時間到了,這一段就講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接著我們看下面一段,「睹事境願」,偈頌第一首:

  【若見眾會。當願眾生。說甚深法。一切和合。】

  這是你在路上遇到,可能每天都遇到,常常遇到。『眾』是人多,『會』是聚會。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把它念一念,不多。「初」,這是第一願,「睹眾會,謂眾聚」,就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處。「多談無義,故願說深法,眾心易乖,故令和合」。這就是佛法裡頭所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顯示在這些地方。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機會教育。不論人多少,看到有人在談論,在聊天、在談論,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參與。這個參與幹什麼?度眾生,把佛法介紹給他,你得有善巧方便隨順他的話題,這才能契入,慢慢的引導到佛法。尤其是靈活應用,在現前的社會,特別是幫助他解決問題,他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或者遇到有疑惑,無論是個人的問題,他這個團體裡面工作的問題,物質環境上的問題,人事環境上的問題,要給他開導。開導當中,人與人之間,這裡提出來了,「和為貴」。大眾在談論免不了爭論,你要怎樣把他事情擺平,讓大家化解對立,化解矛盾,和睦相處,這就好。

  他要喜歡聽佛法,就要把佛法介紹給他;他有疑問,要細心為他解答,機會教育。常常遇到,在農村、小鎮這種機會更多,反而在大都會裡面這個機會比較少。大都會,你看人都很匆忙,雖然居住在一起,確實老死不相往來。我們同住在一個樓層,這一層樓,一層樓有幾戶人家,住在這裡住了幾十年,隔壁那一家姓什麼不知道。看到他們家的人,從來沒打過招呼,現在是人情味沒有了。在農村裡頭,不但是鄰居都知道、都會打招呼,隔壁村莊的人也知道,也會打招呼,他住在那個村莊。農村裡頭有人情味,愈是大都市裡頭,人情味都沒有了,這日子多難過。

  人與人之間最忌諱的就是不往來。尊重關懷、互助合作,現在都沒有,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象,原因在哪裡?人人都追求物質生活,都沈迷在物質欲望裡面,精神生活沒有了,倫理道德沒有了,真的現在講什麼叫倫理、什麼叫道德,很少人能說得出來。道是什麼?德是什麼?道德是什麼?倫是什麼?理是什麼?倫理是什麼?很少人能說得出來。這些問題要是在古時候,小孩都說得出來。現在的名詞講精神文明,沒有法子跟從前比。從前的人生活在世間有情趣,人與人之間有恩有義、有德有道,現在這個都沒有了。人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

  人如果喪失了倫理道德,諸位想想,跟禽獸有什麼兩樣?古時候就有人說,誰說?我們在古書裡面看到,堯舜說的。人那個時候農業已經很發達,一般人民達到了衣食足,吃飯穿衣這個基本的生活沒有問題,居住也很安定,所以人民真的是享太平之福。這聖人看到之後就想到,如果要不好好的教導他們,那跟禽獸有什麼兩樣?所以這才興起要辦教育。辦教育的興起是堯舜,距離我們現在四千五百年前,中國這些古聖先王就想到教育重要,教學相長。搞教育頭一個就是「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無論是家庭、社會、國家都把教育擺在第一位,這是中國的古文明超越世界其他族群的古文明,道理就在此地。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古文明都消失了、都沒有了?為什麼中國這個民族還存在?原因就是中國人懂得教育,世代相傳,而且還能夠發揚光大。這是許多一直到現在志士仁人談起來都尊敬、都佩服。我們中國人對老祖宗這些德行不能不知道,不能把它忘記。它是好東西,是真東西,禁得起時間、空間的考驗,萬古常新,現在人所講的真理,永恆不變。

  現在這個社會,整個世界的社會,迫切需要的就是安定。社會太亂了,亂得叫人無法忍受,眼看著這種亂象如果不能改善還繼續下去,這是很多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教育家都感到,人在這個地球上繼續生存還能不能再過一百年?意思就是說一百年之後,世界上人類都沒有了,這就是西方宗教講的世界末日。確實是麻煩事,很麻煩。我們今天所做的,把這樁事情當作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來辦,知道幹這個事情很不容易、很辛苦,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要不要做?還是要做,無論多少多大的代價都要付出。這個事情救亡圖存,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有機會就要教,有機會就要參與,不能怕辛苦。教化眾生再辛苦還是要教,不教怎麼行?今天教化眾生,人家並不領情,甚至於背後還要挖苦你,說你傻。傻也要幹,不幹,那就眼看這個社會加速度的崩潰。從哪裡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境界,打好自己的基礎,基礎就是十善業道,就是弟子規、三皈五戒,一定要把它做好。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勸人,你勸人,你自己做到沒有?自己做到才能勸人,人家才相信。自己要給社會做個好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法』確實『甚深』,但是甚深之法,所謂是深入淺出,他才能聽得懂,他才能理解。你自己有一分真誠愛心,一點私心都沒有,這種誠摯就能感人;自己有私心、有欲望、有目的、有所希求,這就不行。要度眾生先度自己,要教別人先教自己,一定要把自己教好。機會教育要認識,決定不能輕易放過。人是一個團體的生活,我們理想當中,全世界的人都是人,有什麼差別?《弟子規》裡頭說,這是中國老祖宗代代相傳的,「凡是人,皆須愛」,中國的教育是愛的教育,真誠的心愛護眾生、幫助眾生。

  今天世界的動亂,人人都有責任,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然後才從自己家庭,你影響到家庭,影響你的團體;在家人影響你的公司行號,出家人影響你的道場,影響你的同學、道友,你要做出好樣子給人看,你這一生沒有白過。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統統都具足自行化他的機緣,問題是你要認識,你要能掌握,你要能好好的去運用、去發揮。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讀誦是自行,為人演說是化他。受,我接受,十善業我接受,釋迦牟尼佛給我的;三皈五戒我接受,接受要做到,要盡形壽的做到。我活一天我就要做到一天,這叫盡形壽,那叫持,就是保持。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我都能保持,不會把它失掉。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跟佛的教誨相應,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的好學生。我做出來就是表演,表演給人家看。

  《無量壽經》上講得太好,他教導我們把口業擺在最前面,「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為什麼?最容易犯。最容易犯的就是說別人的過失,你看《無量壽經》上,口業太多太多,這是最重的一條,最容易犯的一條。看到別人過失不能說,現在哪個人沒有過失?太多的過失,人人都有,回過頭來看看自己也不少。所以真修行人看到別人過失,回光返照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就對了。怎麼可以說人過失?

  說人過,《弟子規》上講「即是惡」,這不是善事。「道人善,即是善」,你稱讚別人,說人家的好事,這個好。所謂是隱惡揚善,這可以能夠改善社會風氣。人家造作的不善,我們可以包容;人家做的小善,我們來讚歎。常常處在這個環境裡面,他良心會發現,你看我做多少壞事,人家都不講我,做一點點好事就稱讚我,良心發現,他就會改惡向善,這就是度了一個人回頭。度別人回頭先度自己,自己從今之後不再說人過失。

  口業裡頭不妄語,從今之後不騙人,不欺騙別人。不挑撥是非,兩舌就是挑撥是非,在甲的面前說乙說你的壞話,在乙的面前說甲說你的壞話,讓這兩個人不和。這種事情有有意的、有無意的,有意的是罪,無意的是過失,所謂是有時候講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所以言語不可以不謹慎。夫子教學四科,「言語」擺在第二,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你就想他把說話看得多麼重。會說話的人,你在這一生當中佔很多便宜,很多人喜歡幫助你;不會說話的人吃很多虧,得不到人的幫助。人家看到你,遠遠的離開你,不敢接近你。為什麼?你常常說話不負責任,常常在言語當中傷害別人。

  諺語有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懂得這個道理,不太容易上當。來挑撥的人,說是某人說你怎麼怎麼樣。以前我們華藏圖書館的韓館長,她的確很厲害,有人在她面前挑撥是非,她聽了之後笑笑。這個人走了之後,馬上就調查,就要把那個人找來,問他有沒有說這些話?有很多說沒有,我沒有說這個話。館長再把那個說話的人找來對質,以後沒有人敢在她面前說是非,為什麼?她會把人找來對質,不是聽一面之詞,這是智慧,這是教育。你要是造謠生事,一定問你,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目的何在?問他的動機,問他的目的,要說不出來,那就是糊塗。

  綺語,花言巧語,那個範圍就太大!包括現在講的文藝表演,我們今天所謂電視、電影、戲劇、說唱。內容是什麼?我是幾十年沒有接觸,我連電視都不看,報紙也不看,幾十年了。大概在從前,四、五十年之前還比較好一點,現在可能沒有法子看了,因為我看到現在的書店、圖書館,磁場比不上過去。我年輕的時候進書店、進圖書館,磁場非常好,進去之後,心非常的安穩平和,心很容易定下來。現在不行,現在進入那個地方感覺到裡面很亂,很不安,這讓你沒有安全感,這是什麼?現在這些書籍、報章雜誌的內容不好,會產生這種波,我們就受它的干擾,所以還是少接觸為妙。

  我們平常自己接觸的是經典,聖賢的典籍。我在香港書房裡只有兩套書,一套是《大藏經》,一套是《四庫全書薈要》。平常我的時間都用在這些上,讀書,讀聖賢書,親近佛菩薩,親近古聖先賢,這就是「受持讀誦」。跟人接觸,無論是什麼人,所談的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遇到佛門的同修,確實都是跟他談甚深法藏,或者是幫助他們解釋疑難。

  世尊當年在世,我們在經上看到,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每天「二時講經」。二時是我們現在的八小時,古印度一時是我們現在四個小時,是不是像現在上課這樣的?是有,每天跟大家上課,固定的教導學生,我相信不太可能有八個小時,頂多一半,另外一半就是此地講的機會教育。親近佛陀的人很多,四面八方來,他們來了,提出問題了,佛要不要給他解答?要。諸位現在看到小乘經裡頭太多太多了,都是別人來問。所以我們就明瞭,世尊在任何場合跟任何人談話,記錄下來,全叫做經。每一天,就是說話八個鐘點,除了八個鐘點之外,他自己都在定中,他老人家入定。表演給我們看,教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他自己要做到。為人演說,每天八個小時,其他的時間受持讀誦,表演這一套。

  所以跟隨他的這些常隨眾,經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表演的,老師這樣做法,他們也不例外。這些人每天跟著老師學,聽老師接引大眾,時間長了,經年累月,每個人都聽熟了,自己每天出去托缽,遇到這些情況,各個都能言善道。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場所,開口,所謂談經,談話,談話的內容全是經,我們現在人稱為是機會教育。凡是遇到的人都是有緣人,為什麼?他肯聽,聽一句也好,聽一分鐘也好,聽五分鐘也好,聽十分鐘也好,只要他能聽得進去,聽到歡喜,皆是有緣人。我們怎麼能不幹?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學。

  現在在這個社會,最重要最要學的「什麼是佛教」。為什麼?社會大眾對佛教誤會太多了。人家問起來,一定會問你,你要能正確的開導他,幫助他破迷,這不要生信,對佛教不要產生誤會,這第一步目標你就達到。人家要問你,佛教有很多法門,你修哪個?淨土總要清楚,我們修淨土,對淨土不能不了解。淨土裡頭最重要的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用持名的方法;怕人家說你、誤會你這是迷信,持名不是迷信,非常符合科學的精神與方法。人不能沒有雜念,雜念很不好,雜念心不清淨,嚴重的染污。對現在這個身體來講,妄想雜念多,你肯定不健康。日本江本勝博士實驗裡面,你看那個水結晶呈現的圖案非常難看。

  我還見到台灣有些小學做這個實驗,老師帶著學生做這個實驗,用什麼?用米飯、用麵條、用饅頭,同一個鍋裡面煮出來的,裝成兩碗,放在門的兩邊,讓學生,每個學生經過,對這個碗裡面說你很好吃,我很喜歡你,很喜歡;對那個碗裡面說我不喜歡你,我討厭你。分成這麼兩組,每天你就說,就這樣子說。一個星期之後,當然這飯就變了。天天受到讚美的那個飯,你聞起來味道,它發酵,味道很好聞,顏色是黃黃的,也很好看。那個天天受到辱罵的、討厭的,一個星期之後它變黑了,一聞聞,氣味很難聞。這就說明什麼?水有反應,這米飯有反應,饅頭也有反應,麵條也有反應,還有什麼?盆栽也有反應,那個讚美的盆栽養得非常好;天天討厭、罵它,垂頭喪氣。這是從江本勝水實驗裡面延伸用其他東西來做實驗,證明了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心裡頭想什麼,它就變什麼。這些資料將來我們蒐集一點的時候,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你就曉得念頭要緊。我們的心,念頭善,言語善、行為善,身心健康,這是你現在得到的好處。佛法講,現在是花報,花報就很好,果報就可想而知。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要懂得勸善。要勸別人斷惡修善,自己首先要做到,對人、對事、對物沒有惡念,我常講的沒有對立、沒有矛盾、沒有誤會、沒有猜疑,只有愛心敬心、尊敬關懷、互助合作,這個重要。

  佛法裡頭告訴我們,自他不二,尊重別人就像尊重自己一樣,不尊重別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不愛別人就是不愛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你的自尊、你的自愛,從哪裡表現?從你愛人、敬人上表現出來。如果不是從敬人愛人,你就變成自尊自大,變成狂妄,狂妄是自愛嗎?狂妄是自尊嗎?錯了。都是從表現對人、對事、對物,對事認真負責,對一切萬物都懷著敬畏之心。中國古大德就是這個樣子,幾千年來的教誨也是這樣教的。

  人跟人和睦相處沒有爭執,『一切和合』,所以我們今天第一要緊的就是要把「六和敬」落實。六和敬,今天「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這兩條怎麼落實法?給諸位說,具體而言,落實弟子規、落實十善業道。六和敬前面兩條都做到,後面就很容易,「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自自然然就做到,所以最重要就是前面兩條。我們有共同的認識就是見和同解,共同認識弟子規重要、十善業道重要,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把弟子規落實、十善業道落實就是戒和同修,那是戒律的根,根本戒律,決定不可以疏忽,要認真努力去把它做到。

  自己做到了,自自然然你就會感化一家,不要勸別人做,自己做。你做到之後,人家就會學你,所謂上行下效。我家裡有父母,還有祖父母,我這樣做法,下行,上面也效法,看到很滿意,看了很歡喜,於是乎自己不知不覺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會收斂,感化一家人。歷史上這個例子太多太多,最著名的例子是舜王。舜王感化他的父親,感化他的母親,感化他的弟弟,感化他的鄰居、鄰里鄉黨,用什麼方法?自行。你自己沒有做到不行,要做出最好的榜樣。

  別人毛病過失沒有改過來,我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才是真話,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做得很好,他還沒有受感動,你還是做得不夠,你哪一天做到跟舜王一樣的時候,肯定感動。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話是真理,決定不錯。我們今天沒有感動我們的道場,沒有感動我們的家庭,我做得不夠好,一定生慚愧心。真做好了,哪有不感動人的道理?你要叫人家好,先自己要好,自己不好,沒有資格教別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