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卷)  1998/5/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7-0007

  請掀開經本第三頁,我們從經文開頭念起。倒數第三行: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燄。與華間列。】

  第三段:

  【其樹周圓。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昨天講到這個地方,「雜寶枝條」。佛在此地教我們如何觀察萬物,體會六塵說法;說,不一定要用言語,任何表示都可以說是說法。在我們人間,我們有意表示的,這個大家很明顯的能夠領悟,所謂生活當中,特別是在舞台上,講台也等於舞台,眉目可以表情,動作也可以表情,這些有意的都屬於說法。而無意的那種表法,如果我們細心去觀察,同樣是很明顯的能夠領悟。如果領悟到一切植物、一切礦物、一切自然現象,中國古書裡面記載的所謂「上天垂象」,這個意思就是說大自然的現象,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他能夠領悟。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實在說也唯有佛法能說得透徹。理是什麼?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我們自己向內觀察比較難,觀察我們的心性,觀察我們極微細的念頭,實在是相當不容易。但是我們對外面觀察,那就比較容易得多。可是一定要曉得,內外是一如,沒有兩樣。所以從外面境界能夠知道我們起心動念,與法是否相應,都能夠體會得出來。雜寶枝條,一棵樹枝條多,愈是大樹,枝條愈多。『雜寶』,這不是一寶,雜寶比喻差別的智慧,佛家講後得智,也叫做權智。權,對實說的;後得,對根本說的。後得智能知一切萬事萬物,所謂是無所不知。他用雜寶來比喻,這是說我們解能隨境生,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能夠開悟,都能夠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四句是講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條如果要是沒有葉,那就變成枯枝,就很不好看,所以枝條的莊嚴就是綠葉。佛在此地用這個法來表定與慧密切的關係,慧能夠幫助定,定也能幫助慧,所謂「智資定而深照」。寶葉雖然多,雖然不同,它共同成就了大樹的蔭涼,比喻「百千定門」,或者我們講百千三昧,「同歸一寂」。三昧翻作正受,也翻作禪定。為什麼說有那麼多?禪定跟正受都是說明我們在境界裡面能保持著如如不動,這個時候的受是正受。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了,那就不是正受,你起心動念就落在凡夫的感受。凡夫的受,佛經裡面把它分作五大類︰苦、樂、憂、喜、捨,五大類,每一類裡面無量無邊。身體有苦受跟樂受;心裡面有憂受跟喜受;憂、喜是心理的,苦、樂是生理的。捨,捨算不錯,身這個時候也沒有苦沒有樂,心也沒有憂沒有喜,這叫捨受。捨受很好,但是捨受的時間太短,不能常常保持,如果常常保持就叫三昧,那就叫禪定。所以捨受,我們凡夫有;三昧、正受,凡夫沒有,差別在此地。如果我們一個人對財不貪,財擺在面前不動心,你在財裡面得三昧了,得禪定了。可是有些人不貪財,他貪名,他在名裡面他三昧就沒有了,財裡面有三昧。如果也不貪名,那在名裡面也得三昧了。由此可知,境界無量無邊,三昧就無量無邊。無論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上那個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貪著,何況世間法?他的心才真正得到寂定。百千三昧,同歸寂滅,這種清涼自在。定慧不僅僅是自受用,自受用就好比大樹樹蔭很蔭涼,也能夠庇佑別人,這就是你定慧的影響力,就能夠普度眾生。影響力有有形的、有無形的,就像水上的波紋一樣。我們在池子裡面,這個池子水是很清很平,我們投一塊小石頭,它就有個波浪,慢慢波浪就擴大,普遍整個池面。由此可知,我們的影響力決定是跟諸佛如來一樣盡虛空遍法界。可是這種影響力往往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不能說沒有因果、沒有報應,你要這樣想就完全錯了。極其微弱的念頭,我們自己沒有辦法發覺到的,諸佛如來都清楚,都能夠明瞭。為什麼?他們的心清淨,感應的力量特別強。我們心不清淨,粗心大意,感應的力量很微弱,耳朵邊敲鐘都聽不見。那個耳根靈的,馬路旁邊掉一根針他都聽清楚。這就是心地清淨與否,產生這樣一個現象。

  第五句『寶華』,色彩眾多,分在枝條裡面。這些花的顏色,在光明照耀之下顯出非常之美觀。光照之下,投射在地面上有影子,樹影。樹影、花影,也很能引起文人的遐思,我們一般說,對文人給他帶來的靈感,他因這個靈感能夠寫出很美的詩詞歌賦;帶給音樂家,寫出微妙的樂章;帶給畫家,作出作畫。這是我們世間一般人講的靈感,可是總是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修道的人就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我們在前面講過,修道的人,他的方向、角度是正對著真心本性,正對著「大方廣」,他領悟的決定不相同。這是佛家講,他看到這些景觀領會的,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明心見性,提高他修證的層次,這個不一樣。這些文人,他在這裡面也得到許多靈感,能夠成就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世間人欣賞覺得很美。可是在佛法裡面,美多動感情,換句話說,都是叫你生煩惱。

  過去東晉的時代,慧遠大師,這是我們中國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在廬山建東林念佛堂,以虎溪為界。謝靈運居士想參加這個念佛堂,被慧遠大師拒絕了。遠公大師為什麼要拒絕他?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是大文學家,他有許多作品一直傳留到現在,《四庫全書》裡面有他的作品。就是文人習氣太重,換句話說,他很聰明,有智慧,他那個角度不是對著「大方廣」,他角度偏差,偏到感情裡面去。遠公怕他常常看到六塵境界,又寫詩、又寫詞、又寫文章,擾亂大眾念佛修行,不要他,拒絕他;文人習氣太重。

  「寶華光影」表神通,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是能力、技能,一定有種種不同的差別,不同的才藝。像我們剛才舉的例子,我們是以世法來說,對於音樂家,他得到靈感,他能夠譜曲;對於畫家,他得到靈感,他能畫出一幅名畫;詩人,他寫得出好的詩句。這就是說明他的能力依他的定力,沒有定力不會有感應,也就是你得不到靈感。可見得靈感,你要得到深度,與你的心有密切關係。定心,在世間人不講禪定,專心,專心接近定,他心專於一門,往往觸目動心,他就有靈感產生。世法都要專,何況佛法的修學!所以佛家講定、講慧,都是這些智光光影現在心地。陽光照著樹的影,枝條花果之影,在這個地面上,比喻六塵落謝的影子在我們的心地上,它才能觸動,才有感應。本經《淨行品》說:「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佛在《淨行品》教給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清淨心。綜合全品的義趣,我們如果念念為眾生,清淨心容易成就;反過來,念念為自己,清淨心決定不能現前。這是《淨行品》整個的義趣、大意。

  「花」,表法表得很多很多,深廣無盡。花開之後一定會結果,果表受用,表果報。果皆如意,這是真實的果報,自在如意。它表無邊的行海,海比喻廣大,比喻數量無盡。菩薩的行門無量無邊,六度萬行,那個「萬」不是數字,六度是六個綱領,每一個綱領裡面細行都說之不盡,無量無邊,所以把行比喻作海。菩薩行,菩薩覺悟了,覺悟的人,他的生活行持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趣向於大菩提。這個話我們還得要用白話來講,只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求其他,一個方向一個目標。

  我們學佛,學什麼?求什麼?求究竟圓滿的智慧,那你就對了。如果你要是求世間,求福、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兒女,都錯了。我們要問,世間人求的這些東西,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你只要懂得這個道理,如理如法的去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哪有求不到的道理?我們讀袁了凡居士的家書《了凡四訓》,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世間像了凡居士這樣的人很多,像了凡居士這樣成就的人也很多,不過是沒有把它寫成書而已,很多。這種求,這個心依舊是輪迴心,你雖然求到了,真實智慧不開,三昧正受你不能夠獲得,這一生依舊是空過,非常可惜。

  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智慧,一定要把目標定在無上菩提,也就是一般人講的成佛。我們學佛,要學得跟諸佛如來一模一樣,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佛果。成佛難!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沒有比這個更難。這麼難的事情,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辦得成嗎?行!《華嚴》在末後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就成就了。但是要記住,前面講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我們雖然不能像諸菩薩那種的修學,最低限度也要有幾分相應,相似的相應,我們念佛往生才有把握。這是這一次在此地跟諸位同修報告《華嚴經》,這一句經文我們特別多說一些,用意就在此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人人有分。既然能夠到這個講堂來,就可以證明你善根、福德、因緣深厚,你跟阿彌陀佛過去生中有深厚的因緣,只要這一生能真正發願,決定得生。所以這個果一定是菩提涅槃的大果。

  自利就如同經上講的含輝,沒有發出來,他的光色還沒能夠發出來,可是內裡面確確實實已經在這個地方做修養的功夫,修心養性,養性就是養道。怎麼養法?一定要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放下,才能得到感應道交。我們求感應,天天在佛菩薩面前禱告、禮拜、供養,能不能得到感應?也可能得一點,小!為什麼小?能感的力量小,佛菩薩所應的當然也就不大。感應道交,要用現在數學的名詞,它決定是成正比例。我們有一分感,佛就有一分應;有兩分感,決定就有兩分應。怎樣才能獲得圓滿的感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一個心,只有一個願,為佛法為一切眾生。像清涼大師在這部經裡所說,「為續佛慧命,為普利一切眾生」,其他的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感應的力量太大太大,不必求佛也不必求菩薩,什麼都不求,為什麼?你這個心正是佛心,你這個願就是佛願,你的心願跟佛完全相同,那個感應力量是圓滿的。求佛菩薩保佑我,可不行,「我」這是煩惱,這是妄想,這是分別執著,縱得到感應,那個感應很微薄。決定沒有為我,為正法久住,為續佛慧命,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只要發這個願,行願相資,必定能得到諸佛如來滿分的加持,滿分的感應。

  身心湛寂,外面就放光了。接觸外面的境界,當然最明顯的是接觸到一切眾生。如果緣沒成熟,這個緣是兩方面,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大眾。自己的緣沒成熟,自己還沒有能夠悟入境界。我們講《華嚴經》,這是華嚴境界,沒入這個境界,沒熟。可是我們的確每天在認真的修學,在充實自己,這就好比果裡面含輝,逐漸在長成。如果已熟,光色發現出來了,自己契入境界,智慧現前,德能也現前,就像果成熟一樣,可以利益一切眾生。我們看這個果,果成熟之後,果自己沒有享受它自己,果都是供給別人享受。我們幾個人看到花果,有這種感受?花開了,我們可以說它自己也可以欣賞,很美!果成熟都被別人吃掉,它自己沒享受。成果一定要奉獻給大眾,奉獻給大眾是真正的成就,因果就不虛。果要是自己來享受,給諸位說,沒有那個道理。可是世間迷惑的人就很多,多生多劫修積的福報,這一生開花結果,得大的財富,得很高的地位。得大財富,得大的果位,他能享受多少?每天還是吃三頓飯,頂多吃五頓;晚上睡覺還是六尺床,就算他那個床做一丈,一丈,他身體就那麼大,他也不能把身體放大跟床一樣,他做不到。中國古人講「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你還能享受什麼?累世修積的福報,在這一生當中真的叫空過了。

  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心機,細細想想都是給別人糟蹋掉,家親眷屬糟蹋掉了,旁邊這些近人糟蹋掉了,為什麼不把這些東西布施給一切眾生?將福報與一切眾生共享,你才叫真正有福報,你生生世世永遠享不盡的福報。這個要是明白人他才懂得,糊塗人你給他講他不相信;你給他講,他說這個人不懷好意,要來騙我錢了;給他講真話,他還說我們去騙他,說我們不懷好意。最可憐的人是什麼?我們一般講的,得老人痴呆症。他有錢,又有地位又有錢,他一口氣不斷,躺在床上慢慢享受,一天三班護士來照顧他,往往一躺躺十幾二十年,你看他花掉多少錢?這個花得很辛苦。這種情形,佛法裡有沒有救的?有,但是他不相信。那是他命裡有福報,有那麼大的福報,福必須享完他才會走,他沒享完他不走。如果真正是明白人,他自己能同意,家親眷屬明白,把他這個財富拿去布施,去做這些慈善救濟的事業,幫助那些苦難的眾生。他就兩個現象︰如果他壽命還有,他病就好了;如果他壽命沒有了,他很快就離開這個世間,不再受病苦,都是好事。但是我們看到這些現象,不好意思說,說了是什麼?這個和尚不懷好心來騙我們。我們是真明白,真能夠幫助他解決,看到他必須要躺在床上受罪。

  我們明白之後,果決定是給大眾享受,這是真實的果報,這個有意義、有價值。在花報裡面,自己可以欣賞,當然也供給別人欣賞。尤其是菩薩們,菩薩就是覺悟的人。說這部大經,總希望每一位同修都覺悟,人人都做菩薩。菩薩的生活,菩薩的工作,菩薩的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與「如」相應,與真如自性相應,或者說我們講的與「大方廣」相應。「大方廣」還難懂,我們再換一句話,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就行。或者我們落實在事相上,與六度、四攝相應。我們所得的這個果就是菩提之果,就是佛果。所以果跟花間列在一起。

  本經經文裡有說,「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大地生長許許多多的樹木,我們心地裡面有妙法樹。清涼大師為我們說明這妙法樹,「信是種」,樹的種子。桃樹,桃核種子能長成樹。菩提樹,種子是什麼?信,信心。《華嚴》一展開:信、解、行、證;淨土三個往生的條件︰信、願、行;信是種,是佛種。菩提樹就是講成佛,成佛的種子,信心。「慈悲是根」,一個人沒有清淨信心,沒有慈悲心,他怎麼會成就?好像植物,沒有種子、沒有根,再好看也不過像我們現在台上擺的假花、假樹,不是真的。雖然有幾盆真的,盆栽長不大,幾天不照顧它就枯死了。由此可知,我們在菩提道上要一帆風順,要真正有成就,你要有根,你要有種子。你沒有信心怎麼行?沒有慈悲怎麼行?佛法裡面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博愛。大慈悲心,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平等心裡面生出來的,對一切眾生沒有任何條件。這個對我有利益我就喜歡他,那個傷害我我就討厭他,這個不可以。恭敬你的,愛護你的,幫助你的,你對他有慈悲心;毀謗你的,侮辱你的,陷害你的,你對他還是有慈悲心,你這個慈悲才叫有根。如果慈悲有分別、有差距,這個慈悲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們要學如佛一樣的大慈悲心,對於九法界眾生一律平等,沒有差別。佛在經上,我們也看到,舉的故事讓我們在這裡面領悟平等的境界。施主供養一缽飯,很好的一缽飯,菩薩把它分成兩份:一份供養佛,一份餵狗。我們想到,這什麼意思?生佛平等。他來做這個樣子給我們看,對佛的那種恭敬心,對畜生這個恭敬無二無別。我們在境界裡應當如是學,所以慈悲非常非常重要。

  從慈悲裡面生出智慧,「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他教我們看樹,這樹教我們,樹表法,樹教我們,智慧是身體,方便是枝條、枝幹。這棵樹長得非常茂盛,茂盛是講事上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五是事,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六度少個般若,般若是身。五度都離不開般若,枝幹沒有離開根本。那個本,將樹身比成般若,枝幹比成其他的五度,枝幹沒有離開樹身。將禪定比喻作樹葉,將德能比喻作花,將一切智比喻作果。「果是一切智」,這個一切智是後得智,權智;前面那個樹身叫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果表無所不知,身表無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根本智起作用,無所不知。

  後面還有兩句,「最上力為鳥,垂陰覆三界。」樹上有鳥,鳥是什麼?鳥是最上力,如來果地上十力,十種特殊的能力。其實那個十也是表法的,真正的意思是如來果地上圓滿的能力。這就好比是鳥。樹蔭垂覆下來庇佑三界,三界是指六道,六道裡面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佛法教化的對象。由此可知,佛門裡面所講種種表法的藝術,確實達到藝術裡面最高的境界,不是祖師隨便說的,都有經文作依據。這些文句在《華嚴經》第五十九卷,往下我們都會讀到。可見得祖師大德給我們講解經文,不是隨隨便便自己說出來的,不是的,都有經文作依據。

  再看底下第三段,『其樹周圓,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這是第三小段,第三小段有三句,說明「妙用自在,利益無邊」。第一句,依真實智慧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佛家常講「放光」的意思。佛家迎賓接客,請你到我們這個道場來普照,普照就是放光普照,意思就是以智慧來開導大眾,智慧來開導大眾就是放光普照的意思。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目標就是智慧。智從哪裡來?智從定中來,換句話說,你心要不清淨、要不定,哪來的智慧?再告訴諸位,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學來的。你所學習的東西不是智慧,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常識。你所學得來的,佛學常識,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清淨心就是禪定。

  「禪定」兩個字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什麼叫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我們再說得白一點,外面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這叫禪。外面境界,現在這花花世界,五欲六塵天天在誘惑你,不為它誘惑,不被它誘惑,這是禪。內裡面不起心動念是定;內心不起貪瞋痴慢,這是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外不著相不是對於外面境界相一無所知,不是的;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瞭,那是慧,那是真智慧。所以智裡面要有禪、要有定,定裡面要有智,定慧相資,定慧等學,這是佛法,決定不能夠偏在一邊。

  第二句,「於光明中,雨摩尼寶。」這是依智慧的教學,惠以眾生真實的利益。這個真實的利益就好比圓明的法寶一樣,圓明是圓滿光明,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佛法教學沒有別的,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它的果報是苦;悟了,這個果報就樂。離苦得樂,是從事上說的,從果上講的;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說的。我們苦,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惑顛倒;樂從那裡來的?樂從大徹大悟。所以佛法教學真正的目的,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手段,那個果上沒有法子,因上就能下手,所以在因上教大家破迷開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的思考、我們的言論、我們的造作,才能夠與真相相應,與事實真相,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個術語「自然生態」,有點接近,與自然生態相應。實在講佛家的術語高明,與清淨平等覺相應,與「大方廣」相應,這樣才能夠破迷開悟。

  「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這句是講教學的成果。就像一個老師教一群學生一樣,教了一段時期,成績要拿出來;沒有成績那不行,一定要拿出成績出來,這個成績就是超凡入聖。你看看,原來是凡夫,現在都變成菩薩。怎麼說變成菩薩?原來沒有信心,沒有慈悲心,沒有智慧,現在接受佛陀的教誨,信心生起來,慈悲心現前,智慧也現前,轉凡成聖,這個就是菩薩,所以說菩薩現前。菩薩心清淨,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了,自自然然成就,自他二利。佛家常講「自利利他,自行化他」,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像雲出一樣,雲出岫而無心,不是有意去造作。用一個淺顯的話來講,不是攀緣造的,是隨緣成就的。隨緣成就,就如雲出一樣。攀緣,是我們有心有意、有計劃,先設計好的,我們應當怎麼做怎麼做,那就不相應。諸佛如來說法,決定沒有先想一想這個法今天要怎麼講法,沒有。如果有這個意念,有這麼一個準備,他就是攀緣說;他不是隨緣,不是自在說的,不是真實智慧的流露。真實智慧不是造作的,是自自然然流露的。我們今天智慧沒有開,講經之前要作準備。佛與大菩薩講經之前不要準備,不但不要準備,連個經文也沒有。經文怎麼來的?釋迦牟尼佛講完之後,人家把它記錄下來才變成經文;不是釋迦牟尼佛先寫成經文,然後再來開講,不是的。你看他多自在,所以是自性般若智慧的自然流露。我們聽到了非常羨慕,光羨慕也沒用處,希望我們自己也能跟佛菩薩一樣。那你一定就要真正去修信種、慈悲根,成就智慧之身,然後自然枝葉花果表現在自受用、他受用當中,生無量真實智慧。這是真理,永遠不能改變的原理原則。

  末後這一條很要緊,決定不能疏忽。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這就是說明,我們必須要得佛力加持。前面所講,如果就感應這個意思來講,能感。由此可知,我們要有信心、有慈悲心,有定有慧,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就得佛的感應。不必天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哀求禱告,你保佑我,不必。我們能這樣做,這是真正在佛前面哀求禱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也正是黃念祖老居士過去講,我們的修學著重在實質,不著重在形式。他為什麼說這個話?現在大多數學佛的人都著重在形式,沒有實質,所以路走偏差,得不到真實的受用。如果我們重實質,當然也要重形式;不能說形式我們就不要了,這個不可以的。形式,形式是表法的,有這些形像擺在面前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這一堂課上的就有價值。今天講菩提樹這一段,以後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樹,你就會想起來,你想那個樹不管長多大,它有種,你就曉得我要有信心,信是種,它有根,我要有慈悲心,這一堂課就沒有白上了。

  你觀這個樹得受用,你也能夠講解給別人聽,教別人。特別是現代人喜歡度假觀光旅遊,都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中國觀光旅遊的資源非常豐富,黃山是天下第一山,我沒去過,我看過錄相帶,風景確實是非常美,樹木多。你要對遊客介紹,這是樹,樹的種子是信心,樹的根是大慈大悲,樹的身是般若智慧,樹的枝條表布施五度。你不就藉這個樹講經說法了嗎?那些觀光旅遊的人,隨機教育,這是機會教育,哪個地方不是道場?哪個地方不度眾生?自己做出好榜樣給他看,口裡面就流智慧的教光,就如同大樹樹蔭的蔭涼遍覆一切眾生,加持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的利益。他觀光旅遊,還學到佛法了。我們要處處布施佛法,得佛力的加持,佛力是我們修學傳法的真因緣。

  流是流布的意思,我們佛門裡面講流通,這是說法法音普遍的流傳。在過去這個音只能夠周遍十方,所以古時候重視寫作,因為你言教只能令現代人得利益,如果把它寫成書流傳於後世,十方三世。現代科學技術發達,我們的音聲、光影不但同時能夠流布十方,也能夠流傳到後世。光影、音聲都做佛事,要靠佛力加持;不離開諸佛如來教給我們的原理原則,這就是得佛力加持。如果我們離開佛所講的原理原則,古德講那是魔說,那就不是佛說。佛法弘傳確實不容易,世間法尚且如是,何況佛法。世間人常講好事多磨,你要想做一樁好事,障礙重重。世間的好事往往都不容易成就,如果沒有智慧,沒有定力。有智慧能解決障難,有定力不怕折磨,這個世間的事業能成就。佛法的大事業更是如此,弘法利生這樁事情魔來干擾,我們不能不知道。魔來干擾,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處理?還是遵循佛的教誨,不理他就好了,不必跟他去爭執。這是真實智慧慈悲的流露,我們一般世間人往往見不到。

  在台灣早年的時候,基督教非常興旺,對於佛教不僅僅是障難,毀謗、侮辱、種種的破壞。道場講經的時候,他來干擾,帶來一群人大叫大鬧,這種事情常常有。後來我們佛門有一位法師,煮雲法師,跟我也是老朋友,他寫了一本小冊子《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寫得很好,對於基督教很不客氣,嚴厲的批判。這本書流通得很快,沒有多久就在台灣流通,印了十幾版。那個時候我剛剛學佛,我看這本書寫得有道理,對煮雲法師很佩服。有一天,我帶這個小冊子裝在口袋裡,去見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看到我口袋裡一本書,他就問我︰你看什麼東西?我就把這個事情向大師報告,大師聽了搖頭。我說:這個說得很對。章嘉大師笑了笑,舉個比喻︰「基督教像二、三歲的小孩,佛教是個五、六十歲的老先生。小朋友小拳頭打幾拳,老先生還真生氣跟他打一架嗎?」我聽了這個比喻,章嘉大師確實跟別人不一樣。不理他就算了!如果你要是批判他,兩個人程度一般高;一個高,一個低,打不起來的。五、六十歲的人會跟二、三歲小孩打架嗎?哪有這個道理!從來沒有聽說過。只有二、三歲跟二、三歲才會打架,五、六十歲跟五、六十歲會吵嘴、會打架,一樣的。我聽了這個,我才知道章嘉大師確實是比人家高一等,沒有話說。所以他說這個不必,一笑了之,世間人會有聰明人,何必跟他計較?真是慈悲、智慧的流露。我回過頭來看到煮雲法師年輕就沉不住氣,那比章嘉大師的功力要差好大一截。

  所以魔王外道來擾亂,不理他就沒事。他來擾亂,我們更應該要反省,反省來擾亂必然是業障;自己要沒有業障,自己過去生中沒有跟這些人結惡緣,他為什麼不擾亂別人要擾亂我?所以就應當像印光大師一樣。印光大師這是示現給我們看,年輕的時候,功力還不夠的時候,也常常被蚊子咬,跳蚤也咬他,可是他從來不傷害這些小動物,咬就隨牠咬,供養牠,牠大概也是餓了,沒地方吃飯,供養牠一頓。印光大師作如是想,供養這些小動物跟供養佛沒有兩樣,生佛平等。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印光法師七十歲以後就再也沒有了。七十歲以後有這麼一個現象,這個房間裡面有蚊蟲、有跳蚤,有這些小動物,他老人家住在這個房間,這些小動物都搬家,遷單,都搬走了,都不會去干擾他。你看看慈悲心能感動這些小動物,他怎麼不感動人?所以說,誠則靈,至誠感通。我們上求諸佛菩薩感應,下同樣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無論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智慧的流露。

  「無有盡極」,無盡無極。這是講廣多無盡,從空間上講,從時間上講,無極。無有間斷,才稱之為「恆」。我們在這段經文裡面所學習到,以後在任何地方看到樹木花草,就想起世尊在《華嚴經》上這一段的教誨。豈不是一切樹都在說法嗎?那我們這一堂課的效應多麼廣大,真正是經上所講無盡無極,我們一生受用無窮。

  再看下面這一段,第三段「宮殿嚴」。經文十句,也分作四段。第一段「總明分量」: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

  這一句。宮殿是居住的地方,古時候接待大眾這個地方稱之為『殿』,殿跟堂一樣,我們現在講客廳。自己的臥房,這叫『宮』,就是私人居住的地方稱為宮;接待大眾,辦公集會的場所就叫殿,這是古時候的稱呼。現在多半稱為堂,講堂、會堂,這是殿的意思;自己的住宅,就稱之為宮。宮,它這個形相有覆蓋,使我們避免日曬雨淋,我們造這個房舍遮蔽烈日、遮蔽風雨,使我們自己身心能夠得到安穩,這就是慈悲的意思,居住的房子表慈悲。殿堂,如來的殿堂是講經說法用的,聚集大眾在一起,就是講堂,殿就是講堂。在從前帝王時代,殿是帝王處理國家大事的一個場所,大殿是會議廳。從前皇帝每天早晨早朝,早朝是什麼意思?就是現在講的會報,各個單位今天有些什麼事情要處理,都要報告給皇帝聽;哪些單位需要別的單位來互相協助的,在這裡面處治。所以是會報、辦事的一個場所。我們群眾集會的地方也叫殿堂,但是習慣上我們都稱為堂,而不稱為殿,只有帝王的時候才稱為殿,殿跟堂一個意思。佛在此地用殿堂來表圓寂。圓是圓滿,你看在這裡辦事情就辦得很圓滿。寂是心地清淨寂滅,不生煩惱,不生憂慮,事情都辦好了。殿堂代表圓寂,這是表法的意思。

  『樓』跟『閣』實在講是一樣的意思。閣,兩層以上的就叫閣,所以樓跟閣意思相同。樓,決定是兩層以上。閣,形式上可以有兩層,實際上未必有兩層;在外面它造的是兩層,裡面是一層,那也叫閣,它表的是慈悲跟智慧要合起來用。兩層,一個是表慈悲,一個是表智慧,這兩個要相輔相成,用智來幫助慈悲,慈悲來幫助智慧,就像樓閣相依一樣;樓閣上面一層要依底下一層,底下一層要襯托上面一層,取這個意思。

  下面這四個字是形容宮殿樓閣的壯麗。『廣』,智慧跟慈悲都是廣大無邊,充滿法界,隨他的心量來擴張。我們凡夫心量小,所以慈悲智慧就很小,起心動念想著自己一身、自己一個家,所以怎麼想,問題都解決不了。現在許許多多國家都有賢明的領導,依舊是不能解決問題。原因在哪裡?那個國是一個界限,我只想到我們自己國家利益,沒有想到別人國家的利益。於是國與國之間利益相衝突,那怎麼能解決問題?如果每個領導人眼光都看到全世界,想到自己國家,也想到全世界一切眾生,這個問題好辦、好解決。諸佛菩薩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世出世法無論什麼問題到他這個地方,沒有不圓滿解決的道理。所以把殿堂比作圓寂,很有道理,真的是圓滿解決,廣大無邊!『博』,博是不狹、不窄狹。這是說內空寂,外無邊際;內裡面清淨寂滅,博。廣博兩個字可以連起來講,連起來廣跟博意思相同;分開來講,廣對外,博對內。『嚴』是莊嚴,莊嚴是從形相上說、從事相上說,我們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自己住宅以及殿堂裡面種種的裝飾都是屬於嚴,莊嚴這個字裡面。我們現在是講室內的設計,室內設計在此地就是一個「嚴」字。『麗』是講華美。莊嚴是十法界統統具足。麗者華美,法跟義統統具足。

  末後這一句,『充遍十方』。為什麼充遍十方?稱性,換句話說,與性德相應,在我們這個經題上就是「大方廣」。大是自性的本體,方是自性的現相,廣是自性的作用,這三個字可以說成為體、相、用。如果用現在哲學裡面名詞,也能夠彷彿,當然不能像佛家這個意思這麼樣的深,這麼樣的廣。哲學裡面也說宇宙萬有的本體,等於本體論,很像他們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方是現相,他們也講本體,也講現相,種種現相。

  今天科學技術發達到現前這個程度,依舊不能突破時空的維次,換句話說,不能夠離開三度空間。所能夠接觸到的、所能夠探測到的,今天向外太空探測,甚至說在這個地球上曾經有許多次外太空人到這邊來訪問。就像我們到其他的星球去探險一樣,人家有這種科學技術也到這邊來探險,來探測。這些外太空人,在佛法裡面講,他是哪個層次的人?給諸位說,決定不是天人。為什麼?天人有神通,不需要飛行的工具,他們還要乘飛行工具到這邊,我們看到飛碟,飛碟就是飛行工具。不是天神,天神不需要,不要說是很高的天,四王天都不要。他們是什麼人?人道,不是天道。人道,比我們這邊人聰明,比我們這邊科學發達。佛跟我們講,人道裡福報最大的是輪王,轉輪聖王。為什麼稱他作輪王?他有個工具,這是他的寶,飛行的工具是輪。這個輪大概是現在所講飛碟,飛碟圓的,像個輪一樣。這個東西到這兒來,我們想這是鐵輪王、還是銅輪王派來的,派到這兒來調查的。他是人道,他不是天道,所以有很多人把他們當作天神,那錯了,那不是。天神境界比他高,智慧也比他高,神通、能力都比他高,不需要用這些工具。今天外太空人到我們這兒,我們曉得他是屬於人道,他不是天神,他的科技比我們發達。換句話說,他還是有貪瞋痴慢,還是有是非人我,我們遇到也得用真誠心來感動,希望能和睦相處,不要發生星際的戰爭,那很可怕的。

  與性德相應當然是最殊勝的、最圓滿的,樣樣稱性這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萬一這個地球有一天被我們嚴重的污染破壞,人類不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這句話是科學家說的。可是我們學佛的人聽到,不以為然。為什麼不以為然?科學家說,如果現在地球這個污染要不能改善,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就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不適合是什麼?不適合我們現在的人,我們現在人要到那個時候受不了,可是那個時候的人能受得了,這個道理不難懂。我們都市的人一切都講求衛生,飲食起居都要講求衛生,我們在這裡頭適應慣了,要到一個鄉下地方去,完全沒有衛生設備,我們到那裡受不了。人家活在那個地方的人活得很快樂,他們什麼污水都可以喝,不生病;我們一喝馬上就生病,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到五十年之後,五十年之後的人一樣活得很快樂,科學家他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適合我們現在的人生存,這個話是對的;如果說不適合人類生存,這個話說的有問題。佛跟我們講,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難道五十年之後就斷掉,哪有這個道理?我們還是相信佛的話,佛的話還是有道理,細細想起來比科學家講的高明多了。但是我們對於環境的保護不能不重視,更應當知道環境保護要從內心做起,心淨則國土淨。我們曉得心清淨,身就清淨;身清淨不容易生病。身心清淨,世界就清淨,這才是環保的根源,根本上來做,我們的環保才能收到圓滿的效果。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