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四一卷)  2002/3/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641

  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的經文:

  【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

  這是將普賢菩薩「入于三昧」,三昧的名稱說出來了。清涼大師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註解得很多,由此可以知道這個大定的重要性。《疏》文有三,第一個是解釋經文,第二是說明入定之所以,第三是敘述過去跟現在的異同。現在先說第一個,三昧名稱我們要把它記住,『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毘盧遮那」前面已經說過,清涼說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稱為如來藏身,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廣」,第二個是「大」,第三個是「生息」。「身」是體的意思,我們講本體;也是依的意思,一切萬事萬物之所依。如來藏身,佛在大經裡也常講,這有兩種:一種是修成的,第二種就是本性。說到本性,一切眾生統統具足,真的是個個不無;要說修成,那只有諸佛如來。菩薩也有修也有成就,但是不圓滿,如來果地上才圓滿、究竟圓滿,就是修德與本性完全相應,圓滿的相應。凡夫的如來藏,埋藏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不起作用了,不起性德本有的大用。實際上它還是起作用,什麼作用?煩惱習氣,它變質了,換句話講變壞了,不是它原有正常的作用。

  現在我們來看看,修成者為佛,佛的如來藏與本性相應的是什麼樣子?清涼大師講:「諸佛有者,慈悲無邊」,這稱之為廣,「故名為廣」。「智慧無上,故稱為大,生相已盡,故云生息。」我們就看這一段。於是我們明白了,我們平常總結佛陀教導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修成的如來藏性,這與本性相應,不相違背。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事物,用的是真心,真心就叫做「如來藏」。加個「身」,身有體的意思、有依的意思,十法界依正莊嚴依它而起的,這經上不是常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如來藏身是性跟識和合之體,性識合起來講就是如來藏身,如來藏身不是別的事情。我們要知道,一切眾生應當要知道,九法界眾生都應當知道,要明瞭。所以盡虛空遍法界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一一世界佛剎微塵數的眾生,依如來藏身為體,依如來藏身而起、而顯現的,所以如來藏身有「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圓滿的意義。

  「慈悲無邊」,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是什麼意思?就是一般人講的愛心。佛為什麼不講愛,要講慈悲?世間人的愛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說不是真的?他會變,今天相愛明天就不愛了,所以世間人這個愛,他的體、他所依是情識,是感情、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千變萬化,怎麼能靠得住?諸佛菩薩那個愛心,所依的是什麼?如來藏身,是性德,是修德。如來藏身我們換句話大家就好懂,否則聽到這個名詞好像很玄,不可捉摸。我們換個名詞講你就懂了,就是修德跟性德。修德與性德相應,所以這個愛心是永恆不變的。你毀謗我,我還是愛你;你侮辱我,還是愛你;你陷害我、要我的命,我還是愛你,永恆不變。而且這個愛對一切眾生來說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偏愛,沒有我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沒有!可是在事相上,似乎又有偏愛,那什麼原因?沒有別的原因,是那個人能接受,另外一個人他不肯接受,那有什麼法子?

  譬如我們講供養,平等供養,供養都一樣多,這個人歡喜接受,好像他得到什麼;那個人拒絕、不肯接受,或者是接受一部分又退回一部分,好像是布施供養不平等、不平均了。不是修布施供養的人不平等、不平均,接受的人不一樣,是這麼個道理。為什麼他不肯接受?他對於佛法認識不清、理解不深,依舊有許多疑惑。好心對待他,他在那裡疑惑、在那裡打妄想,胡思亂想,「這個人為什麼對我這麼好?他有什麼目的?他有什麼企圖?」愈想愈歪,與事實真相愈想愈遠,愈想愈不是這麼回事!這個過失是他自己造成的,與別人不相干。在這個世間,這一類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要明白、要懂得,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反省: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我有沒有誠意、有沒有虛心來接受佛陀的教誨?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學習《華嚴》,到底什麼人得利益?我隨堂學習,我能不能得到真實利益?我能得多少利益?這一樁事情,大家與我不相干,關係在你自己。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能得多少利益是在你自己的誠敬,你有沒有誠敬?誠敬這兩個字的意思深廣無盡,它是性德。我們講到最淺、講到最低的水平是什麼?佛在每部經上末後一句話,「信受奉行」,如果做不到這句話,你哪裡來的誠敬?佛經上還有一句話佛常說的,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佛在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是信受奉行,這兩句話合起來看,意思就清楚、就明白了,這就叫誠敬。所以誠敬不容易,哪一個人具足誠敬,這個人肯定成就;沒有誠敬的心,這個人不會成就的,你對他也不必抱著很大的希望,古德常說:「希望愈大,失望愈大」。應當像諸佛如來對一切眾生一樣,以清淨平等的慈悲來看待。要認識眾生的根性,要給他方便,他這一生不能成就,諸佛如來來拉也拉不動。

  為什麼?經上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的業力太大,佛也無可奈何!必須要在三途六道受盡折磨,折磨是什麼?把他的業習磨掉。諸位同修要曉得,你們不甘心、不情願受折磨,你的業障怎能消得掉?我為什麼感激韓館長?你們從圖書館出來的同學都曉得,館長常常折磨我,我被她折磨了三十年,我的那個妄想習氣在她那裡磨盡了,才有今天這麼一點道心,有這麼一點成就。我對於折磨我的人,我生感恩的心;這一點你們跟我不一樣,你們對於折磨你的人生怨恨心,那麻煩大了,那是什麼?罪上加罪。我們要仔細來觀察,幾個人受人折磨會感激那個人?說老實話,我這一生沒見到過。幾個人對老師的教誨能夠百分之百的隨順、遵守?我也沒有看到第二個。

  往年我一個人在海外弘法很孤單,找一個研究討論的同參道友都找不到。每一次回到台灣,我見到李老師,我都向他老人家勸請,請他多培養幾個同學,我們好有伴。老師聽了也很感動,我請求的次數多了,總有十幾次,最後一次老師不耐煩了,告訴我:「不是我不教,你替我找學生。」這一句話說出,以後我再不敢講了,為什麼?我知道我找不到像我這樣的學生。這個話以後就不提了,真找不到!以後在美國遇到黃念祖,我非常高興,總有一個可以討論、可以商量的人,他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蓮居的傳人。夏老、梅老跟我們所修學的有關係,在世法裡面講,我們有血緣的關係。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學生,我們稱梅大師稱師公,黃念祖是梅大師的外甥,也是梅大師的學生,他跟李老師應當是同輩分同學,但是年齡比李老師小很多。李老師大概大我三十多歲,黃老大概大我十幾歲的樣子,這我沒有想到,我以為黃念祖老居士年齡應該比李老師還要大,沒有想到他小那麼多,我還能夠遇到,還能夠向他請教。

  由此可知,真正善知識哪一個不想傳法?找不到學生,學生不肯聽話,心裡面未嘗不想學,魔障太重。我說這個話不好聽,但是不是假話,什麼魔障?五陰魔、煩惱魔,你承不承認?你的煩惱習氣太重,你沒有辦法克服你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裡頭最嚴重的是懈怠、懶散,這兩個魔要了你的命,這個命就是法身慧命。懈怠、懶惰你提不起精神,不能夠像古大德那樣的好學,天天現行的是煩惱不是智慧。什麼時候智慧現前?你看看如來藏性佛修成的是「智慧無上」,稱之為大。我們今天自己要覺悟,我們今天什麼是大,什麼為大?煩惱習氣無上,我們是這個大。佛所修的是白業、善業,我們所修的是黑業、惡業,你能知道嗎?

  第三個意思「生相已盡,故云生息」,生是什麼?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就是這個意思。這兩句話我們在大乘經,像《楞嚴》、《華嚴》、《圓覺》、《法華》都看到,「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是修行圓滿了。只有如來果地上能稱,等覺菩薩還不行,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他生滅沒有斷盡。那一品無明斷了,才是「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叫生息。我們要問,生息之後,這境界是什麼相狀?我們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生滅的現象,「生滅滅已」是什麼現象?所有現相呈現出來的是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虛空法界是一片光明,都化成光明了。這個境界我們現代人可以體會,沒人說。科學家知道世間沒有物質,近代的科學家,他們肯定承認宇宙之間沒有物質的現象。物質是什麼東西?物質是一個波動的現象,這個說法難得,跟佛法裡面講的很接近。

  佛法說物質是什麼東西?確實是能量變現的。唯識裡面跟我們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第一個是無明業相,什麼叫業?活動叫業。活動就是波動,這個波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念不覺」,不覺就是動相。覺是不動的,覺心不動。這一動就不是覺心,這一動就產生變化,變成了現相。這個現相就是物質的來源,物質從哪裡來的?用現在的話,物質是精神凝結的,物質可以轉變成精神;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講,能與質。物質是什麼?物質是能量變現出來的,所以物質可以還原成能量,原子彈根據這個理論發明的。所以,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是什麼東西存在?能量。科學家現在所講的這個能量是質跟能,質跟能從哪裡來的?是從心之能量變現出來的,更提升一層了。物質跟能量從哪裡來的?是從本性裡頭變現出來的。

  明白這個道理,要是證到最高的境界、圓滿的境界,所有的物質都回歸到能量,豈不是大光明藏嗎?佛經上講的大光明藏,我們肯定那是事實。到那個境界,就像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夢裡明明有六趣」,六道、十法界就像我們在作夢;「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個覺是大覺,如來果地上的大覺,不是普通的大覺。為什麼?等覺菩薩那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什麼叫生相無明?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相,生這個相的無明沒破,換句話說,他還在夢中。這一品無明破了,「覺後空空無大千」,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都沒有了,身心世界都沒有了;剩下來是什麼?靈覺光明,一片光明!這一片光明不是死的、不是無知的,靈覺!這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真心,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境界,沒有形相。

  我們要問,如來證得這個最高的境界,跟十法界依正莊嚴有沒有衝突?有沒有妨礙?給諸位說,沒有。為什麼沒有?《華嚴經》上說得好,「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大光明藏是空靈,十法界這些現相是物質現象,「如夢幻泡影」。那你就想想,你晚上睡覺常常作夢,你那個夢境跟我們現實這個虛空有沒有妨礙?沒妨礙。就像這個樣子,十法界依正莊嚴與本性的空靈一點妨礙都沒有,「事事無礙」。以空合空,如水合水,它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就產生妨礙了,不是真的。這個事實真相,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很清楚、很明白。凡夫,不但凡夫,九法界包括菩薩,甚至於一真法界裡面三賢位的菩薩,都不能夠透徹理解。為什麼?無明沒盡,四十一品無明,十迴向菩薩只破三十品無明,還有十一品無明沒破,所以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他還相當模糊。好像我們老花眼看這個外面境界一樣,是看得見,很模糊、不清楚;要到等覺、到法雲地,那就看得相當清楚。古人還有一個比喻,等覺菩薩看這一樁事情猶如隔羅望月,換句話還是隔一層;如來境地那才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這重重的比喻,我們從這裡面去得一點訊息。

  所以我們自己有如來藏身,我們要發願證得,這個證得就是佛門裡面常常講的證果。這個證果是屬於大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沒有證得,這是大乘實教,真實教誨。證得如來藏身,也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我們淨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這才是這個境界。《華嚴》裡面講的圓教初住菩薩證一分法身,如來藏身就是法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它這裡的廣、大、生息,實在講就是自性的三德祕藏。廣是法身德,大是般若德,生息是解脫德,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法身、般若、解脫,你們看看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在此地。佛給我們講,這三德都具足常樂我淨,法身具足常樂我淨,般若也具足常樂我淨,解脫也具足常樂我淨。

  通常祖師大德們常講,小乘阿羅漢沒有證得法身,也沒有證得般若,法身、般若小乘人都沒有,小乘人有一點小的解脫;也有說,他證得半個解脫,一半的解脫。這個話是什麼意思?他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解開了,六道輪迴脫離了,所以叫半個解脫。法身、般若他沒有,他解脫是靠禪定,《楞嚴經》上講九次第定,超越了六道輪迴。阿羅漢、辟支佛有沒有常樂我淨四淨德?給諸位說,沒有,必須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真正能得到。所以圓教初住菩薩就是分證即佛,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是相似即佛,相似位;圓初住以上是分證位,那個分證位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都是分證位;等覺再上去那才叫究竟圓滿位。我們對於這些事跟理要很清楚,不能不清楚。

  這是清涼大師為我們註解的這三個意思,我們在這裡認識如來藏身,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理體,十法界依正莊嚴之所依,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如來藏性」,或者「如來藏身」。稱如來藏性,偏重在理上講;稱如來藏身,是偏重在相上講,性相、事理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總要懂。為什麼?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能夠斷疑生信。信,在世出世間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個根,你要不信、你要有疑,你怎麼能成就?有疑,不但障礙你契入,障礙你解悟。你聽為什麼聽不懂?因為你有疑,疑是障。不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都在一個疑。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前面我們讀到的,普賢菩薩所入的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如來藏,清涼大師以「廣」、「大」、「生息」三個意思來解釋,意思還沒有盡。大師在下面跟我們解釋,給我們解釋這個本性,「言本性者,謂即藏識。包含種子,建立趣生,故名為廣。本覺現量,與佛等故,名之為大。新新生故,名之為生。染淨苦樂所不能動,故名為息。即上法身在纏名藏,謂空不空,空為能藏,藏不空故。」我們看這一段,這樁事情義理甚深深廣,我們要仔細的來聽,細心的去思惟、去體會;如果實在體會不得,你就放下。為什麼?體會不得,勉強的去研究,全落在意識裡面,那就錯了。不如老實念佛,念到心地清淨智慧開了,這樣的文字你一看就明瞭了。所以佛法古大德常講參究,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不違背這個原則,不能研究。研究是什麼?是你用意識心,用意識心永遠不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大乘法難懂的真正原因所在。什麼人能聽得懂?不用意識心,也就是說不用執著心、不用分別心、不用妄想心,你聽能聽得懂,你能聽得出味道出來;心裡要是滿滿的充遍妄想分別執著,你怎麼聽也聽不懂,怎麼想都把意思想偏差了。可以聽,不要去想,聽不懂沒有關係,不要去理會,阿賴耶識裡落種子,這是大乘佛法修學的重要法則。

  清涼在《鈔》裡面,《鈔》是《疏》的註解,解釋本性,說「本覺現量」,本覺就是所證的本性,唯有真現量你才能證得,我們做不到。這是什麼人做的?等覺菩薩做的,等覺菩薩以真現量能證,所證的就是本性,這就是我們在經典裡面常見的無上正等正覺,他已經捨等覺位,成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哪裡是我們的境界?大師引《起信論》上的話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這我們在《起信論》上常念的。什麼是覺?覺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不覺,不要以為我們已經覺了,你看看《起信論》這個標準,自己就曉得了。「心體離念」,那我們離念行不行?不行!我們離念,離念是無明,不是覺。我離念好,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在那個地方去打坐、去入定,什麼念頭都沒有。你入的是什麼定?無想定。無想定的果報在哪裡?在四禪的無想天,你這個修行修成外道了,無想天是外道天,這裡頭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能不知道。

  無想定裡面跟諸位說,「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統統沒有,所以出不了三界。定功失掉了,就是他的壽命到了,往下墜落,他不能往上提升,往下墜落。為什麼?無明覆蓋了真性,修行證果不容易。「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這到底怎麼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是六根不接觸六塵境界,離念離什麼念?離分別執著。我們初學,那個妄想不要理它,為什麼?太深了。我們一下想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離掉,那是頓根的根性。我們要曉得,我們自己不是那個根性,那個頓根是頓超,不是遲鈍的鈍,不是利鈍的鈍。所以我們不要去談那個妄想,我們從哪裡下手?從分別執著。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念頭沒有了,分別執著念頭沒有了,你的心清淨,心裡頭的障礙沒有了。障礙破了之後,你的心量大了。

  心量為什麼不大?是因為你有分別,分別是思,執著是想。你看中國的文字,分別心上面就畫了很多界限,那個田字是代表界限的;想,心裡頭就有個相。想是執著,思是分別。把那個分別拿掉,把那個想相拿掉,剩下來的那是真心。所以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不可思議!諸佛菩薩沒有思也沒有想,所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跟虛空法界合而為一,量跟剎土眾生也合而為一,這個境界就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本覺是這個意思。「故以等佛而釋大也」,這是解釋「大」這個字的意思,這個解釋比前面那個解釋更清楚、更明白。前面的大是講的智慧無上,《起信論》裡面用覺義來解釋大,覺是真實智慧。

  其次,他用「新新生者」來解釋生息,新新生意思是取「即生而息」。我們前面跟同學們解釋過生滅同時,新新生者意思就是生滅同時,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生跟滅的時間太短了,簡直沒有辦法分別,才生即滅,即滅又生。我們用《仁王經》上講的這個比喻,剎那生滅,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一秒鐘的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你怎麼能算得出來?這個說法還是方便說,真實說不止,超過這個十倍都不止。要是十倍,一秒鐘二百一十六萬次的生滅,無法想像。佛在經上用方便法說,相當於我們今天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兩個十萬八千,這是宇宙之間的真相。從這個地方你要是真正體會到一些,覓生滅了不可得,所以佛在經上講不生不滅。生滅既然沒有了,哪有來去?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一不異,你才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明白。你在這個地方恍然大悟,才能親證如來藏身。清涼大師下面註解說,「上約本淨,今約隨緣」,上是指前面所講的覺義,就是大的意思,大的意思是從本性上講的;生息是從隨緣上講的。「言染淨苦樂所不能動者」這一句話,上面是就隨緣說,這個地方是不變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兩個字調轉一下,意思不一樣。

  我在早年講經,把這一句話說成了四句,四個不同的境界。那個時候在台北「華藏圖書館」,趙默林老居士常常來聽經,聽我這個說法他非常歡喜,「法師,你這個說法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想想是很有道理。不變隨緣是如來,法身菩薩乘願再來,隨類化身、隨機說法,跟一切大眾和光同塵,他不變隨緣。不變就是對於這個世緣一絲毫的影響都沒有,不受影響,這是法身菩薩乘願再來的。隨緣不變,這是菩薩,就像善財童子一樣,五十三參隨緣。隨緣裡頭練什麼?練功,練不變。六根隨順六塵境界,在這裡頭鍛鍊不受影響,也就是佛在《金剛經》上教導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修。第三種「不變不隨緣」,這是什麼人?這是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他證得偏真涅槃,算是不變了,他不隨緣,他不教化眾生。佛說墮無為坑,自己是證得了,證得不起作用。第四種「隨緣隨著變」,那是什麼?我們凡夫,凡夫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一接觸就起貪瞋痴慢、就起是非人我。凡夫是隨緣隨變的;二乘人是不變不隨緣;菩薩是隨緣不變,隨緣裡頭學不變;佛是不變隨緣。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不變是真如,隨緣是生滅。

  所以大師講這就是「在纏名藏」,纏是煩惱,煩惱習氣纏裹你的如來藏,你的如來藏在煩惱習氣裡面,藏在裡頭,這是解釋「藏」字。法身在纏是凡夫,法身出纏是菩薩,這個纏就是煩惱。法身在煩惱裡面,你叫凡夫;法身要出了煩惱,離開煩惱習氣,這是菩薩。他下面講「謂空不空」,空是如來藏,不空也是如來藏。如來藏這有三個講法,「空如來藏」是講如來藏的體,是講自性;「不空如來藏」是講它的現相;「空不空如來藏」,覺悟了,空與不空沒有妨礙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空如來藏講的是體,不空如來藏講的是相,空不空如來藏講的是「性相無礙,理事一如」。大師註解裡面註得很多,有意去研究的,要細心的去讀、去體會,這個地方我們就不必細說,細說耽誤很長的時間。

  這裡頭有幾句話可以提一提,「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這個意思說得深,也說得非常好。一切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要知道這些東西與如來藏性不相應。為什麼?如來藏性裡頭完全沒有,所以說空。或者我們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妄想習氣非常的重,這些妄想習氣與如來藏性毫不相關,所以叫空。雖不相關,它起作用,起什麼作用?障礙你能覺空性。能覺是智慧,障礙你智慧,你沒有智慧,你見不到自性。所以修行頭一樁大事情是斷煩惱,煩惱習氣不斷,我們常講不但你不能夠契入境界,你不能入,你解都不能夠。悟有兩種:解悟、證悟,證悟你是入境界、證果,那個深;你現在連淺的,連解悟你都做不到,都沒有分。由此可知,業障習氣之深,業障習氣之重。聽教聞法一聞就明白、就理解,就覺悟了,煩惱習氣輕。二障裡面講所知障輕,他解悟,為什麼他不能夠證悟?煩惱障重。

  在楞嚴會上我們看到,阿難尊者就示現給我們看。你看看釋迦牟尼佛講《楞嚴經》,講了還不到三分之一,阿難尊者開悟了。富樓那尊者疑惑,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阿難開悟了,他沒有開悟?阿難是初果須陀洹,富樓那是四果阿羅漢,為什麼初果聽佛說法悟了,四果不悟?我當時也有這個疑惑,提出來向老師請教,老師一句話把我們這個疑惑點破。阿難尊者廣學多聞,他所知障輕,煩惱障重,所以他聞法很容易開悟;但是斷煩惱很困難,煩惱障重,不容易斷煩惱。富樓那尊者的根性跟他恰恰相反,富樓那尊者是煩惱障輕,所以容易契入境界;所知障重,所以聽教他不開悟,我們才知道這個原因。最好這二障都輕,二障都重那就難了,不但你不能證果,你聽也聽不懂,二障重。

  像這些道理跟事實真相,非常值得我們自己反省,為什麼?認識自己的根性。古人常講:「人貴自知之明」,這句話非常重要,自己知道自己根性,你就知道應當選擇哪個法門。在世法裡面講,就像讀書讀學校,你就知道自己應當選擇哪一個科系,將來畢業在社會上,應當選擇哪一種行業,你會有成就,世出世法都不例外。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知道自己的根性,所以他在一生當中,他不走冤枉路,他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目標,不管他的速度是快是慢,他總是往前進,他不走迂迴路,他不會退轉,哪有不成功的道理?那一無所成的人是什麼?沒有自知之明,不曉得自己的根器,他無論在世法、在佛法,修學都很辛苦。為什麼?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常常走迂迴的路,常常退轉。幾次退轉,人老了,一事無成。知道自己根性,你才曉得這個關係有多大。

  這個經上常講真心、常講本性,清涼大師在此地也舉例給我們說。譬如布施德,真心本有,歡喜布施供養對一切眾生,這是自性本具的。現在變成什麼?變成慳貪。自己沒有的,很希望得到,得到之後,趕緊收藏起來,不願意供養別人。本有的持戒的德,也就是持戒守規矩這是性德,從什麼地方能看見?從小孩。兩三歲的小孩,你教給他的規矩,他真的遵守,他真的很聽話。大了不聽話,大了他學壞了,看到別人都不聽、別人都不守,他變壞了。他小時候不是這樣的,很聽話的,很守規矩的,你就曉得本性。本性本來具足六波羅蜜,本來具足十波羅蜜,現在隨順習氣煩惱,把自性本具的布施波羅蜜變成了慳貪、吝嗇;把持戒波羅蜜守規矩、守法變成造業;把忍辱波羅蜜,都是自性裡頭有的,變成嫉妒、瞋恚;把精進波羅蜜,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變成了懶惰、懈怠;把禪定波羅蜜變成散亂,把般若波羅蜜變成了愚痴。錯了!大錯特錯!

  由此可知,佛教給我們六度,度什麼?布施度自己的慳貪,慳貪斷掉了,本性裡面布施波羅蜜圓滿的現前。持戒度惡業,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這六條是我們的大病,都是性德隨染緣、隨不善的緣、隨惡緣變質了,變成了造業、受報。果報是什麼?三途六道。三途六道自性裡頭沒有,所以這些東西叫自作自受,佛稱之為「可憐憫者」。如果真有這個,那不能說可憐,無中生有,有還無。但是苦似乎是真受,就像作惡夢一樣,夢醒了,嚇得一身冷汗,那叫可憐憫者。什麼時候我們真正醒悟過來,才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的是「夢幻泡影」。真正醒悟過來的人放下了,知道是夢幻泡影,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隨緣而不攀緣,隨緣裡面學不變,這一覺悟就是菩薩。如果我們還是隨緣隨著變,自己一定要知道,依舊是凡夫,依舊沒覺悟。這些事、這些理,經論上、古大德的註疏上說得很多很多,真的是古大德常說,「世間好語佛說盡」。

  我們再看底下這個段落,清涼大師註解的段落,「若以光明遍照解毘盧遮那,毘盧遮那即是能觀大智;如來藏身,即所觀深理。凡雖理有,佛智方照。又毘盧遮那,亦通本有。」這個下面還有,「本有真實識知,遍照法界義故,斯即本覺。迷而不知,不得其用。唯佛覺此,能無不為,故云一切諸佛,揀非凡也,亦非因也。」這是清涼大師註解的第二段,解釋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光明遍照,用光明遍照解釋毘盧遮那,那毘盧遮那就是能觀的大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如來藏身,那就是所觀的深理。我們要曉得,能觀之智跟所觀之理是一不是二,這個事很難懂,我們得用比喻,諸位從比喻上細心去體會。

  譬如一盞燈,這個燈放光能照,這是毘盧遮那。燈照什麼?燈光還照明這個燈,這個燈就是如來藏身,它不是照別的,還照自身。如果在一個黑房子裡,這個燈沒有點燃,燈在哪裡我們不知道,我們找不到;這一放光,把自己照見了。從這個比喻諸位細心去體會,一定要自性般若光明透出來了,你才見到自己的法身理體,你才照見自己的如來藏身。大師後面說:「凡雖理有,佛智方照」,這話講得沒錯,凡夫在理上講有,有如來藏身,也有光明遍照;換句話說,凡夫跟佛都是燈,我們比喻都是燈,佛這個燈是點燃的,凡夫這個燈沒有點燃。你們從這裡去比喻,如果凡夫這個燈點燃,跟佛就沒有兩樣;他是個點燃的燈,我們是個熄滅的不放光的燈。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