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四四卷)  2005/10/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4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九,一道甚深,李長者的《論》文。我們接著昨天所讀的往下看。我們先把文念一段,「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說少分信者,即贊神通道力」。我們先看這一段。這種情形我們看得太多太多,有些很好的老朋友,我在初學佛不久的時候勸導他們,都是這樣的回答。一聽到佛,太高了,不但自己肯定自己是凡夫,而且很難得肯定自己業障太重,造作罪業太多,於是到寺廟去不敢上大殿,上大殿看到佛像覺得很難為情,對不起佛菩薩。我們細心去思惟,這人是好人!為什麼?有慚愧心,知道自己造業很重。所以對這樣的人我們要以善巧方便,慢慢的來誘導他,他可以接受的,跟他說;不能接受的,暫時不說,這樣才是真正對他有幫助。皆云是很有道理,由此可知,長者是唐朝時候的人,唐朝那個時候是佛法是最興盛的時候,中國佛教黃金時代,隋唐的時候這個現象就很多,要不然他不會寫在這裡,又何況我們又相去一千多年了。

  所以說少分信者,即贊神通道力。對於神通道力一般人都非常仰慕、非常讚歎。佛門裡面感應的事情很多。不但是這些高僧大德,就是我們一般同學,在修學過程當中,我們自己的感應就很多,親身經歷的,可是說給別人聽,別人未必相信。自己經歷的,那也肯定是深信不疑。

  我們聽到,這些年好像特別多,靈媒,靈鬼附身傳遞一些訊息。他們也真的是把我當作一個對象,常常來找我。有同學問我:法師,你有沒有見過鬼?我告訴你,我沒見過。可是有人見過,那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我的老朋友明演法師他有一段時間,大概一年多不到二年,一年多,每天跟鬼打交道,他學密,所以我就了解人鬼雜居。但是人鬼這個界限很容易突破。明演師學密不到三年,他這個空間維次就突破。所以每天,白天跟人在一起,晚上就跟鬼打交道。我們是好朋友,我說話他不相信,他不聽。我勸他學教,他說學教太辛苦,而且你就是把嘴唇說破了,人家也未必聽你的。他說我這個神通要學會了,我現現神通,人不能不相信。所以他去學密目的是學神通,以神通來度化眾生,心願都非常好。

  可是密這一門我雖然沒有學,我對它很清楚、很明瞭。為什麼?我的老師是密宗的上師,章嘉大師。我跟他老人家三年,所以密裡頭的常識我懂得,他也常常跟我講。密真的是上上乘佛法,大師為什麼沒有傳給我?那樣的人他能觀機,根性不相同。再有這一生當中學佛,那基礎沒有。藏傳的密教,學密先要有十年的顯教基礎。你看看章嘉大師是教我顯教,三年他老人家就圓寂。顯教十年基礎,十年是專修。像我一個星期跟他見一次面,他教導我二個小時,這不行。人家十年是一天就十幾個小時,我們這是玩票。

  所以他都幫助我扎根,教我從看破、放下真正去做。你看教我第一本看的書,真的是不一樣。諸位同學學佛,你們親近善知識,哪個善知識介紹你看釋迦牟尼佛傳?釋迦牟尼佛傳,我們在那個時候沒有白話文的。他指定要我看的是《大藏經》裡頭有兩種,一種叫《釋迦譜》四卷,另外一種是《釋迦方誌》一卷。這二部書都是唐朝人的著作,是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叫我看這個,我從這入門。這個次第,現在想想叫大有學問。那我們學佛,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建立的。你想學佛,首先你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了解他這個人一生到底是做些什麼?是不是真正值得我們向他學習?這個重要,這叫不迷信。

  所以我第一部書看《釋迦方誌》、《釋迦譜》。那個時候,這個書沒有單行本,買不到的。那個時候在善導寺太虛圖書館,它那個地方有一部《藏經》,我記得是《大正藏》,是日本原版的《大正藏》。我們到圖書館把這個書找出來,好在分量不多,利用星期假日去抄,這抄來學習。我們這樣才漸漸知道釋迦牟尼佛的偉大,他能夠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為什麼?當時我們理解、思想的範圍都很狹隘,沒有現在這麼樣的寬廣。以為什麼?了生死。因為他給我們示現的,他是看到世間人生老病死苦,這個問題做國王不能解決。這是事實!哪個人沒有?生老病死哪個人沒有?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叫八苦!怨憎會,八苦。任何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都沒有辦法避免。釋迦牟尼佛看到了,要解決這個方法只有修道。這是《釋迦方誌》引導我們一個思惟。我們想想這是事實,離苦得樂,那個苦是生死之苦,輪迴之苦,這是一切苦的根源、根本。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的找到?確實他真找到。

  所以傳記裡面詳細說明他老人家一生的經歷,八相成道。八相裡面,當然篇幅最大的是弘法利生。在這個名詞裡面講,轉法輪。轉法輪就是弘法利生教學。教學四十九年,一生從事於教育事業,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所以讀了這個之後才曉得佛法不是宗教。以後我看到歐陽竟無的講演,他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我看了這篇講演的記錄,王恩洋居士記的,我很欣賞,我非常贊同。他老人家來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而且不是以神通道力來教化眾生,是教學上課!世尊教人應機施教,看你什麼樣的根性,你什麼樣的程度,你需要的是什麼,總叫你滿足,滿你的願望,教學;另外就是幾乎有一半答問。來親近佛陀的人,他們疑難的問題很多很多,都把這些問題提出來向世尊請教,世尊一一解答。這以後記錄下來,都稱之為經文。

  經文裡頭問答很多。你看《華嚴經》都是一問一答。這不是凡夫問的,也不是凡夫答的。你看我們讀這品經,諸位都看得很清楚,文殊菩薩發問,九首菩薩來解答,都是菩薩。而且這些菩薩我們現在明白了,都是古佛再來示現作菩薩。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這個人初發心,善根成熟了,可以教他了;應以初信菩薩得度,那就得現初信菩薩而為說法。初信菩薩是什麼樣的身分?不一定,可以示現出家也可以示現在家,男女老少都能示現,看他的根性,應以什麼身說法,就現什麼樣的身,一定跟他的程度相等。初信覺首菩薩,開始覺悟了,給他說初信法門,應以二信菩薩得度就給他示現二信。你看看,沒有一定的形相,沒有一定的說法。我們現在讀到此地第九信,九信菩薩叫賢首。不以神通道力,全都是用教學。

  菩薩一問一答,我們在旁邊聽了,隨著自己的根性,你能夠領悟多少,根性厚的你領悟得深,根性薄的你領悟得淺。無論是深是淺,沒有不得利益的。縱然過去生中沒有善根,這一生當中,如果緣殊勝,他也能夠跟著大眾薰成善根。這就講什麼?他擁有福報。什麼是福報?他在講堂能夠坐得住。我們這個講堂,現在講二小時,二小時他能坐得住。而且他怎麼樣?他天天來。這樣日久天長,沒有善根就變成有善根;有善根的人,他的善根就愈來愈深、愈來愈厚。薰成的、薰習!這非常符合於現代所講的科學教學的理念。

  所以我接觸佛法,方東美先生給我介紹的,佛法是哲學不是宗教,他這樣介紹給我的。我從這個地方入門,愈看愈是教育。所以我一出家,向中國佛教會建議,建議什麼?正名。孔夫子講「名不正,則言不順」。現在世間人都把佛教看成迷信,這很不幸、很冤枉。中國人自古以來,言語文字都喜歡簡單。現在簡單不行,簡單常常誤會了,所以必須再加兩個字,加兩個什麼字?佛陀教育,佛教。佛教本來是佛陀教育,現在大家都誤會了,以為是宗教,以為是迷信。再加上兩個字,使大家耳目一新,你才能學到真的東西,佛陀教育!這是我出家時候提出來的。所以我在台灣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你看香港我們這個道場叫佛陀教育協會。我提的案,佛教會是開會討論了,我沒有參加,我聽說大家也都很贊成,但是沒有能夠落實,沒有人去落實,那就算了,還是我們自己幹。我自己這一生的理念都是佛陀教育,我們接受佛陀教育,我們傳的是佛陀教育。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是這樣一個理念,這種心態來學習、來幫助人,決定沒有迷信。

  那神通到底有沒有?有。這些事情自古以來,近代也還是很多,常常遇到;現代的新名詞叫特異功能,一般人沒有的。其實這種特異功能,人人都有,為什麼?它是人的本能,是自性裡頭的本能。我們的本能失掉了,為什麼會失掉?妄念多就失掉,妄想多。真的是「出現品」裡面的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你妄想分別執著起來,這個能力就沒有了,本能就沒有了。

  我們細細去觀察,你觀察嬰兒,尤其是在一、二歲,不滿二歲的時候。實在講,在幾個月他還不會說話,還不會走路,六、七個月的時候你細心去觀察他,這要微密觀察。他有的時候自己好像有人跟他溝通,有人帶著他玩,他自己有笑,有很多表情。我們看到房子沒有人,他看到有。甚至於睡覺的時候,你看他面孔上的表情,那是我們一般講作夢,但是嬰兒我想不會作夢,他能看到不同維次空間的境界。有些人的這種能力可以保持到十幾、二十幾歲,多半都是生長在農村,很淳樸的地方,這才能保持。我往年在美國遇到這些中國的特異功能的人,那時我聽說他們有十幾個人,到美國去訪問,其中有三個人到洛杉磯,這三個我都遇到。我在舊金山好像遇到兩個,年歲都很輕,二十幾歲。我就問他這個能力是怎麼來的?他說他不是修的,從小就有這個能力。我問他:你這個能力會不會失去?他說會,大概到三十幾歲這個能力就沒有了。那為什麼?妄念多了。很有道理,這跟佛法講的一樣。

  所以突破空間維次最重要的方法是什麼?禪定。你修禪定,修禪定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放下的時候,空間維次就突破,你放得愈多,突破的範圍就愈大。在一般最容易突破的是鬼道、地獄道跟欲界天。欲界大概講四王天、忉利天都不難突破。往上去,那功夫要更高一點,功夫淺的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在古人筆記小說裡面看到這種特異功能,大概就是忉利天以下記載得很多很多,忉利天以上很少記載。這些空間維次大概跟我們差距不大,小定就能突破,這不是假的。

  我自己親身經歷的,這些鬼神是沒有看到過,但是世俗裡頭常講的狐狸精我見過。這不是我一個人,很多,那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他已經變成人形。在我們看古書裡頭說,狐狸修行修到人身要五百年,他才能修成個人身,所以人身很可貴。狐狸先要修成人身,才能夠修道,他要修不成人身,他就沒有辦法修道,所以他對人非常羨慕。那我們人得人身的都不如他,不知道修。百丈禪師的野狐禪,那不是虛妄記載,那是真的事實。那個老狐狸真是了不起。我過去抗戰期間在湖南看到的這個狐狸,他們稱狐仙,我想修行的時間大概還不到五百年,是一個人的形狀,面孔沒有一個人看清楚過。他是個男人,穿的是中國的藍布長褂。我見過,也有很多人見過,見的時間都不長,一下他一轉彎就沒有了,就找不到。面孔始終沒有人看清楚過,大概還不到五百年。五百年那面目就很清楚,也可以跟人往來。

  這狐仙從來沒有跟人說過話,打過交道。只是被人一發現,他馬上就小巷子拐彎,他就走了。你再追去看,就沒有了,大家都知道。所以這真有不是假的。我年輕的時候喜歡看《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所記載的事情我都相信,這決定不是胡謅的,確確實實是事實。像《閱微草堂筆記》裡頭,寓言當然也有,佔少數,絕大多數都是真的。奇怪的事情多!只要你稍微留意,注意一下,你就能夠知道,在這裡生信心。

  《論》文下面講「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所以首先我們的條件要正信。正信還不是真信,但是它不是迷信,有理論做依據,有事實做依據,我相信,我不懷疑,這叫正信。為什麼你不是真信?我沒有完全見到。我完全見到,那是真信,那是入境界!我們現在還沒有這個功夫,所以只在正信這個階段。但是正信一定有正見。有正信正見,我們跟佛菩薩有緣,我們跟一切眾生有緣,自自然然這個法力加持。譬如我們想學佛,我們能夠遇到正法;我們想讀的經書,我們這一生當中,也能夠如願以償的獲得。法力加行!

  現在得經書容易,我那個時候初學佛得經書非常不容易。經書的價錢對於我們收入微薄的人來講,那個價錢很高,而且不容易買到。所以我那個時候求的這個書籍,真正是得力香港智開法師。他跟我同年,他在香港經營佛經流通處。那個時候我常常寫信拜託他,我也沒有跟他見過面,我以為是老法師,所以我寫信都稱他老法師,自己稱後學,以後見了面才曉得我們同年,幫了很大的忙。中國大陸那個時候這些經書流到香港這個地區,他就替我找。凡是我想要的,幾乎都能找到。他找到的時候就寄給我,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給他,他對我很放心,幫很大的忙。所以我還看到很多好版本的經論的註疏,這都是此地所講的法力加行。

  「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這是真實的效果。所以學習有沒有成就,端在精進,鍥而不捨。當然這也要緣,第一個增上緣有老師督導你,有個好老師管著你,他看著你。這是我跟李老師十年,接受他的教導,這個緣希有難逢。李老師的學生很多,可是裡頭有不少不認真學習的,對待老師態度陽奉陰違,老師知道,清楚得很。我們是從小接受一點傳統的教育,對於尊師重道這個理念是從小培養成的。所以對老師尊重,老師的話一定要做到。縱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至少可以做到八成,這才能有這麼一點成就。如果老師教誨只能夠做到二成、三成,不能成就,這是肯定的道理。百分之百我們不敢講,十之七、八,這是肯定的,這沒有話說,是確實可以做到這麼多。

  老師督促,還要同學互相切磋琢磨,很重要。沒有同學,你的修學也會很困難。老師是指路、帶路,指導你,同學們是結伴去修行;好像旅行一樣,是同伴,在旅行當中互相照顧。所以那個時候我在台中,同學雖然多,志同道合七個人。我們七個人在一起搞複講,就是把老師那個地方聽到的重複講一遍。講完之後,我們研究討論。老師是一個星期講一次經,星期三,我們的研究討論是星期四,第二天,我們來複講,同學輪流複講,研究討論,十年如一日,不容易。所以這樣的同參道友幫助太大!

  我在台中學經教,最長的是《楞嚴經》,老師講了三年。我一個星期複講一次,《楞嚴》是由我來複講。我把這個經從頭到尾也講了一遍,所以以後人家請我講經,我有把握。一九七七年香港同學請我來講《楞嚴經》,我在這裡講了四個月,每天兩個小時,前面兩個月有翻譯,廣東話翻譯;後面兩個月聽眾就說不要翻譯了,能聽得懂了。他說話,我也聽得懂;我說話,他也聽得懂,我們各說各話,彼此可以交通,沒障礙。前面兩個月是在九龍界限街中華佛教圖書館,後面兩個月在香港藍塘道光明講堂,法緣很殊勝。這些都是法力加持。

  一定是天天在幹,天天在學,學而時習之,煩惱就輕了。無明薄就是煩惱輕,解脫智慧明就是智慧長。煩惱輕,智慧長,你才得法喜,法喜充滿。法喜,給諸位說,是人生命當中最殊勝的養分,身體健康。你看中國諺語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要遇到快樂的事情,心情常常快樂,常常快樂是最健康的,不會生病。病苦從哪裡來的?憂能使人老。你有憂慮,你有煩惱,你的身體不會健康。你要想身體健康,生活很愉快,常生歡喜心。歡喜心從哪裡來?修道學佛,契入境界,真歡喜!

  下面說「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這我們不能不知道,依自己得法淺深不同,得淺也有小歡喜,得深就有大歡喜。此地講的「得」是契入,當然不容易。契入之後,神通德用現前了。這是什麼境界?我們雖然沒有這個境界,可是我們很清楚,我們要很相信。見思煩惱,這個見煩惱八十八品,雖然多,在斷煩惱來說比較容易斷,這錯誤的見解。這種錯誤見解放下、捨棄了,就正知正見,小乘證初果,你得法了。得的淺,不深,在我們《華嚴經》裡面,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的菩薩八十八品見惑斷了,神通德用有了。他有什麼神通?天眼通有了,天耳通有了,六種神通裡頭這兩種先得到。須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天眼通就像現在人講X光眼,比X光還厲害。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他都能看見。我們坐在這個地方,這有牆壁,隔了牆我們就看不見,他沒有障礙。那個房間人在幹什麼,他看得很清楚;往上一看,樓上人在幹什麼,看得很清楚;下面人也看得很清楚,這天眼通,而且能夠看到鬼神。我們剛才講的,欲界忉利天以下的都沒有問題,這障礙都沒有。天耳,只要一注意,無論哪個地方音聲他都能聽見。

  如果他的功夫再深,他證到二果,證到二果這個神通能力又增長了。不但前面天眼、天耳功能愈來愈強,新的神通發現了,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自己過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阿羅漢能知道過去五百世,宿命通。二果還加兩個神通,有宿命、有他心通。別人心裡面想什麼事情,你只要一注意,心一清淨,知道他想什麼,有他心通。三果有神足通,神足通他就能變化,能分身、能變化。四果得漏盡通。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己得。神通是本能,不希奇。四果羅漢所得的六種通,叫六通,這很淺的不是深的,跟菩薩比他沒有法子,但是我們看起來已經很了不起。這是什麼?就是對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人事物不再執著了,就能力恢復到這樣。他還有分別,所以他雖有這個能力不大。

  下面這二句我們要記住,「信猶未得,何索神通」。現在我們這個信,信還沒有,哪來的神通?記住,初信位就有天眼、天耳,二信、三信就有宿命、他心,大概到六信菩薩就有神足,七信就漏盡,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輪迴。你才曉得這個「信」多重要,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都從信心裡頭建立。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的《論》文,「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這句話裡面的意思很深,好在如果要是從頭一直我們學下來的,多少我們會有一些印象,不至於很陌生。如果前面沒有學到,當然會感覺得困難一點,為什麼?這不是我們凡夫的常識。這是說此地所講的漸漸者。首先我們要有一個一切法真相的概念,這個概念不是我們的常識。我們的常識有空間、有時間。

  在得法,真正得到,中國俗話講「得道了」。什麼叫得道?得道也就是證果。我們所學的,得到須陀洹果,得到斯陀含果(二果),得到阿那含果(三果),得到阿羅漢果(四果),這是通常講的小乘。大乘菩薩的果位,《華嚴經》我們現在讀的十信位的菩薩。十信位就是十個階級,初信、二信、三信、四信,我們現在念到第九信「一道甚深」。一道就是一乘,《法華經》上所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換句話說,佛講二乘,大乘、小乘;佛講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這都是佛的方便說。

  一乘,《華嚴》講一乘,一乘是佛乘,一佛乘,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時空的界限都突破了,沒有空間,沒有遠近。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的人,凡聖同居土裡頭下下品往生的人,只要他到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為什麼?距離沒有了。你看看佛在經上講,他們每天去供養十萬億尊佛。那個十萬億不是數字,是什麼?表法的。表什麼?大圓滿。你看《華嚴》用十表法,十倍的十就是百,十億就是究竟圓滿!遍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他統統供養了。一個念頭起來,一念全供養了,一尊佛都不漏。

  今天講到《華嚴》,我們才能說這個話,要不然你會疑惑,你聽不懂。為什麼?沒有距離了。無量無邊的法界在哪裡?就在現前。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沒有了。過去,現在就是過去;未來,未來就是現在。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了,這叫不移一時。一法性,心現識變。一智慧,沒有一樣不明瞭,心就像大圓鏡一樣,照到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怎麼樣?如如不動。無依,無住,無所得!如果是有依?那就有能依,有所依,就有分別,就有妄想,就有執著,無依。無能依,無所依;無能住,無所住;無能得,無所得。

  這裡頭「漸漸」,這漸漸兩個字你懂吧?這個漸漸就是一真法界裡頭,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要漸漸往上面提升。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這完全是用凡夫知見來說,需要多長的時間?需要三個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是時間,是我們凡夫概念當中,三大阿僧祇劫。在他們那邊這時間觀念完全沒有,沒有時間,沒有先後;但是在我們就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迷了,一念就化成無量劫;悟了,無量劫就變成一念。這話的意思你能懂嗎?如果你能夠體會到一點,你就很不錯了。

  「念劫圓融」,我們從初學佛的時候就聽到佛門裡頭常講,一念跟一劫,一念是時間最短的,無量劫是時間最長的,是一不是二。但是我們都把這個東西打成好多個問題,想不通,怎麼可能?現在我們學教學到這個程度,聽了這句話,點頭微笑,不反對了,問題沒有了,不像以前,問題沒有了。但是怎麼?還不是自己親證的境界。為什麼自己不能親證?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是去掉一些,功夫還不夠,還差很遠。果然是去掉了,這個境界就現前。現前之後,要漸漸契入,真的是漸漸。能不能急?不行,一急就有分別妄想執著,就錯了。這個漸漸的味道好深!

  四十一品無明漸漸斷,自性本具的般若漸漸明。這也就是宗門教下祖師大德常講的「無功用道」。這個名詞很難懂,無功用道。李老師當年講這句的時候,給我們做比喻,但是這個比喻現在人不懂。他給我講,我懂。我們在抗戰期間逃難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的交通工具是坐船,這最好的交通工具。坐船不是像現在的輪船。抗戰期間,我們在長江流域坐的船是帆船。大船三個桅杆,小一點的兩個桅杆,還有一個桅杆,帆船!看風使舵,風強的時候,這船的速度快;風弱的時候,船的速度慢;沒有風的時候,帆下來,划船。搖櫓,划槳,我們小時候都幹過。船在水裡頭進行當中,將要靠岸的時候,水逐漸逐漸淺了,淺水的時候就不必用槳了,快要到岸邊了,用什麼?用竹竿撐船,用竹竿撐。這個速度控制得就非常好,讓船慢慢、慢慢往岸邊靠。快要到岸了,大概還有二、三丈,二、三丈那個距離大概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十公尺的樣子。這個時候竹竿也不用了,只把舵把穩著,不用划,那個船自自然然往岸邊靠。他說這一段叫無功用道。

  為什麼?又不要帆,又不要划櫓,也不要撐竿,船自然往前,這就叫無功用道。我們就懂了,體會到這個意思了。那是什麼?一點力都不能用。你用一點力的時候,那個船就會撞到岸上去;完全讓它自然的、自然的靠近。所以有功用道在什麼時候?十法界裡頭,沒見性。沒見性的時候這有功,要加功用行。到了初住菩薩以上,可加不得功,用不得行,一用就錯了。我們想錯在哪裡?你只一用你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增長無明。你看他無明已經破一品,再破二品,往後這四十一個位次統統破無明,你怎麼可以加功用行?怎麼個修法?我們完全不懂,佛給我們講我們也不懂。

  千經萬論對六道凡夫講的,對九法界眾生講的。為什麼?他們還用妄心,還在用心意識。換句話說,他還是在用妄想分別執著,那佛就用妄想分別執著給他說法。佛雖然用這個方法,但是佛確實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妙!這法叫妙法,就妙在這個地方。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為什麼說得出這麼多?說得這麼巧妙?說得這麼深?說得這麼廣?實實在在講,佛無有法可說。不但是無有定法可說,無有法可說,才能為九法界眾生說法。如果有所法而說,就不能說法了。「有」從哪裡來的?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有從無中來的。這話說得好,我們聽起來能夠體會、能夠懂得。甚至於我們懂得比他還要多一分,他是在科學實驗室裡頭發現的,我們是聽佛在經教裡常常給我們講的。

  法性,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我們叫它做空。但是它能夠現色,精神跟物質都是它變現出來的。雖然是它變現出來的,變現的叫暫有實無。暫是暫時,存在的時間很短,短得我們無法想像,我們講剎那生滅,剎那時間太長。我們在前面曾經講過好幾次,講剎那生滅的問題,跟現在的科學合起來看好懂。那個短的時間真的叫億萬分之一秒,你怎麼能知道?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山河大地這些現象好像是真的?這是一種相續相,實際上,我們看到已經滅了,早就滅了。就如同我們晚上看天空當中的星星,這現在知道,這很淺。許多星星放的光,那個光照到我們地球上,我們能看到它,不是今天,是用光年來計算的。近距離的大概四年、五年。四年前、五年前它的光達到我們這邊,我們看到的是四年前、五年前的;更遠的,幾萬年前的、幾十萬年前的。現在它究竟有沒有光?不知道。我們看到它的光是幾十萬年前發出來的,現在才達到地球,我們才看到。現在這個星到底還在不在?有沒有?我們不知道。跟這個情形一樣,宇宙之間眼前現象一樣。

  我們今天所看到這個現象,你六根所感觸到的,不是在現在這一秒、一剎那,不是。我們體會不到,無法想像。確確實實《般若經》上講的話是正確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無所得中,漸漸,這漸漸向上提升,這個時候心真的是清淨平等覺。圓初住菩薩的心就是清淨平等覺;真心,跟佛用的心完全一樣,程度不一樣,這是剛剛接觸到。向上提升是自然的,要知道他不會往後退。往後退什麼?他有煩惱才往後退,他沒有煩惱他怎麼退?

  所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完全不相同。我們要用我們這十法界裡面的思惟,十法界裡面的種種看法、想法,到一真法界就全沒用了。那是一個完全不相同的境界,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要問,那裡頭有沒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有沒有?你想想看有沒有?這些都是世尊為我們方便說。那個世界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你要說有,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每個人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全都到零點,沒有這些。言說都沒有,何況有事實?你要說沒有,這些菩薩們所得的智慧確實有淺深不同。所以這個境界裡,不能說有,不能說無。我們決定不能夠去分別、去執著。一分別執著你決定出不了十法界、出不了六道。你有分別,沒有執著,你就出不了十法界;如果還有執著,你肯定出不了六道。這都是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漸漸」這兩個字味道就深!我們今天只能夠說是探討到一點點的訊息。為什麼?不是我們境界。

  下面說「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這個話說得好。為什麼會有漸漸?平等的一真法界,怎麼可以有這種事情?這段話就說明為什麼會有漸漸,會有這種現象。我們看前面講的以十玄六相義圓之。十玄是《華嚴經》講的十玄門,六相十玄都是講法界緣起。一真法界、十法界什麼原因現的這個相?十玄六相,深!

  《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諸法(我們現在人講一切現象)無一不是六相圓融。這個六相圓融不好懂,六相是什麼?我們把一切法分作三個部分,體、相、用。所有一切諸法一定有這三面。體是本體,相是現象,用是作用。有體,有相,有用。體有總相、有別相。譬如我們用人身來做比喻,人身,身是身體,有體、有相。相不同作用就不同。眼跟耳的作用不一樣,手跟足的作用不一樣,但是它是一個體,組成了一個體。總相是人身,別相是眼耳鼻舌身,身還有四肢,這裡頭五臟六腑,這別相。從相上來講,有同相、有異相。同相,同是一個身;異相,眼不是耳,耳不是鼻,這是有差異的。全身每個器官功能不一樣,這是異相。再說同相,同是細胞組織成的,這我們現在用科學的方法你能看到。這個細胞組成的,現在講方程式不一樣,它起的作用就不相同。在作用裡頭,它有成相、有壞相。成是什麼?這些差別不同組成一個身體,成就一個五官端正、身相莊嚴的一個人身,同相,同一個人身。壞相,你在看個個組成的不同的器官,一個、一個器官來看,這叫壞相。從哪裡看?一個人身裡面你就能看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我們看一棟房子,房子裡面也能看出六相。整個這一棟房子,總相;如果看這個房子裡面,它的磚瓦、梁柱,這就是它的別相。同相,這麼多所有不同的這些建築材料,依照一定圖樣把它放置起來,這就是一棟房子,同相。個別、個別看的時候,這是異相。梁不是柱,磚不是瓦,門不是窗,這就看到異相。這許許多多不同的這些建材共同成就這個房屋,這成相。個別、個別看它,你看它一塊磚,看它一塊瓦,這叫壞相。諸位從這比喻裡頭細心去體會,然後在任何一個物質,你決定從這六方面看,你才看到它的真相,這叫諸法實相。

  十玄,那就講得更詳細。前面,後面,我們還會說到。這部《華嚴經》學圓滿了,我們一定把玄義,把《華嚴經》的玄義再好好的講一遍。為什麼不先講玄義?先講玄義大家不懂。經學完之後再講玄義,就有味道。玄義是總說。任何一法,乃至於一粒微塵、一根小草,你細心去觀察六相圓融。這六相法爾如是,沒有人安排,沒有人在那個地方控制,自自然然的,這很不可思議!這就叫什麼?自然的法則。十玄六相自然的法則,你一定要隨順。隨順自然的法則,叫得,自然的法則是道。隨順自然,這最健康的,我們現在人講最幸福、最美滿、最快樂,隨順自然。

  你想違背自然,改變自然,災難就來了。你想什麼?把眼睛,眼睛現在研究得不錯,裡頭視神經,你要把它改變,眼睛也可以聽,耳朵也可以看,好像是不錯。可是你如果一改變,可能眼也瞎了,耳也聾了,還會影響到全身其他部分的毛病。這就講你整個身體生態平衡失掉了,這叫自作孽。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你去看自然的,自然是大道。你看一切這些生物,它能隨順自然,它生長就健康。或者它枯死了,它長得不好,那是什麼?缺緣。像植物它要空氣,它要陽光,它要水分,這些緣它都具足了,一定長得很好,這自然法則。

  一時、一法性、一智慧是無依無住無所得中漸漸,這是依十玄六相的道理,義理圓融,法法圓融。你再往擴展看的時候,沒有一法不圓融。你往我們身上看,我們眼根,眼六相圓融,耳也六相圓融。眼、耳它也能圓融,它不打架,現在講和諧。全身每個器官都具足十玄六相。再給你說,每個器官組成的每個細胞,每個細胞它也具足十玄六相,可是彼此都能互助合作,從來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和睦、和平是大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這個世界搞得這麼亂,從哪來的?是聰明人幹出來的。所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想出許許多多的花樣來把自然的生態平衡破壞了。以為自己能力超過了自然,要征服自然。到底看看將來的結果,我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是人類征服自然,還是自然把人類征服?人無論怎麼想,在我想很難勝過大自然,為什麼?現在科學家知道,太陽有燃燒盡的一天,九大行星這個生命都仰賴著陽光提供的能源。我們人類將來有沒有辦法,太陽能源耗盡了,有沒有辦法把太陽再給它有新的能源?有沒有法子?這個星球,現在人都很明瞭,在太空當中常常看到成住壞空。這個地球能不能夠永恆存在,而不會毀滅?能做得到嗎?做不到。佛告訴我們,這是什麼力量成就?業力成就的,佛力成就的,心力成就的。佛法講這三個力量,心佛眾生。所謂佛就是覺悟人的願力,說眾生是眾生的業力。眾生業力,佛的願力都離不開心。這個心就是法性。法性是能現能變,或者我們說,法性是能現,佛的願力、眾生的業力能變。這個道理只有大乘經裡面講得透徹。

  下面要給我們講,為什麼會在一真法界裡頭還會有漸漸?法性理中,無有漸頓。這我們能夠理會,應該是這樣的。既然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那它就一樣、就平等,為什麼還有差別?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就是於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分別執著當然沒有了。十信位的菩薩有,初住沒有了。十信位是愈到位次高愈淡薄,到第十信就沒有了,沒有就變成初住,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見性成佛,分證位的佛。哪裡還會有漸頓?

  我們讀《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裡面懂得一個定律,那就是佛法是不二法。你看漸頓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這六祖說的,佛法是不二法。如果在一真法界裡面,還有什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那變成那麼多法!二都沒有,哪有這麼多?由此可知,佛這些說法都是對九法界眾生說的。因為九法界,隨順九法界眾生的知見,他有分別、有執著,用這種說法,九法界眾生容易接受,也能夠體會到。佛並沒有打妄語,確實一真法界裡頭有淺深差別不同,真有。我們前面講,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那邊真的是平等,痕跡你都找不到。你說它沒有,確實有淺深差別。

  這個淺深差別是什麼?下面講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純熟就是如來究竟佛果的境界,是純熟。等覺以下熟了,未純!所以從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個階級愈往上去愈接近純熟,統統熟了就是沒純。這是什麼原因?你看看無始劫來的無明,無始無明慣習習熟。這個慣習習熟就是我們講習氣。這個習氣是非常非常微細,在我們是完全看不出,實際上它有。習氣難斷,斷習氣不能用功。習氣跟斷習氣,古來祖師有個比喻,也比喻得很好。酒瓶,酒倒完了,裡面我們用乾的布把它擦,擦得乾乾淨淨,確確實實沒有了,一點酒都沒有了,聞一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這個味道你就沒有辦法除掉了,必須把它放在那個地方,放個一個月、二個月,再聞聞才沒有了。自然的!古來祖師大德用這個比喻,叫我們體會這經文的意思。

  無始無明慣習習熟,所以才叫契理純熟難,契理純熟就是究竟果位。你看看從初住菩薩,這是生到一真法界,到純熟,到究竟的圓滿果位,佛經上講的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是到十地菩薩。十地上面還有等覺,再有妙覺,愈往上去愈難。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我們平常講的,這大家一定要懂,我們現在不算數。哪一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十信位的菩薩不算,初住開始起。你證得初住,那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一定純熟,為什麼?他有那麼長的時間,無始劫來的無明習氣漸漸自然沒有了。就像那個酒瓶一樣那個味道,瓶塞拿掉放在那邊,一定要放那麼長的時間,再聞聞沒有了。時間不到還是有,那個味道慢慢的減輕,就這個意思。

  諸位細細去體會,我們無始劫來這些無明煩惱習氣多深,現在不但沒斷,天天還在加強,還在增長。真正覺悟的人他能控制住,我不增長;把它控制住,我不造惡業了;我跟一切人往來,我不計較了,那這就是真正覺悟的人。知道一切法空,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法身。自性裡面的性德慈悲自然流露,與大乘相應,與一乘相應。與大乘、與一乘相應,就是與自然的法則相應,與自己的性德相應。這個好,這個路正確。你總算是從迷惑顛倒裡頭走出來了。

  所以下面說,而有漸漸,其漸漸者。而有漸漸,說明這個漸漸是怎麼來的。這是我們懂得,四十一品無明是這麼回事情。「其漸漸者,畢竟無始終延促長短等量」,這一定要曉得,這裡頭決定沒有相對的。這裡頭延,延是延長;促,這是短促,長短。實在講,延跟長是一個意思,促跟短也是一個意思,都是說明什麼?相對。不但沒有始終,沒有長短,剛才說了,沒有遠近。沒有說哪個先成佛,哪個後成佛,沒有。那你是完全都錯誤了。就像江河裡面水流到海裡頭,流到海都變成海水。你說哪個先來,哪個後來的?沒有,混成一體。所以佛沒有大佛,沒有小佛,也沒有古佛,也沒有今佛,也沒有後佛,都沒有。這些全是妄想,全是分別執著。離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一真法界!這是不得已用這麼一個名稱,其實一真法界也沒有。你要執著有個一真法界,錯了,哪來的一真?「故名漸漸」,這個意思很深很深,很不好懂。我們用這幾個比喻,希望大家從比喻裡面去體會。「一道甚深」,這一大段經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是第十「佛境界甚深」。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