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八七卷)  2005/5/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387

  諸位同修,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五大段福田甚深,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有思惟。】

  這一段文殊菩薩所問的。在這一品經裡面,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四大段,大致上體例都相同,所以念了之後都會有一些印象。現在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清涼在註解裡面,首先把這段文段落給我們點出來,「初標告,以福田是照導引生,又施為諸度之前導,故問目首」。我們看這一段。這個照是智,導就是施,就是布施,導引生,你看看這一句話就把福田根本究竟為我們指示出來了。

  『福田』怎麼來的?我們要怎樣去種福田?種福田才能得福報。清涼大師這一句開示就非常重要,「福田是照導引生」,照是智慧,智慧觀照,智慧照住,智慧照見,引導生廣大福田。這個福田生起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佛法講相好,我們世間人講福報,依正莊嚴,福報。你看這三樣東西,不但是我們這個世間,不同維次空間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例外,哪一個不想求財富?哪一個人不想求聰明智慧?哪一個人不想求健康長壽?

  諸位要曉得,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是自性本有的性德。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楚,這些東西,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平等平等,沒有差別。可是在事實上我們跟佛相比,那差別太大了。世尊為我們說的,華嚴會上的毘盧遮那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的福報之大,從相好上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福德之相!我們這個世間,人間,這個世間人講好相,我們中國人講的貴相,富貴之相,只講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具足的人,在這個世間希有。諸佛如來示現在這個世間,如果示現的是佛相,像釋迦牟尼這示現的是佛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間講人間不是天上,人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是轉輪聖王,這是人間福報最大的。他統治不是一個國家,我們講的,現在人講,他統治一個星球、統治一個星系,像我們講的太陽系、銀河系,統治一個星系,統治一個地球也是轉輪王。轉輪王有四等,佛經上用比喻說,第一等的金輪王,第二等的銀輪王,第三等的銅輪王,第四等的鐵輪王。為什麼稱他為輪王?輪王有七寶,大富大貴人家才會有這種珍寶,七寶!七寶裡面第一個就是輪寶。

  輪寶到底是什麼?我們這個世間,這個世界上可能有過,但是歷史上都沒有記載。為什麼沒有記載?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世界有毀滅。像傳說當中,我們聽到一些傳說,五萬年前,大西洋這個地區有一個國家叫亞特蘭提斯,它的國王叫大西,這一塊土地整個沈到海底就變成現在的大西洋。這個大西就是國王的名稱,這個海洋的名稱是從這麼來的。在他統治那個時代,科學技術比我們現在還進步,他們所用的能源是取自於太空,不知道從哪來的,不是地球上的。這種能源沒有副作用、沒有染污,所以像飛機、輪船、汽車行走的時候都沒有聲音。非常可惜,在那個科學技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時候,人不相信有神,人欲橫流,倫理道德完全喪失,招來的災難。這災難我們一般講是天然的災難,其實不是的,人心共業所感。正是諺語裡面所說:人千算百算,不如老天爺一算。

  地球地殼產生變化,這一塊土地沈到海底去了,海裡面突起來就變成高山。我們有聽爬山的、登山的,登到喜馬拉雅山頂,這是世界上最高峰,在山頂上面發現貝殼、魚的化石,這就證明那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前,喜馬拉雅山是在海底下,從海底下浮上來的,大陸沈到海下面。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這種情形發生過很多次,據考古學家考古,至少像這個全世界的大洪水淹沒了大地,過去曾經有過四次,這是科學家從地質學裡頭研究得到的結論。

  過去有,將來會不會有?很可能有。我們這些年來,大概近半個世紀以來常常聽到這國內、國外許多預言報導,都說這個地球地殼會產生變化,這個變化就很大,整個大陸沈到海底,海底又上升,又成為新的大陸。有許多人在研究到哪裡去避難?整個地球地殼變化,那個災難是全球性的,沒有地方可以避難。這也是上天給我們的警告。

  我們知道人生活的空間非常廣大,十法界裡頭至少人法界都是我們生活空間。身體是無常的,這一定要懂得,這個東西是有生有滅,靈性不生不滅,此地這個身死了之後、滅了之後,哪個地方有緣又到那個地方去生了。中國古人不講生死,講「死生」,死了以後又生,永恆不斷。如果講生到死是一個階段,就沒有了,死生,死了以後又生。所以不講始終,講終始。這一年,臘月三十是最後一天,終了,第二天來年初一,又開始了,終始,永恆不斷!這是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死沒有顧忌、沒有恐懼,所以叫了生死。生死這個現象,你要明瞭。最重要的,明瞭之後,我們要好好的修來生,這一生時間很短促,來生的時間長,所以一定要提升自己。提升自己,這個福田就非常重要了。你要是果然了解事實真相,在這一生當中短短的時間修積大福田,那你來生可能生到天上。

  天,佛給我們講有二十八層天,二十八層天,給諸位說,不是佛說的,最早說的是印度婆羅門教。印度古時候真的是宗教之國,許多著名的宗教,瑜伽、數論,在佛經裡面講「六師外道」,是六個最大的宗教,他們都修禪定,定功很深!在禪定裡面突破了空間的維次,也就是佛法裡面講,突破了十法界的界限。人法界、天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只要你把這個界限突破,你就看到了。所以古印度那些宗教幾乎都有能力把六道裡面的界限突破。他能夠見到欲界天,他能見到色界天、能見到無色界天,所以對六道裡面的狀況,他很熟悉,他們說得很多。

  而婆羅門教的歷史,我們跟他接觸,他告訴我們,他們有一萬多年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重視歷史,所以沒有記載,只有傳說。今天世界,全世界研究宗教的,承認他們歷史最長,承認他們有八千五百年。佛教,世界承認的這佛教歷史只有二千五百多年,我們中國人記載的是三千年。今年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零三十三年,我們中國古大德都用這個紀年,跟外國人講的不一樣。這些我們也不必去討論它,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就行了。佛滅度到現在究竟是多少年,沒有定論,有很多種說法。

  所以這些宗教裡面的修行者,他們對於六道輪迴,也就是所謂「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是怎麼形成的?六道有沒有辦法超越?他們不知道。到佛出世才把這樁事情所以然說清楚、說明白了,六道是怎麼來的。業因、因緣、果報,這裡頭人在裡面輪迴,這升沉。修福的人往上升,造業的人往下墜落。一個人在世間,決定找不到只行善而不造業,找不到這種人;或者是只造罪業,一個善事也沒做過,也找不到。一切眾生在一生的行業,善惡混雜,就看他善多還是惡多,善的力量大還是惡的力量大,都沒有一定!

  我們對於福田非常重視,福田需要什麼?福田需要智慧,沒有智慧,想修福都修不到。不是說有錢、有勢力就能夠修福的,不是,要靠智慧,智慧來指導你。所以它是照,智照才能夠導引生福,這個福才是福。聰明智慧是福,健康長壽是福,都要智慧來引導你。智從哪裡來?智從老師那裡來,所以老師不能疏忽。佛法對老師比父母看得還重,父母生我這個身體,我的身命是得自於父母;智慧叫慧命,我的慧命是得自於老師。這兩個為什麼慧命比身命重要?因為慧命是永恆的,身命是有生滅的,這一世是有生滅的,慧命生生世世,你說哪個重要?

  老師雖然重要,老師教學生第一樁大事是教學生「孝養父母」,你懂得孝養父母是修福,父母是你的福田。現在人沒有人教了,都不知道。不孝父母是一切罪惡裡頭最嚴重的一條,好像現在沒人知道!無論做什麼樣的好事,做多大的好事,這個人不孝父母,你所修積的那個福田就打很大的折扣。你修了十分,因為不孝父母,可能就變成了二分、三分,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在。所以我們講到福田,第一個就是孝敬,孝親尊師!親,親恩報不盡,師恩也是報不盡,首先你要了解,你要明瞭。

  前面我跟各位提過,中國古人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我講得很清楚,不是說你有了兒女,你就有後了,不是那麼簡單的說法。後是什麼?你的後代有沒有繼承祖先功業的,要有繼承。家,所以有家業,以什麼傳家?從前中國人都知道,現在不曉得,古人都知道,忠孝傳家,孝悌傳家。後人不知道孝養父母、不知道友愛兄弟,你的子孫兒女再多,沒有一個能傳你的家業,這就叫無後,意思在此地。

  做老師的人,孔子為什麼稱為至聖先師?為什麼?釋迦牟尼為什麼被人尊稱為佛陀?佛陀是印度話,就是中國人講的聖人的意思,佛陀是聖人,菩薩是賢人。他有傳人,他的學生真好!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能傳他的道的,傳他這個學風的,七十二個人,聖人。在中國從孔子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從事於教育工作的人很多,哪一個人有孔夫子這樣的成就?一個都找不到。

  在我們中國佛門裡面,我們曉得最了不起、最偉大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憑什麼這樣說?他的傳人有四十三個,《壇經》上有,有記載的。佛門裡面哪一個祖師大德能夠像惠能大師一樣有四十三個傳人?找不到,一個都找不到。許許多多祖師大德一生當中有一個、二個傳人就了不起!他就有後了,他不是無後,他有傳人。達摩祖師當年到中國,只有二祖慧可,傳了一個。有一個就行,沒有斷掉,這個道統沒有斷掉。你的家風,後代代代有人,你家風不墜,這了不起。

  我們近代印光大師最佩服的,在《文鈔》裡面我們讀到的三家,中國歷史上三家,代代都有傳人。第一個就是孔老夫子家裡,子孫能夠傳持夫子的家風;第二位就是宋朝的范仲淹,確實一直到現在家風不墜;第三位他講的是葉狀元,是清朝初年時候,三百年家風不墜,代代都有好子孫。這靠什麼?靠教育,家教。所以這是智照。世出世法都沒有例外的,才能夠引導生福。

  下面一句「又施為諸度之前導」。這個「施」就是六度裡面的布施,「諸度」就是後面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華嚴》講十波羅蜜,這六波羅蜜後面還有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後面這四度都是般若波羅蜜開出來的。講六度也很圓滿,六度就是般若波羅蜜裡面它就包括十波羅蜜這後面四條。《華嚴》說十,講得詳細,講了十條。這個十波羅蜜都可以歸納在布施波羅蜜裡頭。布施有三種,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我們以通常講法,這六波羅蜜來說,布施裡頭有財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是屬於法布施。你看一個布施全部包括。所以如果人家問,大乘菩薩修什麼?你只答出布施而已,真的一個布施統統包括。布施是什麼?捨,放下!放下什麼?放下煩惱習氣,放下一切障緣,那你自性裡面的性德就流露出來。

  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我們的自性就是我們的法身,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才是真正的自己,具足無量智慧,恆沙德能(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大德大能),無盡的相好,自性本來具足。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對這樁事情沒有懷疑了,深信不疑。能現,現出來華藏世界,是性德所現的,現出極樂世界,現出毘盧遮那,現出阿彌陀佛,我們跟遮那、跟彌陀沒有兩樣!為什麼今天我們變成這樣?我們這個能現裡頭,還再加上一個能變。他們是能現不變,我們是能現又能變,這個麻煩大!這個能變就變成十法界。把一真法界,把華藏、極樂變成十法界;把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變成我們現在這種帶著嚴重煩惱習氣病態的這麼個身體,這是什麼?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沒辦法離開。

  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有能現沒有能變,什麼人能做到?《華嚴經》裡面講,初住菩薩就做到了。初住菩薩對於一切法執著沒有了、分別沒有了,妄想伏住了、控制住了,妄想不起作用,這個時候能現沒有變。所以初住以上住一真法界,住華藏世界、住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但是念佛人生到凡聖土、有餘土,那個受用等同實報土,這是諸佛如來對於彌陀讚歎之所以。為什麼要讚歎他?這一點很了不起,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就是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它是平等的。釋迦牟尼佛有四土三輩九品,不平等!也就是這個空間層次不能突破。西方極樂世界有三輩九品,沒有空間維次,這是很希有的世界,簡直是其他世界都找不到,所以諸佛讚歎。

  我們要想修究竟圓滿的福德,念佛往生淨土。福田甚深,你圓滿證得了,這一點不假。十法界裡面去找福田的話,怎麼比也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要怎樣才能往生?千萬要記住淨業三福,還是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起。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一天念二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不相應,這個要知道。

  韋提希夫人,諸位讀《觀無量壽佛經》,你就知道了,她遭家庭的變故,非常悲痛,不想活在這個世間。她跟世尊的關係很好,是佛的護法,所以向釋迦牟尼佛要求有沒有好地方,再也看不到五逆十惡的地方,她想到那裡去往生。佛很慈悲,把諸佛剎土用佛的神力變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看,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自己看。她看完之後,她喜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她說這個地方好,我想到這裡去,有什麼方法叫我能生極樂世界?世尊很歡喜,她選,選對了,有福報,真有智慧。教她往生的方法,在沒有教方法之前,先講淨業三福。

  你就曉得淨業三福是修行的基礎,沒有淨業三福,無論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為什麼?佛講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說得重!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修行人修到佛的果位都要以這個為基礎。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四句話!有人問我,法師,你這些年為什麼這樣強調《弟子規》?《弟子規》又不是佛經,為什麼這樣強調?「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弟子規》。你不能把《弟子規》學好,你什麼都不要想。李老師講的,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二、三個,什麼原因?那二、三個雖然沒有學過《弟子規》,《弟子規》上他統統做到,他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所以他能往生。

  第一福後面兩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我們講過,留的有光碟,我自己也不知道講多少次?同學們告訴我,光碟是八十個小時。你們諸位仔細去聽聽、去看看,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諸佛所傳之法都是以十善為基礎,十善像大地一樣,能生一切法,從人天,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到無上菩提,無有一法不以此為根本,這個「此」就是十善業道。所以離了十善業道,你就沒有根,你沒有本,像一棵樹一樣沒有根、沒有本,那是什麼樹?盆栽,花瓶裡面插的花朵,幾天它就死了,沒根沒有生命,不能生長。

  所以弟子規跟十善業道是世出世法大根大本,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條。第一條做不到,後頭就免談了,不要說了。我們今天修福從哪裡學起?就從這學起,你才真正把福田找到了。《弟子規》,世間福田;《十善業道》,佛法福田,你要從這個地方去種福田。你有這樣的基礎、有這樣的根,你施財得財富,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果把目標只放在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是講太小了,這小小福報!你應當把心量擴大,同樣修學的方法可以修大福報。我們讀這段經文,你就清楚、就明白了。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注意的是以智慧,淨業三福是智慧,如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分為七個段落,第一個段落「四念處」,四念處是智慧,在佛法裡頭無不是智為先導,你要是智慧為先導,尊師就重要了。

  古時候人尊師,現在人沒有把老師看在眼裡。我對於老師的尊敬,小時候上私塾,父親帶著我去上學,我那時候大概六、七歲,應該是在六歲,我還沒有兄弟。上學,進到學堂,學堂是間祠堂,裡面是私塾,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這個字我認識,這是小時候父母就教我認字,那牌位上的字我都認識;向這個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禮,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拜孔子。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前面,我父親帶著我,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最敬禮,再送上禮物,拜師禮。

  你看看家長帶著學生,家長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禮,現在哪裡有?聽都沒聽說過!從前拜老師就是這種拜法。所以老師接受家長這樣的最敬禮,他要不好好的教學生,怎麼對得起家長?我們做學生看到父母對老師這樣恭敬,不敢不聽話!尊師重道怎麼教的?這種表演教出來的,不是言教,身教!做出來給兒女看,做出來給同學、學生看,學生聽話,很好管。現在這個沒有了,所以這個社會動亂有因緣的,不是沒有因緣的。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第五大段福田甚深,我們把經文長行文念一段: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

  我們就看到這個地方。清涼大師在這一段長行文裡面,一共分成三段,第一段「標告」,第二段這才「問端」,才真正把問題提出來了。第一段裡頭最重要的,文殊菩薩說『如來福田,等一無異』,這是我們學佛同學必須要知道的。

  經上有的時候講佛,有的時候講如來,中國人大概對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熟悉,讀得也最多。你看《金剛經》上有時候說「諸佛」,有時候說「如來」,這是什麼意思?如來跟諸佛是不是一個意思?一個意思只要一個稱呼,就不必一會兒說佛、一會兒說如來。當然,說佛跟說如來,不是一個意思。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就解釋得很清楚,凡是說佛是從相上說的,從事相上講的;凡是說如來是從性上說的,這個差別就很大了。說佛,我們凡夫不是佛;說如來,如來是講真如本性,佛有,我們也有。我們不但今天墮落在六道,在人道,縱然墮落在阿鼻地獄,佛性沒有改變,「如來」這兩個字意思就深了。無論你這個相是佛,是菩薩,是聲聞、緣覺,是天人,是畜生、餓鬼、地獄,自性不變。所以講如來是講性,講自性。

  「如來福田」就是講我們自性福田,我們有分,「自性福田,等一無異」,等是平等,一切諸佛沒有兩樣。所以大乘經裡頭常常講,一切眾生真如自性具足無量智慧、具足塵沙德行、具足無盡相好!毘盧遮那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稱性的。我們每一個眾生,你我他,我們的自性,性德上那個相好跟毘盧遮那、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正報如是,依報亦然,所以從心性上講,平等的,可是從相上講,相上講就不平等了,文殊菩薩問,把這一句話提出來,這是案定發問的宗旨。這個科題裡頭,「舉法案定」。顯示這問端,問端裡頭就有三小段,這一句話這是第一段。從下面:

  【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

  這是第二段,這提出問題了。這個問題是我們迫切想知道的,為什麼我們布施的果報不一樣?清涼註解裡頭說得好,我們把註解這一段念一念,「二顯問端」,這就是文殊菩薩代表我們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裡面有三段,第一段「舉法案定」,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八個字。「佛為生福之田,名為福田;田德無二,名為等一,此理共許」,這是我們大家彼此都承認的、都肯定的。這個地方講佛為生福之田,我們種福田,哪個人福報最大?佛的福報最大,為什麼?佛是稱性的福報。

  你看問話裡面,菩薩問的是如來,清涼大師給我們解答的是佛,「如來福田,等一無異」,清涼的解釋是佛為生福之田,田德無二,名為等一。菩薩跟祖師所說的話,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為什麼說佛為生福之田?其實在標告裡面已經說得清楚,我們上一節所講的「福田是照導引生」,這個照是智慧,智照導引生福。此地這個「佛」從意思上來講就講通了,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就是覺照,覺照是生福之田,這叫福田。所以從佛這個意思來講就完全沒有問題了。事相上的佛,這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真的他代表智照。

  所以諸位要知道,佛跟菩薩、羅漢都沒有名字。中國老子《道德經》頭一句話就講得好,「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有名,你還會說,你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諸佛菩薩已經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他怎麼還會有你我他?沒有這個念頭了。為什麼他還有很多名號?名號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建立的。名號是通號,不是專有的。就像我們在學校上課,我們的老師,老師沒有名號,教國文的老師,我們就稱他國文老師;教數學的老師,我們就稱他數學老師。你知道教國文的老師有多少?太多了,同名同號,教數學的老師也太多了,就這個意思。

  所以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到底是誰?太多太多了,不是一個人。觀世音菩薩也太多太多了,觀世音菩薩表慈悲,凡是修慈悲這個法門的都稱觀音菩薩;凡是修孝親尊師這個法門的都稱地藏菩薩,不是一個人!我們要修,那我們就是初發心的菩薩,我們修大慈大悲,依照觀世音菩薩的教誨、經典去修學,我們就是初發心的觀音菩薩。你要依照《地藏經》去修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那你就是初發心的地藏菩薩。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不是專指一個人的,佛也是如此,所以他的名號都是代表一個法門。像佛的名號是代表性德,菩薩的名號是代表修德,性德無量無邊,所以有無量無邊的名號,修德亦然。大概說是出現在這個地區、這個時段,這裡頭眾生他需要什麼,諸佛菩薩到這個地方來教。教什麼?教的東西要契理、要契機才能收到效果。契理不契機收不到效果,契機不契理也收不到效果,理機雙契。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看看我們這個時代眾生缺少什麼?對人缺少慈悲,都是自私自利,不願意替別人想。所以佛用個名號,用釋迦;釋迦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仁慈的意思,缺少仁慈。孔老夫子在中國示現教化眾生,他教什麼?仁慈,仁愛,「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那個時代比孔子晚,戰國的時代,孔子是在春秋時代,孟子生在戰國時代,整個社會動亂,所以他用什麼教?道義,孟子講義。所以仁義,儒家代表,儒家講仁義。

  釋迦牟尼佛出現看看這個世間,這個世間人需要什麼?你看看,缺少仁慈,所以用釋迦,釋迦就是仁慈。再看看眾生自己呢?自己缺少清淨,心不清淨,所以名號上用個牟尼。牟尼是印度話,意思就是清淨的意思,古人翻作「寂靜」。寂靜比清淨的意思還要深,但是它這個意思能會通,我們講寂靜大家不好懂,我講清淨,淺一點,大家好懂。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一生教人仁慈,你對人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佛這個意思就是覺,你真正覺悟了,覺悟的人對人仁慈,對自己清淨。你看這個名號,名號就是他一生在這個地區、這個時段教學的宗旨,他教什麼?就教這個,名號就代表了。

  所以觀音代表慈悲,地藏代表孝親尊師;文殊代表智慧,我們今天講理智;普賢代表落實,實踐,說到要做到。這是大乘四大菩薩。這四大菩薩就教這四個科目,四個科目就落實釋迦牟尼,仁慈寂靜,要用這四個方法來落實,這四大科目用四個菩薩做代表。佛教裡頭沒有迷信,諸佛菩薩形像也好、名號也好,統統是表法的。你見到這個形像,聽到這個名字,你就覺悟,你就生智慧。

  智慧生福,福從哪裡來?福從智慧來的。所以中國諺語裡頭有一句話說「福至心靈」,這個人福報現前了,他聰明了,忽然聰明了,他有福了,福至心靈。換句話說,心靈福至,福是果報,心靈是因。心靈明就是智慧,智是因,福是果。你要想求福不求智,你的福報從哪來?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肯布施、才肯放下;沒有智慧的人,把一切都擁為己有,這是沒有智慧,這是很大的錯誤。為什麼?得不到!

  這個世間沒有東西你可以得到的,《般若經》上講得多好,世尊講了二十二年,般若講什麼?講「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我們自己身體、念頭,「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你想得,錯了,所以佛教導我們捨得,你要捨,捨就是布施。你捨的愈多,你得的愈多,這是第一層的意思。你捨財一定得財;捨法,就是你所知道的你很樂意去教別人,你不吝法,我們中國人習慣講藏奸,不藏,我知道多少,我就教你多少,長智慧;無畏布施就是絕對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行為,叫做無畏布施,不害,就是慈心不殺。

  淨業三福裡「慈心不殺」是無畏布施。慈心不殺,頭一個表現,素食,不食眾生肉。你不吃眾生肉,這些小動物對你很親切,牠看到你,牠不害怕。這吃肉的人,一般人講有殺氣,小動物會看得出來,看到你這個人殺氣騰騰,趕快跑,知道什麼?知道你要害牠。長期素食的人沒有殺氣,這個人很慈祥,小動物很樂意親近你,知道你不會傷害牠。所以素食是無畏布施的頭一條,落實,素食是長養慈悲心。

  飲食健康,現在實在講,產生了嚴重的問題。肉食,從前肉食還算不錯,現在肉食非常恐怖,很可怕,為什麼?雞鴨豬羊這些東西,我們到飼養的地方去看看你就知道。牠那個飼料都是化學的,所以牠長得很快!我小時候住在農村,農村家家都養雞、養鴨、養豬,要很長一段時間牠才會長大,慢慢的長。現在這個養雞場裡面養的雞集中,這雞從生下來牠就沒辦法就不自由,都圈在裡面,到時間給牠飼料、給牠水,幾天就長得好大。我聽台灣同修們告訴我,現在這一隻雞養到可以吃大概只要三、四個星期,真快!一頭豬五、六個月就很肥很大,就拿去賣了,全是化學飼料。這個化學飼料裡面就是充滿了疾病的基因,所以人吃了這個東西生奇奇怪怪的病,這在過去沒聽說過的,現在吃的東西病從口入,你說多可怕?不能吃,你想到是真正恐怖。

  現在不但是動物有毒,用化學飼料飼餵的,現在連植物也麻煩,蔬菜有農藥、有化肥,都是帶著病因。連稻米也是化肥、也是農藥,嚴重的農藥。我聽說農夫自己種的稻穀,他自己吃的、自己種的,他那個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他賣去賣給別人的,他用農藥、化肥,所以這個米看起來很漂亮,其實那不是健康的。他們自己種的人不敢吃,他賣給人,真正是古人講的「謀財害命」。可是你說是他願意這樣做的嗎?也未必見得,為什麼?你們買的人,你喜歡買那個漂亮的!他要自己種的東西拿出來,你們不要、你們不肯買,說那個不好看。到底誰要負責任?大家自己去想。所以李老師當年在世常常告訴我們,現在哪裡是吃飯,三餐服毒!這個話三、四十年前講的,講的時候我們還都不在意,現在看看眼前的社會,他講得一點都不錯,我們三餐都在服毒。

  所以我們在國外,國外居住的環境比較寬敞,每一家都有院子。過去我在美國,凡是中國人的住家,大概院子裡都種菜,我們也是種菜。外國人院子種花,中國人院子種菜,你吃得安心。我們住澳洲,澳洲最好的就是土地面積大,我們有相當可觀的菜園,自己種。我們的菜園收成可以供養二、三百人吃,種類有十幾、二十種。連主食我們也顧慮到了,我們沒有辦法種麥子、種稻,這沒有辦法種,我們種玉米、花生,這都可以做主食吃,番薯、馬鈴薯自己種,我們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我們的肥料還用從前的土法子,堆肥,讓它自然發酵,堆肥,用這個肥料,不用化學肥料、不用農藥,這是健康食物。

  智照導引這四個字很重要,一定要覺悟,看到佛,「佛」這個字是覺悟的意思。覺,你就不迷、你就不邪、你就不染,所以覺正淨是生福之田。覺正淨是佛家講的三寶,「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福田,佛是第一福田,僧是第二福田。佛不是一個人,僧也不是一個人,你想佛法僧是誰?是你自己。佛是你的自性覺,法是你自性正,僧是你自性淨,清淨。你的自性三寶具足,三寶不在外面在你的心中,不在外頭。外面三寶不生福田,自性三寶,真正的福田。

  外面三寶叫住持三寶,形相,有沒有作用?有作用,它的作用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你,如果沒有外面的形相,你忘掉了,你會迷失方向!所以這外面形相很重要,讓這個形相時時刻刻提醒我自己。譬如我們學佛,學佛的人一定會供養佛像,供養佛像真正的意思在哪裡?提醒自己,我見到阿彌陀佛,我立刻就想到無量覺。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要翻成中國話來講,「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覺而不迷,樣樣都要覺,時時要覺、處處要覺,不能夠迷惑,你看這個佛像代表這個意思。你果然懂得這個意思,果然常常想著這個意思,你都不迷惑顛倒了,你這個人有福了。你想這是不是福田?第一福田。

  看到經書,甚至於看到書本,就想到什麼?法!法是什麼?法是正而不邪。邪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觀念,我們從錯誤回過頭來,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觀念,那就是法。你的思想見解正確,你有福了,福在其中。看到出家人,你不要去管他,持戒、破戒於你不相干,你看到他,你就想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想到自己,他提醒我自己淨而不染,我的心清淨、我的身清淨、我的行為清淨,是不是福在其中?三寶是不是真正福田?一點都不假。如果你迷失了,你今天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你哪有福田?你沒福。你這一生當中所享的福是你過去生中修的,你這一生當中都沒有修,你這個福報享完就沒有了,你說多可怕!

  清涼大師,智照引生,福田是智照引生,你看這句話講得多好!智照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看一入佛門就把這個教給你,你在一切時、一切處,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要保持覺正淨,你的福報就現前了。再要學習,你覺正淨,你一定是會依教奉行,你會孝親、你會尊師,你會依照老師教導你去做,改造命運,創造命運!命運是操縱在自己手上,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上。這個事情佛菩薩管不了,天神、鬼神也管不了,看相、算命、看風水的更管不了。

  福田在自己方寸之中,就是覺心、正心、清淨心。你用這三種心,你修六度四攝。這三種心是你有田,有福田;四攝六度,那是你在那裡修福,福田裡面在種福,果報還用得著說嗎?福是這麼修的。所以捨財得財,你不要怕,不要害怕。你害怕是什麼?你有疑惑,你還是迷而不覺,邪知邪見,沒有正知正見,所以你還是在迷邪染。迷邪染是你沒有福田,你到哪裡去種福?福田決定不在外面,是在你自己心地。就是清涼大師在此地講的「佛為生福之田」,這個佛就是覺正淨。覺正淨不在外面,外頭沒有,是你自性的覺正淨是生福之田,這叫福田。

  「田德無二,名為等一」。等是平等,我的福田跟諸佛如來的福田是平等的,是一個福田,同一個法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同一個法性,你看經上佛常說的,大家都能記得很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你看說得多清楚、多明白。問題在哪裡?問題在我們沒有參透,就是沒有徹底明瞭這句話的意思,不敢承當。佛說出這個是教我們真正透徹了解,一下悟入,直下承當,這是佛的意思。這個道理,佛與弟子們都承認,共許,共同,許是允許,就是承認,今天講肯定,這個許就是承認、肯定的意思。我們共同肯定、共同承認的福田在你自己的心中。

  我們說得再白一點,說得通俗一點,善心是福田,惡心就不是福田。善心生福,惡心生災難,所以禍福一念之間。《感應篇》說得很好,「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你看中國古聖先賢造字,所以中國的文字可不能更動,那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一看你會覺悟!你看禍福,禍的寫法跟福的寫法很像,你要不謹慎,你會把禍當作福,把福當作禍。現在這世間顛倒錯誤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禍、福兩個字看錯了,那是什麼?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善,不相信。

  現在這個世間,你看這電視、電影、傳播媒體報導的,色情、暴力,殺盜淫妄,他以為這是善,天天樂此不疲,災禍隨之來了。遇到些災難,怨天尤人,總覺得自己沒有過失,這就是什麼?沒有智慧,他的心是迷、是邪、是染。他自己的福田被他的煩惱、惡業蓋覆了,變成沙石不能耕種了。本來是良田,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他自己不曉得。如何能改過來?那要靠自己,一定要有好的老師指導。好老師,釋迦牟尼佛好老師,孔子、孟子好老師。你要跟這些老師學習,才能夠把這個境界轉過來,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把自己如來福田找回來。你在這個地方才能種福、才能生福,你才能得大福報。

  我們再看第二段,第一段我們就說到此地。第二段的文,『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下面舉了十個例子:

  【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

  到這裡是一段,這第二段。文殊菩薩代我們問的,福田是一,為什麼會變成這麼複雜,所得的福全都不一樣?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我們的福田被自己糟蹋掉了。就是你的心本來是很好,良心,儒家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佛法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個性就是心,心性。你的心本來是佛性,本來是覺正淨,你的心本來是本善,現在不善了。

  本善、本淨,那是真正的福田,為什麼?這個心能生萬法、能生智慧、能生德相,福田!能生華藏世界、能生極樂世界。現在我們的田被自己糟蹋掉了,為什麼?這個田裡面都是沙土、都是石塊,布滿了,連草都長不起來,你還能種糧食嗎?這沙石是什麼?沙石就是煩惱,種種不善,貪瞋痴慢,福田裡頭沒有這東西。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把我們的福田毀掉了。沒有福田到哪裡種福?天天求福,求不到!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掠奪別人的,這是什麼?搶劫的行為,你所得到的,還是你命裡頭有的,但是有了很大的虧折。譬如你命裡頭有十億的財富,命裡有,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當中,福田糟蹋了,可是過去生中修的福報,你還沒享盡,如果用不正常的心、不正常的手段,掠取別人的財富,我來享受,那麼你命裡頭十億可能變成一億,你自己不知道,這一億的財富已經很得意,不知道你的折扣已經變成一成。這種現象在今天這個社會太多太多,他自己不知道。明白人把佛經讀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展現在我們面前,佛經上稱這些人叫「可憐憫者」。他的財富、他的聰明智慧、他的健康長壽都是打很大的折扣,他不知道。這就是菩薩問的,為什麼一切眾生,這布施就是講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果報不同,什麼原因?原因在此地。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這個文我們念一念,這段文是「正顯疑難」,疑是疑問,難是難題,不能解決。「謂田既是一,植福應齊」。福田是一,大家種福所得到的福報應當是平等的,齊就是平等,應該是一樣的,等齊的。「施報有差,由何而起」,為什麼布施果報有這麼大差別,原因在哪裡?「前等此異」,前面講如來的果報,「如來福田,等一無異」,這前面講的是平等的,文殊菩薩在這一段問的,那差別很大。「即緣果相違」,因緣跟果報不一樣。「別顯十事,文並可知」,問的這十樁事情我們剛才念過。接著我們再看最後一句經文:

  【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

  這是「釋成前難,云田雖齊等,心有高下,容可有殊。既心無異思,報云何異」。這是說佛,佛心清淨,為什麼眾生果報有這麼多的差別?文殊菩薩提出這個問題,現在所謂是尖銳的問題,就好像電視台的訪問一樣,問的人都問出非常尖銳的問題,看你怎麼答覆。下面由目首菩薩來解答,因為目首菩薩是修福田。「目」代表智慧,慧眼,慧眼才真正種到福田;沒有智慧眼,你就沒有辦法種福田,心裡想種,就會種錯,太多太多這個情形。不知道什麼是福田,更不曉得福田的真因是自己的心地,不知道這個事情。

  所以這段經文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實際上裡面的意思非常之深。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這個問,文殊菩薩問這一段說到此地,這底下就是目首菩薩的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