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一八卷)  2005/7/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18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第八助道甚深,從經文第一行看起:

  【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佛子甚希有。能知眾生心。如仁所問義。諦聽我今說。】

  向下是智首菩薩答覆文殊菩薩所問的這十句意,這個答覆也是十首偈。所問的這是助道,前面跟諸位介紹過,問的是六度、四無量心。這一首「歎問許說」,讚歎文殊菩薩的啟請,就是請問。問不是容易事情,像我們如果是遇到佛菩薩,大概只有恭敬頂禮膜拜,一句話都問不出來,所以需要文殊菩薩來代我們提問題。他們這一問一答,我們在旁邊聽到就開智慧。所以這個問在佛法裡面叫「利樂有情問」,並不是他不知道。文殊菩薩哪有不明瞭的道理,代我們問的,這是大慈大悲。

  這前面兩句是讚歎,『佛子甚希有』。這個佛子就是稱文殊菩薩。甚希有,是你能夠問出這個問題,這是非常希有難逢的。六度四無量心,在佛法裡面,大概是入佛門學佛法不要很久的時間,我想都會聽到菩薩的六波羅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是六度四無量心甚深的義理,真正通達明瞭的人就不多了。這到第八信位的菩薩。八信位,在大乘教裡頭常講的相似即佛,他們已經超越了六道,在四聖法界裡面修行,沒有出十法界就是。比阿羅漢的位子還高,阿羅漢的位子是七信,這是八信。所以在這個階段提出這個問題,確實是非常希有的。

  『能知眾生心』。知道眾生心,在修學過程當中,對於大乘這些法門,前面跟諸位介紹過,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樣不是助道的,統統是助道,幫助我們,成就我們。諸位要曉得幫助什麼?成就什麼?這不能不知道。幫助我們放下,這是當年我第一天見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導我的「看破,放下」,這兩句話把大乘教全部都包括了。六度四無量心都是說得詳細一點,統統都是看破放下。你看看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布施放下慳貪,財施放下財物,法施放下分別執著,無畏施放下惡業,那你得的果報是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每一法統統都是教我們放下。

  為什麼放下果報那麼殊勝?放下是放下障礙,殊勝的果報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就是這些障礙障住了,不能現前。只要放下,障礙沒有了,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無量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就現前,統統就恢復。看你放下多少,它就恢復多少,決定是成正比例。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我自己學了這麼多年,你們如果細心觀察,你會增長信心。從我這裡看到。財物我放下了,沒有一絲毫貪戀,沒有絲毫吝嗇,果報呢?果報正是一般人所講的有求必應。這句話也是佛門說的。心裡一動念頭,想什麼,它自然就會現前,在物質生活沒有缺乏。我們不希望過很好的物質生活,過很好的物質生活容易生貪心,而且對身體沒有好處,平平淡淡的,這才叫真正健康幸福。世尊給我們所示現的,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地方能夠遮蔽風雨,心安理得,身心安穩。你這一心才能向道,與道相應,不與世間五欲六塵相應,這就對了。

  可是眾生煩惱習氣很重!妄想分別執著。昨天我們在答覆問題裡面,有很多小問題,進佛堂為什麼要脫鞋子?這小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穿白襪子?你說這些地方還要分別執著。由此可知,那個煩惱多重!沒放下。如果真正放下了,這些東西怎麼會放在心上?恆順眾生,你規定我穿白的,我就穿白的;規定我穿黑的,我就穿黑的,隨順!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是我自己沒有執著,我沒有分別。不分別、不執著才能夠隨順。隨順,眾生歡喜!他定的什麼規矩,我們遵守,他就歡喜,障礙就沒有了。一定要執著,我不喜歡穿白的,我喜歡穿紅的,你要跟人家抬槓,彼此兩方面都不舒服,所以這沒有必要。學佛怎麼會學成這個樣子?

  佛法,佛教給我們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你有分別、有執著,心就不清淨了。釋迦牟尼佛,你想當年的生活,每天出去吃飯,沿門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生歡喜心。你不能說,我不喜歡吃這個菜,你能說嗎?你就有分別,你就有執著。所以他那種示現,就是真的教導我們,分別執著妄想放下了,徹底放下了。所以你接近佛,無論供養什麼,他就是吃你供養東西。三衣,那個衣是不常常換的,衣除非破了,不能用了;破了還可以補,補釘太多,實在不能用,你再供養一件。你看這個生活多簡單!沒有人供養的時候,樹下一宿,一點都不麻煩人。我們學佛要在這裡學。

  在家庭裡面,要恆順家人,你就不會跟家裡起衝突,家和,家和萬事興。一定要執著,所以很多學佛的同學,我們在答問的時候也遇到過。學佛之後,家裡不和,這就錯了。為什麼不和?你不能順從,你能夠隨順就和了。世出世法和為貴。所有一切矛盾、對立、衝突,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的,而妄想分別執著這個煩惱習氣根很深!無始劫以來,他就養成了,這難怪,文殊菩薩清楚,他能知眾生心,他能問希有法。

  所以學佛在這個地方學,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會的,所謂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會,不會是觸處成障,眼見色障難現前,耳聞聲障難現前,什麼都是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業。《地藏經》上講得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起心動念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講的粗一點是對立矛盾,必然產生誤會。誤會再擴展,問題就來了,就有衝突了。所以這要知道、要曉得。

  『如仁所問義,諦聽我今說』,這兩句是許說。我,是智首菩薩自稱。你看看前面加上諦聽,這句話重要。我們聽不會聽,如果是諦聽,那早就成就了,至少已經覺悟了,就是你沒有諦聽。什麼叫諦聽?一般解釋叫一心聽、專心聽,跟這個諦聽意思比較接近,專心,一心。這句話裡頭的意思,一心跟專心都是說不夾雜妄念。我一面在聽,一面還在想別的事情,這就不是諦聽。這樣聽法,當然不覺悟,為什麼?你心思散亂。

  佛法跟人見面的禮節是合掌,合掌代表恭敬,什麼是最恭敬?一心是恭敬,專注是恭敬。這十個指頭代表散亂,代表胡思亂想,散亂。現在我統統把散亂心收回來,合掌就成一心,十個指頭變成一個掌,表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懂得這道理,你見人家一合掌,你就曉得是我們要把散亂的心收回來。這也是孟夫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什麼叫學問?你能夠把散亂心收回來變成一心、專心,這學問,這學問之道。世間聖人他也這麼說法。

  「如仁所問義」,這個「仁」是對菩薩的敬稱,所以佛門裡面一般尊敬的稱呼,稱仁者。仁者是什麼意思?仁者就是菩薩。這是佛門通稱,在大乘教裡很普遍,稱仁者,就是仁慈的人。菩薩都是大慈大悲,仁者就是大慈大悲,推己及人。你看中國這個文字,這個文字就是智慧的符號,仁不是一個人,二人,二人是想到自己,立刻就會想到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喜歡的,我才能夠施於人。可是這裡頭你還得曉得,我喜歡的,人喜不喜歡?每個人喜愛不相同,那要怎樣施?施不能夠以自己為標準,要以對方,對方喜歡什麼,我們為他服務,我們成就他,那他當然歡喜。這裡頭要有真實智慧,對方要是喜歡作惡,喜歡殺生,喜歡偷盜,喜歡邪淫,喜歡妄語,我們能不能成就他?不可以,這裡頭有揀別。恆順眾生,要順他的德行、性德,不能夠隨順他造惡業,是非善惡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他是惡,他是非,這個不隨順;他如果是善,這我們可以隨順。如果這個善行是為眾生,為正法久住,那我們要全心全力的去隨順。這些都要多讀經書,我們才能夠通達明瞭。讀經書沒有別的,就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我們今天求教,到哪裡求教?找佛菩薩才行。

  建立道場,現在國內建道場的人很多,常常有同修來找我。建立道場,你就要想想道場是什麼意思?一定要有道!如果沒有道,那只有場,沒有道。往年李老師在世的時候,我們那時候很年輕跟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常常給我們說,古德講的,話也不是他說的,古德講「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常常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勉勵我們學生。學生年輕沒有福報,勉勵我們這一生不能走錯路。錯路是什麼?錯路你去建廟。你的道沒有成就,廟已經蓋好了,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這個話講得很客氣,也講得很含蓄。要是把它揭穿了,今天不揭穿大家都不懂。揭穿是什麼?有廟無道,沒有不造業的。造作一切不善的罪業,果報就在三途,你說這個事情麻煩不麻煩?所以古來大德他選擇什麼?他選擇道,廟隨緣,不重要。他在山上住山洞、住茅蓬,山洞是自己挖的,也有現成的,茅蓬決定是自己蓋的。在山上砍幾棵小樹,架起來,用一點茅草搭起來,茅蓬,都是自己建的。清修,成就自己的道業。

  道場怎麼形成?你真有道了。真有道,確實感動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些龍天善神他會替你找信徒,這個信徒決定是來跟你修學的,來做你的學生。既然有學生了,決定有護法,道場這麼樣建立的。自己有沒有操心?沒有操心,自自然然形成的。信徒不多的時候,來學的人也不多,就在旁邊再建個茅蓬,一個人一個小茅蓬。那個茅蓬就像我們現在的帳篷一樣,很小,確確實實只能供自己遮蔽風雨。幾個茅蓬在一起,這就是個道場。講經教學,研究討論,一般都找個大樹底下席地而坐。頂多是找一點生草在地下鋪比較軟一點,坐在地上,團團坐著。你看世尊當年在鹿野苑,最初說法講經,聽眾五個人。諸位知道,五比丘,憍陳如尊者五個人,最早講經說法是五個人。以後慢慢的,四周也有來聽,聽的講得好,這自然給你宣傳。釋迦牟尼佛沒有委託人宣傳,沒有委託人你介紹人來聽,沒有,全是自然而然來的,這我們要懂。就是始終保持清淨心,決定不失道義,這就成就了。起心動念要搞什麼,於道都不相應。所以我們學佛,學佛以誰為榜樣?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榜樣,決定不錯。

  世尊當年在世,中年以後,道場也不少,各地方都有。諸位知道比較著名的,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大城、竹林精舍。這些道場都是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他們的田園、花園、別墅供養世尊,請世尊帶著他這些弟子,在這個地方安居,講經教學,利益一方。供養不是把產權供養給釋迦牟尼佛,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出家了,他不要這個。所以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講,釋迦牟尼佛有的是使用權,所有權呢?所有權還是國王大臣、長者居士,是你們的,產權是你們的。我在這裡教一天,安居一天,使用一天;哪一天我不要了,統統奉還給你。但是這些國王大臣,這些大富長者們,釋迦牟尼佛不在,他請釋迦牟尼佛弟子繼續在這裡講經,所以就變成長年的道場。佛不在世,佛的弟子代代相傳,他們都樂意供養。可是要知道,主權還是他們的,出家人決定不要主權。好,沒有負擔,這叫真正供養。

  如果我把這個房舍花園送給你,產權過戶給你,那好了,你不是出了家嗎?現在有了家,把你拉回來,送你回家,你什麼都得要操心!這不叫供養,不是供養一個修道人,不是供養出家人,你怎麼可以找師父的麻煩?像在現代這個社會,像香港這個地方,如果你送一棟房子給這個法師,他出家了。他沒有這些財產,他是什麼牽掛都沒有。有了這棟房子,聽說還要納稅,繳什麼房稅、地稅,這個生活所需,每天電稅、電話費、電費、水費,亂七八糟東西,你不是叫這個法師還俗了嗎?每天張羅這些事情,心就亂了,心怎麼會清淨?這個道理你可不能不懂,你要是不懂,往往你善心供養一個法師,沒有想到是把這個法師拖到三途去了,你供養供錯了。

  真正供養,就像世尊當年在世那些護法,那就正確。產權是我的,你在這裡辦道,所有一切你都不要操心。房子是我的,我照顧,我讓你在這個地方修道。你只在這裡安心辦道,房舍裡頭所有一切這些瑣碎的事情,齋主完全負責。我現在住在香港跑馬地,陳老居士供養的,如法,產權是他的。房屋有什麼修理的時候,都是他來經營,管理處找他不找我;水電費他繳,電話費他要繳,這就如法了。我不住了,房子他就收回去不是我的,這樣供養如法。道場亦復如是,他有徒眾很多,人很多,供養一個道場,也是如此,這叫真實供養。不是把產權、所有權給你,所有權給你,你就不是出家人了,出家人怎麼還會有地、有房子?哪有這種道理!你有家,那怎麼能叫出家?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你要搞不清楚,往往自己造罪業自己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因果。善因一定感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起心動念這個思想波剎那之間周遍法界,這是真的。我們這個念頭的速度,比光比電快得太多了,光跟電簡直不能比。那周遍法界,諸佛菩薩哪有不知道?《無量壽經》上說得很好,西方極樂世界大眾,不是阿彌陀佛也不是觀音菩薩,往生的那些大眾,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他的性德、德能幾乎都起作用,天眼洞視,天耳徹聽;洞視徹聽就說明沒有障礙。沒有障礙,雖然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我們在這裡一舉一動他看得很清楚。我們在這裡不要說說話他聽得很清楚,起心動念他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這個波速度太快了。極樂世界大眾都知道,文殊菩薩焉有不知之理?文殊菩薩能知眾生心,所以他能夠問得出來。

  諦聽,這個諦聽要是照《大乘起信論》上來講「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叫諦,馬鳴菩薩教導我們。一般講法,離心意識,這就是諦聽。你要用心意識,就不叫諦聽了。這心意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意是執著,識是分別,心是妄想,阿賴耶是妄想,這不好懂;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換句話來說,起心動念。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是妄想,非常微細,這一般講是反應。眼見色他有反應,耳聽聲有反應,雖然還沒有執著,還沒有分別,他已經有反應了,這個反應就是起心動念,這很微細。沒有絲毫隱瞞的,遍法界虛空界通的,沒有障礙,這是我們說的這一真法界裡頭沒有障礙。所以我們一定要學、要練習,練習諦聽,看的時候諦觀;耳諦聽,眼諦觀,沒有不成無上道的道理。

  你懂得這個字,那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心中常生智慧」。見色聞聲,接觸外頭境界都開智慧,不生煩惱。你用心意識,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有不生煩惱的道理!所以一切煩惱從哪裡生的?都是從分別執著生的。離開分別執著,你的煩惱去掉一大半。這三大類的煩惱,這兩類去掉了,三分之二的煩惱斷掉了。你看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這很難斷。所以前面兩個在這一生當中,一定就是斷不了也要把它伏住,這才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兩種不斷自然就沒有了。為什麼?極樂世界修學的環境太好了,這個諸位要知道。

  老師是阿彌陀佛、諸佛如來。怎麼說諸佛如來?你每天都去參訪,去拜佛。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而且參訪怎麼樣?參訪還身都不要動,身坐在阿彌陀佛講堂之中,十方諸佛?化身去了。諸位想想這個味道,他有能力化身去。十萬億佛國土,他就能化十萬億個身,同時到各個世界去拜佛、去供養。拜佛供養修福,聽佛說法增長智慧,在那個地方福慧雙修,你說那個成就多快!這麼一個無比殊勝的學習環境,我們要不去,那就錯了,那真叫大錯特錯!

  如果這一生當中遇不到這個法門,那是業障,也不能怪你;遇到了,你不把這個機會抓住,在這一生成就,而讓它當面錯過,那這是自己過失。古時候善導大師說得好,這一切總是遇緣不同。我們今天的緣具足、緣殊勝。得人身,聞佛法,又聞到淨宗,依據的典籍正確沒有錯誤,又有好的同參道友,有善知識引導,這個緣統統具足。所以在這個時代建道場,成就大眾,無量功德。這樁事情印祖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這是我們淨宗最近的一位祖師,不學淨土的對他老人家都非常敬仰。他教我們,道場不要大,住眾不要多,最理想的二十個人。小道場容易維持,生活容易,不要常常去求人。常常為道糧、為道場而求人,道就沒有了。道是什麼?清淨心,清淨心是道心。有道心,你的言語,你的造作自然與道統統相應。心清淨,語清淨,身清淨,一定要念佛,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才是圓滿功德。

  如果不生淨土,你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出六道輪迴要斷見思煩惱,你有沒有能力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你能斷得了嗎?若是論斷煩惱,末法時期恐怕一個成就的都沒有。這個話不是我說的,黃念祖老居士講的,我們李老師也說過,末法時期確確實實只有帶業往生。煩惱習氣沒有斷,這一句佛號念得好,念得有效果、有力量,把煩惱控制住,讓它不起作用,這樣你就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

  蕅益大師說得好:只要這一生當中,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足了。蕅益大師的話。他老人家示現在這個世間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蕅益大師是什麼樣的人?身分沒有暴露。可是印光大師的身分暴露了,大家都曉得他是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蕅益大師身分沒有暴露,可是印光大師對《彌陀經要解》的讚歎,給我們透出一點訊息。他說《彌陀經要解》,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是讚歎到頂頭了。從這句話裡面我們想想,蕅益大師是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如果不是阿彌陀佛,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為什麼?要不然《要解》做不到這麼圓滿。這是印光大師講的。

  我早年在新加坡,演培法師就這個問題問過我,他很懷疑。他說印光大師對於《要解》的讚歎,是不是太過分?我跟演培法師說,我說:一點都不過分,他老人家所講的真是恰到好處。演培法師是修彌勒淨土,他的目的(目標地)是兜率天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他曾經有過兩次邀請我到他道場給他的信徒們講開示。我讚歎彌勒淨土,讚歎領導的法師,讚歎跟演培法師修學的這些大眾。所以諸位同修要記住,「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很重要,你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讚歎別人,謙虛自己,那我們就真的學到了。所以我參觀聖一法師道場,我讚禪;演培法師找我去講演,我讚歎彌勒淨土,彌陀淨土一字不提,這是我們佛門的規矩。他在那裡已經教了那麼多年,那麼多徒眾跟他學習,我們這一讚歎,這些徒眾對老師有信心,這就幫助他、成就他。可不能毀謗,可不能在那裡比較,那你就錯了,那你就是破和合僧,你就造罪業。所以一定要懂得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鼓勵別人,這是絕對正確的。這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智首菩薩偈頌第二首:

  【過去未來世。現在諸導師。無有說一法。而得於道者。】

  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頭給我們說,從第二首到第十首這九首偈,「餘九正答所難」,這上面文殊菩薩問的這些難題,正式答覆他。「略分為二」,這九首頌分為兩段,「先二」,這就是第二首跟第三首,就是頭一段,「開二章門」,二章門。「後七雙釋二章」,後七是第四首到第十首,這一共有七首偈解釋這兩章。你看先把這兩章說出來,後面還有詳細解釋。「今初」,現在我們看第一首偈。「初偈標眾行成果章」,這裡頭我們要注意眾行,眾行就是我們常講的六度萬行。如果捨棄六度萬行,菩薩不能證果。菩薩要想圓成佛道,一定是修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是助道,這要懂得。

  下面你看大師給我們解釋說「謂正助相假」,假就是假借,正要藉助的力量,助要藉正的力量,就是正助相輔相成。「必萬行齊修,故諸佛同說,言無有說一者」,這是偈子裡頭有『無有說一法』,無有說一者,「必具說也」。就是諸佛如來講經說法教學,絕對不會只說一門,一定是說無量法門,統統說的。說一門得道的,沒有,決定是六度萬行齊修才能得道。這個提示很重要!我們就不能夠疏忽。

  在我們現今這個社會,這個社會跟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有同也有異,異就是不同。不同的,是世尊出世的那個時代,跟中國同一個時代非常相似,都是屬於沒有統一。印度也沒有統一,中國也沒有統一,是屬於什麼?歷史學家稱為部落的時代。周朝雖然有天子、有諸侯,其實真的嚴格的來說,部落。我們在古書上讀到,天子國大(國土大),大到什麼程度?千里,那個地真的就是不小。千里,周朝的度量衡跟我們現在又不一樣,我們看到弘一大師《律學講錄三十三種》,他有一本書,《律學講錄三十三種》,三十三種裡頭有一種「周尺考」,他研究考證周朝時候這度量衡的尺。因為我們常常在書上念到的,一般人都是很高,都是身長一丈,還一丈多,好像比我們現在人高很多的樣子。其實周朝尺的一尺,相當於我們現在市尺大概六寸的樣子,所以它的尺不大。這樣說一丈大概就是現在我們的六尺。那我們現在一般的個子也差不多,並不是比我們現在高很多。縱然高一點,就像我們今天講的一百七十公分、八十公分的樣子。這是我們聽到就很正常,我們現在人身高度,一百七、八十公分的人很多。

  我們相信周朝時候講的那個里一定比現在的里更短。千里,可能只有現在三、四百里的樣子。還不是算公里,公里在我想大概是二百里差不多,公里,周天子他管轄的範圍。大國是百里,小國有五十里、有三十里,就是說一個小村莊,村莊裡面的領袖,一個小諸侯,我們看到經上記載的有八百諸侯。八百諸侯分配在哪些地方?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跟長江流域,周朝那個時候天下就這麼大的範圍。看看古時候那個版圖,再跟現在的地圖比較起來,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瞭,範圍並不大,但是這裡頭有八百諸侯。在印度當時也是這個樣子,沒有統一。

  孔子、釋迦他們都是從事於教育工作,用現代的話來講社會教育,他不是搞專科,他什麼都教。實在講,他們兩個也真有智慧、也真有能力,什麼都懂,行行都通,所以是個教育家,那就正是現在所說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你看他們教育不分國家,不分地區,不分種族,也不分信仰,有教無類,只要你來,只要你肯來學,他就會很認真的教導你。世尊跟孔老夫子這一點完全相同。這是沒有統一之前的社會狀況,我們要知道。那世尊在當年教學時間並沒有多長,你看就有十六大國王都拜他做老師,都聽他的教誨。這十六大國王一定就影響很多小國王。我想小國王絕對不止一百多國。所以同、異在這裡面就能看到,確實多元文化的教育,這是不同的。同的,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效果,完全相同。

  這相同是一個正道,正道是相同,助道不相同。助道,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同一個目標,同一個方向,這是同,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同異不二。夫子教學目標方向也是一致的,他教的是什麼?孝悌忠信而已矣。實在講,孝悌忠信不是孔老夫子發明的,代代相傳,再往上推,推到堯舜,推到黃帝。那麼夫子往上推,又往上推二千五百年。夫子去我們二千五百年,他再往上推又是二千五百年,五千年的文化,孝悌忠信是五千年的傳統。所以有人講儒家,「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他們特別強調的。

  儒家講仁義,這個說法也很有道理。仁義的內涵是什麼?無非就是落實孝悌忠信,自己做到了,一家做到了,推廣到國家,推廣到天下。那個時候的天下就是現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區,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後又推廣到珠江流域,所以說五湖四海。五湖都是在長江附近,這諸位都知道的;四海在中國沿海,上面是黃海,東海,南海,有個渤海,渤海就是山東跟遼寧當中的,天津這屬於渤海,所以稱四海。五湖四海就是現在的中國,那個時候稱天下,這就是教學範圍。世尊在印度,當時推展到五印度,五印度是印度全境,北印度,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中印度,那時國家也就不少,在我們相信可能還不止八百諸侯,可能更多。所以我們要了解世尊出世那個時候的環境。這些地方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中國古書上常常看到天下,很少看到國家。這說明什麼?心量大,他能包容,這包容天下;包容天下就是包容各個國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

  孟子跟孔子相距一百年,孔子在春秋時候,孟子在戰國。戰國的時候社會狀況就產生很大的變化,這大的國家(強國)併吞附近的小國,所以八百諸侯到孟子的時代就變成七個,七雄,戰國七雄,小國都被它們併吞了。到秦的時候統一中國,天下才變成一個。把所有過去小國、大國都變成了郡縣,就像現在的行政組織省跟縣一樣,大國就是省,小國就是縣,產生了很大變化。這種情形跟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的情形有類似的情形,不過現在地球是比從前範圍更擴大。所以現在我們要學孔子、要學世尊,心量要放大。起心動念,我們要為整個世界來著想,不能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群族,那你就錯了,那跟「眾生無邊誓願度」就相違背了。在其他宗教也不例外,譬如基督教跟天主教,我常常跟他們接觸,「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世人,全世界的人,沒有說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人,沒有。所有宗教都是講到人類。現在宗教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大的宗教,每個國家地區都有他們的道場,都有他們的信徒,這些都是事實,這就叫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共一體,這要認識。正如同我們一個人身,我常常用人身來做比喻,大家好懂。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不是一個單純器官組成的,許許多多不同器官組合的。眼不是耳,耳不是眼,鼻不是口,口不是鼻,裡面五臟六腑就好像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所以從一個人身,你看外有五官,內有五臟六腑,也是個多元文化的集合,混合體,不是單一的。宇宙亦復如是。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眼要第一,耳也要第一,鼻舌,全身每個器官、每個細胞都第一,身體健康。這個道理諸位容易懂。

  我們要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定繁榮興旺,大家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要不要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第一?所有的族群都第一?所有的宗教都第一?這個世界才健康。如果有第一,第二,第三,麻煩就來了。就好像我們人身體,假如說五官,我眼睛不錯,第一,看得很清楚,耳不行,鼻也不行,你就生病,你就不健康了。如果生病,趕快幫助他恢復,要恢復樣樣都第一,眼見第一,耳聽第一,鼻嗅第一,舌嘗第一,樣樣都第一,這身體健康。所以這叫多元文化,這叫我們想自己,一定要想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自己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得盡心盡力,做到盡善盡美,與其他的國家族群、宗教文化密切配合。這個理念正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理念。我們講經題的時候給諸位介紹《華嚴》,華是花,嚴是莊嚴,這個經就好像一個大花園,大花園裡面所有花卉應有盡有,一樣都不缺,美不勝收。如果這個花園其他品種都沒有,只有一種,諸位想想有什麼好看的?所以《華嚴經》它原來的經題是叫《雜華莊嚴》,中國人喜歡簡單,雜字就去掉,那個莊嚴,莊字去掉,所以取《華嚴》,梵文原本是《雜華莊嚴》。

  我們有這麼一個理念,有這樣的胸襟,你活在這個世間就格外的有意義、有價值。現在這裡有誤會的、有對立的,我們要懂得把它化解,要恢復正常。正常決定沒有對立,決定沒有矛盾,永遠是和睦的。這個和睦,睦裡頭有愛、有敬。所以我們今天對一切人、對一切物,只要是人,你看《弟子規》裡頭說「凡是人,皆須愛」,那就是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凡是人都需要尊敬,都需要關懷,都需要照顧,都需要合作,你說這多美好!我們在這世間,從事於哪一個行業,決定把這個行業的工作做好,跟其他行業合作;就好像一個器官一樣,我們是哪一個器官,是什麼樣的功能,把自己做好,跟其他的器官密切配合,身心健康,長生不老,就這個意思。

  我們看這偈頌的經文,開頭說『過去未來世』。這一句話裡頭是講的三世,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這三世。『現在諸導師』。導師是佛,對佛的尊稱。只有佛才能夠指導我們、引導我們回歸到自性。他是過來人,他是修行證得圓滿佛果的人。「諸」這個字裡頭是雙關語。三世諸佛,這多,這個諸是諸多。像我們《大藏經》裡面有《三世三千佛名經》,過去千佛,現在千佛,未來千佛。佛門裡面一般道場在過農曆年的時候喜歡辦拜萬佛懺,這是世尊為我們略舉,這虛空法界剎土多,因此佛就多!一個佛剎就有一尊佛在那裡教化,佛是略略說一說,就講了一萬二千多尊佛名,我們稱之為《萬佛名經》。過年的時候大家去念這部經,我們稱為萬佛懺,拜萬佛,很多地方都有這個風俗,這就是「諸導師」的意思。

  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華嚴經》裡面的,這個「諸」是什麼意思?諸是包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在《金剛經》,江味農居士《講義》裡面,你看江居士的解釋,《金剛經》上常講「諸佛如來」,江居士的解釋,這個諸就是指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天台家講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這籠統來講,四聖法界是相似即佛。那講相似即佛,阿羅漢也是佛,辟支佛、菩薩那都稱為相似即佛。六道裡面認真修行,修行功夫得力,這個得力是什麼?能伏煩惱,不是斷煩惱,能伏,能伏煩惱就能開智慧;不是大智慧,小智慧,小智慧很管用,能開智慧。煩惱伏一分,智慧就透一分;煩惱伏十分,智慧就透十分,叫觀行位佛。這天台講六即佛,觀行即佛。一切凡夫初入佛門,一品煩惱也沒有伏,伏不住,一品煩惱都沒有伏,那叫名字即佛,有名無實。

  修行,世出世法也是一樣的,你看看儒家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他講修身就是我們佛法講修行,是從自己為本不是修別人。處處都看到別人錯了,沒有看到自己錯,算不算修行?不算。真正修行,《壇經》裡面六祖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修行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不見世間過。見世間過,自己的過失已經現前了,所以「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左就是退轉了。你看到別人過失,正是你自己的過失;你自己要是沒有過失,你看不出別人過失。六祖所說的,不僅僅是禪宗必定要學,《壇經》從它的性質、理念、教誨來講,通一切宗教,佛家的術語說通宗通教。通宗,禪宗必須要遵守;通教,大小乘的教下,那就各個宗派都應當遵守,通宗通教。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過失,心裡就想,甚至於就質問,你懂得佛法嗎?你是個修行人嗎?其實說這個話的人,正是他自己也不懂佛法,他自己也不是修行人。那個人有過錯,有幫助他糾正的人,那是什麼?道場裡面的維那師,維那是管秩序的,他有職責。就像學校裡訓導長,訓導主任他管,校長管,他們是管事的人。我們怎樣幫助他糾正?我們不能說,我們做出一個好榜樣給他看,清眾互相身教。他看到這個人不對,那個人不對,我們坐在那裡如如不動,覺得每個人都沒有過失,讓他看。這就是教他,一句話都不說。這都是智慧。

  智慧落實在生活上,智慧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比言教效果大。言教,他不接觸的時候,會發生衝突,身教不發生衝突。所以佛教比丘,大眾在一塊處的時候,當然有一些煩惱習氣重的是在所難免。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佛在《戒經》裡面教導我們,對付那些惡比丘用什麼?默擯。默擯是什麼意思?你看看經論裡頭的解釋你就知道。默擯就是儒家所講的「敬而遠之」。不是不理他,不理他不可以,不理他,你就錯誤了。普賢菩薩第一句教我們「禮敬諸佛」,你怎麼可以不理他?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華嚴》、《圓覺》裡都這麼說的。你怎麼可以得罪佛?那他現在做的事情不如法,他妨礙別人。妨礙別人是我們禮敬不缺乏,對他還是有禮貌,還是有恭敬。尊敬他,只是怎麼樣?他那個形象不好,不跟他學。遠之是不跟他學,是這個意思,不是沒有禮敬。

  所以敬而遠之。遠不是我跟他保持距離,遠遠的離開他,不是這個意思,遠是不學他。我們學他善的那一面,不能學他惡的那一面。他惡的那一面,自己看到之後,聽到之後,要反省,他的毛病我看出來,回過頭來想一想我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如果我也有,趕快要改;如果我沒有,自己勉勵自己不要犯他的過失,所以他是我的老師。這就是孔子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就這個道理。善人,我跟他學習;惡人,我用他做借鏡,來糾正自己的過失。這是諸導師第二個意思,就是法身菩薩。

  延伸到我們現在,現在佛不住世,這個世間沒有佛了,菩薩也沒有了,我看阿羅漢也找不到。現在諸導師就是以前李老師教導我們,阿羅漢是證果的人,現在沒有證果的人,要找什麼?找真正有修行的人,有學有修,找這種人就不錯了。他雖然有修,他還沒有證果,他煩惱習氣還沒有斷盡,靠得住靠不住?沒有關係,他總比我強!我還不如他。我不如他就可以向他學習。學習到一個階段,我差不多可以趕上他了,你自己會很清楚,這是煩惱輕,智慧長,到這個時候我們再找老師。

  世間找不到人,找古人。那古人可以找佛、可以找菩薩。譬如我把《無量壽經》介紹給大家,你依照《無量壽經》去修行,老師就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做老師,那你真的要跟他學。阿彌陀佛在日常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是怎麼做的?《無量壽經》上有記載的。你看看,他本來是國王,捨棄了王位,那個時候有佛出世,自在王佛,他拜佛為師,跟佛學習。你去仔細觀察他怎麼學的?發大願,勇猛精進。佛教給他的,他百分之百的都落實了,他全做到了,進步得非常快。那個時候人壽命長,所以他跟佛的時間也長,正是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時間短了不行,為什麼?毛病、習氣斷不掉,要時間長。所謂是千錘百鍊,決定不能休息,決定不可以懈怠。所以經天天要念,讀經,研究經教,就是親近諸佛菩薩。參考祖師大德的註解,就是我們在經教裡遇到困難的時候,請這些大德前輩來為我們化解這些障難,我們向他們請教。等於說經教是主,佛菩薩是導師,這些祖師大德是我們的助教,這個樣子,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道業一定要擺在第一位,名聞利養一定要徹底放下,活在這個世間自利利他。這自利真正就是利他,利他是真正是自利。如果把自利擺在第一,利他擺在第二,你利不了他,也得不到自利。從初發心就要把利他擺在第一,把自利擺在第二。我苦修,修什麼?是為利他的。我要不修成,我不能幫助眾生。幫助眾生首先為人演說,那個演就是表演。你不能給眾生做一個好樣子,你演沒有,演沒有說也就沒有,你沒做到。你沒有做到,你就說,人家不相信,你沒有辦法感動人。你自己必須先做到,然後你再說到,別人相信你,別人也稱讚某人真有德行,他才肯向你學習。如果只是會說,而做不到,自己心行與經教相違背,這是造業。別人恭敬你,別人供養你,你要在這裡頭起了貪心,貪圖享受,你馬上就墮落了。你看悟達國師,皇上送他一個沈香寶座,他的傲慢心就生起來,立刻就墮落,冤家債主就找上身來了,這不能不知道。菩提道上,世法求學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小心謹慎,勇猛精進。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學道!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認真學習的。修行就在這些地方,除了這個地方之外,你還學什麼?導師不能離開。

  後面這兩句是說明,一切諸佛決定是正助雙修。這個註解裡頭講得好,「謂正助相假,必萬行齊修」。萬行齊修就是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以細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不離正助。那今天我們落實到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的正修是什麼,你可不能不知道。《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正修。你看經上三輩統統都有這一句,你就曉得這是淨宗的正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都是屬於助修。我們對於助修選了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裡面有淨業三福、六和敬,非常重要;戒定慧三學,六波羅蜜,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是助修。也就是說,我們從早到晚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不能夠違背這五個原則,都要與五個原則相應,那我們就正助齊修了。念念幫助我們不失菩提心,不失正念,一向專念,你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淨土;除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之外,不放在心上。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與三福相應,與六和相應,與三學、六度、十願相應,你想想看這樣的人,他往生極樂世界還有問題嗎?決定有把握。

  記住這經上這裡一句話,「無有說一法,而得於道者」。這個得道就是成佛了。成佛絕對不是一法,決定是正助雙修。正雖然是一,助是無量無邊。智首菩薩在此地只舉六度四無量心代表一切法。一切助道法要是把它歸納就是歸納成六度,六度再歸納,歸納成一個布施,布施是放下,看破是般若、是智慧,你不能放下,你就不能看破。六度怎麼都歸納布施?布施裡頭三種,前面跟諸位介紹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屬於法布施。所以六度歸納為一個,助道法說一個就是布施,布施展開六度,六度展開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展開的,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放下!所以總的來說,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正助統統圓滿了。在哪裡修?生活當中修,工作當中修,無論哪一行(行業),工作裡面修,待人接物裡面修,圓圓滿滿成無上道。得於道就是成無上道。三世諸佛都是這麼修的,沒有例外的。理事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瞭,沒有懷疑,依教奉行。好,這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