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一九卷) 香港九龍 檔名:12-017-0219
請掀開經本,日天子偈頌第三首:
【佛身無等無有比。光明照耀遍十方。超過一切最無上。如是法門歡喜得。】
這首偈是須彌光歡喜幢天子他的讚頌,他所修學的法門是「為一切眾生主令勤修無邊淨功德解脫門」。為一切眾生主,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主是主宰的意思,是典型模範的意思;換句話說,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依照他這個樣子來學習,所以這個主就是教主的意思。在偈頌裡面我們讀到,跟長行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明顯了。『佛身無等無有比』,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佛是一切世間的教化主,我們換句話來說,主持教化的這個人,所以佛是三界導師,天人教主,我們看古大德常用這兩句話對佛陀的稱讚。佛的身無量無邊,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到太多了,佛沒有一定的身相,佛是隨類化身,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佛,在此地我們決定不能夠誤會,把他當作一個人來看待,那就錯了。佛不是一個人,究竟是什麼?佛是我們自性的性德,不是別人,他是自己,自己性德的流露。這個道理很深,一般人不容易聽懂。所以佛在經教裡面常常用比喻來說明,我們聽講的人從比喻當中可以能夠體會到佛所說的真實義。佛常用夢境來做比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晚上作夢夢到佛,佛從哪裡來的?佛還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因為整個夢境都是自心變現的。夢中有自己,夢中有佛,夢中還有很多人,夢中有山河大地,這些東西全是自心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古德講,如果你在夢中覺悟了、明白了,我現在是在作夢,這個時候你就懂得佛在經上常講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能變的心,妄是所變的境界。夢中境界是妄的,現在的心變成夢境,全真就是妄,夢境是妄;整個夢境就是自己能現的真心,所以全妄即真。真妄不二,性相一如,我們從這個比喻當中能夠體會得到,細心去體會,細心去觀察。我們講感與應,感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應是我們的真心,真如本性我們稱之為佛。真心是一,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但是性德的感應能隨著眾生的念頭轉變,變化無窮。
為什麼說「無等無有比」?因為他純真無妄,所以九法界的眾生都沒有辦法跟他平等。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跟佛就不能平等;如果這一品無明破了,他成佛了,佛跟佛平等。等覺菩薩尚且不能,何況以下,何況我們凡夫?無有比,沒有能夠跟佛相比的,佛是純善。諸法當中,總體來說不外善惡兩個字,在十法界裡地獄純惡無善,諸佛純善無惡,當中的都是善惡混雜;善多惡少往上升,惡多善少就往下墮落,這樣形成十法界,形成無量無邊的法界,法界裡面的升沉無非善惡兩個字而已。所以佛是純善無惡,九法界眾生無等無有比,這是說這麼兩樁事情。可是這五個字當中還有很深的意思,我們要能夠體會。佛性、佛身既然是性德的顯現,就說明性德是無等、是無有比,這樣就會歸自性,說到我們自己身上來了;我們自己有佛性,我們自己性德跟諸佛如來果地一絲毫的差別都沒有。佛對眾生的教誨沒有別的,幫助眾生恢復性德而已。我們接受佛的教誨,依教奉行,性德恢復,也作了佛,佛居不居功?沒有,佛心清淨,佛不會說「我對你有恩德,我做了很多好事,幫助你們大家成佛,我的功德很大」,佛沒有這個念頭。這些功德、福德、恩德的想法都是凡夫,凡夫才有這樣的分別執著,如來果地上沒有,念頭都沒有,所以才是純善,純真無妄。事一定要做,念頭決定沒有,這就叫空有二邊不住,《金剛經》上講的「無住生心」。無住是你念頭都不生,叫無住;生心是什麼?幫助一切眾生超凡入聖。一切諸佛如是,法身菩薩亦如是,這個好樣子我們要學,要認真努力去學習。
『光明照耀遍十方』。他們起心動念是光明的,為什麼?起心動念都是為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念頭光照十方,他們的言語也是光明遍照十方,字字句句都是利益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他們的行為也是光照十方。生活是十方一切眾生生活的榜樣,他們工作,工作的精神、工作的態度,也是十方一切眾生的好榜樣,他們的處世為人點點滴滴無一不是一切眾生的好榜樣,這就是「光明照耀遍十方」。我們要明瞭,我們要覺悟,我們要學習。諸位一定要明瞭,為一切眾生是大公無私,光明遍照;為自己是黑暗的,一片漆黑,違背了性德。性德是光明的,性德是無私的,只要有一念私心起,一迷一切迷,自性的光明遍照失掉了,變成一片漆黑,一片黑暗是自性裡頭沒有的。這個黑暗從哪裡來的?無明造成的,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我們今天生活在黑暗裡頭,墮落在這個裡面,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墮落的。佛菩薩今天幫助我們,身口意三業都幫助我們,起心動念幫助我們是意業,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是語業,在生活行為當中做出種種榜樣給我們看是身業,身語意三業圓滿的教導,這個恩德世出世間第一,也是無等無有比。
知恩才懂得報恩,用什麼方法報恩?依教奉行。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只有這個方法才能夠報佛的深恩。受是能信、能解、能行,這才叫受;實際上,包括了信解行證四個字,你是真的受,接受了。持是保持,永恆不失,不但這一生不會失掉,生生世世都不會失掉;換句話說,生生世世都是行菩薩道,這叫持。讀誦、為人演說是化他,是幫助別人。讀誦,這裡面有自利、有利他,自利是親近諸佛菩薩,我們每天讀經不離佛菩薩,親近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與佛菩薩同在,這是讀誦的自利;讀誦也利他,雖然我讀經的時候旁邊沒有人看到,但是有很多鬼神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他們圍繞著我們在聽,聽經,聽我們念經。有不少同學在讀經或者在念佛的時候,見到瑞相,見到光,聞到異香,這種瑞相最多也最平常,常有。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也常常有這個現象,那個時候我向懺雲法師請教。法師告訴我,你念佛讀經的時候,有天神、鬼神在旁邊聽,尤其是天神,天神身上有香氣,衣服有香氣,鬼神沒有,天神有。證明我們在念佛讀經,有天神、鬼神常常圍繞著,他們在聽,所以讀誦那就是利他。現在我們更有強有力的證明,不但我們人念佛鬼神聽,電視機放錄相帶鬼神也聽,這是我們最近得到的證明。所以居士林二樓、一樓,這兩層的電視機二十四小時開放,日夜不停在那裡播放講經的錄相帶。居士林的同修告訴我,現在他們是兩套設備,怕這個機器使用太久會出故障,所以用兩台機器輪流播放。鬼神在聽經!我們如果不用功,連鬼都不如,不肯認真幹,鬼都笑話你,你不但沒有臉見人,連鬼都沒有臉見他,你往哪裡去?值得我們深深警惕。
我們的身光,我們的言光,我們的身光要學諸佛菩薩遍照十方。那問,我們有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有,真有!我們能力大小隨著我們心量,所以我們有分別執著,我們這個能力就小,為什麼?你的光,你的心光(起心動念),你的言語光,你的身體造作的光,決定不會超越你的執著。如果自私自利這個執著很重,你所做的這些功德之光只能夠在你自私自利的小範圍;如果你能夠想著你一家人的利益,你的光明也只能達到你一家,不會突破你家的界限。因此我們要學佛,突破個人的界限,突破家庭的界限,突破種族的界限,突破國家的界限,突破世界的界限,那我們就跟佛一樣。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遍虛空遍法界,隨著心量大小。佛的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佛的光明遍十方。我們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棄,念念想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盡心盡力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為法界一切眾生造福。什麼是福?幫助他破迷開悟是福報,真實的福報,世出世間第一大福是覺悟眾生,幫助眾生覺悟。我在講席裡常說,唯有佛菩薩才修第一等的福報。釋迦牟尼佛他不作國王,他不作統帥,他也不搞經濟,社會上任何行業他不選擇,他選擇教學,而且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學,又是個義務的教學,圓滿功德,無等無有比。我們這才恍然大悟,釋迦牟尼佛果然是世出世間第一等聰明人,幹第一等聰明事,全心全力覺悟眾生,身語意業光明照耀遍滿十方法界,『超過一切最無上』,一切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能夠超過的。
這個意思我們懂得了,如何落實?是不是也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出家?不是的,我們真正明白為世間教化主的意義。世尊在《華嚴經》末後做一個廣泛的展示,以文殊、善財、五十三位善知識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這個榜樣總體的說,就是為一切眾生做最好光明的榜樣。五十三位善友所表現的,從身分上來說男女老少,從工作上來講各行各業,說明無論是什麼身分,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可以做到你的心光、佛光遍照十方法界。我們做一樁事情,看到是一樁小事,它的波及,光就是波,波動所能夠達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今天我們講它的影響力,它影響虛空法界,不能把它看輕,不能把它看小。我們喝一杯水,端起這個茶杯,這個動作就放光,就有波動。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端起茶杯,喝一口水,菩薩六波羅蜜、菩薩萬行就在這一個舉動當中圓圓滿滿落實了。覺悟這是菩薩行,不覺悟的迷惑顛倒,覺悟就是這麼一樁小小的事情,都是給虛空法界一切迷惑眾生做榜樣。所以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無一不是菩薩道,無一不是菩薩行,問題是你會嗎?
禪宗祖師勘察行人,常常問「會麼」?會了,你就轉凡成聖,你就是菩薩,就不是凡夫;不會,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薩。真實功夫就是這一念的轉變,真正轉過來了,佛家的教學「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你這一轉統統轉了,圓滿功德。為什麼你轉不過來?你對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轉不過來。轉不過來還是隨順煩惱、隨順習氣,輪迴心造輪迴業,每天念經念佛都是輪迴心,都是輪迴業;換句話說,你出不了輪迴。你念頭一轉,轉過來了,轉輪迴心為大菩提心。怎麼轉法?轉自私自利為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大菩提心,自私自利是輪迴心。真轉過來,毫無疑慮的轉過來,不必去想著提防這個、提防那個,那你沒轉過來,還是輪迴心。真正轉過來,什麼疑慮統統沒有了,圓滿智慧現前了。世間人為什麼?這個不行,我的損失太大,這有害無利!念念想到利害,念念想到得失,依舊是輪迴的念頭。真轉過來了,沒有利害,沒有得失,沒有是非,沒有人我,真轉過來了。還有一念想這個、想那個,沒有轉過來。轉了一半,那一半沒轉過來,假的。一轉一切轉,不可能轉了一半,那一半沒轉,這是自欺欺人。一百分,九十九分我都轉過來了,還有一分沒轉過來,還是假的。
印光大師《文鈔》裡有個故事,有個參禪的修行人,遇到印光法師,跟印光法師說,宗門一千七百則公案,《五燈會元》裡說的一千七百則公案,他說:我差不多都參破了,都參透了,還有五、六條沒有參破。印光大師回答他一句話:一千七百則公案有一條沒有參破,你就完全沒有參破;一條參破,一千七百條統統參破了。這個人聽了之後,一下省悟過來,不參禪了,跟著老法師念佛。告訴你轉境界,你說「九百九十九條我都轉過來了,還有一條沒轉過來」,你全部沒轉過來。佛說得好,一轉一切轉,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個話講得透徹到底。千萬不要貢高我慢,以為自己了不起,自己是生死凡夫,不免三途果報,有什麼了不起的?修行的功夫在哪裡見?無論你修什麼法門,功夫在你生活日常的表現,你還有沒有煩惱習氣?如果還有煩惱習氣在,你沒有功夫。你修行有沒有進步,就看你煩惱習氣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那你功夫有進步了。你有沒有成就?那要看你煩惱還有沒有,煩惱習氣沒有了,你成就了,這個成就是你不會再墮落輪迴了。你還有絲毫煩惱習氣,習氣是什麼?表面上沒有了,心裡還有念頭起來,還是不行,還沒有脫離輪迴,還在六道。既然在六道,你就決定逃不過三途,這是事實。經教裡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是提醒我們,機會太難得了。你今天得人身、聞佛法,這種機會千載難逢,「百千萬劫難遭遇」。你遇到了,如果你能夠抓住,你這一生成功了,永脫輪迴;如果你沒有把機會抓住,你還隨順煩惱習氣,還自己在安慰自己,這個機會當面錯過,你還是搞輪迴,還是不免要墮三途,這是真可惜了。
人為什麼放不下?教理不明、不透徹。學佛的人想替佛教多做一點好事,做好事要錢,想方法能少繳一點稅,把這個錢拿來做好事,你說這個念頭是對還是不對?凡事要往長遠影響去思考,我們就不會做錯事情。人人都逃稅,人人都漏稅,國家財政就匱乏,這不是個好的影響。現在人貪心重,我們示現的榜樣應該是什麼樣?歡喜繳稅,絕不逃稅,給世間人做個好榜樣。多做一點好事,我們這個舉止,樂意繳稅,歡喜繳稅,絕不逃稅,這是大好事!喚醒一切眾生的偷心,比逃稅漏稅得來的一點錢多做一點佛教好事還要好,不知道好多少倍!幾個人想到?所以凡事要從影響深遠處去著眼。我們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事雖然小,影響層面大,影響的層面深,這就是好事。我們孝養父母,做出這個樣子給社會大眾看,這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為人演說,演是表演,我們在這世間,你看我們怎麼對父母,我們怎麼對兄弟姐妹,怎麼樣對兒女,怎麼樣對親戚朋友,這就是「光明照耀遍十方」。父母對我不好,兄弟對我不好,親戚朋友對我不好,我對他好,他佔便宜,我吃虧,我願意吃虧,我歡喜吃虧。我們只要用一個心,真誠慈悲,真誠的愛心,把真誠的愛心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這是佛教,佛教是佛菩薩教化眾生。
佛教我,我學會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教化別人,《無量壽經》上講輾轉教化。佛教我,我轉凡成聖了,我要用諸聖教化眾生的方法同樣的落實,毫無顧慮。為什麼沒有顧忌?眾生有顧忌,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佛菩薩沒有顧忌,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自己照顧自己還有什麼顧忌?人我對立才有顧忌,對立的界限消除,哪來的顧忌?所以我們一切的顧忌錯了。打破一切界限,我們就證得清淨法身,清淨法身裡面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福德,那個福德是永遠享受不盡的,不是修來的。迷人他享的這一點福,他是修來的,為什麼?性德裡頭它不能現前。覺悟的人,見性的人,他不要修福德,他享受的是自性裡本具的福德。以自性本具的福德,供養一切眾生,布施一切眾生,無有窮盡,真正明白的人怎麼會不學?只有迷惑顛倒的人,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不學,他不懂得學。真正明白人,沒有一個不肯認真學習的,學什麼?學見性,學明心見性。我們現在業障重,想學,學不成功,學不會,那怎麼辦?佛有方便法,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學會了。淨土,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很容易得到;也就是說,那個地方修學的環境比我們這裡殊勝。我們這個地方環境不好,外面的外緣太差,處處都是在誘惑我們,讓我們生煩惱,讓我們造惡業。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善緣沒有惡緣,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只會修善,你絕不會造惡;沒有造惡的機會,沒有造惡的環境,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一生成佛。這是說我們自己實在不能,不開智慧,我們就決心求生淨土,去依靠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要記住,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清淨,念佛念得再多,不能往生。古大德說得好,「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他講念佛功夫淺深,沒有說念佛多少,多少不相干,功夫!什麼是功夫?念到心地清淨是功夫;換句話說,你心地清淨的純度是決定你往生的品位,心愈清淨,品位愈高。心要怎麼樣清淨?要萬緣放下,決定不為自己的利害著想,不為自己的得失著想,你的心才會清淨。你要常常想到自己的利害,想到自己的得失,你的心就不會清淨。心不清淨,往生就不可靠,那要看你臨終時候的緣分,你沒有把握。心地清淨,往生可靠,往生自己有把握,不需要臨終的時候人家助念,不需要人家提醒,自己有把握。這樁事情才是真的,除這樁事情之外,全是假的。世間名聞利養都是假的,地位是假的,權力是假的,財富是假的,樣樣都是假的,假的何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大錯特錯了。唯有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的。我們養心、修心,修真誠心,一片真誠,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沒有差別。清淨是決定不染,不染也就是不動感情,情是染污。順境、善人你生歡喜心,你被歡喜染污了;逆境、惡人你起瞋恨心,你被瞋恨染污了。染污就不清淨,決定不染污,一切時、一切處保持自己的清淨心,這個重要。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表現歡喜?有沒有表現發脾氣?可以表現。要知道表現歡喜,表現發脾氣,都是光明遍照十方,利益眾生的,不是自己真的動了心。表現歡喜是告訴一切眾生這是善法,我們這種表現是讚歎善法,勸大眾修善;不高興是表現這個法是惡法,不是好法,希望大家警惕,自己有這種惡的行為要改正;舞台上表演,不是真的歡喜、真的發脾氣。就像演員一樣,照著劇本演戲,這個地方叫你笑你就笑一笑,叫你哭你就哭一場,不是出自於本意,全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笑也是光明遍照,哭也是光明遍照。佛菩薩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現的七情五欲是表演的,不是真的,他的心永遠清淨,永遠平等。所以佛菩薩在行持上好像跟眾生是一樣的,骨子裡頭完全不相同。佛菩薩表演是假的,凡夫所幹的是真的,佛菩薩所做的完全是假的,在演戲,所以他沒有善惡業,它叫什麼?它叫淨業。凡夫真動了心,真動了情,染業。染業是六道輪迴,淨業是西方淨土,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你從哪裡修起?你從哪裡下手?下手根本的方法就是修真誠,以一片真誠慈悲,真誠的愛心,清淨是無染的愛心,平等是無分別的愛心,智慧是不迷的愛心,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禪定是不受一切境界的困擾。我們這樣做人家有誤會,人家有批評,人家有毀謗,我做得沒錯!他的誤會,絕不為他所動,這是定功。無論怎樣的侮辱,怎樣的陷害,我能夠接受,這是忍辱。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完全落實了,所以你自己的生活才真正能夠享受到幸福美滿、自在快樂,這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們看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不明道理,不曉得事實真相,隨順煩惱習氣胡作妄為,墮落在苦海當中,受三途苦報,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墮落愈深愈苦,都是毀謗聖賢,才造這種重罪;毀謗三寶,障礙聖教的流通。今天法輪功,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們行為的影響,讓許許多多的人不敢接觸佛法,不敢去讀佛經,這個罪業,五逆十惡業統統合起來還沒它重。斷一個人的法身慧命就墮阿鼻地獄,斷億萬人的法身慧命,可憐!他墮在阿鼻地獄,真的是永劫不得翻身。人為什麼要做這個惡業?愚痴到了極處,可憐到了極處!世出世間愚痴的人沒有比他更愚痴,可憐的人沒有比他更可憐,這個事情只有佛菩薩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為圖極其短暫一時小利,微不足道的小利,名聞利養的小利,造這樣深重的罪業,不知道覺悟,不知道回頭,這個業造定了,果報也定了。我們從這裡也就能體會到,障礙一切眾生法身慧命,這是無比極重的罪業。你反過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法身慧命,那個福報、功德也是無等無有比。所以諸佛菩薩無論示現在哪一道,無論示現哪一種行業、哪一種身分,他幹的是什麼?就這麼一樁事情:幫助眾生覺悟法身慧命,這是世出世間大聖!言教、身教,念念不捨是意教,這才「超過一切最無上」。這個法門歡喜日天子他得到了,我們要懂得,要知道怎樣去學習。再看底下這一首:
【為利世間修苦行。往來諸有無量劫。光明遍淨如虛空。寶月能知此方便。】
淨寶月天子,他是「得修一切苦行深心歡喜解脫門」。修苦行是不是住在深山?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那是釋迦牟尼佛示現苦行的樣子,希望我們在樣子裡懂得他深深的意義。為一切眾生,樂意受苦受難,福讓給大家享,苦我自己來承當,為什麼?眾生承當不了,菩薩無所謂。菩薩心清淨,菩薩心真實,菩薩沒有分別,所以菩薩在苦,他沒有苦受,他沒有覺得苦;在樂,他也沒有覺得樂。所以他表現這些苦行,都是「為利世間」。我們今天有福報,有能力過富裕的生活,我不過;我有能力天天吃好東西,我們粗茶淡飯,把這個錢節省下來,還有很多人沒有飯吃,幫助他們,代眾生受苦。我們可以居住豪華的宅第,住大房子,我們還是住個小茅蓬,能夠遮蔽身體就夠了,把這個福報送給許許多多還沒有房子住的人,這就是『為利世間修苦行』。盡量在物質生活降低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福報布施供養一切苦難眾生,這是菩薩行。『往來諸有無量劫』,「諸有」是六道,菩薩常常到六道輪迴裡面來示現,六道都苦,不捨眾苦!我們佛家講慈悲,說老實話,比起基督教、比起天主教差遠了。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天主教的神父,偏遠地區窮困的地方,他們在那裡建教堂,他們在那裡傳教,與當地人民過一樣苦生活,得到大眾的尊敬。佛教現在這些出家人養尊處優,苦難的地方決定不肯去。所以那些基督教、天主教的人,他們將來升天堂,我相信;佛教的這些出家人,要想生極樂世界,我不相信。他們將來生極苦世界,極苦世界在哪裡?地獄。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沒有肯為世間人犧牲自己。
清涼大師在這裡有個註解,註得很好,他說第一句、第二句就是「一切苦行」。一定要節制自己,全心全力幫助別人。這個事情難,大師在這裡舉出四個難,第一個「背己利世難」,一個人能夠捨己為人,難!第二「行相唯苦難」,一層比一層難,表演在外面只有苦,生活過得非常清苦,真難!第三「處經諸有難」,這就是三界六道,這個意思就是哪個地方有苦就到哪裡去,哪個地方有難就到哪裡去,這個世界上災難地方很多,苦人很多,願意跟這些受難的人、受苦的人,跟他們共同生活,全心全力幫助他們。第四「時劫無量難」,長時間,不是短時間,短時間容易;跟這些苦難人住個一天、兩天,住一個星期,住十天,一般人還能忍受,還能做得到,長年累月,一生都這麼幹,難!多少人退心,多少人不願意幹了,誰願意幹?菩薩願意幹,菩薩跟凡人不一樣,菩薩覺悟,凡人迷惑。菩薩作商主,決定是為一切眾生謀幸福的,決定不為自己。他經營這個企業,利用這個企業布施社會、布施眾生,所以他光明照耀遍十方,他不為自己。自己的生活決定跟員工一樣,衣食住行都不例外,跟員工打成一片,那是菩薩。你想想員工焉能不愛菩薩嗎?焉能不敬菩薩嗎?焉能不聽菩薩教誨嗎?現在世間人,老闆跟員工為什麼處得不好?老闆生活富裕,員工生活清苦,貧富對立,貧人就有怨氣,那怎麼能處得好?中國諺語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還能過太平日子!菩薩不然,有福大家享,有難我一個人替你們承擔,所以世間人都愛菩薩、都敬菩薩,有苦難都哀求菩薩,菩薩跟凡人的確不一樣。
菩薩何以能做到?菩薩看一切眾生是自己,菩薩看一切眾生是家人。戒經裡尤其說得好,「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菩薩心目當中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自己父母,哪有不孝養父母的道理?哪有不供養父母的道理?菩薩把一切眾生看作諸佛如來,哪有不尊重的道理?所以好的供養父母,孝敬老師,不好的自己受用,這是孝子,這是好學生。他自己這個做法,就是光明照耀遍十方;他是在教一切眾生明瞭孝道,修學孝道,教一切眾生明瞭師道,尊師重道,他在那裡表演。所以光照十方世界,利益一切眾生,他在做這個事業。你想影響多大多深,從空間上說,他的影響盡虛空遍法界,從時間上來說,他的影響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他的行為是圓滿性德的流露,示現的雖然好像是苦行,很苦,心裡面的快樂無量無邊,法喜充滿。世間無論什麼人,修善修福都不能跟他相比,他修的是圓滿的善福,毫無缺陷的善福,果報功德一切諸佛讚歎不盡。所以「為利世間修苦行」,實在講是為利世間修無量無邊的功德。這首偈意思很深,下一次我們繼續還講這一條。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