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四六卷)  2000/8/2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46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迦樓羅王長行,第五句: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

  這一句清涼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諸本多脫」,「脫」就是缺少這一段,這種現象在佛經裡面常有。我們知道佛經傳到中國來,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古時候印度這些經本都是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用線穿成相當笨重的經典,線要是斷掉,葉一定就散開,很容易遺失,往往遺失幾片幾葉經文,常有的事情。所以說有很多本子裡面,沒有這一節。可是偶爾也有一些本子經文上說,「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多是古疏本脫,今依有本。然偈約能竭,說佛福智」,就是偈頌的文有,而長行這一段文沒有。偈頌裡面,「佛行廣大不思議,一切眾生莫能測,導師功德智慧海,此執持王所行處」,這個到我們講偈頌的時候再介紹。

  我們現在看這一段的經文。這一段經文意思非常明顯,首先我們要明瞭菩薩名號的含義。佛法裡頭點點滴滴都含無量義,決定沒有例外。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一毛一塵,毛是我們身上的汗毛,這是身上最小的,尤其是毛端,汗毛的毛端、尖端,正報裡頭最小的;依報裡面最小的是微塵,所以佛常講一毛一塵。一毛一塵都能遍容虛空法界,毛端沒有放大;法界,我們不說法界,說世界,法界意思比世界廣大得多了,咱們就講世界,講小一點;世界沒有縮小,毛孔沒有放大,世界可以裝在毛孔裡頭,這是我們一般人沒有法子想像的。這個叫「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華嚴境界,佛講這是真的。什麼時候你能夠契入這個境界,你算是入門;你沒有入這個境界,你沒有入門。這個門是大乘之門,大乘之門是一真法界之門,我們要懂。

  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你去看看,那就是大乘入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入門,《大佛頂首楞嚴經》也是大乘入門。楞嚴會上菩薩為我們示現,二十五位菩薩展現他們的圓通,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入門。所以觀音菩薩有三部經,是三個不同的等級:《楞嚴》是圓教初住菩薩,觀音菩薩示現初住菩薩;《華嚴》裡面他老人家示現的,第七迴向位的菩薩;《法華經普門品》裡面所現的是等覺菩薩;都是觀音菩薩,他在哪個等級不一樣。好像有的在小學、有的在中學、有的在大學,楞嚴會上好比是小學,小學觀音菩薩,華嚴會上好比是中學觀音菩薩,法華會上那是大學的觀音菩薩,不一樣。

  自己什麼時候契入境界曉不曉得?曉得,很清楚、很明瞭,智慧現前。智慧現前的時候,什麼叫「智慧現前」?我們從現相上來說,無論你觀察什麼,你看經也好,你看報紙也好,你看到這些所有一切物質現象,一一現象裡面你都觀察到無量義,這開悟了。一沙一塵,跟佛所講的無量無邊的經典完全相應,這才入得了境界。我在一片樹葉、一粒沙土裡面,沒有看到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我沒有入進去。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在一粒沙塵之中,何況是《大方廣佛華嚴》?這是跟你講事實。所以佛在經上常講,世尊在一毛端上轉大法輪,什麼叫「轉大法輪」?講經說法。佛的講經法會在哪裡?毛端,在毛端裡頭。聽眾,菩薩、比丘幾萬人,在一毛端裡頭。

  我們今天為什麼入不了這個境界?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佛說話絲毫隱瞞都沒有,我們要想契入這個境界,你聽佛的話不就明白了嗎?沒有別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煩惱的根源,這『煩惱』比喻做『海』,海是既廣又深,我們講無量無邊的煩惱。廣深是無始劫以來染的習氣,你說有多深?放下了,捨棄了,你就恢復自性。我想放下,我想什麼方法把它放下,能放得下嗎?放不下。因為你想的那個方法就是煩惱,煩惱怎麼能對治煩惱?什麼方法能放下?什麼都不想,就放下了。可是這裡頭又有一個危險,什麼都不想了,又怕墮在無明裡頭。無明是什麼東西?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知道,這叫無明。什麼都不想,什麼都知道,這叫見性。確確實實什麼都不想,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這智慧開了。所以諸位要記住,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知道,你自己要清楚,你走的是無明的路。什麼都知道,心裡面分別執著很多,這是凡夫,這叫邪見。邪見是什麼?知見裡面帶著有煩惱,叫邪見。知見裡頭不帶煩惱是智慧,差別就在此地。

  菩薩名號關係很大,『大海處攝持力』,這是迦樓羅。迦樓羅前面跟諸位介紹過,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面,從事於航天這個事業。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並沒有航天這個行業,但是他在三千年前,就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的告訴我們,用海闊天空的心量觀察一切眾生,你才有能力幫助眾生破除煩惱。這裡把煩惱比作大海,大海裡面的水就比喻做煩惱,怎麼能把大海水都讓它枯竭?這個也比喻斷煩惱難,斷煩惱就像竭海水一樣。佛在經上有個比喻,小乘經上說的,斷見思煩惱那個難,佛比喻說「如同斷四十里的瀑流」,瀑流就是瀑布。這個瀑布有多大?四十里寬,一下把它斷掉,讓它不流。這是只講見思煩惱,斷見思煩惱就這麼難,那塵沙、無明就不必說了,讓我們從比喻當中想想。

  菩薩在此地有什麼能力幫助我們眾生斷除煩惱?這是名號裡頭六個字:「大海處攝持力」。「大海處」是講智慧、心量,就是佛家講的真如自性;「攝持力」是自性起用,若不是自性起用,你就沒有辦法斷你的煩惱。可是我們自己要盼望著,明心見性之後,再來斷煩惱,那到哪一輩子你才能明心見性?可是心性不能現前,煩惱永遠不能斷除,這個難,難在此地。於是佛法裡面有所謂頓修、漸修,哪一類是頓修的人?頓修的人都是無量劫修行功夫已經成熟的再來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看到六祖惠能,這就是的。他圓頓根性不是這一生天生的,不是的,無量劫薰修成種成就的。這一生遇到緣,因遇到緣,果報立刻現前,頓悟現前。我們過去生中沒修,這一生中縱然遇緣殊勝,沒有因,有緣沒有因,也不起作用。有因沒有緣,像惠能他有因,如果一生都遇不到佛緣,他也不行,那只好等來生。他遇到緣了,遇到一個人念《金剛經》,正好給他碰上,他靜靜的聽人家念什麼,他一聽就明白了。念的人不明白,聽的人明白;念的人是有緣沒有因,聽的人是有因沒有緣。因重要,因是無量劫薰習成種的,跟煩惱一樣。

  六道凡夫無量劫是煩惱薰習,成為業障的眾生。惡業種子一遇到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那是緣,馬上就契入,他就造業了、就墮落了,惡的果報就現前。那些菩薩們無量劫薰修的是佛種子、菩提種子,菩提種子的緣在這個世間就不同,可是它一遇到,一遇到就契入佛的境界。具足菩提種子業因的人有一個特徵,這個特徵決定是寡欲知足,跟一般人不一樣;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看得很淡薄,絕不貪圖這些享受;跟一般不相同,一般人見到這個都去爭取。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觀察就了解,世出世法都不例外,古今中外皆然。

  創業的時候,從前李炳南老居士講,創業的時候個個都是菩薩,全心全力、同心同德開創事業。以佛法來說,建道場,大家要發動去建一個大道場,每個人都盡心盡力,到外面去募捐化緣,道場一建立好之後,爭名奪利,彼此反目成仇。什麼原因?利擺在面前,享受擺在面前了;換句話說,利益分配不均,於是人心就變了。所以炳老常講,建道場的時候人人都是菩薩,道場建好之後人人都變成羅剎。由此可知,煩惱習氣多重,抵不過名利的誘惑。在你沒有名利的時候,你的心地很純潔、很單純,能聽聖人教誨,我們要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服務;名利當前,這一些教誨忘得一乾二淨,很少不變心的,很少不墮落的。這是什麼?這就是魔來誘惑。在我們今天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上所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就是魔,境界都是魔,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魔境。魔境裡頭不受誘惑,你是菩薩再來,不是菩薩再來做不到。

  我們培訓班同學,一百個人當中,我們不期望很多人成就,只期望能有一、兩個成就,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如果想有很多人成就,十個、二十個,這個太奢想了,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十個、二十個人能成就的話,全世界眾生有福報。為什麼?往後去決定是太平盛世,長治久安,有這麼多菩薩出現。一、兩位,那是續佛慧命,不至於讓佛的慧命斷去;有很多位出現,那這個世間就大治,眾生的大福德因緣現前了。

  我們自己應當勉勵自己,人人都有佛性,果然省悟過來,就是乘願再來。什麼省悟?自私自利的念頭拔掉了,這個人清醒過來了,這個人雖然沒有入佛門,距離佛門不遠,非常接近;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與佛門是遠之遠矣。佛門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六道跟這個完全相違背。我們學佛,也知道自己業障深重,求佛力加持,接引往生淨土,這是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的一個願望。往生淨土的條件我們必須要具足,如果不具足,佛非常希望接引我們,我們不具足條件,這個沒有辦法。條件是什麼?古大德常說,「信、願、行」三資糧。信什麼?古人講的話確實既究竟又簡單,「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信釋迦、彌陀決定沒有騙我們」,這個話說得沒錯,可是這兩句話裡頭的含義好深,我們這兩句話就做到了嗎?世尊跟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說了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這三經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可是經上講得很清楚,那個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能把它漏掉。「這個世界這麼好,我要去」,我們的心行都不善,去得了嗎?由此可知,「信」這一個字意思多麼深、多麼廣。這三部經上字字句句,你都要搞清楚、搞明白,你的「信」這一個條件才具足,不是含糊籠統的信。含糊籠統的信都能往生,那真的是萬修萬人去。

  為什麼時下念佛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是不是那幾個人很幸運,僥倖往生的?決定不是,決沒有僥倖的。他懂得,他具足,放下身心世界,恢復到清淨心;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他心裡頭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自私自利、沒有五欲六塵、沒有貪瞋痴慢,心裡頭只有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只有本師阿彌陀佛,這種人才能往生。帶業往生是帶煩惱習氣的根,不是帶現行,現行就是你依舊發作,這個不能往生的。煩惱習氣有沒有斷?沒有斷,確實沒斷。如果斷,剛才講的,你就入佛境界了。我們不能入佛境界,就是煩惱習氣沒斷;沒斷,能信淨土,能信淨土經教裡面所有的教訓,你信你就會做。從哪裡做起?佛講得很清楚,從淨業三福做起,「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十善業道經》是我們修行的根本,你沒有這個基礎,你就決定不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枉然,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的心行不善。人家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善的人,你怎麼能進得去?你進去跟人家格格不入,不是別人不能容你,是你自己不讓別人容納,那有什麼法子?

  十善業道修得很好,往生是凡聖同居土。往上去,「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種人往生生方便有餘土。我們有沒有受持三皈?沒有,受的三皈是假的,形式,不是實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皈依受戒,佛菩薩未必承認這是真的;你要真正做到,雖然沒有形式,佛菩薩都承認。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依靠經典的教訓。我真的回頭了,從什麼地方知道真回頭?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依靠經典教訓。就像善導大師教導我們的,他的話說得非常懇切,在《觀無量壽佛經註疏》裡頭,「上品上生章」,諸位去念念你就曉得。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佛教給我們做的,認真努力去做;佛不准我們做的,決定不可以違犯。像十善業道,十善佛教導我們,我們一定要去做到;十惡,佛不許我們做的,我們決定不能做。從這裡開始,這叫修行。我們天天念經、天天念佛,行為、觀念絲毫沒有改變,這有什麼用處?你每天念再多的佛、念再多的經、磕再多的響頭,都沒用處,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無濟於事。你要把念頭改過來,把行為改正過來,才管用。

  《壇經》裡面講「三皈依」講得那麼清楚,「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覺正淨是自性三寶,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什麼是「覺」?佛經上講的都是覺。我們現在沒有見性,不知道什麼是正,不知道什麼是邪,經本是標準,對於經教有堅定不移的信心,絕對標準。所以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回過頭來,一心一意依經典的教訓,這叫皈依佛、皈依覺;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依經典教誨,這叫正知正見;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社會上種種誘惑回過頭來,一心向佛,這是皈依淨;我們真的回頭了,真的有依靠了。所以現在佛菩薩面前傳授的那個三皈,假的不是真的,我們一定要覺悟,假的不作數。傳戒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真的,懂一條做到一條,你就得一條戒。得戒有少分、有多分、有滿分,五戒裡面你做到一條,你得一條戒,你做到兩條得兩條戒。是要你認真去做到,決不是在戒壇裡頭搞形式。我學佛算是比很多人幸運一點,遇到好老師跟我講真話,章嘉大師教我的,受戒決定不是形式。有很多人重視那些形式,那是妄想分別執著,真正有智慧的人重視實質,我真做到了。你真做到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承認,你是受戒了。世間的戒牒,哪個道場開戒你都去受戒,你搞了幾百張戒牒,佛菩薩都不承認,廢紙,這要懂!

  這是真正「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犯威儀是不犯過失,事相上不犯過失,日常生活當中不犯過失,生西方淨土生方便有餘土。菩提心發出來了,淨業三福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是弘法利生,這樣的人往生淨土生實報莊嚴土,不一樣。淨業三福三條是淨土: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三種業因。所以我們自己要想想有沒有信?想想同居土的業因我們有沒有具足?什麼叫「孝養父母」?什麼叫「奉事師長」?這個意思也很深,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我們過去「淨業三福」這三條,做過專題介紹,好像留著有錄音帶。

  下個月份,馬來西亞檳城邀請我去做兩天的講演,四個小時,題目就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用四個小時來講,不能細說,也只能簡單介紹而已,很重要。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這是學佛的根基。尤其是十善業道,不但是佛法修學的根基,我們看看所有世間宗教都講到,可以說是世間所有宗教共同的修行基礎,我們要是把這個事情看輕,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要是疏忽了,果報決定在三途,這是煩惱的根源。

  人決定要覺悟,在這個世間很短暫。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我們更應當有體會,三、四十歲的人,想想過去三、四十年,不是一彈指就過去了?往後再三、四十年,跟前面一樣,好像比前面過得還快,轉眼之間,這一世就過去了。想想這一世之間做些什麼?真的是一事無成,一文不值,有什麼好驕傲的?弘一大師給我們做一個榜樣,他晚年他叫「二一老人」,他寫字很多署名叫「二一老人」,這「二一」是什麼?第一個是「一事無成」,第二個是「一文不值」。這個我們現在稱為「一代高僧」尚且如是,我們跟他比差得更遠了。他一事無成,我們有什麼成就?他一文不值,我們還能值幾文?這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聰明人要為來生來世去著想,這一生不要了、捨棄了,這一生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放下,修來生福,這聰明人。來生福裡面,無比殊勝的,就是求生淨土。求生淨土真的不難,就是後來祖師大德附加上去這一些經典,五經一論,總共才六種。六種的分量都不大,現在印的,我看看印的小冊子,薄薄的一本,淨土五經,五經一論都在裡面,現在印的字小,所有宗教裡頭沒有比這個更少了。又何況這六種東西,五經一論六種東西裡面,只要採取一樣,專修專弘,長時間薰修,你就決定成就。所以一切諸佛,都讚歎這個法門,都讚歎阿彌陀佛。這個法門簡單、容易、穩當、快速,這些條件所有法門裡頭都沒有,我們能遇到真正是大幸。遇到而不相信,遇到而不發願,真叫可惜了!

  我們如何真正做到「信願行」這三個字,這一點很重要。這三個字要是做不到,這一生空過了。「行」,意義尤其是深遠,行是什麼?學阿彌陀佛,要學得像。阿彌陀佛沒有在我們這兒,我們也沒有見、沒有聽說過,在歷史上有記載的、確實可考的有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就是阿彌陀佛的代表,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樣子,我們老老實實能夠效法釋迦牟尼佛這個樣子,行了,就能成就。釋迦牟尼佛萬緣放下,人家樣樣想爭取的,他全盤放下。你們爭名、爭利、爭享受,他一樣都不要,念念為利益眾生,念念為造福社會。

  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印度沒有統一,跟我們中國春秋時代差不多。中國歷史上記載八百諸侯,一個諸侯就是一個國家,八百諸侯就是八百多個國家。我們在經上讀到,常常念到大國百里,它的領土一百里,大概相當於現在一個縣,小國有三十里、五十里,現在一個小鄉鎮,秦始皇才統一中國。而且這八百諸侯,分布在不是現在中國領土這麼大,都是分布在黃河流域跟長江流域,面積實在不大。印度當年的狀況,亦復如是。我們在經上看到釋迦牟尼佛的護法,十六大國王,那個大國王他們的領土也不過是方圓百里而已。

  世間人所爭的,佛統統放下,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佛做的是什麼?了生死、脫輪迴的大事業。世間人所爭的、所取的是輪迴裡面的事,輪迴裡面的事你要是不肯捨棄,你怎麼能脫得了輪迴?你怎麼能得到解脫?這是我們讀佛經不能不深思熟慮,細心去體會,好好的觀察,這裡可以得到智慧。真的看清楚了,搞明白了,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所作所為正確的,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我們能夠這樣做,發願求生淨土,焉得不生?所以自己往生有把握。十法界,十條大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取西方淨土這一條成佛的捷徑,是真有把握,一絲毫憂慮懷疑都沒有,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過去生中無量劫生生世世都錯了,這一回不錯了,這走出去了。

  這一樁事情,諸位想想,談何容易!我們大家都有淨土的因,缺乏的是淨土殊勝的緣,因緣具足,淨土果報就現前,這才是斷煩惱究竟的辦法。可是這樣究竟、這樣快速、這樣穩當圓滿的方法,如果我們不能克制現前的煩惱,這個機會就錯過了,所以必須克制現前的煩惱習氣。果然克制,你就覺得並不費力,確確實實得大自在、大安樂。經論裡常講「轉煩惱成菩提」,為什麼放下會有大安樂、大自在?轉煩惱成菩提了,你就生活在真實究竟智慧之中。你轉不過來,你是生活在煩惱習氣裡面,你受折磨,你生活得很苦;轉過來之後,你生活得快樂,這個世間的人沒有能比得上你自在快樂。

  這個境界只有你自己契入,你才能證得,你才能明瞭,說不出來的。所以佛家講的「離苦得樂」這一句話,你才證明了,真的是離苦得樂。你要不能放下你的煩惱習氣,你永遠在苦,樂想像不到,跟你講你也沒有辦法體會到,必須要自己證得。自己證得,首先要放下;不肯放下,你決定不能證得。這個事情佛只能跟我們說明、跟我們講解,勸導我們,佛沒有辦法把我們推進去,那做不到的。所以佛只能是指路,跟你說明這個路前途是怎麼個走法,路一定要自己走。他沒有辦法幫你走,路是要自己去走的。清涼在《華嚴經》上四科:信、解、行、證,你要真正能夠證得,一定要行;你不行,你怎麼會證得?諸佛如來對我們的幫助,只能幫助我們信,幫助我們理解,行證幫不上忙,行證純屬自己的事情。我們今天行之不力,問題出現在我們信不真,我們的解不透徹,對於自己煩惱習氣太重,沒有能力克服。沒有能力克服,還是在信解的不真、不透徹。果然你信得真、解得透徹,你就有能力克服你的煩惱。

  人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就的人,我們仔細觀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好學,這些人決定是尊師重道,好學不倦。世出世間的善知識,我們叫老師、好老師,都是誠心誠意的教化眾生,哪些人得利益?好學的人得利益。不是真正好學的,親近他一輩子都不得利益。這個事情有,很多。我們看這個善知識、好老師身邊,現在人所講的侍者,這最親近的,一天到晚不離開的,不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什麼原因?不好學。天天親近都沒用處,不但對於善友的德行、學問沒有學到,反而增長自己的煩惱習氣;認為「我天天在老師身邊,我這個身分跟別人不一樣,高人一等」,傲慢的習氣現前;隨著傲慢,裡面貪瞋痴的煩惱就會時常被勾引。都是不好學之過。

  真正好學的人,不一樣。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夫子的日常生活,「溫、良、恭、儉、讓」,他的學生,好的學生必定學會了。溫厚(溫和厚道)、善良、恭敬、節儉、忍讓,決定學他,這是德行。這個德行推展到古今中外都是真理,永遠受人尊敬,這就叫真理,我們為什麼不肯學?這是出自於內心,佛家講性德的流露。我們看諸佛、看菩薩,再觀察祖師大德,哪一個不如是?決定沒有損害別人的念頭。為什麼?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損害自己哪裡?損害自己的性德。他怎麼能這麼作法?

  所以有同學問,明心見性,契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是一個什麼現象?我們中國人常講氣象,什麼樣的一個氣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合一,叫一真法界。你還有二,二哪裡能入得進去?所以一真法界叫「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一真法界。我今天還有二,起心動念我還跟別人對立,你就不能契入。只要你是對立的,你修得再高,也是在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四聖法界天台大師講「相似佛」,不是真的,是相似的佛境界,不是真佛境界,真佛境界是一真。所以你要會用功,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如何能夠把它一元。我們今天講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六道、是十法界,多元變成一元就是佛法界。一元是真的,多元是假的。一元是根本,多元是枝葉,枝葉總是歸到根本。我們利益別人是利益自己,我們陷害別人是陷害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這是如來果地上境界,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麼多的人,這麼多不同修行的方法,入一個境界,解脫門都是入一真法界。這就是佛家常講的「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都是歸到一真,多元要歸一元。不僅僅是雍正在《十善業道經》上諭裡面所講的,「三教同出於一原」;不僅僅是三教,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也同出於一源,這是真話。「道並行而不悖」,這是事實,同出於一源。我們如果真的有這個認識,多元文化裡面我們才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多元跟一元是一不是二,《華嚴》說「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一是根,多是枝葉繁茂,沒有衝突。

  所有一切衝突誤會,都是不了解事實真相所產生的誤會。明瞭事實真相的人,這些隔礙都沒有了;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斷盡了,不可能再生。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妄想執著天天在增長。這也是學佛法的難處,這個難關要怎麼樣把它突破,我們的修學就一帆風順,這是很多同修關心的事情。關心是一樁事情,如何去體認那又是一樁事情,真的要想在佛法裡得到「真實之利」;《無量壽經》上講得好,三個真實,「真實之際」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像剛才講的一、多,一元、多元。一元、多元是哲學上的名詞,我們借用,含義不相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深深去體會,要細心去觀察,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

  你要是不肯時時觀察,這個「時時觀察」,我用這個名詞大家好懂,就是禪宗裡面講的「疑情」。宗門祖師大德常講,「小疑就有小悟,大疑就有大悟」,你沒有疑情,你永遠不會開悟。疑情不是懷疑,懷疑怎麼行?也就是常常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不要去求答案,你求答案永遠求不到。你放在心上有這麼一樁事情,精神逐漸逐漸集中,不想別的,單單存在這個問題,不定什麼時候、什麼因緣豁然開悟,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不是你思考得到解決,思考得到解決是假的不是真的。豁然大悟,就像睡覺一下醒過來,一跟多的真相現前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也是《華嚴經》佛所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完全呈現在你面前,你悟入了。

  其實這個事情什麼時候不呈現?什麼處所不呈現?覺悟人悟了之後,人家問他:你見性了,性在哪裡?隨便拈一物皆是,無有一法不是,無處不是、無時不是、無物不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是什麼?那是多,那是多元,就像一棵大樹一樣,那是樹枝、樹梢、樹葉、花果。一是什麼?一是根本。根本跟所有這一棵大樹是一體、是整體的,不能分的。所以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四句話就把事實真相圓圓滿滿的烘托出來。

  禪宗不說,要你自己去證得,悟入、證得;教下說,說了之後,叫你去證。這是兩個法門,兩種不同教學的方法,這稱為「宗門教下」。宗門難,必須上根利智才有辦法悟入;教下是中下根性的人得利益。你跟我講,等於說路給我指出來,我照這個走,一路走一路求證,這就叫好學,真幹。煩惱習氣雖然多,我要一年比一年減少,不像禪宗是叫你一下就斷掉,我們是慢慢來。走到功夫真正得力的時候,月月減少。初學的時候總得要一年比一年少,你才會有進步,然後要進步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少,再進步,現在講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少,你的功夫就突飛猛進了。要真幹,從你日常生活當中能看得出來,從你學經教,更明顯能看得出來。為什麼?智慧沒有開,這個經教不懂,看註解也不懂,學得很辛苦;開了之後,字字都放光,字字句句無量義,講不完的、講不盡的,從這裡看出來了。

  所以不放下怎麼行?放下是放下障礙,放下障礙自性本具般若、本具的德能、本具的相好,你把這個障礙放下。總的說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佛經的名詞叫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妄想,塵沙煩惱是分別,見思煩惱是執著,只要把這些東西徹底放下,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恢復,這不是從外頭來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