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  (第一二七0集)  2004/7/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270

  諸位同學,請看《華嚴經》光明覺品,第八段,光照一億界。前面光照百萬界,在這一段是十倍於前,十倍。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億,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萬萬為億,這是千萬,千萬為億,也就是千萬世界。前面第七大段講的是百萬,這地方是千萬。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

  這個『一億世界』就是千萬世界。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首先把光明遍照的範圍,概略的給我們說出來。再看底下第二段: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

  我們從經文裡面應當細心觀想,微密的去觀照,世界很大,真的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佛在這個大經上給我們說明,這是講宇宙的現象。宇宙從哪裡來?佛在這個經裡面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現象是心現的。心是什麼?用現代的話來說,心是能量。一般宗教家常常講,這個世界是神造的,宇宙是神造的。現在宗教界的說法跟從前不一樣,從前都認為神好像人一樣,有個具體的形相在那裡,現在大家都說神沒有形相,神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個說法在理上講得通。

  所有一切現象從哪裡來?能量變現出來的,現在講能量跟質量,質量是能量變現出來的。現在科學家研究的只是物的能量。佛法裡講物的能量是第二個能量,不是能量的本源。本源的能量是心的能量,我們一般講精神的能量,它不是物質;它不是物質,它能變現成物質。這個宇宙有多大?沒有邊際,真的是無量無邊。能量沒有邊際,所以世界沒有邊際。我們現在看到一億世界,這個世界是大世界不是小世界,大世界之外還有更大的世界。在佛法裡面講,《華嚴經》裡面講到的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一個單位的大世界,在這宇宙當中有多少華藏世界?沒有數量,無量無邊。

  我們今天科學雖然很發達,要跟《華嚴經》做個比較,那很渺小。我們利用今天算是高科技來探測宇宙,但是所探測的範圍,在佛法裡面講還沒有超越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很小很小的世界,這是一個單位的世界,沒有超越。怎麼曉得沒有超越?過去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講過,他是學科學的,他說佛經裡面講的單位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日月,五星(那個時候講五星,現在知道有九大行星),太陽都是環繞著須彌山運動旋轉。這樣說起來須彌山是什麼?現在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地球確確實實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在旋轉,這整個星系叫銀河系,銀河系的中心就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這講得通。

  這樣說起來,一個銀河系是佛經裡所講的一個單位世界。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銀河系,一千再乘一千是中千,中千再乘一千是大千世界。由此可知,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十億不是此地講的億,此地是千萬為億,我們一般講的是萬萬為億。十億個銀河系,這一個大的星系才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大千世界。我們今天探測宇宙,還沒有辦法超越十億個銀河系,還沒有這個能力;由此可知,今天科技雖然發展,侷限在佛經裡面所講的單位世界裡頭,沒能超出。

  我們是修淨土法門的,世尊在淨土經裡告訴我們西方有個極樂世界,這個西方不是地球的西方,這個諸位要知道,哪個西方?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十億個銀河系這個大星系)的西方。這方向實在講我們找不到。我們就是銀河系的西方能夠想像得出來,但是十億個銀河系,這麼一個大星系的西方我們就無法想像。好在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聯繫有一個訊號,就像電波一樣,這個訊號就是那一句名號「阿彌陀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要管它方向在哪裡,你只要念這個訊號,這個訊號就能夠接通、就能夠聯繫,很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是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介紹過很多,真的只要老老實實的念,誠誠懇懇的發願祈求,必定產生感應。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必找方向,不必認識路,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去,一點都不要操心,這個道理要懂。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才看到大的宇宙,不可思議的境界。

  底下經文說『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這是每一個世界,這一個世界就是佛經上講一尊佛他教化的區域。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區域,叫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不在?在,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地球上示現滅度,他方世界他又現形。實在講「八相成道」是表演,是教化眾生一種方式,像舞臺表演,他不是真的。真的,一切生命包括我們自己本身有沒有生死?沒有。身有生滅,身是物質,物質不能長存,有生滅,真正的自己不是這個身。身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靈性是自己。這個道理現代科學家也逐漸逐漸接近,我們相信再有幾年或者再過幾十年,科學會證明靈性存在,一般世間人講靈魂存在,他沒有生滅。

  靈魂是不是自己本人?不是。靈魂還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第一義是本性。本性是永恆的,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變化。《中觀論》裡講的八不「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那是講這個東西,這才是禪宗裡面所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把自己本來面目找到,佛法裡面稱為自性、稱為本性、稱為真如。名詞術語總有一百多個,佛為什麼一樁事情說一百多個名詞?這是他教學的深意,教我們對於名相不要執著,你執著就錯了。只要說的是這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這是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方便,這方便就是最適合。總而言之,是幫助你覺悟。

  要覺悟,諸佛菩薩是覺悟的人。我們凡夫學佛之所以不能覺悟,佛講的原因說得好,就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把你的悟門堵塞。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開悟了。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不再執著,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不執著,你第一關突破了。第一關突破了,佛法講你就超越六道。六道有沒有?有,但是你在六道裡頭決定沒有障礙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你再進一步,你能夠把分別也斷掉,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不分別了。你要說為什麼不執著,為什麼沒有分別?自性所現的世界裡頭本來沒有執著,本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整個虛空法界是一體,整個宇宙它是和諧的,這是性德。

  凡夫之所以變成凡夫,把原本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怎麼變成的?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凡夫很可憐,每個人變現的決定沒有完全相同,只有大同小異。所以嚴格來說,在凡夫分上每個人的境界都不相同。我們就是同住在一個房間,境界也不相同,你只要細心的去觀察,你就明白。到什麼時候才相同?有,真有相同的時候,經上講「佛佛道同」。徹底放下,那時境界相同,只要你有一絲毫沒有放下,不一樣。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等覺菩薩境界相不相同?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相不相同?大勢至菩薩跟文殊、普賢相不相同?還是不相同。那一品生相無明也破了、也放下了,這就相同。究竟果地這是相同的,所以說佛佛道同,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佛教化眾生沒有別的。

  《華嚴》說得這麼多,從相上講的。但是你從相上要能夠體會到這是真性,真性所現。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都是識。有妄想分別執著才變現這麼樣複雜的宇宙,這複雜的宇宙是有妄想分別執著他的所見、他的感受,如果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宇宙永恆都是一真,受用不一樣。這些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很多、講得很透徹,我們要細心體會。你能夠領略個幾分,你這一生就受用不盡,這是真的學問。所以經典裡面對整個宇宙人生一切諸法無所不包,樣樣都有,是究竟圓滿的真實智慧。在這一段講,像一尊佛的教區這樣一個世界,以我們娑婆世界做例子,無量無邊。這是講「第八重光照一億界」,逐漸逐漸向外擴大。『色究竟天』,這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天頂,這是最高的。

  【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這是一個大千世界,諸位要知道,佛經裡面講大千世界是一個世界。為什說大千?為什麼說三千大千?他說它這個世界的結構,我們今天講星系,星系的組成,像太陽系是個小單位,銀河系是個大單位,銀河系還繞著更大的星系在旋轉。這是我們現在科學家還沒有辦法探測到,不知道銀河系繞什麼樣的中心在旋轉,可是佛經裡說得很清楚。這是說明一個大星系,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我們概念比較容易體會得到。這裡面『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其中所有是什麼?籠統的來說,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其中就是這樣的。六道裡面又分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外面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突破之後,你才能夠見到華藏世界,那就是大世界。華藏之外還有無量無邊像華藏這樣的大世界,重重無盡,這裡面所有統統顯現出來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再往底下觀察,再叫你看:

  【彼一一閻浮提中,各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這是我們見到佛了。『閻浮提』是小世界,就像我們今天講的太陽系,我們講的地球,講環繞太陽系的這些行星,這些行星都可以說是「閻浮提」。所以有人問我,現在科學技術很發達,在這個太空當中沒有看到其他星球上有生物發現。這個問題在佛經上怎麼講?佛經裡面給我們說一個理論。物質從哪裡來的?是從心能。我說這個名詞可能佛經上也沒有,科學家也沒有。因為科學講能量是講物質的能量,我們把物的能跟心的能分開,心的能量變現出虛空法界。

  心的能量,它沒有生滅,它沒有來去;沒有來去就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距離就是沒有空間,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所以空間跟時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這在法相宗《百法明門》裡面,諸位看到時分、方分,時分是時間,方分是空間,在五法裡面它排列在第四,這叫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實,它沒有事實,它不是事實。有沒有?有。我們確實有昨天、有今天、有明天,有;確實有東南西北四方,四維上下。這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實際理體裡面決定沒有這些事情。迷的時候有,覺悟的時候就沒有,這是事實真相。

  自性它有能,它有德。本能,它有見聞覺知,所以見聞覺知是沒有生滅的。我們眼能見,耳能聞,這是很明顯的,而實際上呢?佛在經典裡面講,《楞嚴經》上講六根互用。六根互用是什麼?不但是眼能見,耳也能見,鼻也能見;不僅僅是耳能聽,所有各個器官都能聽,六根互用。這很不可思議,我們現在講神通、講特異功能。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決不是說佛菩薩、羅漢他們有我們沒有,不是的,統統都有。不但我們有,一切萬物統統都有,都有見聞覺知。為什麼?因為所有一切物質是心變的。心有這個功能,不生不滅的功能,心所變的物當然也具足這個功能。古大德用比喻來說,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的功能決定不會因器不同而產生變化,沒有,金的功能決定存在。所以真正明心見性,那個老和尚測驗他,考考他。在哪裡?是什麼樣子?隨拈一物。老和尚點點頭給他印證,沒錯。可是這些舉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我們旁邊的人看了也呆了,不知道他在幹些什麼。我們沒入這個境界,入境界的人他們一個舉動,一、二句話清清楚楚表達出來。我們是妄想分別執著一品也沒有斷,怎麼能知道這些事實現象。

  前幾年我才曉得,日本江本勝博士他做水實驗。水是礦物,他做到今年十年了,做十年的實驗,出了三份報告,第三份是最近出來的,已經有中文翻譯本,聽說已經寄到此地來了,我還沒看到。我到日本訪問的時候,我很高興,我對他讚歎。為什麼?這個實驗證明所有一切物質是心現識變的,證明佛這個,這是用科學的方法證明,水有見聞覺知,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這樣一個水瓶,你寫個「愛」字貼在這個地方,它會看,它懂得這個字的意思。一個小時之後,你把這個水放在零下五度讓它結晶,在顯微鏡底下看,那個圖案非常之美。你要是寫一個「惡,我很討厭你」,你寫上這個字,在顯微鏡底下看的時候,那個結晶很難看;懂得人的意思,它認識字,它會聽音樂,水能做到。

  我去看他的時候,我告訴他(他對佛法沒有研究),我說佛經上講的是這個樣子,你這種實驗報告送到我這裡來,我立刻就了解。見聞覺知你懂得了,你把它測驗出來了,它還有德,本能本具的德性。德是什麼?色聲香味。你現在實驗出來的,你只見到它的色相,結晶這些現相,它的音聲你沒有測出來。不同的,譬如愛、恨,聲音不一樣,香不一樣,味不一樣。色聲香味這四種德你才測出一種,還有三種你沒有測驗出來,你要努力。我叫他要努力、要認真再進一步深入的把它找出來,決定有,所有物質這是它本具的德能。換句話說,我們身上每個細胞統統具足。

  佛在經上講「大而世界,小而微塵」。佛經上講的微塵,就是最小的物質,不能比這個更小。所以現在講到原子、電子、粒子、夸克,講的這些東西,這都是最小的,是不是佛經上講的微塵?那很難說。為什麼?這個東西如果科學再能夠分出來,那就不是的。佛法講的微塵是不能再 分了,再分就沒有了。所以那個微塵叫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一分就沒有了,就是虛空了。所以物質是無中生有,那個「無」不是什麼都沒有,無是能量,精神的能量、心的能量,它能夠變現物質。變現物質,物質當然也有能量,物質的能量,科學家證實了,也知道少分的作用;真正究竟圓滿,科學還沒有發現。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

  你要是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就像江本勝這十年的實驗,他的報告裡面,他說整個宇宙,他相信整個宇宙,真理只有一個,真理是什麼?愛、感恩。因為這個愛跟感恩的念頭,音聲跟文字在水實驗裡面都是最美的。無論是哪一國的文字,只要是愛,呈現的結晶都是最美的,感恩、感謝。他這十年當中得到的總結論,宇宙之間有個「愛」,一個「感恩」。這是性德,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你愛一切眾生你就不會害眾生。所以一切宗教裡面,我們把它總結出來,不外乎是仁慈博愛,性德。

  仁慈博愛,每個人都有,每一個物都有,只要是物質統統都有,不管是動物、植物、礦物,統統都具足。因此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實驗,我們跟人溝通,用真誠的愛心就會化敵為友,化怨為親,真誠;你要不能讓對方轉變過來,是你的真誠還不夠。跟一切動物,我們用真誠愛心去對待牠,能溝通。蚊蟲、螞蟻會聽話,能溝通、會聽話。我們彼此互相照顧,共存共榮,沒有妨害,蚊蟲、螞蟻是我好朋友。再進一步,花草樹木也是好朋友,我們歡喜它,我們感謝它,那個花開得特別茂盛,特別的美,特別的香。佛經上講的,「境隨心轉」。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別的,你只要找到真誠的愛心,就能夠與整個宇宙一切眾生通了。這樣的生活怎麼會不快樂?怎麼會不幸福?迷的人、不明白的人,隨著自己的煩惱習氣,他活得很辛苦。你真正明瞭,煩惱習氣、貪瞋痴慢、是非人我、憂慮牽掛一掃而光,心地清淨光明。你身上每個細胞都充滿了活力,每個器官運作都非常正常,跟大自然完全相應,就健康長壽,年齡雖然增長,他的精神體力不會衰退。我常講,學佛最低的受用,你要能得到這個,你沒有白學。

  所以,宇宙之間的理不出心性,事不出因果。心性因果四個字把所有一切佛法包括盡了,什麼樣的因決定得什麼樣的果,因果它相應。我們希望得善果,你一定要修善因,種善因得善果;你造作惡業,肯定後頭有惡報。因果是定律,自然的定律,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學術,是宇宙間的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十法界六道三途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就是唯識所變。佛法的教學,相宗說「轉識成智」,這話講得正確,從理論上講的;從事上講,改過遷善,理事才圓融。自己一生還原(明瞭)了,我們自己生活的環境跟著就轉了,境隨心轉,《楞嚴經》上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轉物就是轉境界,這個如來是說的法身菩薩,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轉境界了。只要境能夠隨心轉,那哪有不自在?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稱心如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有道理、有方法。

  自己轉過來,才能夠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佛法裡常講幫助有緣人,沒有緣幫不上忙。什麼叫有緣人?你能信,你能理解,你能幹,你也能轉;你要不相信,打了很多問號在裡面,那就難了,完全肯定一絲毫疑惑都沒有。經,是大聖人的言語,它不是學說,他沒有創造,他沒有發明,他完全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自然而然的沒有一絲毫造作在裡頭。這就是中國古聖先賢所講的「道」,道就是自然而然的,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頭是道;隨順道,這就是德。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現身,無一不是隨順大道,所以我們常講無量功德,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無量功德,意思就在此地。

  『各見如來坐蓮華藏獅子之座』。如來是自性,蓮華藏表清淨不染,蓮出污泥而不染。蓮花池裡面,根生在池子底下,根代表六道,池子底上面是清水,水代表四聖法界。六道輪迴是池子的底,污泥,染污;水是清淨了,還有染污,染污得輕,四聖法界;花開在水的上面,這就說明四聖、六道統統不染污,上面是表一真法界。什麼人能見到?心地清淨的人能見到,離分別執著的人能見到。「見如來坐蓮華藏獅子之座」就是見性,就是見到自己本來面目。

  【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

  這個數字是沒有法子計算的。我們這一個地球要把它磨成微塵,這個數量就不曉得有多少。一個佛剎是三千大千世界,這裡頭的微塵有多少?沒法子計算。不是一個佛剎,是『十佛剎』,十不是數字,代表無量無盡。『菩薩共圍繞』。菩薩是正在學習的這些學生,佛是老師,這是學生,學生無量無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尊佛出世,圍繞著他的,親近他的,接受他教誨的,在十法界裡頭這個人數無量無邊。下面說: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

  學生當中也有品學優秀,出類拔萃,學生裡面特殊的人才,而成為這個團體裡面的帶頭人,我們現在講學長。這是一位菩薩,這菩薩名號就叫「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妙德」。從這名號意義裡面去體會,這個人是圓圓滿滿隨順道而行的。佛是代表道,現在人講宇宙之間的真理,完全隨順真理,一絲毫不違背,這個人稱文殊師利,叫妙德、妙吉祥。妙德是從理上說的,吉祥是從事上說的,都翻得很好。到達佛這個地方。

  【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

  所以『文殊師利』不是一個人,這個諸位一定要懂得,誰修這個法門他就叫文殊師利。文殊師利表智慧,用我們現在學校的分科來講,智慧是屬於哲學,學哲學的都稱為文殊師利。在中國代表的是四大菩薩,第一個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所學的科目是孝親尊師。所以這是修學的根本,我們學這個科目這就是地藏菩薩。地藏再一擴展,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夠普遍的孝順一切眾生,尊敬一切眾生,這就是觀音,大慈大悲。文殊是智慧,普賢是實踐,把孝親尊師、慈悲智慧完全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那叫普賢。所以那是表法的,他不是一個人,完全是教學。現在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這是迷信,這個要懂得。佛門用這些名詞術語,用許多形像、藝術來表達他的教育理念,來教人覺悟,教人回頭,所以真的是究竟圓滿智慧的教育。我們要懂得,你才能得到受用,才能真正落實真實圓滿的生活享受。文殊師利在此地做個代表。

  【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這前面都講過了。這一段是敘說光明遍照又往外推廣了一層。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第八段光照一億界的長行。長行末後一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下面有十首偈頌,清涼大師在註解裡給我們提示的是「十偈歎佛」,讚歎佛「權實雙行方便幹能」。在這個地方我們總要記住,佛在經典裡所講的一切,就是講到虛空法界,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都沒有離開自己,這是真實的學問,這世間找不到的。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是表性德,我們自己自性的性德;所有一切菩薩示現名號都是表修德,自己要投入,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自己。譬如剛才我們所講的,地藏是自己的孝敬,觀音是自己的慈悲,文殊是自己的智慧,普賢是自己德行的落實。一般你們諸位進到小道場來,你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也是代表慈悲。慈悲裡面,特別我們中國人造的是布袋和尚的相,布袋和尚這個相很明顯給你一個啟示,包容,肚皮大代表包容,代表笑面迎人,愛心。愛心流露在色相上,無有不愛、無有不敬,他表這個意思。

  四大天王是護法,也是自己。東方天王代表負責盡職,南方天王叫增長,代表進步,日新又新,西方天王跟北方天王代表怎樣圓滿能做到前面所說的負責盡職、天天進步。那你就要學習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是多看,北方天王是多聞多聽,多看多聽,廣學多聞,才能成就你自己的殊勝功德事業。所以他統統在那裡教,你要懂得,你可不能把他當神看待,那就錯了,全都錯了。你懂得他的意思,體會到他的意思,能夠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落實在自己處事待人接物,落實在自己工作當中,這就叫加持,這就叫保佑,哪來的迷信?

  你看文殊菩薩不止一個,一切處文殊菩薩,一切時文殊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清涼大師註得好,「方便之言,略有三意」。第一個是「以因中十種加行方便之力」,這十種因是因地,佛是果地,菩薩是因地,我們現在沒有證果在因地,十種加行方便就是後面的十首偈,「修成佛果自在之德」。經是課本,我們學習的課本,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佛菩薩不聽這些東西,是念給自己聽,念給自己要覺悟的;你體會得愈深、體會得愈廣,你在生活當中運用就自在。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這兩個字合起來,用現在的話說是最適合的方法,最適合的方法沒有一定,因時、因地、因人、因事不同,所以方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第二個意思是「但是差別之用,皆名方便,其無礙慧無若干故」。所以最適合的方法,它後面是無礙的智慧,就是《華嚴經》上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實智慧。第三個意思是「即實之權」,實是如來、是性德,權是修德,實德、性德永恆不變,權是因時、因地、因人、因事,權就是方便,變幻無窮。但是不論怎麼變,它跟真實智慧一定相應,這個原則是永恆不變的,所以在作用上講它非常活潑,「起用自在,故名方便」。

  下面給我們講底下這十首偈,每一首偈是七個字,就是七言頌。像中國詩歌一樣,但是它不像詩歌限制得很嚴,它這個沒有,不限制平仄,也不限制押韻,韻是有,但是並不嚴格。七個字一句,一首四句,總共有十首偈。這十首偈都是前面三句「辨相」,後面一句「結名」,它每一句後面都有「方便力」,十種方便,我們要學,很重要很重要!這個學是什麼?你學怎麼樣生活,過菩薩的生活;學怎麼樣工作,菩薩的工作,無論幹哪一個行業都是菩薩事業,處事待人接物圓融自在。這是我們真的把佛法活學活用。無論在哪個團體裡面、在哪個群眾裡面,你都會受人歡迎,你都會做出真實的貢獻。這個貢獻是利益眾生、利益社會,所以應當要認真好好的來學習。現在我們看第一首偈:

  【智慧無等法無邊,超諸有海到彼岸,壽量光明悉無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提示這一首偈,「即體起用為方便」,簡單的講就是從體起用。佛法裡常給我們說,萬事萬物總的來說可以分做三面來講,它有體,它有相,它有作用。體,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相是講現相,用是講作用,體有作用,相有作用。從體起用,四句裡有六個意思,第一個是「智超下位」。『智慧無等』,智超下位就是這四個字,下是佛以下的,佛以下的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下面是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下面是三賢菩薩,三賢菩薩下面是緣覺、聲聞,再下面是六道眾生。如來究竟圓滿的智慧超越了,絕對不是下位能夠相比,這個下位包括等覺。

  現在我們要問:如來智慧真的是究竟圓滿,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對佛很仰慕,我們學不到。這句話就錯了。佛在《華嚴‧出現品》,這在很後面,我們現在這個講法恐怕至少到五年以後才會講到。佛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的,我們自性裡面本具的智慧德能超越等覺菩薩,現在的智慧到哪裡去?現在智慧還在,並沒有喪失。如果喪失那就不是真的,真的永恆不變。為什麼不起作用?佛說有障礙把它障住。好像我們白天的太陽,今天天氣很好,陽光普照,可是這個地區下雨,烏雲把太陽遮住了,太陽的光不能現前,是不是太陽沒有光?不是,現在我們乘飛機飛到雲層上面,下面在下雨,上面陽光普照。可見得智慧德能相好,現在我們一般人講聰明智慧,你的才藝、能力,你的福報統統都是圓滿具足。

  一切眾生跟如來,一切眾生包括畜生、包括餓鬼、包括地獄,跟一切諸佛如來平等平等,一絲毫差別都沒有。差別怎麼發生的?差別是障礙。十法界裡面愈往下障礙愈嚴重,愈往上障礙比較輕,如此而已,這叫事實真相。所以佛教化眾生有沒有東西教化?無有。佛真的講他們沒有東西教化眾生,只是把事實真相說明,你明白了,你把你自己的障礙除去,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都現前,就這麼一回事。佛絕對沒有創造,沒有發明,沒有新東西,所說的法爾如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

  由此可知,下位迷惑顛倒。大的區別,我們講六道,講四聖法界,講一真法界。六道最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很可憐,永遠在六道裡頭打轉,出不去。佛告訴我們,你嚴重的障礙去掉一種,你就能超越。去哪一種?執著。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但對世間法,對佛法都不執著,《金剛經》大家常念,《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捨就是不執著,這是說佛所說的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一執著就錯了。你懂得他的意思,明白、覺悟就好,一執著就又迷了,不可以執著。你就能超越六道,六道就沒有了,縱然身在六道不受六道的約束,不受六道的苦了,你在六道裡頭離苦得樂。這個身是業報身,捨了身之後就超越六道,不會在六道裡去投胎打轉,不會,你沒有執著,這個要懂得。你今天對於一切人事物還有絲毫執著,你就沒有辦法脫離。

  要放下,放下得大自在;放下,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往上提升。為什麼不幹?更進一層,我們能夠把分別也去掉,一切不分別,離一切分別,世出世間法一切都不分別,你心清淨,十法界沒有了,超越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超越了。這個時候你提升到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你到華藏世界去。華藏世界裡還有等級,但是這等級是佛給我們說的,實際上到華藏世界沒有等級。你想想看,都沒有分別、都沒有執著,哪來的等級!階級是從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佛給我們說,這叫方便說,事實上是有,但是痕跡都沒有,平等的世界。雖平等,他個人修養的程度還是有差別,那就是妄想,妄想不相同。所以佛說四十一品無明,無明就是妄想。

  一真法界裡確確實實有四十一個階級不同,但是這個階級是沒有跡象的。大家在經上看到這一點,你一定要了解,我們十法界六道裡面這個階級是很嚴、很清楚,有這個跡象。西方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裡面三輩九品沒有跡象,在形相上講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分別,實質上他有程度上的差別。所以他在那裡修什麼?斷妄想;妄想,我們簡單的講就是起心動念。他在那個地方修,就是修於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很難的事情,到完全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起心動念,我們現在講波動,它是波動,但那個波動很微弱,雖微弱也有高低不一樣,有強弱不相同,到如來果地才平等,完全沒有波動。等覺菩薩還有極其微細的波動,那個現象沒有是真正沒有波動了,那是如來的境界,如來境界完全沒有波動;等覺菩薩還有微波,當然比不上如來。這是真功夫、真智慧。

  所以只要到放下執著、放下分別(這是嚴重的煩惱習氣),剩下的起心動念那是很微細的。只要放下分別執著,你就到一真法界,你的生活不在這個世間,不在人間天上,也不是在聲聞、緣覺、菩薩,不是的;你到華藏,你到極樂。這到底是什麼境界?《華嚴經》跟我們講,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句話說得好,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不是說說不出來、沒有法子想像。你看這名詞,粗看是這個意思,實際上不是這個意思,實際上是你對於一切法,你只要不思,不思是什麼?不思就沒有分別了,不議就沒有執著了,所以不可思議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它的深義,真正的意思。只要你不執著、不分別,那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

  你看我們中國的文字,中國文字如何再從簡體字恢復到繁體字,這個事情要緊!中國的文字,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裡找不到,它是智慧的符號,你看到這文字會開悟。我們今天講思想,思想兩個字在中國文字裡面就是智慧的符號。你看思,思就是你心裡有分別,劃成一個格子,一格一格的就是分別;想就是你執著了,執著就有相;不可思議,就是把分別格子拿掉,把相拿掉,剩下真心。你有思有想,錯了。一切諸佛菩薩沒有思想;沒有思想,真心現前,真心裡面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德能,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相好,相好我們現在人講福報。這個東西為什麼不見了?就是因為你有思你有想。你有思想就壞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統統不能現前。現在就是我們怎樣把心上的田字格子拿掉,把相拿掉。相拿掉,沒有執著了,格子拿掉,沒有分別了,那叫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境界是真心所現的境界,這個境界裡頭沒有識,唯識所變,沒有識變。有識就是思想,思是第六意識,想是第七識,末那執著,意識分別。你把這兩個去掉就是轉識成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得大自在。

  這個道理,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明,而且說得這麼透徹,說得這麼清楚,我們這一生怎麼會想到這樁事情,怎麼會知道這思想是錯誤的?實實在在講就是迷跟悟,迷了,思想對我們決定有害,覺悟之後思想有用處,什麼用處?教化眾生,有用。就好像我們現在社會,我這次到歐洲去,就有很多人告訴我義大利的小偷很著名,到那邊去,財物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旅行證件要小心,不要被人偷去。這個小偷就好像是思想錯用了,如果這個小偷一旦改過自新,他當警察了,那是最好的警察,善用。所以覺悟,這個思想你就善用,善用就能教化眾生;錯用的時候,錯用就害眾生,損人利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由此可知,這個思想也無可厚非,完全看你怎麼用它。你用智覺用它,對了!你要用煩惱習氣去用它,用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去用它,那它就害自己也害眾生。佛法講到最後就是覺跟迷,覺了是佛菩薩,迷了是凡夫,他它真的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破迷開悟才真正是離苦得樂。所以,「智慧無等」。

  下面『法無邊』,這是第二個意思「證法無邊」。法,我們把它歸納,總的來說,性、相,這是講整個宇宙的本體,本體是性,整個宇宙的現象是相,都包括了整個宇宙;在方法裡面來講,有理有事;在應用上來講,有因有果。所以用這六個字,就把一切法統統包括,「性、相、理、事、因、果」,任何一法都具足這六條,大到虛空法界,小到微塵芥子,性相無邊,理事無邊,因果也無邊。佛家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何以說因果不空?因會變成果,因空了,果又會變成因,果也空了。怎麼會不空?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這因果轉變,永遠在轉變。不但它有轉變的相,因果相續、因果循環,所以轉變、相續、循環永遠不中斷,不空是講這三個現象,因果這三個現象不空。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會收斂,自然會謹慎。這是凡夫位上,我們講修行,真正修行修什麼?就修這個。真正修行,這不僅是佛教,所有一切宗教修什麼?懺悔,改過自新,就修這個。所以我常常勉勵同學,這話不知道講多少遍,可是怎樣?真能聽得進去的人很少,太少太少,一萬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個。縱然跟在我身邊聽了十幾年的都沒懂,我怎麼知道他沒懂?他沒有做到;他要做到了,他真懂,懂了一定會做到,做不到,沒聽懂。儒佛、一切古今中外的聖賢教我們,最高的原理原則都一樣,真誠、仁愛。我們有沒有做到?沒做到,沒做到就是你沒懂。

  這一次我跟印尼國家宗教訪問團去訪問梵諦岡,我送教宗四個字,誠、愛、謙、和,我送他四個字;真誠、博愛、謙虛、和睦。這四個字我常講,但是我講的這裡頭沒有愛,我講的是誠敬謙和。因為愛,教宗常常講愛,所以我把敬換成愛,送他這四個字,做個匾額送給他。這四個字重要!佛這樣教我們,菩薩、祖師大德統統都是這樣教我們,我們有沒有做到?誠,真誠,決定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欺騙別人,這個人肯定自己欺騙自己,自欺而後就欺人。不欺騙自己的,決定不會欺騙別人,世出世間一切法從這裡修起。我們還有事情不敢告訴人,隱瞞別人,這就是自欺欺人。這種心態你學佛,你就是天天聽我講經,你還是不得其門而入。你有沒有學到東西?沒學到,如果你聰明伶俐,你所學到的是語言,義理你完全不懂,你沒有契入。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一分誠敬,你讀或者來聽,你能夠契入一分;十分誠敬,你能夠契入十分;換句話說,你能得十分受用。你沒誠敬,當然不得受用。

  所以在我們到圖文巴之後,在這三年當中,我是多少次的提醒同學們,我們這一生當中要想真正有成就,從哪裡裡學起?從《弟子規》。千萬不要把這小冊子看輕了,那你就是完全不認識。這個小冊子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本,好像我們蓋一棟大樓一樣,《弟子規》是什麼?是裡面的骨架。你沒有這個骨架,什麼都搞不成功,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學術都是這骨架裡面的裝飾,這是基本的結構,頭一句就是孝親尊師。

  佛陀教我們修學的基本「淨業三福」,佛講得很好,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以我們在澳洲建立淨宗學院,我們的修學總綱領就是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為人演說」。這是我們的總綱領,千經萬論不離這個架構。你再想想,這個架構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要細細去說明。《弟子規》容易懂,你把《弟子規》跟這個合起來看看是不是?沒有兩樣!

  《弟子規》,沒錯,是要從小學起,你一生當中一直到老死,活一百歲、活一百二十歲,一天都不能離開。你要是離開它,那我說個不好聽的話,就不是人。你能夠依教奉行,你是個人,在佛法講,你是菩薩,你是佛。佛菩薩是印度人稱呼,如果用中國一般的話來講,明白人。中國人講聖人、賢人,聖賢是明白人,明白事理,明白真相,明白因果,你是個明白人。明白人在中國稱為聖人、稱為賢人,在印度稱為佛、稱為菩薩。佛是聖人,菩薩是賢人。

  「證法無邊」,這裡面的樂趣無法形容;孔子說得好,「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佛在經典裡面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無論順境逆境,無論是天堂地獄,充滿了歡喜,這真正是離苦得樂,決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個歡喜快樂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與外頭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呢?在這個境界裡面,外面境界是平等的,平等就叫一真法界。你要是離開差別法界去找平等法界,找不到,要到哪裡去找?宗門大德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在迷的時候,「踏破鐵鞋無覓處」,迷的時候;覺悟呢?「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就是!你想想這兩句話的味道。

  所以聖人教學沒有別的,迷悟,幫助你轉迷為悟,附帶的幫助你轉惡為善。果然你要是覺悟了,轉迷為悟,自自然然的轉惡為善。純淨純善,絕對沒有染,絕對沒有污,自然的,那個結果轉凡成聖。聖人教學,教學的目標就這三句。對我們中下根性,這還是迷而不覺的,幫助我們,制定許多戒律、規矩都是幫助你轉惡為善,我們今天這個《弟子規》就是幫助你轉惡為善。到你真正覺悟了,這個覺悟是要你在功夫上你才能領悟,功夫是你天天要做,你不做你永遠不會覺悟,你要把這個落實。果然依照《弟子規》奉行,字字句句我在日常生活都做到,我相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你覺悟了。為什麼覺悟?因為你心定,定能開慧。

  《楞嚴經》上說得好,「淨極光通達」,淨到一定的程度就發光。發光是智慧開了,智慧開多少?開多大?看你定功的淺深。定愈深,智慧愈大;定的時間愈長,智慧愈廣。所以到了法身菩薩,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佛經上形容「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龍象。龍沒見過,象見過,你看大象的樣子就像在定中一樣,走起路來慢慢的四平八穩,站在那裡、坐在那裡、走動都在定中。

  我這一生遇到一個,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李老師對他非常尊敬,也說這個老人真的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經上我們常常念到,我真正看到這個人做給我看,那就是說一切時、一切處他不會被外面的環境影響。不為外面境界所動,他就能夠轉外面境界,也就是說他能夠影響外面境界。所以他的磁場特別好,我很喜歡親近他,沒有事也喜歡跟他一起坐。你進入他的小客廳,接見我們的時候都在小客廳裡頭。進入小客廳的時候,身心愉快,我們現在講磁場好,中國人講氣氛太好了!讓你坐在那裡,跟他坐在一起捨不得離開,有這樣攝受的能力。這是什麼?在佛法裡講這是他戒定慧的功德成就。

  學佛之後,我們才曉得,這種成就也是一切眾生都有,我們的成就被自己破壞,被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破壞了、煩惱習氣破壞了。所以煩惱習氣不能不遠離,然後你才真正成就「智慧無等,法無邊」,這是我們嚮往的,這句話說的是如來果地上的,我們應當學,應當知道,這一句是我們的性德。現在性德迷失了,我們用修行的方法,用修德來恢復我們的性德。如果你要是不了解、不明白,你從哪裡修起?所以今天真正講到修行的起步,我還是要強調《弟子規》。為什麼我不強調戒律?《弟子規》是戒律的基礎。為什麼今天你持戒這麼難?不要說那個,十善、五戒你都沒辦法做到,你都感覺到困難,原因是你沒有基礎,《弟子規》才是真實的基礎。

  你會常常感到我緣不好,一般講我運氣不好、命不好,遇不到真正善知識,遇不到好的同參道友,遇不到好的學習環境。實在講,說這個話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全對。為什麼?都能改善,改善是你自己真誠心的感應。你自己心不真不誠,所以你感應不到。我自己這一生有這麼一點點小成就,就是得力於從小在家裡父母長輩教導,有個誠、有個敬。所以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用什麼?真誠恭敬,其他的沒有,就是這麼一點誠敬,不自欺,不欺人,老師肯教我,我真肯學,老師教導,我一定要落實,自己的過失,天天去發現;發現過失就是覺悟,把過失改正過來,真修!現在時間到了,我們這個小時只講了這一句,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認真努力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