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0七卷)  2006/1/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07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出家受戒第二首:

  【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僧伽藍者,此云眾園,眾有六和法,則事理一味,故無諍也」。這段開示很簡單,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要正確的了解僧的意思,現在這個僧伽,原來是『僧伽藍』,簡稱僧伽,也稱僧。在社會一般大眾看到這個僧以為就指的是出家人,現在已經成為習慣,也就可以這樣說,這在中國社會裡面。實際上在梵文的意思,不是專指出家人,它指的是團體,這是團體。不過這個團體跟一般團體不太一樣,為什麼?一定要每個成員都要遵守六和敬,這個團體才稱之為僧團。

  所以「僧伽藍」就是僧團所在處,藍是所在處,我們現在稱之為道場,照原意翻,翻作眾園。你看這個字,它不是精舍,不是寺院庵堂,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教學,沒有任何建築,都是在樹下、在水邊,佛在那個地方坐下來,四眾同學圍繞著釋迦牟尼佛,我們講席地而坐,還鋪個席,那個時候沒有席。諸位要知道,現在出家人,我們中國人稱為具,現在用在什麼?用在拜佛的時候,鋪在下面墊起來,以前那個就是無論在什麼地方坐下來,那個就是鋪在下面,是一塊布鋪在下面,都是坐在地下,聽佛陀說法,也就是聽老師的教學,所以他沒有房舍,也沒有桌椅。僧園完全描繪出當年世尊教學的狀況。在哪個地方開始教學,這個地方就叫做僧伽藍。

  重要的,這僧伽藍我們也稱為僧團,是團體,凡是僧這個意思,本義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團體。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四個人以上在一起聚會,遵守六和敬,這個團體就是僧團,不分在家出家。在家,如果你家裡四個人,四個人以上;現在也常常能看得到,夫妻兩個,有一兒一女,就四個人。四個人如果修六和敬,這個家庭是僧團。最重要的就是六和法,所以眾有六和法。六和法裡面有事有理,第一條是理,「見和同解」,這一條是理。世尊當年在世的僧團,佛對大眾的要求,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分別執著,這妄想不必談了,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對人對事對物都沒有分別、都沒有執著,這就和睦。

  這不和的起因是什麼?個人有個人的意見,個人有個人的想法、看法,那彼此不同,這就是不和的根本因素。為什麼不和?我的意見跟你不一樣,我的看法、想法跟你不一樣,你跟我不一樣,彼此互相不相讓,誰都不願意屈服,為什麼我要聽你的?為什麼你要聽我的?所以佛的方法真是高等的智慧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把成見統統放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團體和睦。人能夠放下分別執著,真的是諸佛加持,諸佛對一切眾生無時無刻不加持,問題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是抗拒了,你不接受。佛雖然加持,加不上,你沒法子接受;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障礙就沒有了。

  佛的加持是什麼?是自性的智慧德相,就是《華嚴》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就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變成苦惱的眾生。佛眼睛裡看到,你本來是佛,你現在還是佛,你並沒有改變,所以佛對眾生尊敬,眾生對佛不尊敬,佛對眾生尊敬,為什麼?佛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事實真相。

  你是一尊佛,跟一切諸佛根本沒有兩樣,差別在哪裡?你現在無端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的,馬鳴菩薩《起信論》上說得好,「本覺本有」,你現在跟一切諸佛如來智慧德相(德能相好),在不在?在,你一點都沒有失掉,只是你自己無端起了這些煩惱障礙,把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變質了,變質,變成你現在這個樣子。所以佛看眾生稱「可憐憫者」,真正是可憐。如果你沒有如來智慧德相,你現在成這個樣子,那佛不可以說你可憐。說你可憐,那佛這個話說不過去,那變成諷刺了。是你跟他完全一樣,你現在迷惑顛倒。所以古人有比喻,凡夫像喝酒喝醉了,你本來跟正常人完全相同,酒醉之後發酒瘋,胡言亂語,所有威儀都沒有,是這麼一個意思。

  所以佛教人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我們中國人講,放下成見。人人都放下成見,這個世界就太平,就沒有爭執,自然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是事實真相。起了分別執著,把真相就變成了妄相,變成了幻相,就是假相不是真相。真假是一不是二,你覺悟了,假就是真;迷了,真就是假,真假不二。所以佛這種教法,高明到極處,讓跟隨的大眾沒有話說,一點私心沒有,一絲毫偏愛也沒有,決定是平等。

  可是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誰肯放得下?在當時世尊僧團裡面,你想加入他的僧團,你要是不放下,這僧團你進不去,你一定要放下。沒有完全放下,不要緊,先放下我執,慢慢一步一步的放,放下身見,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偏見,成見,這五種見惑裡面,見取見、戒取見就是我們今天講成見;成見有兩種,一種是對因的成見,一種是對於果的成見。最後一個是邪見,一切不正,違背事實真相的那些見解都屬於邪見,不是正知正見,你首先把這個放下。

  這個放下,在小乘就是初果,初入佛門,佛看得很清楚,你是真想學還是假想學。真想學,你真想放下,他教你。在教你,你在學習過程當中,叫初果向,你沒有達到初果,但是你向初果的方向邁進。初果好比是一年級,你是一年級的預備班,這才能入門,大乘裡面叫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跟小乘初果是一樣的,沒有達到初果,慢慢學,也是這麼一個方向、這麼一個目標。但是大乘比小乘聰明,這是真的,小乘人執著比較重,大乘悟性比較高,聽了之後,他就懂了,他慢慢的放下,一步一步的放,不是一下就放掉!

  你看這經上跟我們說的,見惑放下了,我們講的是成見、見解放下,沒有了,放下,初果,這就正式成為僧團裡面的一員。然後再放下錯誤的思想,見惑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是貪瞋痴慢疑這五個,這五個是錯誤的思想。世間人懷疑,哪有這麼多懷疑?根本沒有,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你疑什麼?《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疑什麼?身心世界,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你還疑什麼?

  我們眾生的疑心,疑心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下頭就是疑。這總共三界八十一品,三界九地,每一地九品。三界九地,所以有八十一品(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品),九地。你放下最前面的六品,你就證到二果,就是貪瞋痴慢疑嚴重的沒有了,輕微的還有;重的沒有了,輕的還有,這二果,二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又放下一些,三年級就不到這個世間來,三果聖人,到哪裡去修行?到四禪天,四禪天裡面有一個五不還天,四禪天有九層,前面四層是凡夫天,上面五層,聖人,三果聖人,他們在那裡修行。到最後這個錯誤的思想(就是貪瞋痴慢疑)真的斷掉,他還有習氣,習氣沒有關係,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超越六道,我們曉得六道外面還有四個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就到聲聞,到這個法界去。習氣斷掉,就是見思煩惱的習氣,見解思想習氣沒有了,那他又提升一層,跟緣覺、跟菩薩相應。如果沒有發菩提心,他就是等同緣覺;如果發菩提心,那他就是菩薩,逐漸逐漸往上提升。

  我們今天的煩惱習氣很多,自己要警覺,希望一年比一年輕。叫你斷,那是不可能,斷了,你就成佛、成菩薩,真的菩薩不是假菩薩。假菩薩,那是有名無實的,那都有罪過,為什麼?你不是菩薩,冒充菩薩,你說你有沒有罪?這從前我們老師給我們講,不是菩薩稱菩薩,冒充,冒充菩薩;就好像我們世間人,他不是王子,他冒充王子,從前皇帝的皇子,他不是皇子,冒充,這犯法,名實要相符。可是世間人稱菩薩也有個好處,好處在哪裡?你聽一聲菩薩,我要真做菩薩,能夠給你一個警覺心。因你真想做菩薩,常常讓人家叫著你,是提醒你,到最後不知不覺你真成菩薩了,這個可以。所以佛法裡頭通情達理。可是你並不想做菩薩,要菩薩的名,並不是真幹,不能斷煩惱,也沒有想到我要斷煩惱,也沒有想到我要改壞習氣、壞毛病,那你完全是冒充的,那就有罪過,名實要相符、要相應。

  你看看蕅益大師,受了戒之後,他為什麼要去退戒?這是給我們後人做榜樣,你做不到!你做不到,那你稱比丘,這是欺騙人,這叫什麼?這叫妄語,騙人。所以受了戒之後,退比丘戒。沙彌戒他能做到,所以他老人家一生稱菩薩戒沙彌。他真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人是菩薩,在家也是菩薩。所以僧團不分在家、出家。

  在家居士建立道場,像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所提倡的小型念佛堂,人數不超過二十個人,好!多清淨。二十個人的生活容易維持,尤其念佛念到一定的功夫,心定。譬如說你念佛堂,念佛堂不要讓人常常流動,這個不好,這很難成就。念佛堂的人是固定的,你看世尊當年在世,跟他的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固定的。遠公大師,這是東晉時候,《無量壽經》翻譯出來,那個時候《觀經》、《彌陀經》還都沒有翻,淨宗最早翻的經就是《無量壽經》,他看到歡喜,依教修行。在江西廬山邀集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發心在那裡依照《無量壽經》修行,讀誦、講解、研究、念佛,一部經,這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百二十三個人各個往生,這真了不起。

  志願不同,不收。你到我們這裡來參觀,我們接待你;你想加入我們這個,不收。你看當時謝靈運,這在歷史上都很有名的文學家,想入會,我們遠公大師拒絕,拒絕的理由是什麼?他是文人,文人的習氣沒有放下,喜歡做詩、喜歡做文章,這個習氣沒有放下。什麼樣習氣統統都要放下,你帶著這些習氣,你會影響別人修行,也就是說你不能專,你會雜,不要他。陶淵明很有德行,遠公是很歡迎他來參加,他不來參加,他沒有參加。接納是有條件的,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來的。所以專修的道場是各個都有成就。

  我們在過去看到最小的道場,覺明妙行菩薩,這是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他透出的消息,他在極樂世界的名字是這麼一個名字。他在往生之前,他的道場只有十二個人,十二個人在一起修行,各個成就。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是真正六和敬的道場。世界上有這麼一個道場出現,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功德不可思議。到處跑,心是散亂,很難定下來。

  如果諸位是學經教,學的將來弘法利生,我昨天在答覆問題時跟諸位說過,你們問我什麼時候辦佛學院?我的佛學院辦了很多年,那你們都看不出來。這麼多年來,講的這些經論也有幾十種,現在留下的錄音帶、錄影帶、光碟,這都是教材,你真的想學,你選擇哪一種你喜歡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有成就。是不是能真有成就?德行第一,如果沒有德行的基礎,你的成就不真實。為什麼?將來一旦接觸社會,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的這種煩惱習氣會起現行,會把你所修學的功德都破壞了,這不能不防止,德行佔第一。

  這個事情非常困難,你們看《慈悲三昧水懺》,悟達國師給我們做了這個示現,十世持戒精嚴,嚴持戒律十世,不是一生,十世。十世修行的功德,那個大福報現前,國師,皇上的老師,不是一世、二世,十世修得的。做了國師,今天我們所說的是佛教界的領袖,皇上送他一張沈香寶座,我們講太師椅,這太師椅是沈香雕成的,那就非常名貴。他接受之後,傲慢的念頭就現前,覺得什麼?這皇帝對我的恩遇,自己感覺得非常光榮、非常榮耀,這天下出家人哪個也比不上我。

  這個念頭一生,護法神就走了。護法神是護你的道德,你現在道德有虧,你怎麼會有傲慢的念頭起來?護法神走了之後,他的冤親債主找上身來,得了一個人面瘡,什麼樣醫生都沒有法子治療,幾乎送了命。到底是根基深厚,佛菩薩照顧他,所以迦諾迦尊者(這是阿羅漢)幫助他,救了他的命,跟他的冤親債主調解,冤親債主也同意接受,超度了他,他這個病就好了。你就曉得道德不能有絲毫虧欠。我們今天沒有學過這些東西,你要是學經教,經教都是不踏實,好像蓋房子蓋在沙地上,沒有地基,這諸位不能不懂。

  經教可以學,同時扎根,根在哪裡紮?就是我常常跟諸位說的,《弟子規》、《十善業道》、《沙彌律儀》百分之百的落實,還要常常去讀《了凡四訓》、《安士全書》跟《感應篇彙編》,這是印光大師教我們的,這三樣東西,因果教育、德行都在其中。所以倫理、道德、因果,經教是宗教,四種教育同時學習,根要紮得穩固,這一生才能成就。無論是順境是逆境不受影響。你會用心,那就是「淨行品」。「淨行品」學了之後,無論順境逆境,你能轉境界,《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這是基本的觀念,比什麼都重要!然後決定遵守戒律,就是守規矩。

  六和敬裡面第二條「戒和同修」,那也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佛的戒律教誡我們要遵守,十善要遵守、五戒要遵守、三皈要遵守。如果你要是做菩薩,菩薩戒要遵守。菩薩戒是有兩種:一種是《瓔珞經》的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一種是《梵網》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通常一般在家居士都是受瓔珞戒,條文少,出家眾一定是受梵網菩薩戒。你要真正做,學了之後一條一條的去學,認真,決定認真幹,名符其實。

  戒律,我在初學的時候,老師教我重實質不重形式,這章嘉大師教我的。實質是什麼?你學,學了就要做到,譬如十善業道,不殺生我這一條做到,這一條你就得了,你就得戒;不偷盜,這一條我學到,我做到了,這一條你也得到,得戒!如果你在形式上受了,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老人家跟我講「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非常有道理。因為有很多人沒有這個緣分,沒有接觸到這些出家眾,沒有地方去受戒,但是他都做到,佛統統承認。我們世間人不承認,佛承認。

  世間人承認什麼?你受戒,你有戒牒,你有證書,他承認這個東西;你自己有沒有做到,他不管你。所以諸佛菩薩、天龍鬼神他重實質不重形式,你那個戒牒、那個皈依證,他們不在乎這個,他們在乎你是不是真做到?我沒有皈依證,我沒有戒牒,可是覺正淨我做到,真正是起心動念都會向這個方向目標努力去學習,「淨而不染,正而不邪,覺而不迷」,你這三皈做到,不必用皈依證,真正皈依三寶。五戒,不殺生、不偷盜,出家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做到,五戒全了,佛菩薩承認,龍天善神承認,他尊敬你,他擁護你。所以重實質不重形式。

  除這個之外,國家的法律要不要守?要,都屬於戒律。社會上一般的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要不要遵守?要。諸位要知道,別人不遵守是他的事情,我要遵守。五倫的關係要重視,人與人的關係,一定從我自己本身就做到。要求的原則,中國傳統教學裡頭,儒家所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與這個不違背,統統屬於戒律。像我們道場、寺院庵堂都有它的規矩。在一般寺院庵堂裡常住公約,大家開會制定的生活的規範,你必須要遵守,不可以違背。所以修六和敬的這個僧團,人要不要去管?不會,各個都是好人,他不會違規、不會犯法。佛定的這個法他不會犯,國家定的,社會上一般的習俗,他統統都不會違犯。這是在第二條裡頭持戒,戒和同修。

  下面這就變成事相,就應在日常生活當中,「身和同住」。我們這二十個人,我們今天就採取印光大師的教誨,人多就複雜,複雜,你的心就亂,心不清淨。譬如這二十個人,我們這裡頭有一個、二個往生,往生就空出兩個名額出來,可以再補充兩個人,永遠維持二十個人,只可以少,不要多,這是真正如法的道場。

  學教,我昨天介紹大家,我們依阿彌陀佛為老師,我們學《無量壽經》、學《阿彌陀經》,專修,一生都不改變。你天天跟大家講解,我們二十個同學,每天講,一遍一遍講,遍遍不一樣,愈講愈有味道,愈講愈深、愈講愈廣,經典義理深廣無盡,這樣你才能真生歡喜心。你看《無量壽經》,我過去講過十一遍,第十一遍沒講完,我還會找時間繼續講。《華嚴經》,照我現前這個講法,用的時間太多,細講大家得利益。所以我說初會是細講,二會也是細講的,二會是十信,十信要細講;三會之後,我們只講大意,就不要細講。這樣子我估計,我們《華嚴經》五年可以圓滿,我估計也就是說,還要用三、四千個小時,差不多五年,頂多七年,不會超過七年,這部經可以圓滿,我估計是六千個小時到七千個小時,這已經很難得。如果以後我這個壽命還有的話,我是很希望把我們「淨土五經」再講一遍;再有時間,我會把《法華經》講一遍、《楞嚴經》講一遍,大概就差不多。我一生就幹這事情,除這個事情之外,沒有第二樁事情。

  如果將來有緣,我能夠回到中國,所謂落葉歸根,我向國家要求的就是小道場,二十個人。那個小道場採取遠公大師的規矩,結界,我們活動有範圍,不離開界線。慧遠大師是以虎溪為界,客人來訪問,送客不出虎溪,那有小橋,到那裡就為止。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我們要能理解、要能效法,把它落實。這樣我們二十個人在一塊共修,好,一方面學教,一方面念佛。心會定下來,心定下來之後,身心健康,飲食會減少,這個諸位常常聽經,應該懂得,為什麼會減少?妄念少了,妄想分別執著少了,你消耗少了。妄念少了之後,一天一餐好!二十個人在一塊修行,身心清淨,第一年吃三餐,第二年晚餐就可以不要,第三年早餐可以不要。三年之後,日中一食決定做得到。我自己做過多年,很清楚。但是始終沒有這種機會,要是有一個機會,我們有這麼一個小道場,結界安居,沒有一個不成就。

  「身同住,口無諍」,口裡念佛、誦經,哪裡還會有爭論?決定沒有。「意和同悅」,法喜充滿。「利和同均」,這個利和同均,物質生活是平等的,沒有哪個是優越的,飲食起居完全平等。所以過去這個共產黨的朋友接觸我,佛教三千年前就提倡共產,利和同均就是共產,所以它在佛門裡面行了這麼多年。佛門是屬於共產制度,沒有私人的財物,一切都是共同。佛祖給我們立的這些規矩,我們能夠依教奉行,這是名符其實的僧團。現在雖然有精舍,或者是有寺院庵堂,也要照著這個規矩去做。

  無爭,衝突就沒有。今天全世界多少人在想怎樣能夠化解衝突?衝突就爭論!無爭,你想想看還有衝突、還有對立、還有矛盾嗎?全都沒有!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才能百分之百的落實,真正做到了圓滿。同學們在此地特別要注意,就是「僧伽藍」這個名稱是一個六和敬的團體,它不分在家出家,四個人以上。在從前住小茅蓬,四、五個人住小茅蓬修六和敬,它也是名符其實的道場,僧團,必定能夠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首偈下面意思還沒有說,現在時間到了,下個鐘點我們再跟諸位學習後面兩句。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出家受戒」的第二願:

  【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

  『僧伽藍』意思諸位懂得了,所以它的範圍非常的廣泛,只要是四個人以上的團體修六和敬,都稱之為僧團。我們在三皈依裡面,「皈依僧,眾中尊」,在傳授三皈,我們講得很清楚,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出家人;如果說皈依某個出家人,那就錯了,完全錯了,是皈依僧團,這個僧就是代表僧團。為什麼僧團是眾中尊?那個眾就是團體,所有一切的團體。那這社會就太多,家庭也算是個團體,最小、最基本的一個團體,公司行號也是團體,一切團體裡面,這個僧團是最值得人尊敬的。這僧團不一定是出家人,就是什麼?修六和敬的團體。不論是在家、出家,也不論是你搞什麼行業,甚至於你的家庭所有成員都修六和敬,依照佛陀的指導,都修六和敬,這個僧團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你說值不值得人尊敬?是這麼個道理。

  如果你這個團體成員不和,誰尊敬你?沒有人尊敬你。說來說去,說到最後還是和睦。今天中國提倡的和諧社會,六和敬就是和諧社會,每個團體都能夠修六和敬,都能夠落實和諧,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華藏世界。每個人確確實實真菩薩不是假菩薩。菩薩是人,他不是神仙,覺悟的人,修六和敬的人,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的人,這個人叫菩薩。所以菩薩不是神仙。

  出家,出家當然他就進入僧團。入僧團,入僧伽藍就是入僧團,我們現在一般講你入寺廟,實在講入寺院,不可以講寺廟,那廟跟寺不相同。廟是祭祀鬼神的地方,稱廟;寺院是佛弟子修學的場所,叫僧伽藍,修學的場所,所以它跟廟完全不相同。現在寺跟廟連起來之後,讓人就迷惑了,寺跟廟畫等號,這是錯誤,這就把佛陀教育貶低成迷信的宗教。所以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社會上他們搞不清楚,我們學佛同學再搞不清楚,那就錯了,我們一定辨別的清清楚楚。

  入寺院,這個願就生起來,『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你看這個願後面這兩句,僧伽藍裡面幹些什麼?學校。所以我接觸佛法之後,我就了解它是教育,佛陀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儒家就是孔子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他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沒有建學校,可是天天上課,在哪裡上課?在野外上課。以後我們建學校,寺院庵堂是學校,裡頭要「演說種種,無乖諍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整個佛法,現在編集成一套《大藏經》。《大藏經》裡頭,沒有一部經是教人爭執的,沒有,真正是無乖諍法。乖是違背,佛所教的絕對不違背性德。你們想想看,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不違背性德。

  性德在中國人講「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決定不違背本性本善,這是無乖。落實在實際上,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沒有爭。你看菩薩所修的六個條目,布施,捨,哪裡會爭?持戒,守規矩,忍辱更是無爭。所以世尊一生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教什麼?就是教無乖諍法,決定不違背性德,不違背倫理,不違背道德,不違背因果,於人無爭,於世無爭,於一切萬物無爭,這就是佛法。

  道場裡面,僧團裡面,天天在演說,演是什麼?做出來了,是表演。六和敬,人人都做到,不是在那裡說說,十善業道統統做到,沙彌律儀,在過去比丘戒、菩薩戒,沒有一條他沒做到的。所以我說這聖人,他做到了,他才說,這老師,他做到了;學生是賢人,聽了之後各個也做到,真正叫學佛,各個學得都很像佛。下面一條是「詣大小師」,大師是老師、是佛,小師是佛的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小師,他做到了。大師是做到之後就說到,小師是學了之後就真做到。

  我們學了「淨行品」,如果遇到有人問,這佛教究竟講的是什麼?這八個字解答就非常完善,佛教所講的「演說種種,無乖諍法」。不但有言教,他有身教,演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確確實實是一切眾生的好榜樣。佛法裡面講的是「人天師範」。佛是人天師範,佛弟子也是人天師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想一想,我這個念頭,我這個說法,我這個做法,可不可以給天下人做榜樣?這個念頭就叫做覺。古德常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想一想,可不可以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一切眾生裡頭,包括鬼神、包括天人。沒有人的地方,看不見的地方,有鬼神。儒家講「慎獨」,沒有人看到的,你還是很謹慎,還是很守規矩,不敢放逸,不敢隨便。不是說沒有人看到,我可以隨便一下,放鬆一下,不可以。古時候人修行這樣的謹慎。你看《弟子規》裡面,最重要的綱目,「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你看看那個謹慎在孝弟下面,排在第三位,你說重不重要?做人一生要謹慎,謹慎就是小心認真,不敢放逸、不敢隨便、不敢馬虎。不管人見到不見到,見不到都是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德行、學問、道業都是從這個基礎上成就的。

  所以現在道場不管大小,人眾不論多少,最小的道場,佛給我們說的四個人以上;沒有四個人,三個人也是一眾,我們中國是三個人叫眾,所以眾的寫法是三個人。每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學習,研究討論,決定不能避免!講經說教,三個人可以輪流。如果三個,一個是老師,兩個是學生,老師天天教,學生要複講,學生要提出學習的心得報告,另外一個同學聽,老師也在聽,生活在一起。對自己來講,那就是《論語》上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法喜充滿;對大眾一起在一塊學習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論這個道場住三個人、五個人,乃至於到二十個人,都是從各方來的,我們聚會在一起,志同道合,怎麼會不快樂?

  我們這個道場有職員、有義工、有一般的大眾,聚會在這個地方,共同在一起學習,不亦樂乎。為什麼會衝突?沒有演說無乖諍法。這個事情,好像我出家的第二年還是第三年,就是出家二、三年的時候。有一年農曆年過年,我到高雄去參學,住在左營的興隆寺,這是一個比丘尼的道場,天乙法師住持。我們也算是師兄弟,他接待我。我在那裡住三天,就給他們講了三天,一天兩個小時,給他們講了三天。他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他待人很厚道,照顧都很完善。他好像是有五個道場,也是南北奔波,五個道場,也很辛苦。他問我,我對人這麼好,為什麼留不住人?人在那裡住個二、三個月,他要走了,為什麼留不住人?為什麼古時候那些道場住眾,那個師父趕都趕不走?問我這什麼原因?當時我就告訴他,我說人到這個地方來,他是要來求道的,古時候道場真的有道有學,那是很吸引人的。用現在的話說,滿足他的求知欲,滿足他的精神生活,他怎麼會輕易離開?老和尚就是用種種手段逼迫他,他也不離開。

  這《禪林寶訓》裡面,我們讀到的。老和尚對他沒有好臉色,一點都不客氣,趕他走,不走。是出去了,上課的時候講經,他在門外聽,講堂他不能進去,他在門外;下課,他就溜走了。老和尚知道他真用功,真幹。有一天老和尚遇到,正在洗腳,洗完之後,把腳盆的水往他身上一潑,他也不生氣,還是不肯走。過了幾天,老和尚傳法,他讓位,傳法傳給誰?把那個人找來,就傳給他。這大眾才曉得,老和尚對他完全是考試,看看他是不是真有德行、真能忍辱、真正到無乖諍。這是法器,他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說他幾句,早就溜之大吉。《禪林寶訓》上記載的。換句話說,這個老師要看重你的話,對你就沒有好顏色。為什麼?鍛鍊你,成就你。如果不想成就你,看到你沒有成就,跟大眾在一起修就好,老和尚會對你很客氣。

  我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老師對同學就是這樣的,他真正看中了,有打有罵,沒有好臉色;他覺得這個學生將來不能成就,對他很客氣。我那時初學,接觸佛法很淺,對這事情不懂。老師告訴我,跟我解釋,肯接受的,打他、罵他都不走的,這個人將來有成就,應該要成就他。那個說幾句臉就紅了,就不能受,不能再說,客客氣氣,為什麼?不要跟他結冤仇。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才明瞭!對待每個人真的是有分寸,能成就的成就他,不能成就的,客氣,決不結冤仇,好聚好散,不要得罪人。老師在課堂裡頭這種態度對學生,都是教導我們。

  我們離開老師,踏進這社會,尤其從事於講經教學的工作,又沒有固定的道場,流動性很大,接觸的人很多,這個教育就很有受用。守住一個原則,對任何人都是客氣、謙虛、忍讓,決定不跟人結怨。縱然受了屈辱,一定要懂得忍耐,要知道三世因果。我對他好,他還要冤枉我、還要毀謗我,甚至於還想方法來陷害我,我要曉得那是過去生中,我一定對他不好,這一生當中遇到就報復過來。這種報復應當接受,不再有怨恨,這帳就了了、就結了!來世再碰到就是好朋友了,過節沒有了。如果受不了委屈,你還是有怨恨心,還有報復心,這個就麻煩大了。來生我會報復他,我比他強的時候,一定欺負他,他比我強的時候,一定欺負我,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報,絕對不是報得恰好,一定會過分一些,一世比一世過分,到最後那就非常淒慘,這不能不知道。

  所以真正明理的人,受再大的委屈,再大的傷害,也不會有瞋恚心。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在作菩薩的時候,沒有成佛之前,修忍辱波羅蜜,那個時候號稱叫忍辱仙人,那是菩薩,忍辱仙人。你看看遇到歌利王,那真是無緣無故,歌利王發脾氣把他殺掉,還不是讓他好死,凌遲處死,就用小刀身上割肉,一塊一塊的割,把他割死。忍辱仙人真的是受冤枉,這麼大的傷害,沒有怨恨、沒有報復,而且還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他經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波羅蜜圓滿,所以他不恨他,還感激他,就是說,我是不是真的忍辱波羅蜜到家?如果遇到這個環境還有一念怨恨,忍辱波羅蜜還沒到家,還要修。他把歌利王看作老師來考試,來考他,他這一關通過了,六波羅蜜這一度圓滿了。

  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的後身就是憍陳如尊者。菩薩說話算話,成佛第一個度憍陳如,在鹿野苑為這五個人說法。這僧團剛剛建立,一個人帶五個人,一個老師,五個學生,為他們講經說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這是世範,給我們做樣子。我們學佛,那不能不在這個地方學。受一點點委屈,心裡就難過,這是凡夫,一點功夫都沒有。這個功夫是慢慢提升,特別是在人事環境當中去磨鍊,磨到像忍辱仙人一樣,你確實一點過失都沒有,人家一刀一刀把你割死,你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心,你還會感恩,那你距離成佛不遠。

  你聽到這個會覺得成佛真難、真不容易!是的,凡夫看起來真難,不容易,為什麼原因?堅固的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忍辱仙人為什麼做得那麼自在?無我,《金剛經》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就是說,你來傷害他,他把身體放下,這身體不是我,身體好像是我們一件衣服一樣,衣服損壞有什麼關係,再換一件。這個身體你要就給你,立刻就換一件。再換,一定比這個殊勝,為什麼?功德、智慧節節向上提升,所以愈換愈好。捨羅漢身得菩薩身,捨菩薩身得佛身,愈換愈殊勝。

  無論是大小道場,人眾多少,不能沒有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就是上課,寺院庵堂是學校,哪有學校不上課的道理?所以我跟天乙法師說,你這五個道場就是缺乏上課,你這裡沒有講經說法,也沒有認真的修行。修行到今天這個時代,在形式上只有兩種:一種是念佛堂,一種是禪堂。你雖然這裡有個禪堂,有名,但是沒有人坐禪,所以你留不住人。真正留住人要上課,誰上課?一定要你自己帶頭。自己對於經教修養不夠,你可以請老師。就你是校長,校長不一定親自上課,聘請教員。我這個道場需要什麼?我學的是哪個法門?我需要哪些經論?請人來講,請人來教,你這人就不會走!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道場為什麼要志同道合?佛開八萬四千法門,每個人根性不相同、志趣不相同、程度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契機,當然契理,就是適合於我們這幾個人的程度,適合我們這幾個人的興趣、愛好,那就志同道合。這一個團體的形成,那不是簡單的,遠說,過去生中種的因,過去生中要沒有因,這一生遇到了也是格格不入。過去生中種的有因,這一生當中有緣,才能聚會在一處共同學習,哪裡是偶然?可是緣有長暫不同,有的緣分只有幾天,都是緣分。像我們出外旅行,住在旅館裡面,旅館的服務人員,我們見面就很投緣,很客氣,接受他的接待,住二、三天就走了,過去生中這緣就二、三天。有同參老友在一塊住個三年、五年的,那有三年、五年的緣;住個十年、二十年的,那有十年、二十年的緣,沒有緣可不行!你要懂得緣分是屬於因果,它通三世的,你就會不執著。緣聚的時候歡喜,緣散也沒有一點苦惱,為什麼?正常。

  但是道場,特別是現在道場,都不是長住的,都是短暫的,像我們講《華嚴經》,跟祖師大德講法不同,原因在哪裡?我們每堂課都有新來的同學,頭一次聽的,天天有,聽眾流動性太大。從各個方面來的,有很多到香港來聽經聞法,住一個星期,香港簽證頂多是兩個星期,他就要離開。所以我們不厭重複,不厭其詳,希望你來聽一次有一次的受用,你來聽幾天也能連得起來。這是因為我們現實環境大眾的需要。如果不是這樣講法,對不起大眾。從國內外很遠的地方到這裡來參學,我們要給他不講真話,不把真的東西提出報告給他做參考,你怎麼對得起人?所以這種教學跟固定學生完全不一樣。

  如果我們有個小道場,二十個人在一起共修,希望一生都在一起,就像早年遠公的廬山東林蓮社一樣,那是進入蓮社,將來就在那裡往生的,那就完全不一樣。經論必定是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天天幫助化解本身的煩惱習氣。我們現在曉得,遠公當年稟承的就是一部《無量壽經》,真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那麼多人各個成就。這在理論上我們明瞭,即使在科學的證明之下,也能肯定他們的成就。

  極樂世界到底有沒有?祖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證明。蓮社往生的人不是同時,有先後,像劉遺民他們往生得早,遠公大師往生的時候,他們都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而這些迎接的人還跟遠公開玩笑:遠公,你度我們,我們先來了,你後到!這些都有記載。而慧遠大師在一生當中,曾經三次見到極樂世界,三次,在念佛止靜的時候見過三次,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最後往生,這第四次,第四次見了之後才跟大家說:極樂世界現前,佛來接引我,我們蓮社過去先往生的人,我都看到,跟佛一起來,現在我要走了。這時候才說這個境界過去曾經見過三次。在場的同修就問,你見了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老人家說,跟經上講的完全相應,這個境界是真的。如果跟經上講的不相應,那就不是真的。所以這是慧遠大師蓮社裡的修持以及他們的成就,對於修學淨宗做最有利的證明。佛家講三轉法輪,作證轉。這樣我們再不相信,那就沒有法子,那就還要繼續搞輪迴。看什麼時候你的信心才能生得起來?

  今天這個世界,我常常提醒同學、勸告同學,十年十年做個比較。我自己親身的經歷,八十年!第一個十年十歲,第二個十年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十年十年的做一個階段來比較,你就會看得很清楚。世界亂了,一年不如一年,我這個一年就是講十年。第二個十年不如第一個十年,第三個十年又不如第二個十年。這樣發展下去,人類能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到哪裡?到二一00年,你要問我有沒有信心?我跟你說我沒有信心,怕的是像西方講的世界末日真的會出現。

  我在歐洲、在美國,這去年的事情,給那邊的同學說,世界末日是從西方開始說的,我跟他講,不是地球的毀滅,也不是核武戰爭。我的看法是什麼?是人心背棄了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愈來愈遠!三、四十年之後,一百八十度的違背,這個社會真的是如許多人所講的,人恐怕連畜生都不如。每個人充滿了怨恨,怨天尤人,幾句話聽不習慣就動刀動槍。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兒女殺父母,父母殺兒女,兄弟互相殘殺,在校園裡頭學生殺老師,已經不是新聞,這種例子太多太多!現在一個星期會聽好幾次,我告訴他們,我說十年之後,一個星期你會聽到十幾二十次。二十年之後,你可能每天會聽到一、二百次,這個世界成什麼世界?這就叫做世界末日。

  要挽救,要靠這個地球上所有一切居民要覺悟。怎麼樣覺悟?一定要恢復倫理、道德、因果、宗教,這四種教育能恢復,世界末日能夠化解,能夠推遲。我們今天犯的錯誤就是過分重視科學物質,精神生活完全沒有了,人跟動物沒有兩樣。但是動物吃飽了,牠就不干涉別人。人不是這樣的,自己吃飽了還要傷害別人;吃不飽,那更不必說,這怎麼得了?

  我再過幾天要到印尼去參加一個會議,這一次是亞洲十六個國家宗教的代表,討論的主題就是和平,怎樣能幫助這個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和平。他們邀了我,我這麼大的年齡,這是一樁大事情,我去把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提供大家做參考。往後這種會議我不想再參加。今年中國還要舉行一個世界佛教論壇,聽說也是邀請這世界上許多國家派代表來參加。我正式收到了請帖,這國家第一次辦,總是把宗教跨出了國界,跟世界接軌了,好事一樁。所以我答應去參加這次會,我希望這一次會是我在這一生當中,從事於國際活動的最後一次。

  往後我的一個願望,能有這個緣分,就在香港攝影棚,老老實實的把我們的《華嚴經》圓滿,其他的萬緣放下!在國內建的這些文化中心也好,將來學校也好,由年輕人去做,我只是提倡一下,我不會管這些事情。我可以用我的影響力來協助他們,希望這個事情能做好,有利於化解衝突,促進和平。一定要把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提升起來,才能真正落實!否則的話,和平是口號,化解衝突是決定做不到的。這個理事我們都要清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