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一四卷) 2003/10/1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114
諸位同學,請看四聖諦品,鄰次十界第五段,東北方攝取世界,「苦集聖諦」第三句看起:
【或名過惡。】
集,這是造作。無意,我們一般稱為過,過失;有意的,那就是罪,罪惡。六道凡夫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地藏經》上說:無不是罪!這個意思就是說,有意造作的多,無意造作的少。事實是不是這樣的?我們細心冷靜的觀察,古大德所說的不無道理,你細心觀察,確實。「惡」,在佛法裡面最普遍的就是用「十善業道」做標準,十善業通世出世間法。往上去,當然愈往上,標準不相同。十善名詞相同,解說不一樣;換句話說,十法界都不離開十善。人間的十善十惡跟天上的十善十惡,標準不相同,欲界天跟色界天不相同,天人跟聲聞不相同,聲聞跟菩薩不相同,菩薩十信位跟十住位不相同,這些事實,我想我們不難懂。
所以,佛法確確實實,佛菩薩所說字字句句深廣無限,境界不一樣。我們現在是在哪一個階段?什麼樣的身分?我們應當守的是些什麼?祖師大德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實在講,去我們並不遠。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像法過去了,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生在末法第一個一千年末尾,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示現在末法那些高僧大德、諸善知識,這裡面肯定有佛菩薩應化而來的,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這些人身分他不暴露,我們後學心裡面總得有數,他們所說的、所行的,行是給我們做示範,我們細心去思惟、去體會、去觀察,與經教相應的肯定不錯。時代在變,他們的表演也在變,這些變化確實能適應時代。
距離我們最近的,我們講半個世紀、一個世紀,很近的那些祖師大德,修淨土同學都知道,印光大師這距離我們很近。他的示現、他的教誨就是救我們當代眾生的,為當代眾生做個好樣子。雖然這半個世紀,在這個世間確實產生了空前的變化。這個變化我們都知道,科技的發達、進步日新月異,進步得太快了,導致一般眾生迷信科學,遠離了聖賢教誨,甚至於排斥、捨棄。於是倫理沒有了,道德沒有了,有技術能力,不知道怎麼做人。人與人的關係出了問題,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出了問題,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更是出了大問題。
由於這些問題感召到社會動亂,天災人禍。物質文明雖然不斷在進步、發達,可是人心沒有安全感,生活在恐怖之中,所以這個世間反常。恐怖、壓力太大,從什麼地方看到嚴重的後果?自殺率提高。甚至於小學生自殺,這是在過去歷史上沒有聽說過的,現前是時有所聞。壯年,他的事業失敗了,或者其他方面的困擾而自殺。小學生為什麼自殺?他有什麼過不去的?所以我們講到過失、講到惡作,真的在今天社會,一切時一切處,幾乎每個角落裡面都不難發現。這個因不好,緣不好,哪來的好果報!聖賢人應化在其中,我們了解這裡頭有個原則,那就是所謂的對症下藥。眾生在迷,佛菩薩示現覺悟;眾生在邪,佛菩薩示現正知正見;眾生在染,佛菩薩示現清淨,「覺正淨」是永恆不變的指導原則。至於怎樣表演,那是活潑的,那個沒有一定,所謂是善巧方便。
唯有善巧方便才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才能夠誘導迷惑、造業的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我們發心學佛,要認真努力的效法佛菩薩,效法高僧大德的行誼。他們走的路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我們能夠肯定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有承傳、有師承。這種承傳,換句話說,是經過歷史驗證的,今天講科學、講根據,他不是憑空捏造的。譬如在這個時代,我們曉得倫理道德幾乎喪失殆盡,所以社會上有不少人提倡讀經,特別是提倡兒童讀經,好事情!我也雙手贊成。我也曾經觀察一些處所,看他們在做,成功的不多,失敗的多。這什麼原因?自己想了一套章程,兩、三年之後問題出來,真的行不通。為什麼不用古人的方法?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第一種「童蒙養正」,這一篇裡面分量並不很多,講的是原理原則,是中國五千年來代代相傳的,智慧的結晶,經驗之談。
《三字經》上一開端,可以說把這個問題從根本上說清楚、說明白了。第一句肯定人性本善,這是教育裡面最重要的理念,要肯定人性本善;佛教化九法界眾生,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換句話說,教學的目的,徹始徹終是令一切眾生回歸本善,悟入佛性,如此而已。本性、本善,現在迷了,怎麼迷的?習染,習慣染污,習染迷了本性,迷了本善,這個事情麻煩了!現在要破迷開悟,回歸本性、本善,這是聖賢教育,這是永恆不變的宗旨。過去千百年來他們在方法上、程序上那是經驗之談,「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原理原則,這是講方法的原理原則。我們要認真去思考,你能有一套新的方法,比這個還殊勝嗎?還好嗎?不妨實驗實驗看。西方人用的方法,跟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的下手是從博,多學,最後專攻一門。從前有人說,西方人做學問像建金字塔一樣,底盤很大,到最後就變成一點了。東方人做學問的方法就像種樹,開頭一點,根!慢慢這個樹長大了,長成大樹,樹蔭很大,開花結果,這個比喻很有道理。
所以中國人下手,你看《三字經》上講的,「教之道」,教學的道理,「貴以專」,不是博。我們在《五種遺規》裡面讀到,特別強調學東西學一門,專精,一門學完才能夠學第二門;佛法亦如是,佛法的一門學通了,怎麼叫通?證才通。佛法修學這四個階段信、解、行、證,你沒有證得,沒有證入,你沒有學通!所以古大德常講,一經通一切經通,這的確是捷徑;沒有證,決不學第二種。證是什麼意思?在教下講叫大開圓解,就是宗門裡面講的大徹大悟。這是什麼個道理?其實這個道理佛講得太多,講得太清楚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是什麼?戒是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屬於戒。你能照這樣做,你的心不放逸,不散亂,你的心力集中,除了這一門之外,你不會去想東想西。這樣假以時日,不知不覺他心定下來了,定下來就生智慧,世出世法不例外。
這個我自己有非常深刻的認知,因為我在年輕的時候喜歡看書,什麼書都涉獵,博!博怎麼樣?不精,沒有一門東西精,都是淺顯的涉獵,懂得一點皮毛,管不管用?不管用,浪費時間,自己完全不知道。遇到李老師之後,我聽說這個人有道德、有學問,對佛法有很深的造詣,為我介紹李老師的這些人都是我非常敬仰、佩服的,大概李老師是名副其實。所以,我到台中去看他老人家,說出自己的願望,希望能夠跟他學習。他接見頭一天就提出三個條件,他說:三個條件你能做得到,我收你做學生,我願意教你;你認為這三個條件做不到,那我不能收你,你到別的地方去參學去。這三個條件第一個,你從今天起聽經、學佛,只能聽我一個人的指導,其他的出家、在家的大德一律不准聽,不能跟他們學習,只能跟我一個人,跟一個老師學。第二條,從今天起你看書也好,讀經也好,一定要我同意,我不同意的決定不可以看,連經書都不能看。第三個條件,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一切從今天開始。讓我考慮這三個條件能不能接受,我想了一想最後還是接受。三個月之後,我嘗到味道了,這個法子有道理,是很高明。你看頭一個,他不准你亂聽,耳朵給你封閉;第二個條件是什麼都不能看,眼睛給你關上,只聽他一個的,專!教之道,貴以專。
三個月之後,自己發現妄念少了,煩惱輕,智慧長了,有道理。比我從前天天看書,什麼都看,什麼都學是不一樣。我要沒有遇到李老師,李老師不教我這套方法,我不會有成就。我的成就跟一般人一樣,常識很豐富,佛法裡面講的三昧、講的悟處得不到,也就是你的心定不下來。回頭想想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都是最高的指導原則。老師這個三條是讓我收心的,讓我專心、專一,一門深入。所以,跟李老師,李老師教導我們學一部經,決定不可以同時學兩部經。他那個時候開的課,開的有很多門功課,他說你可以聽,不能學。我決心學經學班,學佛經。他開的有國文課,國文是講《古文觀止》,我們可以聽,可以旁聽。他還開了詩詞,我們也可以旁聽,但是自己學,一門,學經。他講的東西我們可以旁聽,別人講的東西,他不准我們去聽,這裡頭有道理。他真正的目的是在佛、是在淨土,所以講古文也好,講詩詞也好,講什麼最後都歸到淨土;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條路,一點都不亂,我們真正受到利益。你要是接觸第二個人,人家的想法、看法跟李老師不一樣,我們就會受影響。聽了之後跟李老師一比較,這裡頭分別就出來了,疑惑就現前,這個就麻煩了,把我們修行功夫破壞掉了。所以,不許可。但是他這種約束有時間性,他告訴我五年,五年之內決定要遵守。
以後我在新加坡弘法,遇到演培法師,我們聊天的時候談到這樁事情,演培法師說,當年當小沙彌的時候,諦閑法師教他也是這三個條件。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東西不是李老師的專利,是佛門裡頭祖祖相傳。從前曾經聽說過五年學戒,這才明瞭五年學戒學什麼?就是這三條戒。李老師要求我遵守五年,五年你的心定了,心定了之後,你開智慧了,智慧開了,你有能力揀別;換句話說,什麼人你都可以接觸,什麼書你都可以看,什麼人講你都可以聽。你有能力辨別是非,對你只有利益沒有害處,貴以專!我那幾年是深受利益,到了五年,我跟李老師講,我說:我自動的(這不是老師要求的)再遵守五年。守李老師的這個教誨,我遵守他十年。學佛初期,十年一門深入,這在佛法紮下了根,這是善知識,要遇不到這個善知識,哪裡懂得這個方法!
可是我們跟李老師十年,發現李老師他用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只對我一個,其他的人他都沒有這樣要求。以後我們才曉得是應機說法,他的確不簡單,為什麼?一見面,大致上這根機他就了解,他就知道了。所以他對我提出要求,實在講對其他的人沒有這個要求。這裡面最重要的,你要看看這個學生你教給他,他能不能做到!他要做不到,你要求他沒有用處,陽奉陰違,那又何必?那不就增加過惡嗎?這就是說,看看他做不到,不必;看看這個人行,他可能做得到,要求他。我在做學生的時代,可以說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我尊師重道,我總是盡量依教奉行,不違背老師的教誨。老師教我的東西,甚至於當時我還不能理解,我還想不通,但是我有一個想法,老師對我一定是好意的,老師決定不會害我,我不懂、不知道老師意思,我一定去做,這是我的好處。
所以,遇到這些高人,他樂意教我,我遇到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樂意教我。這是什麼?好學,尊師重道。老師教你的,你要不能夠落實,只是理解而不能夠實行,沒有用!那不是真智慧,你學不到東西。你要很認真去落實、去做到。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儒家最早至少可以推到堯舜,堯舜距離我們現在至少有四千五百年,還在孔老夫子之前的兩千年。教我們什麼?教我們人與人的關係。這個關係搞明白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真的把這個關係建立起來?如果這個關係不能建立,那跟你講有什麼用,沒有用處,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堯教舜,舜教禹,古聖先賢的教育簡單明瞭,朱夫子把這個綱領給我們提出來,教學的宗旨、方向、目標是什麼?倫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國古代的教育就是教這五樁事情。學習的過程說了五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前面四種是智慧,後面這一條是行,知道之後你要能做到。行裡面也列出了綱領,第一個是修身,第二個是處事,第三個是接物。修身說了兩句話,「言忠信,行篤敬」,你看言、行。他還加一個細目,就是提醒你,「懲忿、窒欲、遷善、改過」,這屬於修身。處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處事;接物,這是待人。處事是今天講的辦事,對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中國四、五千年來,聖賢教化一切眾生的總綱領、總方向、總目標,這就是教育的標準。只要不失這個標準,離開這個標準不遠,都是賢君子,賢人君子,這叫學問,道德、倫理都在其中。
今天我們想想,中國古聖先賢講的這些全都沒有了。言,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沒有忠信了。行,殺生、偷盜、淫欲,誠敬沒有了。辦事,無論做什麼事,利是第一,給我有沒有什麼好處!古人的教育「正其誼,不謀其利」,誼就是我應不應該做,決不講求利害。這個事情我應該做,對我沒有利益,甚至於對我有害,還是要去做;無論是私事,無論是公事,他有道義。現在道義沒有了,處事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的人,如果你要跟他這樣說,「你這個人傻瓜,你這個人頭腦有問題」。應該怎麼樣?爭利!爭名奪利,認為這是英雄好漢;損人利己,這人了不起。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育是捨己為人,哪有損人利己的事情!
所以,現在真的,起心動念不是在「過」,就是在「惡」。天天在造這個業,這是不善業,哪來的好果報?我們看到這個名詞感慨萬千。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反省,我有沒有在做?當然是有,不能沒有,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輕?改過自新。學了這些年,現在怎麼樣?到底改了多少?有多大的進步?真的年年有進步,這是可喜的現象,好事!為什麼?災消了,罪滅了。改過遷善,災消福來,這肯定的。這是真實的利益,心安理得,漸漸體會到法喜充滿。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苦集聖諦第四句:
【或名速疾。】
『速疾』這個名詞很不好懂,也很不好講。可是在現代社會裡面我們看到了,真的是眾苦之因,「速疾」是太快了。我們看看以往的歷史,有確實的記載,中國的歷史大概有二千五百年。正史裡面第一部《竹書紀年》、「春秋三傳」,往下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是屬於通史,《漢書》以後是斷代史,每個朝代有很詳細的記載,這有兩千年,斷代史在中國有兩千年。這幾千年,社會不斷在發展、在進步,速度緩慢。從近代,兩、三百年前,西方發展科學技術,所謂工業革命,速度快了。科學機械不斷的發明,特別是在最近的半個世紀,真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我們看到了「速疾」。
速疾帶來最大的災害是什麼?人對於古聖先賢的道德、學術攻擊,產生了懷疑,失去了信心,甚至於否定了古聖先賢幾千年的成就。今天走向科學,從前的不要了,一切重新來起,把古的東西都推翻,造成今天整個社會動亂,人心恐怖。不錯,物質文明是進步,享受這一點點東西,得來這些方便,你付出的代價多少?有沒有算算這個帳!這個世界還有少數地區沒有開化,還沒有受到近代科技文明的衝擊,他們過的是原始的生活;換句話說,他們還過著三百年以前那種生活。有些人發現了,到那個地方旅遊,觀光旅遊去住幾天,彷彿回到了古代。看到那邊的人生活悠閒,沒有競爭,沒有衝突,人與人之間沒有懷疑,彼此都能誠信;現在在開發世界裡頭已經找不到。看到之後很感動、很嚮往。
所以,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看到這個名詞,我們的體會不一樣。科學技術不能不要,決定不能快速發展,快速發展,快速毀滅。有人說在這個地球上,大概是兩萬年前,那個時候科學技術也是發達到頂峰。亞特蘭提斯,有這麼一個大陸,也是因為造作罪業,整個大陸沈到海底去了,現在的大西洋。我看過這些報告,他們科學技術比現代還要進步,但是進步到倫理道德全都沒有,我們現在好像走的這個路子跟那個時代相彷彿,所以有很多人說現在這個地球也要接近末日了。有不少人說,沈沒下去的這個大陸將來還會浮起來,這是地球地殼的變化,它還會浮起來。但是浮起來的時候,東西方有大片的土地又會沈到海底,那個地圖跟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歐洲大部分都沒有了。估計大概多少時間?一般的說法,不出一百年。一百年真的很快,也就是2100年前後,那就是真的世界末日了。
我們知道,佛在經論上常講,「境隨心轉,相隨心轉,物隨心轉」,「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所以,地球上無論什麼樣的變化,大的變化也好,小的變化也好,大的變化就是地殼的移動,這種事情在地球上不知道發生多少次!有很多人登山,到喜馬拉雅山的頂峰,在那上面發現貝殼的化石,發現魚的化石。這個東西是在海洋裡面的,這說明喜馬拉雅山頂從前是在海底的,由於地殼的變化,它現在變成高山,從前的高山這時沈到海底,這種現象在全世界到處都能看到。我們居住的地球是很安全的嗎?安安穩穩的嗎?不見得!要怎樣才能夠真正做到安穩?
今天中午,昆大的教授到這裡來訪問,給我們談到和平,怎麼樣消除衝突,促進和平,也就是怎樣讓我們大家過一個安定和平的日子。安定和平到哪裡求?求上帝、求佛菩薩、求鬼神,統統不靈!佛教導我們求自己,孟子給我們講「反求諸己」,這是正確的。自己一定要改過自新,一定要懂得真妄、是非、邪正、善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夠做到純淨純善,這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安穩了,隨著人的心意變得更美、更殊勝。所以天堂、極樂世界是人造的,不是科學技術造的;善心、善意、善行造成的。這個今天也有科學證據了,植物、礦物能夠懂得人的意思,人的善惡意念這個訊息傳給它,它的反應就不一樣,這是證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境隨心轉」。
所以,要想這個地球永遠保持它的安穩、完美,首先我們自己要有個安定的心,要有個完美的念頭。中國有一句諺語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中國人講風水,常常講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在。我們自己修福,積德修福,山河大地就是福地,福人居福地;如果我們自己造作一切罪孽,福地也就轉成了災禍,這個大道理我們應當要細心去參悟。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轉。古時候,人從小接受聖賢的教誨,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心地善良,對人和睦,念念能夠捨己為人,決定沒有傷害別人的念頭,這個人有福,他住的地方是福地。
所以,一切一切都要回過頭來問問自己,真的自作自受,佛菩薩、神仙沒有辦法代替。對於倫理道德我們要速疾,科學技術、物質文明,步調緩一點決定有好處。中國古聖先賢不是沒有智慧,不是沒有這種技能,有!他不向這上發展,那是真實智慧,那是真正的慈悲,希望這個社會永久安定。他們懂得隨順大自然,決不輕易去改變自然,現在的人,人定勝天,要去改變自然環境,麻煩就來了,天災人禍。改變自然就是破壞自然的生態,自然生態不平衡就出毛病,地球病了。現在還提倡改變基因,連人的基因都可以改變,那將來人不是人。人不是人,連畜生都不如,為什麼?畜生是自然的,牠沒有改變。不得了!
佛在此地用這個名詞,讓我們看到有警覺的心,倫理道德我們要急速發展,要認真的去學習,發揚光大,做法是從我們自己內心做起。我們要求和平,一定要知道把自己內心裡面的矛盾、對立消除,才有和平,才有幸福;於一切人沒有對立的念頭,於一切事、於一切物,世法、出世法統統沒有對立,統統沒有疑惑。從這個基礎接受聖賢教誨,學習聖賢之道,肯定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成聖成賢。成聖成賢是把自己的靈性、境界大幅度的提升,這個提升裡面決定沒有副作用,為什麼?是隨順性德,也就是隨順自然的法則,不會有過失;凡是違背自然法則,災難肯定就跟著來。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
【或名能執取。】
這一句清涼大師有註解,註解裡頭說「由妄惑故,愛見羅剎,橫相執取」。羅剎是魔鬼,是不是真有這個魔鬼?不是,愛、見比惡魔還恐怖!對於世出世法,稱你的意思的,你就生了貪愛。貪愛生起來你就想得到,『執取』就是想得到,能不能得到?甚至於不擇手段也要得到。中外歷史上為了財富,為了女色,現在是為資源,不惜發動戰爭奪取。你要想想,他造作這種惡業的因是什麼?這個地方給我們講的愛見、貪愛,這樣的知見,這個知見是錯誤的,不是正確的。「愛取有」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業因,「能執取」裡面就有愛、有取、有,這三個統統具足。有是什麼?有了業,有就是造業,有這個業當然就有果報。這些,這是不了解事實真相,造作惡業肯定要受果報。
幾乎所有宗教經典裡面都說,殺人要償命,奪取要還債!所有宗教裡頭都肯定因果報應。前兩個月,我看一本小冊子,中文翻譯的,美國一個預言家凱西的報告。聽說他的東西非常豐富,我們只看了當中幾段,他肯定人有輪迴,肯定有果報。這個果報是世世代代綿延不絕,這個麻煩!我們中國人常講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他承認這個事實。所以,害人的事情能做嗎?你今天有勢力,科學家所講的弱肉強食,認為這是真理,這是正常現象,錯了,你有沒有看到報應!今天你看到這個老虎抓了一個小兔子吃掉了,你有沒有看到這個小兔子來生變一條老虎,老虎來生卻變隻羊,這個老虎又把羊吃掉了,冤冤相報。兔子那麼多,為什麼吃這個,不吃那個?這有業報的關係。如果過去生中沒有這個惡的因,老虎再餓,看到這個兔子沒有殺牠的念頭,為什麼?過去沒有因。
所以,這個世間一切法,六道裡頭的因果循環,凱西說得好,世間事決定沒有突發的,決定沒有偶然的,與前世、今生、後世有密切的關係。這些話跟中國儒釋道三家所講的統統相應。所以,我們自己在有權、有勢力,能夠隨自己意思去取捨嗎?不可以!這個時候你要懂得道義,該不該取,取了有沒有過失,對於眾生有沒有傷害?這裡頭最重要的,有沒有結怨?如果是結怨仇,這個事情麻煩大,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取。不要說跟人結怨,跟一切動物都不能結冤仇,牠要報復。
我這一生當中看到一個現世報,算是我們同行,台灣的廣化法師,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業報就是沒有能轉得過來,很可惜。我們大概四十多歲的時候在一起,也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告訴我,他在沒有出家之前是軍官管財務,所以用錢很方便,在那個時候每天吃一隻雞,大概是有不少年。一天吃一隻,一年三百六十隻,我不知道他吃了幾年,至少我估計上千隻這是應該有的,千隻不過三年,他決定不止做三年,這個殺業不得了!
以後出家了,離開軍職出家。出家不錯,學戒律,持戒很嚴,講經教學。那時候在台中他辦了個佛學院,請我去教學,我跟他在一起相處。有一天他洗澡,在浴室裡頭,忽然看到很多的雞往他身上跳,來啄他,他就躲避。這樣躲避就跌了一跤,在浴室裡頭滑了一跤,把腿跌斷了,以後他就用拐杖。他告訴我這是重罪輕報,我說應該是這樣,那些雞來報復,讓他殘廢,終身殘廢,晚年坐輪椅。我最後一次是他派人來找我,我到台中去看,他中風,還能認識人,說話不清楚,流口水,坐在輪椅上,很可憐。我去看他,想說話說不清楚,我也聽不懂,我只是安慰安慰他,讓大家好好照顧他。好像以後沒有多久,他就過世了。一天吃一隻雞,出家還要受果報,你說怎麼得了!這個冤業要是解不了,你得要還命債。你吃了多少次,你就還多少次,麻煩透了,還敢做嗎?
我們想想自己,學佛之後當然吃長齋,肉食斷了;但是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這一生當中殺害了多少眾生,吃了多少眾生肉?當然跟現代人相比,那我們的罪業輕很多,為什麼?我們生在那個年代,戰亂,非常之苦,生活非常苦,沒有東西吃。能吃到一點肉是逢年過節,平常哪有這麼好的東西吃!現在人是天天過年,一般人說這是社會進步了,現在人富裕了,不像從前那麼貧窮,那麼苦。從前人貧窮、苦,有苦的樂趣,有人情味;現在人富裕了,人情淡薄,沒有人情味。現在人縱欲、造業,比我們小時候不知道要加多少倍。造作罪業,你給他講因果他不相信,他認為那個東西是迷信,是從前帝王時代來控制人民,嚇唬人的。他說得出一套歪理來反駁你,不能接受,為所欲為。所以,我們看到了災難不能避免。戰爭是人發動的,地震、水災、旱災、瘟疫,認為是自然災害,其實哪裡是自然,還是我們自己業力製造的!不善的業造成不善的果報,世間絕對沒有自然的,絕對沒有天然的。正如凱西所說的,沒有偶發的,都有業因果報在其中。
佛在經上說得更好,人到這個世間來,不但是人,六道裡面所有一切眾生,無論在哪一道受什麼樣的身,過什麼樣的生活,沒有一個是偶然的。什麼原因?佛一句話答盡了,「酬業」兩個字,酬償你過去生中造的業。你造的是善業,你有一點福報,享福;你造的是惡業,那你就受罪,就這麼回事情。佛菩薩、聖賢應化在這個世間,那真叫大慈大悲,幫助這些眾生覺悟。佛給我們的不是別的,幫助我們覺悟,教導我們回頭,斷惡修善,離苦得樂。沒有人教,永遠迷下去,永遠執著,那是生生世世一世比一世苦,有得受了。再看下面一句:
【或名想。】
『想』是造業,三業裡面意業,要沒有「意」,身與口就靜下來了。身口是執行、是行動,誰在那裡指揮?「想」,意業在指揮。所以三業裡面,身口意三業裡頭,意業是根本,身口是枝葉,像個植物一樣,意是根。這個「想」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都在這一個字裡頭;有妄想,身口才造業,想不善,那就造惡業。聖賢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示現在世間,來幹什麼?教化一切眾生。教化沒有別的,把他的邪知見幫助他轉變成正知見,把他的邪思轉變成正思惟,聖賢應化在世間就這麼一樁事。
他們修行證果了,超越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知道六道十界夢幻泡影,他在這裡面沒有希求,他在這裡面一無所取。他為什麼來?慈悲,眾生有感,這個感就是求救。感,我們前面講得很多,有顯感顯應,有冥感冥應。冥感,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很微細,就是自性裡頭微細的念頭,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知道了,這念頭一起,波動!這個波動發射出去,佛菩薩感應到了,他收到了。他看緣成熟了,什麼叫緣熟?他來,應化到世間來,我們遇到了,這叫有緣。遇到之後,能夠相信他,能歡喜接受他的教誨,能夠依教奉行,這就是有緣,他就來了。如果我們排斥他,反對他,不能接受他,這個資訊雖然他收到,他知道緣還沒有成熟;還沒有成熟他不來,他再等待。
諸位要知道,佛家裡頭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有一個人緣成熟了,有一個人可以度了,他都來示現。這個人是他要來教導的學生,大眾呢?大眾是旁聽的,你能聽多少無關緊要,你這一生能不能成就也沒有關係,旁聽的。這裡面有一個人得度,一個都不捨,這不得了!你們想想哪一個人肯為幫助一個人開悟,在我們講他要到人間來受生,到人間來要混個幾十年,也要受不少罪,就為度一個人。從這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佛家講什麼叫慈悲,什麼叫不捨眾生,能在這裡體會到佛的誓願,佛的慈悲,佛的善巧方便。他示現在這個世間,也要跟世間人一樣,和光同塵。我們凡夫看到他受苦受難,其實他是裝的,他是在演戲,他的心地清淨平等,確確實實一念不生。他過的是一真法界,形相跟我們一樣,境界完全不相同。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