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一四卷)  2003/4/2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14

  諸位同學,我們請繼續看李長者的開示,我們從「言彼世界中」,從這個地方看起:

  「言彼世界中有佛號不動智者,為明不動智佛,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信佛這個信心就是根據這個建立的,不動智就是根本智。這一句前面我們說得很多,現在接著看下面的文。

  「明於此智,能起信心,故號之為來」,這個「來」就是我們在經文上看到「來詣佛所」,就是這一句。「此不動智,一切眾生常自有之」,這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說的常住真心,六根的根性,所以說「常自有之」,從來也沒有離開過。世尊在楞嚴會上跟我們講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就是它!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就是六根的根性,六根根性具足見聞覺知。我們現在眼只能見不能聞,耳只能聞不能嗅,佛告訴我們,這是我們迷失了本性,所以六根每一個根只有一個作用。如果我們要恢復本能,覺而不迷了,佛告訴我們,六根互用。換句話說,每一個根都具足六根的功能;換句話說,眼能見能聽能嗅能嘗能覺能知,耳亦如是,鼻亦如是,身也如是。身也如是,全身都能見能聞能覺能知,真的,一點都不錯,佛給我們講真話,不是講假話。

  為什麼六根都能?不但六根都能,六塵也能。六塵要是不能,《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一句話就講不通了。六塵也能,色聲香味觸法都能。色,物質的世界,所以佛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心是什麼?心就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一切諸法之體性,體性是見聞覺知,體性所變現之物,當然也具足見聞覺知。古大德用比喻來跟我們說,讓我們從比喻當中去體會諸法實相。古人用「金」跟「器」做比喻,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器之體性,做出來的器皿太多太多,千萬種花樣,每一樣東西不論是大小精粗,都是黃金造成的,都叫金器。它決定具足圓滿金的性質,這個我們能理解、能明瞭。

  同樣一個道理,整個宇宙現象,包括虛空、世界、微塵,既然是「因心成體」,它的體性是真心,是本性。真心本性自自然然具足見聞覺知,哪有沒有見聞覺知的道理!現在這個事情,日本的科學家從水的結晶證明,證明這個水能見能聽能覺能知,跟《楞嚴經》上講的完全一樣。佛說不單單是水,所有一切物質,大,到世界,今天我們講星球、星系;小,到微塵,統統都有見聞覺知。我們身體是物質,每一個細胞怎麼能說它沒有見聞覺知?所以我們身上無論哪一處,你用針刺一刺都知道痛癢,這個知道痛癢不就是見聞覺知!這是說明「一切眾生常自有之」,動物常自有之不希奇,植物、礦物也常自有之,只是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有覺察出來。現在通過科學的實驗發現了,佛在經上講這個現象被證明。經上所講的「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被證明了。證明一切一切都有見聞覺知,所以整個宇宙是活的,它不是死的。

  「明於此智」,我們對這個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起信心」,信心從這兒建立。初信,這個信心一直貫徹到無上道,貫通五十五位因果;《楞嚴經》講五十五位,我們這個經上講五十一位因果。《楞嚴》為什麼又加了個四個位次?加了「四加行」,在三賢跟十地當中,就是第十迴向跟初地當中加四加行,總共五十五位。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此地講的不動智佛是根本智,是我們的本性,真如本性。我們平常佛法裡頭常說,我們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什麼是佛性,現在明白了。有情眾生有佛性,一切無情眾生有法性,現在我們也明白了。什麼叫佛性?什麼叫法性?就是自性本具的見聞覺知,佛經上也常常講靈明覺知,靈知心,簡單的稱靈知。體,靈知,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統統都有靈知,事相縱管有無量無邊的差別,靈知沒有差別;就是相有差別,性沒有差別。佛性跟法性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這個性是真性。

  再看長者給我們的開示,「若取相隨迷,即塵障無盡」,取相是著相,隨順迷惑,麻煩來了。隨順迷就是不覺,不覺就會起妄想分別執著,六道凡夫如是,九法界亦如是;四聖法界裡面比較輕一點,六道裡頭嚴重,最嚴重的是三途。於是我們明白,十法界六道三途怎麼形成?原因就是這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其中的因果,我們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我只要不迷。但是問題在哪裡?我們現在並沒有徹底覺悟,沒有明心見性,怎麼辦?佛菩薩教導我們,隨順聖教,不要隨順迷,不可以取相隨迷。「離相隨教」,你看隨教要離相,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教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相!我們凡夫是著相,取就是著,著相,你隨迷;離相,隨覺,凡聖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佛菩薩跟我們有什麼兩樣?說老實話,沒兩樣。我們穿衣吃飯,佛菩薩也要穿衣吃飯;我們每天各人有各人的行業、工作,佛菩薩也有工作;我們跟一切眾生往來,有許多應酬,佛菩薩也不例外,沒有兩樣。不同的地方就在這四個字,我們取相隨迷,他離相隨覺,就這點不同。離相隨覺的人,永遠住一真法界。取相隨迷的人,這裡頭有十法界,取相輕,隨迷淡一點,在十法界裡面,你所住的法界比較高,層次高;如果取相隨迷嚴重,你在十法界裡面,你的生活環境就低,就往下墮落了,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塵障無盡」,塵是染污,障是障礙,我們今天遭的這個難。

  所以說「若一念覺迷達相,即淨若虛空」,這個「若」是假設,你「一念」覺了迷,「覺迷」就不迷了;「達相」,達是通達,你就不著相了。達相,你就不會取相,就離相了,所以「淨若虛空」。什麼東西淨若虛空?遍法界虛空界,性相、理事、因果都清淨了。虛空,用虛空來比喻什麼?比喻一塵不染。你看虛空能容,所以我們的用心要像虛空一樣,虛空能包容,它又不染著。虛空的相是什麼?是我們真心的心相,本來是這樣的。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是如來,沒有兩樣,真沒有兩樣。你自己搞成這個樣子,為什麼?你糊塗,就是取相隨迷,你搞成這個樣子。你本來不是這樣的,說老實話,現在也不是這樣的。佛菩薩看的時候,你不是這樣的,你跟他一樣。

  你今天墮落成這個樣子,你自己不知道,正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佛菩薩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看到你是取相著迷。事實是什麼?相也沒有,迷也沒有。你自己以為有相,自己迷在這個假相當中,相根本不存在,你迷在裡頭。如果這個相是真的、是存在的,你著了相,可以!講得通!諸佛如來也贊成,也讚歎。沒有!相不存在,不存在,你執著,你迷了,這不應該,這叫可憐,經上常常講「可憐憫者」,顛倒錯亂。顛倒錯亂在哪裡?你有什麼可憐?無中生有,惹出這麼大的麻煩,跟一真、跟本來居然完全相違背,這是真可憐。這個不叫可憐,還有什麼叫可憐?

  整個佛法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了解這些事實真相。這個真相果然了解透徹,什麼經都不要講,為什麼?講來講去還不就講這樁事情!你看看當年,惠能大師在黃梅,五祖傳法給他,給他講《金剛經》,那不是細講,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完全明白了。這明瞭之後,後頭經不要講了,沒了,沒得講了。不但《金剛經》沒得講,所有一切經都沒得講了,一通一切通,一了一切了。惠能大師那個時候二十四歲,你看他悟了之後,這個悟是什麼?轉過來了,離相隨覺,就是李長者此地講的「覺迷達相」。怕「覺迷達相」這四個字,諸位看到不太好懂,我換個講法,你就好懂了。「離相隨覺」,跟上面那個對起來,上面他這個句子「取相隨迷」,反過來離相隨覺,這個「覺迷達相」,達相就是離相,覺迷就是隨覺,我這個說法大家好懂。

  六祖在黃梅,半夜傳法聽《金剛經》,就是在這裡一個大轉變,問題解決了。離開黃梅沒多久,避難途中,他就開始為別人講經說法,頭一個遇到無盡藏比丘尼。如果要從惠明,惠明是追他,追上了,就奪衣缽。他看到無可奈何了,他把衣缽放在路邊石頭上,自己躲藏起來。惠明在沒出家之前是四品將軍,他是個軍人,看到衣缽在那裡,很歡喜去拿,拿不動。這個時候自己才真正生慚愧心,衣缽不是隨便什麼人可以拿的,你拿不動!這才懺悔,求惠能出來。他說:我是來求法的,不是來奪衣缽的。這個念頭轉過來,惠能給他說法,他一聽就開悟了。這是什麼?轉回過頭來了。為什麼他在黃梅那麼多年他不開悟?觀念沒有轉過來。我們學佛同學這一點要注意。

  昨天晚上我跟格里菲斯大學校長在一起吃飯,談到這個教學,他問我:你的老師很高明,教出你這樣的學生,現在你有沒有教出能夠繼承你的學生?我跟他說:在我面前我沒有看到,但是我們的網路教學傳播很廣,在網路利用網路教學的,我相信一定有。這是什麼原因?我跟他講:學生對老師要有信心,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要不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這才能成功。校長聽到也點頭,難,這太難太難了。這就是什麼?「取相隨迷」。取相隨迷怎麼能成就?你遇到再好的老師都沒用處。真正好老師是教你什麼?沒有別的,就是教你「離相隨覺」,你能不能轉過來?你轉過來是你的成就。你的成就不是老師教你的,是你自己轉過來的。

  所以五祖跟能大師講:誰度你?自己度自己,自覺自度。老師,再高明的老師,給你只做一個增上緣而已,提醒你,你原來不覺,提醒你。一旦覺悟了,馬上回頭,原來我自己有覺性,自己有佛性,自己有本善,純淨純善,不是從外頭來的,本來具足,現在也沒有丟掉,六根根性純淨純善。佛祖告訴我們,譬如我們眼睛見,見性,我們睜開眼睛,看外面的一切色相,第一念是見性見,真心見,跟諸佛如來見決定沒有兩樣,但是到第二念就變了。第二念怎麼樣?第二念著了,著相了,隨迷了。第一念不著相也不隨迷,真的是離相本覺,非常可惜第二念就迷了。那個第一念跟第二念當中簡直沒有間隔,那個念頭快。《仁王經》上佛方便說:一剎那九百生滅。那個生滅就是念頭,就是念頭的起滅。你看第一念你是本覺,離相本覺,第二念就落在意識裡頭了,意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快了。你能夠永遠保持第一念,你就成佛了。凡夫成佛要多久?一念,這個一念真的是億萬分之一秒。

  這個星期二,我請鍾茂森教授到這邊來給我們上兩堂課,一堂用華文,一堂用英文。我讓他講最近他從網路上下載美國一些科學家新的發現,就是宇宙的起源,愈來跟佛經上講的愈相似了。這是理論,理論上發現的,事實還沒有辦法證明,他是用數學來推算的。講到這個宇宙,確確實實沒有空間的距離,沒有時間的先後,宇宙的起源就跟佛經上講的「一時頓現」,這個發現可以給《華嚴經》做印證。但是華嚴境界那是事實,科學等於說才聽說而已。

  怎麼能夠契入境界?只要你能夠離相隨覺。離相是定,隨覺是慧,佛法裡面常講的,定慧等學,定慧等運,運是運作、運用。甚深的定慧,這個境界就現前了。心永遠在定中,應化在九法界,應化在六道三途,廣度眾生,他心不動,那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實在講,這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說的「捨識用根」。他示現在九法界,九法界就是包括六道,你要曉得識是動的,性是不動的,你看他捨識用根,用六根根性,這就是如來。九法界裡面的凡夫,動的,真的叫大風大浪,那個三惡道我們可以用驚濤駭浪來比喻。可是如來他用根中之性,他不用六識,他用六根根性,那就像虛空一樣,所以說「淨若虛空」。什麼樣大風大浪的時候,你動,虛空不動。諸位從這個比喻上細細去體會。

  所以佛、法身菩薩的心,從來沒動過。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在一起,用種種表演、種種言詞來教導,他從來沒有動過。所以佛才說,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你要說佛講經說法,叫謗佛,佛哪有講經說法?他所示現種種形相,天天為人表演,實在講的是一個動作他也沒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這個話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什麼?功德就是定慧,我們在經上常常念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是講什麼人?離相隨覺。離相隨覺那就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個境界,我們凡夫粗心大意,永遠看不到、摸不著,你也想不到。凡情永遠是動的,苦在這裡。

  我們要學佛,要在這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可不可能?可能,在理論上講毫無問題。需要多少時間?一剎那。一剎那已經是太多太多時間了,為什麼?一剎那裡頭有九百生滅,時間太長了。佛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我跟你講彈指之間,那時間太長太長了,你就成就了。問題你轉得過來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慢慢學。怎麼學法?就是大乘經教不斷的薰習。

  我們要離開薰習,就不得了,離開經教的薰習,你肯定是世間煩惱習氣的薰習。就是說你不接受離相隨覺的薰習,你肯定是取相隨迷的薰習,你不可能不接受薰習。只有真正證得無上菩提,這才沒有薰習,雖然沒有,還要做出薰習的樣子給眾生看。為什麼?度化眾生。自己成就之後,永無止境為一切眾生服務,雖然為一切眾生服務,辛不辛苦?一點辛苦都沒有。為什麼?你離相隨覺。那個時候真的就像佛在經上所說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我們不說是提升,這幾乎到圓滿了。

  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解脫,圓教初住以上,法身菩薩。也就是他們才真正離相隨覺,才真正做到。十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連佛包括在裡頭,天台家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華嚴宗所講的小教佛、始教佛,都沒有完全做到離相隨覺,他們所做到的是相似,有一點像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作佛了,我們這裡叫他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是真佛。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上講的諸佛,諸佛他就講圓教初住到等覺,四十一位這個叫諸佛,真佛,不是假佛。

  我們對這個事情,真的是不了解,所以在平常不肯用功。功夫怎麼用?我真的接觸出家人頭一天,章嘉大師就把用功的方法傳授給我,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從哪裡來?看破一定是經教薰習,我每天讀經,每天研教,幫助看破。看破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總不外乎面對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慢慢學著放下,不要再計較,不要再認真,不要再有妄想分別執著。我教同學最初的方便,不要再有念頭想控制,不再有念頭想佔有,真正下手處。對人對事對物、對世間法、對出世間法統統要用這個心,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

  淨若虛空,你得自在,你得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你得智慧,世出世間所有一切事,你沒有不通達明瞭的。這是真的,這是你帶得去的,除這個之外,都是假的,都是帶不去的。你沒有覺悟,你帶去的是業,「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覺悟之後,你帶得去的是定慧,戒不必說了,在裡頭,定裡頭有戒,慧裡頭有戒。定慧,你決定不會犯錯,為什麼?對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放下了,佔有的念頭放下了,你還有什麼過失?你們想想看,不說九法界了,單單講六道,或者是單單講我們人道,人道所有一切的罪業不就是想控制,想佔有。有這個念頭,智慧沒有了,完全迷了,取相隨迷,六道眾生。

  我們今天在這個裡面,算是很幸運,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也迷,迷了也相當嚴重。算是年輕的時候遇到善知識,遇到正法,豁然大悟,這才知道回頭。回過頭來,這幾十年的歷練,練的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放下相輔相成,這層次愈來愈高,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充實,總算是脫離了凡塵,得佛菩薩的受用,那是真實的。

  下面這一句,「但為隨迷稱外,悟處言來」,這就是講「來詣佛所」這一句。來怎麼樣?悟了就叫來,迷了就不來,就去了,悟了就叫來了。你看這個示相,神通現相,現相表法的意思,你懂得這個意思。看到許許多多菩薩,從很遠很遠地方來了,來到佛這個地方,來表什麼?悟。離開佛了,去了,去是迷;迷是去了,悟就來了。其實事實真相裡頭,沒有來去,也沒有迷悟,迷悟不二,來去不二,那就入一真法界,一真就是不二,有遠有近是二,有過去有未來是二。今天很難得科學家能夠有這個發現,我們聽到很歡喜,總是進了一大步。所以這些科學家如果能聽到不二法門,我相信他一定有很濃厚的興趣。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這一段文。

  「而實佛剎本無遠近內外等障,亦無去來,無邊佛剎,不出毛孔微塵之表」,這一句話很難懂,真正講到事實的真相。前面說到「隨迷稱外,悟處言來」,而實在講佛剎本來沒有遠近,也沒有內外,亦無去來,過去未來沒有,統統都沒有,這是講的真話。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理解,這裡講的一真法界。「無邊佛剎,不出毛孔微塵之表」,我們在前面讀過,佛說的一一毛孔、一一毛端裡面,都現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佛剎眾生,毛端毛孔沒有放大,虛空世界並沒有縮小,這個境界叫不思議境界。是真的,我們凡夫確實聽不懂。

  凡夫聽到佛在經上常講「芥子納須彌」,已經就納糊塗了。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大,不小。說須彌山裝在芥菜子裡頭,芥菜子沒放大,須彌山沒縮小,須彌山怎麼能裝在芥菜子裡面?你裝給我看看。今天講毛孔微塵,那講得更小,微塵更小了,肉眼看不見,這裡頭不是容納一個須彌山,是容納虛空法界無量無邊微塵剎土都在裡頭,微塵沒放大,虛空世界沒縮小,居然在裡頭。微塵所現的世界,那個裡頭又有微塵,那個裡頭的微塵又現虛空世界,所以這個世界是重重無盡,沒有止境的,真的是不可思議。誰能入?佛在經上講,普賢菩薩能入,普賢菩薩能入毛孔微塵所現重重無盡的世界,所以大乘經上才常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普賢菩薩能入。

  《華嚴經》毘盧遮那如來兩邊主菩薩,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這兩位菩薩說老實話能入毛孔微塵裡面重重無盡的世界,這是什麼?這個現象,什麼原因有這個現象?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真如本性,法爾如是,它就是這樣的,自自然然的,沒有來由的。有來由的都不是真的,真的就是法爾如是,自然而然,它就是這樣的,本來就是這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這稱之為華嚴境界。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普賢行,普賢行達到究竟圓滿就入這個境界。那個究竟圓滿是把我們無量劫來的習氣煩惱斷得乾乾淨淨,要記住、要明白,明白就是覺了。

  絲毫煩惱都不能留,都不可以染著,為什麼?真心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有這個東西把一真法界變現成十法界六道三途,就是這些東西變現的,這些東西煩惱習氣統統斷乾淨了,就沒有了。沒有了,我要問你:有跟沒有是不是二?是!有叫煩惱,沒有叫菩提。煩惱跟菩提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壇經》上說的。什麼才是真正的不二?宗門大德常講「不斷煩惱不求真」,這個話很容易聽錯,那不就隨他去了?隨他去,你煩惱並沒有斷。煩惱不是真的,你怎麼斷法?覺悟就斷了。所以說來說去,說到最後,還是一個覺跟迷。覺迷又是二法,因為你迷了,所以佛才說個覺,你要不迷哪來的覺?起個覺的念頭又迷了。好比你身體很健康,健康你還要吃藥,吃藥不就有病了嗎?人到健康沒有病的時候,藥也沒有了,它是相對建立的,一邊沒有了,這一邊也沒有了,這個道理就很深很深。我們現在不到這個境界,但是你要懂得這是事實,現在我們在迷需要用覺來對治、來治病,要知道病好時候的狀況。所以總而言之一句話,大乘經教的薰習決定不能中斷。

  「斷煩惱,證菩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理論上講,剎那之間,真的,凡聖是剎那之間。一剎那迷了,這人就變成凡夫,一剎那覺悟了,這個人就作佛,成佛了。理論上如是,事實上亦如是。但是我們迷得太久,無量劫來迷在六道搞生死輪轉,不知道死萬萬次了。所以今天想回頭,心裡是想回頭,回不了頭。習氣太深太深,不知不覺它總是冒起來,它總是當家作主。在這個狀況之下,我們只有用聖教來薰習,希望聖教薰習的時間長,產生力量。薰習的時間短,力量不夠,敵不過煩惱,煩惱習氣常常起現行,你又不知不覺,這就是聖教薰習的力量不夠。

  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天講八個小時,天天講,大家天天接受佛陀的教誨,才能夠轉得過來。想想中國早期,清涼大師講《華嚴》,天天講,幾十年不中斷,所以當時人成就的多。今天學佛的人看起來好像是不少,成就的不多,原因是什麼?敵不過煩惱習氣,依然是取相隨迷。換句話說,不覺。他那個覺醒真是一剎那,一轉念他又迷了,他的覺保不住,所以佛的境界不但不能契入,聽不懂。

  這個地方現相,佛在這裡現神通。十方菩薩雲集,那就是神通現相。「令致遠近」,你看看菩薩從哪裡來的?過十萬億佛剎微塵數,這個距離這麼遠。示現這個相是什麼意思?這底下說出來了,「意令初信心者,心廣大故」,這個心廣大,還要一層一層的拓開。你看這個地方講十方雲集,是過十萬億佛剎微塵數,距離這麼遠。單位是世界,一個世界記住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到下一會我們就看到了,十方雲集的時候,是一百個,過百,不是十萬,百萬了,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到第四會我們會看到,過千佛剎微塵數世界,再看是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到最後一會第九會,那要過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世界。拓開心量,這是佛的善巧方便,讓我們慢慢慢慢的擴大,一下叫你擴大你擴不了。在這個經上你就能看到。

  我們今天勸導同學,我沒有講佛剎微塵數世界,沒有!我怎麼說的?起心動念要為全世界眾生著想。全世界是一個地球,很小很小,沒有從地球外面來,就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不要為自己著想,不要為一家著想,我們住在這個道場,不要為這一個道場著想,為什麼?你心量太小了。現在世界為什麼動盪不安?為什麼災難頻繁?原因還不是心量太小。各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別人的利益,於是起心動念損人利己,人人都想著控制,都想著佔有,都想著自利,不想著利他,彼此就發生衝突了。衝突就引起鬥爭、戰爭,互相殘殺,災難是這麼來的,這是災難根本的原因。

  所以我們要消除這個世間的天災人禍,沒有別的,要把心量拓開。在這個地球上先學大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想自己一定要想到別人。這個心量還是小得不得了,跟這個地方一比,怎麼能比?人家這個心量,起心動念能夠想到十萬億微塵數世界,我們怎麼能跟人家比?但是你要曉得,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在《華嚴經》上是最小的。我們今天心量能包括這個地球全世界,不是華嚴境界。縱然我們心量大,放大到我起心動念能夠想到整個娑婆世界眾生,娑婆世界才一個世界,這多少世界?怎麼能比?這些事情我們要不讀《華嚴》,不可能知道。

  這個心量大的時候,能夠包容三千大千世界,想到整個娑婆世界眾生的苦難,發心普度,一個佛剎、一個世界。看看這個經上,十個佛剎微塵數,這十個佛剎把它碾碎磨成微塵,一個微塵是一個世界。不要說十個佛剎了,我們把這個地球,把這個地球磨成粉,磨成微塵,一個微塵算一個世界,已經沒有法子計算了,何況是十個佛剎微塵數。那個佛剎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個地球。我們要細細想想,然後才知道這個心量之大,到最後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這佛經上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你才會懂得,你才能體會到一點意思。不是這樣說,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你含糊籠統,你不曉得這裡頭意思。

  什麼叫「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說的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真心本來是這個樣子。所以在《華嚴經》一層一層看下來,你才曉得我們的心現在變得是連一個人都不能包容,真正是可憐到極處。可憐到極處也可以說可恥到極處,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佛在此地用這個示相,讓我們恢復真心,把心量慢慢一層一層的拓開,拓開到最後,恢復,完全恢復了,那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這都是幫助初發心拓開心量,故意示現,從那個世界來到這邊來,來詣佛所。

  下面文章說,「又明從迷入悟,故言為來也」,這是從理上說。前面我們也談到過,悟就叫來,迷就不來了。真的,覺悟了才願意親近佛,願意到道場來聽經,來學佛。迷了,他不來,從道場大門經過,他也不會進來,他也不會看一眼,不就是這樣子嗎?覺了就來了,迷了他不來。這是說明,所以長者在此地的開示也非常精采,很值得我們學習。

  「有佛號不動智者,明是信者自根本智故」,這個說得好,說得很明白,不動智佛就是信者自己的根本智,我們自己的根本智就叫做不動智佛。不動智佛在哪裡?就是我們六根根性。六根根性總的名字就叫做佛性,就叫做覺性,就叫做根本智。所以學佛先要得根本智。這個事情不容易,不但你不容易得到,你不容易理解。實在說,交光大師註解《楞嚴》,就是這個意思。他註解《楞嚴》,主張用《楞嚴經》的教義來解釋《楞嚴》,而不用天台三止三觀。為什麼?天台的三止三觀,沒有離開意識,可以說是跟《楞嚴》教義相似、接近,不是真正《楞嚴》教義。真正《楞嚴》教義是「捨識用根」,所以他用捨識用根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個說法很有道理,這就是什麼?根本智。

  善財童子親近老師,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文殊菩薩那裡成就了根本智。什麼叫成就根本智?換句話說,那就是交光大師所講的「捨識用根」,他成功了。捨識用根什麼?眼見色不用眼識,用見性。見性跟眼識有什麼兩樣?眼識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見性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眼如是,耳鼻身意統統如是。換句話說,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六根根性當家作主,六識為它服務。他要教化眾生,要普度眾生,六識要聽命為他服務,凡聖差別就在此地。凡人是六識當家,六根的根性完全不起作用;換句話說,把你擺在一邊,你什麼事都不要管。意識全是妄想分別執著當家行事,造業。

  你要曉得六根根性不造業,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它不造業,那叫根本智。根本智起作用,那就是六識聽話了,六識聽話,你看看轉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聽話,順從根本智,第六意識就叫做妙觀察智,第七末那就叫平等性智,阿賴耶叫大圓鏡智,前五識叫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怎麼轉的?沒有根本智轉不過來,因根本智而轉過來的。轉過來之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智慧,再沒有煩惱了,再沒有染著了,為什麼?完全是離相隨覺,不迷了。真正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那就是善財童子,一生圓滿無上菩提。這是《華嚴經》最後一品大意。說來說去沒有說別的,說你自己,你自己的根本智,就是經上講的不動智佛。所以不動智佛是你自己本來的佛,不是外來的。外來佛心外求法,那就變成外道了。

  後頭這一句,「由有此智故,一切眾生而能發菩提心」。這一句話道破一切眾生為什麼不能發菩提心。這一切眾生是包括九法界的,阿羅漢菩提心發不起來,辟支佛也發不起來,九法界裡面權教菩薩發的菩提心叫相似菩提心,不是真的。什麼原因?沒有根本智。不知道六根根性是根本智,不知道六根根性是自己的不動智佛。從這些地方我們明白了,如來現神通示相來表演,你看看如果沒有清涼大師跟李長者來給我們解釋,我們看那個樣子看得很熱鬧,什麼意思?不懂。看熱鬧,場面很大,這佛真了不起,佛說法,你看看這麼多聽眾從十方到這個地方來,來聽佛講經說法,我們只看到這個。除這個之外,你還懂什麼?你要是這樣想、這樣看,佛的示現叫大失所望,擺在你面前你也看不懂。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慚愧。

  菩提心,就是最近這些年來,我們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提倡不少年了,大家聽了、看了也都很歡喜,想想看有沒有做到?自己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依舊用虛偽,依舊是染污,依舊是高下,依舊是隨迷不覺,依舊是自私自利,菩提心發不起來。讀這段經文,我們感慨萬千,也非常幸運,明白了,菩提心發不起來的原因,李長者給我們說出來了。那個能發心的人是「由有此智故」,他能發心;我們今天發不出來,真的,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所以菩提心發不起來。不但是我們六道凡夫,剛才講過了,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沒有根本智,所以這個心發不出來。這個根本智完全肯定六根的根性,是真心,是真如,是本性,是佛在經上講的不動智佛。

  《金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教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為人演說,要守住一個原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看不取於相就是離相,知道一切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知道,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內不動心就是用根不用識,用根就是用根本智,根本智現前,永遠是用根本智。眼見色,外面的色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定。定慧等學,定慧等運,在哪裡?就在六根對六境,不是在盤腿面壁。盤腿面壁那個定,那是幼稚園的定,初學,那個定不管用。《華嚴經》上講的大定活活潑潑,一切時一切處,行住坐臥,無論你怎麼樣的活動,統統在定中,那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應付一切眾生也沒有著相,也沒有動心,自自然然的反應。

  這種自然的反應,真的就像科學家實驗水結晶一樣,自然反應,它沒有加一點意思在裡頭。這就是《楞嚴經》裡頭佛所講的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裡頭完全沒有自己一點意思在裡頭,這是我們要明瞭的。當然最好能學,學當然不容易,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你要會學了,你也就入法身境界了。縱然不能得到法身菩薩的果位,至少你有入相似位,很了不起了。我們今天說實在話,相似位沒有辦法,再往下降一等觀行位。觀行位功夫好,能出六道,出六道到四聖法界,就是相似位。

  我們通常講六道裡頭功夫得力,功夫得力是觀行位;煩惱習氣永遠斷了,相似位,不容易;無明破一品了,才分證位,真的了,脫離十法界了,你入了一真法界,可賀可喜。所以說來說去還要說到我們自己現前境界裡,就是我常常勸同學的話,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放下,貪瞋痴慢要放下。決定放下對一切人事物控制、佔有的念頭,這是消極。積極方面,捨己為人,這是積極,這是慈悲,這是行菩薩道。如果只有消極沒有積極,很容易走向小乘。

  捨己為人裡面,你一定要知道,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在遍法界無量無邊剎土裡面示現,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隨心應量的示現。示現主要的目的是什麼?你要曉得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讓一切眾生了解宇宙的真相。換句話說,了解自己的真相。宇宙是自己,自己是宇宙。了解自己本來是佛,現在還是佛,因為什麼?不動智佛沒離開你。你雖然迷,迷,它也在,正是經教裡頭佛祖常講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六根根性一天到晚起作用,什麼時候離開!能見是它,能聞是它,能覺是它,能知,見聞覺知都是它,它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真性。

  我們今天講迷,迷是什麼?把妄想分別執著加在這上面叫做迷。你不管怎麼加,不管你加多少,它一點沒改變。我們今天學佛,信心建立在這個地方,這叫真信。那菩提心能不能發起來?剛剛發,發那麼一點點,這一點點非常可貴,到發足了,菩提心真的現前了,那就是初住菩薩,就不是十信位了。好,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