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四一九卷) 2001/6/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419
請看「世主妙嚴品」,主方神長行,第八句:
【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
清涼大師註解,「業同性空,並不失報,俱無差異。性相無礙,為自在力。說能感報,令除惡業。說業性空,善業亦亡。」大師的話雖然不多,這裡面講得很深,境界講得很廣,我們必須要把它搞清楚。菩薩的德號當中有『髻』,髻是表高顯的意思,『目』是眼目,這兩個字要用現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高明、無亂;高明是智慧、是慧眼,慧眼高明。他所修學的法門,經文裡面講得很清楚,『示現』;由此可知,菩薩教學高明是用身教。
特別是在現前這個社會,言教固然重要,我們知道身教更重要。身教如何跟言教配合,使教學的效果能夠圓滿的達到?他示現的是什麼?經文裡面的意思,我們用意思來說,就是給一切眾生示現的「因緣果報」。因緣果報在理上講雖然是空的,《般若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從理上說,理上講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可得,畢竟空。業沒有體性,眾生造作的業,造作的善業,造作的惡業,造作的無記業,沒有體性,無體性的性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大師講「業同性空」。但是怎麼樣?它不失報應,你不要以為它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了,它有果報,這是我們常常在講席裡頭給同學們提起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薩在此地主要就是給我們講這兩句話。
因果不空,因果的體性是空寂的,但是因果的報應不是空寂的。這個道理怎麼講法?我們要知道,要細心去體會、去觀察,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所以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它永遠是相續,永遠是在那裡轉變,我們要認識清楚。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十法界從哪裡來的?無非是業因果報轉變不空產生的現象。你造作善業決定有善報,佛家常講,「種善因,得善果」;你造作惡業,一定有惡報。宋朝衛仲達的例子,世人皆知。從前讀書人都知道,現在知道的人少了,說起來世間人以為這是無稽之談,以為這是迷信,而不知道這是真真實實的事件。衛仲達才三十幾歲,很年輕,被閻羅王抓去了,閻羅王叫判官查他一生所做的善惡,善惡都有記載。有人問,陰間有沒有法律?《冥報記》裡面有說到這個問題,陰間沒有法律,那判案子怎麼個判法?審判根據什麼?根據你的行業。會不會誤判?會不會判錯?不會,為什麼?你的證據確實,不會判錯,而且判官都是聰明正直,他不一定要學法律。衛仲達這兩種簿子一展開,罪業的簿子擺滿閻羅王的大廳,善念善事呢?善事只有一張紙,捲成一捲。衛仲達看了這種情形,心裡疑惑,就問閻羅王,他說:「我很年輕,我才三十幾歲,我縱然造罪業,哪裡會造這麼多?」閻羅王告訴他:罪業不必你去做出來,起心動念鬼神那裡就有記載;這種記載就彷彿我們這個地方的電腦,自動記載,不需要人記載;你起個惡念,這就給你寫了一筆,所以造惡的簿子擺了一大堆。他就問,他說:「我那個善事很少,那是哪一樁善事?」閻羅王告訴他:皇帝要興建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勞民傷財,你是出於真心,勸告皇帝不要做這個工程,這就是你的奏摺底稿。他說:「我雖然勸皇帝,皇帝沒有聽,工程還是做了。」閻羅王說:如果皇帝聽了,你的功德就更大,雖然沒有聽,你這是誠心誠意為民眾為眾生,這一念真誠的善心非常可貴。於是閻羅王吩咐判官,把他罪惡兩個記錄用秤秤一秤,結果他這個善重,惡輕。
由此可知,起心動念出自於真誠,出自於為眾生,絕對沒有私心,絕對不為自己,這是真善;雖然為別人,真正的目的還是為自己,這是惡,不是善,我們世間人哪裡能夠懂得?你做許許多多的好事,最後的目的是為自己,總不出名聞利養,根源總不離自私自利。於是我們自己冷靜的去反省,去檢點自己的思想言行,我這一天造的是什麼業?如果惡業多過善業,我這一天空過了,善業多過惡業,我這一天沒有白過。人生的目的,如果真像佛所講的酬業,那就太可悲了。佛說「人生酬業」是從總體上講的,說明六道眾生為什麼捨身受身,佛這一句話說得沒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這要靠自己去建立。我們也得要冷靜去想一想,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的?過去生中造的善業,這一生來享福,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這一生來受罪,這就是佛所講的「人生酬業」;過去的因,現在受果報。這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要以此為目的,那就可悲,為什麼?每況愈下,你決定往下墜落。
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接受教誨,就是接受教育,人所以異於禽獸者無他,只是接受聖賢教育而已。聖賢的教育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從這裡就體會到了,我這一生到人間來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破迷開悟,要覺悟!教育這個「教」就是覺的意思,孟子說得好,什麼是教?「先知覺後知謂之教」,「先覺覺後覺謂之教」,育是培育、養育,要把智、要把覺培育出來,培育成功這叫教育,這個教育的效果必然是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目的正確。我們這一生在人道,來生提升到天道,從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從天道提升到超越輪迴、超越三界,這個目的純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是快樂,是自在。快樂跟自在從哪裡來的?是以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與世出世間一切眾生和睦相處,這個有意義。一定要達到菩薩的境界,仁者無敵,光大仁慈博愛,心裡面沒有一絲毫怨敵,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絲毫怨恨,不與一切眾生敵對,這個人叫菩薩。我們學佛,怎樣把自己從凡夫提升到菩薩的境界,這一點重要,肯這樣做,精進不懈,依教奉行,那個根就是對於業因果報的理論與事實真相明白了,深信不疑,他自自然然就肯這樣做;他如果有疑惑,他就做不到。
有疑惑的人,必定還隨順他自己的煩惱習氣,他認為他想的是正確,他做的是對的,不顧傷害別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知道這種念頭、這種行為是惡業,他不知道;但是果報他跑不掉,因為他的思想言行不出貪瞋痴。貪瞋痴慢,慢是傲慢,嫉妒、障礙別人的善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總是希望能壓住別人,抬高自己,不知道這個作法是罪行;縱然你現在得志,那得志是什麼?決不是你這種造作你會得福報,你所得的福報是你前生所修的善業,因為你這一生行的不善,你的福報已經打折扣了;本來你有十分的善業,因為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善,你那個十分現在打對折,只剩五分,這些事實真相誰知道?不是佛菩薩給我們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們不會覺悟,我們決定還是隨順煩惱,來生決定是三途苦報。
現在我們總算是幸運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我們能不能信?能不能發願?能不能依教奉行?難!太難了!為什麼這麼難?總不外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自己煩惱習氣太重,自己沒有能力克服,有意無意都在造罪業,自己從來不肯認真反省。真正有成就的人,他們跟一般人用功不相同的地方在哪裡?就是每天認真反省,就是得力於這個功夫。我們一般學佛的人不肯反省,所以雖然學佛,依舊不能成就。我們不知道過去,也不曉得未來,如果我們一旦知道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行為,我們所作所為自自然然就收歛。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眾生遇到佛這個機會不多,佛不常出世,供養四百億佛,我們想想那是多長的時間,用佛家的話來說真的是無量劫。由此可知,無量劫之前就遇到佛法,累積到今天的善根,確實可以稱得上善根深厚。我們修行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有成就,決定在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善根,第二個福德,第三個因緣,就看這三個具不具足。這三個條件具足,這一生圓滿成就。
我們有善根,不是沒有善根,雖有善根,這個善根的力量有多大,這有問題了。我們善根的力量能不能敵得過業力,關鍵在此地,善根能夠敵得過業力,這一生成就有指望、有信心;善根敵不過業力,那就難了,這是我們要警覺的。縱然我們善根福德因緣都敵不過業力,這一生當中可以培養,所以前途還是光明的,還是有指望的,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今天講「信」,其實我們的信實實在在達不到佛所講的標準,學佛同修們大多數還在迷信,包括我們現前出家的法師、參加培訓班學講經的同學們,你說你們是不是迷信?怎樣才不迷信?把經典裡面一些道理真的搞清楚了,也就是說宇宙人生真相真搞明白、真的不迷惑了,那個信才叫真信;我們對於經義不明白、不清楚,展開經卷還是迷惑,迷惑而相信它,那不叫迷信嗎?這個迷信也有一點好處,阿賴耶識裡頭種了善根,現前不得受用,為什麼?你還造業。什麼時候現前得受用?過佛菩薩的生活就得受用;你還不能過佛菩薩的生活,不得其用。
不得其用的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佛經教的義趣,沒真正理解,這就是章嘉大師以前教導我的:「看破、放下」,沒有放下!名聞利養沒有放下,五欲六塵沒有放下,還是貪戀;貪瞋痴慢沒有放下,善根敵不過煩惱。善根如果敵過煩惱,肯定放下,雖有煩惱,煩惱也不起作用,煩惱也不能障礙,這就是功夫得力。你所修學的落實在生活當中,過佛菩薩的生活,真正是自在安樂,《無量壽經》上講的「淨定安樂」,這四個字你一定得到。淨是清淨,一塵不染,你的心清淨,真心現前,世出世間法都不染著,一塵不染。所以我們在讀經,我常常勸導同學,讀經不能用思惟,為什麼?思惟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妄心,愈想愈錯。應當用什麼心?大乘經上教導我們用直心,直心是真心,現在人講的用直覺,決定不用思惟,決定不用想像。思惟是末那識,想像是第六意識。用意識心來修行,在一般講也算不錯了,為什麼?可以出離三界。三界之外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這個菩薩叫權教菩薩,還有佛,這個佛是藏教佛、小教的佛;賢首家判教是判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佛,天台判四教「藏通別圓」,藏教佛。為什麼?因為他還用八識,他不是用真心;如果用真心,超越十法界了。
上根利智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用真心,不用妄心,這個來得快。真心跟妄心的差別,最簡單的區別方法,真心離念,妄心有念;有念是妄心,無念是真心。但是這個無念很難講,這裡頭誤會的人非常非常之多。有一些人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什麼都不想了,以為這是真心,其實錯了,那是什麼?那是「無想定」,無想定是墮落在無明裡頭,不是真心,不是離念。離念是樣樣清楚、樣樣明瞭,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心。如果什麼都不想,什麼念頭都沒有,但是外頭境界一樣都不知道,這個是錯的,這是落在無明裡頭,這叫無想定,果報在無想天,他是一切善惡都不做,屬於無記性。像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明白、不能不清楚,愈是高境界愈不容易辨別邪正,真妄邪正很難辨別。《楞嚴經》在最後一卷半的經文,世尊給我們說五十種陰魔。高層次陰魔的境界,在我們凡夫看起來,跟佛菩薩沒有差別,我們很容易迷惑,把魔當作佛,把邪當作正,非常容易迷惑;要不是佛在大乘經上這樣詳細給我們辨別,我們哪有能力認識?
所以學佛,有不少人問我,學佛從哪裡下手?學佛一定要從讀經研究經教入門,為什麼?這跟走路一樣,這是先認路,我們想到哪裡去旅行,經書就像地圖一樣,先把地圖擺出來,我們來研究路從哪裡走,然後才好上路。所以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學佛的次第是信、解、行、證,修行是屬於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要相信,相信自己迷惑顛倒,相信佛菩薩徹底覺悟,我們要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向佛菩薩學覺悟,我們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信了之後是求解,求解是讀經、研究經教。佛法不講研究,為什麼?研究是落在意識裡頭,佛家講參究,也就是講用直覺,悟佛的境界;而不是用研究去猜想、測度佛的境界,這個錯了,準錯!但是這個事情太難太難了,由於凡夫無量劫來用阿賴耶用成習慣,我們用末那、用意識,無量劫來養成習慣,現在想改,改不過來,難在此地。但是有沒有方法讓我們改過來?方法是有,不是沒有,《般若經》上跟我們講的方法,講的這個綱領,「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方法好!就能轉識成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法相唯識學派採取這個理論方法。
可是那個根就是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勸導同修的,捨棄自私自利,這才是真正的根本;如果還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你就沒有法子有真心。修行還是用妄心,妄心修行成就有限,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是用妄心修行,如果用真心修行早就成佛,怎麼會淪到今天的地步?這個道理要懂。念念為人,不要為自己,念念為人自自然然與諸佛菩薩心心相應,與一切天龍善神感應道交。凡夫有個不善的習氣,這是幾乎現代人認為是真理,認為是決定應該的,那就是什麼?時時要想到怎樣保護自己,這句話確實不錯,但是意思全都給解錯了。他不知道要保護自己的性德,保護自己的誠敬,保護自己的清淨,保護自己的平等,保護自己的慈悲,他不知道!他保護的是什麼?保護的是他自己的名聞利養,保護他自己的利害得失,錯了!錯到那裡去了,所以保來保去,最後還是三惡道的果報。世間人最怕的是什麼?怕別人欺騙我,怕別人陷害我,怕我的名聞利養被別人奪去,這個觀念錯誤,沒有能夠懂得《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人人會念,這裡頭的意思沒有幾個人能參透。如果你真的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但身外之物是虛幻的,身體也是虛幻的,這個虛幻誰能奪得去?縱然名利被別人奪去,說實在話,也是業因果報。別人騙你的,別人搶你的,別人奪取你的,如果前生沒有欠他的,不可能有這個事情發生。所以通達業因果報,就曉得這正是還債,心地平靜,沒有絲毫染污,如果心裡有後悔、心裡有難過,你的清淨心失掉了,你不懂得保護清淨心,你懊惱,你已經墮在煩惱裡面,你哪裡懂得保護自己?你在傷害自己,你在造作惡業。
如果不是前生欠他的,或許是別的一種因緣,他來奪取我的,不要緊,來生他還要來還債。世界一切眾生相處在一塊的關係,佛講得非常透徹,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不是這四種緣,見面也等於沒有見面,為什麼?漠不關心,叫陌生人。由此可知,在這個世間說「某人佔了某人的便宜,某人吃虧,某人上當」,這都是世間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事實。事實真相是什麼?決定沒有佔便宜的事情,決定沒有吃虧上當的事情,我們心才真正得到平靜,我們的心才真正能夠離開一切污染。由此可知,業因果報的理論與事實,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修持、對我們提高境界,是多麼的重要!難得菩薩在此地為我們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但是你一定要記住,善惡業體無差別,果報不失。所以人家騙去我們的財物,我們心裡很歡喜;如果是我欠他的債,還清了,這個帳結了,如果我沒有欠他的債,來生他要還我。我歡歡喜喜的讓他來騙取,將來來生他歡歡喜喜的來還我、來供養。我如果被他騙取了,心裡還難過,還想拿回來,那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縱然來生他要還債,還得很辛苦,還得不是心甘情願。什麼樣的因行,有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清涼在註子裡說「性相無礙,為自在力」,什麼叫自在力?都是從覺悟當中得來的;《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自在力。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現象,宇宙人生的作用,真的清楚了,真的明白了,得大自在!我們再把話說回來,清涼也說得很好,「說能感報,令除惡業」,這是對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自己要曉得,我們不是聖人,人貴自知,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我們對於經教沒有悟入,展開經教我們還是不懂,我們學講經要蒐集許許多多古今人的參考資料,離了參考資料,我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自己肯定自己是業障深重的凡夫。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必須從斷惡修善下手。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跟我們講的,我們要以這個為基礎,儒家修學從《弟子規》下手,佛法修學從十善業道奠定根基,斷十惡修十善。
十善裡面最重要的無貪、無瞋、無痴,這三條最重要。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貪戀,這是什麼?順著你的意思的沒有貪戀,不順你的意思的,也決定沒有瞋恚,心平等了。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逐漸逐漸明白、搞清楚了,那就不痴,這一點最困難,當我們還做不到的時候,怎麼辦?我們跟著佛走,就是我們自己還不認識路,自己不認識路,佛帶路,佛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頭跟他,決定不會錯,我們要有這個信心。佛怎麼帶路?佛給我們講的一些經教就是帶路,隨順經教的理論,隨順經教的方法,隨順經教的境界,就是跟佛走;哪一天我們徹底覺悟了,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淨土宗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我們到這種境界,不需要跟佛走了,我們自己認得路了,我們認得的路跟佛所指的那個路完全相同,佛佛道同,那就不會錯誤了。所以貪瞋痴,痴最難斷;貪瞋,定能斷;痴要開慧才能斷,禪定不能斷。戒定慧三學,戒破貪心,定破瞋恚,慧破愚痴,要用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痴。所以十善業道是我們修行的根本,經不長,綱目更短,總共不過三十個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後面不貪不瞋不痴,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個字。這二十七個字是我們行為的準則,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只要不違背這二十七個字,這是佛的好學生。我們的德行從這個標準建立,我們消除業障、開啟智慧也從這二十七個字開始,中下根性的眾生都得利益。
上上根人、華嚴會上的法身菩薩,主方神在這裡教導的是『業無差別自在力』,那就是「說業性空,善業亦亡」。這個亡是什麼?斷惡,斷惡的功德,修善,修善的功德,斷惡修善無論功德大小也不放在心上,心地才真正到純淨純善,純淨純善才得到圓滿。怎麼樣圓滿?真心裡面的淨跟善遍滿虛空法界,遍滿過去未來,佛家常講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我們的清淨心遍十方、遍三際,我們的純善心也是遍十方、遍三際,這就是究竟佛的果位。由此可知,佛給我們講的十善二十七個字,是從初學一直到證得究竟果位,還是這二十七個字,只是這二十七個字境界大小廣狹不相同。如來果地這十條是遍虛空法界,遍一切時處,純淨純善。我們何以不能遍?因為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妄想分別執著重,我們修的十善業道境界就狹小;妄想分別執著輕,我們境界就漸漸的擴大。到執著完全沒有了,我們的境界就超越三界六道;到分別心也斷盡,我們這個十善就擴充到十法界;無明妄想也斷盡了,我們就證得究竟如來的果位,如此而已。所以佛弟子如果不在這上下功夫,菩提道上我常講寸步難移,你怎麼可能有成就?
我早年學佛那是二十六歲,第一次見出家人章嘉大師,頭一天他教導我「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什麼?因果的道理明白了,這一層看破了;放得下是什麼?十惡業放下了,放下十惡就是十善,從這個地方下手,從這裡做起。做久了,由於這個善緣,集合過去生中的善根,慢慢就開悟了,煩惱輕智慧長。煩惱何以輕?不造惡業了,煩惱一定輕。念念想善的,正是世尊教導我們的「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我們所念的、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利益一切眾生,都是為一切眾生服務,沒有想自己。想自己是惡,為什麼說想自己是惡?想自己是增長我執;換句話說,我們終極的目的是要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想自己是增長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由此可知,不能想自己,所以佛法裡講「無我」;有我,我打妄想,「我」就是妄想,「我」就是分別,「我」就是執著,你說麻不麻煩?所以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念念為眾生想,念念為正法久住世間想,絕不想自己的利害得失,絕不想自己的名聞利養,我們這樣才能得度。
這個「得度」大家聽了難懂,我再說得方便一點,我們才能得到諸佛菩薩、才能得到天地善神的幫助,這個大家好懂。不需要求,求,求不到的,要以行動來與諸佛菩薩、天地鬼神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要以行動,要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自然就有感應,自然就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幫助。落實在生活、在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堅守原則「看破」,看破是明瞭,我的生活我很清楚、很明瞭,我的工作我也明瞭,我處事待人接物我都明瞭。「放下」是什麼?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絕對不著名聞利養,叫放下。生活工作「隨緣」,哪裡有緣哪裡都好,絕不執著一個地方,絕不執著一個地區。「緣」我們中國人常講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都具足,這個緣分最好了;三個條件不具足,那古人講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頭一個考慮的是人事環境。這個地方的人大家和睦相處,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裡好,這個地方生活好,修行養道好,弘揚正法決定沒有障礙,隨緣!隨緣你就得自在,末後不要忘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的功德才能夠圓滿。所以今天我們看到「髻目無亂主方神」,他所修學的這個法門,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幫助我們認真努力的學習。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