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六九卷) 2006/6/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6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八段,第四首偈看起:
【盛暑炎毒。當願眾生。捨離眾惱。一切皆盡。】
這是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菩薩感發大願,『當願眾生,捨離眾惱,一切皆盡』。惱是煩惱,煩惱為什麼要把它捨盡?因為自性裡面沒有煩惱。煩惱從什麼地方來的?迷了自性之後,換句話說,純淨純善的性德變現成煩惱,覺悟,它就又恢復了。我們用江本博士的實驗,大家對於這樁事情就能理解。純淨純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不是真正清淨,不過它的染跟性德相應,沒有背棄性德;而惡是完全跟性德相悖。
相悖,度數有差別。我們說零度是純淨純善,一度、二度就有偏差,但是偏差的幅度不大,到八度、九度、十度還不算大;如果偏差到四十度、四十五度,這就很大了,一百八十度就完全顛倒了。假如我們講十法界,你用這個比喻確實不難體會到。與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違,就是佛法講的五逆十惡,阿鼻地獄的罪業,那時候的境界變現出來是阿鼻地獄,這一百八十度。一百六十度就好比是地獄境界,你這樣慢慢往上來推,就了解這個狀況,這是自性裡沒有的。「一切皆盡」,完全恢復了性德,在《華嚴經》裡面初住位的菩薩。
十信位裡面,實在說起來,很了不起,初信位的菩薩真的捨離煩惱,真的捨離了,捨離少分,這個要知道,只是三界裡面八十八品見惑,相當於小乘初果,大乘《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這就真的捨離煩惱了;換句話說,六道凡夫,一直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沒有捨離。沒有捨離就是說他有能力把煩惱控制住,這是人天,人天兩道能控制住。阿修羅道、餓鬼、地獄、畜生,不能控制,那個違背的就太大了。到一半,九十度是一半,一半就好比是人道,七、八十度是天道。
我們剛才講須陀洹的捨離,要是用這個圓的圖形來看,捨離煩惱就逐漸接近到自性。在我們這個地方是有十個階位,如果我們用圖形來看,從四十五度開始,真的捨離煩惱了,一直到零,那就是十個四點五度,四度半,慢慢向上提升。凡夫捨煩惱也能夠捨,但不是真的捨,遇到緣他又發作了。一個人很有修養,幾十年都不會發脾氣,這修養不錯了,在某種情況之下他會發作,這就是什麼?這是捨,但是沒有離,這種狀況,佛法裡面講伏煩惱,通情達理,他懂得。與人往來總是要學著忍耐,忍耐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沒有放下七情五欲,但是在七情五欲環境當中適可而止,這是人道。儒家講的禮,禮有節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超過,就是它有個標準。
我們知道人有人的標準,欲界天有欲界天的標準。欲界天有六層,就有六種不同的標準,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到色界天,欲是完全被伏住了,可以說不起作用。什麼伏住?定慧,他有定功、他有智慧,所以伏住。這個定一直到色界、到無色界,佛法裡面講八定,世間禪定,這個八定在大乘教裡面講不是真正的定,為什麼?會失掉,這個定會退轉,會失掉;要到不退轉、不會失掉,那個定才算數,那就不在六道,超越六道。《楞嚴經》裡面佛給我們講,阿羅漢證得九次第定,世間法裡頭有四禪八定,再往上面去一層,第九定;第九定超越六道了,不會退轉,八定都靠不住,都會退轉。你說這個事情多難!一個人墮落在六道輪迴要想超出,實在說墮落容易,超出就太難了。色界墮落到欲界容易,欲界天墮落到人道、墮落到神道、修羅道、羅剎道容易,往上升難,這是一定的道理,大家不難體會。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才知道帶業往生的可貴。
帶業往生,我們也要把煩惱放下,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個東西你要是不放下,障礙你往生。什麼叫帶業?剛才的話你要是聽懂了你就明白。我們今天放下是控制,哪裡是真的放下!就跟修定的人,修到第八定也是暫時控制住,為什麼?他會退轉,他不是真正得定;我們今天把我們的情緒、煩惱習氣控制住,亦復如此。我們用什麼力量來控制?信願行,不是定力,我們深深相信,一絲毫不懷疑。
煩惱斷不掉!只能伏,不能斷,斷煩惱要大定,要真實智慧,這是我們沒有法子能做到的。你看須陀洹就不容易了,我們連這個位置都做不到。須陀洹能斷八十八品見惑,雖然沒有離開六道,他的生活空間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成就;能把八十一品思惑也斷掉,就超越六道輪迴。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你說多不容易,我們哪有這個能力?所以自己每天都要認真反省檢討,見色聞聲還動不動心?還有沒有分別執著?我說動心就是你起不起七情五欲?還有這個念頭起伏,你就知道斷煩惱是多難,多麼不容易。這種煩惱習氣的起伏,就是輪迴因,六道輪迴就是從這個地方生的。真正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七情五欲的念頭不生了,這是阿羅漢,這才能出得了六道輪迴,輪迴的因斷了。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無比的幸運,要認真、要有高度的警覺,把煩惱習氣伏住,不讓它發作。你要問我,最好用什麼方法?用觀想輪迴苦,觀想地獄苦。「地獄變相圖」畫得不錯,現在做成光碟,已經有好幾種言語發音。煩惱習氣重的,這個光碟大概是一個小時,煩惱習氣重的人應該怎麼辦?每天晚上看一遍,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你時時刻刻能想到地獄苦,你怕不怕?你要怕地獄苦,日常生活當中,七情五欲念頭起來了,立刻就知道地獄苦,你這個心就涼了。這個方法能幫助你控制,把煩惱習氣伏住,好好提起這一句佛號。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所講的話句句都是真實,我們這一生當中如果不能往生,你自己想想看,你來生到哪裡去?墮地獄的機會至少是百分之七、八十;來生再到人道的機會,恐怕只有百分之一、二十都靠不住,你就想這樁事情是多麼嚴重!多少菩薩想聽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什麼?一生成就,淨土法門是一生成就的法門,希有難逢!他遇不到那就沒法子。我們今天遇到,遇到不知道好好的把握住,讓它在這一生當中空過,你說你的罪業多重!
怎樣在這一生當中才決定往生?我們講席裡頭天天在講,天天在勸,念佛堂堂主那一句口頭禪,「放下身心世界」,這是總的綱領。就是不要為現在的身心世界去操心,一心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所以真正念佛人,你去看,絕大多數他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過問,什麼都不執著,一心一意求生淨土。給諸位說,這是淨宗裡頭上上根人,也是上上福報的人。為什麼說他有福報?他生活不愁,有人供養,這就是大福報。生活不一定很好,每天能吃得飽穿得暖,沒有挨到餓,沒有挨到凍,這大福報!他能什麼事都不問,什麼都放下了。有這個福報的人,他能夠抓住這個機緣,個個都往生。
像我們,我們想想我們沒這個福報,我們每天還有工作,只有在工作裡面去訓練,生活裡面去訓練。訓練不分別、不執著,訓練不起貪瞋痴慢、不起七情五欲,只有用這個方法。用到功夫得力,也要相當一段時間去訓練,時間短了不行,所以這也是個不容易的事情。為什麼?每個人的壽命不一樣。多少修行人,功夫還不到位,壽命到了,那就沒法子,隨業流轉,還是要搞六道輪迴,而把這一生修行的變成了福德。
福德可以帶走,來生無論到哪一道,到人道或者是到畜生道、餓鬼道,也都還有福報。福報不能了生死,福報不能往生,這個諸位要知道,往生是要功德,福德不行。六祖在《壇經》裡面說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了生死、脫輪迴,福不能救。除了地獄道之外,其他五道都有福。天道裡面有福報的人多,太多了,人間福報就不多,鬼、畜生的福報比人道就更少,這是一定的道理;地獄道沒有享福的,只有受罪,沒有享福的。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搞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要想往生,一定要常常念地獄苦。
你看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三夜勇猛精進,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你要曉得,那個三天三夜他心裡頭只有佛,真的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感應就現前。這真的往生了,不是假的。我們能不能發這個勇猛心?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念佛,這個勇猛心是能發,三天三夜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心不容易!你去念三天三夜,看看阿彌陀佛來不來?說老實話,你念三十天三十夜,阿彌陀佛也不來,什麼原因?身心世界沒有放下。然後你才知道瑩珂法師可貴之處在哪裡,你就明白了,可貴是在放得下!
我們很麻煩,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到最後注定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極樂世界的機緣從你面前走過,沒有抓住。好像開往極樂世界的車,你站在旁邊不肯上車,為什麼不肯上車?捨不得這個地方的家,就是不肯去。車開走了,再等第二班,恐怕這一生遇不到這個機會了。所以捨離煩惱我們不能不重視,這叫真修行,不搞形式,形式沒用處,要搞真實的。
『盛暑炎毒』,我們可以把它引申到一切逆境,不順心、不如意,或者是一切艱難困苦的階段,跟這個相類似,都要能夠警覺到。要放下,沒有什麼放不下的,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教弟子們,佛法稱為法寶,法寶尚且要放下,為什麼?因緣生法,凡是因緣生的就不是真的,凡是因緣生法皆是生滅法。你可以用它,你不能佔有它,它能幫助你、成就你,如果你要想控制它、佔有它,你就錯了,你立刻就墮落。這是世尊說到極處,佛法尚且如此,何況世間法?你想想哪一樣東西是你的?哪一樣東西你能夠永遠保持住?包括身體。
身體保持不住,年輕人不覺得,五、六十歲以上的人漸漸就會有覺悟,到明顯的覺悟,七十歲以上,人生七十古來稀。到七十歲的時候你再想想,跟你年齡相彷彿的,差個一、二歲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還有幾個人在?這時候你只一想就起感傷,十之六七都不在了。今年四月,我參加杭州「世界佛教論壇」,結束之後順便到南京小時候念書的地方,找找這些同班同學。那時候同班同學有一百多人,同年級的四個教室,將近兩百人。回去一吆喝,只有十個了;大概還有十幾個不在南京,在其他地方。怎麼不令人感傷!
我離開學校,算了一算,六十二年了,中國人講一甲子。這是真正體會到世間無常,到這種年齡你才會感傷。可是諺語所謂,年歲大了最麻煩的一樁事情就是患得患失。年老了,體力衰了,往後的生活靠誰?所以老人得失的念頭很重,這是錯誤的觀念。想想那些已經走了的,七十歲以前走了的這些同學、朋友,親朋好友,你想想他帶走什麼?什麼也沒帶走。希望在這個境界裡面覺悟!原來一樣都帶不走,為什麼不放下?
放下最重要是心裡放下,心上不能有這個東西,心上有什麼?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其他的什麼都不要。像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他什麼都沒有,人家三年站著往生。諦老和尚對他尊敬,對他無比的讚歎,他成功了。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技術、能力都沒有,只學會補鍋補碗,最苦的生活。想想人生太苦了,所以他是出苦心切,自己什麼能力都沒有,極苦的人。沒有想到他遇這個緣,他有極大的成就,就是他把這個緣抓得緊緊的,一刻都不放鬆。老和尚教他的方法簡單,依教奉行,三年如一日。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不分晝夜,一天到晚就一句佛號。
末法時期,在今天動亂的世間,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真正是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報,因是破迷開悟,你想想鍋漏匠是不是破迷開悟?是!迷的是什麼?迷的是五欲六塵,他統統放下,什麼也不想了。悟的是什麼?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往生。他那時候不知道往生,諦老和尚沒有跟他講,只跟他說將來決定有好處。他是老實人,他相信,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好處。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就是念到沒有妄想,就感應了,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他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往生。這沒有別的,就是此地講的「捨離眾惱,一切皆盡」,他做到了。後面這一首:
【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暑氣消退了,天氣稍微涼爽一點。雖然佛陀居住的地方是熱帶,沒有四季,但是雖是熱帶,每年也有最熱的一個星期,也有最涼爽的一個星期。比較涼爽大概也有二十一、二度,炎熱的時候可以到差不多有三十四、五度的樣子,通常都是在三十度上下。下雨天(雨季)比較涼爽一點,但是也是二十多度,不會在二十二度以下。引發的大願,『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這個「清涼」得到永遠不會消失,究竟清涼。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華嚴經》上教我們的,《華嚴》可以說全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所以它是平等的,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只是你現在迷失了,你現在是無端生起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不能證得。把一真法界扭曲了,變成六道三途,在這裡頭受罪。這些理、事、境界要清楚、要明白。「無上法」是究竟佛果,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不能稱無上,只能稱為正等正覺,不能稱無上。脫離十法界,回歸到自性,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無上法,那是究竟清涼。
我們今天講的這是十信位的菩薩,十信心滿就出了十法界,就證入一真法界,那就是無上法。我們在這個經裡面也學習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大致的狀況心裡有數,可是想想真的難行。我們今天的境界是什麼?知易行難,聽經容易,要做可真不容易。問題在哪裡?煩惱習氣太重!知道應該回頭,可是就是回不了頭來。幸虧遇到這個法門,《華嚴經》到最後也是提出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叫普度眾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你遇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圓滿,你看這個境界多麼殊勝,多麼莊嚴,世出世間無與倫比的大法會。
所以我在李老師往生的那一年,就把《華嚴經》放下了,那時候講的速度比現在快,差不多接近一半的樣子。因為老師往生之後,我們才把《無量壽經》再搬出來,《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我這一生就講中本《華嚴》就好了,不要講大《華嚴》了。大《華嚴》是韓鍈館長往生前幾天一再請求,我答應她的。她也是一片悲心,希望留下這些錄相,提供給後人做參考,是一番好意。所以我們講這個經字字句句都指歸淨土。現在時間到了,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第九大段,第九段一共有十首偈。「習誦旋禮時有十願」,習是學習,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的學習,所以把習擺在第一。誦是讀誦,你看儒家《論語》裡頭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學了以後你要做到。在佛法裡面,把習放在第一,誦是學,放在第二,這就是特別強調真修真幹,這是第一,讀誦還在其次。讀誦是常常溫習,真的是溫故而知新,不要去作意,不要用心去學習,不需要;只是天天去念,天天幹,自有悟處,開悟是從這兒來的,心愈清淨就生智慧。學習,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佛菩薩給我們的教誨,天天讀誦。旋就是回復,也包括我們平常的經行,我們講繞佛,經行。禮是禮拜。所以這四個字有四個意思,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看經文:
【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
這首偈子意思好,『諷誦』是朗誦,讀出聲音,誦經的時候。一般我們的朝暮功課都要讀誦經文,對著本子叫讀,不需要經本叫誦,誦是背誦,你能夠記住,能夠背下來,不要用經本,叫誦。早晚課誦的意義一定要曉得,這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念念不忘,縱然背得很熟,早晚還是要「諷誦」。在佛堂裡面供養有佛菩薩形像,如同佛菩薩在面前,以這樣真誠、恭敬心來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你看每部經到最後一句,「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這句非常重要。聽了佛菩薩教誨之後,是不是真的相信?是不是真的接受?誠信不疑,沒有一絲毫懷疑,依教奉行,這就是此地講的『順佛所說』,就是依教奉行。隨順佛所說的,要做到,把佛所說的變成我們自己的見解、思惟、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叫做學佛。
『總持不忘』,「總持」是把佛教誨我們的總的綱領、總的原則掌握到。細節就太多了,最重要的是把綱領掌握到,決定不違背。解門的綱領,對於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般若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總綱領,你要掌握到。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煩惱習氣起現行的時候,你能夠把這兩句話回味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能放下,不再執著、不再分別。為什麼?不是真的;換句話說,它就幫助你看破,「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還能不放下嗎?
指導我們修行的方向、目標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三皈。念念轉迷為覺,轉邪為正,轉染為淨,覺正淨的圓滿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究竟佛果。已經覺悟,知道轉,正在轉,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這個人是菩薩;從初發心到等覺,五十一個階級,統稱為菩薩。如果還是迷邪染,雖然受了三皈五戒,乃至於出了家,受了三壇大戒,每天在形式上都做到,實際上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統統沒有放下,這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十六個字就是輪迴心,輪迴心學佛也是輪迴業,也出不了輪迴。這個地方要注意,要想出輪迴,菩提心要提起,輪迴心要放下;輪迴心就是貪瞋痴慢,這個東西不放下,出不了輪迴。一生成就,決定要依靠六字洪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要捨離,一心一意專念彌陀,專修淨土,總持不忘,沒有不成就的。
末法時期,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佛說他的法運有三個階段,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戒律成就;像法,禪定成就;末法,淨土成就。我們現在是生在末法時代。世尊的正法一千年,正法時代持戒,戒律清淨就能證果,就能超越六道輪迴。所謂成就,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算成就。像法時期,就是第二個一千年,眾生的根性跟前面人相比不如,實在講這就是諺語所謂一代不如一代。這話是真的,一點不假,世風日下。佛法傳到中國來是像法時代,中國漢朝漢明帝的時候。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法正式傳到中國來,帝王、大臣恭敬禮請,迎請過來的,傳到中國來二千年了。像法時期,所以禪在中國佛教裡是特色,因為是像法,這是《大集經》上講的,禪風在中國發展到登峰造極。末法一萬年,人的根性更差了。這是講三個時期,末法淨土成就。
《般若經》上也有個說法,「五五百年」,五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都兌現了,這些話以我們現在人的說法,是釋迦牟尼佛的預言,但是都兌現了。五五百年的說法,第一個五百年,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後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個五百年,禪定堅固;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你看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隋唐時代,這些高僧大德們,每個人立宗立派。所以佛法就演變成十個宗派,小乘二個宗,大乘八個宗,多聞堅固。對於經教的研究風氣非常流行,註疏豐富。
在佛法裡面造論,論是菩薩、祖師大德們作的,他們的作品稱之為論。論分為兩大類,一類叫釋經論,就是解釋經的。像清涼大師的《華嚴經疏鈔》,這是釋經論,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來解釋。李長者的《華嚴經合論》還算是釋經論,雖然它不是每一句每一句,它是一段一段,也是屬於釋經論。另外一類叫宗經論,完全離開經文,討論經典的大義,這種叫宗經論。譬如《瑜伽師地論》就是屬於宗經論,《大乘起信論》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講哪部經的。《大般若經》有《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解釋《大般若經》的,那是屬於釋經論。祖師大德的註疏分成這兩大類。多聞堅固,這是第三個五百年。
第四個五百年,研究的人不多了,著重在什麼?著重在蓋廟,塔廟堅固,我們今天講著重在硬體的設施,塔廟堅固。第五個五百年,就是講我們現在,現在是第五個五百年,叫鬥諍堅固。你看看這二千五百年佛是這麼給我們說的,這是說他老人家滅度之後,五百年是一個階段,他說了五個五百年。從五個五百年當中來看,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最前面兩個階段,解脫堅固、禪定堅固著重在真幹,往下逐漸逐漸就疏忽了真幹。多聞堅固是把佛法當作一門學問,現在所謂是佛學。真幹是學佛,真的要斷煩惱,真的要除習氣,真的要明心見性,這屬於真幹這一類的。把佛教當作學問來研究,天天研究它、討論它、講解它,說得天花亂墜,跟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全不相干。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成就的人少了。就像過去倓虛老法師常常講的,在他那個時代,佛門當中參禪得禪定的,見過,聽說的也不少;沒有開悟的,明心見性一個都沒見到,也沒聽說過。研究經教的,大開圓解沒聽說過,小悟有不少,大悟不多,徹悟是一個也沒有。宗門教下比不上從前,隋唐時代,宗門開悟的人不少,教下大開圓解的人不少,以後是一代不如一代。
建寺,梁武帝那個時代,他是佛門好護法,為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個道場,都相當有規模,照顧十幾萬出家的佛門弟子。福是修得很大,沒開悟,這是典型的塔寺堅固。正在那時候,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也跟梁武帝見了面,但是很不投機,沒有緣。梁武帝聽說從印度來了一位高僧大德,他是個虔誠佛弟子,哪有不恭恭敬敬迎接招待?在接待的時候,梁武帝就炫耀他在佛門做了很多的好事,就問達摩祖師,我一生所做的,功德大不大?或者是功德有多大?向達摩祖師請教。達摩祖師不妄語,老老實實給他說,「並無功德」。這句話說出來之後,真是傷了梁武帝的心,一生替佛門做這麼多,並無功德,他心裡多難過,所以話不投機。達摩祖師也看出來跟梁武帝沒有緣,就離開,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去了,就是在那個地方打坐修行。等了九年,也是很長的時間,才有一個慧可出現,就是禪宗第二代祖師。
梁武帝做了這麼多事,到底是什麼?這個我們要知道,那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要分清楚,他所修的是來生生生世世的福報,真的是我們一般講享不盡的福報,福報太大了,但不是功德。所以六祖在《壇經》裡面講得很好,「此事福不能救」,福德再大,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再大的福報,還是要搞六道輪迴。福報太大了,人間沒有這麼大的福報,那你就到天上去。財色名食睡五欲沒有斷,生欲界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上面有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全是欲界天,你到這些地方享福去了。天福享盡還有餘福,餘福再回到人間來享。福報!不能了生死。
要了生死出三界,那叫做功德;功是功夫,你真正下了功夫,你有收穫,那叫德。譬如持戒有功,持戒的功夫,因為持戒,嚴持禁戒你心得清淨,那就是德。清淨心從哪裡來的?嚴持戒律,所以說「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能得定,戒是功,定是德;修定能開慧,定是功,慧是德;慧能破無明習氣,慧是功,破無明習氣是德,這叫功德。所以,功德跟福德不一樣,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可以把在寺廟裡面修一點供養就叫做功德,那就錯了,這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福德要不要修?福德也要修,你看佛在經論裡頭常講福慧雙修,甚至還把修福放在修慧的前面,這是有道理的。你要沒有福報,想修慧也非常困難,為什麼?如果你三餐飯都吃不飽,你還談什麼修行?所以佛家才講「法輪未轉食輪先」。你要想學佛,持戒也好,誦經也好,參禪也好,念佛也好,先要吃飽,吃不飽,什麼也幹不成,所以佛並不反對修福。修福要記住,決不能貪戀福報,一貪戀福報就壞了,就墮落,智慧就不開了。所以,我們也看到修行不盡如法的,那是什麼?對教理不懂。持戒很嚴,戒律很清淨、很嚴格,可是分別執著心很重,自以為是,看到別人破戒,輕慢,瞧不起人,這錯了;戒律再嚴,他得不到清淨心。那修戒有沒有功?沒有功,沒有功算什麼?算福,他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持戒要得清淨心,那個持戒才是功德。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不能不知道。記住《壇經》上的一句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戒律持得再好,別人破戒也好,犯戒也好,絕不放在心上,這是對的,這是功德。
所以要曉得,佛教持戒是教我自己持戒,沒有教別人。那他也是出家人!我不管他是出家還是在家,我學佛,佛教我,佛沒有教他,這是懂得學佛。連《弟子規》上都講「凡是人,皆須愛」,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凡是人,皆要敬」,這個話從哪裡來的?實在講就是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諸佛裡面有未來佛,未來佛是一切眾生。試問破戒的人是不是眾生?犯戒的人是不是眾生?是!他是眾生,他是未來佛。現在犯戒,他將來當然要墮三途受果報,可是他有佛性,他本來是佛,所以凡是人都要禮敬。
《華嚴》上說得更圓滿,「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就是不但有情眾生在真正修行人的心目當中是佛菩薩,平等禮敬;花草樹木也是佛菩薩,乃至山河大地、塵沙石塊,都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那怎麼不是佛菩薩?這就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真正修行人,他確實生活在法性之中,生活在法界之中,永遠是禮敬、讚歎、供養、感恩,這是個真正修行人。看這個歡喜,看那個討厭,那不是修行人,那還是搞六道輪迴的人。以前我們不懂這個道理,現在懂得了,懂得之後,我們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們的觀念有沒有改過來?如果沒有改過來,那就不順佛說;真的改過來,才叫順佛所說。
你看佛教我們禮敬諸佛,就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對一切人尊重、恭敬。佛教我們稱讚如來,凡是看到一切眾生合乎性德的善行,就應該要讚歎。我對他平等,他對我不平等,我讚歎他,他毀謗我,我尊重他,他欺負我,他甚至於陷害我,他要做了一樁善事與性德相應的(這就是世間冤家對頭),要不要讚歎他?要!他的過失?過失絕不提;不但口裡面不提,心裡頭都沒有這個印象。為什麼?不見世間過,順佛所說。
十大願王是總持法門,十善業道是總持法門,淨業三福是總持法門。淨宗的經論,五經一論,我過去講《大勢至圓通章》的時候我也講得很清楚。《大勢至圓通章》總共只有二百四十個字,比《心經》還短,《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圓通章》二百四十個字。這是淨宗的總持法門,是淨宗的《心經》,如果能夠終身受持,必定往生。可是一般修淨土的同修受持《彌陀經》的最多,也非常好。如果根性實在是很鈍,念《彌陀經》都太長,不能受持,《大勢至圓通章》最好,印光大師提倡。傳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細心觀察印祖一生的行誼,真的挺像是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很像是印祖一生修行的寫照,這是在末法時期為我們示現總持不忘。他給我們講的方法真的符合我們這個時代,契機,小道場,同學不超過二十個人,真的是難得。
在以往,我總是想小念佛堂二十個人共修,當然進念佛堂共修的這些人就像閉關一樣,還得有些護持的人、去照顧的人。佛法跟世法差不多,像學校,有教員,還有職員。修行人有二十個人,照顧的人大概也要十幾二十個人,護持道場,照顧大家日常生活,我是這麼個想法。可是以後就想到李老師,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也常常囑咐我們,念佛堂人不能多,人多了之後主七和尚照顧不過來。長年念佛,尤其是精進念佛堂,同修不能超過十個人。這是他老人家告訴我的,超過十個人,你的精神無法貫注。因為念佛堂的堂主,真正負責任的,每個人念佛的狀況瞭如指掌,他都知道。就像教書一樣,小班制,一個老師帶十個學生,他完全能照顧到。現在是一個教室裡面有五、六十個學生,老師怎麼能關注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想到印祖講的二十個人,可能包括道場工作人員,統統在內不超過二十個人,因為這樣的小道場容易維持。
我們今天依照印光大師的教訓去做,也是順佛所說,總持不忘,成為一個典型模範的道場。就像從前覺明妙行菩薩的道場一樣,他那個道場十二個人,十二個人都往生,那叫真實道場。十二個人,十二個人都往生,這叫大道場,圓滿成就。如果道場人很多,一個往生的人都沒有,這個道場是失敗的,不是成功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