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菩薩以身為質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集)  2022/11/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0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第二行,從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這段經文也就是我們讀到《太上感應篇》講的,「施恩不求報」。菩薩代眾生苦,他不求眾生任何的回報,甚至於毛髮回報報恩的心都沒有,菩薩不求。只是發大慈悲心,大願行,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首先要破迷開悟。苦是人從迷來的,樂是從悟來的。覺悟了,不再迷惑顛倒造罪業,那就沒有苦的果,沒有苦果就是樂。

  這是代眾生苦,賢首大師依大乘經教導我們修菩薩行。『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以身為質」就是從自己本身做起。菩薩不是教別人做,自己不做,就是教別人去做,菩薩不是這樣的。菩薩他是自己做出榜樣給別人看,自己做給眾生看,這個就是以身為質。自己從自身做一個樣子給大家看,菩薩就是這樣做的,不是只有說一說而已,都是要具體行動來落實。所以菩薩不是說只有教別人這樣做,自己都不做,那就不是菩薩,那就變成我們凡夫了。菩薩肯定自己先去做,自己做到了,再勸人就有說服力,大家也才能接受。所以什麼事都要從自己本身做起。

  不但佛法,世間法也不例外。世間法講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這個是主要目標,從哪裡做起?從修身做起。修身,前面還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心端正了,身修,身口修正過來,依經典標準修正過來。修身,自己修養好了,那才能齊家,這個家裡的人他會向你看齊,就教化一家人。能夠齊家,就能夠治國,因為國是家的擴大,所謂國家是很多個家庭組合起來成一個國,所以能夠修家就能夠治國。你能夠治理一個國家,把一個國家治理好,全世界其他國家都來向你學習,他們也齊家、治國了,這個就天下平,現代的話叫世界和平。儒家講大同之治,這個就可以達到了。所以從自身做起,不能自己不做,要求別人做,這個就很難了。

  所以菩薩以身為質,就是自己先做出一個榜樣,我們世間法講身先士卒,自己先走在前面。菩薩不在四聖法界,也不在人天,在三惡道。這裡舉出『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只有舉出三惡道?因為在六道裡面,三惡道最苦。地獄、餓鬼、畜生,受苦是沒有間斷的。苦是逼迫,逼迫身心,這個沒有間斷,特別是地獄道。我們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地獄道眾生受苦的情況,我們沒有見到地獄,但是讀了這部經也可以體會到一些。像《地藏經》講的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形無間,沒有空隙,就是受苦都充滿每個角落。時無間,時間也沒有暫停的,「除非業盡,方得受生」。除非那個業報受盡了,業報沒有受盡,那個受苦是沒有暫停的,真的是苦不堪言。所以這個就特別可憐,眾生無知,造作地獄罪業,死了之後就墮到地獄去受這個罪報,很可憐。餓鬼雖然沒有地獄那麼苦,但是也非常苦,吃不到東西,受飢餓之苦,這個也是非常的苦。畜生比較好一點,但是畜生大多數沒有善終,都是人類宰殺的對象。所以這個三惡趣,在經典上佛跟我們講,地獄是火途,縱然寒冰地獄,也是一片火光。這個火途,瞋恚心感應來的。餓鬼是貪心,貪心感召來的。鬼道眾生,時時刻刻有恐懼感,好像有人拿刀、拿杖要殺他,稱為刀途。所以俗話講,「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我們一般講,膽小鬼。鬼他有恐懼,時時刻刻感覺到有人要殺害他,所以稱為刀途。畜生道是血途,大多數的畜生,都是流血而死的。我們每天到晚菜市場去看,那些雞鴨魚肉,這些都是流血而死,所以稱為血途。所以三惡道眾生是最苦。

  人天兩道也是苦,但是比三惡道,那當然快樂多了。所以菩薩他特別在三惡道去度眾生,你說這個多難。在人天兩道度眾生都難了,那何況在三惡道。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給我們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特別是惡道眾生,是最難度的,最剛強的,最不好度的。如果眾生他不是剛強難化,不聽佛菩薩教誨,一昧造罪業,他怎麼會墮到地獄?墮地獄、墮餓鬼、墮畜生,肯定造極重罪業。所以度這些眾生,當然就很難,不容易。所以「救贖一切受苦眾生」,一切受苦眾生是指在三惡道的眾生,三惡道的眾生尚且要度,一個都不捨,何況人天!當然人天也是包括在裡面。那個最不好度的都要度了,比較好度的,怎麼會不去度他?當然也是一樣要去幫助他。縱然造作五逆十惡墮在地獄,菩薩也不捨棄,這個是大悲,悲能拔苦。菩薩幫助他離開這個苦,這是大悲;『要令得樂』,離苦之後要教他得到快樂,這是大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就像地藏菩薩他發願十方三世所有世界墮地獄的眾生都要度盡,他才要成佛,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他是一個代表,他發這樣的大願,那個最苦的眾生要度,當然其他都包括在裡面,人天,包括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也要度。他們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是有苦,只是苦不像六道的苦那麼苦,那還是要度,統統包括在裡面,所謂六道十法界這些眾生都要度。

  度眾生,要幫助眾生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不是人天的小樂。人天的果報,這在佛法來講,不是大樂,是小樂。實際上,如果依照《法華經》講的,三界統苦。你沒有出六道,那個樂也不是真的,那個樂會壞掉的,叫壞苦。樂過去,苦就來了,所以那個快樂也不是真的,是相似的快樂,不是真樂,還是苦。所謂在三界六道,總是離不開苦苦、壞苦、行苦。所以人天樂不究竟、不圓滿。脫離六道十法界,那真的是有快樂了,他不再受六道生死輪迴之苦。但是他們還是有苦,他們的苦就是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他們得的快樂也是不究竟、不圓滿。一定要度眾生圓成佛道,那才得究竟圓滿的大樂。要幫助眾生圓成佛道,得究竟圓滿的大樂,實在講不容易。因此我們看到《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在因地發四十八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一生成佛了。也就是說,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成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這在《無量壽經》、《彌陀經》,我們都看到,在《觀無量壽佛經》,這淨土三經。

  所以有這個淨土法門,幫助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那就有辦法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特色在凡聖同居土。我們六道凡夫只要信願念佛,就可以帶業往生;只要伏惑,不必斷惑。修學其他法門,無論修哪個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必須斷見思惑;要超越四聖法界,要破塵沙惑、無明要破一品才超越,超越十法界。這個難度就高了,我們伏都很困難了,斷就更難了。所以淨土法門跟其他法門比較起來,容易多了,可以說大家都能做得到的,在一生當中可以達到。特別在末法時期,你捨棄淨土法門,你一生想要超越六道,可以說是不可能,達不到,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能力斷見思惑。淨土法門只要有伏惑的功夫,信願念佛就能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斷惑,換一個修學的環境,這就方便太多了。其他法門,你要超越都是要在這個世界,在娑婆世界你要修到見思惑斷得乾乾淨淨,你才能超越。有一絲毫沒有斷乾淨,就不能超越六道,一定要斷得乾乾淨淨,這個難度就高了。

  淨土法門它就是有這個方便,比起其他法門要容易。但是容易,我們也不能看得太容易,漫不經心,不認真修學,這個往生也是沒把握。所以也要認真來修學,依照淨宗經典,佛的教導來修學,能達到伏惑,我們就有把握能往生。沒有伏惑,沒有把握,要看臨命終最後一念是不是能伏得住,能夠生起真信切願念佛。如果臨命終能生起這個真信切願,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就怕臨命終,病苦來折磨,迷惑顛倒,佛號提不起,這個就沒把握了。所以還是要在平時練,好像練兵,平時要練。所以勸人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也就是幫助人在一生當中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這個拔苦拔得究竟,得樂得的究竟圓滿。所以十方三世諸佛如果不用淨土法門,上不能度等覺菩薩,下不能度地獄眾生。特別在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到了非常嚴重的時代,沒有淨土法門,你一生當中很難得度,很難超越。這個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得到究竟圓滿的大樂,我們自己這樣修,也勸別人這樣修,從自己做起,做給別人看。所以《淨土聖賢錄》,有一些甚至不認識字的,經也不會念,就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他真的能老實念佛三年成就了。像諦老的徒弟鍋漏匠,最近的海賢老和尚,還有在家居士,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這很多,他們也就是作證轉。以身為質,本身做個樣子給我們看,讓我們看到,也對修學淨土法門增長信心。這些人他都能成就,我也一定能成就,給我們作證轉。這個也是以身為質,往生到極樂世界,真的是菩薩。

  現代人,什麼是究竟圓滿的大樂?一般社會大眾,許多人都不知道。現前社會,絕大多數人,你問他,什麼是快樂?他會告訴你,五欲六塵的享受,吃喝玩樂,這是快樂。我們現在看到全世界,老的、年輕的,都是以這個為價值觀。就覺得人生賺錢,就是為了要享受,不然賺錢要幹什麼?為了自身的享樂,吃喝玩樂。這種快樂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看到有錢的人,富貴人家,他享受榮華富貴,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有地位、有名聲,這是我們社會大眾一般人認為的快樂,一般人都是以這個為價值觀。人生享樂,享受五欲六塵,吃喝玩樂,這是快樂,追求這個物質享受。這種樂,在佛法來看,不是真樂。其實不是真的快樂,但是這種快樂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你看到人家有錢,那是不是很多人都有錢?還是少數。做生意、做企業,有人賺大錢,有人賺小錢,有的不但賺不到錢,甚至還虧本,這個大有人在。我們看到得到人間的福報,這些物質享受,他發財了,這個是他過去生中修得的,離不開因果。過去生有修福,種這個修福的因,做好事,修福,這一生得到福報。這一生是果報,過去生是修因,這一生收成,得果,也是過去生所修得的。所以人都有命運,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你命中沒有那個福報,你怎麼求都得不到,這個是事實真相。

  如果懂得性相、理事、因果,這個六個字把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括盡了。凡夫成佛,在六道裡面,這一切的因果報應,世出世間一切法離不開性相、理事、因果。所以這六個字,把世出世法一切都包括盡,能夠通達明瞭,那得的是真樂,真的快樂,那不會失去的。我們從比較淺近來講,就像明朝袁了凡先生改造命運。他明瞭改造命運,依照雲谷禪師的開示,他去依教奉行,真的他命運改了,原來沒有兒子,後來兒子都很好,做大官;原來壽命五十三歲,後來活到七十四歲;原來他的官位只有在四川偏僻的小縣當一個大尹,後來當到寶坻知縣,在京城旁邊,都提升了。這個是因果,過去生沒有修,這一生修的。原來命中沒有,這一生修可以得到,這一生趕快努力的積功累德修善,這一生就可以花報先現前,命運就改了。包括《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是一樣,改造命運。現代,我們看導師淨老和尚,他也是改造命運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明白這些道理去落實,真的是快樂,快樂無比。如果能夠通達成佛之道,那個樂是究竟樂,真的是究竟樂。對於宇宙萬法、芸芸眾生從哪裡來的,自己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這個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眾生?自己從哪裡來的?這些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樂!一般人對這個不了解,所以他不快樂,縱然很有錢,榮華富貴,他也不快樂。那個樂不是究竟的樂,不是真的快樂,明瞭佛法,修學佛法,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過去家師淨老他學佛的因緣,是他哲學的老師台大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的,方教授給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被這句話打動。這個最高的享受,當然我要學了。那是不是真的?是真的,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總是從破迷開悟來的。破迷開悟,那就離苦得樂,樂就是享受,享受快樂,真正的快樂。所以能夠通達明瞭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這個樂!真正的快樂,永遠是屬於覺悟的人,那才是真樂。在《八大人覺經》,佛跟我們講,「常住快樂。」樂是常住的,不會變的,那才是真的快樂。世間迷惑顛倒的人,只有享受五欲六塵的刺激,這不是真樂。那刺激說不好聽的,就好像打嗎啡一樣,刺激一下很興奮,那過了也就沒有,壞苦。一般人他追求的快樂,總是物質享受,他的價值觀是定在物質享受。現在拼經濟,賺錢,為了什麼?為了提升自己物質生活的享受。只有物質的享受,真的就像打嗎啡刺激一樣,他精神上很苦悶。物質享受不缺乏,很豐饒,但是他心裡不快樂,他有很多煩惱。特別有錢的人,也是患得患失,一天到晚為這些錢財來操心,這個就不快樂了。

  真正的喜樂,在世間法來講,孔子說出來了,居然擺在《論語》的第一句。《論語》第一句,一開頭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說」就喜、快樂,歡喜。在佛法講,叫法喜,法喜充滿。法喜充滿就是《論語》講的悅,「不亦說乎」,喜悅。所以學習聖賢之道是真正的快樂,這是講世間法的樂。所以我們看顏回,他物質生活很缺乏,在孔子學生當中他是很窮的一個學生,吃飯連一個碗都沒有,「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住的地方也不好,很簡陋。「人不堪其憂」,別人看到他這種生活,這種物質生活,這個日子怎麼過?大家看到都替他憂愁。但顏回他自己?「回也不改其樂」,他很快樂。他物質生活這麼貧乏,他為什麼快樂?他精神生活非常充實。他為什麼精神生活這麼充實?他懂得道,學習聖賢之道,聞到這個道了,所以他快樂。「君子憂道不憂貧」,「朝聞道,夕死可矣」,他聞到這個道了,快樂無比,這個不是物質生活能夠得到的,精神生活非常的充實。反過來有一些人他物質生活很富裕,精神生活很貧乏,一天到晚生煩惱,不快樂。所以你能說中國老祖宗傳統文化不是教人離苦得樂嗎?是教人離苦得樂,這是它真正的價值觀,跟佛沒有兩樣。

  佛法教學終極目的是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目標。中國老祖宗的傳統文化也是教人離苦得樂。佛法教人是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這些都必須從破迷開悟得到的。你迷惑顛倒,不知道事實真相,你怎麼會快樂?你再有錢也不會快樂。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沒有錢也過得很自在、過得很快樂。有錢也過得自在快樂,沒錢也過得自在快樂,所以這是傳統文化跟佛法學習的功德利益。所以《論語》講,「學而時習之」,一方面學,一方面來實習。愈學習就愈明瞭,對宇宙間這些性相、理事、因果,明理。一個人如果明理,就不生煩惱,只生智慧。我們為什麼一天到晚生煩惱?不明理,不知道為什麼。眼前遭遇的這一切順、逆境界,不知道它的理事、因果,不知道它怎麼來的?不明瞭,迷惑,所以生煩惱,就苦了。如果明理,他就生智慧,就沒有煩惱了,所以喜樂是從這裡面來的。學了以後要去實習,才有真正的樂。「習」,中文這個字,上面是個羽毛的羽,下面是一個白,白色的白。這個字的形象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去看小鳥,那個老鳥教小鳥飛翔,小鳥還不太會飛,但是要學著飛,小鳥在學習飛翔,牠展開翅膀的羽毛,露出腹部的白毛。從這個字,我們知道它的含義是練習,就像那個鳥學習飛翔一樣,學飛翔。習就是實習,就是把我所學的落實在生活上,這個就叫習。如果學了沒有去實習,那就變書呆子了,得不到受用。所以「學而時習之」,學了要去實習,要去落實,要把它做到,那這個就快樂了。樂是從學而時習之來的。

  佛菩薩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佛菩薩為什麼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佛菩薩遇到順境、逆境,他都自在,他不生煩惱。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從「信受奉行,為人演說」來的。自己相信,接受了,依教奉行,就是學而時習之。自己做到了,得到這個好處,再為人演說,為別人表演來解說,就是弘法利生。所以佛菩薩他的歡喜心是從這個地方來的。佛菩薩教我們的,我們接受了,這個接受是奉行,真做到。這一生都能保持,無論在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我們都不會改變,永遠這樣做下去,為什麼?這是性德。佛菩薩教我們做的是稱性,合乎我們的自性,合乎我們的性德。稱性,這裡面就有樂,就有法喜。為人演說,是給別人做一個好榜樣,就好像表演給別人看,自己做就是表演,在那邊演,身教,演是身教,表演,做給大家看;說是言教,說明,說明這些道理。所以為人演說。

  你把它做出來,孝順父母應該的,友愛兄弟應該的,愛一切眾生是應該的,自己謙卑應該的,尊重別人應該的,性德,自性就是如此,能夠捨己為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學了要把它做到。捨己為人,捨己就是犧牲自己,為別人得好處。成人之美,別人的美事,他的好事,我們要成全他,要幫助他。幫助他,這個社會大眾能得到利益,所以要成人之美。別人的善行、善事,我們要成全他,這個也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隨喜功德。隨喜,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別人他造的惡業,不去幫助他造惡業。你幫助別人造惡業就錯了,成人之惡就錯了。也不能去讚歎、去鼓勵別人造惡業,這個自己也就隨喜造惡業,這個就錯了。所以好的,美善,我們要成全,幫助。不好的,不要去成全他,不去幫助他,也不去讚歎、不去鼓勵別人造的惡業、惡事。像政府一些錯誤的政策,不好的政策,我們不要去讚歎,不去支持。不成人之惡,你幫助他造惡業,也害他,害社會大眾。所以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學了要把它做到。

  諸佛菩薩慈悲,一次又一次的示現,一次又一次的表演,永無間斷,總是希望我們有一天能豁然開悟。佛菩薩都是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周邊表演給我們看,有明顯的,有暗示的,旁敲側擊。在這個六塵境界裡面,佛菩薩都示現、表演,沒有間斷的。佛菩薩度眾生沒有間斷,目的總是希望眾生能開悟,你一下明白了,那就得度了。在一般宗教的術語講,叫得救,佛家講得樂。契入這個境界之後,最難能可貴的是發菩提心。菩提心生起來了,菩提心是覺悟的心,真心。希望從今而後真心起作用,念念為一切眾生,不再為自己。為眾生,還沒有忘掉自己,這個菩提心還沒有發出來;菩提心發出來,自己沒有了。這個就是《金剛經》講的,我們學佛離不開般若(般若智慧),所以《金剛經》我們也要學習。菩提心發出來,自己沒有了,就是《金剛經》講的沒有四相,沒有我相,沒有我就沒有自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相,沒有自己,也沒有對面的人,這個對立也就沒有了;也沒有廣大的一切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壽者相是執著的念頭,念念不斷,叫壽者相。這四相沒有了,你菩提心就發出來了。

  更深入,就《金剛經》後半部講,破四見。破四相,小乘,從須陀洹到阿羅漢,就要破四相。提升到菩薩,還要破四見,那就是菩薩了。菩薩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生起來就是菩薩,那就沒有自己,因為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我們破了四相、四見,活在這個世間跟諸佛菩薩應化是一樣的。你覺悟了,你現在還在這個世間是來示現的,示現給眾生看,教化眾生,是來幫助眾生覺悟的,絕對沒有我。學佛的同學一定要記住,「別人錯了,錯也是對的;我做對了,對也是錯的」。這是過去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的。有人問他老人家,自己做對了,為什麼也是錯的?因為你有「我」就錯了。我對了,你錯了,我相、人相不就很明顯了嗎?我們為什麼在六道受生死輪迴?就是因為有這個四相,有這個四相就迷惑、就造業,就受輪迴的苦報。所以有我,以佛法的標準來講,有我相就錯了,佛法要離四相。佛法,要想真正契入境界,首先要把「我」斷掉,《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相」,這第一關。後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際上都是從我們執著我相發展出來的,我相沒有了,自然你就沒有人相(沒有對立的人),也沒有很多的眾生相,也沒有壽著相。所以無我相是第一關,幾時能把我忘掉,無我,你就入門。但是要把我忘掉,不學習金剛般若,不學習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我們做不到。必定要學,你不學般若,你怎麼能夠無我?做不到。無我才是入門,入佛門。

  別人做對做錯,與我不相干,他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緊的破我執,這是修行的關鍵。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捨己為人?這個我沒有破,我相,執著這個身是我。我這個身就是我,這個錯了,佛跟我們講,這個身是我所,不是我。見思煩惱斷盡,六道就沒有了,四相破了,你就不在六道法界,在十法界當中你住在四聖法界,方便有餘土,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在那繼續修行,斷見思煩惱的習氣,再斷塵沙煩惱,最後破一品無明就證一分法身,超越方便有餘土,你就生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是真樂,那裡沒有煩惱、沒有人我、沒有是非、沒有得失、沒有生死、沒有災難,那就是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要學菩薩,念念都想著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念念都想著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幸福美滿;幫助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他覺悟。佛常講,布施是修福,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最殊勝的是法布施。所以在大乘經講,這個《金剛經》也講,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為人演說四句偈。你給他說四句偈,他沒懂,他也沒覺悟,還有這麼大的福報嗎?還有,他雖然沒有懂,沒有覺悟,但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聽進去了,阿賴耶識裡面結了佛的種子。生生世世佛種子慢慢愈來愈多,到最後他才能開悟,他才能明白;開悟不是在今天,馬上開悟,在來生,在後世。所以幫助一切眾生種善根,這個功德大。今天的人已經不喜歡看書,他天天看電視,我們要把書變成電視,現在叫做有聲書。書本一打開,這個文字在電視屏幕上,又念出聲音,這個他看起來舒服。他想看字,跟著字幕去看字;不想看字,他閉著眼睛聽。《無量壽經》、《彌陀經》、《金剛經》、《地藏經》,這些都可以做成光碟有聲書,放在網站上,適合現代人。流通法寶就是真正幫助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這一節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還沒有學習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