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眾生本在如來境界中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九集)  2022/12/1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9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六行,從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講五止,「《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這個接前面這一段經文來。在華嚴境界當中,「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在我們眾生凡夫的概念當中,有個入就有個出,有出有入;以《華嚴經》講「實無所入」,入無所入,名為入。『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就是入如來境界,為什麼說實無所入?這裡給我們說明,「此乃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包括我們在內,這個十法界一切眾生,包括到蜎飛蠕動,情與無情都包括在裡面,一切眾生本來就這樣,「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一切眾生沒有離開如來境界,都在如來境界之中,這個就無所謂出、無所謂入,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所以說入,實無所入。說真的,沒有所謂的入,因為本來就是在如來境界當中。如果本來沒有,然後現在入進去了,那才入。本來就在這個境界當中,現在講入,這個也是說法的一個方便;跟我們講真話,是實無所入。

  所以『更無可入也』,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還有什麼出跟入?所以一切眾生,我們也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在內,本來都是在如來境界之中。如來是什麼?這個我們在經典上也常常看到有如來、有佛,有的地方講如來,有的地方講佛。講如來是什麼?如來是自性,沒有離開自性。好比電視屏幕,所有的現相沒有離開屏幕,屏幕就是自性,屏幕就是如來境界,沒離開。在這裡面現相,相不可得,相你得不到,但是有相,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大家現代人幾乎離不開電視,電視、電腦,包括手機,都有屏幕,用這個屏幕來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就像電視機屏幕一樣。這個屏幕就是如來境界,因為所有的一切現相,都在這個屏幕裡面顯現出來,沒有離開這個屏幕,沒有離開;在這個屏幕裡面現出來的這些相,相不可得,你得不到。我們大家常常看電視,天天在看,節目很多,各式各樣的,裡面的相都不一樣,千差萬別,森羅萬象,但是相不可得,你得不到。這個在《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幻相,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相再多,沒有離開屏幕,所以當屏幕現出這個相,我們不能說這個相進入屏幕了;電視機關掉,相沒有了,不能說相都出來屏幕了。這個電視的屏幕,那些現相沒有出也沒有入,只有隱跟現,沒有出、沒有入,關掉就隱藏起來,按鈕開關打開它就現出來,它沒有出入。用電視屏幕來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對自性有個概念,自性就像屏幕一樣。

  我們今天現的這個身相,我們現在有身體,這個身相也像屏幕現的相一樣。我們會覺得這個身體有,我明明現在有這個身體,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身相就如同電視屏幕現的相是一樣。一定要常作如是觀,為什麼?這個身體我能得到嗎?屏幕那個相我們得不到,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現在我的身體,我能得到它嗎?我能夠去控制它嗎?晚上我們睡覺睡熟了,別人把你抬走,你都不知道;被抬走丟到海裡面去,也不知道。睡著了,這個身體我們就得不到了,不但睡著得不到,我們白天清醒的時候還是得不到。你得到就不會失去,才叫得到;會消失掉的,你怎麼說你能夠得到它?好像屏幕那些現相現出來,你說我能得到這些相,沒有,沒有那個事情,正當在現相的時候我們還是得不到。我們這個身體就像屏幕那個相一樣,我現在有這個相、這個身體在,我們有得到這個身體嗎?沒有。為什麼得不到?身體這個東西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我所,在唯識的術語來講,我,我所。我們凡夫都把身體當作是我,我在哪裡?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在這裡,把身體當作我。佛告訴我們,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就像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們的自性就像我們現在的身體一樣,自性才是我,我們的身體就像衣服一樣,是我所,不是我,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我」的定義,就是我們不會失去的,得到就是不會失去,才叫得到。會失去,那得到什麼?歸無所得。你也不能控制,所以這個就不是我,這個身體不是我。我們睡著了,我們仔細想一想,哪一樣東西是你的?當我們晚上睡過去的時候,不要說人死了,就晚上睡著了,白天這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哪一樣是我們的?都沒有了,得不到,跟我們都沒關係了。我們晚上睡著的時候,白天這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跟自己都沒關係了。睡著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知道了,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是自己的?怎麼能得到?得不到。

  所以我們也用不著蒐集,全是假的,這個世間全是假的。假就不是真的,是一個假相。《金剛經》講的是最具體、也最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有為法,有生有滅的。我們身體也是有生有滅,萬事萬物都是無常,有生有滅,有變化,精神的、物質的,都一直在變,這些都是屬於有為法。一切所有的,有生滅變化的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同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晚上睡著了作了夢,醒過來這個夢境沒有了,痕跡都找不到。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實的世界,就如同我們晚上作夢一樣。「如夢幻泡影」,第一個以夢境為主,夢,因為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後面五個陪襯的,幻、泡、影、露、電,以夢做為第一個。我們從這個夢去觀,觀什麼?觀我們現實人生,就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晚上睡覺作夢,這個是我們大家都有經驗,所以我們如果天天做這樣的觀想,這個觀就很重要,應作如是觀。觀如夢如幻,第一個觀夢境,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富貴窮通,一切就如同我們作夢。我們白天這一切,我們銀行存多少錢,有幾間房子,自己的家親眷屬,功名利祿等等的這一切,就是一場夢。所以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了,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豈不是一場夢嗎?跟我們也就沒關係了。常常這樣去觀察,如夢,晚上作夢,白天還是作夢。白天醒來,晚上作了一個夢,夢到什麼;當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白日夢,也是夢。所以白天、晚上,《金剛經》給我們講,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就是這樣,這個是事實真相。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所以用不著蒐集,只是暫時借我們保管,借我們看,借我們使用,頂多是這樣,我們得不到,也控制不了。

  你看世界上很大的企業家,富可敵國,死了以後一樣也帶不走,什麼都得不到。不要等到死了,就現在活著還是得不到,只是暫時有支配使用的權利而已,實際上得不到。何況財為五家共有,財是五家共有的,不是說自己的。這五家,第一家國王、政府,他要收稅金,這個國家他有一分。再來水災,你看我們台灣有颱風,颱風來了就會有水災,多少人家的房子整個淹沒,人也淹死了,財物被漂流了,少數幸運的能逃出來,一條命,什麼都沒有;逃不出來的,連命都沒有了,剎那之間什麼都沒有了。另外還有火災,一把火,億萬家財燒光。還有盜賊,強盜、小偷,人家來坑蒙拐詐騙,要你的財物,他也有一分,盜賊。再來就是最後一個最厲害的敗家子,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把你的家產都敗光了。你說哪一樣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自己的?特別現在災難那麼多,天災人禍,地震,戰爭,一下子什麼東西也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真正看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如夢幻泡影。看清楚就是看破,看破怎麼樣?就放下了,不再執著。不再執著這一切是我自己的,沒有我,所以說全部放下。放下得大自在,念佛人最好心裡一句佛號,無論在什麼環境當中,就是一個願望、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圓滿我們的道業。我到極樂世界去求學,西方極樂世界是在大宇宙裡最好的一個環境,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我到那個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念佛人,這是唯一的一個目標方向,其他隨緣就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只有這句阿彌陀佛我們帶得去,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帶得走的,其他我們什麼都帶不走。所以心裡只有佛,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其他都放下了。心地永遠保持清淨,《無量壽經》的經題講「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清淨是第一個,清淨心生智慧。六祖拜見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因為六祖他心清淨,清淨生智慧。我們是心中常生煩惱,我們心不清淨,不清淨所以生煩惱。清淨心跟佛相應,我們修淨土法門,古大德常講「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感應的佛土世界就清淨。極樂世界是淨土,要以清淨心,才能感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胡思亂想是跟妖魔鬼怪相應,就錯了。我們現在都胡思亂想,一天到晚妄念紛飛,這是錯了。念佛好,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心是定的,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自利利人,一向專念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一切眾生沒有離開自性,眾生在迷,雖然在迷,他自性沒有失去,也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就是如來境界,自己的本性就是如來境界,你本來就在自性當中,你到哪裡入?你都在裡面了,入什麼?這裡講的入是什麼意思?這裡講入的意思,是你忽然覺悟,與性德完全相應。說一個入,這是說法方便起見這樣說一個入,實際上無所謂入,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哪有什麼出、哪有什麼入?只是我們現在迷失自性,你覺悟了,那就是入。不覺悟,迷失自性,不知道這些萬事萬物是自性變現的,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心都往外去追逐萬物,去攀緣,所謂背覺合塵,違背自己的覺性去追逐這些五欲六塵的境界,就迷了。不知道外面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現識變的,向心外去攀緣,這個在佛法講叫外道,心外求法,往心外去求、心外去攀緣,去追逐,執著。分別執著這一切,這個就變成迷了,就變成凡夫了。

  萬物是剎那生滅,你怎麼追逐?永遠追逐不到。看看好像是到手了,追求到了,比如說財富,賺到錢了,但沒多久壽命沒有了。所得到的這一切,真的像作一場夢一樣,這個身體壽命結束了,身命沒有了。身體有生滅,靈魂不滅。佛法講神識,一般外國宗教講靈魂,這個靈魂還在打妄想,還在追逐。打妄想,又追逐,又去投胎了,這個就是六道生死輪迴的由來,就是迷惑,迷失了自性。自性所現的這一切,不知道是自性所現、識所變的,往外去分別執著,去追逐這些塵境,心隨境轉。所以死了以後再去投胎,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冤枉受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六道生死輪迴本來沒有,自己迷惑顛倒,造成六道輪迴,你說這個多苦,這個事情多可怕!沒有遇到佛法,真的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永遠都在六道裡面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只有遇到佛法的人才會覺悟、才會回頭。所以佛法三寶,在六道生死輪迴苦海當中好像一艘慈航,我們無量劫沉淪在六道生死輪迴的苦海,現在遇到三寶,現了一艘慈航,度我們到涅槃的彼岸。如果沒有佛法出現在世間,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永遠不能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這是聞到佛法的可貴。聞到佛法的人,現在我們看也不少,為什麼很多還不能回頭?還是繼續在沉迷?這個原因就是他聞法的力量很薄弱,它不起作用。就是聽經聞法力量太弱,抵不過無始劫以來這些業力。所以雖然聞到佛法,學了佛,皈依,甚至受戒,甚至出家了,都還不能回頭。這個原因,聞法的力量太薄弱,太薄弱,它就不起作用。凡是能起作用的,我們就肯定他決定不是這一生才聞到佛法。這一生遇到佛法他就起作用了,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他會認真來學習,來聽經聞法,這個是什麼?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至少也有十世,有十世累積這種薰習佛法的種子。過去很多生、很多世都已經接觸到佛法,聽經聞法,學習佛法了,已經累積了相當深厚的善根,這一生遇到佛法他才有感覺,他才會起作用。他一接觸就生歡喜心,他不會反對,他就能接受了。一聽他能懂,懂了之後他真肯幹,這個人是善根成熟,這一生當中成就,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他肯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聽了很歡喜,很願意聽,還做不到,這個善根很深,但是還不成熟,所以要加強。加強聽經聞法,加強念佛,讓這個善根種子不斷的成長,到最後成熟了,這一生就成就了。

  所以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尤其遇到淨土法門,自己要珍惜。遇到佛法要能信、能解,這個很重要,這是前方便,就是要信解。最重要是放下萬緣,對這個世界不再留戀,不再幹六道輪迴的事情,不再造輪迴業,下定這個決心,這一生他就能出離六道,就能去極樂世界。真能去嗎?真能。蕅益大師講,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在於信願之有無。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個關鍵,對西方極樂世界、對自己,有沒有真信?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講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講了六信。第一個信自己,相信自己有緣遇到淨土經典、淨土法門,自己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分了。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信事,理都在經典裡面。信因、信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講了六信。

  願,願生西方,願離娑婆,願意捨娑婆世界。我們講具體一點,願意捨娑婆世界的六道輪迴。這個捨就是什麼?放下,放下就是捨。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願意取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發願。有信、有願,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把這個發菩提心,給我們講得很具體,也很明白,就是真信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講得非常直截了當,清楚明白。如果根據其他很多的解釋,恐怕一般人愈聽愈不明白,搞不懂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祖師這樣的一個解釋,那就簡單扼要,清楚明白。真信,真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相信自己能往生,真相信阿彌陀佛會來接引,一點都不懷疑。真願意放下娑婆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好懂,這個比較容易懂。這個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關鍵,就是在信願之有無。如果你沒有信、沒有願,你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不相信自己能往生,不相信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眾生往生西方,不相信,當然不會發願;不會發願願生西方,當然不能往生,往生要有信願。阿彌陀佛發願,接引十方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發願,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相應了。一個願接,一個願往,那就感應了。阿彌陀佛願接,時時刻刻,那個接引相,手都伸下來,隨時歡迎我們去極樂世界。他那邊願接,這方面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在我們願不願意去?願意去,彌陀就來接引我們去西方;如果你不願意去,阿彌陀佛也沒辦法勉強。所以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在於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比較深,你往生的品位就比較高;念佛的功夫比較淺,你往生的品位就比較低。這個我們要記住,淺深它不是說多少。什麼叫功夫深?他沒有夾雜,他的心真、心純。一生念佛念了幾十年,妄念還是很多,牽掛很多,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那比不上那個念得很少的人。你看他好像念得不多,但是他真能放下,他功夫深。好像念佛,佛號沒有我們念得多,但是他念得功夫得力,我們念了很多,功夫不得力,關鍵人家放下,我們沒放下,關鍵在那裡,我們比不上那個人。然後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對於自己往生,一點懷疑都沒有,這是往生淨土真正的保證。

  我們這一生能遇到淨土,是多麼幸運。不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想超越六道,太難!見思煩惱斷掉,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見思煩惱也叫做見思惑,這是六道的因,為什麼有六道?因為有見思惑,造成這個六道。這個因如果斷掉,沒有了,那果就不會現前。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斷掉了,當然不會有六道生死輪迴的果報了。就等於你作夢醒過來了,夢境沒有了,斷見思惑等於六道輪迴沒有了,等於夢醒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還是在作夢。六道是夢中夢,夢醒過來還在作夢,那個夢是四聖法界,十法界當中的四聖法界,我們六道是六道法界。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生到四聖法界還是夢,什麼原因?分別,起心動念。因為四聖法界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如果分別、起心動念都斷掉了,十法界沒有了,超越十法界了;四聖法界再超越,就到一真法界,《華嚴經》的境界。

  入了一真法界界,算是真正醒過來。醒過來,現的是什麼境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世界真的是不生不滅,真的是極樂世界,這裡面的人都在修行,修什麼?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就是度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我們現在話講叫服務,度眾生,這是無條件的幫助眾生覺悟。一真法界的佛菩薩、諸佛如來,他們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他沒有起個心、動個念我要去度眾生,我現在要去度哪一個眾生,他沒有起這個念頭,沒有起念。有沒有苦樂的感覺?沒有。清淨心,完全清淨,所以苦樂都沒有,那是真樂。我們現在有苦有樂,相對的,那個樂也不是真的,叫壞苦。所以這個苦樂感受都沒有了,那是真樂,叫極樂。那就是完全覺悟明白,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體,這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所證得的。

  所謂證得,就是我們自性本來就是這樣,他證實了。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己一體,都是自心所現,當然跟自己是一體。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為一切眾生服務,也沒有說我為你服務這個念頭,沒有我。《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這四相。菩薩達到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沒有我、沒有人了。有我,有人,我為你服務,我替你服務,這個就有我、有人,有這個執著,有這個相,有這個念頭了。這些法身大士大徹大悟,明白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一體,自己跟眾生是一體,是一不是二,所以沒有我為你服務這個念頭。因為他們破四相、破四見了。好比我們左手有點癢,右手給它搔癢,右手有沒有說我替你服務?沒有。為什麼沒有?一體,無條件的。十法界眾生屬於病態,我身體局部生病,我這裡好好的幫助他,讓它趕快恢復,就這個意思,去度眾生就是這個意思。好像自己這個身體,身體哪個地方有疾病,我就主動的去幫助它恢復健康。佛菩薩度眾生,就如同這個意思是一樣的,自己身體有病,自己去處理。這個當中沒有什麼條件,沒有什麼代價的,很自然就去處理了。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態度,就是這個意思。證得法身,什麼是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叫法身。什麼時候你肯定所有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跟我是一體,那你就證得法身,你就證得清淨法身了。

  法身為什麼加個清淨?因為那些現相是幻相,不是真相。我們現在看到這所有的現相,就《金剛經》講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夢幻,幻相,好像我們看銀幕裡面這些影像,它是幻相,看電影,是幻相。我們自心現出來的這些現相是幻相,有沒有染污我們的心性?沒有。有沒有染污幻相?沒有。幻不染幻,幻相不會染污幻相,好像我們看到銀幕,種種形形色色的,有沒有染污到銀幕、染污到屏幕?沒有,屏幕它還是乾乾淨淨的,正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清清淨淨的,一塵不染。現相當中,幻相與幻相它有沒有互相污染?也沒有,所以幻不染幻,它也沒有污染幻。你在一切境界相裡頭看到它的清淨相,你在動中當中看到不動,就好像放電影,你看到它那個底片了,底片沒有動,是機器在動,底片沒動。你完全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不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就不再造業,六道生死輪迴、十法界就沒有了,這些都幻相。應化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思議解脫境界現前。

  「入、出」是一個代名詞,這個裡面意思很深,我們不能把出入看作是兩樁事情。出入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出入,你從來沒有看到出,也沒有入什麼。就像電影裡面有一道門,你看那個人從門進來,再從那個門走出去,他有沒有出入?你要是明白人,知道他沒有出入,看到那個相有出入,實際上他沒有出入。為什麼?他出也好,入也好,他都沒有離開這個銀幕,他哪來的出入?我們都在這個銀幕當中顯現而已。所以佛告訴我們,你們在四聖法界也好,在六道法界也好,出入從來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就像屏幕。所以出跟入是個假相,是我們誤會產生的。沒有出入當中,我們看到有出入,我們認為有出入,這是我們的錯覺。現在連科學家都知道時空是個錯覺,你要是真的覺悟,知道事實上它沒有;迷了,以為是有。正當我們在迷當中它還是沒有,不是說我們覺悟了它就沒有、迷了它就有,實際上,正當我們在迷當中它還是沒有。《圓覺經》比喻得很好,好像捏目見花。你眼睛捏一捏,好像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或者眼睛有疾病,看到空中有花。好像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現相一樣,就像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眼睛病好了,空中花沒有了。正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它還是沒有。沒有當中我們誤以為真有,事實上是沒有,因為迷了,現出一個幻相。你覺悟了,看到真相,沒有了,知道那是假相。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個概念。

  我們念佛人,我們現前還是要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前面講到蕅益祖師講的,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的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在這裡也要做一點補充說明,這個信願行三資糧,我們不能給它切割,不能切割的。信願行,一部《彌陀經》修學的宗旨就是信願行,真信、發願,行就是念佛,它是一而三,三而一。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以我們不能切割,我們在這個當中不能有誤會:這個關鍵在信願之有無,我有信、有願就可以往生了,也就不必行,不必念佛了。這樣還是往生不了,如鼎三足就缺一個腳,好像錄像機、照相機三角架,你缺個腳它就站不住,信願行缺一個都不行,都要具足。信願行,實際上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信當中有願、有行,願當中有信、有行,行當中有信、有願,這個才是真正的信願行,不能說沒有。所以它這個都有連帶關係的,不能去切割。

  所以中峰國師他的開示也很有道理,「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這個信沒有透過行(透過念佛),你這個信當中有懷疑,不是真信。行是什麼?引用《楞嚴經》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我們一般講,你念到功夫成片,就跟阿彌陀佛相應了,起感應道交。雪廬老人在佛七開示也講得很多,你一相應,跟阿彌陀佛相應,你信心就堅定了;信心堅定,願自然就生起來,願生西方,自自然然就生起來。這個行,如果你沒有願的力量去推動,不會認真念佛。所以願是推動行的一個動力。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行願,也很有道理。

  好,今天這一節課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經文,我們下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