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普代眾生受苦,修諸行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八集)  2022/11/1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78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

  『普代眾生受苦德』,眾生受苦無量,常懷悲憫救度之心,令離苦得樂。「普」是普遍,也就是說沒有遺漏,沒有漏掉的,這個稱為普。我們佛門一般講普度眾生,眾生要普度,在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就是普度的意思。眾生有苦難就是自己的苦難,要去幫助眾生承擔、分擔這些苦,也就是代眾生苦。怎麼樣代眾生苦?眾生的苦,我們能代替嗎?一個眾生他肚子痛,不舒服,那我們能夠代替他來受這個病苦嗎?這個肯定做不到,苦樂自當。《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受苦、受樂都是自己要去承當,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做善事,生到天堂享樂,別人也享受不到,你自己享樂,因為你自己修的。你自己造極重惡業,墮到地獄,也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自己要去受這個地獄苦,別人也不能代替。我們的至親好友,他有痛苦,我們也沒辦法去代替他來受苦,讓他減輕痛苦,或者全部給他代受,這個也做不到。如果能夠做得到,佛菩薩大慈大悲,統統代我們受這個苦,那我們大家不就沒苦了嗎?事實上,這是做不到的。

  這裡講「普代眾生受苦德」,那是什麼意思?這裡講的意思,就是要做出好樣子給眾生看,這個就是普代眾生受苦。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的福報是圓滿的,稱佛為福慧二足尊。佛的福報是圓滿的,在物質生活來講是很豐富的,我們一般講榮華富貴,佛的福報世出世間沒有能相比的。這麼圓滿的福報,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當年他示現給我們看的,他是過什麼樣的日子?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你看他物質生活水平降到最低,衣服只有三件。我們一般受戒,三壇大戒,戒場都有分三衣,五衣、七衣、九衣。這個三衣,五衣是做事的時候穿的;七衣,做法會;九衣,有遇到國家的慶典,大的典禮要去參加,才搭九衣。出家人,佛他帶頭只有三件衣服,五衣、七衣、九衣,沒有多的,沒有第四件。一缽,就是一個缽。缽是向人討飯的,乞食,居士信眾給飯菜,放在缽裡面。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每天要去托缽,也很辛苦,要走路。我們在經上看,從靈鷲山走到舍衛大城,來回大概要半天了。一大早就要出去托缽,回來,中午吃一餐,吃完之後,講經說法。休息,樹下一宿,沒有房子,就住在樹下。而且樹下(一棵樹)只能住一天,一個晚上,還不能停留第二個晚上。為什麼佛這麼示現?怕我們生貪戀心。佛這樣的物質生活,一般人覺得苦不堪言。一般人覺得苦不堪言,這個日子怎麼過?三件衣服,一個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種物質生活降到最低了,一般人看這個日子過不下去,但是佛他就是這樣表演給眾生看。佛有究竟圓滿的福報,他不享受,自己過這種最苦的日子,這個就是代眾生苦。把福報分享給眾生,自己不享受,這個叫代眾生苦。好像我們有錢,你可以去幫助別人,自己不享受,這個就是代眾生苦。眾生有苦難,他有需要要去幫助,我們自己不享受,多餘的就去幫助眾生,這也是代眾生苦。

  再一個具體的代表,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個也是代眾生苦具體的表現。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優先度的是地獄眾生,地獄眾生是最苦的。在《地藏經》,我們讀到《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在因地,婆羅門女、光目女、一個國王,一個大長者子,這四個代表就是因地發了這個願,「眾生度盡」;眾生度盡,不是度眾生度到人天善道,或者度他成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而是要把眾生都度到成佛了,一切眾生都成佛了,他自己才要成佛,發這樣的大願,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實在講,地藏菩薩他早就成佛了,只是他沒有示現成佛的身分來度眾生,他還是示現菩薩的身分來幫助一切眾生成就。在《地藏經》我們看到,他度的眾生都成佛了,也就是說他的學生成佛的非常非常多,他自己(老師)還在當菩薩。所以地藏菩薩實際上他早成佛了,他只是沒有示現佛這個身分來度眾生,還是示現菩薩來度這些苦難眾生。這是普代眾生受苦德的究竟圓滿,地藏菩薩是一個具體代表。

  眾生有災難,我們願意與一切眾生共患難,等於是同舟共濟,不逃避,我們修行,吃素、念佛、誦經、懺悔。懺悔的標準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天天讀誦,看看是否都做到,如果哪裡沒做到,那就是我的過失,明天不要犯這個過失,天天改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有過失不要責怪別人,是我自己還沒做好。我們能真心懺悔,眾生看了會感動,慢慢會回頭。所以這個統統是屬於代眾生苦的具體做法,就是自己修行,修行就是代眾生苦。眾生都在享受,我們不享受,我們日子過得苦一點,道場假日正是做法會的時候,大家放假去玩,我們去做法會,這個也是屬於代眾生苦的一種表現。現在台北雙溪小築做第七個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護國息災。現在世界災難這麼多,天災人禍,瘟疫、傳染病(新冠肺炎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除)、氣候不正常、戰爭等等的,這些都是災難。所以做護國息災也是代眾生苦的一種,天天做法會,大家也很辛苦。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大家發心來護持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法會,大家也都犧牲自己的假期來發心做義工、做護法,出家眾要領眾誦經念佛、處理這些事物等等,都沒得休息,這個也是屬於代眾生苦的一種。

  所以代眾生苦有很多方面都是的,都可以做的。我們自己能夠做的,就做我們現前能力做得到的,受一些苦主要為了眾生消災免難。所以過去家師淨老也曾經跟悟道講過,他說我們做護國息災幫助這個世界的眾生災難延緩一天發生都功德無量。這些災難,大災難,當然有小災難,能夠讓這個災難發生的時間往後推遲,能夠減輕災難發生時受害的程度,這個對眾生都有幫助。災難不能完全避免,但是我們做護國息災幫助眾生減輕災難,減輕他的苦難,把發生災難的時間往後推遲,這個都是屬於代眾生苦,做百七繫念是一種。再往前,二OO一年,那個時候也是有預言台灣有災難,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同修大家發心印《乾隆大藏經》來息災。二OO一年那一年,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九一一雙子星大廈被炸毀了。第二年,二OO二年,在二OO一年就有通靈的預言家到圖文巴,是一個菲律賓的一個女眾,告訴家師淨老,台灣在二OO二年三月底、四月初,太平洋有一個魔鬼要毀滅這個地方。她也提出消災的方法,拿一些錢給她去做好事。我們老和尚他有接受她這個信息,但是沒有接受這位通靈女士她提出來的消災的方法。她消災的方法就是要帶她來台灣北海岸做法,拿錢給她做好事。

  我們淨老和尚就沒有採納,我們淨老和尚以印《乾隆大藏經》來息災。而且那一次因為災難的地區在台灣,所以只能住在台灣的人發心,而且不能找一、兩個有錢的人來發心印《乾隆大藏經》,要有錢沒錢,大家統統要發心。有錢,你多出一點;沒錢,少出一點。台灣移民住在國外的,那都不行,一定要現前住在台灣的人發心,這樣才有效果。當時我們一毛錢也沒有,一部《大藏經》要好幾萬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印的數量不多,當然價錢就比較貴,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八萬四千塊一套。後來我們開始發起一人一塊台幣印《大藏經》來息災的這個啟事,得到很多人的回響,真的也有捐一塊、兩塊的,銅板非常多,有很多人發心。後來也累積到有五百部的價錢,我就跟印刷公司商量說,以前我們是幾部幾部的印,那個價錢(成本)高,現在有五百部,就不能再算那個價錢了。後來一套也要訂到六萬塊。

  印這個經波折很多,校對、檢查脫頁的,怎麼做總是有瑕疵。而且我們做了這個事情,還遭受到人家的攻擊毀謗。護持我們的人畢竟還是比較多,但是總有人對我們很不滿意,攻擊、毀謗,甚至開宣傳車到我們華藏樓下,指責我們、誣蔑我們,說錢拿去了,印造偽經,講得是有離譜了。《乾隆大藏經》這是木刻版,古代的,乾隆皇帝那個時候出版的,它怎麼會是偽經?如果說印製的過程有錯字、修改有瑕疵,這個肯定有,這個我們不能說沒有,有瑕疵。但是說那是偽經,這個就不對。我們遭到人家這樣的指控,我們也都承受下來。

  那一年菲律賓這個通靈的女士講的的確有應驗,她說三月底、四月初。三月三十日,悟道與家師淨老,還有悟行法師,那個時候我記得還邀請中壢善果林劉林長夫婦一塊前往,我們一行有好幾個人到韓國,我們淨老和尚去拜訪韓國的佛教大學。三月三十一日去拜訪,那一天到韓國剛好重感冒,我就跟師父請假,不能參加這個活動,就留在賓館。到了下午稍微舒緩一點,我就在房間打開韓國的電視機看看他們的電視台,結果看到一個新聞報導,報導台灣台北有很大的地震。那個時候一O一大樓還沒有蓋好,蓋一O一大樓那個吊車掉下來,砸到一部車,砸死五個人;台北市有一棟房子倒塌。我看到這個信息,知道災難減輕了,沒有完全避免災難,但是災難減輕了。如果根據菲律賓通靈這位女士講是毀滅,起碼北台灣地區是有很嚴重的災情,就地震的災情。結果那次我看到這個信息,因為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在籌募印《乾隆大藏經》了,我心裡就有數了,的確有,她講得沒錯,三月底、四月初。她講太平洋的魔鬼,就是震央從太平洋,宜蘭外海那邊,相當大的一個地震。所以那次災難減輕了,我心裡明白,但是很多人是不了解的。因此我們做一些替眾生消災免難的事,我們還要承受人家的誣蔑、毀謗,還要承受別人的誤解、指責,我們也都承受下來,這個也是代眾生苦的一種。如果不發願代眾生苦,我不必要出錢出力,又要遭到毀謗,何苦?所以我們沒有別的目的,主要希望能夠替眾生息災,減輕災難,大災難化小災難,小災難化沒有災難。這些也都屬於代眾苦。

  下面講,『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這句是總綱領,非常重要,古往今來許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那些創始的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是這樣教人,每個宗教創始人都是這樣教導人民的。凡夫所有修行沒有一樣不是為自己,凡夫都是為自己,第一個先考慮到自己,我能得到什麼好處,不是為大眾。唯獨佛菩薩、聖賢不考慮自己,不為自己,都是為眾生、為大眾著想,什麼事對大家有利,我們就來做,因為這些佛菩薩、聖賢知道自己跟別人是一體,現在話講,叫「生命共同體」。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同一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一體,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是能現能變,宇宙萬法是所現所變。這個事情就跟夢境很相似,我們作夢的時候,夢中有自己,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樹木花草,有別人,有芸芸眾生,也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我們大家應該都有作夢的經驗,佛告訴我們,眼前一切諸法(我們白天醒過來,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跟我們晚上睡覺作夢的夢境無二無別,一樣。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首偈,下面半首就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子是要我們把眼前六塵境界要常常看作是作夢。我們現在在夢中,而且是夢中夢,六道輪迴是夢中夢。四聖法界還在作夢,還是夢,但我們六道法界是夢當中的夢。為什麼?真的是作夢,不是假的,事實真相是這樣。相上有,理上沒有,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這個現相有,五花八門這些節目、這些影像無量無邊,很多很多,理上沒有。佛菩薩醒過來了,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不迷惑,他就不執著那個相。不執著就不起惑,不起惑他就不造業,他不造業就不會受輪迴之苦,就超越了。這是佛菩薩覺悟了,不迷惑,知道是夢,所以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它不是真的。我們凡夫還在迷惑顛倒之中,在夢裡受苦受難;在夢裡面受苦難的時間多,在作夢的時候享受的時間少,就好夢少惡夢多。所以這一切苦樂都不是真的,你常作如是觀,你自然就能放下,放下也就沒事了。

  我們現在就是沒有看破,所以放不下。所以《金剛經》主要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看破就是看清楚事實真相,認識事實真相,認識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事實真相是什麼?「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沒有一樣真的。所以海賢老和尚在光碟裡面也講,世間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求生西方是真的。但是我們如果沒有一點《金剛經》的這些理論來幫助,我們看不破放不下。所以放下不容易,講比較容易,真要放下不容易。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事實真相,我們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在《金剛經》講,就要「應作如是觀」。觀就是看破,你去觀察、觀照,這個世間的一切,就如同作夢一樣,都不是真的。你受苦受難,還是享受快樂,統統都是作夢,受苦受難是惡夢,很快樂是好夢,一覺醒過來,都是一場空。這是世尊教導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為佛弟子對佛的教誨要信得過,真正相信,要依教奉行,不生疑惑,你行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有悟處。你就照這樣做,做一段時間你自然就有悟處,自然就能入佛境界,可是你一定要依照佛所講的方法,就是這個地方講的「修諸行法」。這個諸行法,在佛門裡面講,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它是一個歸納的數字,實際上,「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展開是無量無邊,無論任何一個法門,門門通達成佛之道。你只要一個門真正進入了,深入了,就能達到成佛。

  我們遵守世尊的教誨,遵守世尊在淨宗經典的教誨,選擇了淨宗法門。淨宗的典籍最少,方便於受持,少到不能再少,一句名號阿彌陀佛。你萬緣放下,世出世法統統放下,經教也放下,就抓住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能不能成就?能,只要你念到一心不亂就成就。事一心不亂,你得定,得禪定。我們一般講,念佛三昧,事一心是念佛三昧。理一心不亂,你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念佛也可以達到明心見性,不止參禪、修密、學教,念佛也可以。修諸行法的最初方便你要具足,不具足就很難。每一個法門的修行方法都有它最初方便,也就是我們現在講一個下手處,都必須具足這個條件。如果不具足這個條件,就很難。淨宗最初方便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只要依照這八個字,一生一切時一切處都不離開,決定成就。不為自己,只為眾生,廣利群生,這是菩提心。但是這講起來容易,事實上要做起來也不容易。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古來祖師大德都有解釋。發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用比較淺白的話講,因為菩提心我們一般人也不容易懂。什麼叫發菩提心?在《觀經》講,深心、至誠心、迴向發願心,這是菩提心。這個沒有深入的去講解,我們一般人也不容易體會,什麼是深心?什麼是至誠心?什麼是迴向發願心?《大乘起信論》講,至心、大悲心、直心,這個我們一般人也不懂。我們看到很多沒有研究過經教的阿公阿婆,他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念三年成就了,他往生了。自古以來,很多這樣的例子,他也不懂得什麼叫做菩提心,一部經也不會念,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近代,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的,一個早期在(民國初年)浙江寧波觀宗寺,諦閑法師的剃度弟子鍋漏匠。這是他童年的玩伴,生活很苦,中年求諦老幫他剃度。諦老勸他,你四十幾歲,也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你剃度之後,不要住在道場,因為五堂功課,你也沒辦法做,不能隨眾,人家就排斥你。也不要去受戒,戒場規矩很多,你這個大老粗,恐怕到戒場,戒還沒受完,就被趕出來。第三個條件就是跟他講,我給你寧波鄉下找一個小廟,找兩個老菩薩煮中餐、晚餐給你吃,你在這個小廟,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他也很老實,只要你願意幫我剃度,這個條件都接受。他真接受,不是假接受。真接受就是看他後面怎麼行持,他表現有沒有照這樣去做,如果照這樣去做,那是真接受;如果當時口頭上說接受,後面也不老實念佛,那就沒有真正的接受。鍋漏匠是真接受,真的三年不出門,真的就是諦閑法師教他的,你就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趕快繼續念,念了三年,他念成功了。往生還站著往生,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來給他辦後事。諦老看到,不容易!他說沒有枉費你出家一場,天下這些大寺廟的住持方丈不能跟你比,講經說法的大法師也不能跟你比,真有成就。

  另外一個就是最近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一直讚歎推薦的海賢老和尚,他也是一個字不認識。二十歲剃度,他的師父就叫他,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也不認識字,以前窮,沒有錢讀書,都是做農夫,幹活。所以根據我們淨老的評估,大概他也是念三年就功夫成片了,大概十年就達到事一心不亂,二十年就達到理一心不亂了。但是他的剃度師父有交代他一句話,你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念明白了,不要說,不能說,不可以說,他也遵守。二O一三年往生,六年後開缸,肉身不壞,現在裝金身。還有我們台灣早年台南將軍鄉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就往生了。她的媳婦勸她婆婆念佛,這個老太太原來是拜神的,反正有廟就拜,有神就拜。她也分不清楚什麼是佛、什麼是菩薩、什麼是神,反正統統拜。後來娶了一個媳婦信佛的,勸她不要到處跑,年紀大了,在家裡好好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她真的就從那天開始就在家裡老實念佛,也不到處跑了,也是念了三年。有一天吃晚餐的時候,告訴她兒子媳婦說,你們先吃,我去洗澡,不要等我。但是兒子媳婦還是孝順,等媽媽一起用晚餐。等了很久,沒有看她出來,就去找她,結果穿著海青,走了。像這些例子,他們也不懂得什麼叫發菩提心,一個字都不認識,經教他們也聽不懂,但是他們有個特色就是老實念佛。老師怎麼教他,別人怎麼勸他,他有這個善根,這是宿世累積深厚的善根,這一生雖然沒有因緣學習這些經教,但是他有這個善根,有因緣接觸到了,引發他過去深厚的善根,他就能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老實念佛,一直念下去,三年成功了。他們也不懂得什麼叫發菩提心,他們真信,不懷疑,老師叫他一直念下去就有好處,他就真的老老實實一直念下去,不折不扣,他真信,真發願,願生西方。

  所以蕅益祖師講,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深信有極樂世界,深信自己念佛就能蒙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絲毫不懷疑,這個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解釋這個大疑惑、大疑問,才知道如果你真正具足真信切願念佛,真信切願願生西方,不懷疑,這個就是無上菩提心。往生到極樂世界,那還不發菩提心嗎?阿彌陀佛一定勸我們發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講得沒錯,無上菩提心!生到極樂世界就一生成佛,不是無上菩提心,是什麼?所以這些阿公阿婆,不認識字的這些大德,他們是真信發願要求生極樂世界,真信、不懷疑、老實念,這個就是他們符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雖然不懂經教,但是發的心是菩提心。如果不是像老實念佛這種根性的,那經教就很需要了,有經教明理讓我們斷疑生信。講經說法,聽經聞法,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因為我們有疑惑,你疑不斷,你信心生不起來,你的願也發不起來,念佛半信半疑,這個就對往生西方產生障礙。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真正依照這八個字來念佛,決定成就。

  不為自己,只為眾生,廣利群生,這是發菩提心。求生淨土,也是為一切眾生求生淨土,這個就是菩提心。求生淨土做什麼?要成佛。成佛做什麼?要度眾生。你不成佛,你怎麼度眾生?所以這個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自己修好了,就能幫助別人。修行是要受一點規矩、受一點約束,也許自己跟別人看起來這是在受苦。修行當然就有一些規矩,總不能像一般世俗的人一樣,要受一點約束。比如說,我們吃素,我們學佛的人,要吃素,不能殺生。這個就是規矩,不殺生,要吃素,受這個約束,我們就不能像世間人大魚大肉這樣去吃,也許自己跟別人看起來這是在受苦。所以過去我們學佛,我俗家世俗的同學看到我學佛好像很多約束,都不行,不能殺生,法師講經還要聽經,也不能去娛樂,不能去唱歌跳舞,不能去吃喝玩樂,他們感覺好苦。所以他們講了一句話說,你的人生是黑白的,他們的人生是彩色的。意思就是說,他們能夠享樂,我這個學佛的人,你看得受那麼多約束,吃那些苦。所以在他們眼睛看起來,我是在受苦。

  受苦也是代眾生受的,要做給眾生看,自己有成就,代眾生受。『但欲廣利群生』,主要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沒有別的,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做一點一滴的這些事情,都是為眾生做的,不為自己。

  好,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一段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