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戒律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2/10/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7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三頁第二行,從第二句,「經云」,這裡看起。我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來對一對地方:

  【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當知戒為定體。慧為定用。三學圓備即證菩提。】

  這一段是舉出經典上佛講的戒定慧三學它的功用。『尸羅』,這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就是戒。戒,我們一般的話講叫規範、規則、規約。戒,我們也多做一點補充說明。戒有三大類,第一類叫「律儀戒」,戒律、威儀。這是有條文的,比如我們佛教的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有很多人都去受了戒,在家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很多在家居士男眾女眾都有去受過這個戒;出家眾,從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一般出家眾,像台灣每一年都有寺院舉辦傳授三壇大戒。從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三皈五戒、八關齋戒,這個都有條文的,一條一條的,這一類叫律儀戒。

  第二大類叫「攝善法戒」。攝善法戒就是凡是善的都要去遵守,佛不是在《戒經》上講的,講大小乘經典的一些教誡,比如我們講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第一福它是屬於攝善法戒。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受三皈五戒,五戒沒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其實三皈五戒在第二福,上一次我們也跟大家提到了,第二福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所以戒律威儀,這是律儀戒。佛在經典上的教誡,教我們要做的,這個是叫攝善法戒,這個就不一定在條文裡面。比如說,過去有人受了五戒,他抽煙。有人質疑,你不是受五戒了,怎麼還抽煙?他回答,他說五戒只有不飲酒,沒有規定不抽煙,所以煙可以抽的。抽煙好不好?大家都知道,對身體不好,對空氣也有污染。所以抽煙是不善,不抽煙是善,這個就歸到攝善法戒,歸到十善業,十善業是在淨業三福的第一福。所以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佛給我們講,凡是善的都歸十善,凡是惡都歸十惡。惡要避免,善要去修、要去做。這個就屬於攝善法戒,凡是善的都要去遵守。這是第二大類。

  第三大類叫「饒益有情戒」,又叫「攝眾生戒」,要度眾生的、利眾的。就是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叫饒益,豐饒利益一切眾生。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都要去做,因為對眾生有利益。就像佛在經典上講「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屬於饒益有情戒。布施就現在講送禮,跟人家結緣,結了緣再勸他來接觸佛法,進一步學習佛法。這一類的,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比如說救災、救濟等等的,息災,像現在我們台北雙溪靈巖山在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這個也屬於饒益有情,對大家有利益的。

  以上簡單介紹戒律這三大類,第一類律儀戒,有條文的。第二類,佛在經典的教誡,以及凡是屬於善的,這個叫攝善法戒。佛有講到,或者沒講到,凡是善的,統統要做,屬於攝善法戒。第三類,對眾生有利益的,有這個因緣就要去做。看到別人做,自己能力達不到,也要隨喜功德,隨喜別人的好事,這一類都屬於饒益有情戒。所以戒律有這三大類。

  戒當中又有止持跟作持兩種。止就是禁止。一般小乘戒都是止持,當然它也有作持的意義在,但是它這個作持主要還是在約束自己,利己。小乘戒都是在利己,規範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個叫止持。比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可以,這禁止的,這個叫止持。另外叫作持,作就是你要去做的。比如說不殺生,那是消極的止持,禁止,我不去殺生。作持,你去放生,或者勸人家放生,或者做護生的這些文宣、宣導,講這些因果(有關殺生的因果報應,這類的故事公案),這個就是作持。另外就是現在我也常常跟同修分享,有人開素食餐廳,我們總是支持,有機會要請同修吃飯,或者同修請我們吃飯,我們都會去跟他捧捧場,鼓勵他開素食餐廳,鼓勵大家吃素。他不能吃全素,我們也鼓勵他要吃個初一十五,或者早上。慢慢再增加,增加到六齋、十齋,到全素是最好。這一類的也是屬於作持,我們去做的。這個就屬於戒的範圍,屬於戒律的範圍。

  此地講,戒律不清淨,三昧就不能現前。這個地方,特別是指的律儀戒。律儀戒很多,我們看到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戒律、威儀很多,律儀戒很多。但是所有的戒,大乘戒、小乘戒,它的基本戒就是五戒。五戒,第五條是不飲酒,這一條是遮戒,它不是性戒,它是遮戒。實在講,五戒也可以說都是遮戒,遮是預防的意思,你受了戒有戒體的保護,預防你去犯那個罪業。所以一切的戒律,都是從五戒十善開展出來的,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是從五戒十善開展出來。也就是五戒十善是所有一切戒的基礎,從五戒十善開始。五戒當中第五條,不飲酒是遮戒,遮是預防。前面四條,它是屬於性戒。一般講叫性罪,性就是性質,它的性質本身就有罪過。所以有的大乘經典它只有講四條,前面殺盜淫妄這四條。你看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四種清淨明誨」,它只有講四條,沒有講到第五條,因為第五條那是遮戒。酒本身它沒有罪過,酒是植物釀的,它沒有殺生。但是佛把它列在重戒,原因就是酒會亂性,你喝少,還好;你喝多了,失去理智了,往往酒醉就會去犯前面殺盜淫妄這個罪業。沒有喝酒,他不會去犯;酒喝醉了,他就會去犯這個戒。所以佛把「不飲酒」列在重戒,就是這個緣故。實際上酒本身它沒有罪過,它不是殺生的,都是植物,這個我們也必須要明白。

  這裡講,我們依照《楞嚴經》講「四種清淨明誨」,這四條戒如果不清淨,有一條不清淨,三昧就不能現前。這是最根本的,我們一般講叫四重戒,四條重戒。這四條,沒有受戒,你犯了一樣是有罪過,因為它本身的性質就是罪業,不好的。但是受了戒,除了性罪,再加上一個破戒罪,兩重罪了。有一些人聽到這個,不敢受五戒了,他不敢受,他說我恐怕沒有辦法持這個戒,萬一破了戒,我只有一重的罪過;如果受了戒,犯了就變兩重的罪過,所以他不敢受了。但是這個是相對的,受了戒,你犯了,當然多一重破戒罪的罪過。但是你持了這個戒,也有功德。你受了這個戒、持這個戒,多了一重持戒的功德。如果沒有受這個戒,受持這個,比如說,第一個不殺生,這個是善,屬於十善,你會得善報。但是你受了戒,受了三皈五戒,持了這個善戒,會得到功德。什麼是功德?功德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就太殊勝了。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就非常殊勝了。所以這個戒它的功能在這個地方。

  戒律不清淨,三昧就不能現前,三昧就是定。三昧是梵語,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正定、正受。正確的,沒有偏差錯誤的禪定,在禪定當中的享受叫正受。所謂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我們現在凡夫沒有得定,我們也在享受,我們享受不是禪定的禪悅。我們常常上午供,供佛之後唱一個讚,「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我們得不到禪悅,得不到禪定那個喜樂。三昧是定,正定、正受叫三昧,印度話三昧。定,是因戒得定。戒是幫助我們得定的,所以戒是一個手段,它不是目的,幫助我們心定下來。定又是手段,定也不是目的,如果你守在這個定,那也解決不了問題,那你只能得禪悅之樂,也脫不了六道生死輪迴。你得定,要因定開慧,在定當中開了智慧。戒定伏煩惱,智慧斷煩惱,智慧真正解決問題,這個智慧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定是手段,慧是目的,開智慧是目的。戒定伏煩惱,智慧斷煩惱,智慧開了,問題才真正解決了。

  定就是清淨心。我們自性本來就清淨,現在迷了,無始劫來迷了,起無明,生煩惱,變得很不清淨。現在要回歸自性清淨心,用戒定的方法讓我們心靜下來、定下來,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了。清淨跟定,比如說,我們一盆水,你用電風扇給它吹吹吹,這盆水裡面,風一吹,它就起波浪了。你一個人臉去照著這一盆清水,照不清楚,支離破碎的,歪七扭八的,不清楚,因為它在起波浪。如果你的電風扇吹得愈大,它浪愈大,那就愈不清楚。浪比較小,模模糊糊的,比較清楚一點,但是不是很清楚。電風扇關掉了,這盆水恢復到平靜、清淨。平就定,不動了。水清淨,不動了,那這個水怎麼樣?照外面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就是《心經》我們常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定下來、靜下來,智慧一開,這些無明煩惱、妄想它就沒有了,因為這一切本來它就不是真的。

  所以戒律要清淨,清淨是心裡沒有痕跡,一塵不染。真正清淨心,心裡沒有痕跡,就是我們的自性般若智慧。《金剛經》講的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著這些相,這一切相都不執著。《金剛經》前半部是講破四相,不著四相;後半部就更高了,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金剛經》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面境界相,無論什麼相,不取,不去執著這些相,內心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我們自性本體,自性的般若智慧,它本來就如如不動,那是真清淨。真正清淨,心裡沒有痕跡。所以在我們中國禪宗也有一句話講,「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從百花叢裡經過,一片葉子也沒有沾到身上,他還是清清淨淨的。這裡舉出一個例子,就是戒律要清淨,我們受戒、持戒就是要達到清淨心,讓心定下來。

  清淨心就沒有痕跡,不著相。譬如不殺生,殺生的習氣是無始劫來的業障,這個裡面還有因果,冤冤相報。你殺我,我殺你,互相殺,互相吃。這次我殺你,下一次換你殺我;這次我吃你,下一次換你吃我,六道輪迴就是這麼一回事,誰也佔不了便宜,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就是因果報應,三世因果報應。我們發心受持不殺生戒,開始受持,極力控制自己不傷害眾生。剛開始是很勉強,因為殺生的習氣很習慣了,很自然他就想要去殺生。但是現在受了戒,就想不可以,勉強給它控制下來,不去傷害眾生。初則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勉強控制下來,這個戒持久了,持久了,也變成一個習慣了。持久了,三昧就現前,三昧是清淨心。三昧現前,清淨心裡面決定沒有殺的念頭,這個念頭都沒有。本來就沒有,是迷了,以為是有。清淨心裡沒有殺的念頭,智慧就開了。因為清淨心本來就沒有這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它就沒有了,假的,不是真的。

  不偷盜,是沒有佔人便宜的念頭。人總是想佔人便宜,怕自己吃虧,這種心叫盜心。縱然沒有偷盜的行為,但是有這個念頭,遇到有這個緣,就去偷盜了。現在持五戒,不偷盜,控制自己不佔人家的便宜,寧願自己吃虧,也不佔人家便宜,持久了,三昧現前。心裡佔人家便宜的這個念頭就沒有了,在這個上面就得定,三昧現前。不淫欲,男女在一起,沒有淫欲的念頭,三昧現前。持戒,戒持久了,心定了,清淨心現前。清淨心也沒有淫欲這個念頭,淫欲也是心不清淨所現的妄念,那是虛妄的。你清淨心現前,三昧現前,當然就沒有淫欲的念頭。不妄語同樣一個道理,妄語總是去欺騙人,兩舌、惡口、綺語,心定了,講話都是真實語,不會打妄語,不會騙人,這個也是三昧。殺盜淫妄四條重戒,根本戒。根本戒持得清淨,心就得定,心得定,智慧就開了。智慧一開,原來清淨心中一塵不染,它本來就無一物。我們迷了,以為有這些;覺悟了,就沒有了,看到事實真相,一切都是假的。《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以『當知戒為定體,慧為定用』,三學就是戒定慧。這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修學的一個總原則、總綱領,就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慧圓滿具備,『即證菩提』。戒定慧圓滿,那就證得菩提了。「證菩提」,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實際上,我們中國禪宗很盛,在唐朝的時候,達摩祖師傳來中國的禪大放異彩,到六祖這一代,「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五祖以前,五代都是單傳,一個傳一個,只有一個明心見性。五祖傳到六祖,六祖下面四十三個開悟,這四十三個再傳下來,那就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所以禪宗在中國很興盛,傳到周邊的日本、韓國、越南。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最終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實際上任何一宗,都是這個目標,目標是一樣。

  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直截了當給我們講。教下講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什麼?就是明心見性。在密宗講三密相應,三密相應是什麼?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在我們淨土宗講,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也一樣見性就成佛了。這個用詞,用的名詞不一樣,實際上境界是完全一樣。黃念祖老居士在《莖草集》、《顯密圓通集》裡面,他也有很多講到這方面。有很多人誤會,以為說顯教比較低,密宗比較高,他說是平等的。藏密講顯教比較低,它不是指漢地的大乘佛法,是指小乘。小乘佛法是人天小乘,比大乘當然是低,小乘好像小學生,大乘是大學生。不但密教,顯教也是一樣,大乘就比較高,小乘比較低。密宗是大乘,跟漢地(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藏宗、律宗、淨土宗,漢地也有密宗,叫唐密。日本人在唐朝時候派留學生來中國留學,有學淨土的、學密宗的、學律宗的、學禪宗的,所有中國的宗派,日本全學過去,而且流傳到現在。學哪一宗,凡是大乘都一樣,平等。所以黃念老講,藏密講的高低,說密教比較高,顯教比較低,他特別給我們說明,它那個顯教是指顯教的小乘,不是指大乘。他說顯教的大乘,華嚴、天台、法相、律宗、禪宗、淨土宗,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我們看了他的說明,我們就明白了,名詞不一樣,境界是一樣。密宗最高的也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是它的方法不一樣。每一宗修學的理論方法不一樣,目標完全一樣,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佛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戒律重要。這是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我們常常讀誦《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這部經是我們主修的經典,大家常常讀誦。佛在這部經裡面也特別強調五戒十善,你看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就講五戒十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勸我們斷惡修善。這個就是戒律,戒律很重要。現代人,尤其現代的知識分子,對於戒律不重視。對於經教、經論,有興趣的人比較多,對戒律涉獵的人就比較少。戒律,現代人為什麼不重視?釋迦牟尼佛跟我們相去三千年,以中國的算法,佛滅度到現在三千年了。三千年前佛制定的戒律是古印度的生活規範,還不是現代的印度,是古代三千年前的印度人,當時他們的環境,他們的文化、習俗,這些生活規範,認為戒律跟我們現代生活不相應。我們現代人,總不能叫我們回去做三千年前的古人,而且又是做印度的古人,這是一般知識分子都有這樣的一個看法。家師淨老和尚他就有這個看法,他也是知識分子。他學佛,他不是一下子就學佛,他是從大陸到台灣來想學哲學,他去找台大方東美教授跟他學哲學。方教授給他介紹佛法的殊勝,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句話很震撼。他老人家以前總認為佛教是迷信,從小在學校上課,老師就給他們講,佛教是迷信,既然迷信,那就沒必要去學了。所以還沒有遇到方教授之前,他心裡對佛教的觀感就是迷信。跟方老師學哲學,方老師這麼一講,他就非常震撼,他就問方教授,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迷信怎麼會有哲學?他就很懷疑了。而且方教授還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更打動他的心。所以才向方教授請教,為什麼佛教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什麼道理?方教授才跟他講,你年輕不懂,才慢慢給他分析、給他說明。後來明白了,他接受了,因為方教授不是一般人,大學問家。

  從那個時候開始才去接觸佛經,到寺院去借佛經來讀、來看。後來經過半年,一個蒙古親王介紹,認識當時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們老和尚,我們淨老和尚他去搭個帳篷。章嘉大師圓寂,在現在台北市北投有個中和寺後面山坡上,當時中國佛教會給他建一個火化爐,特別為他建的,在那邊火化。荼毗之後,家師淨老就在旁邊,火化爐的旁邊搭個帳篷,住了三天。這三天,他就認真的反省,他跟章嘉大師學了三年,除了教他學布施,還教他什麼?他仔細去想,這一想,印象最深刻的是「戒律很重要」。當時他也是跟去拜見方教授一樣,跟方教授學哲學,是一個星期一次,在星期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兩個小時。後來也是一個星期去拜見章嘉大師一次,一次也是兩個小時。每一次去,要離開,章嘉大師就送他到門口,就會給他提醒一句話,說「戒律很重要」。每一次去,每一次都跟他提醒,所以這句話他的印象最深刻。搭帳篷,在章嘉大師荼毗的地方住了三天,他認真檢討反省,他就想到章嘉大師給他提醒的「戒律很重要」。

  以前他對戒律不重視,喜歡研究經論,大經大論有興趣。對這個戒律,總是想戒律是三千年前印度古人的生活規範,我們是三千年後的現代人,又是中國人,風俗習慣都不一樣,環境也完全不一樣,佛制定的戒律不適合現代人(過去他是這麼想的)。但是章嘉大師卻一直提醒他,戒律很重要,這什麼道理?後來他自己去冥想,就想出一個道理。禮是中國人的生活規律,戒是古印度佛門弟子的生活標準,不一樣。這個戒跟禮它的性質上不一樣,中國的禮,每個朝代都有修訂。當然禮有它的精神,精神是不變的,但是在儀式上是有調整的,因為要適應每一個時代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需要有所調整。所以中國的禮,你看夏商周,每個朝代都有修訂,適應當前社會的需求。所以禮法它有興革,興革就是有調整。可是佛法沒有興革,佛法是出世間法,禮法是世間法,所以佛法跟世間的禮法不一樣,它的性質不一樣。要想超越六道輪迴,戒律很重要,因為戒律它沒有時空限制的,三千年前是這樣,三千年後還是這樣,三萬年後還是一樣,超越時空。所以你要超越六道,沒有依佛制定的戒,你超越不了。你怎麼修,總是在世間,頂多修得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

  所以佛門的戒律不能跟世間的禮法相提並論。我們淨老和尚他想通了這一點,這一點他想通了,想通了之後才留意戒律,才去留意戒律這些典籍。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表現的,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到處事待人接物,記錄下來的就是戒律。也就是說佛他並沒有刻意要去怎麼做,我們一般現在的話講叫做作,某人很做作,他故意做出一個樣子。故意做,我們看起來,大家就知道很不自然,也會讓人感覺怪怪的,不自然,那是刻意,刻意要怎麼做、怎麼做。佛的戒律,他不是刻意去做,不是有心去做,不是說我要怎麼做,是自然的,自然流露就是這樣。自自然然沒有絲毫刻意、作意去做,自自然然表現出來就是戒律。戒律完全是性德的流露,從我們自性裡面自然流露出來,流露到外面就是這樣生活、這樣待人、這樣處世、這樣接物,完全是性德的流露。佛弟子把他記錄下來,就成為佛弟子學習的一個標準,這是標準。佛生活就是這樣,表現就是這樣,完全是自然的流露。

  跟世間的禮教不相同,我們中國世間的禮教,不能出三界,禮教是世間的善法,屬於世間法。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主要是講辦政治,推廣禮樂。禮是合乎人性的,教是教育、教導。依禮來教學不能出三界,但是它是世間的善法。戒律能出三界,戒律是超越六道的。禮教,他還是在六道裡面,人天善道。戒律,從三皈五戒就是超越三界的。淨業三福第一福,你看也有「修十善業」,斷惡修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在六道裡面的福報,人天福報。從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從第二福就是出世間的福報了。三皈依是世出世間的一個分水嶺,從三皈依開始。有了三皈依,你來受五戒,就是屬於出世間的戒律,不是前面第一福的世間善,是出世間的戒,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四分律》云」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