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集) 2021/8/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10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五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最下面一句,「華嚴經云」,從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段論文就是引用《華嚴經》講的一段經文。『嚴淨不可思議剎』,莊嚴清淨佛淨土,「剎」是佛剎,指十方一切諸佛的實報莊嚴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有實報莊嚴土。引申就包括一切諸佛如來的十法界,就是我們常講的,包括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通常講的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十法界,因為我們現在住的世界是娑婆世界,所以我們平常講,都是以娑婆世界來講。在《華嚴經》上講,那就不是只有一個娑婆世界,世界太多了,而是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無量無邊它就沒有個數字了,無有窮盡的,它沒有一個數字。這麼多的諸佛剎土,這麼多的世界,從哪裡來?怎麼會有這些世界?這個世界從哪裡出現的?都是一念不覺,起心動念變現出來的。因此這個世界的形成它沒有先後,沒有先後就是它沒有時間;沒有廣狹,這個世界它也沒有廣狹,這個就是講空間。真叫不可思議,事實真相是這樣,事實真相是超越了我們時間、空間的概念,時間、空間的觀念都達不到了。所以沒有時間,它就沒有先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空間,它就沒有十方,就沒有距離、沒有大小,廣狹、大小、遠近這個也沒有。這個境界叫不可思議境界,不可思議就是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想,你想不出來,用你的常識,我們現在講邏輯,你邏輯不到。也無法用你的言語來議論、來表達,所以才叫不可思議,不可思、不可議。這個我,「我」出現了,不管我是在覺、在迷,如果我覺悟了,那就稱為諸佛如來;如果在迷,迷惑顛倒,迷的程度也有淺深不同,迷得比較淺的,菩薩,菩薩接近佛了。再深一點,迷得再深一點,辟支佛、阿羅漢,就是聲聞、緣覺,迷得就比菩薩要深了。或者是六道眾生,我們六道眾生迷得是最深,六道裡面地獄道迷的是最深的。無論在什麼位子上,他一定是這樣做,莊嚴清淨佛淨土,你在覺也好,在迷也好,都是莊嚴清淨佛淨土,為什麼?性德自自然然的流露,這是性德的起用。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是自性的四性德,所以他一定是莊嚴佛淨土。這個我們常常念迴向偈,常常念到這一句,「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供養一切諸如來』,怎麼樣才叫供養?依教修行是真供養。「如來」是廣義,它不是狹義的解釋,是廣義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哪一個不是如來?這裡面有妄盡還源的如來,還有妄沒有盡的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所以都是如來,一個是帶著妄,一個是沒有妄,妄心沒有了。如來,大家都有,都一樣。用「供養」,這是普賢菩薩修的,普賢菩薩跟一般菩薩不一樣的地方,智慧圓滿了。這個供養一般是下對上的,是尊敬的一個用詞,所以不叫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平輩,或者晚輩、別人,一般我們講布施、施捨。你對長輩,對父母師長就不能說布施,叫供養。像《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講,「孝養父母」,那你對父母不能說我布施給父母,你拿錢、拿什麼東西給父母,叫供養父母,供養師長、供養諸佛、供養菩薩、供養阿羅漢,那這個是尊敬的一個用詞。普賢示現的是等覺菩薩,接近成佛,功德智慧圓滿。知道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所以普賢菩薩他布施給眾生,他不叫布施,他叫供養,供養一切諸如來,這個地方講一切,就是三世一切。一切眾生都是如來,對一切眾生跟對已經妄盡還源的如來他是一樣的尊重,與性德圓滿的相應了,這才跟性德相應,沒有分別了。迷的時候才有分別,徹底覺悟了,就不會有分別了。
在供養裡面,最重要的是法供養。我們落在十法界,特別是墮落在六道法界,在這個六道生死輪迴,出不去,很苦,佛菩薩看到眾生受這些苦,沒有不幫忙的。你看每一尊佛菩薩,都是發願要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忙、協助,幫忙眾生解脫痛苦、解脫災厄,每一尊佛菩薩都發這個願。問題在哪裡?幫不上,有時候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要想幫助眾生,幫不上忙。為什麼?眾生迷得太深太重,他現在還不肯回頭,那佛菩薩就幫不上忙了。要等待時節因緣了,到哪個時候他願意接受,苦頭吃夠了,那個時候就能幫得上忙。善根深厚的人知道,這有善根的人就知道了,在十法界裡面覺悟最重要。覺悟就不迷惑了,你不覺悟就是迷惑顛倒,當然覺悟很重要。因為你覺悟,你就還源,就回歸自性,不再隨著外面境界轉了,這是一個覺悟人的樣子。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總是心隨境轉,境界現前,我們心就跟它轉了,這個叫迷。為什麼迷?不了解事實真相,心就跟著轉,這個叫迷。覺悟,他就還源。這個還源,現在的人也常用,你看現在很多提倡健康食品的,還有一些物理治療,都講還原,就是還到你原來的這個樣子,你本來的樣子。這個在禪宗講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真正認識了「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就還源了,你就回歸自性了,不會再隨外面境界所轉了。對外面的境界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還源了,這《金剛經》講的。尤其是淨宗法門,《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只要一到極樂世界,那你就真的還源,無論你在極樂世界是哪一土,你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好,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也好。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好,只要到了極樂世界,你決定還源,你這一生當中就成就,所謂當生成就之佛法。所以淨土法門是當生,就是這一生,只要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不用再等第二生,來生來世,就這一生到極樂世界,就一直到作佛了,這個當中只有進步提升,不會退轉,圓證三不退。能往生西方淨土的人,他決定成佛,無論品位高下、根器利鈍,他就是一生成佛。這跟其他法門不一樣,所以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殊勝,人人都能修,你學問很高的,修行很好的,最高無過文殊、普賢,等覺菩薩,接近成佛了,他們還修這個淨土法門。最低的,造作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到善知識勸他信願念佛,一念、十念也能往生,證到西方下品下生。不管上上品,或者是下下品,都是一生成佛,這個跟其法門就不一樣。有一些法門,要經過多生多世他才能成就。唯有淨土,它是一生成佛。
念佛求生淨土,不難。實在講,我們念《彌陀經》,佛給我們講,修這個法門,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念南無阿彌陀佛,那有什麼困難的,人人都會念。老人、小孩,甚至外國人,你叫他念一句佛號,很快就學會了,那有什麼難!這個行,這個念佛不難。難在哪裡?《彌陀經》佛給我們講,難信。你不相信,這麼簡單就念一句佛號就能成佛?那個問號打了很多。如果你對這些教理不懂,你真能相信佛的聖言量,相信佛在經上講的絕對沒錯,沒有懷疑,你就老實念,那就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淨土了,那真不難,而且時間不要太長,一般講,三年。《彌陀經》講的是若一日到若七日,七天。最長,我們看這個《往生傳》,自古以來,三年的相當多。家師淨老和尚他在民國五十七年,當時的星雲大法師,上星下雲大法師,他跟我們老和尚是同年,他在高雄佛光山辦了一個佛教學院,所以請我們師父上人去佛光山教學。當時我們師父還很年輕,那個時候是四十初頭。那個時候星雲長老他也是這個年紀,但是他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在台灣高雄大樹鄉辦佛教學院,我們一般講佛學院。那個時候正在進行這個工程,有一些硬體的這些寺院工程,工程就要請工人。山上這個時候有個長工,長工就是長期在那邊工作、打工,就是在佛光山工作的。因為那個工程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可能要好幾年,十幾年,寺院的建設,特別是大規模的。像佛光山現在可以說在台灣四大山頭裡面,它寺院建設的規模是最大的,當然時間要長,所以要請些長工。
當時有一個長工,他是台南縣將軍鄉的人,現在台南也改成直轄市,以前是台南縣,以前將軍這個地方是一個鄉,屬於台南縣政府管的,這個長工他是那裡的人。所以大家如果到台灣,去台南將軍鄉,以前是一個鄉,現在可能改成區了。這個長工他就給我們師父講了一個故事。講什麼故事?他說他們將軍鄉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是他的鄰居,鄰居就是住附近,他的鄰居有一位老太太。早年在台灣鄉下的老太太,真的人都非常善良。在台灣民間一般信仰,都拿香拜拜,反正佛也拜、神也拜,寺廟,她統統拜,什麼都拜,人很誠實、很善良。往生前三年,娶了個媳婦,這個媳婦有學佛,也懂得佛法,看到她婆婆年紀這麼大了,一天到晚在外面到處去拜,就勸她婆婆專拜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其他都不要再拜了。就是念佛求往生西方淨土,其他就不要去拜了,年紀大了應該專心念佛,求佛臨終的時候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這個老太太也是宿世善根福德因緣非常深厚,她剛剛進門的媳婦這樣一勸她,她馬上就接受了,馬上就真幹,就不再到處這裡拜、那裡拜了。家也設一個小佛堂,天天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天天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就沒有再出去亂跑了。這樣在自己家裡小佛堂念佛,念了三年。
往生的那一天,她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一天,她就跟她們家裡兒媳婦、家人講,今天晚飯你們大家先吃,就不要等我了,我要先去洗個澡,你們先吃,不用等我。可是家人很孝順,媽媽還沒吃,我們吃好像不好,還是等她。等了很久,怎麼洗澡洗那麼久都沒出來?當然就進去房間找她,到處找,找到小佛堂裡面,看到老太太穿著海青,手上還拿著念珠,面對著佛像,就站在那裡。叫了不答應,仔細看她,往生了,沒有在呼吸了。你看,站著走的。這個工人給家師淨老和尚講,當時家師還很年輕,三、四十歲,工人給他講這個故事。工人講,念佛往生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鄰居他親眼看到的,他自己去看。當然在當時這個鄉的人,很多人會很好奇去看,這個人死了哪有站著的?坐著的有,躺著當然是最多的,但是人死了還站著!當然去看,大家都好奇去看,真的親眼看到。所以大家一打聽,才知道這個老太太她是念佛念了三年,蒙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沒有生病、沒有絲毫的痛苦,說走就走了。這是我們六道眾生第一樁大事,別的都是小事,這個才是真正的大事。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最大的一件事情,其他都不是最大的事情,都是小事。
所以講到這裡,我們淨老和尚過去也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到,在民國初年浙江寧波觀宗寺諦閑法師的鍋漏匠徒弟,他也是站著往生,也是念佛念三年,預知時至。真正念佛,三年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們看到很多公案是念了三年,他真往生了。有的人念了三十年,甚至念了兩個三十年,六十年,怎麼還不往生?這個當中只有一個祕訣,念了三年,真正能往生,它的祕訣就是萬緣放下。我們在念佛堂常常聽到主七師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就是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這個就是祕訣。凡是念佛不能成就的,都是放不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放不下,就害慘了我們,害慘了自己,害自己生生世世在六道生死輪迴,出不去。而且在六道輪迴,還害我們墮三惡道,就是因為放不下。
有人講,我們很不幸,生在動亂的時代,沒有善知識、佛菩薩來幫助我們。有人是有這樣的一個講法、想法,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怎麼會沒有佛菩薩?愈是災難愈多的時代,佛菩薩就愈慈悲,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怎麼會沒有佛菩薩?佛菩薩不會說看到災難他去躲起來,不會。佛菩薩是無時無處不在,佛菩薩在哪裡?與我們同在,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心裡。而是我們自己心浮氣躁,不認識,佛菩薩就在我們周邊,但是我們不認識,都把佛菩薩看作凡夫了。真正會修行的人,什麼境界都是好境界,順境逆境統統是好境界;什麼樣的人都是好人,善人惡人都好,都是好人。什麼叫做會修?「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論語》孔子講的話,這三個人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師就是我們要去向他效法、向他學習的。懂得這句話的意思,你就會了,你就會修了。三人行,不是數字的三個人,這個三人行是什麼?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我們在茫茫的人海當中,不就是這三個人?有自己,還有別人。人這麼多當中,有善有惡,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為什麼說惡人也是我們老師?善人他是我們老師,他做善事、做好事,我們向他效法學習,當然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惡人,他幹的是壞事,做的事情不對的,他怎麼也是我的老師?善人是好人,教我們要學好,向他學習。惡人也是好人,他造作的那些惡業讓我看到,讓我時時刻刻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我們有跟他犯同樣的錯誤,我們要趕快改,他表演給我們看;如果沒有,我們就避免跟他犯同樣的過失。所以無則加勉,避免跟他犯同樣過失。所以惡人是從反面來教我,善人是從正面來教我,都是好老師,所以什麼樣的境界你都能成就。看到善的,你不願意跟他學;看到惡的你還討厭,還罵他幾句,或者跟著他去學壞了,那都叫不善學、不會學。對善人,他也沒學到善的;對惡人,他也沒學到反省自己,去改過,也沒學到,只是討厭他、批評他,這個都叫不善學、不會學。會學的人,真的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所以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好事。所以它有正反兩面,在中國道家講陰陽,什麼事情沒有絕對的,就看我們怎麼去學。
我們再看下面這句,『放大光明無有邊』。「光明」是智慧、慈悲,這是一切佛法的總綱領,普照一切眾生。一切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的,都是「放大光明無有邊」,光明是代表智慧、代表慈悲。一個慈悲,一個智慧,這是修學佛法的一個總的綱領,普照一切眾生。在佛門,佛菩薩的聖像,它的表法,最具體的一個放大光明無有邊,觀音菩薩他是一個代表。我們常看到觀音菩薩千手千眼,千它是一個表法,表圓滿的意思。當然現在造的這個像,他真有一千隻眼睛、一千隻手,千眼就是放大光明,照見。我們大家做三時繫念法會,有兩部經我們很熟悉,一部《佛說阿彌陀經》,一部《般若心經》。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法會有加上一個小蒙山,這個裡面有《心經》。上午往生蓮位迴向也有《心經》,下午第一時到往生蓮位也有一遍《心經》。所以我們三時,每一時都念一部《彌陀經》,就三部了,三時就三部,《心經》我們也是念了三遍(三部)。一個講空,一個講有,《心經》是般若部的核心、精華;《彌陀經》講有,也是諸佛淨土的精華。《心經》我們常常念。千手千眼,就是放大光明,這什麼意思?照見。我們念《心經》大家念得很熟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照見五蘊皆空」,一切苦、一切災厄統統沒有了,這個是代表什麼?智慧,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所有的苦都沒有了。千眼是代表這個意思。千手就是大慈大悲,伸手去幫助眾生。
『度脫眾生亦無限』,「無限」就是一個眾生都不捨,普度。普度這兩個字我們在佛門常聽到,普度眾生,普是普遍,一個眾生都沒有遺漏,這個叫普度,普遍去度脫一切眾生。根熟的眾生,幫助他這一生成就。當然,「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普度;但是眾生這方面有根機已經成熟的,好像那個水果它已經長成、成熟了,可以摘下來吃了,這個根熟的眾生,幫助他這一生成就。佛用什麼方法度脫眾生?就是用什麼方法來幫助眾生得到成就?具體來說,『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這是《華嚴經》講的十波羅蜜。我們一般大乘經典講是六波羅蜜,這是我們常聽到的六度,六波羅蜜;《華嚴經》講了十度,十波羅蜜。六度再加上方便等,一共十度,也叫十波羅蜜,舊稱「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翻它的音。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度,好像我們過河、過海要坐渡船,度就是有幫助,幫助你過這個河、海。所以度是什麼?度生死海,從生死的此岸給你度到涅槃的彼岸。這個用江河來做一個比喻,我們這一岸要到那一岸,從生死這一岸要到對面涅槃那一岸,這個當中是生死的大海,你要船才能度到對岸去,用這個來比喻、來形容。所以這個度就是度生死海。
新稱「波羅蜜多」。波羅蜜多,這個翻譯有比較早期的翻譯、比較新的翻譯。早期的翻譯,就是以我們中國唐朝玄奘法師他的翻譯,做新舊譯的一個區分。玄奘法師以後翻譯的叫新譯,就是比較新的翻譯;玄奘法師以前法師翻譯的叫舊譯,就是比較早的。後來新的翻譯,把波羅蜜翻成「波羅蜜多」,我們常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心經》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稱為新譯。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到彼岸」,到涅槃的彼岸,從生死的此岸達到涅槃的彼岸。這個當中要度過這個生死的苦海,用什麼來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等用神通兩個字來代表願、力、智。這是《華嚴》講的十波羅蜜,這是菩薩自行化他的十大綱領。「神通」,神這個字,我們看那個中文,左邊是個示,就是表示那個示,那個示是什麼意思?就是指大自然的現象;右邊我們看到一個申,申請那個申,申是通達的意思,你看上下通了。你通達大自然的現象,這個人就叫做神。所以神,我們不要把他想像,我們在廟裡面拜拜那個神。所以這個字,中文字它這個神,它的意思就是通達大自然的現象,這個人他通達了,他就叫神。所以我們現在也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些預言的,稱他神童。「通」這個字,宇宙萬法,過去、現在、未來,他都能通達,他沒有障礙,我們講他有神通。所以這個神就不是我們一般講的神仙,那是指另外一樁事情,這個神是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能通達的人就是佛菩薩。
六度,第一、「布施」,這是六度之首。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一、財施,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及一切資身之具,悉能施之。」這個就是外財,我們身外的這些財物。財物是我們人生活在世間,資助我們養身必須具備的,叫做資身之具。就我這個身體在世間,我要吃、要穿、要用,需要外面的物質,這些財來資助我這個身體。資助我們這個身體之具就叫做財,這個是指外財,我們自己本身身體以外的,這些都叫外財。我們這個身外的財,沒有一樣不能布施。這裡舉出幾個例子,古今中外,只要是人,哪一個人不愛財?可是愛財,我們能不能得到財富?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財富,追求經濟,我們去追求,能不能得到,就看你命裡面有多少財富是注定的。你命中只有一百萬的財富,你不可能一百零一萬,也不會九十九萬,就剛好那個數,命運,命運是前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這本書講,袁了凡先生年輕時候遇到算命的孔先生,孔先生給他算得很準確,算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每年的收入是多少,今年考功名你能考到第幾名,你能做到什麼職位,今年你的收入有多少,在流年上,每一樁事情大大小小都給他排得清清楚楚。每一年跟這個流年一對照,完全吻合,到時候他該得到的就他得到,你想要多一點也沒有,少一點也不會;時間要提前一點也沒有,延遲一點也不會,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完全相應。於是他什麼都不想了,想有什麼用?我想是這樣,不想也是這樣,反正我的命就是這樣,所以過著很消極的一個人生。
後來他有個因緣去棲霞寺拜訪雲谷禪師,兩個人在禪堂對面坐了三天三夜。袁先生三天三夜眼睛也沒闔起來,不起一個念頭,雲谷禪師很佩服,就問他,你是修什麼功夫?他說凡人不能做聖人,就是因為有妄念,你跟我坐了三天三夜,我看你都不起一個念頭,你是修什麼功夫?袁先生講,我什麼功夫都沒有。「了凡」,是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之後他才改號了凡,剛剛去見雲谷禪師,他還不叫了凡,他叫「學海」,他的號叫學海。他說我什麼功夫都沒有,只是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想也沒有用,就乾脆都不想了。雲谷禪師說,我以為你是聖賢豪傑,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命裡的福報是誰給你的?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所修的。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財富就很充實。袁了凡先生只是被算命,他不懂這個道理,遇到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他後來才明白。我看到很多有錢的人,他過去世財布施修得很多,所以他這一生的財庫它就很充實;過去生財布施修得少,命中財富就不多,就這麼一回事情。
家師淨老二十六歲接觸佛法,到台中蓮社去,認識朱鏡宙老居士,朱鏡宙老居士是浙江樂清人,到台灣來。朱老居士第一本送給家師的書就是《了凡四訓》,家師淨老接觸這本書,看了一遍很歡喜,就連續看三十遍,非常感動,痛哭流涕,了凡先生的毛病他都全有,了凡先生的長處他都沒有,跟他一比差遠了。袁了凡他可以改造命運,他就發願要學袁了凡。因為家師他也去給人家算過命,他的命不如袁了凡,袁了凡他還有五十三歲,家師淨老和尚去給人家算命,他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袁了凡他還能做一個小縣的一個縣令(一個小縣的縣長),家師他命裡沒有官運,就是做一個再小的主管,他也都沒有,只能做人家的幕僚。講到財庫,財庫空空,既貧又賤的命,過去生中沒修,不能怪人。以後學佛,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勸他要修布施。他說沒有錢,怎麼布施?章嘉大師就說,你從一塊錢去布施。一塊錢倒有,你就從這一塊錢去布施。所以他就到寺廟,有人印經、放生,他也盡心盡力出一點錢,誠心誠意去做。後來遇到李老師勸他學講經,命運就慢慢轉過來。章嘉大師勸他布施,李老師勸他學講經。他是三十三歲出來講經,講了十二年。四十五年那一年他得了一場病,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講《楞嚴經》,講了一個多月,生病了。自己想壽命到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不看醫生,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結果過了一個多月,病好起來。到今年,九十五歲,延壽五十年了。現在他要用什麼、要辦什麼事情,財富都不缺乏,真的改造命運,改得比袁了凡更殊勝好幾倍。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裡。這一段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