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十波羅蜜(一)  (第二十五集)  悟道法師主講  2021/10/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在前面我們學習過十度,接下來是十波羅蜜。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十波羅蜜,第一「布施波羅蜜」,布施是放下,所謂放下身心世界,在念佛堂主七師常常提醒大家的: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所以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裡面也講到六度,說一個念佛人,一句佛號六度齊修。第一個就是布施度,祖師他的開示什麼叫布施?「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內捨六根,外捨六塵,這是真正的大布施。所以《華嚴經》講布施波羅蜜,就是身心世界萬緣放下,捨得乾乾淨淨,這叫布施波羅蜜。如果不捨乾淨,我們清淨心不能現前,自性清淨心裡面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也不能現前,所以首先要捨,布施。

  我們這堂課接下來學習,「二、持戒波羅蜜」。經云:「菩薩具持眾戒,而無所著。」波羅蜜是圓滿的意思,沒有執著,戒就圓滿。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你就證得阿羅漢。阿羅漢見思煩惱斷掉,不著相,超越六道輪迴,六道沒有了,戒律就清淨、就圓滿。如果還沒有超越六道,這個戒律還不清淨、不圓滿。超越六道,破了執著,也就是斷見思煩惱,這個戒就圓滿。章嘉大師告訴家師淨老,「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不必在形式上斤斤計較,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那麼多的形式,重實質,實質是從內心裡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你自性裡面具足的無量智慧德能統統現前。凡夫煩惱習氣很重,我們一定依照戒律的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世法裡面,也就是《觀經》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戒律的基礎。這些統統做到了,做到第一福,做到孝養父母,做到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這個基礎才可以受三皈五戒,受三皈五戒那就是真的善人。這是持戒波羅蜜。所有的戒都從三皈五戒發展出去的,從三皈五戒十善,發展到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些是律儀戒;再推展,攝善法戒,凡是善的都是戒,都要去修;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幫助的,就要去做,這個統統屬於戒。所以基礎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

  「三、忍辱波羅蜜。」經云:「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搖動。」這是舉逆境、惡緣。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不能忍,這日子怎麼過?這日子不好過。從早到晚,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順境、善緣要忍,不起貪愛;逆境、惡緣要忍,不生瞋恚。日常生活中修心平氣和,這要靠忍辱功夫。心平氣和,你生智慧,不生煩惱,積功累德。如果能保持三年五載、十年八年,你開智慧了,煩惱輕、智慧長,你這一生生活肯定是幸福美滿,這是從忍辱波羅蜜來的。忍辱怎麼修?無動搖,就是不受這些境界的影響。修淨宗,常常想著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阿彌陀佛是我們這個家的大家長,諸上善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到這個世界來是觀光旅遊的。觀光旅遊何必認真?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過兩天就離開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心。常常想著家在西方,你就什麼都能忍。唯有什麼都能忍,我們的心才清淨,才不會被外頭境界動搖。你只要學會不憤怒、不生氣,你的身體就健康。可是外面有環境引誘你,叫你生氣,那是你的冤親債主找你麻煩。你也很聽話,一惹你生氣,你果然就生氣,脾氣就發,那你上當了,吃虧了。知道事實真相,他是來讓我生氣的,我偏偏不生氣,我還跟他笑咪咪的,歡歡喜喜的;他怎麼樣引誘我,來逗我,我如如不動,這叫真看破、真放下,在佛法講「八風吹不動」。

  我們再接著學習,「四、精進波羅蜜」。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恆不退轉。」精是不雜、不亂,進是不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叫真精進。菩薩為我們表現的普度眾生,隨心應量。我們細細觀察,那叫真精進,他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他為什麼能精進?他不為名利,他不為自己,念念都為苦難眾生,都在幫助眾生覺悟。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都是在那裡表演給我們看,演十波羅蜜、十大願王,這是世尊在世他示範給我們看的,讓我們來學習的,再說貼切一點,世尊在那裡演《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諸佛菩薩、羅漢、祖師大德住世就幹這麼一樁事情,幾十年如一日,一天都不懈怠,精進。我們自己有責任,在家學佛要做在家學佛的樣子,出家學佛要做出家學佛的樣子,我們這個小道場要給所有道場做一個樣子,佛法才能興旺。淨業三福第一個是「孝養父母」,你要把孝道做出來。夫妻之間相處,先生要把先生的本分做好,把做丈夫本分的事情做好,妻子要把做太太的本分事做好,要做出來。這是從夫妻開始。

  淨業三福、十善業道在家庭裡面落實,就是要落實在家庭裡面,從什麼地方下手?過去我們聽淨老和尚講席中的開示,常常聽到淨業三福很重要,但是早年沒有舉出具體的做法。到了十幾年前,家師淨老他就提倡儒釋道三個根,這三個根一定要從《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道》下手,在這裡把《感應篇》擺在第一個,也是有他的用意。《感應篇》講什麼?講因果教育,講因果的。現在人如果不認識因果,跟他講倫理道德,他聽不進去。唯有講因果,對現代人他還會比較重視。因此我們也想到,印光祖師為什麼一生當中他極力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樣東西祖師一生印了幾百萬冊。當時印刷術不發達,祖師他的願望是中國十億人口,希望人手一冊,發這個大願。當時印刷術不發達,只印了幾百萬冊。這三部的寶典都是講因果教育,讓我們認識因果。如果不認識因果,勸人斷惡修善就很難,我為什麼要斷惡修善,有人幹盡壞事,他還享受榮華富貴,還做總統、做大官,作威作福,做好事的人好像沒得好報,因此他就不相信因果。實際上因果是通三世,這三部書,特別《安士全書》,這部書印祖是讚歎到極處,《安士全書》主要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周安士居士引經據典,讓我們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裡面分析得很詳細、很深入。再來就是《感應篇》,道家勸善的經典,它是善惡的標準,好像一部天律一樣。《了凡四訓》就是斷惡修善、改造命運的一個實際的經驗,現身說法。這三部書都是講因果教育。所以印光祖師當年在世,用這個因果教育來補助倫理道德教育。

  《弟子規》講的是什麼?講的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要怎麼做,一條一條列出來,怎麼樣做才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就講到因果,這《感應篇》講的,用《感應篇》來落實慈心不殺這一句。修十善業,用《佛說十善業道經》來落實修十善業。這三部典籍是儒釋道三個根,所謂根,我們不能疏忽。學習的前方便,暖身,就是我們開始要進入學習因果教育,我們淨老和尚提出,還沒有學《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包括《安士全書》之前,暖身,先學《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是前方便。印祖也是用這個來做為前方便,所以《了凡四訓》他擺在第一部,第二部就是《太上感應篇》,第三部就是《安士全書》。印祖為什麼把《了凡四訓》擺在第一個?《了凡四訓》後面都有附帶《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一篇也非常重要,這篇可以說是補助《了凡四訓》的,等於是《了凡四訓》的補充說明,非常好,都是講現世改造命運的經驗談。所以我們過去印《了凡四訓》,後面都有附帶《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在二OO六年,我也請北京陳曉旭居士她們的公司來協助,幫忙拍攝《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拍了八集的連續劇,一集四十五分鐘,拍了八集。這個片子拍出來,也得到很多學校老師、同學的歡迎。前幾年潮州謝總還把這個片子做為道德講堂的一堂功課。他辦一期的道德講堂是七天,我們是八集,也剛剛好,有一天聽個兩集,剛好七天下來,這堂課就圓滿,非常好。

  有了這麼好的基礎,就是你有這些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基礎,這些基礎具備了,你在佛法裡面隨便拈起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選擇大乘經典,你要選擇哪一部經或者哪一部論,自己如果不能夠選擇,就用拈鬮的,至心在佛前祈禱,請佛菩薩給我們指點,這是一種方式。看拈到哪一部經就一門深入,比如說你拈到是《金剛經》,你就一門深入;拈到《彌陀經》,你就一門深入。所以這個經典,你可以做很多鬮,就是用紙寫,包起來,好像抽籤一樣,至誠在佛前念佛、拜佛,禮拜完了之後,至誠求佛菩薩指點,拈一個鬮,拈出來看是哪一部,你就從這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有前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基礎,再選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快則三年,如果比較快的三年;慢則六、七年,如果時間比較慢,六、七年的時間,你就有相當的成就。自己成就必定能感化人,頭一個感化你一家,家和萬事興。在一個道場,首先要感動你這個道場的同修。不能感動,問題不在別人,問題在自己沒有修得好,自己真修好了,哪有不感動別人的道理。這是講到精進波羅蜜。

  「五、禪定波羅蜜。」經云:「菩薩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悉能成就。」禪定,佛法修行的樞紐在禪定,離開禪定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離不開定,戒定慧三學,這是修學的總綱領、原則。世尊教導我們,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就是前面講的,你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包括《安士全書》,印光祖師以及我們淨老和尚用這個來代替戒律。現在的人不懂戒律,所以受了戒也不知道怎麼去持戒,把這個戒給誤解、曲解了。所以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戒了;有這個基礎,戒就有了。有戒,你才能得到定。戒,它是幫助你得定,沒有戒,心就是亂的,得不到定。戒就是守規矩、規則,傳統文化的教學就是教這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包括《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你要善學。

  現在很多人學了傳統文化,學得不對,學偏了、學錯了,標榜在學傳統文化,但是自己本身就沒有依照《弟子規》、《感應篇》落實在生活上。包括現在我們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優先推廣的,首先推廣的《群書治要36O》,這些基礎都沒有。學是學了,聽是聽了,沒聽懂,沒聽懂就是有業障。聽錯了、理解錯誤了,表現出來,形式上是在學傳統文化,表現出來是完全違背傳統文化,變成似是而非,甚至很離譜的情況都有,讓一般沒有學的人看了就敬而遠之。你學了傳統文化,怎麼這個樣子?不敢來學了。這是過去蔡老師(成德法師)在講《群書治要》、《弟子規》這些開示都說得很詳細。所以現在我們要學這個戒,還是要聽講,我推薦的是聽蔡老師,現在成德法師,聽他的《弟子規》,還有《群書治要》。特別《群書治要36O》,那是非常重要。這個也是在馬來西亞漢學院,在十幾年前講的,我現在都帶一些同修來學這一部,真的非常重要。這個沒有聽懂,你去受了三皈五戒,統統得不到戒。你講《了凡四訓》也不到位,你講的根本也都沒有辦法去落實,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你有這些基礎,因戒就得定,心慢慢就定下來。心定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智慧,因定開慧。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在開智慧,智慧從禪定來的,禪定從持戒來。我們再講得根本一點,持戒從淨業三福第一福來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做到了,你去受戒,受三皈五戒,才是真正持戒。淨業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看佛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你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哪來的三皈、具足眾戒?這個都沒有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去戒場受個戒,以為自己就在持戒,大錯特錯了。像現在學傳統文化,你在開始聽講,在學習,甚至也講給別人聽,自己有沒有去做到?為什麼做不到?你對那個沒有真正理解,連解門都還沒有,何況行門,你當然不知道怎麼做,自己做錯了,還以為自己是做得很對,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禪定波羅蜜,得到禪定,於欲無貪,對五欲六塵的這些境界,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財色名食睡五欲沒有貪戀,這些要放下,放下五欲,他才能夠修定。不然我們一天到晚受外面這些欲望的誘惑,心怎麼能定下來?所以放下這些才能修定,諸次第定。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世間的禪定,先從這裡開始。這是一般法門修學的次第,一定通過世間禪定,然後再提升超越世間,證得九次第定,就阿羅漢的定。證得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四禪八定還在六道,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修定,一般的法門都是通過這些次第。念佛法門是特別法門,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修定。你看《彌陀經》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定了,心不定,怎麼會不亂?不亂就是定。所以念佛也是修定,要怎麼修?順境,貪戀起來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掉,回歸到阿彌陀佛。這個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我們過去也聽了不少,但聽了怎麼樣?這些境界現前的時候還是貪,自己喜歡的,比如說喜歡吃的、穿的,或者哪一種欲望,個人的興趣、嗜好不一樣,碰到了,碰到自己喜歡的,貪戀心馬上就起來了。起來是正常的,如果不起這個念頭,我們就不是凡夫,凡夫肯定會起。起來也不要緊,古大德跟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不怕,怕我們察覺太慢了。念頭剛剛一起,就發現到了、覺察到了,趕快用「阿彌陀佛」這一念給它轉過來,讓我們心恢復到平靜。如果覺察太慢,我們警覺心不夠,那就隨這些境界轉了,順境,順我們的、喜歡的,我們就起貪戀心。

  所以順境起來,回歸到阿彌陀佛;逆境、惡緣現前,心裡有一點不高興,我們要覺察得快,趕快念阿彌陀佛。但是念這句阿彌陀佛,你要能轉得過來也不容易,我們聽淨老和尚的開示就能轉過來,這個人根器也相當利,起碼也是上根的人。中下根的人還不行,為什麼?你知道是知道,但是控制不了這個煩惱習氣,控制不了。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力量很強,沒有辦法一下轉過來,因此需要修一些觀行來補助,觀就是觀念。如果能夠直接用一句佛號轉過來,當然最直截了當,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但是如果你轉不過來,就得要麻煩一些,要修一些觀行來補助。我們現在聽的《群書治要》,這個就是觀行,觀念,《弟子規》,還有過去雪廬老人在台中蓮社講的《論語講記》,這些對念佛人來講,幫助我們念佛得定的。在生活當中碰到的順境逆境,你怎麼辦?說轉就轉這是上根人,中下根做不到。你必得要有這些,這些都屬於戒學,來幫助。你要修《弟子規》,也要觀;修《感應篇》,也要觀;《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安士全書》。

  你看佛講「五停心觀」,停是停止,還有四念處觀,這個重要。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第一個部分。觀幫助我們放下,觀就是看破,看破才放得下,我們觀念轉過來了。五停心觀講「多貪眾生不淨觀」,貪欲多的,要修不淨觀。這個貪不但是男女色,貪飲食、貪華麗的衣服、貪種種的好色,都是貪,你要觀這個不淨,它是不清淨的。這個觀念轉過來了,對事實真相看清楚,你就放下了。我們現在還放不下,就是這個觀沒深入,沒有深入去觀察,所以還放不下,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看破。真正認識清楚,真正看破,那才放得下;沒有看破,放下很難,這是一般人。「多瞋眾生慈悲觀」,脾氣很大,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修什麼?修慈悲觀,對眾生要有慈悲心,天下父母心,對自己兒女都有慈愛的心,用這個心去擴展到對一切人、一切物,這個慈悲心就生起來,對治瞋恚。所以蔡老師在《群書治要》講,有人對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很反感、很厭惡,對他很生氣。為什麼?因為學習傳統文化,學不好,沒有做到,還是處處去妨礙人,然後又標榜他是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所以有的人看了就很難過,心裡很不高興,學好多年了。蔡老師講,要憐憫他,他也是煩惱習氣很重,業障很重。但是他學了好多年,怎麼還這樣?蔡老師又講,就是他學了好多年才更可憐,比沒有學的還糟糕。沒有學的人,說他沒有學,他無知,沒辦法,他很可憐。但是你學了,學了好多年,學了五年還這個樣子,一點改變都沒有,所以更可憐。如果以這個心態憐憫他,不跟他計較,憐憫他的無知,這個慈悲心也就起來了。憐憫心就是慈悲心,從道理上生起這個慈悲心。所以這是每一種觀法對治每一種煩惱習氣。「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痴眾生因緣觀」,愚痴心很重的,修因緣觀。所以這個觀法,也是我們的補助功課,這個也不能缺少,特別對中下根器的。上上根人,當然他不用。上上根跟下下根,他們真的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就成功了,他真放得下,這樣的人可以。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上上根跟下下根是少數。中下根性的佔絕大多數,所以佛才要講經說法講那麼多,對治各種不同的煩惱習氣、毛病。包括現在的《群書治要》、《弟子規》、《感應篇》等等,這些都是。

  所以一個妄念起來,我們沒有辦法轉過來,你就要想到經裡面佛講的一些道理;如果你能夠直接把它轉成阿彌陀佛,當然這樣就可以了。你佛號一提起來,比如說貪心起來,貪心就下去了,不貪了;瞋恚心起來,一句佛號提起,瞋恚就下去了,這個也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功夫是比較高,我們還是要練習,不斷的練習。所以第一個妄念起來不要緊,就是你換得要快,如果你轉不過來,發展到第二個妄念、第三個妄念就變成業障,要轉得過來,轉不過來就不行。所以希望在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把所有這些欲念打掉,這叫會念佛。這個也要說明一下,這個欲念,比如說你看到很喜歡吃的,貪吃了,我們發現貪欲的心起來了,要把它換成阿彌陀佛。換成阿彌陀佛,什麼叫換成念佛?念佛就是說,貪吃的心被這句佛號壓下去了,被壓住了不再起來,這才叫會念佛,把這欲念打掉。如果一面念佛,一面欲念還是照樣起來,就伏不住、壓不住,伏不住這個煩惱,沒有功夫,這個也不是真正念佛。所以這也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功夫還是要練的,這個是很直截了當的。所有的念頭,貪瞋痴這些念頭一起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要覺照得快,你覺照得慢就不是在念佛,就隨妄念了,念佛功夫就不得力。如果是這樣的念佛,這個叫會念佛。

  古人修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一種記功過格,在《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記功過格。另外在《太上感應篇彙編》,古人有用黑豆、白豆的,起一個惡念放個黑豆,起一個善念放個白豆。剛開始黑豆多,白豆一點點,沒幾顆;後來不斷的用功,不斷的加強,惡念起來趕快把它轉成善念,白豆就慢慢增加,黑豆慢慢減少,到最後只有白豆。所以古人這樣修了三年,修成功了,瓶子他就不用了,他的心回歸到純善,這個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古大德教我們念佛的原理原則就是生處轉熟,我們現在念佛很生疏,常常忘記,我們很熟悉的就是這些妄念,煩惱妄想很熟悉,很熟悉的現在把它生疏,很生疏的慢慢讓它熟悉起來,這樣我們功夫就會進步,這才叫真正會念佛。如果這個功夫用得上,從早到晚這樣念,念個三年,你就有能力抵抗這些欲望雜念的誘惑。禪定波羅蜜我們就講到這裡。

  我們再講,「六、般若波羅蜜」。經云:「菩薩於諸佛所,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普入一切智門。」善是他會看,觀是觀察,我們天天看這些諸法,看到山河大地、樹木花草、芸芸眾生,我們看到的是假相;菩薩他會看,他看到一切諸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當下就是空的,你什麼也得不到。像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我們一彈指,多少個念頭過去?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念頭剎那剎那很快的,我們凡夫發覺不到。彌勒菩薩看到最究竟了。印,是肯定的意思,印可。他看到真相了,肯定事實真相是這樣的。八地以上的菩薩能看到這個真實相,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的定功,他才能觀察到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我們怎麼會有感覺?沒有感覺,而且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才能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七地以下看不到,聽佛說的。我們不會看,把眼前這些幻相都當作真實的,產生控制、佔有,毛病就來了。知道事實真相,一場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對所有一切現象就不會有控制、佔有的念頭,那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這樣才能普入智門,用現在話來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生智慧,不生煩惱。生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生智慧,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普度眾生。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堂課就學習到十波羅蜜的「般若波羅蜜」,下面還有四個波羅蜜,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