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當相即空,相盡心澄(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五集)  2022/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二行,我們從「五」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五。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

  這節課我們從這裡看起。第五條,也就是第五段,就講到『五止門』。『攝用歸體』,「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用。我們每一天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都在起心動念,這個是用,功用的用,作用的用;言語是用,我們言語、講話,這個也是用;一切造作也是用,我們這個身體一切行動,也是用。身語意三業的造作就是用,它的作用。覺悟的人,這個覺悟的標準就是證阿羅漢果以上的這些聖人,他能「歸體」,就是回歸到本體。歸是回歸,體就是自性。換句話說,他整個生活都能跟自性相應,不違背自性,這就是佛菩薩,這就是大聖大賢。所以「攝用歸體」,所有的這些作用、應用,身口意三業都回歸到自性。回歸自性,這個人就是佛菩薩。

  凡夫是「攝用違體」,凡夫也有用,我們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也在講話(言語)、造作,做種種的事情,但是凡夫跟佛菩薩不同的地方,就是凡夫攝用違體,違背自性,也就是說違背性德。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自性的性德是完全違背的,一般經典講「背覺合塵」,違背這個覺,覺就是自性,背覺,去合那個六塵,違背自性。佛菩薩是「背塵合覺」,佛菩薩是反過來。所以凡夫違背性體是造業,背體就是違背自性,我們一般講違背性德,所作所為跟性德不相應,背覺合塵那是造業,就造罪業。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什麼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為違背性德,背體。

  「歸體」是功德,那就不是造罪業,回歸自性本體,所作所為與自性性德相應,這是歸體,這是功德。凡夫行善積德,但是不能歸體,這叫善德,不叫功德。我們凡夫也有做善事,積功累德,但是不能歸體。不能歸體,就是說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不能見自己的本性,不明瞭自己的真心本性,就是不知道歸體,雖然也行善積德,但是這個叫善德,就不叫功德。功德,你回歸自性,那才是功德。善德,感得人天福報。如果他的三業造作能夠歸體,回歸自性本體,那這是功德;功德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聖成賢、成佛菩薩,這是功德。

  這個道理,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舉出梁武帝這個公案。達摩祖師從印度到中國來,那是南北朝的時代,在南朝梁武帝執政當皇帝。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弘揚佛法做出很大的貢獻,印經、造佛像、建寺院。當時他以國家的資源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每座寺院都有相當大的規模,這不得了!四百八十座。安置出家的僧眾二十幾萬人,梁武帝他自己也講經說法。還有一件大善事就是提倡素食,他讀到《楞伽經》說菩薩不忍吃眾生肉,他看到這段經文非常感動,所以他自己帶頭提倡素食。那個時候皇帝學了佛,信佛這麼虔誠,又提倡素食,不殺生,當然第一個響應的就是出家人,其次就是在家居士,凡是學佛的弟子都知道要吃素,沒有吃長素也吃個花素,吃六齋、十齋,或者初一、十五、早齋。所以中國佛教吃素這個運動是梁武帝提倡的,他帶頭的,一直延續到現在,中國佛教寺院出家人都是吃素,在家人吃素也非常的多。外國的佛教它就沒有吃素,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就像佛陀時代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現在日本、韓國,南傳的佛教國家,也都沒有吃素,但是他們不殺生,吃三淨肉。所以吃素是中國佛教的特色,非常值得讚歎,印光祖師、周安士居士非常讚歎梁武帝。但是,梁武帝他做的是善事,這裡講善德。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第一個去拜訪的就是梁武帝了。一見面,梁武帝就請問達摩祖師(知道他是從印度來的僧人,高僧),就向他請教,他說我在佛教當中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安置二十幾萬的僧眾,做了很多佛教的事業,功德大不大?你看我這樣做,功德大不大?當然梁武帝也有一點好像誇耀自己所奉獻的這個功德,就請問達摩祖師。但是他沒有想到達摩祖師給他回答,「並無功德」,這個是沒有功德的。梁武帝原本以為達摩祖師會給他讚歎一番,結果聽到他回答說沒有功德,好像給他潑冷水。後來他不再重視達摩祖師,就是不重用他了。達摩祖師就去到河南嵩山面壁九年,等到傳人慧可,禪宗的直指人心的禪傳給慧可,他就回印度去了。梁武帝他做的這一切,他不能回歸自性本體,那就是善德,善德感得人天福報。梁武帝雖然他的部下侯景叛亂,他也是被逼死了,但是根據他生前做的這一切善事,我們也肯定他必定生天了。雖然被逼死了,但是他修的福報太大,生到天道,生到忉利天,去享福去了。的確他對佛教善事做得很大,但是這個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能夠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功德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才是功德。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佛、成菩薩。

  我們看「入五止」、「起六觀」,這個就是修止觀。修止觀,真正會修就是功德,就是歸體的樣子。怎樣修讓我們回歸到自性本體?我們把這個論文對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顯,《妄盡還源觀》這個文對照自己的心行,以這個標準來對照自己,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我們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從這個經文對照自己,就知道我們錯在哪裡?知道錯,那是覺悟了;把錯誤的這些觀念改正過來叫修行,修正的意思。「五止」,這個止就是止息、停止。「五」它是一個數目字,就是五種,有五種事情一定要放下的,這個放下就是止,停止,你不要繼續再做了。做是造作的意思,就是要放下。『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八個字是總的方向,也就是總說。總說就是這八個字,「當相即空」,我們一般講當體即空,它不是真的。這個五種止,這八個字是總說。

  《金剛經》,我們一般信佛的信眾,特別是中國佛教,外國佛教我們就不太清楚,在中國佛教信佛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金剛經》的。《金剛經》,從六祖以後,在中國佛教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知道。縱然沒有去受持這部經,那也常常聽說,所以對《金剛經》大家就不陌生了,金剛般若。《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兩句在《金剛經》也是非常核心的兩句。「凡所有相」,這個凡是凡是,所有的相,凡是有相,無論是什麼相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相有沒有?有,有這個現相,不是真有,它是幻有。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現在大家看手機、看電腦、看電視、看電影,都有個屏幕。這些屏幕它能現很多不同的相,每個頻道的相不一樣、節目不一樣,一個頻道當中就有很多不同的節目,相也非常多。有很多頻道,相就更多了,如果展開,真的是無量無邊。這些相有沒有?我們看到屏幕上的這些現相,我們看電視一打開,相出來了,有沒有這個相?有。但是這個相是叫幻相,它不是真實的有,是幻相。我們現在看電視,知道這是幻相。但是現實,我們講實體,我現在看到的這些,我能接觸到的,眼睛看得到、聽得到的、摸得到的這一切相,我們都認為真有。就好像這個茶杯,是不是真有茶杯?有,真有。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有,因此在這個相當中就產生分別執著。一執著就生煩惱,貪瞋痴慢疑都起來了,一般講見思惑就起來了。分別是塵沙惑,分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好醜等等的,順逆境界。分別再產生執著,就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的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是假的,也不是真的。

  我們為什麼會生起分別執著?就是因為一念不覺。這個相是我們一念不覺產生的幻相,在這個幻相當中我們去分別、去執著,起惑、造業、受報。佛在《金剛經》給我們講,我們現在眼前看到這些實體的,我們能看得到、聽得到、接觸得到的,這些所有一切的相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就如同我們看電視屏幕裡面那些影像一樣,是虛妄的。所以講到螢幕上這些影像是虛妄的我們會同意,但是講到我們現前這些物質現象、心理現象,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前看到眼前這一切,就如同我們看電視螢幕那個相是一樣的虛妄。

  我們要去體會到這個相是虛妄的,進一步要去修止觀了。《金剛經》講的我們先有個概念,就是相有,但是不是真有,我們不能把它當真,這個相有,但是它是幻有。「相盡」,相盡不是沒有,「盡」就是你透徹明白,你的心在這個相上如如不動,你不會被這個相所迷惑、被這個相轉了,不會跟著這個相在變。《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下面兩句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不要取那個相,那個相是假的。我們現在問題就是取那個相,只要不取於相,回歸到自性如如不動,這個相就沒有障礙,沒有妨礙了。我們現在問題是取相,迷在這個相上面,為什麼迷?把它當真了,起了執著,起了執著就有障礙,起分別執著,就自己障礙自己了。

  所以我們在大乘經常常看到,佛給我們處處都在開示這個道理,特別在《般若經》。《般若經》六百卷,講很多。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快接近一半了。為什麼用這麼長時間講般若?這個般若是最重要的。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懂,因此要花這麼長時間來講。現在我們看到《大般若經》一套分量相當大,三年前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送我一套,慈光他們印出來流通,分量相當大,六百卷,這麼多的分量。一部《大般若經》講這麼多,到最後總結就三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得不到,畢竟空的,它是空的,不是真有,「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三句話。所以我們對世間這一切相,包括出世間所有的相,《金剛經》這句話我們要記在心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不要去分別執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回歸自性了。我們現在把這個相當真,要去取這個相,執著這個相,要去控制、要去佔有、想要得到它,但是佛跟我們講,你得不到的;你想得到,那是妄想,不是真的。

  所以過去家師淨老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這是總有三十年以前的事情,那個時候我住在圖書館,擔任印經的工作。有一次我們淨老和尚就叫我去找印刷廠,印這個透明的貼紙。這個透明的貼紙不大,這個貼紙把它印上《金剛經》這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記得印這兩首偈。特別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就是貼在電視機的角落,不影響畫面,那個字是紅字,螢幕一打開,它襯托出來這個經文的字就很明顯。印這個做什麼用?就是讓我們學佛的人,現在人都離不開電視機,現在還有電腦,一打開就會看到這一首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半首偈,加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一首偈。就是教我們看電視的時候,不要被電視裡面喜怒哀樂迷了,他笑,我們跟著笑;他哭,跟著哭,我們的心就隨著它那個相在轉了。所以你一面看電視,就要知道那是虛妄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要取那個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電視裡面演的喜怒哀樂,你這個心不隨著起伏,如如不動,如果這樣看電視,那是在修行。如果不是這樣看,那就是一般的看電視,心隨相轉,那就不是修行。所以我們的心在這個相上面,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無論什麼相,好的、不好的,知道那是假相,那不是真的,我們不要去取那個相,不要去執著那個相,回歸自性如如不動的本體,這樣你就不會跟著那個相在變,被它轉了。相是剎那在變,我們的心也跟著那個相剎那在變,那就錯了,心被相轉,那我們就很累,你活得會很辛苦。它動,你不動,你了解事實真相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可得。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相是這樣,真相是這樣。一切法,包括我們自己的身跟心,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物質現象,我們的心是精神現象,無論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叫「相盡心澄」,你心不會跟著動了,因為你看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一切法,在佛法講叫緣生法,緣生緣滅。緣,剎那剎那在生滅,在變化,它沒有一個實體可得。我們看到事實真相,叫相盡心澄,你的心就不動了。心不動,你才能看到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相不盡,你就不能止,這個盡是對現相,我們眼前看到這些萬事萬物現相,徹底明瞭這些現相的真實相。現前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外面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全是幻相,虛幻的,它不是真實的,它時時刻刻在生滅、在變化。幻相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上的相,用這個來比喻,我們一般比較容易去體會,透過這個比喻,再看我們現實的人生這一切,就跟電視一樣。現前我們看到了這些相,你看電視屏幕、看節目,裡面也有人、也有畫像,有說有笑、有動作,有我們喜歡看的、有我們不喜歡看的,什麼都有,這些相有沒有?有,有這個相,但是相在哪裡,你要抓抓不到,你也得不到,它是空的。

  這些相,你可以受用、你可以欣賞,但是你不能去佔有,你不能控制,它一秒鐘、一秒鐘這樣跳過去,一直在變,就是經上講剎那在生滅,你沒有辦法叫它止住。就像我們看到眼前這一切,一切都在變。我們看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我們居住這個地球,《八大人覺經》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一切,精神的、物質的,都是剎那在生滅、在變化,是無常的。一切法都是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聚就是生出來,緣散就沒有了,不斷的在那邊生滅變化,就像我們看電視節目一樣,不斷的在變。所以我們也佔有不了、控制不了,我們也得不到,你只能欣賞。如果你起了執著,想要控制它,想要得到它,想要佔有,那個就是虛妄的分別執著,這個就錯了。

  凡夫不知道這一切相是假的,所以在我們現實人生這些假相裡面,生七情五欲,生煩惱。實在講,我們現實人生就跟演戲一樣,人生如夢,好像我們作夢一樣;人生如戲,就像那個戲台上我們演了一齣戲,悲歡離合,戲演完,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是一個假相,無論好不好,它都是虛妄的。不知道這個假相,你看到這些節目,心跟著它轉,把它當真的,所以在這個裡面就生起七情五欲,就生煩惱。你想要去佔有,想要去控制,想要得到它,得不到,生瞋恚;得到了,生貪戀,貪瞋痴慢的煩惱統統來了。其實這些煩惱也是虛妄的,從虛妄的分別執著產生的。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覺悟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在這個一切相當中他不生煩惱,不生煩惱他就生智慧。阿羅漢破了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初果須陀洹以上就是破四相了,到證阿羅漢果、緣覺,破了四相。菩薩不但破四相,還破四見。《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更深入,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連四見也都破了,都是虛妄的。

  相盡就是妄盡,就是妄想盡了。心澄就是還源,這個心澄清下來了。那個水澄清了,它就能照萬物,照得清清楚楚,這個比喻我們的心,心像水澄清了,那就還源了,還到本源,還到我們自性的本體,回歸到自性,這個就叫成佛,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己回歸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然後你再回頭來幫助還在迷惑顛倒的這些苦難眾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自己回歸自性,明心見性,再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那跟我們凡夫就不一樣了,你就會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得大自在。你一天到晚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金剛經》的話,他不執著有眾生可以度,不執著,但是一天到晚都在度眾生,都在幫助眾生。度眾生,不執著度眾生的相,心裡清清淨淨,這個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得大自在。你要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那是作,但是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心沒有動過,心澄,澄淨。從心上講,無作,沒事,因為沒有起心動念,叫做無作。不像我們凡夫,做什麼事情先起心動念,要怎麼做、怎麼做。佛菩薩他無心,從心上講,他無作;從事上講,有作。事上有,真作,真幫忙,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從事相上,有作;心上,無作,所以作而無作,沒有得失心,沒有憂慮,你做得多自在,這叫學佛。

  學佛,就是學習佛菩薩他的心澄,心澄淨,學習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個叫學佛。首先先學放下,然後再提起。要先修相盡,心澄之後廣度眾生,自己回歸自性,才能真正去幫助眾生回歸自性。所以自己先修,自己做到了,也才能去度眾生,心澄之後就要廣度眾生了。認識當相即空,當相就是我們一般講當體即空,這個相有,但是它空的,它不是真的。你在六塵境界上如如不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不取於相?真正明白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那個相了。不取於相,心就如如不動,回歸到自性了。外面現相是假的,你起心動念,錯了。外面音聲也是假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是真的,都是假的。

  總的來說,真正止是什麼?念頭沒有了,是真止。這是講到究竟了,不起心不動念,妄念截斷了,這個真正止息妄念了。這個是講到究竟處,沒有這些妄念,妄念停止了、截止了。我們現在開始學,一下子達不到,我們從斷情執下手,這是我們最粗的,最粗的煩惱就是情執,凡夫都有情執,沒有情執不會到六道來。所以我們先從斷情執,也就是斷執著,執著就是見思惑。情執斷掉,就止了。這個止,我們就得定了,就三昧現前,你心不會隨著這個情執去妄動,你能夠定得住,得三昧了。心定下來,就有智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就能解決問題,能幫助自己,能成就別人。

  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學習從格物開始,這儒家的,修心的功夫從格物,物是物欲,對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些貪求的念頭,你如何把這個欲望放下?我們一般凡夫的生命必須依賴這五種欲望,那要怎麼格除?財我們不貪,色、名也可以不貪,但是食、睡呢?吃飯總得要吃,不吃不能維持身體,睡覺才能補充精神。這個連起來,財、色、名、食、睡,在我們凡夫地,我們不能沒有。儒家講格物,怎樣格除?就是適可而止,就是夠了就好,不要過分去貪求,這個就止了。所以在《大學》裡面講,「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就是格物,格除這個物欲,就是對五欲不過度去貪求,只要夠就好了,就止了。生活,錢財夠用就好,能過得去就好,不再貪求,不再追求。你得到一百萬,想得到一千萬;得一千萬,想得到一億;一億還不夠,想得到十億、百億、千億,那永遠沒有止境。愈追求你就愈痛苦,痛苦就來了,求不到,那就有求不得苦。為什麼求不到?命裡沒有。命裡沒有,你怎麼求、怎麼動腦筋,用盡方法也求不到。

  「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拼命求,沒有那個命,怎麼求也求不到。求到了,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當中有一百年的福祿,你不要過度的去浪費、去妄求,你能夠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過日子,那你能活一百歲。如果追求欲望、享受欲望,浪費、奢侈、過度的享受,你是享受到了,是得到了,但是你可能五十歲就死了。俗話講「祿盡人亡」,你福祿用光了,壽命就終結了,人就死了。為什麼?一百年的福報,你五十年就把它花光了,你提前享用完了。還有人更少,少年發達,他本來是有一百年的福報,他能活百歲,但是年輕發達不是好事,少年得志,他會得意忘形,亂花錢,一百年的福報可能三十歲就享完了,就沒了。所以現在年輕人早死的也很多,那是祿盡人亡,《太上感應篇》講「算盡則死」,算就是福祿,你亂用,用完了。格物,並不是叫我們完全捨掉;完全捨掉,這個身體怎麼維持?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粗茶淡飯,其樂融融。我們一般講「知足常樂」,享受不要太過分,太過分就損福了。現代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年輕人,吃喝玩樂,遊樂場所一到假日年輕人就特別多,現在沒有這個教育,所以這個就損福了。

  我們如果自己福報很大,福報可以跟別人分享,讓給別人去享,自己守住清淡樸實的生活,這個在古人,這些祖師大德、聖賢很多,都是這樣做給我們看的。像孔子溫良恭儉讓,溫和是講他的態度,良是心地善良,表現在外面是恭敬,敬人、敬業、敬事、敬物。對待人事物恭敬,他就一定謹慎,所以他的事做得很圓滿,做得讓人生歡喜心。節儉是美德,節儉是真正在享福;不節儉是浪費,糟蹋自己的福報。平常養成節儉的習慣,生活很容易過;愈是節儉,身體愈健康。讓,不跟人爭,處處讓。釋迦牟尼佛讓到底,他是王子出身,榮華富貴達到顛峰,全部捨棄,讓。我們開始修的時候忍讓,要忍,不忍你就不能讓;由忍讓提升到謙讓,謙虛;達到最高的境界是禮讓,這都是屬於知止。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這是煩惱,煩惱助長貪瞋痴三毒,你怎麼會不生病?這個世間許多人得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自作自受。要是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什麼病也都沒有了。生活愈簡單愈好。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這段還沒講完,我們留在下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