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0二集) 2012/6/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六十八頁,倒數第四行中間「十六空」。
十六菩薩,表十六空為中道。我們順便在這邊學習《大智度論》裡面所講的十八空,我們從第三看起。「三、內外空」,內空,外空,內外空。「謂我身不淨,外亦如是,外身不淨,我亦如是,一等無異,淨相不可得故,是名內外空」。這實際上是教導我們觀察諸法實相,從自己內身看起。自己內身三十六種不淨,九竅流出,這是四念處裡頭所說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念處是屬於智慧,就是照見,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照見,看破。看破之後才能夠放下,沒有看破,總是放不下,真正看破了,他真的就放下了。真放下,對這個世間所有情執完全消失,這才能夠返妄歸真,我們障礙沒有了。障礙最大的,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
我身不淨,外面境界跟我身一樣。外身,外面所有的形相,形相就叫做身,沒有一個是清淨的。就是寶石,寶石也不是清淨的,為什麼?從妄想生,妄想就不淨,這個我們不要被外面環境欺騙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寶石也不例外。極樂世界無量珍寶成就,那個珍寶不是世間珍寶,也就是不是阿賴耶的相分、不是阿賴耶的見分,它就屬於真正清淨,所以它透明,它沒有障礙。無論是內、是外,清淨相不可得,放下,清淨相就現前。我們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是性德,放下一切染污,清淨才能現前。染污,佛法也染污,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如果沒有世間這些染污,就沒有佛法。佛法從哪裡來的?是從世間法相對而產生的,用這個法來對治世間法。世間法是毛病,治好之後,佛法也沒有了。所以病好了,藥就沒有了。病好了,還執著藥,那又生病了,永遠不會好。病好之後,藥就要離開。所以這真相明白了。
第四、「空空,謂內身、外身,內外身俱空,而猶執空成病」,這個空不能執著,「復以空法而破」前面的三空,這叫空空。第五、「大空,謂十方世界,是四大造色,假名日出處為東方,日沒處為西方,如是方相,以世俗故有」。世間人有分別、有執著,這假名建立。「若第一義中,則一法不可得,是名大空」。十方,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空間。四大,是講物質的基本現象,地、水、火、風。地是個物質,你能看得見,你能夠摸得到,這叫地大。現在我們知道,科學家稱它為微中子,物質裡頭最小的。最小的,它具有這四種特性,有形狀;水大、火大是今天講它帶電,水是陰電,火是陽電,再小的物質它帶電;風大,風是動的,它不是穩定的,它是活動的。那現在我們完全看到了,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用風做代表。如果不動,這一切法全沒有了。這個波動,大乘教裡面叫它做無明業相,無明業相就是講的波動現象。
那這個波動,彌勒菩薩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波動的頻率是三百二十兆,極其微細的波動。這個波動是相續現象,它不會停止的,停止,這宇宙就不見了。什麼時候會停止?成佛的時候停止了。等覺菩薩還沒停止,到成佛,等覺證得妙覺果位的時候,不動了。不動是什麼境界?叫大般涅槃,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回到常寂光就不動了。回到常寂光就回到自性,自性是不動的。惠能大師見性了,告訴我們性是什麼樣子,第一個,它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污染。這告訴我們,一切染污是錯誤的,自性清淨心沒有污染。第二,它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叫做般涅槃。梵語般涅槃,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生不滅,它是永恆的,那是真正自己;禪宗裡面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指的這個,不生不滅的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自性什麼樣子也沒有,自性裡頭沒有物質現象,就是連那個極微之微也沒有,沒有波動現象,沒有念頭、沒有起心動念,它是不動的。
惠能大師說了五句,第一個清淨,第二個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它什麼都沒有,它什麼也不缺。不遇緣它不現相,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是我們肉眼看不見。什麼時候能看見?佛在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你慢慢的修,修到八地菩薩你就見到了。八地以上的,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都看到,所以它不是假的。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證得的,誰能到這個境界,他統統能見得到。所以它不動搖,最後它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本自具足的顯現,不顯什麼都沒有,現出來就是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就是自性現的,所以它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大空,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這個意思,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四方、十方,這講空間。四大是說所有現象的屬性,空跟有是一樁事情。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再小的物質現象它也有受想行識,就是說五蘊具足,一個微中子五蘊具足。
第六、「第一義空,謂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這是印度話。「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名第一義空」。這括弧有簡單解釋,「梵語涅槃」,翻成中國意思叫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煩惱。度,「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變易就是變化。我們兩種生死都有,分段生死,從生到死亡一段,這叫一世,這分段生死;那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天天有,一天跟一天不一樣,我們老化了,老化是一天比一天老,不是十年十年算的。變易生死,你再分得微細的話,每一秒鐘它都在變,一秒一秒的老,這叫變易。所以六道眾生要受兩種生死。證得阿羅漢,超出六道,生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有變易生死,沒有分段生死。那個變易是怎麼變的?從阿羅漢變成辟支佛,從辟支佛變成菩薩,從菩薩變成佛,都叫變易,因為他們修行不斷向上提升。像我們念書,在學校念書,一年級課程學完了,明年二年級,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這叫變易。那變易為什麼稱為生死?生死是苦,取這個意思。你從一年級升二年級,你要用功讀書,很辛苦,要受一番苦才能提升,是這麼個意思。所以到成佛,兩種生死都沒有了,那就真的畢業了,那叫大般涅槃。般涅槃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跟這裡滅度是一個意思。這個是佛法修學的真功夫。
我們念佛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問題在信願有沒有。真信切願,往生的條件你就拿到,你決定能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是功夫的淺深,功夫淺深,實在講就是你放下多少,這是功夫。不是念佛念很多,不是禪定你坐得好就好,長時間,不是這個意思;完全是你這三種煩惱(見思、塵沙、無明)放下多少,你放下得愈多,到極樂世界地位愈高。見思煩惱要是斷掉了,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是見思沒斷。無明煩惱如果說斷掉了,你生實報莊嚴土,不必阿彌陀佛加持,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實報土是阿惟越致菩薩。得佛力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不是實報土,實報土本身他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所以放下重要,放下,不是事,是心上放下,事有沒有無所謂,不重要,重要是念頭。事上有,心上無就好;事上沒有,心上還有,這就不行。事上什麼都沒有,乾乾淨淨,可是心裡老想著,我又缺少這個、我又缺少那個,這不行,這到極樂世界品位不高。事上我樣樣具足,我什麼都不缺,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等於沒有一樣,都不放在心上,他品位高。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我們今天這個財物不少,千萬別放在心上,不要以為這是我的,這就好。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全部財產,三衣一缽。我們在抗戰期間逃難,有多少行李?母親給我一床小被子,三斤重的被子,薄被,三斤重的被子,一床毯子,一個小蚊帳,兩套換洗衣服,就這麼多。所以整個打一個包袱,背在身上。我從大陸到台灣,也就是一個包袱,很簡單,背在身上就走了,沒有什麼沉重的負擔,沒有。那個時候的學生過的生活跟軍隊差不多,軍隊有一支槍,學生沒槍。冬天冷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學校跟難民營差不多,有一些救濟的棉衣、棉褲、棉被,學生也能夠有一件,過冬天就夠了。所以心裡面的負擔愈輕愈好,沒有負擔是最好。
第一義空,這裡就說得很清楚,這個名詞在大乘經裡常常看見。第七「有為空」,為是造作,「謂五陰等法中,無我、我所,及以常相,皆不可得,是名有為空」。為什麼?五陰,色受想行識都是假的。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我們才真的算把它搞清楚。科學家真正發現了物質的真相,我們對這個才明瞭,沒有這些科學報告,我們對這個還是搞不清楚,總以為這個太深、太玄了,不是我們的常識。物質現象破解了,才知道物質是意念變現出來的,假的,不是真的,完全是個假相,但是這個假相裡頭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能生物質。受是什麼?是感受,有苦樂憂喜。物質上,你會感受到物質這個身體苦樂,精神上有憂喜,這叫受。想是思想,能想過去、能想未來,所以想是第六識,思是第七識,第七識有分別、有執著。阿賴耶識是個倉庫、資料室,儲存這些東西,資料庫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我、我所者,我即眾生所執之假名」,只是個假名而已,沒有實體。「我所」,我所有的,對內來講,「即五陰色身等也」。我能感受,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都屬於我所。那身外之物也是我所,我的衣服、我的房屋、我的事業,這都是我的,殊不知全是假的。不但這些東西是假的,佛甚至於告訴我們,佛法也是假的。所以學佛要會學。不會學的人什麼?不會學,把佛法變成我執,就錯了,依舊不能出六道。必須知道,佛法,好像我們這個身體,身體生病了,佛法是藥物,藥把我這病治好了,佛法也不要了。我的病治好了,還要把藥留下來,那又是病。這就說明佛法不是真的,覺悟就好,覺悟,病就好了。沒覺悟,需要用它,覺悟了就不要了。
佛法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幫助我放下,我只要一放下,佛法就不要了。如果要佛法,你還沒有放下。那我們今天,確實這個是佛法裡頭最高深的、最深密的,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理解都不容易,他怎麼能修得?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有個正確的概念,那就是我們全身投靠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好修,這個法門甚至於不需要觀想,只要真信,相信真有阿彌陀佛、真有極樂世界,相信他在西方,沒有懷疑,到我們臨去的時候,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這是他的本願。到極樂世界去就成就了,圓滿成就了。所以這個法門能真正普度末法時期九千年的一切眾生。那這些所有有為的都要知道不是真的,要放下。
「無為空」,無為是「無所作為,則非有相,今對有為,故說無為」,所以無為是從有為相對而建立的。「若有為法既不可得,則無為之法何所可著」,這講你不能執著。佛講無為是讓我們捨棄有為,有為捨棄了,還執著個無為錯了。無為是大乘,不能執著,這叫無為空。有為、無為統統空。下面第九個叫「畢竟空」,謂前面八種空,「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既無諸法,亦無空之可著,是名畢竟空」。畢竟空不能執著,這一空到底,你的清淨心現前,真的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下面第十個叫「無始空,謂世間眾生無有始相。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那前世?前世又有前世,「如是展轉,無始亦不可得,是名無始空」。你輾轉去推究,實際完全是妄想。可是眾生很容易打妄想,這什麼原因?迷在六道輪迴裡頭時間太長,習染太深,染污、習氣這個東西在作祟,根深蒂固,阿賴耶裡頭的種子強而有力,不知不覺它就現行,我們講習氣。所以空觀就是對治的方法,我們曉得萬法皆空,這些空全包括在裡頭。「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教我們放下,教我們一無所求,為什麼?你有所求,你得到的很有限,很辛苦,還有業報在後頭。無所求,你得到的是圓滿,為什麼?無所求跟性德就相應了。見性之後你什麼都不缺,自性裡頭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一切都無量,是你自己本有的,整個宇宙都是你自己心變現的。現在不知道,佛說這些話我聽不懂,怎麼是我變現的?真是自己變現。我們今天所變現的,裡面一半是業力在操縱,我們自己不能做主。如果煩惱業障放下、斷掉了,你自己就能做主宰了。阿羅漢以上,阿羅漢恢復局部的自在,不是圓滿的,在十法界裡頭他自在,一真法界他沒分,所以還要向上提升,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頭得大自在。
親情裡面是煩惱,煩惱是嚴重障礙,障礙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你能暫時把它放下,明心見性了,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跟我們有緣的眾生,有恩的、有怨的,有互相殘殺的、有互相債務的,全都知道了,知道什麼?知道是過去一場惡夢。迷的時候,在六道做惡夢;清醒過來了,看到他們還在作夢,還沒醒過來,這些人跟自己有緣,叫有緣眾生。有緣眾生,他們的起心動念,不知道求,求我們,我跟他有緣,他不知道求,迷惑,可是他念頭一動,我這就知道,他需要什麼幫助,菩薩就有能力幫他。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就很清楚,我們遇到困難有沒有人幫助?幫助的人太多太多了。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多少跟我們有緣的,我們有困難,他能不幫助我們?那有人說他幫助我不知道,我還是受這麼多苦,他為什麼不來幫助我解決?他真看到了,他真來幫助你。受苦是什麼?受苦是消業障的,他不干擾你,等你業障消掉。業障消不了不行,他不能代我消業障,這個東西自作自受。我們知道,我在這裡消業障,有人看到、有人關心到、有人在旁邊助我,雖在這裡遭受業障,不感覺到苦。為什麼?你心裡很安慰,這是我自己造作的,我應該要受,很快業障就消掉了。消掉,可能這些幫助的人就現前了,現前我們不認識,他知道。
就像虛雲老和尚朝山,生病了,文殊菩薩來幫助他,文殊菩薩知道,他不知道。路上生病,也是業障,這個業障要到要命的時候,佛菩薩現身了,命要給他保住,他後面還有很多事沒做完。無論是順境、是逆境,真正學佛的人心裡很清楚,都是佛菩薩安排,佛菩薩在照顧。我們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佛菩薩照顧,也是我們業力現前所感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不怨天、不尤人,歡歡喜喜,學看破,學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究竟圓滿的修行就是一句佛號。這我們今天真正認識到了,農村裡頭的阿公阿婆,好像痴痴呆呆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你看到他滿心的歡喜,他沒有憂慮,對待任何一個人、對待任何一樁事情都是歡歡喜喜,像彌勒菩薩一樣。你跟他講什麼話,他回答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不會有第二句話,他也沒有疑問來問你,一句彌陀念到底。這種人,經上所講的「暗合道妙」,他們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問他什麼菩提心,他不知道,他真發了。
什麼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他真信,真信有極樂世界,真信有阿彌陀佛,他真想往生,這就是菩提心,真念阿彌陀佛。你看看,一向專念,這兩句完全具足,「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往生,往生地位之高,品位高,我們意想不到。彌陀弟子,那個樣子是真正的彌陀弟子,我們跟他比差很遠。李老師當年在世,常常跟我們這些學生講,對這些阿公阿婆念佛的人讚歎,甚至於自己說很想學他們,學不上。古人講的上智下愚,難能可貴,這是最容易得度的。上智的人,他沒有懷疑,他聽得懂,一聽就懂了。下愚之人,他雖然什麼都不懂,他不管,他不問,你教他這個方法,他就依教奉行,就一生不改、不變、不退轉。所以這兩種人的成就是平等的,幾乎都是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那下愚?下愚是講暗合道妙,他一見彌陀,他就開悟了。往生的時候,往生的時候第一個你見到佛光,有人見佛光得定,有人見佛光開悟。這些下愚見佛光就開悟。
無始空,這是前世還有前世,往上推,無始不可得,未來還有未來,往後推也不可得。實際上,這都是妄想,為什麼?根本沒有時間,時間是假的,空間也是假的。什麼是真的?就在當下這一念是真的。整個宇宙就是這一念產生的,當下一念產生的,不是過去、不是未來。當下這一念斷了,宇宙馬上消失,就跟作夢一樣,一念之間。我們這個念頭相續,所以沒有感覺,統統在一念,一念不可得。
第十一叫「散空,謂五陰和合,故有人相。若以智慧分別破散五陰與人,則空無所有;如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車就不見了,這叫散空。這是用個車做比喻,車有車輪、有車軸,你要把它統統拆開,車就不見了,你把它組合起來,車的形狀就出現了。這就是緣聚的時候好像是有,緣散就空了,一切法從因緣生。一切法沒有自體,也叫一切法無自性,這個自性就是自體的意思。無性之性就是實性,那就是真如本性。無性之性,那是真的,只有這是真的,這個真的是共同的,萬法自性是一個性,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惠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就是整個宇宙,太空當中無量星球統統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一無所有。所以見性之人,無量無邊的星球,他想到哪個地方去,人就到了。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沒有距離,自性沒有先後,所以想到他就到了。自性遍一切處,所以示現為一切眾生,一切艱難困苦都在當下。世間人,緣散,他看到空,緣聚,他沒有看到空,聚也是空。這些總的一個原則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對一切法全不要執著,就這個意思。不執著就叫做佛法,不執著就是佛菩薩,執著就是凡夫。
第十二講「性空,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諸法的體性不可得,這是通常說性空的意思。這個性是體,一切法都有個自體。這是個帽子,它是一法,它的體是什麼?它的體是毛線,線織的。把它拆開來,它是一條線,帽子就沒有了,空了。線的體是什麼?線的體是纖維,纖維織的。你細細觀察,這東西有沒有?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任何一法都如是,所以《金剛經》上說的,「一合相」。真的,基本的物質是什麼?這個東西分到最後是什麼?微中子。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那就是一。所有一切萬物,統統是這一個東西組成的,一切法都是這一法組成的,叫一合相。合就是組合,就是緣生的,緣散了的時候,一切法都沒有了。散到最後,物質散到最後變成什麼?變成念頭波動的現象,就說明物質根本不存在。這個非常難懂,要不是今天量子力學家發現,我們對這個始終是一個謎,解不開的謎。八地才能見到,我們什麼時候能修到八地?到八地,破迷開悟,今天我們是得力於量子力學家的報告,但是我們這個悟是解悟,不是證悟,八地菩薩是證悟。證悟管用,解悟還不管用,雖不管用,幫很大的忙,能讓我們相信這樁事情,有了科學根據。
第十三叫「自相空,謂一切法有二種相」,一個總相,一個別相。「總相,生滅不住,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皆是無常」。這就是什麼?這總相,不管什麼相,它離不開這個原則。大,像這個地球,或者講太陽系、講銀河系都可以,生滅不住。這個生滅不住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頻率在波動,它不停。波動的現象就是生滅,波起來的時候是生,伏下去是滅,有生有滅,它就是不斷的。所以我們在前面念到一句「不斷之無」,這句話說得妙絕了,無就是自相空,但是它不斷。它是不是一個相?不是的,不是一個。每一個相都是獨立的,相似,不是完全相同。所以是一種相似相續相,我們都把它誤會了它是真有,是相似相續相。本無今有,本來沒有,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當下這一念。可是這一念,已有還無,它時間太短了,它存在的現象、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沒有辦法說它存在。比我們思想快,我們想不到,它速度比我們念頭快,所以叫無常。這是總相,所有一切相都這個現象。
別相,「如地有堅相」,地是一個堅固的固體,這物質現象,「水有濕相,火有熱相,風有動相」,這是講個別,個別的相不一樣。「如是二相皆空,是名自相空」。個別,我們每個人相貌不一樣,這是別相。我們善根不一樣,我們所造的業不一樣,我們所受的報也不一樣,這都屬於別相。別相也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總相不可得,別相怎麼可得?總相,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動,念念都是個虛妄相,所以別相再複雜、再多,皆不可得。自相空,自相空是無我,我無了就容易懂,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第十四、「諸法空」。五陰是法,十二入也是法,十八界也是法,「無有實相,一切皆空。無取無捨,能離一切諸見,是名諸法空」。自相空就看到我空,諸法空就證得法空。我空破我執,法空破法執,於自己、於一切萬法不再執著、不再分別,為什麼?它是假的。讓我們的念頭歸一,那就是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制心一處」,制心一處就是念頭歸一。念頭歸一就產生極大的能量,這個能量不可思議。能量從哪裡來?本能,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大乘教裡佛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不離自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成佛。所以我們要記住這裡一句話,一切皆空,無取無捨。無取無捨就是隨緣,有緣我不捨,沒緣不取,心完全是定的、是清淨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能離一切諸見,把一切見解,下面解釋十二入、十八界,統統能放下。諸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捨掉了,就入佛門,真正佛弟子。初入門,雖然地位不高,他是聖人,佛在經上講的,沒出六道,決定不墮三惡道,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就超越六道輪迴。這個境界裡頭的人要念佛往生,生方便有餘土,他不在同居土裡。同居土,這一切諸見還沒能離、還執著,那是什麼?凡聖同居土的。我們加緊努力一點,能把這個東西放下,知道萬法皆空,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遵守《彌陀經》上一句話「執持名號」。那個執就是執著,持就是保持,我只執著阿彌陀佛,我只保持這一個執著,其他所有執著全放下,我再也不執著了。
因為這個法門它是指方立相,容易成就。般若法門是要空一切法,難,真難!我們就要記住這一句佛號就行了。但是一定要把所有一切念頭全放下,功夫才能得力,往生就在現前。見到阿彌陀佛,記住,就要跟他走,機會難得!這是真誠心,真誠到極處,把阿彌陀佛感應來了,感得佛現前。「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是常常想佛,念佛是心上真正有佛,憶跟念都從心。憶,心跟意合在一起,憶是你的意念跟心合在一起,真心!念是今心,現前這一念心,不是過去、不是未來,不是前念、不是後念,就是當下這一念,這叫念。這叫真修、叫真幹。
知道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就把所有一切法全包括在其中。無有實相,要怎樣對它?不取不捨,這諸法空。「十二入者」,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十八界,眼、色、眼識;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這是六根、六塵、六識,叫十八界。眼是根,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六塵;眼識、耳識、鼻識等,這些是六識。三六一十八,所有一切諸法全部包括其中,總不離這十八,稱之為十八界。界是界限,眼以色為界限,眼不能緣音聲,眼能緣色;耳只能緣音聲,不能緣色相,各有各的界限。
第十五、「不可得空,謂一切諸法及因緣,畢竟皆空,不可得故,是名不可得空。因緣者,謂以眼等六根為因,色等六塵為緣也」。因緣聚合產生識,因緣果,果就是六識。要知道這個東西不可得,諸法因緣生,緣聚,這個相就現前,緣散,相就不見了。如果能夠在緣聚的時候就能看破,這叫功夫。不是等緣散才知道空,緣聚的時候就知道這是空的,這不可得,這就得大受用。這受用是什麼?不貪著,不生煩惱,煩惱是貪瞋痴慢疑,你不會生起。你知道這一切法當體即空,不等它分散,現前就知道。我們住的這間房子,不是等到將來房子消失、倒塌掉了,才知道它空。看到這座房子,相有性空,它沒有自體。這個相是從哪裡來的?現在講的鋼筋、水泥、磚瓦這些材料,再加上工人依照圖樣把它組合起來,房子成了。把它拆開,一堆一堆的,那是建築材料。看到這個房子,就曉得那是一堆建築材料,暫時擺起來的,它是無常的,它不是永恆的,所以你可以使用它,你不能佔有它。使用它是對的,你要佔有它、控制它是錯誤的,你沒有辦法佔有它,它剎那剎那在變,你怎麼能佔有?
身體也是如此,知道身體四大五蘊組合,緣生的;四大五蘊一分解,身體沒有了。四大五蘊,色是物質這部分,地水火風;精神方面,這個思想是受想行識,精神這一方面也不是真的。身是一合相,精神也是一合相。物質現象容易懂,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精神現象比較難懂,自己知道,別人不容易知道。但是放下的人都知道,放下的人沒有障礙了,由此可知,障礙就是妄念。受想行識沒放下,變成了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不是色法,色裡頭沒有,心法裡頭有。但是物質受心法控制,隨著念頭起變化,念頭善,物質現象好,美好;念頭不善,物質現象就醜陋,所以境隨心轉。一定要知道,身是最貼近的一個境界,起心動念會影響身體健康。善心善念,自然身心健康,如果憂慮、悲傷,這個對於健康有極大的妨害,中醫都有報告、都有說明,情緒、妄想傷身體。
古人有一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歡樂對健康就有很大幫助。歡樂到哪裡取?到法裡頭取,法喜充滿,這是最健康的。世間人這些娛樂,那也有一點幫助,不大。那一種健康,好比吃了興奮劑這樣的健康,不是真正健康,法喜是真正健康。世法裡頭也有,《論語》第一段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法喜,說明世間聖賢教育會帶給我們法喜,健康的。佛法更是帶的法喜。我們初學,初學法喜生不起來,那是什麼?煩惱習氣太重,你嘗不到法味。有些人,一接觸他就歡喜,那是什麼?煩惱輕的人、善根福德深厚的人會有這個現象。初學得不到法喜沒有關係,只要有恆心、有耐心,慢慢去學,一年、兩年會嘗到。總而言之,煩惱愈輕,妄念愈少,這個法喜很容易得到,得到之後真歡喜,對身心健康有大幫助。
第十五、「不可得空,謂一切諸法及因緣,畢竟皆空,不可得故,是名不可得空」。下面,第十六、「無法空,謂諸法已滅,是滅亦無,名無法空。又謂過去、未來法名為無法」。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到,這叫無法。「如是無法亦空,是名無法空」。這個無法空一定要懂得,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為無法空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這個也不好懂。為什麼?在我們感官裡頭,明明有過去,明明有未來,怎麼說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這個現象就在眼前,我們實在粗心大意,沒看出來。我們感覺得有過去未來,都是妄念,全是妄想,不是正念。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的妄想停留在過去,未來還沒有到,我們的妄想已經預想未來,是這麼產生的。其實全是假的,所以想叫妄想。
真相是什麼?真相是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沒有兩個念頭是完全相同的。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疑問就能解答,這是真的。高雄有一部分同修們在做水實驗,他們就懂這個道理。我一個人在做實驗,我用我的愛心跟水交流,水知道,但是水的反應,給我看到的結晶,我們用快門去照這個結晶,連續照出來的照片沒有兩張相同的。我一個人的愛心,那個愛心程度不一樣,念念不相同,不可能兩個念頭的愛心是完全一樣的,找不到。從這個地方就證明,彌勒菩薩講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念頭,每個念頭是獨立的,念頭相續,所以事實真相是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是一個相不動的,找不到,沒有。所以叫它什麼?叫它妄想。念頭叫妄想,現象叫妄相、幻相,不是真的。真的只有真如,只有自性,它永恆不變,它不動,它沒有相,它也沒有想,所以三種現象都沒有,它存在。那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善,只有這是真的,這叫大般涅槃。除這一法之外,全都是虛妄的,所以無明上加一個無始,無始無明,又稱它作妄想。《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就是大乘教上講的無始無明,加上一個妄,就說明它不是真的,這個東西確實只有大乘佛法講得清楚、講得透徹。
無法空,有法亦空,「謂諸法從因緣和合,故有法生,是法體本不實」,這是講個別的法體,它不是實在的,這叫「有法空」。「又謂現在一切法及無為法名為有法,如是有法皆空,亦名有法空」。現前一切法以及無為法,既叫它個無為法,它也是一法,既然說這一法的時候,這法都不可得,如是有法皆空。那佛建立這個有為法也是空的,無為法也是空的,這前面意思都說過,有為空跟無為空。有為法是真的無有自性,因緣和合而生;無為法是佛假立這個名相,讓我們知道離開有為法,有真正的無為法。怎麼證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證得。只要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是有為,你就見不到無為。無為是什麼?無為是涅槃法,無為是法性。法性沒有名、沒有相,老子《道德經》上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說這個意思。
底下十八,「無法有法空,謂無法有法相不可得,名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都不可得。「又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法,皆不可得,亦名無法有法空」。《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什麼?說現在,現在已經成過去了,根本就沒有現在。沒有現在,哪有過去未來?這些我們都必須要從量子力學報告裡面來解釋。那就是說一切法全是從波動頻率產生的,這個波動是思想的波,佛法裡面講起心動念,這叫無始無明。無始就是什麼?沒有開始,它動了,動了之後它就不停,它就繼續動。繼續動,它就會受念頭的影響,善念能操縱波動現象,惡念也能操縱波動現象;善念所操縱的境界好,善境界,四聖法界,不善的念頭是六道輪迴,六道裡頭善念,三善道,惡念,三惡道,統統是波動現象發生的。波動是念念不住,是個無常的相、是個幻相、是個不可得的相,念念都不可得。
現在科學家也知道,空間跟時間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佛在三千年前就說過了,時間跟空間在百法裡頭屬於不相應行法。所謂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名詞來說是抽象概念,沒有事實。空間、十方是抽象概念,哪來的事實?我們住在香港,說廣州在我們的西方,菲律賓在我們的東方。如果我們住在菲律賓,香港在西方,台灣在北方。所以到底哪裡是東,哪裡是南,哪裡是西北,它不定,要看你人在什麼地方,沒有一定的,時間亦如是。所以只是個抽象概念,不是事實。我們現在執著把它當作事實,那它就變成事實,雖變成事實,是假的事實,不是真的事實,這真相都必須了解。那真實的是什麼?真實是如如不動,心底裡頭一念不生,你才住在真實。人住入這個境界,心定了,心定什麼?這個動就緩慢了,就緩下來了。緩下來什麼?我們身體情緒都緩下來,我們的衰老緩下來,我們的壽命緩下來了,緩下就延長,自然的現象!急躁的人短命,沒有心的人長壽,沒有念頭的人,什麼是非好歹都不放在心上,這種人長壽。所以古人講「憂能使人老」,過度的憂慮就變成疾病,這些話說得都非常有道理。
十八種空,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十六空都在裡頭,這表中道。說金剛杵,金剛杵裡頭表法,「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這金剛杵表法。
五佛,《佛學大辭典》,「五智如來,金剛界五智所成之五如來也」。第一個「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所成」。第二個「阿閦如來,大圓鏡智所成」,轉阿賴耶識就成大圓鏡智。第三「寶生如來,平等性智所成」,就是末那識,轉末那為平等性智。「無量壽如來,妙觀察智所成」,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轉成就是西方阿彌陀佛,妙觀察智。第五「不空成就如來,成所作智所成」。成所作,眼耳鼻舌身這五識轉過來的。《菩提心論》裡面說,「東方阿閦佛因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這在南方,是末那識轉成的。「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是第六意識。「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毘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中央就是大日如來,毘盧遮那就是大日如來,密宗稱大日,華嚴稱毘盧遮那,轉八識成四智。
轉識成智,一定從因上轉,因上只有第六、第七是因上轉,前五識跟阿賴耶都是果上轉,意思就是說只要六、七轉了,第八跟前五跟著一起轉。所以功夫要用在第六、第七。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執著裡頭當然有分別,執著重、執著多,分別少,第六意識分別多,執著少,要從這裡下功夫。轉第七識,我就是不執著了,轉第六識,我不分別了,對於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是智慧,那叫照見,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那叫看破。沒有分別執著,叫如如不動。我看得很清楚,我不迷惑,智慧。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相,不是真的,所以對它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禪定。這叫定慧等學,有智慧、有定功,定功就是不分別、不執著,智慧就是清楚明瞭,一絲毫不迷惑。蕅益大師《要解》裡面所說功夫淺深,就是講這回事情。功夫淺深,特別是在定功,我能不分別、我能不執著,看這個東西什麼?像看電影一樣、看電視一樣,看破世界,世界是假的。
那災難的問題,國內有些同修告訴我,有些人用我的名字,或者在我的講演裡頭斷章取義,在國內造謠生事,說我教大家怎麼樣去躲避災難。我沒說過,問我的人很多。好像我在去年,是不是去年寫的?對,去年,我寫了這份東西,這個是說明我對這個劫難的一個態度。「劫難來臨,該留者留,該去者去。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在劫者逃不了,躲不過;不在劫者,遇著大災難,也能平安度過。現前唯一能救自度他者,就是聽《大經解》,依教奉行,老實念佛,放下萬緣,求生淨土。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只有念佛改過才能夠減輕災難,其他方法來不及了。息妄念一切隨緣就好」。這是我給大家講的話,與這個不相應的都是別人造謠生事,希望同修們要留意,不要上當。
前幾年宗教局長葉小文先生,在香港訪問的時候,邀我在一起吃早飯,告訴我,國內有很多不法的分子,打著我的名義造謠生事,做一些違法的事情。他說你都不知道?我說我真不知道。他說這沒有關係,由他們宗教局,國家安全單位,他們來處理,我非常感謝。尤其這幾年,年歲大了,哪裡都不想動了。所以你要問我,災難,我在什麼地方?我在香港,我哪裡都不去。我們只要一心念佛,一心修善積德,以這個功德迴向,希望災難能減輕、能化解,有沒有效?好像有一點效果。理上講決定講得通,因為境隨心轉。
中國人講究風水,看風水裡頭也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如果這兩句話我們真正參透了,我們就相信,今天的災難是眾生共業所感。在海外許多人問我,哪裡最安全?我都告訴他,中國最安全。為什麼?我說你仔細去觀察、去想想,自古以來,哪一個族群老祖宗積德,他的後代一定好。從這一點來看,只有中國千萬年來老祖宗統統是積德。中國把積德,修善積德疏忽了才不過兩百年,兩百年前,哪一家不學倫理、不修道德?家家都修!滿清末後一百年疏忽了,那是慈禧太后幹的;民國成立,國家一直在動亂,把這樁事情忘掉了。畢竟祖宗積德的時間久,根深蒂固,我們過去在湯池做這個實驗,馬上就發現,很快就發現,人性本善,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非常深厚,人就是沒有人教,一教馬上回頭、馬上覺悟。所以中國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那些小災難是什麼?小災難是警告、是懲罰,我們把老祖宗忘記了,老祖宗懲罰,不會把我們滅亡。可是其他地區不是,讀歷史你就曉得,在全世界修善積德只有這麼一家,我們自己要有信心。
自己心善、行善,真正是個善人,佛經展開,「善男子善女人」,不但你自己不遭難,你所居住的那個地方災難就會少,大災難變成小災難,小災難變成無災難。希望我們在電視機面前的同修、在網路面前的同修要明白這個道理,認真努力學佛、念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學佛要有智慧,不要被人蒙蔽、不要被人欺騙,凡是做這些不法的事情,他們的心行不善,災難當中,恐怕不容易躲避。躲到哪裡都沒有用處,躲它幹什麼?現在科學家都懂得了,用善心善行來改變環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