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一集)  20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2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頁最後一行:

  「又布施治慳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進治懈怠,禪定治散亂,智慧治愚痴」。如果這六個科目將所對治的煩惱統統斷盡,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了。所以布施圓滿不是對外,是對內,我們的慳貪這個念頭沒有了,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不對外的。持戒也是的,持戒,我們不善的念頭、不善的習氣統統斷盡,持戒波羅蜜就圓滿了。所以上面是六個法門,下面就是我們六種的毛病,我們六種惡業,這個惡業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這六樣東西都沒有了,就成佛了。於是我們就知道,大乘教裡法法都圓融,都不可思議。十善滿了成佛,六度圓滿了也成佛,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自己肯定、承認自己有這六種煩惱,有這六種習氣,那你就不能不修,修這些方法確實可以對治。不僅是釋迦如來如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用這個方法成功的、證果的,也都用這個方法去教人。他自己親身做到,成就了,所以他有信心,這六個方法教眾生決定能成就,像他一樣的成就。

  我們看這段經文,六度跟四弘誓願原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你看「願行六度」,願是菩提心,行是菩薩行,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後面「常行六度」就是「煩惱無邊誓願斷」,「迴向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四弘誓願跟六度是一樁事情,四弘誓願要真正能夠圓滿,落實六度,四弘誓願才真圓滿;六度不圓滿,四弘誓願就不圓滿。一個是願,一個是行,願行永遠分不開。所以慳貪要捨,它不是好事情;規矩一定要守,那就是戒律很重要。前面舉了兩個例子,《梵網經》上的,「不做國賊,不謗國主」。引申的意思,我們存心決定不能傷害任何一個人,不能傷害任何一個眾生,這是不做國賊的意思。賊是賊害、害人,搶人是害人,偷人也是害人,不能做這個事情。不可以用任何手段非法取得利益,那統統都是盜戒。別人不是甘心情願送給你的,是被你的威勢逼著不敢不送給你,這統統都是屬於盜戒,決定不能做。

  決定不要發脾氣,發脾氣這個事情我常常講,發脾氣對別人的傷害三分,對自己的傷害七分。怒氣傷肝,常常發脾氣會得肝癌,你說你冤不冤枉,是這麼來的。對別人傷害小,對自己傷害大,得不償失。所以了解的時候你決定不肯幹。懈怠決定障礙自己成就。今天要成就,方東美先生講的話是六十年前講的,我常常跟諸位說,六十年前,學校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那時候我想跟他學哲學),你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個話意味很深長!那方老師在學校教的那一套,不就是應付學生,應付而已,不是真的。是不是這樣?是這樣的。這是有道理的,學生只能聽一分你就教他一分,你教他兩分,那一分沒聽進去,你白教了,白費力氣,就不必教了。可以教就教,不可以教就別教,這是教學的原則。學生不能接受,勉強教,沒有用處,他能接受多少老師心裡有數,老師教學有經驗,能看得出來。真想學的真教他,不真想學的,反正學校念書求的是分數,老師教學是為了生活,要拿一點鐘點費,拿一點工資過生活,各有所需。老師有沒有真的老師?有,我那時候還真有。那在學校為什麼不認真教?我們就明白了。所以你真想學是另外來教,我們又沒有繳學費,跟老師那麼多年,沒供養,那時候沒有錢,生活很苦。

  到他晚年,我照顧老師,晚年,我出家了,供養的很多,所以有能力照顧老師。特別是老師往生之後,師母我照顧她就很多,這是師徒之間的有義。老師不在了,老師三個小孩都在外國留學,都在美國,沒回來過,在台灣我們學生有義務照顧夫人,常常看她,有欠缺的時候一定要盡力幫助她。老師的兒女跟自己的親兄弟一樣,但是現在這個社會,連父母都不養了,還談什麼兄弟?這倫理沒有了。在古時候,老師全心全力把學生教好,為什麼?他沒有後顧之憂。學生將來發達了,他的家庭、他的子孫有人照顧,無後顧之憂。現在沒有了,倫理沒有了,道義沒有了,這個世界不像世界。佛門裡面還有那麼一點點,在我那個時代,出家那個時代還不錯。過了這一甲子,中國是一甲子六十年,現在跟那時候差好遠好遠。那時候出家人還能有互助,現在沒有了,都是各人顧自己,不顧別人。佛法為什麼衰,道理就在此地。

  真學,自己只要有精進,這六種毛病你用這六種方法去斷,特別是自己能夠精進不懈怠,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成功不怕,我們自學,沒學歷,我們也不需要學歷,學歷是假的。尤其是佛教的教學,沒有名利。這個世界上需要佛教教學的地方很多,我在外面跑得很辛苦,許多地方都希望我長住下來,但是地方太多了。所以在當時,三十年前的時候,我每次在國外轉一圈之後,回到台灣一定要去看老師,向老師匯報這次旅行的經過。一方面請求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一個人太孤單,如果多有幾個同學多好,我們在國外互相聯繫、互相照顧,能夠做出一點事情來。老師最後,我這個要求總說了好多次,最後一次,老師說「你替我找學生」,我從此以後不再說了,我找不到。我心裡也了解,他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一個聽話的學生?真正肯聽話,真正肯幹,不怕艱難,我找不到。所以我就曉得,他也找不到,這個事情可遇不可求。

  沒有老師能不能成就?能成。孟夫子就沒有老師,他師法孔子,孔子那時候已經過世了,孔子的著作留在世間,他就依照孔子的著作學習,學孔子,學得很專。有疑問,孟子那個時代還有孔子的學生,還有不少學生還在世,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學成功了,成就超過孔子那些學生。你看中國人稱夫子是至聖,稱孟子是亞聖,他自學成功的,超過當時跟孔子的那些人。所以古人稱他為私淑弟子,老師不在了,他跟他學,學得很像。在中國歷代都有這種人。司馬遷,寫《史記》的,他學左丘明,左丘明不在了,左丘明跟孔子同時代的人,司馬遷是漢朝人。學古人,那是什麼?專攻《左傳》,這是左丘明的著作,一生專門學《左傳》,學得很像,變成一代文豪,這司馬遷。還有一個人,韓愈,這大家曉得,唐朝大文學家,唐宋八大家第一,排第一位的。他跟誰學的?他學《史記》,司馬遷。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的文章寫得確實跟《史記》差不多,媲美。這都是做古人的私淑弟子,歷史上這種人很多。

  到我們這一代我還看到,方豪,那時候在台灣,他是天主教的一個主教,不是很大的主教。他的教堂跟我住的地方很近,我進出都要從他教堂門口經過,我們認識了。他初中畢業,沒有學歷,政治大學文學院的院長,以後他是院士。初中畢業,也是自學,專攻《宋史》,宋朝的歷史,他就學這一部書,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對宋朝方方面面,你去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變成專家,這個成就了。只要是一門,持之有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老祖宗告訴我們的祕訣,成功的祕訣。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心要用得專,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方神父制心於《宋史》,他成功了。

  我在當年也很想一生專攻一部,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沒有緣分。我自己沒有道場,國外的緣分是從李老師那裡來的,李老師辦慈光大專佛學講座,那個講座的學生我都認識,這麼來的。他們以後到國外去留學,散居在國外,外國的因緣就是他們邀請。所以我講的東西講得很多,講了幾十部。如果說專門學一部的時候,不一樣。現在我們在香港有這麼一個小地方,可以長住,長住,我們不是受人家的邀請,我們自己做主,一門深入,專攻《無量壽經》會集本。我的目標是十年,如果我還能夠活十年,我這個任務就可以完成,一年講一部,講十部。也是做樣子給大家看,十年要是定在這部經上,給諸位說,會得念佛三昧,會開悟。那時候往生不一樣了,不但預知時至,可以自由往生,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住幾年沒關係,一點事都不礙,得大自在,好處太多了!一定要認真,不能懈怠。一般人像我這個年齡,不看書了,好好的去頤養天年。我每天讀書不會少於四個小時,我就是讀《無量壽經》,決定不能放鬆。

  禪定治散亂,散亂就是我們的念頭不能集中。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修禪定?用念佛。不要去學打坐,不必去搞那些,我們的心定在阿彌陀佛,那就是禪定,就不散亂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世出世間一切事與我無關,我這個佛才念得好,才真正得念佛三昧。佛弟子的工作就是講經教學,我們今天講經教學沒有學校,古人還有個塾,叫私塾,塾就是學校,私塾是私人辦的,現在講佛學院這一類的。那個也有麻煩,你看現在我們用網路、用電視多自在,學習的人很多,都不見面,這個好,真的是一點心都不操。會學的沒有一個不成就,不會學的什麼?學習的夾雜著慳貪、破戒、瞋恚、懈怠、散亂,那也不能成功。這些毛病不去掉,學東西全是障礙。什麼是魔?叫煩惱魔,六個大煩惱魔在你的身邊,你還能成就嗎?布施、持戒這六波羅蜜,這是六大金剛,你能夠信任它,它們守護你,把這六個魔趕走,你就一帆風順了。所以不能散亂、不能愚痴。前面這個六條你做到了,智慧自然開了,為什麼?定能開慧。散亂心愚痴,制心一處就開智慧,智慧不是外頭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

  所以底下這句接得好,「常行六度,是即煩惱無邊誓願斷」,你看這句講得好。我們怎麼斷煩惱?六度沒有離開心,六度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在這裡再給諸位強調一下,講經,六度統統具足,為什麼佛弟子一定要複講,道理就在此地。你每天要講,你每天要準備功課,這六條全都具足你的備課才圓滿,你的講經才會有進步,才能夠攝受人心,別人聽了歡喜。如果還有這六種障礙,你的經講不好,經裡面的意思你看不出來。那怎麼辦?只能夠照著別人註解去看、去講。這是初學佛的時候,自己煩惱重,沒有根柢,最初學習老師教我們講註。講註要守住講註的原則,註裡頭有,講,不要加自己意見進去。為什麼?古人說得好,經教「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唐朝百丈大師的公案。你講錯了要負責任,我今天講古人的註子,我講錯了他負責任,他註解有錯誤,不是我講錯誤。我們當年學講經,老師用這個話鼓勵我們,我不敢講,怕講錯。老師說講註解,這條路好。

  註裡面有淺深不一樣,初學的,我講淺的,看不懂的,看不懂的不講,念,照念可以,我把它念下去,不解它的意思,這個可以,沒有過失。強不知以為知那就有過失,不能勉強,這一點很重要。許多人犯過失就是充面子,自己不是真正知道的,勉強去講,講的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個因果責任自己要負。講註就跟會集經一樣,字字句句一定是原文的,我們講註只不過是把這些註解,我看懂了,古註多半是文言文,等於說我看懂了,用白話把它講出來,大家好懂。因為別人手上拿的是經本,不是註解的,我講台上放的是註解的,這對於初學就放心了,當年李老師教導我們。到自己真正有禪定、有智慧,自己確實有領悟,行;不到那個時候,不加自己的意思。這個根柢愈厚愈好。

  所以講經,學講經要記住,不要求好,求好心切都有障礙。求什麼?只求沒有過失,這就是好。行家來聽,挑不出過失,講得雖然很淺,沒錯,這就叫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永遠保持這個心態,你會成功。許許多多失敗的人都是好高騖遠,求好心切,最後失敗。穩穩當當學下去,他自然就成功,不要著急。凡是急躁的,很短時間效果就成了,你去看歷史,壽命不長,為什麼?它來得快,它去得也快。什麼個道理?沒有那麼厚的福,福報現前,享掉就沒有了。慢慢的,百鍊成鋼,古人講大器晚成。

  在近代,印光法師給我們做了好例子,印光大師什麼時候出來弘法人知道他?七十歲,七十歲以前沒人知道,你說人家那個底子多厚。不要說別的,單單講他在普陀山藏經樓的樓主,就是管《大藏經》的,在那裡幹了三十年。這個三十年,在《大藏經》庫房裡頭天天讀經,他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你說這個底子多厚,厚積薄發。又何況人家在那個時代,二十幾歲古文的功底就很好了。他被人發現,七十歲被人發現,八十歲圓寂,弘法只有十年。十年,他老人家的影響,最近兩百年當中沒有人超過他,發揮這麼大的力量。這是什麼道理?一點名利心沒有,不求聞達。這是現在一般年輕人的毛病,要求如何打造自己的知名度。這個念頭裡頭帶著什麼?貪、瞋、傲慢、還有嫉妒,都有這種心態在裡頭。這個什麼?這個不能怪他,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哪能沒有?沒有的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佛菩薩再來的,肯定有這個習氣。這個習氣就是布施跟持戒能對治,後頭有個忍辱,這三樣東西對治,把自己壓下來,求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覺悟就開悟了。清淨平等是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之後你自然成名。

  這個裡頭,李老師一生教學,台中辦班培養我們這一代,他很用心,把他的一些經驗都告訴我們,希望我們不犯前人的過錯。自己成就之後,還要有法緣,所以鼓勵我們要懂得結法緣。法緣什麼?法緣從布施上結的。老師每個星期講一次經,他講經的時候我們二十多個同學都做義工,幹什麼?接待,做招待工作。聽眾到這邊來,我們在門口迎接,發經本給他。老師交代我們,你們有能力,買一點糖果,一個人送一個,結緣!一定笑面迎人。年歲大的,帶他到講堂去,給他找個座位,請他坐下,非常親切。你跟眾生有緣,將來你就法緣好。修四攝法,真幹。老師在那裡常年講經,一個星期有一次,這個機會我們不能放過。

  所以,上台講經,六波羅蜜都全的。我們上台,用我們的身體、用我們的體力、用我們的精神、用我們的智慧,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的功德勝於外面的財;換句話說,三種福報都能得到,能得到財富、能得到智慧、能得到健康長壽,所以講經一舉三得。一定要非常認真、非常負責任,全心全力去做準備工作。講經勸導大家學習,大家得到的,老師說頂多三分,自己得到的不止七分。因為你自己全心全力去備課,你得到是圓滿的,別人得到多少那看他的緣分,他的福德因緣。有人得的多,有人得的少,不是每個人得同樣的利益,不是的。

  「自覺覺他,以己之覺,普覺眾生」。法藏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要學他。自覺之後才有能力覺他,就是以自己之覺普覺眾生。普覺眾生裡面最重要的是表演,是要做給人看,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現在社會是普遍喪失信心,跟我們那一代比差很遠。我們這一代自己還能成功是什麼?有信心,現在人沒有信心,普遍的沒有信心。沒有自信心,他對父母不相信,夫妻不相信,父子之間不相信,沒有相信的人。信仰宗教也是半信半疑,不是真信,所以真的東西他得不到。你說這多難,多不容易。我們這些人,人數不多,天天在一起學習,社會上大眾看我們是什麼?異類。這些人迷信你看迷到這種程度,他們是這樣看待我們。他們如果是真的明白了,他也就來了,他不會來。所以實實在在不容易。

  我們現在用的工具好,這也是早年方東美先生特別提醒我。那時候說說而已,為什麼?不敢想,哪有這個力量。電視是論秒算錢的,哪有這種能力?想都不敢想。沒有想到晚年真的我們用這些工具了,我們用網路大概有二十年,衛星今年第十年。這個工具好,可以面對全世界,大家都能收看得到,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能夠在一起學習,每天四個小時。我們將來希望,我們也沒有任何學校什麼的,不需要,我們這個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再要有幾個老師一起好好的學,我們希望每天講經能到八個小時。八個小時,每天做三次的播放,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三次,因為時差不一樣,三段播出,全球都沒有問題,都能在他很好的時間他可以選看,真方便!我們不妨礙別人,別人也不妨礙我們。我們這個小小道場,人家來看到瞧不起,好,平安。廟太大了,人家到這裡來幹什麼?動腦筋怎樣奪取你,你有麻煩了。我們這裡,送人家人家都不要,最平安、安全的。我們的標準很簡單,每天能吃得飽、穿得暖,有這麼個小地方可以遮蔽風雨,又可以在這裡平平安安的學習,心滿意足了,沒有任何奢求。這心可以定下來了,定下來學東西快。所以我們念念普覺,用這種方法,用電視、網路、用光碟,能夠普覺眾生。

  「以己之行,導引眾生」。這都很重要,我們自己的做法,做出樣子給大家看。在這個時代就用這個方法,可以。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真幹,我們要實質上的利益,不要虛名。十年前,我講經四十三年,今年二0一二,五十四年了,十一年前,澳洲大學送給我博士學位,我沒找它,它主動找我的。偶然的我們到學校去訪問校長,在一起聊天,他問我,你講經教學四十三年,有沒有遇到問題你不能解答的?我想了一下,好像沒有。他就把博士學位送給我了。當時我不要,我說這個東西對我沒用處。他告訴我,你一定要。我說為什麼?他希望我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它的目標是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這個會開了到現在四十多年了,一九七0年代開始召開。這麼多年來愈開愈亂,衝突頻率年年上升,沒法子化解。

  所以我跟他談,他問我一些問題,我把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中國這個國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從秦始皇統一一直到現在,維持大一統,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每個朝代建立大概都有一百五十年到二百年安定,太平盛世,這全世界歷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國有。所以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對中國人沒有不佩服的,這些外國人。靠什麼?靠文化、靠教育。中國自古以來把教育擺在第一,國家所有一切設施統統為教育服務,教育帶頭,現在講掛帥,是教育掛帥,幾千年都是這樣。在家庭也是教育掛帥,家教擺在第一位,其他的都在後面。現在這個社會是經濟掛帥,經濟是什麼?大家都要爭,那就是提倡競爭,學校也教人競爭,把世界爭成這個樣子。競爭再一提升,不就是鬥爭了嗎?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死路一條。中國人不是的,中國人從小教讓,你看小孩的時候教忍讓,長大了懂得謙讓、謙虛,成年的時候走向社會了,禮讓。大家都讓,這個世界哪裡會有衝突?

  這些道理、事實外國人聞所未聞,這個方法好,所以要我到聯合國去講。他說聯合國不邀請和尚,不邀請宗教人士,聯合國裡有一些宗教人士,都是大學教授,都是博士學位,它是邀請專家學者。所以逼著我一定要我接受。那時候還有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我們都常常見面的,這樣才接受下來。先後三個學校送博士學位給我。所以這些東西,你教學教了四十年,就有人家主動給你,他學校的光榮。你真有成就,誰都願意給你,我們不要,人家送來。這也是對你的德行、學術一種肯定,比你在學校讀書拿到那個博士學位更有價值。

  所以老師教我,一生自然有佛菩薩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要操。我相信老師這句話,一生都遵守。所以萬緣放下,沒有操心的地方,這個生活就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任何壓力。身心健康,在這個時代過這樣的生活,所以我感謝方老師,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享受到了。要不是他的指點,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生活。愈是到晚年愈自在,到晚年慢慢成熟了。將自己的,德是功德,「迴向眾生,是即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修學的功德、自己講經的功德、教學的功德,全都迴向給一切眾生。真誠心去迴向,有緣的眾生能感受到;沒有緣的眾生,感受他自己不知道。

  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沒有度的有情眾生要幫助他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已經入佛門,皈依三寶了,要幫他成佛。「拯濟負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實攝四宏誓願。」用什麼方法幫他成佛?淨宗法門,他能夠真信、真願、真肯念佛,他決定得生淨土,他能生淨土就是幫助他成佛。蕅益大師說得好,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法門的殊勝,真正是難信易行,難信幫助他信,這個功德無量無邊。修功德從這個地方修,才叫修真實不可思議的功德,幫助人往生,勸修這個法門。

  再看下面第五段「堅求正覺」,這全是講的法藏比丘。

  【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這一首兩句偈,我們就知道了,哪一個重要?求正覺重要。供養恆沙諸佛如來是修福,修福固然重要,修福要不能往生,就變成六道裡面的福報。這個福報,你要細心去觀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講經教學的人,有戒定慧、有六度,不能往生,來生在這個世間,人天大福報,很多都是在人間的帝王。帝王有沒有好下場?帝王造多少罪業,你就曉得了。這叫做三世怨,大乘經上講的,第一世修大福報,第二世享福,享福又造作無量的罪業,福享盡就墮三途去了。不能享福,不能發這種願,世間名聞利養不能沾。所以學佛要知道,學佛就是求成佛,求成佛一定擺在第一位。淨土宗求成佛的方法最簡單、最容易、最可靠,而且最快速,成就高。釋迦牟尼佛介紹,十方諸佛做證明,能不相信嗎?不相信,自己吃虧。

  我們有沒有過不相信?可能有過很多次。在今天我們這樣虔誠的心來學習佛法,決定不是初學,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學。有沒有遇到淨宗?有。為什麼沒去?不相信,信心不夠。這一生又遇到了,看這一生能不能相信,如果不相信,那就再等下一生;下一生的時間好長好長,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李老師說,我們一失人身,長劫輪迴,時間是論劫數算的。了解事實真相,這一生非把握不可,我就想這一生去,決定去。你有決定的願、決定的信心,你就決定去得了,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不能再幹傻事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恆沙者,指印度恆河之沙」。這是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在恆河流域時間很長,所以數量之多通常都用恆河沙來做比喻,大家都很親切。「因恆河沙多,又因大眾眼見,故佛常引為喻」,用它來做比喻。文的意思是「假令供養如恆河沙數無量諸佛」,聖就是諸佛,「不如求正覺,堅勇而不怯」。一定勸導我們堅勇,勇猛精進,求生淨土。別的法門難,勇猛精進未必你能夠求得到,為什麼?斷煩惱太難了。這個法門最大的好處,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為什麼?這句佛號就是斷煩惱、就是消業障,佛號念好了,煩惱、業障自然沒有了。你要問多少時間?最短的,一天就行了,《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就成功了。你看到哪裡去找這個法門?最長的,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裡面去看大概是三年,就成功了。真叫易行,它真難信,真的易行。

  易行裡面,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一個人,宋朝的瑩珂法師。他學了幾天?三天,念三天佛,真信,誠心誠意。他是個出家人,破戒,惡習氣很重,禁不起誘惑,真叫心浮氣躁。還算不錯,他還有一點善根,他相信因果。他自己知道,出家像他那種行持一定墮阿鼻地獄,想到地獄苦他就害怕了,自己必定墮地獄。向同學請教,有沒有方法救他,能夠讓他不墮地獄?同學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每看一個人都感動得痛哭流涕。這本《往生傳》看完了,他效法這些人,自己寮房關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感動!百分之百的真誠。

  佛來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等你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他很有智慧,他告訴阿彌陀佛,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阿彌陀佛答應他了,告訴他,這樣好了,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當時把他帶走?當時帶他走,他一個人得度,三天之後帶他走,連我們現在人都得度了,你看影響多大。做樣子給後人看,這個重要。他高興了,歡喜了,房門一打開,告訴大家,我三天之後往生。廟裡沒有一個人相信,好在三天時間不長,看你走不走。三天之後真走了。他要求大眾,那天早晨做早課,希望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當然歡喜,我們念佛送你。念到一刻鐘,中國古時候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他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看到了,跟大家告辭,他走了。真走了,沒有生病。三天!不是假的,《淨土聖賢錄》不會捏造這個故事,我們要相信。這是我們的好榜樣,給我們真正的信心,我們一點都不懷疑。災難來的時候我們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答應,真的一叫就來了。所以今天什麼樣的災難不驚不怖,要保持鎮定,一點恐慌都沒有。平時就要訓練自己,絕不可以心浮氣躁,心要保持定,常在定中。定在哪裡?定在阿彌陀佛,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我們『堅勇求正覺』,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堅固的心,勇猛精進求生淨土。

  再看底下,「今此經文,正與《華嚴普賢行願品》一味」。念老舉《行願品》的經文,「《行願品》曰: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這擺在第一句。法供養是什麼?依教奉行。經教不是學了就算了,講給人聽沒用處,自己真正做到。心裡頭確確實實有阿彌陀佛,口裡頭有阿彌陀佛,行為當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阿彌陀佛是勸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勸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語意不離開這個。一部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可以,淨土五經一論,五種都修,行,五種當中專修一種也行。這部經是《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它集得非常好。佛在五種原譯本裡面所講的,這個本子把它蒐集得一句也沒漏掉,讀這一本,五種原譯本全讀到了。所以這是最好的會集本,善本。

  我是李老師傳給我的這個本子,今天無論什麼人反對,我不能反對,我有老師教的。我要反對了,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這個罪名可不得了。所以我說,全世界人反對,我不能反對,我有師承。老師沒有傳授給你,你可以反對;老師傳授給我,我不可以反對,我要依教奉行。我依教奉行不能往生,我的老師負責任。我們對老師要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還學什麼?所以反對的人愈多我的心愈堅定,決定沒有動搖,堅定的信心從這環境當中能夠見到。不但沒有動搖,我還發了個大願,從今而後專講這部經,其他的不講了。你愈反對我就愈專。活一天講一天,快樂無比!學這部經就是入無量壽境界,無量壽境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快樂,還有什麼地方快樂?所以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從哪裡來的?從《無量壽經》上來的。

  所以你看,第一個,如說修行供養,第二個,「利益眾生供養」,要幹,全心全力利益眾生。印光大師在晚年,早年不行,早年窮和尚,沒人知道,沒人供養,七十歲一出名可不得了,供養人可多了。他老人家有智慧,也給我們做了個示範,所有供養做一樁事,印經布施。他做得很專,用這些錢辦了個印刷廠,蘇州報恩寺裡面的弘化社就是印光大師他建的。弘化社自己出版書,在那時候鉛字排印。所有供養都做這個弘化社的經費,自己一分錢沒有自己用,真的是好榜樣。我出家跟他學這個,所有的供養全部是印經、印善書。

  現在我們講這部《科註》,當然我們要印這部《科註》,大量印,分送給全世界。許許多多人在網路上收聽、在電視上收聽,所以我們每堂課把這經本的頁數報出來,他們拿到這個書的時候,都能夠對著這個頁數來聽講,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同修個個都有分,希望大家輾轉流通。輾轉流通的方法,現在科技發達,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很小的機器,裡面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去年講的,《淨土大經解演義》。一共一千二百個小時,現在做到一個盒子裡頭,全的。很便宜,真好!能夠看到畫面,能夠聽到音聲。再配一本書,你說過年這個禮物多好,真好。我們今年的過年禮物就是《大經解科註》,將來講完之後,你看有這麼個小盒子,真方便。一遍沒有聽懂,聽兩遍,無限制的給你講,人怎麼能夠不成就!

  古時候難,沒有這些工具,老師講一遍,不講第二遍,你要忘掉了你就沒有辦法。現在可以,老師可以給你講一千遍,可以給你講一萬遍,只要你自己願意聽。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就開悟了。這麼好的工具,我們要會用,如果不會利用的話就太可惜了。我也看到是錄音的,沒有畫面,錄音,那機器更小,可以放在口袋裡,也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完整的一部《大經解演義》。這些好工具我們要充分的去利用它,現在講經的人少了,這個可以代替,學習方便。一門深入,十載寒窗,你就成功了。就這一門,除了聽經,就念阿彌陀佛,萬緣放下,什麼事都不要管,什麼都隨緣,不要執著,不要跟人家爭。一切,像我一樣,都請佛菩薩安排,我們一生再不要操心。佛菩薩安排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自己沒有意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會得大自在。

  「攝受眾生供養」,如果遇到有緣的同學,要幫助他建立信心,幫助他建立信心、願心都是屬於攝受,引他入門。「代眾生苦供養」,在現在這個苦難的世界非常有必要,我們自己能多吃一點苦,希望眾生少受一點災難,這個話是真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毀謗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都造很重的罪業,我每天講經都給他們迴向,縱然將來他墮惡道,也少受苦。我希望慢慢的他們能覺悟、他們能回頭,不墮惡道。造再嚴重的罪業,只要一口氣還沒斷,都有救,念佛統統能往生,彌陀的願力不可思議。只要能懺悔,只要能改過,一念、十念必生淨土,我們將來到極樂世界還會再見面,大家都是同參好友。

  無論你用什麼心態對我,我不介意,沒放在心上,我對你恭敬,我對你讚歎,我看你像看阿彌陀佛一樣,不然我這六十年佛不叫白學了!學了六十年,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心地清淨快樂,沒有一個怨恨的人,人人都是佛菩薩,人人都是善知識,統統在幫助我。毀謗是消我業障,他怎麼不幫助我?他幫助我,我的業障、煩惱、習氣就這麼消掉的。如果我要是接受,我就會生怨恨,生怨恨的時候麻煩來了,造成什麼?造成長劫輪迴,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個錯了,那不是學佛,學佛是把冤結全部解開。冤家宜解不宜結,學佛的人會解,統統解開了。你不解,我這裡解開了,我這裡解開,你就結不上,所以你肯定也化解了。這個好,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不跟任何人對立,不跟任何人衝突。所以佛法能化解衝突,佛法能帶給社會安定和平。湯恩比博士為什麼讚歎佛法?為什麼說佛法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他懂得。

  學佛的人心地慈悲,沒有怨恨,殺他,他也不會怪你,也不會怨恨你。經上有例子,釋迦牟尼佛前世修忍辱,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凌遲處死,沒罪。一點怨恨都沒有,感謝歌利王,什麼原因?因為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他提前成佛。對他不但沒有害處,好處,讓他提前成佛。他本來是在彌勒菩薩之後成佛的,彌勒是賢劫第四尊佛,釋迦是第五尊,因為這樁事情釋迦牟尼佛提前,彌勒菩薩退後了。所以,忍辱仙人告訴他,我成佛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個得度成阿羅漢的憍陳如尊者,就是那時候的歌利王。佛說話算數,不是隨便說的,成佛真的,歌利王頭一個證阿羅漢。你看看佛法它怎麼樣化解對敵、化解紛爭,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用忍辱、用智慧,決定沒有絲毫怨恨。這是我們在今天社會迫切要學習的,要真學,學到智慧你會得大自在,你就有智慧。現前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你有衝突,我沒有衝突;你有災難,我沒有災難;你生煩惱,我很快樂,我生歡喜。你說佛法多殊勝,這世間還有哪個法子能跟它相比?有更好的我就會學習。代眾生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些造作罪業的眾生,我們代他受苦,讓他減輕將來在果報上所受的苦。現在他不知道,到那時候他感恩,他才會認錯,他真的錯了。我們也不希望他將來怎麼樣,我們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就要這樣做法,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是這樣做。

  「勤修善根供養」,世間善根,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痴,菩薩只有一個善根,精進,這個要勤修。對世出世法沒有一絲毫貪戀,沒有瞋恚、沒有愚痴,勇猛精進。「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業就是教學,不能不教學,不教學不是佛弟子,這裡講了。釋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你能不教學嗎?人家四十九年沒有中斷過。出家人的事業就是教學,是個職業的老師,選擇佛法來修學就等於進師範學校一樣,師範學校畢業了,一生服務於教育界。佛門就是個師範學校,世間所有這些教育都包括在其中。主要的,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提升到最高的,就是科學的教育、哲學的教育,世間教育全包括在其中,不教學、不上課那怎麼行?哪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菩薩業要懂。「不離菩提心供養」。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念念不離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行,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前面所說的,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這就是說,大乘經上常講,若以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都比不上為人講四句偈的功德,《般若經》上佛說的。為什麼?大千世界七寶供養只能解決他物質生活問題,他不能開悟。物質享受再豐富,離不開輪迴,離不開十法界;四句偈的供養讓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作佛去了,那怎麼能比得上!所以佛法重視法供養,道理在此地。我們送人家禮物,送一部經比什麼禮物都貴重。經要印得精美、印得莊嚴,讓人家看到生歡喜心,不學佛也捨不得丟掉,這個現在我們可以做得到,成本高一點不要緊,讓人生歡喜心。草草率率不行,人家請的不尊重,這個效果就達不到,一定要莊嚴。大本便於在家裡閱讀,小本可以隨身攜帶,各有各的方便,統統可以流通。

  這幾句話是比較,說法供養的功德不可思議,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真正功德利益就在這一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你看這多重要。佛從哪裡來?從佛法裡頭生出來的,沒有佛法就沒有諸佛,所以佛法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