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二集)  2011/1/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24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九十三面,第三行從當中看起,我們把文念一段:

  「故本經中,與會諸大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之德者,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利利他,無有窮盡之德。」我們念到此地。十大願王講過多次,文字雖然不多,每一句裡面含的事理都是無窮無盡,所以每一次講的也不盡完全相同,大家都可以互相參考。前面講到「隨喜功德」,現在我們講第六「請轉法輪」。從第一到第五都是成就自己的德行,自行,下面這兩句是化他。自行之後要化他,化他之前一定要自行,自己德行、智慧沒有現前的時候,怎麼能夠幫助別人?所以發心弘揚正法,這十願不能不認真學習。

  「法」是大乘教裡面將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用一個字做總代名詞,這個代名詞就叫法,所以佛法無邊。佛是覺悟的意思,宇宙,在佛經上講,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無量無邊,你對於這些無量無邊的法你統統都明瞭、統統都覺悟,這談何容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諸佛菩薩那種恭敬的心就會生起來。他真的是了不起,崇高的道德、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樣的人在一切眾生裡頭到哪裡去找?這些人都是無量劫的修學累積而成就的。那我們今天能做得到嗎?可能。為什麼可能?我們過去生中也有無量劫,你能說過去沒修過嗎?沒有學過嗎?如果過去沒有修學過,今天你決定沒有這個緣分,聽到佛的名號,聽到佛的經典,沒有緣!所以我們就能肯定,我們過去生中曾經有多生多劫的修學。為什麼沒有成就?這就是自己的業障太重,所以修學沒成就。就用這一生來說,這些境界都可以能體會得到,我們聞法、接觸到佛法這麼多年,有人初學才接觸幾個月,幾個月成就就很可觀。古人所謂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就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就變成雲煙,沒有了。這是什麼?業障、習氣,你沒有能力敵過,自己過去生中雖然學了,功夫不夠,不得力。如果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你功夫得力,你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那種人學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佛都在眼前,沒改變。所以從這種現象我們就能體會到,自己過去生中肯定學過,善根福德因緣不足,這就顯示出業障很重。

  如何來補救?補救的方法,古人說「勤能補拙」。勤,佛法裡面叫精進,只有精進能夠彌補我們過去修行的不足。精,簡單的說就是要專一,這是精。不能學多,不能學雜,學多、學雜就不精。用力多而成就少,如果精一,用力少而成就大,不一樣!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祖慈悲教誨,我們疏忽了,我們聽過這個話,不是沒聽過,自己也會說得出來,但是沒做到。我們細心觀察古今中外真正修行成就的人,他得力之處,實在說就在一個「勤」字,精勤。所以六度、十度裡,精進是菩薩第一善根,善根能生一切善法。我們的修學,過失就是把我們的精力分散、時間分散了,所以學了多年只能學一點皮毛常識,佛法裡的精髓沒得到,古人講的法味沒嘗到。嘗到法味你就有法喜,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完全不一樣!古德說了一句話說得好,「世味哪有法味濃」。一般人貪圖世味,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圖這些,修學聖賢、佛法也用貪心來學,貪多,別人學一樣我學十樣,別人學十樣我學一百樣,結果別人成就了,我們自己沒成就。貪多嚼不爛,這囫圇吞棗,這是錯誤,不能不改!

  現在人修學,也有很多很用功的,方法有問題,更深的問題,古人修學他根紮得好,現在人沒扎根,所以怎麼用功都比不上古人,根沒紮好。包括我自己,我也是根沒紮好,現在知道,但是來不及了。根是什麼?我們常常聽到人家說扎根教育。中國在古代,對於扎根教育非常重視,誰替你扎根?母親。五倫裡「夫婦有別」,夫婦結合組成一個家庭,家庭最大的任務是什麼?傳宗接代,讓你這個家族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不至於中斷,所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說給誰聽的?說給做母親的人聽的。「後」不是子孫多、兒女多,不是這個意思,兒女當中要有出色的人出來,他能夠繼承你的家道、繼承你的家學、繼承你的家規、繼承家業,這個叫你有後人;兒女再多,沒有辦法繼承,一個都沒有,那你家叫家破人亡。這個重擔是母親的責任,你說母親多偉大,母親多重要。母親培養下一代,給他做扎根教育,從什麼時候做起?從懷孕時候開始,胎教。中國的古禮,懷孕之後那個禮,在這十個月當中,做母親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情緒、舉止會影響胎兒。如果有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行(言語、行為),胎兒就受了不善的影響,將來生出來之後不好教。如果懷孕期間,起心動念純淨純善,言行舉止都如理如法,這個胎兒他所感染的就純正,將來很好養,聽話。小孩出生之後,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這叫扎根教育,扎根是這個地方紮的,三歲之前。父母、大人在嬰兒面前一定要守禮,規規矩矩做給他看,他雖然不會說話,他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模仿、已經在學習。到三歲這一千天,這個根叫根深蒂固,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這個根紮得好,八十歲都不會變,你說這個多重要。我們這一代沒有了,我上一代也沒有了,再上一代已經疏忽了,大概在我的高祖父母還可以,還像個樣子,曾祖父母就疏忽了,父母就沒有重視這個扎根教育。

  我們讀到中國古禮才明白,人是教得好的,聖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華嚴經》上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傳統教學當中也常說,人人可以為堯舜,堯舜是古聖先賢當中的榜樣,大聖大賢的模範,人的本性就是那個樣子。如果沒有教?沒有教就染成習性,所謂是「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就被染污了。所以「性相近,習相遠」,本性是一樣的,都是佛性,習性就不一樣了,這就產生變化。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小時候沒有受到這個扎根教育,現在怎麼樣?補習,不補不行,不補成就不了!補什麼?補《弟子規》、補《感應篇》、補《十善業》,這三樣東西都是在小時候,三歲之前,母親、家裡面的大人要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我們這一代很不幸,生在亂世,滿清亡國之後,中國這塊土地混亂了,軍閥割據、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生存在這個環境當中,所以教學疏忽了。我們不能責怪父母,不能責怪祖先,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好,「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把我們教好,「殊無怪也」,佛不怪我們,也不怪我們的父母、祖先,這是大慈大悲,這是儒家講的忠恕之道。不必再責備,要緊的是怎麼補課。真正發心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我們如果認真努力,用兩年的功夫把這個課補起來。兩年的功夫,德行就是補《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要把它做到,這個東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講的,是我們實際上的生活行為,要做到。另外一個做到的就是文字。你要想弘法利生,發這個願,那就是從前李老師教導我們的,你一定要通達世出世間法。通達佛法,你講經契理,通達世間法,你講經契機;通達佛法不通世間法是契理不契機,通達世間法不通達佛法是契機不契理,都不行。那我們要涉獵世出世間法,頭一個是文字,這些經典、古籍都是文言文寫的,你必須要學習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不難,老師教導我們,你能夠背誦、能夠講解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我們講堂這邊的《四庫全書》你就有能力看,五千年文化遺產這把鑰匙你就拿到,你就得受用。你不懂文言文展開經卷你看不懂。《大藏經》是用當時白話文翻譯的,也就是很淺的文言文,可是沒有文言文的基礎你還是不行,所以必須要用一點時間。我以為是兩年,一百個星期,一個星期去背一篇古文,一百篇,兩年你就能背一百篇古文。一百篇古文,不但你能夠讀、你能夠寫。你只要有這個條件,你的宏願就能圓滿,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你可以做得到,沒有這兩個基本條件是決定做不到的,所以得辛苦兩年。

  我們學淨宗,現在年齡都不小了,大概都四十以上,真是有難處!那怎麼辦?有人來問我,我們《無量壽經》四十八品就好像四十八篇文章一樣,我用這個來做古文讀行不行?行。能把這個背出來,也能夠講得清楚,大概你讀經沒有問題,三藏十二部你有能力閱讀。要背、要講。講解,黃念祖老居士註得好,你看他引證,引經據典,總共引用一百九十三部經論;換句話說,讀他的註解,也就是說你讀過一百九十三部經論,所以一門深入可以。但是中國的古籍,文字比這個深,至少你還要去讀五十篇古文,這個古文最好是選,在古文裡面去選五十篇。這個工作最近蔡禮旭老師他在做,他一共選出一百六十二篇,他把這個題目給我看了,選得很好。在這一百六十二篇裡面你選個五、六十篇把它念熟,兩年時間,我們這個基礎才紮得穩。有這個基礎,十年之後,你還有八年,「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十年之後,你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很出色的一位漢學家。四十歲開始可以,五十歲成就。中國東北劉素雲居士,五十五歲開始,六十五歲成就,這是非常好的榜樣;五十五歲都不止,六十五歲成就。這次跟著我一起,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到處有人請她講演,非常受人歡迎,真是古人所說的,「十載寒窗,一舉成名」。講得很內行,講得很道地,不像是初學的,真有老法師的那個味道。這些人都給我們做榜樣,勉勵我們認真去修學。

  十年之內,最好是不出門。你看古大德人家的成就,一生住在一個山上、一個寺廟,不出大門的,他心是定的。到處跑他心浮動,很難成就,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強。能不能十年不下山?這要有恆心、要有毅力。我過去曾經六次訪問日本,我去參觀日本的比叡山,日本人稱比叡山是佛教的母親。日本有十三個宗派,十三個宗派的祖師,開山祖師都是在這個山上修行的。十年前我去參訪的時候,我就向他們請教,他們的住持請教,那些祖師們在比叡山居住時間多長?就是他下山。他告訴我,最長的三十多年,最短的大概是十六、七年。人家的成就,就從這幾句話當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所以學院在此地建立,我們提出九年的修學,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是不是時間太長,能不能七年?我在日本訪問之後,我的心就定下來了,九年不長,比起比叡山修行的這些大德們還差很遠,他們最少十七年,我們這才九年,一半。

  可是九年有沒有成就?沒成就。為什麼沒成就?我們的根沒紮好,在這上疏忽了。九年在此地,雖然沒什麼大的過失,也沒什麼大的成就,成績平平,所以我希望往後再九年,大家成績出來,這是我對學院同學們的期望。今年十月,我們做個十週年紀念,希望二十週年紀念,淨宗學院有幾個出色的漢學家、祖師大德出現。不是做不到!怎麼學成的?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人督促你,完全靠自己自覺、自悟、自修,自己成就自己,這個地方提供你一個良好的修學環境。只要把三個根紮穩,《無量壽經》能夠背誦,背誦之後要依教奉行,會背、會講,不能行,沒用處。《無量壽經》裡面的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裡面的教誨變成我們的行為,你就成功,你就是一代的高僧大德。佛法重在實行,能行當然就能講,能講未必能行;能行自己才得到真實的功德、真實受用,能講未必能得到。

  所以請轉法輪是請自己,不能請別人。為什麼許許多多年輕人,發心的時候很好,最後都被淘汰掉,什麼原因?沒有能力降伏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是五毒。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就是用扎根的教育來對治。《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教育,《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十善業道》是大乘教育,你能把這三個根紮好,你就有聖賢的基礎。你能夠一心,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專學《無量壽經》,專宗淨土法門,你會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你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教導傳統文化一定非常出色。在網路面前的同修,在電視機面前的同修,人人都有分,只要照這個辦法去做,沒有一個不成功。

  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初成道的時候三十歲,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法是師道,沒有人來請佛說法佛就走了,他就入般涅槃。人間看到這個出家人在畢缽羅樹底下打坐,入定了,沒人理他,出定之後沒人認識他。眼看著釋迦牟尼佛就想滅度、想走了,淨居天人看到了著急。淨居天在第四禪,就是五不還天,他們看到了,他們下來,變化人身,跪在佛面前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佛答應,這才住在世間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三百餘會。這是淨居天人積的德,要不是他,釋迦牟尼佛就不見了。也許那些淨居天人也不是凡夫,可能都是大權示現;真正是六道凡夫,就是天人,也沒有這麼大的智慧跟福報來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所以弘護正法,這兩願是無量無邊的真實功德。今天我們請轉法輪,請自己轉法輪;請佛住世,請自己住世,外面人沒有人知道,誰請你?所以自己要請自佛轉法輪,請自佛住世,這就是請佛講經。

  我們知道世間人講修福,修最大的福報、最殊勝的福報是什麼福報?古人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你看看許多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他們知道,請佛講一部經。時間短,三天、五天講一部小經,時間如果長,有個半年、三個月可以講一部大經。講經的福,冥陽兩利!開這個法會,講經就是法會,參與的人聽經覺悟了,消業障、開智慧;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眾生,那個人數比我們多,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他們都來聽,一樣的消業障、開智慧。以這個福德迴向虛空法界,迴向這一個地區,消除災難,百事興旺,你說這功德多大。請誰講?當然最殊勝的是有修有證,證果的人,請他來講,這功德大;沒有證果的,不得已而求其次,要找有真修的人來講,也能夠得福。如果講的人沒有修行,那變成世間法,現在所講的學者、專家,他們能說,他沒做到。他給你講佛經,這是佛菩薩做的,我們做不到;給我們講四書五經,這是孔子、孟子他們做到的,我們做不到。那就變成什麼?世間善法,不能說沒有好處,有好處,不大!像今天這個社會問題解決不了,今天地球的災變沒有辦法化解。真正有修、有行,這個功德可以化解災難,那證果就更不必說了。所以世間人修學功德,第一功德就是請法師講經。

  法師這個名詞諸位要記住,對佛法有修行,真修的、真能講的都叫法師。法師這個名詞,不一定是出家人稱,在家人也稱,這是佛教裡的名詞術語,我們一定要懂。和尚、法師,在家出家都可以稱,在家人可以稱和尚。和尚翻成中國意思叫「親教師」,好像學校裡面的老師一樣,他直接教我的,現在講指導教授,那我稱他為和尚,這個非常親切,他直接教我的。那學校老師很多,沒有上我的課的,我們一般就稱老師,就是法師,法師不一定上過我的課,但是和尚一定是直接教我的。所以在家,我學佛法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我稱他為和尚;出家很多老法師,他沒有教給我,我稱他法師,我不稱他和尚。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一定是出家人,這個稱呼我們要搞清楚。所以法師,男女老少、出家在家,只要他懂佛法,他能夠把佛法講給我們聽,我們都稱他為法師。所以在家可以稱和尚,可以當和尚,而且你可以教出家的學生。

  這個事情,釋迦牟尼佛在世就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世尊當年在世,有一個大德居士維摩居士,維摩居士講經教學,你看釋迦牟尼佛讓他的學生目犍連、舍利弗這些人都去聽講,他們見到維摩居士,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一樣,頂禮三拜,右繞三匝,禮節完全相同。這就是說明佛法是師道,老師第一大。他是在家居士,但是他是老師的身分,你雖然是出家人,你是學生的身分,你就得尊師重道。由此可知,世尊當年在世同時是兩尊佛出世,一個示現在家,一個示現出家,釋迦牟尼出家佛,維摩居士在家佛,地位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一出家就好像我很了不起,我是眾中尊,我得比人高一等,這出家能成就嗎?高一點是什麼?傲慢心起來了。你出家不生智慧,怎麼生煩惱?出家生智慧才對的,生煩惱就錯了。這是一定要懂得,佛門這些規矩、這些稱呼,然後我們才曉得佛法是教學,實實在在它不是宗教。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創教的這個老師,本師,自稱為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跟佛是師生關係,跟菩薩是同學關係,菩薩是老師前屆的學生,我們是後一屆的,我們前後同學,這個關係。雖然是同學,他有能力教導我們,所以我們也尊稱他為老師。可是菩薩看我們一定是師兄弟,對我們非常愛護,也時時刻刻在幫助我們。

  第七句「請佛住世」。請法師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講一部經容易、好辦,我們租一個場地,邀集一下志同道合學佛的朋友,佛友,我們請法師來講經,大家都來聽經。短的時間三、五天,長時間一、二個月,通常一個月是最多的、最普遍的。在國外比較辛苦,國外的工作每天八小時,一個星期工作五天,兩天休假,所以一個星期最好講經的時候只排在星期六跟星期天,他有時間來聽,如果每天講,他沒有辦法來聽。所以我們在國外講經,一個星期兩天。其他五天怎麼辦?特別是對初學講經的,如果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不會成就的。所以我們就找老人,退休的老人,他沒有工作,我們找這些人。不是星期六,不是星期天,我們找這些人,找個三個、五個給他們講經。講經不能中斷,天天要講。每天,當年老師教導我們,每天至少要講一個小時,天天不能中斷,一個人也能講,兩個人也能講,不一定要講台,這樣自己才能成就。

  請佛住世,這就是正法久住。怎麼住法?要幫助下一代。佛法不能在我這一代中斷,要幫助底下一代,後繼有人,正法就久住。道場不重要,這個諸位要知道,道場如果重要的話,釋迦牟尼佛當年為什麼不建道場?他建道場太容易了,他的俗家是王族,有能力給他建道場。我們在經教裡面常常看到,拜他為老師的,當時大國的國王有十六個,這十六個國王每個國王給他建個道場,我相信那很容易的事情。為什麼他老人家一生一個道場都沒有,都是住在樹林裡面,「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過這樣的生活。釋迦牟尼佛入滅也在樹林裡頭,不在房子裡頭,真正做得乾淨俐落給我們看。這在講真修行,我們比不上人家,人家每天晚上野外露宿,身體健康不生病,金剛不壞身,我們如果到外面樹下去露宿一夜,第二天要進加護病房,不能跟他比,我們今天住這個房子要生慚愧心。跟佛比,跟佛當年弟子比,我們差得太遠,能可以不用功嗎?能可以不發憤嗎?

  所以道場的建立有沒有必要?有必要。怎麼建立法?建立學校。要知道,佛法傳到中國,寺院庵堂全是學校,教學的場所,藏經的場所。經書需要好好的保管,要圖書館,佛家叫藏經閣、藏經樓,這是供養法寶的地方,是一個道場主要的建築物。殿堂是教室,大雄寶殿是集會的地方,也能夠當大教室。所以建一個道場,我主張建學校。佛法要走向現代化,要走向本土化,這不是我倡導的,佛法本來就是。佛法在哪一個國家,佛像面孔要像那個當地人的相貌,他有親切感。你們仔細去觀察,在中國塑的佛菩薩像像中國人,日本人造的佛菩薩像就像日本人,泰國的佛像像泰國人,緬甸的佛像像緬甸人,這什麼?本土化。道場的形式也要本土化,還得要現代化。

  我好像是在八幾年的時候第一次回到中國,到北京跟趙樸老見面。我們同鄉,所以見面非常親切,聊得很開心,談了四個半鐘點,他接待我們吃晚飯。我們有個團體,好像二十多個人,我就跟他談到道場的問題,古代遺留下來的這些道場,名山寶剎,能不能做正法久住的道場?給諸位說,不能。為什麼?觀光旅遊的人太多,從早到晚接應不暇,人都個個忙得精疲力倦,哪有時間念佛?連念佛的時間都沒有了,看經、研教就更談不上。好不好?好事,繼續去做,這我的看法;所有古時候的道場恢復起來,統統做旅遊的事業,對國內、對外國進行機會教育。人家來觀光旅遊給他介紹,這些佛菩薩形像,這些藝術它代表什麼意思,把表法的意思告訴大家,這上課。人家來參觀旅遊是交了學費,一定要學一點東西回去,不讓他失望。

  關於正法久住的事情,最好建大學,仿照外國大學城。像我在美國看到許多,一個學校它就是一個城市,建大學城。因為交通方便、資訊發達,不要建很多,全國像中國這麼大,建十個道場就夠了。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建一個道場,你想學哪個宗派,你就到那個道場去學習。這個道場裡面一定兩個部分,一個是學院,一個是學會,學會是修行的,學院是研究經教的,有解門、有行門,向這個方向去發展,好!趙樸老很贊成我的想法,佛法就會興旺起來。如果國家向這個目標去發展,應該首先辦研究院,培養師資。硬體的建設很容易,有錢就可以做,誰來教,這是個問題,所以先辦研究所培養老師。一個宗派能夠有五、六十個老師就行了,這個大學城它就能建造。希望中國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都能夠有五十到一百個老師,佛陀教育就興旺起來了。這叫做「請佛住世」。

  現代的教學,最重要的設施就是衛星電視。這十個宗派就是十個學院,十個學院合起來就是一個宗教大學,就是大學。自己有衛星電視、有網際網路,每一堂課、每一個宗派可以擁有幾個頻道,讓一切大眾有機會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做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十年之後,這個時代所出的高僧大德遠遠超過古代,是任何一個時代所不及。不是做不到!現在這種科學技術的話,你說在從前,我們要聽一部經多難,這部經聽完想再聽一遍,老師不肯給你講,現在我們把它錄像錄下來,你聽一百遍、聽一千遍也沒有人障礙你。真是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聽一百遍開悟了。這是古人沒有辦法做到的,現在人可以做到。讀經,經書裡面生字很多都不懂,我們把它用錄像,把一部書錄出來,這個畫面上不要有人,畫面上是文字、聲音,你看看著文字、聽到聲音,這不就幫助你念了嗎?這個方法好,每天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播放,什麼時候有空你什麼時候就學,你的時間一點都不空過,只要會用,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人人都學,人人都成佛了,人人都成菩薩了,這不就正法久住了嗎?

  所以我們不能夠學從前那個老規矩,那個不行,那個一個人、兩個人的時候,一生,經你學成了,別人學不到。現在我們可以同時,一個人學,千千萬萬人同時學習,不知道成就多少人,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也不是我想出來的,早年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那個時候的電視還沒有彩色,黑白的,他說這個東西好,好工具,要會用它,用這個方法來講經,把佛法送到每個人家庭,他可以不必到道場往返奔波,他在家裡就可以收看,就可以學習,這個工具要記住、要利用。在那個時候我們不敢想,這個東西成本太高,要花多少錢,哪來的這麼多錢?沒有想到,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成本不斷的降低。所以我們在二00三年元旦,衛星電視開播,到今年九年了,受益的人非常之多。所以道場不必很大,用這個工具可以發揮很大很大的效果,讓全世界有志一同的人都能夠在一起學習。一年可以辦一個活動,時間不要很長,一個星期就夠了,辦一個修學心得分享大會,來自世界各地方我們聚集一堂,來討論、來交流,彼此互相認識。一年辦一次這個活動就夠了,租一個大的場地,能夠容納五千人到一萬人的場地,一年舉行一次這個活動,互相勉勵。

  普賢菩薩十願,這七條是真的十願,是他的宏願,後面三句是迴向,是要把修學的功德回過頭來,歸屬我們所期望的。這迴向有三句,第一是迴向菩提,「常隨佛學」是迴向菩提,第二「恆順眾生」是迴向眾生,第三「普皆迴向」是迴向自性,就是迴向實際。換句話說,前面這十願,修學的十願,為誰做的?為菩提做的,為眾生做的,為自性做的,這個裡頭沒有自我,沒有求名聞利養,沒有求功名富貴,不求這個東西。

  迴向菩提,「常隨佛學」,我們從佛那裡得到殊勝的功德利益,讓我們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怎樣報佛恩?那就是正法久住,普度眾生。前面請佛住世是請一個善知識,偏重在個人,一尊佛、一尊菩薩、一位善知識,這個地方真的是要佛法常住世間,也就是說要讓智慧常住世間,菩提是智慧。人要都覺悟了,這個世界就是佛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裡面沒有一個人是有妄念的,沒有一個人有分別執著。那是道行天下,正覺世間。這個地方的「常」,意思是雙關語,自己常隨佛學,願一切眾生常隨佛學,那個意思深廣無盡,不能離開佛。佛是誰?佛是自己,佛是自己的自性。惠能大師開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性是什麼樣子?就是佛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了,就那麼簡單。第一句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把事實真相說明了,我們的自性是清淨的。有沒有被染污?沒有。自性是真心,被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從來沒有被染污過。第二句話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真心是不生不滅的,生滅現象是妄心,叫妄念。我們念頭有生有滅,那不是真的,真心沒有生滅、沒有染污。第三句就很重要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世尊在《華嚴經》上說了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能大師這句話完全相同。所以智慧不是外來的,外面沒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但有智慧、有德能、有道德、有能力,還有相好,樣樣具足,沒有一樣欠缺。

  佛說這三樣,科學家也告訴我們,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他說的三樣東西是能量、信息、物質,他講這三樣。惠能大師講這三樣超過他們這三樣。為什麼?他這三樣東西是所生的,能大師所說這三樣是能生,不一樣,智慧能生萬法,德能能生萬法,相好能生萬法。現在我們都有真心,為什麼真心裡面這些東西不起作用?真心有了障礙,這個障礙是妄心,妄心當了家,真心沒權了,不起作用了。妄心是什麼?自私自利、貪瞋痴慢、五欲六塵,這些東西當家做主,所以智慧、德能、相好統統不能現前。佛在《華嚴經》上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看說多清楚,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所以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就不能現前,你沒辦法證得;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不就現前了嗎?惠能大師憑什麼見性?就把這三樣東西放下了。他很厲害,同時一次放下,叫頓捨、頓悟、頓證,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做不到,佛有方法,佛教你,你不能一次放下,你慢慢的放。你每天都在放,每天放一點、每天放一點,你天天在放,放個十年、二十年,你的功夫就很得力,那叫漸修。像釋迦牟尼佛、惠能大師表演的那是頓捨、頓修、頓證,祖師大德為我們示現的是示現漸修,給我們做出榜樣,我一點一點的放,讓時間、讓功夫累積,同樣也能達到這個境界。

  所以要常隨佛學,不隨佛學你就跟世間人學了。特別是現在人,現在人跟誰學?跟電視學,跟網路學,電視、網路裡面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它引導你到三途。如果我們自己有衛星電視,有網際網路,我們的內容是教學佛經,教學宗教的經典,教學傳統的文化,他跟聖人學。每天打開電視、打開網路就跟聖賢接觸,他慢慢就變成聖賢,看我們怎麼個教法。所以培養師資就比什麼都重要。常隨佛學是培養師資唯一的一個方法,除了佛法之外,我對這個世間一切不接觸。我這一生有這麼一點小小成就,就用的是這個方法,至少有五十年我跟媒體斷絕關係,我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誌,這些媒體東西斷絕了,有些重要的信息,都是同學們他們節錄幾頁拿給我看。我不在這上面浪費時間,所有的時間都在學習聖賢經典,六十年,沒有一天中斷過。年輕的時候體力還不錯,每天講經可以達到九個小時。我在美國洛杉磯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找不到時間,一個星期有兩天休息,就兩天,好,兩天整天,大家想學!我們住的時間不長,上午三個小時,下午三個小時,晚上三個小時,我們這樣教。曾經有一次好像是放長假,連星期日總共有八天的時間,八天不中斷,這種機會在國外很少很少有。在台灣我曾經有過,也是很長的時間,好像有三、四年的時間,每星期排的課三十多個小時;現在我還能每天講四個小時。這都是常隨佛學。我們自己要成就,要成就佛法,要真正讓正法久住,利益一切眾生,那這個學院,要把這一句做為我們學院修學的宗旨。

  下面,「恆順眾生」。眾生習氣很重,你要不隨順他,跟他緣就斷掉,你修得再好,他不願意接近你,他不想跟你學。那怎麼辦?得順著他。我們覺得很困難,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恆順眾生的。眾生要造罪業,佛菩薩隨順他去造,造了罪業當然要墮惡道,佛菩薩很有耐心等待。惡道是什麼?惡道是消惡業的地方,他在那裡消他的惡業,惡業消了之後,他出來他就能接受了。有些人特別喜歡修福,想求福報,佛也隨順他,讓他修福報。福報修多了到哪裡去?到天上去了,天人福報大,佛也在那裡等待他。三善道是消福報的地方,三惡道是消罪孽的地方,統統都要消掉,你的心才清淨,清淨心才能學佛。所以佛家有兩句話說,「富貴學道難」,為什麼?他福報太大,障礙他修行;「貧賤學道難」,他罪孽很深重,罪苦障礙他學道。這不恆順不行,得有很大的耐心去等著,等到他的罪福都消得差不多,慢慢醒過來了。福報大也迷了,業障重是迷,福報大也迷,迷而不覺,佛菩薩聖賢對他是束手無策,只有等待。恆沒有條件,永遠要順著眾生。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外國、中國我相信都差不多,工業革命到現在三百年,前一百年影響不很大,第二個一百年就有相當深度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對聖賢的教育疏忽了,不太重視。在中國這個地區也一樣,兩百年前,中國政府是慈禧太后執政,慈禧太后對中國傳統文化、古聖先賢不像從前人看得那麼重,不重視了。滿清宮廷裡面從開國,應該是康熙時候建立的制度,禮請儒釋道的專家學者在宮廷裡面教學上課,帝王帶著文武百官來學習。而且康熙學得非常認真,他學的什麼?講完之後複講,康熙複講,讓老師、讓這些同學們來批評,學得很認真。這些講義、教材都在《四庫》裡面有,《四庫》裡面保存著,我看過少部分,看他們在宮廷裡面講些什麼、怎麼講法。這個制度一直到咸豐,咸豐死了以後兒子很小,同治,實際上是慈禧太后執政,把這個制度廢除了,不再邀請學者到宮廷裡面去講學了。國家大事怎麼辦?她真的是搞迷信,駕乩扶鸞,慈禧太后喜歡搞這個,國家大事都請鬼神來指導應該怎麼做法,就把她國家亡掉了。對傳統文化疏忽了,國家不重視,人民也就散漫了。滿清亡了之後,到今年一百年,這一百年不但做的人沒有,連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現在提到中國傳統文化,講到儒釋道,一般人都非常陌生,不知道這什麼東西。反而不如外國人,我們接觸許多外國人,談到傳統文化,他們都還能懂得一點,在國內沒人懂得。這不能怪人,誰都不能怪,這是二、三百年歷史造成的。所以我們得要學佛陀恆順眾生,要順著他,慢慢的來提醒他。

  我們有緣,這個緣是聯合國促成的。我移民到澳洲來,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昆士蘭大學的校長派了兩個教授到這個地方來找我,我想他們是應該知道,在過去我在新加坡住過三年半,幫助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所以邀我跟和平學院的教授舉行一次座談會。我參加了,聽取他們的報告才知道,大學裡面有和平學院,全世界只有八個學校,以前沒聽說過學校有和平學院。他們研究的主題,實在講就是消滅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以這個為主題。它有研究生,有博士學位,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大多數都在聯合國工作,從事於外交的工作。我們來討論如何用真正和平的手段,來從事於和平工作。以前他們化解衝突的方法,西方人的觀念是以鎮壓、要報復,用鎮壓、報復演變成恐怖戰爭,演變成這個,他就曉得這不能解決問題,這個往下去愈來愈嚴重,所以真正想用和平的方法解決。我聽他們報告之後,他們讓我說話,我說這個問題就像大夫治病一樣,一定要把那個病源找到,對症下藥才能有效,你們現在這個,我覺得沒有把衝突的根源找到,所以很難解決問題。根源是什麼?我說根源在家庭。他們感到很驚訝,從來沒有想到過衝突發生在家庭。我告訴大家,那是十九個教授,還有幾個工作人員,一共會場只有二十多個人。我說你們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離婚率是不是很高?大家知道。我說這個離婚率不要小看它,它是衝突的根源。你看夫妻衝突,夫妻衝突一定會造成父子衝突、兄弟衝突、鄰里衝突,這樣的人走進社會,他能跟人不衝突嗎?這他們沒想到,他聽了之後還覺得有一點道理。我說還有更深層的,更深層的是什麼?我說你本身跟本身的衝突,在我們中國人講,本性跟習性的衝突,本性是善的,本性本善,習性不善,善與不善衝突了。這個話翻譯都很難翻,不容易翻,他們沒有這個概念。最後我就舉例子,譬如說利,這個利害、利益當前,你第一個念頭想到,我自利還是利他?當然是自利。好,我要自利,你也要自利,我們兩個是不是發生衝突?那他明白了。我說如果利放在面前的時候,我們都想到利他,衝突就沒有了,這是根本的根本。

  那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後,學校邀我下個星期再來一次。第二次去的時候學校準備聘書,聘請我做他們學校教授,我說這個沒有必要;校長還送學位給我,我說都不需要。格里菲斯大學校長,兩位校長對我都很不錯、很好,一定要我要。我說為什麼?他說:你這些理念,確實可以幫助聯合國解決問題,希望你能夠代表學校、代表澳洲去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聯合國邀請的是專家學者,他不邀請和尚的,所以這個學位教授你一定要接受,你用這個資格去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這樣我才接受了。

  這些年參加了十多次,我們把中國古聖先賢這套方法,怎樣化解衝突,從本身到家庭、到社會、到國家民族、到國際上和睦相處,這套道理講給大家聽,聽了都歡喜。可是會後,在一起聊天吃飯的時候就告訴我:法師,你這是理想,做不到。這給我是非常重大的打擊,為什麼?沒信心。那怎麼辦?想到現在相信科學,科學唯一的是拿證據來,沒證據我不相信。所以就逼著我想方法,我得做個實驗,找一個小區,我們真的在這個地方來啟動傳統文化教育,用《弟子規》做實驗。這個小區是個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不算多,我讓這個小區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我們大家統統都來學《弟子規》。預定是兩年到三年會看到效果,沒想到祖宗之德、三寶加持,不到四個月效果卓著。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當時我們大家心裡頭一句話,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一教就回頭,證明了《三字經》上所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不善是習性,你把這個東西好好的講清楚、講明白,做出來給大家看,大家都相信了。所以二00六年十月,我們接受聯合國的邀請,在巴黎教科文總部做了詳細的報告,把我們湯池這個實驗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三天的展覽,引起參與教科文組織的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地區的代表、大使們,都想到湯池親自去考察、去看看,做成功了。所以這恆順眾生,一定要順著他,做出來給他看,他相信了。不讓他生起信心,堅定的信心,你的事情就很難成就。這對社會有利益,對國家有利益,對整個世界的安定和平有利益。

  最後,「普皆迴向」。我們自己幹這些事情能不能居功?不可以。所以事情做成之後,我告訴所有的老師,不是我們的能力,我們能力做不到。誰的能力做到的?祖宗的陰德、三寶的加持,我們哪有這種能力!我們的老師都不錯,都很有修養,都能接受這個理念,大家都承認這是祖德。說明中國傳統文化雖然疏忽一百年、丟掉一百年,那個根還在,我們這一實驗就把它實驗出來了。所以中心雖然關閉了,部分的老師被馬來西亞請去了。跟馬來西亞的緣很深,因為馬來西亞它有一千多個華僑小學,教中文的,有六十一所中學,這些校長、老師們到湯池去學習,就是我們試辦的那個時候學習。去的人很多,大概有五百多人,在那個地方學習好幾個月,他們對於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把中心老師都請去了,繼續在那邊辦學。這一次,當地有同修捐獻一塊土地,十三個英畝,十三個acre,合中國大概有將近八百畝地,我們準備建校。我去看了很歡喜,我說建校,我們範圍擴大,我給它起了個名字,他們都贊成,「馬來西亞漢學院」,在這邊專門培養師資。全世界需要漢學的人太多了,沒有老師,我們全心全力培養老師,其他事情都不幹,就幹這一樁事情。而且我們都是講教學,學校行政讓當地他們發心來承擔,我們只管教學。就是統統是教員的資格、身分,不管行政,你才能專心,管行政就要操心,就分心了,對於自己的修學就產生障礙。這是我們今天講普皆迴向的一個做法,迴向實際在現階段此時此處如何落實。所以這一次我跟大家講解普賢十願,跟從前講的不一樣,這裡面有本土化、現代化的意義在裡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