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三四集)  2011/6/3  日本岡山淨宗學會  檔名:02-039-043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四十五面第三行。

  從「此下明忙裏偷閑,精進念佛」,從這裡看起。淨宗法門修學最重要的就是念佛,所以三輩往生都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這一品「往生正因」裡面也沒有例外的,一心稱念比什麼都重要。這一品末後這一段,是說工作非常繁忙之人,沒有時間念佛,只有忙裡偷閒,但是要精進,這一句著重就是在精進。「思惟熟計,欲得度脫,即深思熟計」,我們通常講深思熟慮,跟這個意思相同,「欲脫生死」。這一句實在是修行人最關緊要的一個觀念,那就是我們確確實實是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對於六道輪迴真的沒有貪戀了,不再牽掛,這種心態往生很容易,真的是萬修萬人去。凡是念佛人而不能往生的,就是這一句的問題,他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捨不得放下,念佛念得再好,甚至於也發大乘心,修六波羅蜜,修普賢十願,最後到人間天上享福去了。功德跟福德也在一念之間,一念出世的念頭,這個心你所修的全叫功德;不想出世,還想在六道裡面輪迴,那就都變成福德,就不叫做功德,功德跟福德的差別就在此地。事相上看不出來,同樣的,用心不一樣。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念念求生淨土,不要再留戀這個世間,我們所修學的一切都是功德,都是幫助我們往生提高往生的品位。

  「願欲往生,捨穢求淨」,這個穢土就是娑婆世界,就是我們這個地球;求淨就是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建造的國土。這些道理,我們在前面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佛在經上講的,我們現在有理由相信,它絕對不是假的,那是功德自然的成就。「以一切功德迴向往生」,斷惡修善、改邪歸正都是功德,沒有一樣不是求生淨土。決定不能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不可以有這個念頭,決定不能有名聞利養的念頭,我還要在這裡求名利,那就錯了。確確實實要像諸佛菩薩一樣徹底放下,念念都是求生極樂世界。只有在極樂世界,才能夠讓我們快速的成就。因為極樂世界修學,功夫不會間斷。那個世界裡面的人,身體跟我們的身體不一樣,我們這個身體是血肉之軀,是很容易消失的,這是阿賴耶的相分。而極樂世界得的身體不是的,他已經完全擺脫阿賴耶,純真無妄,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所以他真常不變,道理在此地。法性身不需要飲食,營養從哪裡來?是自性裡面的功德,不需要外面的,所以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娑婆世界的財色名食睡,也叫做五欲,在極樂世界都用不著,那個地方沒有。

  世尊在這一會裡面,無量壽這一會,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理事都講得圓滿,讓我們讀了之後、聽了之後,深信不疑,這樣才生起真信切願,只求極樂世界,其他的一概不放在心上。早年我們年輕的時候,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淨土,老師常常勸勉我們換心,換什麼心?我們現在心裡面的妄念很多,染污很多,統統把它放下,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好,那你念念跟佛都相應,古德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真正修淨土,真正想到極樂世界,應該這個做法,這就對了。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再計較,不再分別,萬事萬物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我們的求生就得到保障,真的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晝夜常念,阿彌陀佛清淨佛國,乃憶佛念佛往生正行也」。我們心裡有佛,日夜不間斷;口裡面有佛,最好也能做到日夜不間斷。如果不能,像前面講的工作太繁忙,沒有時間念佛,心裡有,你是阿彌陀佛的心,到這邊來幹活,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利益當中,最大的利益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覺悟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身行,一個是言教。我們要把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我們真的做到,真正落實,讓社會大眾人都看到,看到他生歡喜心。佛經上所講的你真做到,十善要做到,六和要做到,三學要做到,六度要做到,普賢十願要做到,因為這個法門德遵普賢。西方極樂世界修什麼法門?修普賢法門,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普賢菩薩。我們得做到才行,做不到不行,做不到不能往生。真正做到了,無論什麼人看見你,連妖魔鬼怪看見你都讚歎你,都稱你作好人,你在菩提道上沒有障礙,冤親債主不會找你麻煩。為什麼?你真幹,你真修,你成就了,他得利益。冤親債主跟我們有緣,我們成就了,當然首先會度他們,「佛不度無緣之人」,他們跟我們有緣,他知道你有成就,他生歡喜心,不障礙你;你修假的,不修真的,他就來找你麻煩。又何況真正修行人,就得到佛力加持,就得到龍天善神讚歎擁護你,都在自己要覺悟。我們做出來,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先做出樣子給人看,然後再教人。人家向你請教,你怎麼修的,向你請教,你就可以講解給他聽,他也歡喜聽。聽明白了,他就真做。佛接引眾生、度化眾生是用這種方法。今天佛法衰了,衰在哪裡?能說不能行,說得很好,做的是另外一套,被人看穿了是一文不值,人家不相信你。所以一定先是身行,然後是言教。你沒有做到,你不能取信於別人,別人對你生不起信心。世間法也不例外,儒家也著重「先行其言」,我把我所講的老早就做到了,這是真正的教化眾生。

  「相續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這個方法好,你沒有時間,你找假日,一年當中找一個長假,能夠有十天十夜念佛,一年有這麼一次、二次,好!平常沒有時間念佛,用假期。後面說,「一日一夜,乃多善根者所需之功行也」。十日十夜是一般行人所需的功課,一日一夜是特別忙,忙著做好事。做好事得有緣分,什麼是好事?利益眾生的是好事,幫助眾生解除困難的是好事。有這個緣分遇到,盡心盡力去做,這個功德很大!《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我們遇不到,遇不到,不要去找,去找就錯了,那叫攀緣;遇到了,我們去做,叫隨緣。隨緣,你的心是定的;攀緣這個心不好,那個心是亂的。有緣,不能說不做,不做,你那個菩提心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都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見機行事。緣有障礙,這個障礙可以突破,我們要做;不能突破就不做,可以。工作實在繁忙,找一天一夜,常常能想到一個月找一天一夜,比較容易,那一個月修一次,一年十二次,也是十日十夜了。

  念佛的方法,要用印光大師的辦法。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最近的一代祖師,他所教的當然最適合現在人的根性。他念佛不用念珠,念佛最重要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這是最高指導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功夫就得力了。我們現在最困難的,我們沒辦法攝心,妄念太多,收攝不住,這樣念功夫不得力。印祖教給我們攝心的方法,佛號從心中生起,從口裡頭念出,念得清清楚楚,不要念快,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念慢一點,念得很清楚,每個字都清楚,耳朵聽,聽自己念的佛號,聽得清清楚楚。還有一個,記得清清楚楚,我這一句是第幾聲佛號,記不要用數字,只用心去記,記得清楚,只記第一句到第十句,到了十句,再從第一句到十句,念多少別管它,就是這十句,我這一聲佛號是十句裡頭的第幾句。你試試看,很攝心,為什麼?一有妄念來就錯了,錯了就不算,從頭再念。一般人大概念個一個星期,就不會錯了,妄念就進不去了。如果妄念太多的人,印祖教給我們,你把這十句分作兩段,第一段一到五,第二段不能又是一到五,一到五,那就不叫十念了,是五念;第二段是六到十,清清楚楚。實在講,心定下來,專念不困難。

  如果五句都念不下來,都會有雜念,你就用三三四,你就這個記法,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用這個方法。慢慢成熟之後,可以從一到十,都清楚,不要記多,不要二十、三十,那個就難了,只記一到十。有時間就念,出聲念,可以,大聲小聲都可以;不出聲也可以,人很多的時候,不方便,我心裡默念,心裡默念的時候,一樣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三個清楚,你就這樣一直念下去。北京胡小林居士告訴我,他用這個方法,用了四個月,一百多天,每天念四個小時,念到法喜充滿。從前念佛雜念很多,所以感到很苦惱,妄念那麼多。用這個方法之後,妄念就少了,幾乎沒有妄念了,所以這個方法非常容易攝心。開頭幾天是困難一點,生疏,不熟;念上個三天、五天就會上軌道,很快,很容易上軌道。「一向專念」,這句話非常重要。「但隨其善根於十日夜乃至一日夜能不斷絕」,重要的就是不斷絕,一天一夜佛號不斷,十天十夜佛號不斷,「命終皆得往生」。「故云」,這是經上的話,「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是「第三類正因之行人」。這一段佛說了這三類,第一類是大凡夫,第二類是小凡夫,第三類是惡凡夫,造作惡業的這些凡夫,統統都能往生。真的,善導大師講的話一點都不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

  我們今天遇的緣太殊勝,比過去三千年的人殊勝多了!為什麼?過去三千年,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講很多次,在中國《無量壽經》的翻譯,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曾經翻譯過十二次,十二種不同的版本。年代久了,有七種版本失傳。我們在《大藏經》目錄上看到有,但是書沒有了,《大藏經》裡面只有五種,十二種只剩下五種。說明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其他的經,釋迦牟尼佛只講一次,沒有講過第二次的,唯獨這個經講這麼多遍。但是這麼多的經本,每一次講的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你要每個版本都去念,浪費時間,也很辛苦,因此會集就變成特別需要。從宋朝王龍舒居士第一次會集,叫《大阿彌陀經》,乾隆《大藏經》裡面收進去了。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疏鈔》,所引用的《無量壽經》,幾乎百分之七十都是王龍舒的會集本。龍舒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唐朝翻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一會,他沒見到,所以他的會集只有四種。可是《大寶積經》這一會裡面的無量壽,有很多重要的經文,其他四種本子上沒有,這個會集就不足、不完美了。魏默深做第二次會集,這個會集本現在有。夏蓮居早年就是把魏默深的會集本重新整理,他做的這個工作,重新整理,覺得也有困難,也不方便,乾脆重新做一次會集,就是這個本子。他重新整理魏默深的本子,這個本子我們也把它印出來了,這是最早的,三十七品。現在這個本子裡頭,分的是四十八品,我們能夠看到夏老的用心,所以這個本子值得做紀念。

  這個本子經過十次修訂,成為定本流傳下來。他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給這部經做了註解,做註解是奉老師之命,真的是得三寶加持,阿彌陀佛的加持,這個註解做成功。當年我在美國講經,他到美國去訪問,期限是一個月,我們的緣在美國結的。他這個註解剛剛做出來,帶了一套到美國,四冊,油印的本子。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清楚,蠟紙油印,最多只能夠印一百張,一百張以後蠟紙就不能用了。所以他流通的本子,我估計頂多一百二十本。他把這個本子送給我,我看到非常歡喜,我跟他用電話聯絡:你有沒有版權?有版權就算了,就不談了;要沒有版權,我拿到台灣去翻印。他回答我: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所以第一次在台灣就印了一萬本,精裝一萬本。現在這個註解的流通量太大太大了,我們相信不只一百萬冊,在外面流通的,全世界流通。

  所以這一次我想想我們這個緣無比殊勝,這一本是世尊所說《無量壽經》,就是介紹無量壽的集大成!每一本裡面重要的意思全蒐集在這本裡,看這一本就等於看了五種原譯本,省多少時間。念老的註解也走這個路子,你看他引用的、引證的這些經論、註解,一共一百九十三種,看他這個註解等於看了古大德對《無量壽經》的講解,一百九十三種,都是屬於集大成!夏老是集五種原譯本的大成,黃念老是集一百多種祖師大德註解的大成,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方便。真正要發心,永遠擺脫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一切佛法,我們只要這部經、這部註解就行了,其他都可以不必了。那些東西要不要學?要學,怎麼學法?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別學,現在學耽誤時間,又浪費我們的精力,我們現在全部精神力量集中到極樂世界去,決定得生。到極樂世界頭一個得的好處,無量壽;第二個好處,那個地方老師是十方諸佛,同學是等覺菩薩,你怎麼會不成就?

  那個地方社會安定,沒有動亂,沒有像地球這樣的災變,那個地方全沒有,真正是福地。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是遍法界虛空界第一大福報的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在那裡成就圓滿的福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報到極樂世界,你就成就、就得到了;圓滿的智慧,天天聽阿彌陀佛講經,天天聽阿彌陀佛教誨。你不但能聽到阿彌陀佛,你可以聽十方一切諸佛的教誨,為什麼?到極樂世界人有分身的能力,佛能分無量無邊身,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就是分身到每一個佛世界聽佛講經,聽佛說法。你去拜佛、供佛是修福,你聽經聞法是修慧。這樣殊勝的機緣,除了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你都找不到,只有這一家!所以這個機會是不能放棄,一定要牢牢的把它抓住。這個世界再好,你壽命有限,你能享受幾年?這個要覺悟。

  縱然有這個福報,也應當把它捨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人家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繼承王位,做國王,人間的福報他具足了。人家放棄,不要了,十九歲他就覺悟,就把它捨掉了。廣學多聞好,這是知識分子心目當中所希求的,十九歲出去求學,到三十歲,我們今天講畢業了,沒地方再學了,學了十二年,怎麼樣?放下。這一放下,才大徹大悟。所以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二障破了,這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那我們還需要學嗎?不需要了。蓮池大師覺悟,說了兩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就是「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哪個想悟,你們去悟去;「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放下了,也就是說,八萬四千行門放下,無量的解門放下,只要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因為他老人家那個時候在世,《無量壽經》沒有好版本,所以中國淨土宗自古以來都是以《阿彌陀經》為標準。今天這個本子是最完備的本子,我們有緣遇到。將來末法時期九千年當中,所以一切得度的、成就的都靠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到釋迦牟尼佛法在這個世間滅盡了,它最後面,它最後還留在世間一百年。一百年滅完之後,就剩下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在那個時候聽到這句佛號的人,他有福報;肯念這句佛號的人發心往生,都能得生,這法門太大了!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解門、一切行門,我們統統擺到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暫時放下,現在要學就惹了很多麻煩,怕往生造成障礙。「此第三類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遜於前之二類」。比前面的兩種差,也就是功德不如前面兩種,但是都能往生。

  「下」,是底下這一段這四行經文。「明種種往生之人,因行各異,但生彼國已,悉是大乘,咸同一類」。這一段經文重要,往生的人,遍法界虛空界,各人的因行不一樣,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全都是大乘,為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就是四十八願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那就變成一類。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超過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有佛菩薩,超過了。我們看末後這一段經文: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末後這一行半,是說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讚歎。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行菩薩道,表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只要是發心求生淨土,是真正行菩薩道,為什麼?只有菩薩能成佛,聲聞、緣覺成不了佛,只有菩薩能成佛。發心求往生極樂世界,求親近阿彌陀佛的,那全叫菩薩,這事我們知道。而實際上我們連聲聞、緣覺不如,跟他相比差太多了。可是我們今天發一念心可了不起,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一願就超過阿羅漢、超過辟支佛太多太多了。

  「以下」,向下的經文,「明上述因行之果。因雖千差,其果一味」。我們這個修因不相同,但是得的果報是一樣的,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都得到阿彌陀佛來接引,這一點一定深信不疑,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臨終的時候,你自己看到,別人看不到,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真的往生。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決定不跟他去,你再等,阿彌陀佛一定來。妖魔鬼怪能現種種佛菩薩的境界,但是他不能現本尊。我們念念只希望彌陀來接引,彌陀是我們的本尊,他不敢變現本尊,他會變別的佛,變藥師佛,變釋迦牟尼佛,你都不能跟他去,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決定是見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你心裡很清楚,你認識,不會認錯。

  「大乘行人壽終生彼」,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盡了,壽命到了,這個時候往生的緣成熟,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悉皆得阿惟越致」,這是四十八願裡第二十願,每一個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平等了。阿惟越致是什麼意思?不退轉。不退轉有三種,三種不退轉你統統得到。第一個是位不退。位不退,小乘就證得,阿羅漢、辟支佛位不退,不會退轉到凡夫。第二種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菩薩了,他絕對不會退到二乘。換句話說,阿羅漢跟辟支佛行會退,度眾生太難了,他就不度了;這麼難度,算了,我不度你了,這就叫行退。真正菩薩的時候,難度也要度,也不會退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眾生,他絕不會退轉。所以第二種,菩薩不退。第三種念不退。念不退是法身菩薩,他的念就一個方向,無上菩提,「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一切種智,這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他沒有別的念頭,也就是念念趣向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他什麼都不求,就求這個,薩婆若海就是無上菩提,這三種不退你都得到了。最後的一種,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太難得!

  阿惟越致,我們中國普通人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阿惟越致,他就成佛了,見性成佛。所以阿惟越致在《華嚴經》上是圓教初住以上,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都叫阿惟越致菩薩。他們住在哪裡?住一真法界,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有方便有餘土,有凡聖同居土,真有,可是這裡面人的享受統統是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這個可不可思議。凡聖同居土也得到阿惟越致的待遇。也就是說,雖然你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道力等於華嚴圓教初住的菩薩。這是怎麼回事情?這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不是你自己證得的,這是福報,阿彌陀佛給你的!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那修行這個精進早晚不一樣,什麼時候你能夠把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都在極樂世界;無明煩惱斷了,你就是真的阿惟越致菩薩,那是你自己功夫證得的;沒證得的,是阿彌陀佛給你的,圓滿的福報。太稀有!自己要修成這個層次的話,要費多少時間?不是一個容易事情。然後才真正了解這個法門殊勝,方便,快速,叫橫超,它不是豎出。從娑婆世界人道,不必通過二十八層天,不必通過四聖法界,就成阿惟越致菩薩。其他菩薩修行,他必須要通過二十八層天,要通過四聖法界,最後把無始無明放下,就是起心動念放下,這才能脫離十法界,證得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不在十法界。這個道理、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你知道了,你會非常珍惜這一次的機會,這個世界再不受誘惑了,人間國王,天王我都不要。色界天王,摩醯首羅天,這是六道裡頭最高的,福報最大的,統理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色界天,色界初禪,大梵天王;摩醯首羅是第四禪,四禪天王,四空天裡頭沒有天王,這些福報最大的,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那個福報要是對比的話,摩醯首羅天王比不上下品下生,你才知道淨土的殊勝。最難得的是到極樂世界聞法修學不間斷,你一生圓滿成佛。世法裡面修到初禪天、修到四禪天,不簡單,做四禪天的天主,福報大,沒有智慧。雖然常常禮請諸佛菩薩到天宮裡去講經,有中斷的時候,不是不中斷,極樂世界彌陀講堂不中斷。這一比你就清楚、就明白,不比不知道。我們想早一天成佛,想早一天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只有到極樂世界去。

  下面說,「並悉皆紫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當作佛也。」他本來是佛,他當然在那邊成佛了。紫金色身,前面說過,這一句話是形容,紫金是最貴重的,紫磨真金色身,是什麼?相永恆不變。為什麼這個世間七寶,把金擺在第一?金不會被氧化,銀銅鐵錫都會被氧化,唯有金不會被氧化,所以金的顏色不會變。銀氧化就變成黑色,你必須要把它磨掉,白銀才能現前,但是黃金不會。這個表示什麼?金色身就是比喻佛的身永遠不會變,這叫真金色身,取這個意思。三十二相,這是世尊的方便說,古印度人認為人間大福報的人,他有三十二種福相;我們中國相書,看相的也有,福相。三十二種福相,釋迦牟尼佛統統具足,一個都不缺。佛示現在這個世間,有這個相好,圓滿的。還有一個,轉輪聖王出現在世間,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佛的三十二相清楚,很明顯;輪王的三十二相比較模糊一點,是具足,沒佛那麼清楚。這是佛的方便說,真的說呢?真的說,《觀無量壽佛經》裡有講到,佛在《觀經》上講,阿彌陀佛的身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那我們就明瞭,實際上,阿彌陀佛的身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真的。每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到達極樂世界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是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面讀到的,為什麼要相同?佛知道,在因地的時候知道,因為相貌不同,引起眾生的煩惱,相貌好的就驕傲驕慢,相貌不好的就產生自卑感,這是帶給人的煩惱。所以阿彌陀佛不希望極樂世界的眾生會有這種煩惱起現行,相貌完全相同。

  他這一願成就,所以每一個往生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化生,不是胎生,是化生,變化生。不是說從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時候,從小孩慢慢長大,不是的,他沒有變化,一到那裡去,現的身跟阿彌陀佛一樣,每個人都一樣。會不會認錯人?不會,絕對不會認錯人。那個時候你這個頭腦,電腦不如,比不上!所以一個都不會認錯。不但不會認錯,到那邊你的三明六通都圓滿,極樂世界是報得的,生到那個地方,這個能力就有了,這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你自己知道過去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宿命通都知道,別的人生生世世你也知道,他心通,全都明白了,好事情。為什麼?到最初,追到最原始,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確確實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包括諸佛如來跟自己,一個生命共同體。就像《還源觀》上說的,「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面流出來的,虛空法界,萬事萬物,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所流出來的。這個時候,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自然就流露出來,這是自性的性德。

  底下一句要說明,「諸往生者,願於何方作佛,莫不隨其心願而得成就」。這些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願於何方作佛,他還有願嗎?他要有願,他就有分別、有執著了。所以這個「願」字要講清楚,要不然會引起懷疑。這個願不是往生人這個願,是諸往生者有緣眾生的願。諸往生的人會不會到十方世界現身?不會,十方世界有感,他自然有應,那什麼人有感?這個往生的人他的有緣眾生跟他有感應道交,他有感的時候,他自然就有應。所以《楞嚴經》上的話講得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用《楞嚴經》上解釋這句話就正確,你的問題解決了。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就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叫真平等。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所以真平等,真清淨。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到西方就證得清淨平等覺。十方世界眾生有感,你就會有應。

  現代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根據他們的研究,他們發現了,我們的身體,每一個人的身體,實際上就是一個發射台。我們的肉體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它是有波動的,這個波動速度很快,什麼電光、電磁光都比不上,這個物質它這個波動,立刻就遍法界虛空界。《還源觀》上也是講這個道理,科學家證明了。《還源觀》是講三種周遍,第一個是「周遍法界」,這是說我們物質現象,還有心理現象,心理現象就是思想,我的念頭,念頭才動,也是周遍法界。所以沒有比這個速度更大,這才動,遍法界虛空界全知道,這就是感。應呢?「出生無盡」就是應,每一個波動都有回應,沒有一個波動是發出去沒有回應的,沒有,都有回應。我們這個身體同時也是一個接收台,遍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一切眾生,他們發射給我們,我們都收到,我們現在不知道,為什麼?煩惱習氣成了障礙,這個機器不靈光。可是我們發射出去,人家那個機器靈光,他收到。我們能發出去,也收到,收到時自己沒有感覺,就麻木,麻木不仁,是這種狀態。我們如果把清淨心恢復,把分別執著放下,我們接收的能力就強,就恢復了。如果到不起心不動念,跟諸佛如來一樣,遍法界虛空界這個波動我們全收到,與我們有緣的自然就有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問題解決了。

  願於何方作佛,這個「願」是我有緣眾生的願,他們想佛來度他,自然就現佛身去度他。像《普門品》上講的三十二應,他求菩薩來度他,那就現菩薩身度他。不但能現有情身,還能現無情身,神通真的是廣大,普度一切眾生!這個能力不是從外頭來的,是自己本有的。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厲害,你剛剛到極樂世界,還是凡聖同居土,你的煩惱習氣還沒斷,你就有這個能力了。為什麼?阿彌陀佛加持你的,遍法界虛空界這些有緣眾生,跟你有緣的眾生,他的信息發給你,你就能感應,你就能應他。換句話說,你就能幫助他,無論他在哪一道。這個真正是十方世界沒有的事情,十方世界必須你自己真正證得阿惟越致,你才有這個能力;也就是說,你必須要超越十法界,生到如來的實報土,你才會有這個能力。但是極樂世界有同居土、有方便土,方便土就是二乘住的,聲聞、緣覺他們居住修行的地方。凡聖同居土是一品煩惱都沒斷,見思煩惱都沒斷,他們住的地方。但是到極樂世界,統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換句話說,怎麼加持?怕大家不好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變成你自己的四十八願,這個你就好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送給你了,你就有了,你就管用了。不但送給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經過五劫修行,所以他的功德大了。我們發願很容易,發願沒修,那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阿彌陀佛那個願是真的,五劫修行完全兌現了,這個加持你,你馬上就起作用,你所起的作用跟佛的作用沒什麼兩樣。

  因此十方諸佛才讚歎阿彌陀佛,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不是隨便稱呼的。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在經上只看到阿彌陀佛一個,沒有其他的佛是這種稱呼。所以你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地方還能不去嗎?你要是不發心去,你是糊塗到所以然處了。遍法界虛空界找不到這麼好的地方,而且我們遇到就有緣去,現在就是具足的條件。《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是什麼?能信、能理解是善根。什麼是福德?我真信,我真想去,就是福德。緣是遇到了,不遇到這個經,不遇到這個註解,沒搞清楚,半信半疑,那就未必能成就。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一點懷疑都沒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這一條路,就是一條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直捷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感恩,同居土裡面有阿惟越致的待遇,這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我們得感恩!怎麼報答?阿彌陀佛對我們什麼希求都沒有,我們好好的聽話,好好的修行,把煩惱習氣統統斷掉,這就是報佛恩,這就是阿彌陀佛對我們唯一的一個期望。除此之外,他什麼都不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不知道這個法門之可貴;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會非去不可,什麼力量也攔不住你。

  所以「從心所願」。這個從心所願意思很深,意思雙關的,第一個是從自己的心願,是沒成佛之前。現在我們發心,我們不是發了願嗎?大家都發過這個願,不過這個願不是真的,有口無心,說說而已。「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大家都說說,說說而已,不是真的。可是到了極樂世界是變成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就是因為有這個願,所以眾生的信息我們收到之後才有反應。沒有這個願,就沒有反應;有這個願,他就有反應,就有回應。第二重的意思,就是跟我們有緣眾生他的願,他願以什麼身得度,我們的反應就是如他所願。因為阿惟越致菩薩已經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完全是應,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回應。回應一定是隨眾生,滿足他的願望。隨心應量,《楞嚴經》上佛說的。

  這個乃至於作佛,行,以佛身得度就作佛。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實在講早就成佛,他住在常寂光裡頭,他早就回歸自性。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跟他有緣,我們的信息發出去,他收到,他自自然然就現身到這裡說法。古印度這個地區希望有佛出世,他就以佛身出現。在中國這個地區,中國人沒有佛的這個概念,他有聖賢的概念,所以在中國就以聖賢身出現於世。惠能大師,在中國世間法說,他是聖賢;在佛法說,他是比丘身,應以比丘身而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無一不是隨心應量,說明阿惟越致菩薩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妙就妙在這裡。《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一條「隨緣妙用」,隨緣是現身說法,妙用是痕跡都不著;隨緣是有為,妙用是無為,無為跟有為是一不是二。從無為這邊看是妙用,從有為那邊去看是隨緣,隨緣妙用,那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圓滿的神通,善巧方便。

  「至於成佛之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成佛?「則隨行人之精進早晚而異」。所以在極樂世界,確實有人很快成佛,有人比較慢一點,為什麼?各人精進不一樣,這在極樂世界不相同的。「早日精進則早日成佛,是則平等中之差別也。平等有差別,成佛有早晚也。差別中之平等,則皆當成佛也。」換句話說,每一個人決定成佛,只是早晚不同而已,沒有一個不成佛。這是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佛。成佛是回歸自性,也就是說,在實報土裡面,將無始無明習氣斷盡了。《華嚴經》上講,實報土有四十一個階級,諸位一定要知道,平等哪來的階級?有階級就不平等了。那麼華藏海會有沒有四十二個階級?有,你看佛說得很清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是不是真有?不起心、不動念,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沒有。從性德上說,根本就沒有;但是從現象上,真有。現象是什麼?無始無明習氣有濃度的不同,它真有。

  這個習氣,古大德用酒瓶給我們做比喻,不好懂!酒瓶盛酒的,把酒倒掉,裡面擦乾淨,一滴酒都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味道叫習氣,那味道擦不掉,怎麼辦?把瓶蓋打開,放著一年半載,去聞,沒有了。所以實報土裡面的修行叫無功用道,沒法子修,就在等,等習氣哪天沒有了。習氣濃厚的,位次就低,像十住那就很濃,十行就輕一點,十迴向又輕一點,到十地就更輕,到等覺就一點點了,那一點點沒有了,他就作佛,佛叫妙覺。作佛怎麼樣?作佛就不住在實報土,實報土不見了,所以實報土怎麼來的?無明習氣來的。有習氣才有實報土,沒有習氣,實報土就沒有了。他到哪裡去了?回歸自性,自性是常寂光,他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裡頭三種現象都沒有,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那是什麼?哲學裡面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是我們的自性,完全回歸自性了。

  自性起不起作用?起作用。起什麼作用?眾生有感,它有應,它有回應。所以自性你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三種現象都沒有;你要說它無的話,它起作用,它有反應,反應可大了!實報土裡面這些菩薩有求,有求,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的求,他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常寂光裡面的妙覺如來他知道,他會到實報土裡面現身,回應。四聖法界裡面有求,四聖法界就是方便有餘土,六道就是凡聖同居土,哪個裡面眾生有求,他自然就有反應。自性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接觸到,因為它不是物質現象,我們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它不是精神現象,我們思想想不到。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我們阿賴耶對它也無可奈何,也緣不到它。這是真如,這是自性,這是真正的我,佛法到最後是把真我找出來,找到了。阿賴耶是個假我,不是真的,但是真妄永遠離不開。

  我們在學習,現在用的是網路、衛星電視,這個東西是個很好的比喻,什麼是真的?電視屏幕是真的,它什麼都沒有,但是什麼頻道它都能現,它能現的時候就有,不現的時候就沒有。不現的時候也不能說它沒有,它能現;有的時候也不能說它真有,假的,幻有。我把這個頻道關閉,什麼都沒有了。用屏幕來代表自性,來代表常寂光;用裡面的色相代表十法界,十法界有沒有離常寂光?沒有,永遠在一起,沒有屏幕你怎麼能現出來?但是真妄一定要辨別,真就是真,妄就是妄,真妄雖然融合在一起,它不一樣。到真正圓融起來,才知道真妄不二,是一不是二。可是你得清楚,不能有一絲毫含糊,含糊那錯誤,你要真正契入這個境界,契入這個境界是清淨平等覺圓滿的得到了。在這個境界裡確實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習氣都沒有,這是妙覺位;一念不生還有一念不生的習氣,這就是四十一個法身菩薩,他們帶著有習氣。妙覺不帶習氣了,這才真正證得究竟圓滿。

  「故云: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蓋謂求道之心精進不休,皆當成佛,決無違失其成佛之本願者也」。這句話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行,完全兌現了。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有人問他老人家:你老人家往生,什麼樣的品位你就滿足?蕅益大師說:我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滿足。為什麼?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說老實話人人都有分。到極樂世界成佛,不就是晚幾天而已,那個不在乎,決定成佛,一個都不漏。有能力提升品位,好事;沒有能力也是好事,只要能往生,一切都圓滿。這佛法能不學嗎?世間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東西嗎?沒有了,找不到了!世間人貪財,愈多愈好,你知道貪財的果報在哪裡?貪財的果報在餓鬼道,他將來去作鬼去了。瞋恚的果報是地獄道,作威作福,脾氣很大,地獄道去了。愚痴是畜生道,貪瞋痴感得最後的果報是三惡道。不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去搞三惡道,這叫顛倒,真的顛倒了。

  貪瞋痴這三樣,禍根,這是錯誤到了極處,覺悟的人應當先把它斷掉,把它放下。放下之後,我生活怎麼辦?你想到這些,你就不敢放下。如果你要想到放下之後,我就往生了,再不要想明天了,你就敢放下了。所以真正學佛的人,真正求往生,那種熱情、那種勇猛,就要把今天是我在這個世間最後的一天,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去想,不要想還有明天、還有明年,你就真能放下了,不再有任何留戀,往生才有把握。我們每一個念頭跟阿彌陀佛熱線交流,什麼時候去,他真來接引,絕對不會耽誤。可是你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那麻煩就大了,這個當中造成障礙。一點障礙都沒有,跟這個世間人很好處,為什麼?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我要西方極樂世界,他不要;他要名聞利養,他要我不要,好處,沒有利害衝突!他要名聞利養,我也搞名聞利養,那衝突來了。所以這個世間在我們心目當中,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說這個日子多好過!一切時、一切處,歡歡喜喜,這就得大自在。所以就是把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末後這一段,「佛告阿難」。這是最後的囑咐,實際上對我們講的。「世尊為喚起會眾之重視,故重呼當機阿難之名」。叫著阿難就是叫著我們,阿難是我們的代表人。這告訴我們,「而告之曰:以此義利故。」義,合情合理合法,真實的利益。「此處利有二義」。這是佛法講的大利益,有兩個意思:「一者堅利如金剛,可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這是堅利,堅固的利益,這是說什麼?我們的願力,堅固的利益,決定求生淨土,決定皈依阿彌陀佛。皈是回歸,依是依靠,我們今天只有回頭,在輪迴裡回頭,在六道裡回頭,在十法界裡回頭,依靠阿彌陀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真皈依了。這個弘願,能壞一切是什麼?一切世間法我不要了,我都丟掉,人間天上我都不要了;十方諸佛來邀請我,我也不要,拒絕了,我只要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華藏世界不去。我只要極樂世界,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力。

  第二個是利益,「二者利益,因此法門,能惠予」。這個「惠」是給你,這個恩惠的惠,給你,給「一切眾生真實之利也」。真實之利是幫助你成佛。要講得現實一點,大家願意聽的,給你最大的福報,阿惟越致菩薩不是最大的福報嗎?給你最圓滿的智慧。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我們什麼?圓滿的福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報,到那裡去馬上你就享受到;圓滿的智慧是在那邊去學習,天天聽佛講經教學,做佛的好學生。精進早晚,最後一定畢業,沒有一個不畢業的,畢業就是成佛。你看我們念三皈依的時候,「皈依佛,二足尊」,這個「二」是什麼?就是智慧跟福德;「足」就是圓滿,滿足了,這兩種都滿足,這就是成佛,到極樂世界去做二足尊。這個世間福報是假的,不是真的;極樂世界福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蓋謂往生法門之義理,舉體是金剛智慧,故云利(堅利)也。同時又是大慈悲之流現,普施眾生真實究竟之利。故云利(利益)」。這一點不能不知道,你要是真的知道,認識清楚,你才會下定決心,真的像蓮池大師一樣,八萬四千法門,你們想學你們去學,讓給你們學。連這個都捨掉,何況世間法!世間名聞利養,你們想取的,你們盡量去取,與我不相干。世出世間法全捨掉,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我只有一個目的,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感應道交,念茲在茲,「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他不會叫我們失望!所以這個經上講三種真實,真實之際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靈性;真實智慧,金剛般若;真實的利益,圓滿的慈悲。

  「是故無量無數等無邊世界諸佛,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這個所有功德就是四十八願,五劫修行,他的願兌現了,不是口說的。五劫沒有說小劫、中劫,那肯定就是大劫。五大劫這麼長的時間修行,四十八願願願兌現了,所以四十八願自然成就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沒有人去設計,沒有人工去建築,自然成就的。這我們能信嗎?能,佛在經上常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我從這裡去想到什麼?想到第六天,第五天欲界的,欲界第五天化樂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你看第五天的福報,心想事成,想什麼,一切變化就成就了。第六天的福報更大,不要自己想,不要自己去變,自己想了,第五天變好了供養他,送給他。我們跟極樂世界是什麼關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第五天,我們往生去的人是第六天,阿彌陀佛變化不是供養我們嗎?你說這個福報多大,念佛的福報多大!生到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所變的供養我們!阿彌陀佛為什麼這麼幹法?人家會奇怪,因為阿彌陀佛知道我們跟他是一體,他供養我們是供養他自己。所以我說了一句比喻的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彌陀佛看我們這些往生眾生是心肝寶貝,他能不供養嗎?你不去,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去了,真的是心肝寶貝,這個關係多密切!換過頭來,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心肝寶貝,你才會真正相信,才永遠不會懷疑了。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的。明白了、清楚了,這哪能不去?非去不可,而且愈早愈好,可別耽誤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一品經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