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十五集)  2010/5/2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04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十九面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又《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幽溪法師說的。小本《阿彌陀經》註解很多,註解當中,古今大德幾乎肯定,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三部註解註得最圓滿、最周詳。無論在理論、方法,都值得淨宗學人的學習,這是《彌陀經》的三種註解。這個地方說的圓頓法門,我們從古今大德把《無量壽經》也判為圓頓法門,圓頓法門只有《華嚴》、《法華》,這個經判圓頓也非常有道理,因為它是一生圓滿成就。《華嚴》、《法華》確實是上上根人才能夠受持的,中下根人確實是沒法子修學。但是淨宗不一樣,三根普被,這是上中下三根利鈍全收,只要你能信、你能行,解都沒有什麼大關係,只要能信能行。這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的,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才是你念佛功夫的淺深。這個淺深實在講就是你放下多少,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那你往生是在實報土;妄想沒放下,分別執著放下,生方便有餘土;如果說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那是生凡聖同居土。但是極樂世界非常殊勝,這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用現在科學的話來說,十方諸佛剎土都有不同維次的空間,所以證得果位不相同,他不能俱會在一起。西方世界很特殊,它那裡面沒有空間維次,四土三輩九品它在一起,沒有差別。所以生同居土就等於生實報土,像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是實報土的菩薩,在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看到他們,也每天跟他們在一起,這是極樂世界比十方諸佛剎土殊勝之處。所以釋迦牟尼佛勸我們求生淨土,十方諸佛都讚歎這個法門,在《彌陀經》上看到六方佛的讚歎,在《無量壽經》你看到十方佛的讚歎。

  《圓中鈔》裡面這幾句話說得很好,這是指一般的圓頓法門,像《華嚴》、《法華》之類必須先開圓解,這就不一樣。這個開圓解是真的開悟,然後是修行,才能修圓行,圓行是一修一切修。這個開圓解的標準太高,大乘教裡面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能夠契華嚴法會。釋迦牟尼佛當年講《華嚴經》是在定中講的,我們一般人看,佛是在菩提樹下打坐在入定,三七日中二十一天,他坐在那裡入定,殊不知他在定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這個能力的人進不去,這個定不是小定,不是這個經裡面常講的四禪八定,不是這個,這是小定,四禪八定沒有出六道輪迴。阿羅漢所證到的九次第定,《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他才能超越六道,也不過是進入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最高他能到緣覺法界,上面還有菩薩、還有佛,這他沒分。必須要大徹大悟,前面講的破三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才是證圓果、修圓行。「以階不退」,這個不退是三種不退統統都具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講圓頓大法。歷代的祖師大德對《華嚴》、《法華》,那是沒話說的,公認的是圓頓法門。《楞嚴經》也被尊稱為圓頓大法,《無量壽經》是普遍認為,為什麼?它真的是頓法。《彌陀經》上講這個法門修行多久你才能往生?《彌陀經》告訴我們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日往生就符合頓的意思。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圓的意思,所以圓頓兩個字統統具足。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指阿鞞跋致,義為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這是說出《彌陀經》,《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一個是細說,一個是略說,是一部經。這個地方所講的是《阿彌陀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莊嚴。正報的莊嚴第一個是無量壽,壽命無量真的嗎?我們在《華嚴經》裡面得到這個信息,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理上能講得通。賢首國師依照《華嚴經》的教義,取其精要寫了一篇論文,《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篇論文不長,《華嚴經》裡面的精髓統統說出來,一開端講什麼?宇宙的源起。我們讀了之後,再看看現世學術界裡面,這些科學家、哲學家他們論述宇宙源起,這一切萬法的演變、生命的由來,都比不上《還源觀》。《還源觀》裡面給我們講宇宙的本體,它有定論;不像現在一般哲學,對宇宙本體都還是有問題,沒有辦法自圓其說。佛法講宇宙源起就是講的自性,自性是很不容易理解,也沒有辦法說得出,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但是精神、物質都是從它變現出來的。所以佛法裡面講,它是能生能現,宇宙萬物是所生所現。

  所以這個地方講這是必須開圓解,圓是圓滿,對於宇宙的真相,我們常說宇宙萬有的,佛法講萬法的真相,你真的明白、真的通達,自性裡面什麼都沒有,你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能現。能現依報就是宇宙的現象,能現正報就是現自己的人身,這個正報就是講自己不說別人,自己是正報。其他的人呢?其他的人是我的依報,也就說是我生活環境裡面的人事環境;諸佛菩薩呢?諸佛菩薩也是我的依報。正報就是自己,這個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說正報,有情眾生都是正報,錯了,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有有情眾生的環境、有無情眾生的環境,現在分法是動物、植物、礦物都是我們生活環境,包括大自然的現象。我跟大自然的現象同時發生的,怎麼發生的?大乘教裡面佛常說,我們聽得也耳熟,可是它的真實義我們實在是不懂,我們聽了很模糊,似是而非,不是真懂,真懂了一定要契入,你才是真懂。如果真的契入這個境界你看到,這事實真相被你看到,在佛法裡那是什麼等次的人?八地菩薩。他在哪裡看到的?在定中看到的。所以佛法修學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密,都離不開禪定,離開禪定那就不是學佛。

  我們今天念佛這個法門,天天念阿彌陀佛是不是修禪定?是的。我們是用執持名號的方法修禪定,許多人不知道,你看看我們這個經的經題,你就曉得,是修禪定。我們用念佛的方法達到什麼境界?達到清淨,清淨心就是禪定。這個禪定功夫不高,相當於阿羅漢,能超越六道輪迴。再深一層的是菩薩的禪定,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薩成就的,這都是定。定功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就成佛了。那是我們經題後頭那個覺,那個覺是無上正等正覺,智慧開了。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華嚴經》上說得好,說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自性裡面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德能、有圓滿的相好,它沒有緣它不現,它現出的境界那叫常寂光,常是永恆不變,寂是清淨寂滅,相是一片光明。我們現在迷了,迷了常寂光就變成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是黑暗。所以現在的科學家知道,宇宙是黑暗的,一片漆黑,光明從哪裡來?光明是從恆星放光,是從這麼來的。在佛法裡面講如果你無明破了,你破了無明你見到自性,你看到宇宙是明亮的,宇宙不是黑暗的。我們今天看到晚上,天還是黑的,那就是我們無明沒破;無明哪一天破了,你完全看到是明亮的,不是黑暗的,這是佛告訴我們的。

  這個變化,實在講都是屬於念頭,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看到有一樁事情,這記載我們相信它不是假的,一定是真的,老和尚不會說假話。老和尚有一年過年,因為他住茅蓬,茅蓬距離寺院不遠,他的生活必需品是由寺院供給,過年到寺廟裡面去拿一點吃的東西帶回來。應該是黃昏的時候他就回他的茅蓬,回茅蓬走路也要走一段時間,走到半路上,遇到寺廟裡面兩個出家人都很熟,他們手上拿著燈籠,燈籠是點燃的,遇到了。遇到這兩個人就問老和尚,他說:老和尚,天都這麼黑,你怎麼不帶個燈?老和尚聽到這句話,天突然就黑了。他說怎麼回事?我沒有感覺到黑,這一聽突然就黑了。他起了個分別念頭天黑,果然是黑的。沒有人提醒他,他出來那個樣子,他永遠保持那個樣子,所以他看是明亮的。這境界不相同,都在人的一念。所以他清淨心,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就是那個樣子,保持那個樣子,能保持住,一動念頭的時候就變了,境隨心轉,這一點都不錯,隨著念頭轉。這念頭呢?念頭是阿賴耶,阿賴耶能變,如果不用阿賴耶就不會變,轉識成智這就開悟,你就再也見不到黑暗,這一片光明,大乘教裡面講「大光明藏」,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知道,晚上看到黑暗的時候,就曉得無明沒破。你破了執著、破了分別,無明沒破依舊看這個天空是黑暗的,破了無明那就不一樣。

  極樂世界這依報跟正報,正報第一德就是無量壽,壽命無量。為什麼?他沒有把時間放在心上,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的,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就沒有時空,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這個沒有距離是講到什麼?講到遍法界虛空界都沒有距離,這是我們很不容易懂的,它不是我們的常識。在我們這個地方有距離,從美國飛到此地還要十幾個小時;如果距離沒有了,一動念頭的時候美國就現前,在哪裡?這個地方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這念頭一動,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面前,沒有時空、沒有先後,這叫一真。換句話說,所有一切對立全都消除,整個宇宙是一體。所以《還源觀》裡面給我們講,物質跟精神現象,它舉的例子是舉一微塵。佛經裡面講的一微塵是物質裡面最小的,不能再分裂,最小的。現在講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不知道還能不能分,佛法就分到不能再分稱之為微塵。這一粒微塵它有波動的現象,那個波動立刻就周遍法界,所以它速度快,它沒有距離,比光、比電磁波那強得太多,光跟電磁波不能相比,它一動就周遍法界。而實際上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光波是光子,光子的活動能不能周遍法界?能,實際上它周遍法界。

  而我們在應用方面,因為我們有執著,我們這個腦子裡有距離、有速度、有先後,所以造成一種幻覺,不能得到圓滿的作用,是這麼一個狀況。同樣一個道理,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事實真相,像西方極樂世界,人沒有衰老的、沒有生病的,無量壽。所有一切動植物也無量壽,山河大地礦物還是無量壽,它沒有變動、沒有變化,它為什麼沒有變化?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大乘教裡常說,變化是識起的作用,阿賴耶起的作用,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心能現能生,能現能生不會變。我們不知道用真心,用的是妄心,妄心用阿賴耶,阿賴耶會變,千變萬化。所以極樂世界,就是一切諸佛的實報莊嚴土,都是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法相宗裡面所說的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平等真的圓滿證得,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這就是真的,這不是假,叫一真,所有一切現象永恆不變。所以大乘教不能不學,不能不認真學。我們雖然沒有證得,我們能到解悟,學多了印象深,慢慢明瞭,執著放下、分別放下。雖不能到圓解,但是跟圓解一步一步的接近,只要我們接近一些,在我們生活上就產生變化,就得到受用。不必是完全證得,你解一分有一分的受用,解兩分有兩分的受用;證一分有一分的受用,證兩分也是有兩分受用。

  這三種煩惱全放下,那是圓證、圓解、圓修,這個行就是修,圓修、圓證。大乘法自始至終給你講總的原則,就是放下。可是有很多人不敢放下,放下我明天生活怎麼辦?他會想到明天、想到明年,想到這一生、想到來世,他想得可多了!這讓他不敢回歸自性。佛講的你自性裡頭什麼都有、都具足,智慧德相不都具足嗎?相就是福報,統統具足,而且真的是自性裡面稱性的,我們諺語所講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你自己有的。我們迷了,把它丟掉,丟掉了,今天我們所有一切受用,都要自己去努力、去修得,本性裡有的咱們用不上,統統是修的。好像說你家財萬貫,你現在在外面流浪,你不得受用,在外面只好打工,打零工打一天生活一天,不知道自己家財是億萬,不知道,我們六道眾生就像這個狀況。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圓滿的性德,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只是教我們回歸自性。我們迷得太深,迷得太久,現代科技文明好像是不錯,我們也被它迷了,上了它大當。這個當是什麼?小的甜頭是吃到,付出的代價太重。什麼代價?地球的毀滅,要付出這個代價,這是非常不值得的。我們現在逐漸明白,真的感謝我們的老祖宗,我們老祖宗有智慧,兩千年前我們已經有科技這種發明,但是老祖宗他們不提升,為什麼?他們有智慧。如果科技文明沒有倫理、道德、因果、社會的基礎,有害沒有利。所以中國老祖宗教人,他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至於科學、哲學那是很少數的人向上提升,這提升就是中國稱為聖人,大聖。他們對於這些科學技術知不知道?知道,知道不願意揭露,不願意發展。讓這個世間人,過一個承平、安樂、幸福、美滿的人生,這是真智慧,這是真正的慈悲。我在書籍裡面看過,古書裡頭忘了是在哪一本,早年看過的,王莽那個時代,就有人用滑翔的方法飛行,你看這多早,以後人家不傳這個東西。三國時代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機械化的運輸,雖然那是個機械化的雛形,可是它管用,它不用人力,也不用動物的力量,它那木牛流馬聽說一天可以走三十里,它是機械化的運輸。諸葛亮死了全部毀掉,不留給後人,為什麼?他知道這東西發展下去麻煩很大。所以西方的科學家,要是受過中國傳統教育,我相信他不會把這個祕密揭穿,讓這個世間長治久安,能夠多延續幾千年。

  我們實實在在講,是這麼多年在大乘佛法裡薰修,才把這樁事情看清楚、看明白。極樂世界真正從自性裡面向上提升的,它是由內到外的,完全回歸自性,性德是圓滿的。我們今天這些科學技術跟它相比差遠了,沒法子跟它比。它應用在生活上,就是佛法講的六種神通,六通。六通是什麼?是人的本能,能夠突破一切障礙。《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明破了沒有黑暗,需要燈幹什麼?需要電幹什麼?沒有黑暗。眼的能力能夠看到虛空法界,能夠透視所有的障礙,這是什麼原因?用科學的話也能夠體會得到,它見的能力已經不受光波的障礙。我們曉得,我們眼能見,只見到光波很小的這一段,比這個波長的我們看不見,比這個波短的也看不見。如果說我們眼見的能力沒有這個障礙,所有各種不同光波你統統能看到,這宇宙馬上就變了。往下看這個地球,能看到地球裡的核心,沒有障礙,能夠看到地球的那一面,遍法界虛空界你絲毫障礙都沒有。這什麼時候?圓教初住菩薩這能力恢復,聽的能力恢復、感覺的能力恢復,見聞覺知統統都恢復。見聞覺知是自性,迷了就變成受想行識,我們今天講心理的現象,是迷的現象,覺的現象裡頭不叫受想行識,叫見聞覺知,我們把受想行識放下,見聞覺知就恢復。見聞覺知是性德,永恆不滅。真的在極樂世界叫金剛不壞身,為什麼?他不用阿賴耶,完全跟性德相應,這是正報的莊嚴。需不需要飲食?不需要。依報的莊嚴就是你居住這環境,依報裡面最了不起的一個莊嚴,諸佛菩薩天天在一起。經上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上善是等覺以上,等覺上面就是圓滿佛,真的俱會一處。

  經上,《無量壽經》講得更詳細,《彌陀經》是略說,但是這些祖師的註解註得很詳細。蓮池大師的《疏鈔》,完全用《華嚴》教義來解釋《彌陀經》,所以把《彌陀經》提升,提升跟《華嚴經》等量齊觀。讓我們真聽懂,聽明白,無論是事、是理講清楚了,我們就生起信心。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第一個目的就是要人生起信心,信心生起來之後就發願,在一般,大乘教理他願意學習;在淨宗,這個願跟他們不一樣,願生佛國。生佛國沒有別的,換個修學環境,因為你在任何法界裡面修學,總而言之,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破,你出不了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這個教區,這個教區三千大千世界,如果用銀河系來做單位,十億個銀河系,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十億個銀河系,你出不了這個範圍,這個範圍就是十法界,你沒有辦法超越。超越之後那就是一真法界,生到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這就超越。超越之後這個世界沒有邊際,中國古人講的大而無外,沒有邊際,小而無內,統統講的自性。自性講到微塵,物質現象講到微塵,比原子、電子還要小,那個裡面有世界,什麼世界?跟外面的世界一樣大。微塵裡頭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世界,沒有底,這是科學沒講到的。誰能夠去到微塵世界裡面去參學?普賢菩薩。這個普賢菩薩不一定是指等覺,初住以上修普賢行的菩薩都有這個能力,他本能。所以自性不可思議,自性的作用不可思議,唯證乃知,你不證不知道,你證得就知道。

  大乘經裡面常說什麼人證得?就是見到阿賴耶,就是見到宇宙的源起。宇宙是怎麼源起的?實際上源起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在當下。它沒有時間,有過去、有未來不就有時間?它沒有,就當下,你就見到了,經上常講的八地菩薩。有很多人問,八地到底是圓教八地還是別教八地?我們從理上去判斷,應該是別教八地就見到。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他們已經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全沒有了。是在這樣的境界裡頭,他的智慧、德能、相好,跟究竟果位沒有差別,所差別的只是無始無明的習氣還在,但是那個習氣不礙事。所以在這個階層的菩薩們,他們的日常生活做些什麼?無不是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面教化眾生。世界太大了,不是一尊佛,你看看《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你就看到沒有邊際,數不盡。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大多數都有十法界、都有六道,這裡面的眾生起心動念,你全能夠接收得到,他的信息來了,你收到,你要不要去幫他?那就看緣分。緣分他不知道,你知道,這些佛菩薩統統知道,什麼叫緣分?你現身去教他,他願不願意接受這叫緣分。他歡喜接受,跟你有緣,你自然就去;如果他不能接受,你就不必去。為什麼?收到這個信息的菩薩太多了,無量無邊都收到。

  所以法界確實不可思議,依正二報你明白之後,當然你明瞭了,這個解跟前面講的圓解不一樣。我相信釋迦牟尼佛不會打妄語,他給我們介紹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這麼一個地方,阿彌陀佛在那邊教學,一定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彌陀佛確實有這個人,在那裡主持教學。極樂世界沒聽說有國王,所以它不是一個國家,它沒有國家的組織。它是什麼?它是個校園,極樂世界只有老師、只有學生,所以它跟一般宗教不衝突。一般宗教是個國家,它們有國王、有天主、有上帝;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它是個校園,非常廣大的校園,到那個地方是求學,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從這裡生信心。沒有講透,沒有講明白,這信心很難生得起來,信心生起來那就得發願。為什麼要生極樂世界?沒有別的,為了回歸自性、為了圓成佛道,圓成佛道是應該的,因為你本來是佛。成佛是為什麼?成佛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都成佛,這個重要。唯有成佛你的教學才達到究竟圓滿,什麼樣的眾生你都有辦法教他,你有智慧,你有德行、有神通、有能力,你才把人教好。所以信,從解生信。

  現在我們佛門裡面,信佛的人不少,他沒有解,沒有解就是迷信。聽說極樂世界很好,這裡日子實在太苦,我到那裡多享福。他到極樂世界幹什麼?他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去,結果也沒有能往生。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的,享福這個念頭到極樂世界,不符合人家那邊的標準,人家不收你。譬如我家很窮苦、貧苦,這房子住得很小,住得很難過,學校不錯,很大,我上學為什麼?上學為居住一個好的環境,那這個學校不敢收你。極樂世界亦復如是,你是去求學的,你畢業之後你就廣度眾生,這個極樂世界歡迎你。你把極樂世界真的當作你的老家,到那裡去之後再也不離開,這個念頭就錯了。給你講到究竟處,極樂世界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處不是極樂世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經上給我們透的信息很多,我們是粗心大意沒有看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極樂世界,一切是諸佛剎土,一即一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哪個地方不是極樂世界!全是。我們現在還要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嗎?要。為什麼?到了極樂世界之後,然後你到任何諸佛剎土,全是極樂世界。你沒有去不行,到哪裡去還是娑婆世界,不一樣,所以你一定要去,你不能不去。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七不是數目字,你不能看作是一天、兩天、三天,不是這個意思。它代表圓滿,《彌陀經》上用七代表圓滿,七指什麼?四方上下當中這是七。《華嚴經》上用十代表圓滿,十是從數字,一到十是個完整的、圓滿的數字。所以它是表法的,不是只說是七天。我們應該怎麼看待?七天是一期,這七天,像一個星期,一期,終而復始。七天,像星期日是擺在第一天,到星期六這一天結束,到第二天又是星期日,周而復始,一個七、一個七。現在我們做的三時繫念法會,是為了幫助這個世間化解災難,這七是什麼?一百個七連續不斷,一百個七就是七百天,兩年。現在聯合國集合一些科學家,也不忌諱了,把嚴重的災難都公開來報告。我昨天看到這個信息,這是有科學數據的,科學家說地球確確實實是有麻煩,地底下的活火山很多。過去沒有人說,現在我們就明白,凡是有溫泉的地方下面都是火山,這個引發的時候就非常非常的麻煩,就帶來嚴重災難。溫泉水為什麼那麼熱?下面有火燒的。化解災難,我們根據佛法裡面所講的理論,「一切法從心想生」。繫念佛事是正面的思想、是良好的心態,不但能改變自己,也能改變環境。學習的時候要認真隨文入觀,自己在做這個法事要契入境界,那個效果就非常殊勝。念佛要入極樂世界,所以大勢至菩薩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密教我們也叫密宗,它講三密相應,我們念佛亦復如是,口念阿彌陀佛,心裡頭想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是想阿彌陀佛都行,這叫相應。所以經不熟你就沒有法子想,經典熟你就很容易觀想,常常想西方極樂世界,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念是從今、從心,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那就是真念。如果口念沒有心,這個念佛不相應;心口要相應,口裡念佛,心裡真有佛。最重要的自己跟佛要相應,也就是我自己要作佛,那個感應就大了。有人說這樣是不是太狂妄?我是罪業深重的凡夫,我怎麼敢去作佛?那你完全想錯了,罪業有,你迷的時候有,你覺悟的時候就沒有。大乘教常講「罪性本空」,為什麼會有?你有妄念就有,你有我就有;我要是斷掉,這罪業就沒有了。佛法修行實在講頭一關是破我執,這很難破,我從哪裡來的?跟宇宙同時現前的。說老實話,先有我才會有宇宙,沒有我哪來的宇宙?你再看《還源觀》裡面所講的,同時起來的,阿賴耶識變現的。阿賴耶怎麼起來的?念頭起來的。所有念頭都有因、都有果,唯獨阿賴耶沒有因,你可不要去問:這個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不覺而起這個一念,為什麼不覺?為什麼會起念?你馬上就墮落下去,為什麼?你有分別、有執著你就往下墜。所以第一個念頭沒有原因。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舉個例子,「演若達多,迷頭認影」,舉這例子舉得很好,那就是迷。迷有沒有原因?迷沒有原因。為什麼會迷的?沒有理由,就是那一念迷,第一念。這也很難懂,其實這種例子眼前很多,我們做學生的時代是抗戰期間,跟日本人打仗。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就受軍訓,受軍事訓練,受軍訓的時候,教官是學校派的教官,來教軍訓這門課程,演習緊急集合。因為那時候我們學生都住學校,抗戰期間都住學校,早晨起床,哨子一吹緊急集合,衣服都要穿整齊,那時候還要紮個皮帶,像小兵一樣。統統穿整齊的時候,人一慌張之下到處找,找什麼?找帽子。問同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緊張得不得了,人家說「你帽子不是戴在頭上。」一摸果然在頭上,那就是迷頭認影。他那個迷惑有原因嗎?沒有原因。演若達多迷頭認影,跟這個意思是一樣的。我們講什麼?緊張才發生這個現象,所以說沒有原因的。

  七日持名,這裡講到一心不亂,是鳩摩羅什大師翻的。這一句很困難,一心不亂可不容易,真功夫!所以很多人我遇到過,看到這句經文,「法師,這法門我不能學」,我說:為什麼?「一心不亂做不到。」真的,幾個人能做到一心不亂?標準定在這個地方,不到一心不亂不能往生,那就沒有辦法。在原本裡面不是一心不亂,是「繫念不亂」,那就容易多了。玄奘大師翻的是直譯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原來講的繫念不亂,不是一心不亂。羅什大師是意譯的,沒有照這個原來的經文,是意思,但是他講得也有道理,我們真正能夠念到繫念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接引之前一定放光照你,佛光一照,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是相對的提升。也就是跟你功夫是一樣的,加了一倍,這個往生是決定可靠的,所以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一心不亂是講功夫,功夫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這個品位高下不一樣,事一心生方便土,理一心生實報土。通常我們一般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到一心不亂,但是能夠伏住煩惱,這是很重要的。能把煩惱習氣控制住不起作用,佛家常講的不起現行,這個功夫就行,就能往生,臨命終時即得往生。

  往生決定佛來接引,這是佛自己發的願,阿彌陀佛發的願。也有人懷疑,這虛空法界不止我們這一個地球,還有其他的世界,那些眾生都在念阿彌陀佛,每天往生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到處去接,他太忙了,他能夠照顧得過來嗎?會不會把我漏掉?都有這樣的疑問。所以這疑問都是我們多餘的,我們完全是凡情在測度,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阿彌陀佛的法身遍法界虛空界,哪裡求哪裡就有應,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前。實在講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極樂世界,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阿彌陀佛。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你明白這個道理,你的疑慮就消除,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常常念到,《還源觀》裡面講的起作用,你看第一個「周遍法界」,曉得周遍法界,我們的信息佛就很清楚,念念都保持著聯繫。「出生無盡」,這給我們一個安全感,出生無盡,哪個地方有求哪個地方就有應。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無論什麼地方,十法界的眾生只要有求,統統都有應。末後一條講心量,「含容空有」,就是平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對一切眾生清淨、平等、覺,決定沒有差別、沒有嫌棄,造作五逆十惡的眾生只要肯回頭,只要肯發心親近阿彌陀佛,佛沒有一個不接引的,一個也不會漏掉。不來接的是你自己有障礙,這個障礙裡大概最嚴重的是情執,這是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在日用平常當中要把這個淡化,我們臨終時候才沒有障礙。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災難特別多,縱然遇到災難決定得生,只要一切放下,沒有一絲毫留戀,你就很容易走了。不要有牽腸掛肚的事情,要捨得很乾淨,你的心就很自在。

  生到極樂世界他的階位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地方括弧裡面講的「阿鞞跋致」,這是《彌陀經》上講的,用這四個字。在《無量壽經》上講「阿惟越致」,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是一句話,同樣一句話,意思是不退。這是三種不退,通常講位不退是小乘須陀洹就證得,行不退是菩薩證得,念不退是法身菩薩證得,這三種不退都具足,這才叫阿惟越致。我們前面講過很多,這個階位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要靠自己修,那有很大的難度。因為阿鞞跋致菩薩他超越十法界,他們住一真法界,住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所以這不容易拿到的。但是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也是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他雖然沒證得,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與阿惟越致菩薩平等。這是什麼回事情?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就是享阿彌陀佛的福。你的待遇跟菩薩一樣,那是阿彌陀佛給你的,不是你自己得到的。阿彌陀佛一直幫助你,等到你自己真正證得,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真正證得。要多久才真正證得?我們就說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觀無量壽佛經》上講得清楚,十二劫你就真正證得。十二劫之前是阿彌陀佛幫助你的,有這麼好的待遇,這在其他諸佛世界裡沒有,只有阿彌陀佛這麼樣的慈悲,給你這麼好的待遇。所以知道這個狀況,你就不能不發心,你要不發心那就太麻煩,自己想靠自己的力量,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真難!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醍醐是比喻,是天人的飲料,天人最好的飲料叫醍醐,上頭再加個無上,這到了極處,用這句話來比喻這個法門,淨土法門。特別是在濁惡之世,濁是染污,惡是十惡,嚴重的濁惡,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舉世之人都深深覺察到地球,我們居住這個環境,已經有嚴重的染污。這些染污跟科學技術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近年來農藥跟化肥染污了大地,染污了水資源。所以現在我們的飲食,確實像經裡面所說的「飲苦食毒」,在過去我們讀這句經文,覺得沒什麼意思;現在讀這句經文,這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照。在以前動物裡面,動物帶的病毒比較多,吃肉食的時候容易感染;現在植物也不例外,連稻米都成問題。我們在台灣,台灣有些農民他們自己吃的米是種在一個區域,那不賣的,為什麼?那個地方沒有農藥、化肥。他種的要賣給別人的,農藥、化肥很重,所以米都很好看,實際上講沒有營養;蔬菜也是如此,這個菜農。這是我們從前沒想到的!

  我前幾年在山東慶雲參觀一個養鴨的,也是很大規模的一個養鴨的場所,我去參觀看這些小鴨很可愛,裡面負責人提了一隻放在我手掌,跟我手掌一樣大。他問我「法師,你看看這些鴨出生幾天?」我估計至少應該是十天,至少是一個星期才會長這麼大。他告訴我:昨天出生的。我就嚇了一跳,我說:這個鴨子長大,你們賣出去大概要多少天?兩個星期。北京烤鴨三分之一是他們提供的,這還能吃嗎?吃的是化學飼料,讓牠趕快長。想想我們從前在農村裡面,這個鴨子長大能殺的時候至少是半年,正常是半年,現在二、三個星期就長大,這還能吃嗎?所以我回頭就告訴大家,不但這個不能吃,鴨蛋都不能吃,太可怕!以後聽說他們養豬的、養牛的,統統都是這樣的,都是餵這些不正常一些飼料,所以吃的什麼怪病都出來,這很可怕。所以現在我們的飲食都不放心,只有一個方法,這佛法裡面講的,清淨心不受病毒的感染,慈悲心能夠解毒,我們只有用這個方法,盡量避免,盡量修養自己的慈悲、清淨。這就是用醫學裡面的話說,這是提升我們自己免疫的能力,這個免疫能力是清淨心跟慈悲心。無上醍醐,形容在這世界裡修學這個法門,跟日本古大德的說法相同。

  底下說「可見鈔意」,《圓中鈔》裡的意思,「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就是日本的大德他們的講法相同。「且所謂無上醍醐」,這句話用得非常好,「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這是無上醍醐應該包含著這個意思。在我們這個時代,這部經、這個法門契理,諸佛所證之理,契機,任何人只要能信、能解、能發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所以是最極圓頓的聖教。「是以日《禿鈔》云」,這是日本的一部《無量壽經》的註解,註解名字就是叫《禿鈔》。「就頓教有二教二超」,它說講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第一個,「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舉出這幾個例子,這是真實不是假的,是一乘教也,這難。第二個是「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這講二教。「二超,豎超跟橫超」,「《甄解》釋云」,這也是日本的法師有註解,「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無始無明,這大乘教上常說的。《華嚴經》裡面它說的名詞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意思完全相同。

  一定要靠自己把它斷掉,我們講放下,真正放下,放下的話說很容易,實際上是有很大的難度。難也要做,不能不做,慢慢的放,我們走的這個路不是頓超,我們是漸進,循序漸進,一面放一面學,這個好處很多。你放下一些,回頭再看這個經,你就看深了一層,年年放一點,年年讀這個經有新的意思發現。經裡有無量義,不是我們沒有看到這個經文,看到了,我們自己有業障障住,意思看不出來,能看到淺意,看不到深的意思。什麼時候你才把這個經看透?無始無明也放下。無始無明不好懂,我說兩句話大家聽了好懂,叫起心動念,無始無明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就無始無明放下了。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分別是從起心動念來的,執著是從分別來的。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這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那就成佛了,就回歸自性。總得要幹,不幹不行,自己要很認真努力去幹,準有好處。學什麼都不要執著,這就好;再提升,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了。起心動念那是真難,那不是假的,我們估計在這一生不可能,做不到,做到就是自力超越十法界,沒有這個能力我們就找淨土法門。

  「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我們就找這個法門,淨土法門認真修學,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什麼叫橫超?接引往生就是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這個話也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念佛法門很多,歸納為四大類,持名、觀想、觀像、實相這四大類。持名就是執持名號,用這一句名號「阿彌陀佛」,把我們宿世今生的妄想分別執著取而代之。因為我們不念佛就會胡思亂想,無論念什麼都出不了六道輪迴。說老實話,念《華嚴經》也出不了六道輪迴,念這一切經有好處,不會墮三惡道,來生得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念阿彌陀佛能出六道輪迴,這個一定要懂。為什麼念別的經,大乘經都出不了六道輪迴?你煩惱習氣沒斷,原因就在此地,沒有辦法把煩惱習氣斷掉。念阿彌陀佛能把煩惱習氣念掉;換句話說,一定要念佛。不念佛你就亂想,亂想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所以在自己好好去反省一下,這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我幾個小時念佛,不念佛就造輪迴業,你兩個一比較,你就曉得,我將來是在六道輪迴還是在極樂世界。必須把念佛的時間要超過打妄想的時間,這個重要!所以念佛三年功夫成片他就往生,預知時至,佛來接引,他是什麼?他的佛號不間斷,一天至少十幾個小時,他心裡是佛號,除了睡眠沒有辦法控制之外,都在念佛。

  諦閑老和尚教他一個徒弟鍋漏匠,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倓虛老法師過去在香港,常常提這個勉勵大家,這個故事在「佛七開示」裡。這個人是他小時候的玩伴,同一個村莊小時候玩伴。長大之後,沒有念過書,人也很笨,很老實,就學會補鍋補碗這麼一個手藝,靠這個為生,非常辛苦。諦閑法師家庭環境比較好,小時候念過書,念過私塾,長大之後學做生意,以後出家。出家也不錯,也挺用功,也講經說法,在觀宗寺做知客,那個時候還沒出名。他這個同伴找到他,看到他的生活不錯,就也想出家跟他學。他說「不行,你已經四十歲,學經教你不會,學講經你不認識字,你出家之後你到哪裡去?」就分析給他聽,可是他賴著非出家不可,不願意再回去。諦閑老和尚搞得他沒辦法,到底是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他說「那我有一個條件,我提個條件你能夠答應,我就給你剃度。」他說「行,不管你教我什麼我都答應。」這樣給他剃度,剃度之後他說「你別住在廟裡,住在廟裡人家瞧不起你,你什麼都不會。」在鄉下給他找了個破廟,沒人住的,叫他住在那裡,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說:我教你這個法你就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真的一點壓力都沒有,他就照這樣做。

  老和尚說:到最後一定有好處。他老實,他也不問什麼好處,反正就是六個字,天天念吧!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念了三年,那個時候小破廟附近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佛的,也是皈依諦閑老法師,老法師就吩咐她照顧鍋漏匠的生活,給他燒兩餐飯,早餐讓他自己去搞,午飯、晚飯照顧一下,讓他好好的念佛。他真幹,三年念下來,他從來沒出門,就像閉關一樣。就出去到城裡看看他的親戚朋友,實際上是去辭行的,他要往生,他自己知道,去看看老朋友。晚上回來,告訴燒飯的老太太,感謝她,明天妳不要替我燒飯。老太太一聽說很奇怪,師父不要她燒飯,大概是今天到城裡去,可能是有朋友請他吃飯,也就沒再追究。到第二天快到中午,這老太太到廟裡看一看,看看師父在不在?結果到廟裡喊沒人答應,在佛堂裡面看到師父站在那邊,身邊再一看死了。這把她嚇呆了,她從來沒看到人是站著死的,就通知附近這些學佛的朋友,這人都圍來看,真的,趕快給諦閑老和尚報信,師父死了,站著死的。那時候走路,沒有交通工具,一個來回三天,諦閑老和尚來看到他很讚歎,「你沒有白出家,這是講經的法師、名山方丈住持都不如你。」三年,站著走的,你看他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這個方法妙極!他真的得好處,預知時至,沒有生病,站著走的。老和尚常常舉這個例子勸勉大家,你看不難,真幹,真放下,他什麼也沒有。所以這麼好的一個例子。老和尚常說參禪、學密,他沒有看到有成就的,但是念佛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不生病,預知時至的,他一生看到好幾十個人,這個不是假的。

  所以確實是頓中之頓,其他三種念佛法,沒有持名這麼方便。觀想,我們現在的人粗心大意,觀不出來。十六觀,第一觀觀太陽,太陽下山落日懸鼓,看這紅紅太陽下山,睜著眼睛看到這個現象,閉著眼睛現象還在面前,那叫觀成。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這個落日懸鼓都在面前才算觀成,不簡單!還是念佛方便,所以觀想難。觀像也難,擺一尊佛像在面前,天天看它,可是你不看的時候你就斷掉,功夫就斷掉。實相太難,實相明心見性,你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那都是實相念佛。所以祖師大德講持名頓中之頓,這都是實話。「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這些讚歎都是真的,都是實實在在,一絲毫不超過,真的像《金剛經》上講的,如來是如語者,完全說的是事實真相,沒有一絲毫誇大。我們能夠深信不疑,像鍋漏匠那樣的信心、那樣的專心,沒有一個不成就。鍋漏匠能成就,我們要不能成就那就不如他,這是個鄉下人,我們現在講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文化,就憑著老實他成功。真的是「老實、聽話、真幹」,劉素雲的六個字,鍋漏匠也是這六個字成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