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0四集)  2010/8/9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39-01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二十三面倒數第五行,從降王宮這裡看起。

  「降王宮,降生於王宮,是中含攝第二相之托胎,與第三相之出生。本師釋尊之托胎,如《因果經》云:於時摩耶夫人於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脅入,身現於外,如處琉璃」。這是講降生跟托胎,這是補處菩薩示現八相成道一般都是有這些瑞相。底下講本師釋迦牟尼佛托胎,我們一般人講投胎,這是說六道的凡夫捨身受身,再去找一個身體。通常找身體就是要找父母,父母跟自己一定有緣,沒有緣你不會去找他。佛在經教裡常常告訴我們,兒女跟父母是什麼緣分?佛把它分為四大類,有報恩的,前世父母對他有恩,這一生遇到了,他感恩,他來報答的。這樣一個小孩,天性就是孝順父母,他來報恩的,很聽話,也很可愛,這是第一類的。第二類是報怨的,父母跟他有仇、有怨,可能是過去生中殺害他,這一次遇到了,遇到了,他來報怨、他來報仇,這個小孩就不聽話,不順從父母。第三種是討債的,這個小孩也很可愛,如果欠得少,二、三歲他就走了,你花錢花得那麼多,他討完他就走了,如果欠得多,可能供他念書,念到中學、念到大學、念到博士學位,學位拿到他就走了,他來討債的,你欠他多,你得還他多。另外一種是還債的,還債對父母沒有什麼恩情,但是對父母不錯,過去他欠父母欠得很多,這一世他在物質方面養父母會照顧得很周到;如果欠得少的,這個孩子對父母就相當刻薄,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好,父母有得吃、有得穿就可以了,不怎麼樣的孝敬。這四種情形我們冷靜去觀察,都在我們現前,我們常常都能看到這四種狀況,就曉得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沒錯。

  不學佛的人隨業受報,受果報的時候總有怨結,這個事情很麻煩,又結新的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這不是辦法。我們是這個緣分到這個世間來的,遇到佛法之後,覺悟了,如何把我們這種關係,過去世的恩怨、債務的關係把它轉變成法眷屬,這就好了。過去報恩也好、報怨也好,討債、還債都好,一筆勾銷,從今天起我們都是同參伴侶,還是要非常孝順,為什麼?做給眾生看,自行化他。自己能照這樣做,依照佛陀教誨、依照聖人的教導去做,提升自己的德行,雙方都提升,自己提升,父母也提升,雙方都提升。同時你的親戚朋友、你的鄰居,看到你們這一家和睦、一家孝慈,他們也學會了。所以自行之後就能化他,這個功德就愈來愈殊勝。可見得聖賢教育對我們的利益太大,好處太多了。

  至於佛菩薩也到這個世間來,有的時候他想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長一點。這不是他想,我講他想有語病,眾生有緣。眾生的緣跟菩薩的緣很深,會感應得菩薩在這個世間住一段時期,那他一定要來投胎。這個投胎,經上用的文字叫托胎,不叫投胎,他來托胎。也找父母,這個父母就不是報恩、報怨了,這一對夫婦過去生中一定是修善積德,佛菩薩到世間來才會找他,他跟人沒有恩怨關係,這一家人祖宗積德,夫婦修德,他會找這樣的人家來托胎。這個托胎裡面包括第三相的出生,我們看《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入胎、住胎、出胎都在托胎這個裡頭。住胎也是住十個月,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住十個月。等覺菩薩,這不是普通人,他在胎胞裡面十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能不度眾生嗎?世間一般凡夫這十個月在胎胞裡面,佛在經上講,也跟在地獄差不多,所以叫胎獄,這十個月是胎獄,他在裡頭不自在,在裡面也很痛苦,母親喝一杯熱茶,他就像在八熱地獄一樣,母親喝一杯冰水,他就好像在八寒地獄一樣,他很痛苦。他受的是業報,業報身,過去生中造的業,他必須要受這個果報。可是佛菩薩不一樣,有佛來托胎的,我們在前面看到,位後普賢,那就是已經成佛,再倒駕慈航來度化眾生的。所以佛菩薩在母親胎胞裡面也在說法度眾生,這不可思議。

  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告訴我們,一微塵,一粒微塵,這一粒微塵就是現在人講的基本粒子,量子科學家告訴我們,基本粒子還可以分,還不是最小的,再分就分成光子,也叫量子。現在知道量子是最小的。佛說一微塵當中,這裡面有微塵數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頭有許許多多眾生,所以佛在母親懷孕當中,他也在胎胞裡面講經說法。他的境界多大?跟外面虛空法界沒有兩樣,這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沒有大小,自性的性德法爾如是。我們是迷失自性才有大小這種現象、幻相出生,明心見性的人就沒有了。微塵裡面有世界,前面我們曾經學過,現在量子科學家證實這一樁事情,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入胎的時候,摩耶夫人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她在睡覺的時候,眠寤是睡覺的時候。雖然睡覺,很清醒,沒有迷惑,很清楚。她看到菩薩,這個菩薩是補處菩薩,從兜率天下降的,他乘六牙白象,這個白象是他的坐騎,他乘白象從空中而來,見到摩耶夫人,從摩耶夫人右脅入胎。身現於外,摩耶夫人能看得見,但是人看不見,摩耶夫人跟他有緣,摩耶夫人看得很清楚,他從右脅入胎。這個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如處琉璃,好像他全身像玻璃、琉璃一樣,透明的,看到菩薩從兜率天下降進入她的體內。這是《因果經》上講的這麼一段故事。至於出胎,《涅槃經》上有說,「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就是出生之後,「即周行七步」,他走了七步。小孩剛剛生下來他就會走路,走了七步。「周行者」,下面跟我們解釋,「乃指四維」,實在講,前面加四方,四方、四維,「上下之十方」。《淨影疏》裡面說,「於十方各行七步」,周行七步就是每一方各行七步,這叫周。「示現丈夫奮迅之力」,這個丈夫是大丈夫,就是成佛,我們對佛的敬稱。「於十方獨出無畏」,展現出智慧、慈悲、神通、道力、無所畏懼的這個現象,所以周行七步。「又《魏譯》曰:從右脅生」。《釋迦譜》也是這樣記載的,「菩薩漸漸從右脅出」。這是經典上記載世尊出生的狀況,跟一般人不一樣,所謂是示現。

  我們再看下面,「棄位出家,苦行學道」。這是「表出家之第四相」,出家是第四個相,八相,這是第四相。「《魏譯》甚詳」。康僧鎧的翻譯,這一段翻譯得很詳細。經文上說,「現處宮中色味之間」。示現,他出生在帝王家,父親是國王。那個時候的國都不大,像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春秋、戰國,周朝這個時代,夏商周,都是屬於部落的族群,大國還不到現在的一個縣。你看中國古籍上講的百里侯,那是大國,侯就是國君,百里侯,侯爵。他國家的疆域只有一百里,沒有現在一百里大,現在講公里,在中國一公里等於二華里。所以這個幅員並不是很大。歷史上跟我們記載,周朝時候中國這塊大地上有多少個國家?八百多諸侯,就是八百多個國家。周王,周也是一個國,不大,周的國不算大,它只有七十里,你看只有七十里,周邑七十里。但是周的王德行好,人有道德,其他的國君都佩服他,有了問題都向他請教,他無形當中就變成諸國最被景仰的人,所以大家稱他做天子。那時候天子,國家並沒有統一,都是一些小諸侯,諸侯聽命天子的教誨,但是每個諸侯國都是獨立的,只是諸侯國對天子的尊崇,對他進貢,進貢就是送禮物,逢年過節要送一點禮物給天子,天子也維繫住整個社會的安全。整個社會稱之為天下,那個時候稱天下就是現在講的中國這個國家。所以中國人自古心量就很大,古籍裡很少稱國家的,都稱天下。心量大就能包容,這個社會才能夠安定和平。

  所以菩薩示現降生在宮廷,從小享受人間富貴。「見老病死,悟世非常」。他出去遊玩,在途中看到老人、看到有生病的人、看到死亡的人,他感慨很深,感到這個世間無常,悟世非常就是無常。人不能夠永遠住在世間,不能夠永遠不老不死,我們凡夫人常常看到這個現象,為什麼不覺悟?他覺悟了,他這一覺悟也幫助我們覺悟。那就得讓我們認真去思惟,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為什麼到世間來的?這個問題曾經有人問過釋迦牟尼佛,我想不止一個人,肯定有很多人問過。佛的答覆,一句話,「人生酬業」。你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酬償你過去所造的業因。過去生中造的善因,你到這個世間來享福,果報,善有善果,過去生中要做的惡因,那你得受苦,不善一定得苦報。他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我們才真正曉得,一生的遭遇,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善緣你一生遇到的好人,惡緣一生遇到壞人,全是命裡注定的。真的古人所謂「一生全是命,半點不由人」,你自己不能做主,所有一切遭遇都是過去世的業因,現前這是果報。通達、明白了,我們的心就安了。

  所以古人講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道理明白了,不再打妄想了。理明白心就安了,心安了道理就明白了,這互為因果。明瞭之後我們知道應當好好做人,業障要消。消業障就是逆境裡頭、苦難的時候要能忍受,不怨天、不尤人,自己造的自己要承當,平平安安度過好,業消掉了。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再不造罪業了,認真努力斷惡修善。善行的根本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從前有師長,現在沒有了。從前老師跟學生的關係非常密切,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有這樣好的關係,所以師徒如父子,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不亞於父子。現在沒有了,現在老師也變成商人,販賣知識,上課一個小時要繳多少學費,這買賣了。

  諸位要知道,古人這個老師是不講學費的,講學費多難為情,講不出來的。學習?學習的時候供養是由學生家長隨意,而且也不是每個月供養,沒有定數的。逢年過節,大概一年過年、端午、中秋,所以是一年三節給老師送一點禮物。隨著自己家庭環境,家庭富有的多送一點,貧寒一點少送一點。你看孔子教學,收禮物最少的,叫束脩,束脩是什麼?我們現在叫臘肉,醃的這些肉,臘肉,多少?切一小條,大概是四兩,半斤就不少了。一年送這一點禮給老師,老師就很歡喜了。老師不是要你的東西,老師是重視禮節,你不失禮。所以師道關係就像父子一樣。現在是買賣,從前是講教學,現在學也是商,也是屬於商人,學變成商了,學商,於是乎什麼?師道沒有了。師道沒有了,孝道就沒有了,為什麼?老師勸孝。父母教兒女總不好意思說,你是我的兒子,你要孝順我,這個話也說不出口。所以教孝是誰?老師的責任,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父母教兒女要尊師重道,這是兩個互相在教,一個缺了那一邊就沒有了。所以今天師道沒有了,孝道當然也沒有。今天小孩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師重道有原因,不是沒有道理,教育丟掉了。

  過去的老師對學生,唯恐你學不好,盡心盡力教你。現在我聽說很多學校的老師上課的時候很草率,他教學生,他開補習班,讓自己學校學生進入他的補習班,補習班繳學費,學費全部他收了,他那個地方認真教你一點東西,課堂不教,要留一手,他要賺錢。課堂裡,學校裡大概收入不多,開補習班收入就很豐富。所以現在都有生意頭腦,老師也學會了,開學店,補習班就是開學店。這是現前的社會,迷而不覺,古人真是覺而不迷。我這一生幸虧還碰到幾個舊頭腦的老師,為什麼?我那時候很窮苦,繳不起學費,對老師一分錢供養也沒有,可是我這三個老師都很樂意教我,特別找出時間來教我。這什麼原因?當時我也想不透,以後過了十幾年明白了,我從小學會了一點尊師重道,這是父母教的。所以對老師恭敬,學習很認真。老師遇到我這樣的學生,不收學費,不要學費,他也認真的教我。如果是現在的這些學校老師,不繳學費他不教我了,六十年前跟六十年後不一樣,六十年前像這樣的老師不多,很少遇到。

  現在可以說這樣的老師沒有了,很不容易找到。不容易找到怎麼辦?我們想學,辦法是有,做古人的私淑弟子,學孟子,孟子好學,母親教得好,孟母三遷,母親教得好,好學,他學孔子。在他出生那個時代,孔子早就過世了,他仰慕孔子,孔子著作在,他找到孔子的著作,依教修行,遇到困難,不能了解的地方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學得非常認真,孔子的教誨他都能夠做到,都能夠落實,所以他的成就超過孔子當年所有的學生。你看後世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尊孟子為亞聖,除孔子就是他。所以今天講儒都講孔孟,不講別人。可見得,老師不在世,拿著老師的著作來學習,也能學得跟老師一樣,達到老師的水平,成為聖人。孟子開這個例子,讓後世好學的人個個都能成就,不一定要在老師面前。在佛門裡面也有這個例子,明末清初蕅益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蕅益大師,他非常仰慕蓮池大師,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也往生,不在世間了,蓮池大師的著作在,現在還在,《蓮池大師全集》,現在是精裝這樣厚大概有四冊,《蓮池大師全集》,他就依照這部書學習,學得很像,很像蓮池大師,所以他成為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成功了。這是世出世間法,今天我們要學,去找老師,活的老師找不到,找過去的老師,已經往生的老師很多,你去找一個,好好跟他學,你一定會成就。

  我這一生也很難得,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我是依他為老師。我跟他十年,他很謙虛、很客氣,跟我講: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後,我介紹一個老師給你。我說哪一位?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他的淨宗是跟印光大師學的,他把印光大師介紹給我。因為他不在了,李老師親近過印光大師,我們現在就沒有這個緣分了,印光大師的《文鈔》在,你常常讀《文鈔》,體會大師的意旨,依教奉行,就是印光大師真正的學生,不一定見面,不一定在面前,你能夠學得成功。因為是近代人,距離我們不遠,他的文字我們能看得懂,雖然是文言文,很淺顯的文言文。這就是師法古人,以古大德為老師,我們才會成就。真正肯學,鍥而不捨,十年根就紮下去,二十年就出頭了,我們一般人講的就成名了。這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這一生經過是個很好的例子,我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三十三歲出家,二十年,從學佛二十年,四十多歲就有成就。三十三歲出家的,五十三歲自己才有一個小道場。多大?大概跟我們這個攝影棚差不多大,有這麼一個小講堂。一生,每一天再忙,大概也有四個小時讀經,講經每一天不少過兩個小時,講得最多的,一天講九個小時,上午三個小時,下午三個小時,晚上還講三個小時,在台灣講過,在美國洛杉磯講過,年輕的時候樂此不疲。所以人不能不覺悟,一定要想到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學佛這明白了,我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來學佛的,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來弘法的,不是學佛、不是弘法來這幹什麼?這個世間,亂世也好,治世也好,都不能夠干擾我們的學習,都不會干擾我們教學,這就好了。

  世尊在此地給我們做榜樣,第一個,他覺悟了,他要不覺悟下面就做不到。首先覺悟這個世間是無常的,這個世間不是真的。所以他才「棄國財位」,國是國王,他不做國王,他也不享人間的富貴,這個財是講人間的富貴,他都能夠捨掉,放下了。「入山學道」,這一年他十九歲,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入山。許多有道德、有修行、有智慧的人都住在山上。不僅僅印度那個時候宗教界的大德們都住在山上,許多的學派,像瑜伽、數論,他們也住在山上。這些人都修禪定,四禪八定他們真的證得了。所以到山上去訪問這些大德、長者,向他們學習。我們能夠想像得到,這個年輕人,十九歲,王子出身,身分不一樣,聰明好學,我們就能想到,每一位長者、大德看到這樣的學生,怎麼不歡喜,一定是認真教學,把自己所學的東西統統教給他。

  「服乘白馬,寶冠纓珞,遣之令還」。他是王子,他穿的衣服,騎的白馬,戴的寶冠纓珞,身上佩戴的,入山學道,交給他的隨從帶回去,帶回去交給他的父王,表示他真的修苦行去了,真能夠捨得。「捨珍妙衣」,這是他原來穿的珍寶,好衣服。「而著法服」,法服,一般出家人、修行人穿這些衣服,跟王子不能比。「薙除鬚髮」,剃了頭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跟這些苦行的長者、老師一樣,那些修苦行的也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所以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制度,不是的,是古印度婆羅門各個宗教修行人他們一般的生活。包括吠陀的學者也是這樣的,今天我們稱他做哲學家,他們生活很簡單,我們看其很清苦,他們過得很自在、很快樂,他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壓力,日常生活隨遇而安。這都是特別重視在行門,一般人做不到的,他全都做到了。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放下塵緣,塵是塵勞、煩惱,緣是指人事環境,統統放下了。物質、人事全放下了,心定下來了,定慧就現前,這漸漸能契入。

  《普曜經》裡面說,「爾時太子日服一麻一麥,六年之中結跏趺坐」。太子是釋迦牟尼佛,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將來,大概是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糧食危機。這個徵兆現在已經出現,最近這一、二年地球暖化,氣候變異,自然的災害非常頻繁,農業大量的欠收,糧食欠收我們人吃什麼?所以糧食危機。世尊在這個時候可能也是碰到欠收,這個地方也許有旱災、有水災,收成減半,食物少了。怎麼辦?他老人家應對的方法,每天吃一麻一麥。麻是芝麻,我們不必呆著看,釋迦牟尼佛每天吃一粒芝麻、吃一粒麥子。我們這樣想也能想得通,但是不合情理。應當是什麼?世尊吃的東西就這麼簡單,就是一點芝麻、一點小麥,合情合理。說一粒芝麻、一粒麥子,這個不合理,不近人情。生活這樣簡單,這樣清苦,連稻米都沒有,五穀雜糧都沒有。

  我們將來也會碰到糧食危機,怎麼辦?一定要有心理上的準備。如果我們在糧食危機的時候一天能吃一餐,這就很好。我們少吃一點,讓別人可以多分一點。糧食豐收我們可以吃三餐,糧食欠收,人還是那麼多,大家都要吃飯,不夠分配,那怎麼辦?我們能夠說每天吃兩餐,每天吃一餐,可以度過這個災難。我現在一天吃一餐,午飯吃過之後什麼都不吃,只喝一點水。人家問我為什麼?是不是持戒?不是的,我應對糧食危機。科學家這樣報告,我就得做準備,我要養成這個習慣,真正糧食危機現前,我們一天吃一餐就可以了。我在做預備工作,讓糧食危機對我不產生危害,我能夠正常生活。釋迦牟尼佛能做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

  「六年之中結跏趺坐。修習艱難勤苦之行」。世尊三十歲開悟,十九歲離開家庭,十二年。這個地方說,十二年當中他有六年苦行,這是他老人家以後講經教學告訴我們,信解行證。當然他本身具足了信心,出去參學,接受這些高人的教誨,他理解了、他明白了,明白之後就要做到。而印度當時無論是宗教、無論是學術,非常重視禪定,所以結跏趺坐這是修定,六年真幹。首先學習的是四禪八定,四禪八定證得了,六道裡面的狀況完全明白了,四禪八定他可以突破六道裡面的空間維次。有這個功夫的人,往上面能看到二十八層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往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獄,六道裡面的全明白了。佛法裡面講六道不是釋迦牟尼佛發現的,也不是他先說的,古婆羅門說的。婆羅門教就是現在的興都教,我跟他們有往來。他們的長老告訴我,因為他們不重視歷史,沒有明確文字記載,他們是傳說,世世代代傳下來,他們的歷史有一萬多年,我們可以相信,現代世界上研究宗教承認他們至少有八千五百年的歷史。就一般學術界來講,它比佛教要早五千年,這個說法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對於六道輪迴的了解他們非常透徹。釋迦牟尼佛的示現,先學他們,這是在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也是最權威的宗教。得真幹!

  為什麼要這樣做法?下面說出來了,「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佛到這個世間來要度這個世間的眾生,對這個世間人最仰慕、最佩服的你不去學,人家瞧不起你,人家對你沒有信心。你看你們最佩服的婆羅門他統統學過了,你們所景仰的這些學派裡頭的大哲學家他都親近過,都跟他學過,一般大眾對釋迦牟尼佛才能生起信心。我們中國人講名師出高徒,人家一看你的老師高明,他對你就有信心。你跟的老師沒有人知道,大家對你不會產生信心,這叫順世間故。這是釋迦牟尼佛身教,做這種示現,才能夠契當時大眾根機。為了契機一定要這樣做法。上面這兩句,「出自《唐譯》」,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的經文。這兩句經文很重要。「深顯《法華》玄旨」。這怎麼說呢?《法華經.壽量品》上有一段文,它說「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這麼一段記載。釋迦牟尼出釋氏宮,釋氏,當時這是一個國家,棄國財位,他把富貴捨棄,到伽耶城不遠,伽耶城是一般修道的,這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宗教學術非常發達的一個地區。在這個城不遠的地方,坐於道場,他成佛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裡面也是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示現。

  婆羅門教也確實了不起,把六道搞清楚、搞明白了。他們這些人將來都到哪裡去?多半都到色界天,更高明的,他們到無色界天。以為無色界最上面這一層非想非非想處天,誤會那是涅槃的境界,生到那裡以為就證得般涅槃。所以世尊必須要出現在那個地區,他們的修行達到那麼高的層次,在全世界任何國家地區都達不到。中國古聖先賢講到天,沒有講到那麼詳細,實在講多半講的是欲界天,色界天很少。莊子有這個意思,儒家沒有到色界天,道家有到色界天。所以產生種種誤會,釋迦牟尼佛為了教他們,必須把他們那些東西統統學會,你要是不學,他們不服。學會之後,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問題沒有解決。六道搞清楚、搞明白了,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三個問題婆羅門教不能解答,數論、吠陀也不能解答。所以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沒地方學了,在恆河邊上貝多羅樹下打坐,把十二年所學的也放下了,入更深的禪定,這樣就開悟了。所以說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問題解決了。

  六道怎麼回事情?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外面還有沒有東西?統統解決了,明心見性了,這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前面跟諸位說過,這是佛法學習終極的目標,學佛學什麼?就是學這一句,這一句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個人就稱之為佛陀,他成佛了;如果得的是正等正覺,我們就稱他作菩薩;假如他得的只是正覺,我們就稱他作阿羅漢。所以這一句裡面這三個意思都有。下面這三菩提就是正覺,阿羅漢證得的,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正等正覺,再加上阿耨多羅,這就是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這叫真學佛。這三個階段,上上根人可以同時得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同時證得,真的是一剎那之間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頓捨、頓超、頓證。不是上上根人,那你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把它分成三個階段,先把執著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那你就成三菩提,三菩提叫正覺,你就證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之後再迴小向大,繼續努力去修行,把分別放下,分別放下之後你就證得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翻成我們的意思叫正等正覺,這是菩薩;再向上,把起心動念放下,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時候超越十法界了,阿羅漢超越六道,佛超越十法界,這是真學佛。

  所以學佛不是求人天福報,求人天福報就大錯特錯;求人天福報是凡夫,出不了六道輪迴。諸位一定要知道,輪迴出不去,在這個世間肯定苦多樂少。為什麼?六道眾生他在三惡道住的時間長,在三善道住的時間很短暫,特別是人道,壽命幾個人能超過一百歲?一百年真的一彈指就過去,太短了。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覺悟,中年,五十歲之後慢慢就覺悟了。人生苦短,真的到這來幹什麼?遇到佛法才知道人間很可貴,可貴的是什麼?好修行。一定要覺悟,一定要放下,要認真、要努力修學淨宗,來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那你就完全正確,你這一生真的沒有白來。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決定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這個世間我們得不到,太難了,到極樂世界就容易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然善男子」,這是釋迦牟尼佛叫我們,稱我們作善男子。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就是十善業,我們能把十善業道做到,就是經上稱的「善男子、善女人」,佛講經說法稱呼大眾,我們在其中,如果十善業道沒有做到,佛稱善男子、善女人,我們看那些人,我們沒有分,不在裡頭。這個事實不能不知道,希望經典裡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有我一分,這是學佛第一步。我們怎樣做才是真正佛經上所說的這個標準?我們只要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儒釋道這三個根做到,你就是的,名符其實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太重要了。佛在此地說的,「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是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真話,他不是在地球上成佛的,他老早就成佛了。什麼時候?這時候我們都說不清楚,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時間單位是算劫,早就成佛了。所以到這個世間來,講示現,示是什麼?來示範的,現是給大家看的,我做個樣子、做個榜樣給大家看,大家照這個樣子去學就能成佛。

  八相成道,示現給我們看。《梵網經》上說得很清楚,這一次佛到世間來示現八相成道是第八千次,成佛太久遠了,到地球上來表演、來示現這是第八千次。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世尊的慈悲,大慈大悲,不捨這些世間苦難眾生,常常來表演。每一次表演都帶一批人走,有一批人覺悟了,真的成就了。我們很幸運,雖然沒有親自看到他老人家示現,他的這些故事都在經典上留給我們,我們從這經本上看到了。這個經本在這個世間還要留九千年,九千年這個階段的眾生,有緣遇到的都能成就。我們把文看到,「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釋迦牟尼佛沒有離開我們,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陀所在之處。除這個世界之外,「亦於餘處」,就是其他的星球上,他方世界,「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這個國就是講的世界,娑婆世界以外的諸佛世界,也是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常去。「導利眾生」,引導、利益一切大眾。

  「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像現前這個時代,乃至於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這個時代,我們地球上的人確實歡喜小法,中國這個地區就是一個標準。喜歡什麼?喜歡人天,這一生得到人身,歡喜享受人間的富貴,來生?來生希望享受天上的富貴,希望來生生天。這個現象就是,從佛的眼睛看,德薄垢重,垢是煩惱,煩惱習氣很重,德行很薄,只想到人天,沒有想到超越六道輪迴。要知道在人天享福,你有沒有造孽?肯定,哪有不造罪孽?不要說別的,你每天吃的這些眾生,尤其吃肉,這些眾生甘心情願供養你嗎?你試試看,你叫一頭豬,你說豬你來,我要殺你,你把你的肉供給我們吃。你看牠那個樣子,你拿到刀那個樣子,驚慌失措,到處亂跑,要逃命。這就是什麼?不甘心、不情願。你殺了牠,牠弱你強,弱肉強食,牠敵不過你,牠怨恨在心,來生牠投胎做了人身,你呢?你來生的時候,造罪業,你到畜生道變成豬,牠又來殺你,不就這麼回事情嗎?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所以我們單單從飲食上來說,從穿著上來說,就殺很多眾生。冬天穿的這些皮毛,把畜生的皮扒下來,牠情願嗎?不情願,深仇大恨。我們穿著的時候很得意,牠來索命的時候就苦了。

  現前這個時代我遇到很多通靈的人,那不是假的,因為我們會找二、三個通靈人,看他講的是不是一樣。他們彼此不認識,說他們看到某一個人後面有很多冤親債主跟著,我們問另一個通靈人你有沒有看到?他說看到。講給我們聽聽,講得跟那個人講的一樣。再找一個人,講的一樣。這就不是假的,他三個人沒有在一起,沒有在一塊商量過,我們突然問他的時候,他說的都相似,這個證明就不是假的。我們不是聽一個人說,我們另外去找證據,看是不是一樣的。所以人殺生多了,後面一大堆這些靈鬼跟到身上,當你的運在很高的時候,氣很旺的時候,這些靈鬼距離你很遠,不敢靠近,遠遠的,甚至於通靈人都看不到,看你身上沒有,往遠處看有,但不知道他是你的冤親債主,到你的運慢慢衰了,你的好運走完,他慢慢就靠近,這叫冤家債主,他不會饒過你的。道家的經典常講,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都是真的,一點不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佛經上這個道理講得透徹,了解事實真相,道家有很多講事實真相,我們明瞭之後,再也不敢起心動念做壞事,曉得什麼?後頭有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到的時候報應就現前,沒有人能夠逃得過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

  這是講眾生,佛是恆順眾生,你造惡,佛也順著你,為什麼?攔不住。佛勸你,你不聽,那怎麼?隨你去吧!但是佛很慈悲,佛在旁邊看著,看著你造孽,看著你受果報,你總會有一天省悟過來,省悟過來佛就來度你,你沒有省悟過來,佛站在旁邊看著你,看你作惡,看你變畜生,看你墮餓鬼,看你墮地獄,苦頭吃盡了,人就後悔,我錯了,他認錯了。到認錯的時候就有救了,為什麼?他聽話了,能聽勸了,能聽教了,佛就會教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無論你做多大的罪孽,佛還是在旁邊看著你,你肯回頭,肯接受,佛就會教你,沒有不能解脫的。什麼樣災難都有方法化解。地球今天這麼多災難,有沒有方法化解?有,但是人不相信就沒辦法。真能相信,化解的方法不難,非常有效。佛法裡用的這些理論跟方法,現在科學家證實了,特別是量子科學家,他們研究發現的幾乎跟佛經上講的一模一樣。我們相信再有二、三年,量子會講得更清楚、更明白,到那個時候相信科學家也願意研究佛經了,佛法會被科學家帶動起來,它不是迷信,佛經裡頭有高等科學,也就是佛經裡頭有量子力學、有宏觀的宇宙。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種示現都是為「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是為他們示現的。大乘人知道,佛在大乘經上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就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破迷開悟,妄盡還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法華經》裡面「壽量品」這一段話跟《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這兩個經合起來看,「兩經合參,信知本師」,我們相信了,我們明白了,釋迦牟尼佛「作八相成道之種種示現,只為隨順世間眾生之根機,行權方便,普皆度脫而已。實則釋尊久已成佛」。這是把「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這句話講清楚、講明白了。釋迦牟尼佛作此示現,當年跟著釋迦牟尼佛一起來的,經上常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千不是數字,不是定數,形容許許多多佛菩薩都來隨喜,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成佛,教化眾生,大家都來幫忙。怎麼幫忙?也都投身到這個世間來,前面我們看到的,也有出生在王宮,也有出生在大臣、大富長者家裡面,或者在貧窮人家,遇到佛了,都做佛的弟子,聽到佛的說法生歡喜心,其實統統來示現的,來幫助佛。

  我們再想想,佛如是教化眾生,其他宗教乃至於學派呢?我們就曉得都是佛菩薩在作略,都是在示現。這個地區人種族不一樣,文化不相同,自古以來人遇到災難都求老天、都求神仙,所以在這個環境裡面作斯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你要求神仙,他就現神仙身來度你,你信基督,他就現基督身來度你。由此可知,無論哪個宗教,他們所拜的神,宇宙之間唯一的真神,真神就是一個,在各個地區名字不一樣,在天主教、在基督教稱為上帝,在伊斯蘭教稱為真主,在中國民間稱為玉皇大帝,名稱雖然不一樣,我們都知道全是諸佛如來做種種不同的化身,眾生只要有苦難,你希望什麼樣的人來幫助你,他就現身。真正搞明白,覺悟了,原來是一樁事情。在佛法裡面說,都是諸佛如來變化的,如果在伊斯蘭教裡來講,諸佛菩薩全是真主變化的,在基督教裡面講,全是耶穌變化的。能不能講得通?講得通,一點都沒錯。這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普賢菩薩講的。《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心裡最仰慕的是什麼,他就現什麼,你仰慕神,他就現神,你仰慕仙,他就現仙,他就示現仙人。講到最後,究其根源,到底是怎麼回事情?講到最後是自性,是自己,不是別人。

  你看這些年來我們提倡三時繫念,三時繫念屬於祈禱,中峰禪師做的,中峰禪師是元朝時候人,在東天目山住過,現在齊素萍居士那個道場,他在那邊住過。禪師告訴我們,「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在耶穌教裡可不可以這樣講?我心即是耶穌,耶穌即是我心,我心即是上帝,上帝即是我心,沒錯。中國人講聖人,我心即是聖人,聖人即是我心。中峰禪師講,「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那我們也可以說,天堂即是此方,此方即是天堂,一個道理。這些話誰承認?量子力學家承認。為什麼?在他們的研究當中發現,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體。這佛經上說的,被他們證實了,整個宇宙一切萬法跟自己是一體,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對法身菩薩講《大方廣佛華嚴》,講什麼?講他自己親證的境界,宇宙萬法跟自己是一體。

  《華嚴經》分量太大了,賢首國師,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他做了一篇論文,「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一篇文章是他寫的,不長,把《華嚴經》的精華濃縮,簡簡單單六個綱目,這六個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首先告訴你法界源起從哪來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只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真的,在佛法講,自性、真心,萬事萬物都是從它變現出來的,它是體,它是永恆不變,所現的萬事萬物全是變化的,剎那變異的,那個不是真的。從一體顯二用,二用,一個是自己的身體,我從哪裡來的?說出來了,我生活的環境是宇宙,宇宙從哪裡來的?也說出來了。還告訴我們,宇宙跟我們自己有三種特性,三種性質,第一個「周遍法界」,我們動一個念頭整個法界都收到,動一個念頭就像發射,電台發射電波,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統統收到。第二個「出生無盡」,變化無窮,我們從前用萬花筒來做比喻,實際上非常簡單,但是你把它滾動的時候,千變萬化,你天天轉,時時刻刻不停的轉,轉上一年,也找不到兩個相同的畫面,自性真的就是這麼微妙。第三個特性「含容空有」,就是佛家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粒微塵它也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個意念也是如此,沒有例外的。

  這種說法被現在量子力學家看到,但是沒有佛在經上講得這麼清楚。佛是怎麼看到的?禪定當中看到的,現量境界。科學也算是現量,它是先從理論上去推斷,發現有這個可能,然後再以精密的儀器去觀察,精密儀器觀察算是現量,這真的,這不是假的。所以佛菩薩這些人他們是從甚深禪定裡面看到的,看得非常清楚,比用儀器還要清楚,儀器是間接的,通過儀器你才看見,他是直接的,他不需要通過儀器,看得更逼真。你真正了解,透徹明瞭了,你才知道怎麼對治,問題發生了你有方法對治。太空當中它都有秩序的,偶爾星球偏離軌道,有辦法幫它恢復,把它糾正。誰有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只要你把妄念放下,把念頭集中在一點,那一點的能量就很大,可以幫助星球軌道偏離把它糾正過來,有這麼大的力量。古人講了一句話說「佛法無邊」,這個話很有味道,真的是無邊。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