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六十六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66

  掀開講義第二十七面最後這個一段。前面說到普賢菩薩發願守護持經之人,菩薩這樣發願,所以才蒙世尊讚歎。這個讚歎是:

  【讚其成就不可思議功德。】

  這句話我們也不能夠輕易的把它看過,這句話非常的重要。我們學佛的人,哪個人不想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你們想想看,不可思議的功德是怎麼修的?你要在此地領悟到你就會修。你看看普賢菩薩這麼修的,我們依這個方法來修,就是「成就不可思議功德」;那就是要守護持經之人,要護持他,要流通大法,續佛慧命,這就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如果我們是把這句經文念過去,你得不到受用,你所看到這是普賢菩薩的事情;你把這個意思會過來的時候,這是普賢菩薩教我們的。教學除了言教之外再有身教,身教就是他做出來的給我們做模範。我們對於一切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我們有沒有發這個心去護持他?如果我們沒有發心去護持別人,我們如何能夠得到佛菩薩護持我們?這個有因果報應的。我們不想保護別人,想別人保護我們,這因果不相應。我們要求佛菩薩保護我們,我們要盡一切力量去保護這些學習佛法的人,因與果才會相應。護持一個人,總是要想盡方法叫他成就,他的成就是一切眾生都得利益,所以不是他一個人的成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得到利益,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這個社會間有許多人發心,自己有了力量發心來培養人才。一般培養人才都是培養世間的人才,科技人才,他能夠造福於社會。這個造福是一時的,是一個地區的,縱然有很大的影響,往往也只能夠影響個幾十年,甚至影響到我們全世界,這是最大的。如果在大乘佛法裡面能培養一個法師,他的影響力,空間來說是盡虛空遍法界,時間上來講是超越三際,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絕不是世間的人才能夠比得了的;換句話說,我們是幫助一個人、護持一個人,叫這個人成佛,叫這個人成菩薩,這是大功德事。這樣的人:

  【從久遠來。發阿耨菩提之意。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可見得能夠修這種大功德的人不簡單,他有大福報,他有大智慧,所以他的見地愈圓,他才能夠做出「大功德事」。那個眼光短小,斤斤兩兩計較這人沒福,他怎麼修福修的福也很有限,只修那麼一點點。為什麼說只修那麼一點點?他沒有「阿耨菩提之意」。阿耨菩提就是無上覺,阿耨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菩提是覺悟;換句話說,他沒有最高的智慧,沒有無上的覺悟。他這個心是迷惑顛倒,所以他做事情就做不了這樣的大功德事。人家的智慧覺悟是「從久遠來」養成的,所以他有這麼深遠的眼光。這些文字,我們不能夠把它含糊籠統就那麼看過去。由此可知,就從福報上來說,福報的大小與你的智慧是成正比例,你智慧愈高,你修的福也愈大。為什麼?沒有智慧你沒有認識,我們一般佛法裡講福田。好比農夫種植一樣,有智慧的農夫他有經驗,他一看這個土壤就曉得這個土肥不肥,他就曉得這個地應該種什麼東西,種哪一種東西這個利潤很大,收穫會多,他一看就曉得。像我們這個外行人,到那個地方我們看不出來,我們不能夠辨別這個地應該種什麼,那個地應該種什麼不知道。從這個淺顯的道理,就能夠明瞭世間一切事理。

  我們世間人要種福,到哪裡去種?經上常給我們說「佛門當中好修福」,這句話大家懂得。可是佛門裡頭究竟怎麼修福不曉得,就好像什麼?我們要種植到哪裡植?地上可以種植,大家都曉得地上可以種東西,究竟哪塊地應該種什麼東西不曉得。佛門裡頭修福,佛門廣大,在佛門裡以什麼修最大的福?給諸位說,佛門裡面修最大的福是培養人才,這是佛門裡最大的福。你在佛門裡頭為佛門培養一個法師,培養一個祖師,那的確像梁武帝蓋四百八十座寺院的功德都比不上,沒法子比。要培養什麼樣的法師?要培養一個真正開悟修行證果的法師,這就是幫助一個人成佛,在我們淨土裡面講,就是這個人在自己的成就已經證得一心不亂,弘法利生,你能夠成就這樣一個人,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佛門裡頭第一等的功德,最大的福報。這個最大的福報,要有最大智慧的人他才會做,他曉得。這個做,並不據為己有。我們在近代所看到的,就是在我們現前所看到的,沈家楨,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美國沈家楨居士要求李老師辦一個佛學院,培養八個學生。他拿了三百萬,無條件的,三百萬就做為辦學的經費,培養八個人,台中蓮社拿了一百萬,一共四百萬,培養八個人。這個在福報裡面說,這是第一等的福報,別人不會做,沈家楨會做,為什麼?沈家楨通達佛法,他曉得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培養的人才是不是他要用?沒有,八個人都在台中,是為一切眾生培養人才,不是為我培養人才。這是我們在近代所見到的第一個人,這是一等功德。

  第二等的福報,就是弘法。諸位要曉得,我們自己今天弘法利生修的是第二等福報;第一等的是培養人才,就是普賢菩薩的護法。這個第二等講經,你自己講經,福報當然是殊勝;自己不能講,請法師講經,這功德殊勝。特別是在我們台灣這個地區,現在大專學生學佛的風氣很盛,有力量來舉辦大專講座,這是修第二等的福報,雖然不能夠修第一等,這是第二等。第一等要機緣,這個機緣不可多得,為什麼?有真正修學的人。我這裡有一切設備,也有老師,一切都不缺乏,但是沒有學生來,有什麼用處?真正肯學的學生,這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第一等福不容易,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第二等福容易,每年寒暑假你都可以舉辦,如果你自己有錢,你可以借一個地方,借一個寺院、借一個道場,我們自己拿出一筆經費來,禮請法師,請幾位法師排定課程,我們來辦講座,時間不長,七天到十天,一個星期到十天的時間。這要是修一次福,照從前的比例來講,你大概將來要享一百世的福報,最低限度,你享一百世的福報。幾個人曉得這個事情?我跟諸位講的是真正的福田,這是佛門裡頭最大的福田,自己有力量自己做,沒有力量隨喜功德。這樣修福,不但你後世的福報殊勝,現前就得福、就得感應。所以這些經的句子,我們要在這裡頭體會到甚深的義趣,我們才會得受用。底下這講普賢菩薩發的願:

  【汝以神力守護是經。我亦以神力守護持普賢名者。】

  佛也歡喜。所以說是諸佛菩薩之所護念,這個一點都不假。

  【普賢即是自己思惟之念也。能信自心思惟之念。是普賢行。】

  這個幾句特別重要,什麼是「普賢行」?這個幾句話把普賢行的要領給你提出來,普賢行就是自己的正思惟,能信自心正思惟這就是普賢行。能夠相信自己有能力受持大經,有能力弘揚大經,有能力培養人才,教化眾生,這就是普賢行,所以對於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自己有信心:

  【即得如來神力所加。】

  佛就保佑你,佛的力量就加得上。佛力對我們加不上,加不上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我們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什麼辦法,什麼力量對你都沒用處,為什麼?你自己不相信自己。譬如現在我們講世間的競選,選舉投票的時候,你自己一定要投自己一票,相信我自己行,你才能當選。大家統統都投你的票,你自己投一個不信任票,我不相信我自己,那還是枉然。你自己不相信自己,全國的人都擁護你,你自己不相信你自己,還是枉然,還是沒用處。頭一個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切眾生都不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成就了,你自己還一樣成佛作祖。所以自信心比什麼都重要,一個人一生成敗的關鍵就在你的信心上。

  【如是信解了知。即念非念。是為持經。】

  「持經」,這個地方也是一句給你說明白什麼叫持經。像前面所說的,第一個信心建立,對自己有決定的信心。像我們今天受持淨土法門,我們對自己取理一心不亂有決定的信心,我們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有決定的信心,這個人他怎麼不去!他當然辦得到,為什麼?因為他有信心。他的信心怎麼建立?他充分的理解,對於一切事理他「解了」,「解」是理解,「了」是明瞭,「知」就是以智慧智照,這是他成就的因素。「即念非念」,念而無念,這才叫做受持,這叫持經。

  【如是持經。即從佛口親聞。善解實相。則不漏落六塵。即供養佛。如是供養。深契佛心。故為佛讚歎摩頂衣覆也。】

  這個幾句話,下面再給你做詳細的解釋。什麼叫「善解實相」?善是善巧,非常之巧妙,理解凡所有相皆是實相。這個時候連六塵都沒有了,怎麼還會漏落六塵?像這些道理,佛在《楞嚴》、《圓覺》上講得非常詳細,所以讀誦大乘非常的重要。我們佛門裡頭還有個用功的人,現在在美國,過去在我們台灣福嚴精舍,有個法師,我是聽別人說,我跟他只見過兩次面。別人告訴我,他用功用到什麼程度?上洗手間跑步,為什麼?怕耽誤看經的時間。你們就可想而知,一分一秒都愛惜,都不敢浪費,用功到這樣的程度。常住的事情他也照做,他不是說常住事情不做,做事情都很敏捷,乾淨俐落,動作很快,為什麼?他要把多餘的時間拿去看經。這樣的人很少看到,所以他有成就。一個成就的人,都是自己發憤努力,誰教他的,誰督促他?沒有人督促,他不敢懈怠,他覺得光陰可貴,經論太多一生都念不完,總想多念幾部。我們不落在六塵裡面,這就叫供養,這是真正的供養。可見得供養佛,最殊勝的供養就是清淨心。心染污就落在六塵裡面,五欲六塵一絲毫都不沾染,這叫真供養,「深契佛心」。下面這句很重要,怎麼叫「解實相」,一直到末後句句都要緊。

  【解實相者。知世如幻。故不貪世樂。】

  曉得世間什麼都是幻化的,《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你常常這樣的觀想,你就開智慧,為什麼?對於世間之樂決定沒有貪愛之心,你貪心斷了。貪心斷了,你的煩惱根就拔掉,煩惱的根不是一條,有許許多多條,對世間之樂這一條拔掉,除了這個還有名。

  【善了文言如化。故不好外道經書。】

  這是讀書人的習氣,喜歡這些世間的文學,喜歡世間這些藝術,這也是一種貪愛,這個根也拔掉。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拔掉你的貪愛,不是說你不懂。你說這個東西不要了,好了,世間這些書我都不要學,不要學怎麼樣?你愚痴,你沒有智慧。佛法是世出世間學問一切通達,通達而不愛好,這個是佛菩薩;你不能說不懂、不通達,那個不行。所以說樣樣都學,是樣樣都不貪,就是我樣樣都懂,為什麼要懂?第一個是自己不迷,破自己塵沙惑。第二個是方便度生,眾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嗜好,你那些嗜好我都曉得,我在接引你的時候要投其所好,你喜歡什麼我也會,關係就拉上,這才有緣,你才能夠度他。如果他會的,我不會;換句話說,我就沒有法子度他,他會的,你也得要會。世間文學要學、要懂,不能夠貪著,貪著就是錯誤了。所以這裡講「不好」,不喜好。

  【亦不喜近其人。】

  那些對於世間法染著之人,我們也不必去親近他,為什麼?親近他就染他的習氣。譬如世間這些文學家,你常常跟他接近,你也做起文章;畫畫的畫家你跟他接近,你手也癢起來,也常常去畫畫。把你自己在佛法修學上耽誤了,所以對這些人不親近。他來問佛法,我們接引他;他來問別的,我們不親近他。不是不懂,你那一行我都懂,你騙不了我,這樣才能夠度化他。

  【悟身如影。】

  我們這個身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在唯識裡頭講得非常的明瞭。

  【故不狎惡人及諸女色。】

  為什麼?曉得身是影像,不是真的。一切惡人及諸女色,是世間人之所愛,為什麼他所愛?因為他把這個當作真實的,不曉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曉得一切境界相是虛妄之相。所以在這裡面迷惑顛倒,起貪瞋痴慢,這就是增長邪知邪見,結果三途惡道,搞這些。雖然三途惡道也是假的,也是虛妄的,可是這個虛妄境界他要受,他出不了這個境界。學佛的人首先要覺悟這個事實真相。

  【得正知見。】

  「正知見」就是見到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是一切相都是幻化之相,一切眾生無不是在那裡迷惑顛倒造作一切罪業。這個世間人幹什麼?世間人就是起惑、造業、受報,就幹這個。除這個之外,他還幹什麼?覺悟的人超越了,不覺悟的人就幹這一套,所作所為都是生死業、輪迴業,他做的是這個。真正覺悟的人,他所造作跟這個是相反的,超越輪迴,他在一切法裡頭他不迷惑、不顛倒、不造罪業,所以他不受生死輪迴。佛法只是覺悟之法而已,世間一切法都是迷法,佛法所講的是「覺迷」兩個字,覺了才是佛,迷了是凡夫;覺了是正知見,迷了都是邪知見。我們要想求正知見,到哪裡求?求覺,求覺第一關就要破我執、要破法執。所以你看看一切大乘經教入門的,唯識《百法明門》是入門的,唯識這個《百法》宗旨是什麼?破我執、破法執,這是大乘入門。大乘入門只有一句話,一個條件,「一切法無我」,你能夠證實一切法無我,你就入大乘之門。你要沒有悟一切法無我,換句話說,你在大乘門外,你沒入門。你有我執、你有法執,你只要有這兩種執著,決定生死輪迴,再給諸位說,誰都救不了。你要說是能有人救你,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而且他的慈悲是平等的,沒有偏愛的,不會對某個人好、對某個人差一點,沒有,佛菩薩這個慈悲心決定清淨、平等。他為什麼不救我?不是不救,是我們自己不肯被他救,就這個意思。

  佛菩薩給我們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不信。他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百法裡頭一分析,果然都不是真實的,我們還把它當作真實的,我們還是放不下,那就是說我們不願意被他救。你雖然好心來救我,我不領你的情,我不願意被救,我甘心願意在生死輪迴受三途苦報,那有什麼法子?那無可奈何!所以我們怎麼能怪佛菩薩不慈悲?要怪佛菩薩不慈悲,這是罪上加罪。人家大慈大悲,你冤枉好人,冤枉好人就是罪上又加罪。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我執沒有破的時候,你的知見都是邪知邪見。佛講,證得阿羅漢以後才可以相信你自己意思;沒證阿羅漢以前,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自己是邪知邪見。今天能夠接受這一句話的人就不多,總以為自己這個知見是正的,自己看法是正確,自己想法是正確。有幾個人能夠相信、承認說我的知見不正,我的見解錯誤,你聽到幾個人這個說法?為什麼佛把這個標準定在阿羅漢?因為阿羅漢我執破了,阿羅漢的程度才叫正覺;換句話說,從這個時候起才能稱之為正知見。這個地方講「得正知見」,我執破了,在我們念佛人的境界裡面是得事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才是正知見。可見得功夫成片只是相似的正知見,不是真正的正知見,是相似的正知見,這些標準要曉得。我們自己是在哪一個標準上,自己也要清楚、也要明瞭。到正知見我執破了之後:

  【故心意質直。有福德力。故不為三毒等所惱。】

  我執破了,知見正了,這個時候你有福了。從什麼地方看?你心裡貪瞋痴沒有了,煩惱斷盡了,貪瞋痴慢疑、惡見統統斷盡,沒有了。統統斷盡了,這個心才「質直」,就是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平等心現前。你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直心是道場,這個時候才有直心。煩惱障斷盡,我執破了,這個時候直心現前,平等心現前了。

  【心無外慕。故少欲知足。】

  對於外面境界再不羨慕,再不攀緣,什麼境界裡面他都知足,就是平常我給諸位說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知足了,無爭無求,在這個境界裡面別人不能跟你爭。因為你有爭,別人才能夠跟你爭;你沒有爭了,別人跟你沒法子爭,什麼人跟你都沒法子爭。

  【能修如是普賢之行。不久當詣道場。成就菩提。】

  具足這個條件、這樣的資格,他才能夠修普賢行。普賢行在此地只是講了個綱領,普賢行的修法是在《華嚴經》的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修的就是普賢行。由此可知,五十三參所修的是什麼東西?就是自己「正知見,能信自心思惟之念,信解了知,即念非念」,五十三參就是修這個。你要問問普賢行怎麼修?普賢行是什麼樣子?你就去念《四十華嚴》。什麼時候開始修普賢行?你看看在此地講,那就是證得事一心以後修普賢行,修普賢行入理一心。「不久當詣道場」,當詣道場就是成佛,詣道場就是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這就是不久你也就成佛、成就菩提。

  【復明。】

  經上又說明。

  【持經者現世得福。】

  未來證果,現在得福。

  【輕毀者現世獲罪。】

  對於輕慢持經之人,這就講真正修行人、真正持經人,你要是輕慢他、毀謗他,你現在世就獲罪,就會招來許多的災難、不如意。這是對於一個真正持經之人,真正依如理如法修行之人,你要是護持他,你是得第一等的福報,你幫助他、成就他,這是幫助一個人成佛,諸佛菩薩之所護念。這都是講如理如法修行弘化之人,是說的這個。

  【教誡諄諄。使人自擇。】

  佛一切教誡,可以說是盡心盡力的來教化我們。至於我們自己要曉得選擇,要明瞭真妄、是非、善惡,我們自己選擇自己的前途,選擇自己的道路。

  【所以為勸發也。】

  這是普賢菩薩勸發的大意。經到這個地方是講圓滿了。

  經最後是勸發,我在此地這部經講圓滿了,我也有幾句話要勸勉同修,特別是出家的同學。今天這個社會是個知識競爭的社會,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今天這個社會裡頭生存,不僅要靠你的能力,還要靠你的智慧,你要是沒有智慧、技能,你必定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沒有辦法的。為什麼?今天這個社會實在講日新月異,如果我們學佛的人墨守成規,你在這個社會上也不能夠生存。但是我要提醒一句,技能上的競爭是物質文明,物質文明愈發達,人類的精神生活愈空虛,這是一定的道理。佛法今天所做的就是人類的精神生活,所以我們走這條路是正確的。無論東西方,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他都需要精神生活。但是,由於東西方的語文不相同,如果你要不能通達彼方的語文,你到那裡去,你雖然有很好的佛法,你也沒辦法傳給他,所以語文就變成弘法利生的工具。我有佛法,我沒有工具,那還是枉然。譬如美國那邊人鬧飢荒沒得吃,我這邊大米很多,我沒有船沒辦法運去,那還不是空的,那有什麼用處?必須要有輸送的工具,這個輸送的工具就是語文。我們這一代也快到盡頭,將來底下一代是你們的事情,你們這一代就要把這個東西運送到國外去了。換句話說,你們如果要是不下決心去學語文,你將來是沒法子的,那是沒路可走。而且在佛法裡頭必須精通一門。

  再者,現在一般的社會拼命趨向於科技的發展,對於文言文學習的時間愈來愈少,所以我勉勵出家人特別著重在文言文上,將來大有用處。為什麼?學的人少了,懂得文言文的人也就少了,懂得文言文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會佔很重要的地位。為什麼?佛的經典,《大藏經》文言文寫的。我們中國幾千年所留下的典章文物,全是文言文寫的,十三經、諸子、《四庫全書》統統是文言文。你能夠懂得文言文,縱然你自己沒有智慧,你就從事於翻譯的工作,世界上人都需要你。你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從白話文又翻成外國文,你就做這個工作,你也有飯吃,你也餓不死,你在這個社會上能生存。你有智慧、你有修持、你有發明,那你能成為一代祖師,你能夠修第一等的功德。不能的話,能夠修福德,就是文言文通達,我能夠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白話文翻成外國文,這是福德,你能夠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有生存之道。如果這兩者都沒有,那以後這個生存就很困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不容易,這是我在此地做最後的勸發。好,我們今天功德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