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六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06

  眉間放光表的是中道無用之用,就是無漏的大用。經上說:

  【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

  這也是表法,既然照東方萬八千世界,其餘的九方不說就可以知道。譬如我們這裡點一盞燈在此地,照到東方多少里,其餘當然也都照到,所以不說就可以曉得。

  【東為群動之首。】

  說東方當然有表法的意思在,古印度與我們中國有許多地方是相同,我們中國位於東方,是群動之首,在八卦東方是震,震是震動,在印度也有這個講法。這個動是指什麼?指我們心中一念妄動,這就是代表東方的意思。諸位要知道,動是不覺,覺就不動。《起信論》說得很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個動相,無明這才生三細六粗。真心是寂靜的,妄心是動的,我們要想見真心,要在寂靜裡面才見得到,所以佛教給我們修戒定慧。戒學是初學人的共同科目,純粹是手段。定學是樞紐,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定,都是修定,這個定才叫無量三昧,就是無量不同的方法,目標都是得定。定以後這才開智慧,先得到的是根本智,起作用就是後得智。從後得智上講是無量智慧,從根本智上講是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慧,有知是後得智,就是無知起作用,無知起作用是無量的智慧。這個地方特別講「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意思就是說明,照徹眾生最初的一念妄動;換句話說,就是破根本無明的意思。

  【表一切凡夫妄想心中具有此法也。始於四眾發心。中歷菩薩修道。終至諸佛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起塔供養。事須歷劫。非一時一日能辦。具現光中。同一剎那。三世性空也。】

  它的旨趣就是顯示:三世性空,念劫圓融,這個境界完全是一真法界,一乘實相裡面真實的境界。時分、方分,就是我們今天講時間與空間,是一不是二。今天這些學科學的人,講什麼三度空間、四度空間,都沒有說出時空的真實相。

  【十方不隔。何必捨穢趣淨。三世性空。何必怖死忻生。】

  沒有悟的人他有,他確實是這個現象,悟了的人沒有,沒有,何必還要求生淨土?我們現在想求生淨土,沒悟,帶業往生,這沒話說的,這在理上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正確。明心見性,像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已經入這個境界,已經入一乘實相境界,何必還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想想,那是什麼道理?諸位要曉得,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看看,這些明心見性的菩薩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我們還有什麼話講?沒話好說了。文殊、普賢這都是古佛乘願再來,他們還要發願求生西方,西方世界若不殊勝,為什麼文殊普賢還要發願往生?可見得這一個表演,他的用意勸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就是這個意思。理上真通達明白了,不必貪生怕死,為什麼?原本就沒有生死,貪生怕死是迷惑顛倒。這個地方放光的密意就含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底下再解釋經中兩句話: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這兩句前面略略給諸位提過。這是說明:

  【言辭光相兩皆禁止。豈非佛之正意不在放光言說。】

  正就是密意。

  【當知不放光不說法。直下無你用心處。】

  必須藉放光、說法來誘導你,來給諸位做一個增上緣,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一塊指路牌,它不是道路。我們循著這個指路牌,我們就有一個路可走,就可以達到佛所期望我們達到的目標。所以這種言說是無言說之言說,說即無說,無說即說,要曉得這個意思。你們念過《金剛經》,你看佛在《金剛經》上,把他所說的一切法全都否定掉,你們哪個要說佛說法叫謗佛。佛說法四十九年,怎麼沒有說法?這就告訴你,佛所說的一切法你要善於採用。怎麼叫善於?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來運用佛的言說,這就是高明。你要是執著佛的言說相,執著文字相,在言說、文字裡面去打妄想,大錯特錯了。所以,佛四十九年有沒有說法?一句話沒說。一句話沒有說,說了四十九年。我們聽佛法的人怎麼樣聽?一天到晚聽,聽到最後,聽了怎麼樣?一句也沒聽到,這高明。一句都沒聽到,開悟了;如果統統都聽進去,那就增長邪見,一大堆的邪見,你們諸位要在這個地方用心。天天在這裡上課打瞌睡,你要問我,老師,我什麼也沒聽到,行嗎?那又錯誤了。要提起精神來聽,意思得到,言語不要,丟掉了,這叫聞法。

  《阿含經》云「一心入於語義中」,語不要,義得到。你們在此地我看不一心,為什麼?還要搞搞這個、看看那個,心有多用。我再給你們同學們說,錄音機害死人,你們如果要想修行證果,這東西要去掉,不要這東西,哪個喜歡趕快布施送給人,有這個東西就麻煩,為什麼?聽東西不能專心。「不要緊,沒有關係,聽不清楚我回去還可以再聽一遍。」心不專了。我到你們這個地方來是做客的,對你們都很客氣,如果你們是我的學生,帶這個東西來上課的一律開除,我不要你。我過去上學的時候,就在台中李老師的會下,他老人家不但不准錄音,連筆記都不准寫,他教我就是這樣。全部精神集中在聞法,集中在開悟,有悟處;你寫筆記,分心了。同時寫的那個沒用處,為什麼?悟處是天天在進步,今天寫的這個東西,過幾天悟得又深就沒用處,何必白費這個時間?心定下來,一心。寫筆記不能一心,又要寫、又要聽、又怕漏掉,這怎麼行?這是不會用心。所以一心就是一心,把什麼念頭、妄念都放下,一心入於語義中。

  聽經之前要做預備的功夫,經文看一看,剛才給諸位說過,名相術語要查查,古人註解也可以瀏覽一、二種,聽的時候把一切萬緣放下專心來聽。不讀古人的註解來聽經這是最好,心更容易專;看了一些註解來聽經,又有麻煩。怕你起分別心,「他講的跟註解講的不一樣。」又糟糕了,又起了分別,又打閒岔,你這個心就不能達到一。一心才能言下大悟,不能大悟,有小悟,比不悟要強多了;現在不但不悟,還要打妄想,這怎麼辦?這就麻煩大。這個錄音是什麼意思?是沒有機會到講堂來聽經,帶給他們做個方便,是這個意思,是幫助他們的。但是聽錄音跟現場來聽經,給諸位說,大概總要打很大的折扣,為什麼?講台講演一切動作都在說法,你在這裡只聽到經,看不到動作、看不到表情。所以十分從錄音裡面聽,大概只能聽到三成、四成;如果從電視錄影裡面來聽,只能到五成、六成,都不及現場。最殊勝的是現場,如果在現場裡面,我們打閒岔,不能夠一心來聞法,這是自己把機緣喪失掉。沒有錄音,沒有筆記,心專了,為什麼?他沒有依靠,必須要專心。沒有依靠,這個小孩容易獨立,他能夠成人,頂天立地。無依無靠,修道的人講無依道人。你們都是有依靠的,什麼時候你們才能長大、才能夠獨立?所以要從小培養獨立的精神,沒有依賴才專心,這就是幫助我們一個入處。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這裡會去。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這句話也是有來歷的,我們天台智者大師就是到這個境界,他老人家讀《法華經》,讀著讀著入定,親見靈山法會,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智者大師去世尊涅槃一千多年,這就證明經文前面講的「一時」,到你心境俱忘的時候,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不但在靈山講《法華經》,也在舍衛國講《彌陀經》,會會都未散,會會都同時。無量義現前,一時頓現,同一個時候統統都現前,這叫一時。只要我們的心,一心就是一時,我們的心到一的時候,一真法界依正莊嚴都現前。底下這一段大家自己去看,這個地方完全說的是真實話,是如來自己在果地上的境界,純真無妄。

  【彌勒敘一光之中所見眾多。不可盡舉。但可略說。文分四節。初敘其所見瑞相。次敘其光照列土。三敘其六道受報。四敘其四聖受益。】

  這是把四段的意思點出來。

  【於總敘中。雙列凡聖。開釋中。但說菩薩修行相貌。不言六道者。以其非進修之要。故不備釋。】

  把凡夫就略掉,為什麼?因為我們在此地著重的是進修,所以專說菩薩;凡夫不是進修之要,就不談了。這段文並不難懂,同學們細心的去看,但是看大意必須要讀經文,然後才曉得大意所說的是經文哪個段落,它的義趣、宗旨之所在,我們才能夠了解。

  【劫者。時也。】

  「劫」是佛法裡面時間的單位。我們常講的阿僧祇劫,前面跟諸位談過「念劫圓融」,由此可知,時間不是個定法,不是一定的定法。實在講是在一念的迷悟,迷了才有時間,悟了就沒有;迷的時候有障礙,悟的時候就圓融,就沒有障礙。現在我們講這個時間的概念,比古人要容易體會得多,所以我們想到古人講經,體會這個經義實在是不容易。現在科學發達,我們對這個地面上,或者對於太空上,我們曉得很多的事情,這是古人都沒辦法知道的。譬如在地球上的南北極,南北極的一晝夜,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年,它六個月的白天,六個月的晚上。我們在這個地方過了一年,在南北極它就是一晝夜,沒有離開我們地面,我們這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差距就這麼大。太空人到月亮去,月亮的自轉一周,跟繞地球一周時間是相等的;換句話說,在月亮裡面一晝夜,就是我們一個月,月亮裡面十二天就是我們人間一年。由此可知,每個星球不一樣、不相同。時分是地球對著太陽跟背著太陽運轉而產生的,所以這個是假的不是真的。星球轉得快,時間就快,轉得慢,它就慢了,所以沒有一定。講時間,縱然講大的時間,講多少劫多少劫。我們讀經看到佛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要害怕;也不要看到念劫圓融就歡喜,成佛這一生就可以做到,也不必歡喜,為什麼?你要是著了迷,不開悟。我們過去生中,有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你們想想,不知道經過多少阿僧祇劫,不止一個三大阿僧祇劫,我們過去生中已經經過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今天還在凡夫。再給諸位說明,不要說什麼方法,我們過去生中學佛,親近佛菩薩,我們經過多少次?可以說我們過去生中,曾經親近諸佛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次數,到今天沒成就。怎麼曉得我們過去親近那麼多佛菩薩?就憑著你今天在佛學院裡坐在這講台底下。你要是過去生中未曾親近過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你今天不會坐在這裡,你今天聽到佛法掉頭就走了。你有興趣能夠聽,你還歡喜坐在這裡,坐幾個鐘頭來聽聽,你就是有大善根,就是有來歷的人。佛在一切大經裡面所講,我們能夠接觸到佛法,看到佛經、能夠聽講佛法,不簡單!過去世有大善根、有大因緣。為什麼不成就?就是跟現在一樣,馬馬虎虎,不肯認真,聽是聽了,不願意深究,聽不懂就算了,聽了之後又不能照做,做不到。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也不肯依教奉行,修行是修行不肯認真,說你沒有修行你又有,說你有修行又沒有,就幹的這個事情。我們無量劫中生生世世就幹這些,所以一直到今天沒成就。

  雖沒成就,善根深厚,問題只在你一念覺悟,你這一念覺悟你這一生就成就,你這一念不覺再等來生,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聽說三大阿僧祇劫不害怕,成佛是要長時間的,不是短時間的。聽到念劫圓融也不要歡喜,為什麼?我們過去生中已經有這種遭遇,還歡喜什麼?但是,成功失敗的關鍵,我給諸位說,在老師。你們去看看,經典裡面所講的,大小乘經裡面所講的,看看祖師的這些語錄,第一個增上緣就是老師。佛教給我們「親近明師」,諸位要記住,是這個「明」,而不是這個「名」,有名氣沒有什麼大用處。要這個明,這個明就是明心見性的老師,他是過來人,他指導我們這個路子不會錯。我們能夠親近這個老師,成就就快,至少不走冤枉路。可是問題你要能信得過他,他教你這個方法,你要不相信,那就沒辦法;你要是相信,照他這個做法,那你就得受用。所以一個明師,親近的人多,有人成就,有人不能成就。譬如六祖當年在世的時候,那是了不起的人,那是菩薩再來,親近六祖的人有多少?千萬人之多。可是在六祖會下開悟的只有四十三個人,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四十三個人,永嘉禪師就是其中之一。聽話、依教奉行的,就成就;對他所講的半信半疑,不肯照做,這就不能成就。所以對於一個好老師要有決定的信心,信心不能動搖,「信為道元功德母」。對老師有信心,依教奉行,百分之百把它做到,一點折扣都不能打,你就有百分之百的成就。

  可是這樣的老師,哪個不想求到?古人常說這樣的老師是可遇不可求,大問題,遇到了這是福報,我們講福德因緣,是你的福報,能不能成就在於你的善根。善根大家都有,就是福德因緣有問題,善根可以說人人具足,問題在福德因緣少。老師找學生,跟諸位說,比學生找老師還難。我跟李老師多年,我每次見到他都勸他:你要多教幾個學生,佛法後繼無人。我大概講了十幾二十遍。最後他老人家告訴我,「好,你叫我教學,你替我找學生。」這一句話問得我從此以後不敢講話,為什麼?要找學生,一個都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一個學生百分之百的依從,他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找不到這學生。我想來想去實在找不到,難!他跟我講,「老師找學生,比學生找老師還難。」明師教學對於學生負絕對的責任,就是指導你開悟,他要負這個責任,你就照他這個路子去走。我到台中去跟他的時候,頭一天聽經,我還拿個筆寫一點,第二天他就把我叫去,不要寫,告訴我這個道理,我就放下了,我跟他十年沒有寫筆記。他就教給我這方法,我也就肯信。寫筆記寫得最多的是周家麟,周家麟筆記一大堆,記得很詳細,周家麟講經的時候,筆記打開照著筆記講。我以後講經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我就上台講,他教給我的方法。所以要找到一個很聽話的學生,難!任勞任怨,打都打不走的,能夠吃苦、能夠耐勞、能夠忍辱,到哪裡去找?實在是找不到。現在求學的人稍稍受一點委屈,他就走了,這怎麼能成就?

  【日月燈明者。日能照晝。月能照夜。燈照二者不及之地。以表圓明之智。】

  日月燈明佛,說了日月燈,換句話說,他光明遍照沒有任何障礙。譬如我們白天太陽照,晚上月亮照,白天、晚上都有光照,還有照不到的地方有燈光照。說日月燈,那就是一切時一切處都遍照,取這個意思;它代表的是圓明的智慧,圓是圓滿,圓滿光明的智慧,代表這個意思。

  【三智圓照。曾無往來。故知此佛即圓明自心也。】

  佛的名號太多,你們過年拜萬佛懺,《萬佛名經》上有一萬二千多佛名,佛只有那麼多嗎?不止,無量無邊。菩薩的名號也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名號都是自心的名號,說佛是自心理體上的名號,說菩薩是自心德用上的名號。如果我們說因地上的名號與果地上的名號也行,說理體上的名號、作用上的名號也講得通,全是自己,不是外面的。

  如果我們說心外求法,這就是迷惑,這是不解如來所說義。佛所說的一切經,都是我們自己的心法。所以佛學叫內學,內學就是我們一心當中之法,千經萬論是一心的心法。古人教給我們研究經典,要懂得消歸自性,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還歸自性,這樣才能解如來真實義,開經偈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修行大主意就是轉識成智,轉識成智是什麼?破迷開悟。這兩句話說的一個意思,轉識就是破迷,成智就是開悟,轉八識為四智就是破八迷成四悟,就這個意思。這些原理原則不曉得,你們修個什麼?初學的人有課堂的作業,像五堂功課這都算是課堂的作業,這些作業是要拿出來運用的。你在學校念書這是學校課業,畢業之後服務於社會,學以致用;佛法也是如此,課堂的作業也要會學以致用。用在什麼地方?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我們整個的生活,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待人接物全都是佛法,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是一不是二。這才叫行成證入,就入一真法界,就是入佛的境界,也就是此地講的入妙法。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