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三十三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33

  翻開講義第十五頁:

  昨天講到菩薩以四種安樂行自護的意思。如果講到度化眾生,這個地方也給我們提示,這個事情究竟是困難還是容易?佛給我們的答覆是容易化度。又說這一切眾生是:

  【世世常受我化。】

  這個意思也就是暗含著底下一品的大意,下面就是「壽量品」。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那就是菩薩聽佛說眾生世世都受佛的教化,就曉得度眾生並不是我們想像那樣困難,所以菩薩也就發隨喜之心。我們知道小乘人之所以不度眾生,就是感覺得度眾生太困難。在大乘經裡面我們讀過,像《地藏經》裡所說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在我們現前的階段,眾生是不是剛強難化?說眾生易可度是佛說的,說眾生剛強難化也是佛說的。實際上這個事情說不上難與易,問題就是要長時間的薰陶,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是有耐心的。這個有耐心是我們說的,從我們凡夫角度裡面看佛有耐心,其實佛心裡頭連耐心也沒有。何以呢?本來無一物,佛心裡哪裡還有個耐心?有個耐心那他就變成凡夫,他不是佛。所以佛心清淨無比,清淨之極,確實不是凡情能夠測度的。眾生之能不能成佛?什麼時候成佛?實在講就在他的一念回光返照,一念不回頭他就是眾生,一念回頭他就是佛。正如同《圓覺經》裡面所講的,這個事情沒有次第,不但開悟沒有次第,佛教化眾生方便也沒有次第。這個地方也跟我們提出來:

  【彌勒與八千恆河沙菩薩。於序品中。雖悟古今一念。】

  著重在「一」字,我們現在最困難的就是雜念、妄想太多。如果去了雜念、去了妄想,「一念」就現前,一念就是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的一心不亂。一念裡面沒有古今,古今就是三世,也沒有十方;換句話說,時空就合一。底下幾句話我在此地念一念,諸位要細細的聽:

  【但知因心如是。將謂佛果定因修得。不知成佛已在久遠。故生疑請問。化佛侍者。亦各生疑白佛者。以表方便智。果德本壽非方便所預也。】

  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後補佛位,他哪裡不曉得!他是代我們請法;換句話說,明知故問。說一尊佛是這個樣子,佛佛道同。如果講到真正的修行,過去方東美先生對於《華嚴經》讚歎到無以復加,他說「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就是《華嚴經》。」所以他在晚年專門攻《華嚴》,專門講《華嚴》,他在學校裡開的課程華嚴哲學,現在這個講義的書已經出版。《華嚴經》就是叫我們開智慧,但是我們的頭腦,就是從前李老師所講,四方木頭頭腦轉不動,這不能開智慧的。開智慧的頭腦要圓圓的像個琉璃球一樣,是活動的;不是四四方方、呆呆板板,這樣子不能開智慧,他不能開悟。聽東西怎麼樣?聽一句就記一句,都是死在句下,這真是無可奈何。為什麼有的人頭腦很靈活,有的人頭腦這麼樣的呆板、這麼樣的死笨?諸位要知道,這就是一個有堅固的執著,一個是沒有執著;一個是能夠看破,一個是看不破;一個是能夠放下,一個是放不下,這裡面的差別就很大。聰明伶俐漢一聽就恍然大悟。菩薩能隨喜如來度化眾生,修四安樂行,他一聽到他也就覺悟,也就能夠效法菩薩,也能夠精進不懈。精進,就是說前面四種安樂的精進,身精進、口清淨、意精進、度化眾生精進。

  講義裡面希望同修們自己好好的去研究。這個後面有幾句文字應當要注意的,就是佛在經裡面所說的,從地湧出的這些菩薩們,與會的大眾對他們都不認識。菩薩,尤其是見了性的菩薩,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神通都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對這些人不認識?這是表法的意思。彌勒對釋迦牟尼佛說,這些菩薩為什麼我一個都不認識?佛告訴他說:

  【此諸菩薩不樂在眾多言多語。常樂靜處。亦不依止人天而住故。】

  這是特別教我們初學人,為什麼初學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來修行?就是你接觸境界功夫不到,在境界裡會動心。已經成就的人那無所謂,居塵而不染;居塵還會染的時候,那就得學這個辦法,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是不是我們現前能找的?現前不能,為什麼?沒資格。我們現前去住山去、我們現前去閉關去,行不行?你果然去了,你這一生叫盲修瞎練。什麼時候才有資格?教理通達,方法明瞭,可以不必依靠老師;換句話說,自己有自修的能力,這個時候才行。這種標準在我們念佛人來說,功夫成一片以後你才有這個能力,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之後才有資格。我那個時候剛剛出家沒多久,有一個機會,那是有一個居士他有個別墅在山上,是一棟日式的房子,附近差不多三、四里外才有人家,相當清靜的一個環境。他那個房子空著的,他是做生意的人,從前那個房子建築原來是逃警報的,二次大戰的時候美國人轟炸,他們在山上建了一個防空洞,建了一棟房子。以後沒有人住,就來臨濟寺找我們,希望我們去住,道糧他都發心供養。我到台中去請教李老師,李老師就把我罵了一頓,他說:你沒有資格。為什麼?教眼還沒有開,哪有資格去住山?他就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古人「趙州八十猶行腳」,八十歲的老翁還要到處參學,為什麼他不住山享清福?他叫我想想這個道理。趙州和尚的道眼未開,一住山就盲修瞎練,那怎麼能成功?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住山閉關是參學畢業以後的事情。所以千萬不要看到經裡面講的,我們初學的人應該這樣子好,你就盲修瞎練去。

  李老師當時給我講的,我曉得他所說的話是真實話,以後讀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蓮池大師也是這樣說的。所以閉關的人、住山的人,我們簡單的講,都是得道之人;沒有得道,沒有這個資格。所以從前學生去參學,尋師訪道求真善知識,誰是真善知識?真善知識都非常謙虛,絕對不會說「我得道了,我是真善知識」,沒有這個話的。他也不宣傳,誰知道?所以從前參學的人,尋真善知識就到處打聽,你這個地方有沒有人閉關?有沒有人住茅蓬?凡是住茅蓬閉關的是高人,你去請教他,這是高人,你到那個地方去參學。如果他還不通,換句話說,他就得跟你一道,我們一同去參學,你不夠資格住山,不夠資格閉關。住山跟閉關是什麼意思?自己參學完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住山跟閉關是為了要證果,是為這個事情,自己心地已經清淨,是為了證果的。所以這個念佛人已經到了功夫成一片,這個時候勉強有資格閉關,閉關是更進一步證一心不亂。真正嚴格的說,這個事情應當是得事一心之後,閉關、住山證理一心不亂,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有資格。

  經裡面所講的這些是大心菩薩明心見性,他們住在哪裡?此地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人家住在實報莊嚴土、住在常寂光淨土。彌勒是表唯識,寂光淨土的境界絕不是唯識學家所能夠了解,這就是示現不認識,道理在此地。這裡面的含義很深,需要細細的去體會。我一再勸勉同修道友們,目的是要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大覺;佛者覺也,成就大覺。換句話說,在世出世間法裡面決定不迷,絕不顛倒,這就是大徹大悟,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所以,一切修行的重點都在一心。《彌陀經疏鈔》「一心不亂」這節的經文,你看《疏鈔》裡面註解的有多少。一心不亂這一句就是淨土宗修學的中心問題,證得一心這才是究竟圓滿;沒有證得一心,都在佛門之外,沒有入門。我們從一切大乘了義經典上來看,佛菩薩、祖師大德所說,真是異口同音無不如是。如果是一個人講、兩個人講,我們懷疑;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經論都這樣說,那還有什麼話講!再不相信那就沒法子。

  【良以三乘之人。只知歷因長久。】

  三乘人只曉得修行要歷長劫,我們現在是這樣的,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要無量劫,這個話也是佛在經裡說的。

  【不知本來成佛。】

  這句話要緊,「本來成佛」,佛在《華嚴》、在《圓覺》上就是這麼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現在是不是本來成佛?是的,這個事情千真萬確一點不假。雖然我們自己本來是佛,現在還是佛,可是我們是個迷惑顛倒的佛,迷在哪裡?就在一切法裡面無緣無故生起虛妄的分別執著,麻煩就出在這個地方。所以佛在《華嚴經》一開端就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諸佛如來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每一個眾生都具足,只因為分別妄想而不能夠證得。這句話不就說穿了嗎?換句話說,你要真正聽了這句話恍然大悟,我們離分別妄想豈不就證得了嗎?我們辜負佛菩薩太多,佛真是一語道破!而我們就是離不了分別妄想,一天到晚還是用分別妄想,這怎麼能對得起佛菩薩?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跟我們在一起,為什麼?本來成佛。所以我勸同修們,除了我自己一個人之外,我們看一切人、看一切事、看一切物都是諸佛。如果我們看到這人是佛,那是菩薩,那是好人,那是壞人,我們就成不了佛,我們的本來成佛就見不到。為什麼?佛心是平等心,菩提心就是佛心。佛心是平等心、是清淨心、是慈悲心,這個三心是我們本有的,我們心本來平等,現在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是你迷了,不平等。你在境界裡起分別,你的心不平等;不分別,心平等。外面境界無所謂平等、不平等。

  我們印在《無際法師心藥方》後面,有一篇蕅益大師的開示,文字不多,我特別把它提出來供養大眾。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境緣沒有好醜,就是平等的,境是指境界,緣是指人事。換句話說,境是講器世間,緣是講有情世間,沒有好醜,好醜從哪裡來?是從你心裡面生。所以你要問,什麼叫好、什麼叫醜,哪有標準?沒有標準。為什麼?一個人一個看法,你看這個醜,他看那個好;他看那個好,你看得醜。可見得哪有標準?沒有標準。而是你自己所用的心所,不是心王,你的善心所與境緣相應,境緣就是善的;你煩惱心所與境緣相應,境緣就是惡的。境緣本來沒有善惡,善惡是起於你的妄念、妄心。妄心去掉之後,這個境緣是什麼樣子?清淨寂滅相。我們要不去妄心,不除分別,這個境界也就無從證得。講修行要歷長劫,這個底下也說明:

  【歷因修證。在報身。本來成佛。在法身。】

  可見得佛這個說法不欺騙我們,佛的講法並不矛盾,這是從三身上說的。我們是久遠劫以來就迷了,生生世世都在輪迴裡面流轉,習氣太深。這個習氣,給諸位說,這一悟是可以斷惑證真,這一悟可以破無明。無明可以破,諸位要曉得,就是習氣難斷,我們常講習慣成自然,習氣難斷,習氣必須在境界裡頭磨鍊才能夠斷得盡。破迷開悟,就好像千年暗室,這個黑房子裡面從來沒有光線,一片漆黑,你一盞燈點起來就照明,這一盞燈就好比開悟,黑暗的境界就好比無明,一燈就把無明照破。而習氣,佛有個比喻,好比這個瓶子裝了酒,這個酒在瓶子裡裝了有很多年數,現在你把這個酒倒掉,瓶子洗得乾乾淨淨,裡面確實沒有一點酒,聞聞酒瓶還有味道,這叫習氣。這個習氣可不比一燈就把暗室照明,所以習氣要慢慢來。你看看禪宗裡面修行的方法,禪宗是悟後起修,這個話給我們很深的警惕,不悟修行是盲修瞎練,悟了就好像道眼開了有了眼睛。修行是走路,有了眼睛才能辨別方向,才能認識目標,我們這個路走得很快樂,曉得一步一步接近。道眼沒有開,就好比一個人瞎了眼睛,瞎子走路危險,不認識方向、不辨別目標,一步一步去摸,摸到險道還以為是正道。

  所以修行第一樁事情就是要開道眼,佛法的教學,第一樁事情就是叫你開悟。不管是哪一宗,咱們淨土宗也不例外,如果說淨土宗不要開悟,那大錯特錯。你們去讀讀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江味農居士是一個修淨土的人。淨土宗比其他宗好一點,就是它解行可以同時來進行,不像其他的宗,除了淨土宗之外,任何一宗都要先開悟後修行。淨土宗可以一面修行、一面求開悟,它同時而沒有先後,其餘的各宗是有先後,這就講到淨土的殊勝。我們再看看淨土宗這些大德,我們不說遠的,遠的你看初祖慧遠大師,二祖善導大師,永明延壽是六祖。看看近代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你看看他們的文章,看看他們的學問,他哪一樣不通!可見得他對於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這是念佛人。不是說他淨土宗的祖師什麼都不曉得,教理都不通,誰敢講?我們不要說過去這些的大師,就拿近代印光大師,你去看看他《文鈔》,你看看他哪一樣不懂,大小乘各宗各派八萬四千法門,他門門都通達。我們最近講的《彌陀經疏鈔》,這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要不是把世出世間法都通達,你看他的《疏鈔》能寫得出來嗎?我們最近讀的「一心不亂」這一節,你看看他所引的經論,將大小乘各宗各派的教義全都提到,一句佛號都包含。怎麼個包含?人家說得頭頭是道,所以沒有不通的!這些話都是當年李老師教給我的,他說千萬不要以為老實念佛,可以把教義撇開,那是大錯特錯。我們細細想想,果然不錯,哪一個修淨土的人不是大學問!

  此地跟我們說出,本來成佛是講的「法身」,歷劫修行是講的「報身」。可是諸位要曉得,報身、化身是依法身而起的作用,「法身」是體,「報身」是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說到這個地方,諸位必須要想到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到三身一體,我們現前這個身體就是報身、就是法身、就是應化身。我再給諸位說,你的平等心就是法身,你的清淨心就是報身,你的慈悲心就是化身,我們這一身都具備。像禪宗的大德說,我這個手像不像佛手?我這個腳像不像驢腳?這個話什麼意思?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畜生平等,與餓鬼、地獄無有一法不平等,沒有高下,沒有差別,這就是法身。法是指諸法,諸法就是身,這當然是有很深的道理在,為什麼?一切諸法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己本性顯現的影像。所以佛在《華嚴經》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為什麼?都是自己一心變現之物。這個話說起來實在有些不好懂,我常常在講席裡用作夢來做比喻,如果你們把夢境想透,這個道理你能夠覺悟到幾分。你說我們作夢,夢裡面有我們自己,夢裡頭也有許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可是你醒來仔細想想,夢裡面所有的境界,是不是你自己一心變現的?全是你自己!

  你夢裡頭夢到好人,還是你自己變的;夢到惡人要殺害你的,還是你自己變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第二個人,全是你自己變現的,你要曉得這個道理。西方極樂世界是你自己變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是你自己變的,阿鼻地獄也是你變的,餓鬼、畜生還是你變的,除了你那個一心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說萬法唯心,佛在《華嚴經》教給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除了你自己,有什麼!這是什麼?這叫做法身。一切諸法都是自己變的,所以一切諸法是自己的身,法身一個。你要問什麼是我的法身?你現在懂不懂?沒有一法不是自己變的,沒有一法不是自己身。諸位要能夠悟到這個境界,你才曉得情與無情,跟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是什麼關係。從這裡面悟出來之後,生出的慈悲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你們想想同體這個意思,無緣是無條件,為什麼?一體,不是二體,它有什麼條件!我們現在說迷失,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不知道萬法是自己,不曉得萬法是唯心所變,在這裡面起無量的分別執著妄想,造種種罪業,受種種苦報,叫冤枉!叫迷失了法身。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