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六十二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62

  講義第二十六頁,「普賢菩薩勸發品」:

  【華嚴以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小男者。彼中諸佛子。已悟毘盧性海。未入普賢行門。故行為首。而智次之。此經為三乘之人。迷於性海。執滯草庵。漸漸引誘令歸寶所。非智莫導。故文殊為首。普賢後來。】

  這兩部經就是《華嚴》跟《法華》,都稱之為經中之王。一個是佛最初說的,佛成道之後所謂二七日中,在菩提樹下定中講的《華嚴經》,這是佛法的根本法輪;《法華經》是最後所說的,也就是說一代時教的總結論。一個開端,一個總結束,這在教義裡面講都是非常重要。《法華經》跟《華嚴經》,我們看起來有些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表法的菩薩。在《華嚴》是普賢菩薩居第一位,算他是老大,其次才算是文殊;在本經裡面,文殊菩薩當老大,普賢菩薩列在第二位,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一定要曉得。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謂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所以說是「已悟毘盧性海」。「毘盧」是梵語,印度話就是毘盧遮那,翻成中國的意思叫遍一切處。我們的性海就是真如本性,廣大無邊,所以稱作毘盧性海。那是已經悟了的人,已經悟了叫解悟,悟了之後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要證入。普賢菩薩表的是證入。我們通常講的悟有兩種,一種叫解悟,一種叫證悟。我們就可以說,普賢菩薩代表的是證悟,文殊菩薩代表的是解悟。你曉得這個意思,你就能夠看出這兩部經它不一樣的所在。《華嚴》是已經解悟了,它的目標是要證入,所以《華嚴》最後五十三參是行成證入,這就是普賢的意思。《法華經》是教我們解悟,所以《法華》重在建立信心,如果你要沒有解悟,你的信心不能建立。由此可知,解悟之後這就要求證,要入佛知見,也就是入一真法界,在《華嚴》稱為一真法界,在本經稱之為「入佛知見」。這幾行把這兩部經異同之處說得很清楚,文字不多,說得很清楚。我們講堂可以說是這兩部經都在研究。這兩部經,在佛法裡都稱之為根本法輪,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讀誦、研修,再假以時間,縱然不能夠悟入這個境界,也必能有些悟處,我們的解悟這是必定可以得到的。

  【昔者普眼菩薩三度求見普賢。入於三昧。竟不能見。佛令其想念禮敬。即見普賢菩薩近佛而坐。如此則普賢不離佛側明矣。此中何故云從東方而來。蓋東為震方。震為長男。能任大事。克紹家業。堪領眾務。故任大事。則能以威德自在之力。護持法寶。】

  讀了這段文,大家一定就可以明瞭,佛法無論說一個人,或者說一個處所,或者說一個方位,或者說一個遠近,無不是表法;你要是把它呆呆看作真有這個事情,那就壞了。有許多不明瞭佛法之人,他來研究佛法,讀《華嚴經》的五十三參,要去考證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住的所在在現在什麼地方,那到哪裡去考證去?不知道這全是表法的意思。這個地方就說文殊跟普賢是一不是二,他跟佛是一體的,佛是代表真如本性的理體。在《華嚴經》裡面,佛沒有說法,為什麼?因為本性無法好說,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他說什麼!《華嚴》從頭到尾都是菩薩說法,菩薩就是佛,從體起用這叫菩薩。用,就有法好說,體沒有法說,用才有法說,所以理體不說法的。用是無量無邊,一切德用把它歸納為兩大類,一個是智,一個是行。實際上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是佛教徒,世間人聽到他這個哲學的說法很希奇,在佛教裡頭一點不希奇,佛教裡面講「行解相應」,他說個知行合一,只是把話變一變,意思是一樣的。這就以文殊菩薩代表智,普賢菩薩代表行,行是智之行,智是行之智,所以它兩個是一不是二。已經開悟了,這個時候行重要,像華嚴會上那些菩薩已經開悟,要緊的是要入一真法界,所以以普賢為首;法華會上這些人還沒開悟,沒有開悟談不上修行。

  所以大經,你看看科判的順序,信、解、行、證,文殊代表解,普賢代表行,行證是普賢,信解是文殊。法華會上這些人,要緊是要他建立信解,所以法華會上文殊排在前面,普賢排在後面。看它排列的順序,就曉得他教化那些學生的程度,諸位也就能夠知道,華嚴會上那些學生的程度比法華會上高。說來說去,這些表法的諸菩薩們都沒有離開自己,毘盧遮那如來就是我們的自性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文殊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普賢是自性裡面的萬德萬能,可見得這是一體本具者。經裡面說,普賢菩薩從東方來,這是表法的意思。前面說明一個公案,普眼菩薩發心「三度求見普賢,入於三昧」,都見不到。你們要想想,三度求見,入於三昧,竟不能見,這是什麼原因?如果他要見文殊,用這個方法會見到。見普賢就見不到,你要曉得三昧是心地清淨,一念不生。普賢菩薩一天到晚想東想西,什麼事情都幹,你這跟他完全相反的,那怎麼能見得到?你要見普賢菩薩,你看看善財五十三參,這就見普賢菩薩,如果善財入定就見不到。文殊菩薩表慧,表根本智,是因定而生慧,所以從戒定慧能夠見文殊,你能夠得到什麼?得到信解。可是行證,你天天在那面壁,心不動,這個不行;什麼事情你都要接觸,什麼事情你都要去做。這個定的功夫,比一般修定的功夫那要深得多,所以這裡講入於三昧不行。

  這一點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所謂修行可不是在定中修行,盤腿面壁叫修行,這個不行,這是初級的功夫。修行要怎麼行法?修行要像善財那樣歷事鍊心,要在一切境界裡頭去鍛鍊,這就叫做普賢行。普賢行,處處是道場,時時是道場,拿我們今天來講,整個時空就是他的道場。一切的境緣,境是境界,緣是講人事,我們今天講人事的環境、物質的環境,都是他修行的場所,他要在這裡面去鍊,鍊到如如不動,佛告訴須菩提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圓覺經》裡面講的「離幻」,怎麼離?即幻離幻,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這樣你就能夠見到普賢菩薩,你就能夠真正體會到普賢菩薩無處不在。佛教給他「想念禮敬」,你就見到;三昧裡面沒有想念,也沒有禮敬。由此可知,「想念禮敬」,如果從三昧上來講,這是最深的三昧,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講的楞嚴大定,所謂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通常我們修定,環境清淨,身心好像離開了妄念;如果在環境裡一接觸,心又亂了,這不叫定,這個定不管用。小乘聖者證得九次第定,不敢輕易的度化眾生,原因在什麼地方?怕一接觸眾生,定失掉。所以他這個定是屬於初級的禪定,不能開慧,沒有能力破無明斷煩惱,雖然有九次第定這麼深的定功,這個定不能開智慧。諸位去想想看,開智慧哪有那麼簡單?千萬不要把妄想當作智慧那就錯了,我們世間一般人講的智慧是世智辯聰,把這個看作智慧。而佛法說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這個學佛的人遭了難。

  有些人研究佛經也相當的勤苦,研究經典、研究註疏,在這上下了功夫,把這些經論註解自己也能融會貫通,說得天花亂墜,很像一回事情。這是不是智慧?心裡面的煩惱不斷,生死沒有把握,這個不是智慧,這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記問之學」,他記得多,他常常有問題問別人,人家給他解答他聽得多,他的學問是屬於這個。記問之學,所有學問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所以世智辯聰、記問之學,不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智慧一定從定中來的,心不定沒有智慧。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做個比喻說,我們的心就好像水一樣,不定,水起波浪,水起波浪照外面的境界就照不真切;不是說它不能照,它能照,照了怎麼樣?照得跟外面境界不一樣。水要是平靜,不起波浪了,這個時候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水裡面的影像跟外面境界像是一樣的,一點都不會差錯。我們的心不平靜,我們心裡面還有煩惱,你想想看,你照的功能怎麼能夠圓滿?圓滿的覺照就叫智慧,帶著煩惱波浪的覺照就是世智辯聰,只見到片面不能夠見到全體。記問之學是比量,不是現量,聽別人說的,自己推想、推理,畢竟不是自己現量境界;智慧是現量境界,決定不是比量境界。這些理,我們學佛的人不能不懂,不懂免不了盲修瞎練。

  普賢菩薩從東方來,這是表法的意思,正如同我們世間過去帝王時代,太子住在東宮。東方是表示震,在八卦裡面這是震的方位,在五行它是屬於木的方位,在四季裡面它是春天的方位。所以在這個方位,這在過去是儲君所居住的地位,普賢從這個地方來,也就是代表這個意思,為佛之長子。現在的社會制度跟從前不一樣,我們從前的社會制度,可以說一直到清朝,都離不開周公所制定的宗法制度,就是一個家庭的繼承是長子繼承,所以是大家庭的制度,長子繼承家業。到民國年間來實行小家庭制度,今天我們要說這些事,我們都不懂了。在從前長子,家裡面這些兄弟姊妹他統統要照顧,他有責任。小說《紅樓夢》裡面所描寫的,那是宗法的制度。從前中國的大家庭,每個人的收入要歸公,你的需要,等於說每個月好像佛門裡面發單錢,這個零用錢就發給你,你有什麼需要的時候等於說常住支給你,從前這個家庭制度是這樣的。長子就是當家師,他當家的,所以他對於家庭每個人都要照顧到。確實有它的好處,一個家族團結一條心,確實能夠有我們中國所提倡的倫常的、倫理的生活,那是真正享受得到,所以有天倫之樂;缺點就是每個人都受約束,因為是團體在一塊居住,當然等於說是生活規範一樣,沒有那麼自由。

  小家庭無拘無束沒有人管你,你好像很自由;在那個社會裡頭不自由,上面有父母,再就是有長兄長嫂,他們是居在領導地位。所以實在講,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處,當然也有缺點;小家庭有小家庭的好處,缺點也很大,變成自己兄弟姊妹不關心,不像以前那麼樣的團結。以前的兄弟姊妹就等於自己一個人一樣,跟自身一樣,那是關照愛護,彼此當中互相的協助,確實不是今天能夠相比的。這發揮出去四海之內皆兄弟,在五倫裡面除了自己之外,這一個家族之外,與我們往來的這就是朋友,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身命都能夠犧牲,何況身外之物!所以中國的朋友跟外國做朋友不一樣,中國的朋友真值得交。為什麼?交了這個朋友,他這個一生有保障,朋友就跟自己兄弟一樣。你要講團結,我們中國過去真正是團結,團結兩個字,這個名詞在中國沒有,為什麼?它本身就是團結,不團結才喊著團結,已經團結了,團結兩個字用不上。如果說是出賣朋友,那還得了嗎?在我們從前這個社會,你要是出賣朋友,你這個人就完了。為什麼?你在社會上不會有任何一個人跟你往來,一聽說某人他出賣朋友的人,誰肯跟他往來?你在整個社會上你就孤立了。你要是背叛家親眷屬,那還得了!這是講從前制度跟今天不一樣,確實有很大的不相同。

  這個地方的表法,就是以普賢菩薩表長子的身分,他「能任大事,克紹家業」。此地都是比喻,「家業」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是弘法利生。「堪領眾務」,務是一切事務,他能夠領受,他為什麼能夠?底下說明他「以威德自在之力,護持法寶」,這個兩句做總結,結到佛法上。這個地方雖然說的普賢,諸位要記住,普賢不是別人,普賢是自己。如果我們把普賢推作別人,換句話說,你就把弘法利生的責任全推給別人。推給別人也可以,別人成佛明心見性;我不能成佛,我不能明心見性。學佛是誰學佛?他學佛,我不學佛,那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法主張的是直下承當,誰是文殊?我就是文殊;誰是普賢?我就是普賢,自己才能夠成得了佛。文殊、普賢代表的是信解行證,信解行證都是我自己一身,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這樣才會有成就。如果推給別人,我自己不能信、不能解、不能行、也不能證,你能信、能解、能行、能證,我還算學什麼佛?佛法之可貴,貴在直下承當。佛菩薩苦口婆心長劫的教化,普賢在此地又在勸導,勸我們發心,發什麼心?發直下承當之心,我們才有門可入。給你說了許許多多,你都不敢當,那不叫白講了嗎?

  講「護持法寶」,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諸位,護法首先要護自己的法,自己都不能護,說是能護釋迦牟尼佛的法,沒有這個道理;先要能護自己,而後才能護眾生的法、護諸佛的法。護自己的什麼法?簡單的說,就是護自己的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護自己的四淨德,像《圓覺經》上佛給我們開示的,常、樂、我、淨。《圓覺經》上尤其說得好,「淨圓覺心」,我們要曉得護這個,這就是護法。淨是什麼?淨不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染。接不接觸?接觸,這普賢菩薩,普賢行是接觸,接觸而不染這是普賢,這叫修淨,淨就是我們講的清淨心。覺則不迷,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樣不明瞭,樣樣都明瞭,這裡面沒有迷、沒有執著,這就是覺,覺就是智慧。樣樣事情都做,該做的都能夠做得圓圓滿滿,這就是圓的意思。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提起這個綱領,護持我們的淨圓覺,護持自己的平等、清淨、慈悲。怎麼護持?保持不失而且要培養它增長,這叫做學佛,這叫護持法寶,使自己的智慧、威德、自在天天增長。

  【所依之佛。號寶威德上王。領眾務故。與諸菩薩及諸天龍等。雨華作樂而至。紹家業故。】

  這都是經上表法的意思。所以佛經在文學上來講,也是最上乘的,從文學上來講也是美極的文學。佛的號「寶威德上王」,與因地裡面菩薩的威德自在護法完全相應。佛是表果德,菩薩是表因行,因行與果德一定相應。這個地方「上」,是至高無上的意思,「王」就是代表自在的意思。下面有假設一個問答:

  【問佛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修這個法門依佛而修,這是沒問題。佛講《法華》是八年,所以這部《法華經》,是佛八年所講下來的記錄,諸位曉得這個道理。八年就講這麼一點嗎?講得太多,記下來不多,記下的是綱領。像《六祖壇經》,《六祖壇經》是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講的東西記錄。我們看看《六祖壇經》不過兩萬多字,花上二、三個鐘點就統統都看完,三十七年就講這麼多嗎?每句要發揮起來都是很長的。所以這是八年所講的精華編寫出來的,佛滅度之後,我們如何能夠修學這個法門,能夠契入證得法華三昧?

  【佛告以成就四法者。】

  在這一品經裡面,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

  【譬如長子。仁義自檢。為父所重。故曰為諸佛護念。】

  「四法」就是底下講的。這是一句,諸位記住,「諸佛護念」,這是一法,你們只記住這四個字就行。

  【若道德不修。為父所棄。則非護念矣。雖為父知。當習學眾藝。故曰植眾德本。】

  把這四個字記住,這是四法裡頭這第二。第一個是「諸佛護念」,第二個是「植眾德本」。

  【眾藝雖習。必須威儀自持。故曰入正定聚。】

  這是第三「入正定聚」,把這四個字記住。

  【既為父知。又閑眾藝。風規其足。可以治家治國。故曰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這是最後一句。這四法,第一是「諸佛護念」,第二是「植眾德本」,第三是「入正定聚」,第四是「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如果你能成就這四法,佛雖然滅度,你還是能夠得《法華經》,這四句話非常重要。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