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二十二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22

  請看《法華經意語》第十頁,「化城喻品」:

  「化城」,這個意思是變化所作;換句話說,它不是真實的,是變化的。這在菩薩道裡面它算是一個中途站,因為有一些小根性的眾生,聽說菩薩道長遠就不敢修。譬如佛在一般經典裡面常講,成佛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太長,往往就把人嚇住。實際上給諸位說,三阿僧祇劫所修的不過是藏教佛而已。你們學過天台藏通別圓,藏教佛。圓教的佛,你們看看《華嚴經》裡面,這些大乘經裡面無量劫,哪有什麼三阿僧祇劫就成就!所以心量一定要大,要有耐心。今天下午如虛法師來看我,聽說我來講經,他來看我,就說到現在人缺乏耐心。他今天談了一些話,跟我的見解完全一樣的,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功。我們今人說實在話,比不上古大德的就是耐心,坐不住。古來大德坐在一個寺院裡面,就能夠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下山的,如如不動。所以他這個影響力太大,幾千年之後那個地方寺廟都沒有了,還有人到這個古蹟的牆角裡去拜一拜,你們想想這個影響力有多大!今人沒有這個耐心,喜歡今天跑這個地方,明天跑那個地方,心都跑散亂,縱有一點成就,那個成就是很有限。佛知道眾生的根性,所以對二乘人不得已而說化城。

  【化城不實。寶所非真。為顯二非故說此喻。】

  這兩種都不實在,所以佛才說化城喻品。

  【前品中許三與一。】

  「三」是三乘法,「一」是一乘法。

  【將謂三假而一真。寧知一亦非實。一若是真。何云等賜。】

  這幾句話,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諸位要記住,這是說功夫到了家的人,根熟的眾生,絕不是我們現前這個程度,我們現前這個程度來講,不但一真是實在的,三乘也是實在的。所以學大乘經典,古人常說「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道理就在此地。最怕的是惡取空,一看到三乘是假的,一乘也不是真的,那我學個什麼?算了,我不學了。這就墮在惡取空裡頭,佛法最忌諱的就是這個。這個法是對什麼人說?是對般若已經畢了業的人,入到法華會上。你們要想想看,我們今天連阿含也沒有畢業,所以大家要記住,我們還是要老實從根本上來修學。這些都是真理,真理我們可以聞,可得而聞,難解,甚深難解。我們今天信,這是信聖言量,為什麼?我們自己沒有證得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禪家所謂百尺竿頭上做的事,已經到百尺竿頭,聽了這個開示之後就更進一步,就成佛了。這個佛是圓教的佛;換句話說,這是最高的境界。

  【三一俱亡。指歸自心也。夫自心無朕無相。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這兩句話很要緊,我們講見性,用識心不能見性。為什麼?識心是迷,所以叫你說離心意識。好,識心不能見性,轉八識成四智,智能不能見性?智能見性。但是諸位要曉得,智只能夠分破無明,不能夠把無明斷盡;換句話說,你用般若正智你可以到等覺菩薩。你要是用八識你可以到阿羅漢,阿羅漢上去用識就達不到。你捨識用智,轉識成智,你可以到等覺菩薩,不能成佛,成佛怎麼樣?智也不能要。你要不相信,你們天天念《心經》,你想到沒有?「無智亦無得」。所以有智也不行,不但說有識不行,有智也不行。可是大家要記清楚這是向上最後一著,我們現在還沒有到等覺菩薩,你能夠用智那就很不錯,你要是能夠用智的話,在念佛法門裡面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那個連智也不用,那是到了西方世界之後,阿彌陀佛那才去證去,我們現在距離還是太遠,我們曉得這些事情。

  經裡面講的「大通智勝如來」也是我們自性佛,在此地把大、通、智、勝這些意思,都簡單扼要的給我們解釋出來,諸位自己細細的去看。

  【棗柏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

  這兩句話是李通玄長者說的,說起這位長者那也真正是了不起,他是唐朝時候人。大家曉得,《華嚴經》自古至今只有兩個註解,經太大沒有人敢註,只有兩個人註。第一個註解就是棗柏大師李長者,這是第一部,第二部是清涼大師,他在清涼之前。兩個人註解的方式不一樣,李長者註解的叫《華嚴經合論》,清涼大師的叫《華嚴經疏鈔》,所以在體裁上不一樣,《合論》是不解經文,不是一句一句怎麼講法,一章或者是一大段,後面總論這一大段的意思,所以是用論的體裁。清涼大師的註解是《疏鈔》,一句一句的解釋,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諸位學《華嚴》要從《疏鈔》入手,《疏鈔》通了之後,再去看《合論》,那就很有受用。《合論》是接上根的人,《疏鈔》三根普被,中下根的人都可以得利益。這幾句話就是《華嚴合論》裡面。

  清朝道霈法師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他把《論》跟《疏》會合在一起,就是《華嚴經疏論纂要》,但是它合起來並不完全,摘要。實在講《疏論纂要》要是在教學裡面做教科書非常理想,因為原書實在部頭太大,它等於提要,《論》裡頭也提要,《疏》裡頭也提要,編的一部書,對於初級教學很適用。但是有這個基礎之後,還必須要看全部的《疏鈔》跟《合論》,讀《華嚴》才能夠透徹的了解。《華嚴》教義跟《法華》完全一樣,我今天在此地跟大家講《法華經》,我能夠有點心得,得力於《華嚴》,它這個教義是相通的,都是圓頓大法,都是一乘真實法。

  這兩句就是超越了時間與空間,這真正的入一真法界、一乘實相,不但識不用,智也不用,《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心經》二百多字,那麼簡單,《心經》裡面所講的,也是把一乘法講得圓圓滿滿,所以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心經》你不要看很短,《心經》難懂,你要不懂六百卷《大般若》,你怎麼會懂得《心經》?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那是般若中心,得到那個,六百卷《大般若》都得到。《心經》一開端「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與我們的緣分實在太深。今天如虛法師也跟我談到,學要專攻,跟我的看法是一樣,要學一樣。自古以來,這些有成就的、對於歷史有影響的,不但對當代有影響,影響到千年萬世都是一樣東西,專攻一樣東西。我們從近代兩個居士,一個是江味農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你們在《金剛經講義》序文裡面去看,他在《金剛經》上差不多用四十年的工夫,寫成這部《金剛經講義》。今天我們談到《金剛經》,他的《講義》真的沒有話說,權威,念他這個《講義》就夠了。他把古今的這些《金剛經》註解統統都看遍,四十年時間就用在一部《金剛經》上,成為《金剛經》的專家。

  今天如虛法師非常感慨,講佛學院,談到佛學院老師的問題。他的見解跟我見解完全一樣,我上一次跟洗塵法師也是談這個問題,就是希望這些佛學的老師專攻,一個人專一樣。佛學院與佛學院要聯合起來,聘請老師聯合起來,譬如專門講《金剛經》,這一個星期在我這裡講,下一個星期在別的佛學院講,全台灣佛學院講《金剛經》,就請他一個人,他輪流去講。他自己是《金剛經》專家,當然有心得,學生也很能得受用。講《法華》的專門講《法華》,講《彌陀經》的專門講《彌陀經》。教學的專門管教學,什麼事情也不要叫他去幹,這個星期甲佛學院,那個星期在乙佛學院,再下個星期到丙佛學院,他一個佛學院去住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課統統集中,都上他一個人的課。這個方法好,實在是好,他自己也能夠專也成就,也不至於那麼辛苦。他現在到福嚴精舍去教書,一個星期去一趟,很苦,他告訴我,苦得很!他是福嚴精舍畢業的,找他去上課,他不去也不好意思,他在那裡住那麼多年,那個地方與他有恩。所以說這是制度上的問題,能夠所有佛學院的主持人大家開個會,我們聘請老師商量這個辦法,老師也自在,不用一個禮拜又要跑這裡、跑那裡,辛苦得不得了!他也希望一個禮拜住一個地方,住在那裡自自在在的住一個星期,好好的自己教學、讀書。否則的話,師資永遠是個大問題,師資有問題,我們的教育不會成就,就辦不好,我們的光陰也就會空過。所以這樁事情,真正是要認真來考慮。這也是我給諸位勸勉,功夫將來要用在一部經上,譬如現在佛學院樣樣都學,這是基礎常識,佛學院畢業出去之後專攻一部。

  李長者註《華嚴合論》,有一段不可思議的神蹟,他註《華嚴合論》的時候年歲已經很大,《華嚴經》沒註解,他想給它做個註解,找不到適當的環境。他到山上想去找個地方,山上碰到一隻老虎,別人看到老虎嚇死了,他看到這個老虎,他不但不害怕不走,他把老虎叫到旁邊來,「我現在要給《華嚴經》寫個註解,沒地方,你替我找個地方去。」那個老虎點點頭搖搖尾巴,好像意思講你跟我來,老虎前面帶路,長者就跟牠一道去。結果走到深山裡面一個石頭洞,那個洞就是老虎窩,裡面有好幾頭老虎都在裡面。李長者到那邊去,老虎搬家搬走了,把那個洞讓給他,他就在那個地方進行。一個人到那個地方去就很奇妙,就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到那裡來問訊,以後就照顧他,每天到時候給他送飯,給他送菜,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他所需要用的紙張筆墨統統都給他預備好,就來了這麼兩個人,來供養他,經註完之後,這兩個人就不見了。問附近村莊上都沒有,都不知道,都沒有見過這兩個人,天人來供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李長者住的那個山洞,那個古蹟至今還在。以後有人說那兩個女子大概是龍女,前面有個小池子,她們進出都是在那個池子裡,這是龍女來護法、來護持。這是在《神僧傳》裡面有這麼記載,他是示現在家居士身;清涼大師則示現的是出家身,一生講《華嚴經》五十遍,實在是了不起。

  《華嚴經》我講過一次沒講完,我差不多講了將近一千六百個小時,《華嚴經》大概講了五分之三,我估計這一部經講下來至少要二千五百個小時。你們想想看,你們這個佛學院三年課程總共有多少小時?我那個講法還不是很詳細的講。像我過去講《彌陀經疏鈔》講過一遍,四年講下來,也不是詳細的講。我那個時候給他們說,我如果要詳細講的話,我有能力講八年。但是時間太長,我們跟日本人打仗才八年抗戰,怎麼八年講一部《彌陀經》,這是太不像話,四年就很快。這次我們圖書館講的是《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是每天講,我希望一年能夠講圓滿。但是現在看這個樣子圓滿不了,恐怕得要兩年,每天講一個半鐘點,大概兩年才能夠講完,這一部《彌陀經疏鈔演義》。經義完全通達了,修行就沒有障礙,這個時間值得,就是花上四年聽一部《彌陀經疏鈔演義》,值得,為什麼?我淨土的理論通達,我念佛障礙就少;路子不明,修行就發生障礙,就得不到力量。

  所以我們看看古人,看看今人,一生專攻一部經。小部經的也有,像周止菴居士這也是民國初年人,他一生就搞《般若心經》,《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你們今天看看周止菴居士的《心經詮注》。他的註解這麼厚,十六開的大本子,字不大,沒我們這個講義字大,他用了多少年時間?也是四十年。初稿初版寫成之後,是二十年寫成,以後又加以修訂,最後出版又隔了二十年,四十年的工夫用在一部《般若心經》上。我們今天談到《心經》,它是權威的書,功夫不深哪來的成就?你看世間學問,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你們看看劉寶楠父子兩代七十年,完成一部《論語》的註解;焦循的《孟子正義》也是父子兩代,也大概差不多有六、七十年完成。所以他們這個註解就是權威性、代表性,你要想以後讀《論語》,就不能不讀劉寶楠的註解;你要讀《金剛經》,就不能不看江味農的《講義》。

  好高騖遠,拉拉雜雜搞了一大堆,在一生當中沒有什麼成就。你們看圓瑛法師的法彙有那麼多,但是你要曉得,圓瑛法師真正的東西就是兩樣,他一生當中《楞嚴經》、《圓覺經》,那是他真正的東西;其餘那些小部經,都是人家請他講經,隨便寫的講記。圓瑛法師二十幾歲出家的時候聽《楞嚴》,功夫就用在《楞嚴》上,一直到七十幾歲的時候才寫成講義,你想想看,他這個功夫用得多深!他在上海那個時候辦的佛學院,就是楞嚴專宗學院,白聖法師就是那個學院的學生。他那個學院可想而知,就是一部《楞嚴經》,專宗,楞嚴專宗學院。他自己是專門研究《楞嚴》,又辦楞嚴專宗學院,每天給學生們講學,這個功力多深,到晚年寫成《講義》。所以我們今天讀《楞嚴經》,那你就沒有辦法,你不能不讀圓瑛法師《講義》。《法華經》也給諸位介紹一位大德,那也是一生的精力用在《法華》上,把各家各派的,天台的、賢首所講的《法華》,甚至禪宗裡面講的《法華經》,都參遍了,最後寫成這部講義叫《法華經大成》,意思是集《法華經》註解的大成。像這些註解都變成權威性、代表性。

  我聽說你們學院裡面,有不少同學都是想學《法華》,也來問我怎麼個學法。如果說真正學《法華經》,給諸位說,不但那個經要背,《法華經大成》要背。你不要一聽說嚇倒了,你要想做一代祖師將來弘揚大經,你連這點能力都沒有,你還搞什麼?你什麼都不要搞了。你今天遇不到知識指引,扎根打基礎就是背誦大經,基礎深厚了,遇到善知識幾句話給你一點豁然大悟。你們看《六祖壇經》這裡一個例子,法達禪師誦經三千部,諸位要知道,誦是背誦,不是看著本子,看著本子叫讀。你們現在叫誦經哪裡是誦經?是看著本子在念,那是讀經不是誦;誦是不要本子,背誦。法達禪師,你看人家《法華經》多熟,他已經背了三千遍。從讀,讀到背這個階段不算,全經都背下來,從這個時候才開始算,一天背一部,一天背一遍,把全經背一遍。三千遍你們想想,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天,三千部是十年的工夫。有這樣的基礎見六祖,六祖輕描淡寫幾句話,他就恍然大悟,開悟。如果他沒有三千部《法華》的底子,六祖怎麼給他說他也不會開悟!所以諸位是不怕不遇善知識,怕的是遇到善知識自己肚子裡什麼都沒有,空過了。

  我在前面提示過諸位,李老師古文好,詩做得好,有些學生想跟他學古文、學詩,他就問他,「你來學古文,你這古文能背幾篇?」這一問就問住了。李老師說:「你肚子裡頭要不能熟背五十篇古文,你沒有資格學古文。」見到他也枉然,他沒有辦法教。你想學做詩,你肚子裡頭要沒有三百首唐詩,你也沒有資格談詩。這樣一問,大家都傻了,就沒有辦法。所以,這個不背行嗎?世出世間法一樣的。諸位背誦的年齡過去,現在再幹的,亡羊補牢還來得及。你肯花上個兩年到三年時間來得及,背一部《法華經》,真正學《法華經大成》的話,三年完成,是可以做得到。你看海仁和尚教學,背《楞嚴經文句》,就是蕅益大師的註解《楞嚴經文句》,連經文帶註解統統要背,這是你真正學《楞嚴經》。不過我們的看法,跟老和尚看法不一樣,我們要背的話,寧願背交光法師的《楞嚴經正脈》。蕅益大師確實是不錯,你看《彌陀要解》,那真是《彌陀經》註解是第一把手,可是他的《楞嚴經》,裡面不曉得他怎麼搞的,他好像還是有一點天台宗的成見。我們客觀的看法,《楞嚴經》的註解還是交光大師,那是個標準註解,是個好註解。可是古人的註解都深,你看圓瑛法師的《講義》深入淺出,對於我們現在初學的人來講,那是再好不過。所以你學東西,不背註解那怎麼行?要吃苦頭、要下苦功。跟我來的,也有幾個人學《法華經》,他每天在外面一天念一部《法華經》,那是在家居士,一天念一部《法華經》。所以我們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怎麼個學法?這些地方不可不知。我們自己是不是甘心情願這一生就這麼空過?還是要發憤圖強出人頭地。這一品的大意,諸位自己去研究。末後說出來:

  【大通智勝。一心也。十六王子。八識也。識本唯八。各具事理。】

  理八識、事八識,所以有十六。我特別把這些句子念出來,就是告訴諸位,一切佛經無不是表法的,無不是說我們自家心性。你要不懂這個意思,你就沒有門可入,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就不解如來真實義。處處都是講我們的心性。

  【智積。心本無為。識則無所不為。】

  體上是無為,從體起用則無所不為。體是理,用是事,事者理之事,理者事之理,理事不二,這就是一心。

  底下提出兩句修行必要,一個就是「以識觀心」,一個就是「以心轉識」,這兩句話可以說把我們做功夫的要領完全說出來,既簡單又明瞭。

  【如來權說寶所。】

  著重在權說。

  【破彼執情。】

  這是權說的義趣。

  【化城若出。寶所無方。但曰在近。若悟自心。成佛尚不可得。何聲聞菩薩之可分哉。】

  這是把真實的情況全給我們顯露出來。成佛是對未成佛說,就是我們從比喻上來說,譬如我們有病,健康是對於病痛來說。如果病沒有了,那個健康也沒有意思,健康也沒有了,健康是對病相對而建立,沒有病怎麼顯得有健康,沒有健康怎麼會顯得有病,互相顯現的。佛與眾生也是互相顯現,因為有眾生才顯示出有佛,有了佛才顯示出眾生。眾生沒有了,佛到哪裡去找?佛也沒有。這是禪家所謂「兩頭坐斷」,是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完全真實的境界。你要是真正悟了自性,大徹大悟之後,佛都不可得。《心經》後面講「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之智,得是所證之果無上菩提。到這個境界,能證之智沒有,所證的無上菩提也沒有,這個我們叫做究竟證。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第一句告訴你圓滿菩提,第二句接著歸無所得,為什麼?本來如是。所以經文一開端「如是我聞」那個如字,是真正是妙極了,你到如來地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這個如是妙!一個字,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妙法統統都包盡。一個字,放在經的前端,我們哪裡曉得這個用意?放在前面,佛所說一切言語,與這個如都相應,都是通達這個如,如就是自性。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