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五十九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59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五頁,「妙莊嚴王本事品」:

  上一次說到「供養之益當得成佛,與彼持經功德等無有異」,這是說興供養的功德如是如是。向下是說明妙莊嚴王的本事:

  【昔有四人。結伴修道。在於市廛。心厭煩囂。移入深山。往來乞食。轉見勞苦。不能行道。一人發心云。汝等行道。我當乞食供養。由是三人道成。彼一人出入朝市。見國王尊貴。心生愛慕。轉世為王。三人議云。彼為我故流轉世間。我因彼故身得解脫。我等當往報恩。一人示為妻。二人示為子。度彼得道。妻名淨德者。即喜義。淨名云。法喜菩薩妻。長子名淨藏者。即慈義。慈能與樂。如藏之有寶。多饒益故。次子名淨眼者。即悲義。世人盲無慧目。常墮生死坑塹。悲能拔苦。如眼能導引。不致墮坑落塹。妙莊嚴王。即捨義。捨邪見而修正法。莊嚴自心。得自在故。】

  這段就是把妙莊嚴王的本事簡單介紹出來,這就是以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供養的功德。這是四個人同時修道,如果每個人都要出去托缽乞食,尤其是在鬧區,要想成就道業是相當不容易。所以這裡面就有一個人護法,護法這個人是誰?就是後來的妙莊嚴王,其餘三個人得道。這是講來一世、又一世,前一世四個人在一塊修行,前一世修布施的人做了國王;這三個得道的人倒駕慈航,一個示現做他的妻子,兩個示現做他的兒子,然後來度他。可見得這個事情,布施供養的功德與得道等無有異。這一點我們世間人看,只看到這一世的因果,看不到三世因果。所以有許多的事情,我們自己認為與自己沒有利益就不肯做,這是很大的錯誤。如果你能夠看到三世因果,你就曉得這個事實就不然,正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什麼事情都有因果。經上常常說「欲知今世果,前世作者是」,前生所做的就是,我們今生這個果報,無論是自己的正報,或者是依報,我們處人處世沒有一樁不是因果。好的果報是前生做了善業,惡的果報是自己前生做了惡業。如果說我們今天受的果報前面沒有因,決定沒有這個道理,這是講不通的。如果我們體認到這一點,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待人處世心就平了。曉得我們是酬償業報,心就平!縱有不如意的事也不會怨天尤人,曉得果報如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這一生造善因、造淨因,來生的果報當然殊勝,這是一定的道理。

  同參與同參當中要幫忙,要幫助他成就道業,我們盡心盡力的幫忙;他要不肯接受,那他是自己有業障,我們的心力都盡到,也都圓滿。他本身有業障那是他的事情,那沒辦法。雖然他本身有業障,我們還是要給他做增上緣,不能說他本身有業障,我們不理他,這個不可以。換句話說,他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完全不能接受,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不能給他做近因緣,可以給他做遠因緣。這是我們學佛幫助別人的一個大原則,正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菩薩道的根本。我們幫助別人,絕不能有一個圖報答的心,如果說幫助別人,希望將來人家怎麼報答我,給諸位說,這就落在有漏善裡面,你所得到的是三界有漏的福報。與你的道業就不發生關係,為什麼?修道之人修的是個清淨心,施恩還望著報答,這個心就不清淨,那麼我們修的是什麼?如果你是修福報,還勉強能說得過去。我們修道、修一心不亂,你要期望報答就完了,這就障礙了清淨心,障礙了一心不亂。所以施恩決定沒有希望報答的念頭,而是除自己的慳貪,這個布施供養是除自己的慳貪,斷自家的煩惱。功德利益是成就一心不亂,我們要曉得這個修學目標,這才不至於錯亂修行,我們這個目標就純正。這是在一切經論裡面,我們要細細的去體會,要去認真的學習。

  【所依之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

  佛的德號與妙莊嚴菩薩一定相應,為什麼?菩薩是表因地上之德,也是性德;而佛是表果地上的性德,因與果一定相應。妙莊嚴是以慈悲喜捨莊嚴自心,這是真正的莊嚴。

  【雲即慈覆之義。雷即悲警之義。宿王乃星之名。萬行行布。如星之布列。】

  換句話說,六度萬行齊修,法門之多就像星星一樣,不計其數。

  【華表其因。以智為因。修行慈悲萬行。成佛菩提。】

  這三句希望大家注意到,我們一般人修行得不到效果就是我們是以感情為因,修行慈悲萬行,所以不能成就;如果我們要是以智慧為因,修行慈悲萬行,那你必定成佛。在這個地方特別要辨別的,什麼是智慧、什麼是感情,這個一定要搞清楚。在五法三自性裡面講,正智是智慧,分別是感情,我們在一切法裡頭用分別心、用執著心,這就是你用第六識跟第七識,識是屬於感情的,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屬於感情的。我們用這個東西來修,怎麼會有成就?用這個東西來捨妄,妄也捨不盡,為什麼?它本身就是妄,妄來捨妄是有限度的。大乘法門的修學,第一個條件就是叫我們捨心意識,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捨識用根」,佛法裡面講的轉識成智,這是修行最重要的一個綱領。我們之所以苦,苦在用識,不能夠捨識,天天希望自己成就,識又不能捨,完全憑著感情用事,過去無量劫修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從今天起再修無量劫還是這個樣子,不會有什麼太大改變的,這一點諸位一定要提高警覺。如果說是你有改變的話,無量劫到今天你應該有改變,你改變在哪裡?想想我們這一生的修行,前生跟這一生一樣,再前世跟這一生又是一樣,生生世世沒有兩樣。佛法道理你要是真正入進去,你就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不會說是我這一生比過去進步一些,來生大概比這一生又要進步一點,那是你的虛妄分別、妄想,不是事實。

  你讀大乘了義經典,你就會懂得這個道理,經典裡面佛給我們講的比喻,譬如千年暗室是一燈能明。千年暗室就是比喻我們在無明裡頭,智慧一開,無明就沒有了。千年黑洞沒人去過的,裡頭黑暗的,黑暗這麼長久,點一盞燈就照明;換句話說,我們自無始劫以來這個燈沒有點燃,所以一直到今天還是漆黑一團,還是黑暗的,不是光明的,這個道理在此地。我們這個智慧之燈,為什麼不能夠點燃?這個事情不在別人而是在自己。換句話說,自己有的時候道理懂得了,不肯做,那沒辦法。古人所謂「看得破,忍不過」,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給諸位說,未必是真的,為什麼?真正看破的人他必定能做到,做不到的就是沒有看破。佛法這個法門,世間學說裡面講的「知難行易」,這是一點都不錯,知難行易。行,實在真是反掌之易,你看《楞嚴》裡面講「歇即菩提」,一個字!回頭是岸,這一回頭你就成佛,所以行易。難在哪裡?看破難,放下容易。諸位必須曉得,佛住世所示現的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就是告訴我們知難。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從經典記載去看,佛沒有領導我們去打個佛七,也沒有領導我們去打個禪七,似乎佛不重視修行。經典裡面一再勸我們要修行,這個行是自己的事情;換句話說,理論你通達,方法你明瞭,這是真正看破,這個修行是自家的事情,修行修個什麼?放下而已。所以菩薩法裡面,以一個布施就把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括。你們去念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再一歸納不外乎一個布施。布施是什麼?布施就是放下,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歇,「歇即菩提」,這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所以修行一定要以智慧為基礎,不能感情用事。

  【此佛亦以慈悲智行合成者。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妙莊嚴王菩薩所遇到這個佛,就是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也不例外,唯有慈悲智行才能夠破堅固的我執而成佛道,這就是真正的妙莊嚴。所以慈悲一定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沒有智慧就沒有慈悲。佛門有個俗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兩句話是說沒有智慧的人錯用了慈悲,慈悲沒有得到正用。由此可知,學佛的人第一個要求的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好像蓋房子一樣,慈悲是第一層樓、第二層樓,智慧是地基。這個房子沒有地基,你的房子蓋不成功,你蓋的時候會倒塌掉,智慧是基礎。智慧從定當中來的,定從戒裡頭來的,這些道理不能不懂。為什麼小乘的修學就是在戒定慧三學,到大乘才有慈悲喜捨、才有種種方便,為什麼?他智慧開了。大乘所以在小乘之上,就是他以小乘為基礎,真正開了智慧才能修大乘法;智慧不開,修大乘法就會造很多罪業,這是我們不忍心稱說的。你想想古人所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你仔細去想想這兩句話;再看看我們現在學佛的,無論是在家、出家,無論是中國、外國。然後你就明瞭,今天學佛之所以不成就的病根,在什麼地方,智慧沒開,心不定,心不定就不會有智慧。心要如何定?把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放下,你心就定。你心裡面還有放不下的東西,你就得不到定,世間法統統要放下,佛法也只能夠取一門。

  有些人一門不甘心,這怎麼辦?我也是學的方便法,一門不甘心,你跟一個老師學這也行。譬如你跟蓮池大師學,蓮池大師雖然不住世,《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有二十幾樣東西,你一生就專門研究蓮池大師,就等於說跟他老人家一個人學,真有成就。為什麼?他所講的那些經論一個人講的,一個思想、一個路線有利益;《蕅益大師全集》有五十多樣東西。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們,你找一個人你跟他學,這個會有成就。你跟著一個人學,這一個人的這些經典註疏都要背誦,這才真正是私淑弟子;如果不能背誦,這不是真學。我也常常在外面提倡辦佛學院,辦佛學院的課程取一家的課程,譬如用圓瑛法師的,圓瑛法師大概有三十幾樣東西,佛學院所有的課程都用圓瑛法師的註解。這是學一家之言,一個思想、一個方向、一條路子,不至於錯了方向,這是不得已的方便法。古人的長處,就是學一部經,跟一個老師而學一部經,真正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他為什麼能通?他能放得下。我們今天不能通的時候,放不下;換句話說,戒定慧裡頭沒有基礎。

  說到這個地方,這就問:我們現在很想修戒,沒有人給我們講戒。你要求別人為你講,這一輩子都沒有指望。為什麼?今天沒有地方講戒了,不但沒有地方講戒,我過去講《禪林寶訓》,都有人提出警告要找我的麻煩,要來修理我。意思就是不准講,誰敢講?只要你把握著戒律的精神,戒就圓滿,戒律的精神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什麼叫做惡?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就是惡;什麼叫善?凡是對別人有利益的,就叫善。但是這個利益,佛經裡頭講得很清楚,對別人的利益,今世有利益,來世還有利益,再來世還有利益,永恆的利益,這叫真利益。如果對現前有利益,來世不得利益,這個不叫利益,這不是真善。所以真善是生生世世都得利益的,這才叫真正的善。勸人念佛,勸人讀誦大乘、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是善中之善。印光大師對於這個事情了解得很透徹,尤其是對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他老人家所提倡的《了凡四訓》、《感應篇》。我們今天學佛的人,對於印祖所提示的,因為他是個祖師,人家也不大敢反對他,雖然不反對,口頭上不反對,心裡不服,心裡面不以為然。這個不以為然就是他自己沒有見道,還是有偏執,認為《感應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還有佛與道界限之分,還有這個分別,這就是自己不圓融。《感應篇彙編》那個註解,你們仔細去看看,這個註解是以大乘佛法的理論,以及儒家、道家的理論來註解的。換句話說,用佛法註解的那就是佛經,那就是戒律,祖師叫我們學,為什麼不學?

  民國初年定海縣的知縣,請印光大師到定海縣去講經,印光大師口才不怎麼好,但是他派了一個代表去,自己本人沒有去,派了一個人去講什麼東西?指定去講《文昌帝君陰騭文》,你看《安士全書》裡面頭一篇,那篇東西是道教的。人家請法師,那個時候法師在普陀山,普陀山請法師來講經,法師派個人去講《陰騭文》,你們想想什麼意思?講佛經不好嗎?講佛經不是功德很大嗎?尤其是講大乘經典功德很大。如果聽的人聽不懂就沒有利益,就沒有功德,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什麼叫功德?別人聽懂,明白了,照這個去做,自己真正得好處,這叫功德。你這個大乘經典講了人家聽不懂,人家沒辦法照做,聽了等於沒有聽,那有什麼功德?好像這個印經,現在大家是一窩蜂的印經,印經功德很大。印經功德大也就跟賭博一樣下的賭注,如果你印的這一千部經沒有人看,送出去了,人家都束之高閣,放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看,你這個賭注就蝕了本,輸了。如果你印這個經馬上就有人看,有很多人從這個經裡得到好處,在這經裡開悟,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這個功德就大。

  我們圖書館從法施會以來,我們所印的經兩個宗旨,不是隨便印。第一個就是我們講經用的本子,我們要講的經我們印,這很有功德。為什麼?印了之後有那麼多人在聽經,印了之後就把它宣講,不至於白費,這個功德很大,它有人聽,有人在接受,有人在研究。第二種就是絕版書,真正是好書,我們為了保存版本。我們印經是這兩個方向,不是盲目在那裡印,不是人家說印什麼我們就印什麼,我們不幹這個事情。譬如這次我們印《法華經大成》,這是保存版本,這是個絕版書,在台灣找不到第二部,在大陸上恐怕也找不到。所以這個經印得有價值、有功德,是保存版本。如果將來我們有機緣,把這個經再講一遍,那這個功德就非常殊勝,所以這叫真正的功德利益。其次譬如像我們這邊流通錄音帶,功德無量,遠方的道友沒有機會來聽,我們能夠發心把這個東西提供給別人,這是無量的功德利益。像這些情形,我們都要曉得、都要明瞭。有些地方我們就不要念了,諸位自己能看得懂就自己去看去,咱們為了節省時間起見。底下講:

  【久修菩薩所行之道者。出世大慈大悲。非曠劫植因。莫能成就也。】

  這幾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學佛要經過長劫;換句話說,我們要有恆心、要有長遠心,認真的去修學。好的老師、善知識他的教學,就看學生修學的是不是認真,果然認真,這裡面只要有一個學生認真學,他就樂意教。所以你看佛經裡頭啟經的時候,一定有一個當機者,這個當機者是什麼?他大慈大悲,他發心來認真學。認真學是什麼?佛就講經,別人都是旁聽,那些人都不認真,不認真旁聽也能得一點受用。如果沒有一個啟請的人,佛不講,所以這個當機者是菩薩大慈大悲。現在在學校裡教學就是沒有當機者,沒有當機者變成一個什麼情形?變成敷衍。老師來上課為了拿薪水、拿鐘點費;學生來上課為了要學分,為了要成績。所以教的人也不認真,學的人也不認真,老師到時候客氣都給你及格,多給你一點分數,就變成這種情形,彼此互相在欺騙,成了這麼一種情形。真正的教學,那個情形不一樣,一個人也教,也是認真的教。

  由此可知,這個修學有沒有成就完全決定在自己。我們圖書館成立以來,你看看我們也在外面請過老師,請過教英文的,請過教日文的,現在明乘法師來教梵唄,為什麼教教都沒有了?沒有人學,沒有一個認真學的。我們請過張佛千居士到此地教文學,真正是文學家,大學名教授,沒有一個人認真的學,灰心,不來了。所以有一個人認真的學,他每次來上課也有很多人,他不認真,他來旁聽,這一個認真學的就是佛經裡面講的當機者,老師來針對的對象就他一個人,其餘人旁聽。你們看看,明乘法師在我們這裡教梵唄,大概也洩氣,也沒有意思,你們想想為什麼?不認真,沒有一個認真的學。他當年學的時候好苦,從十普寺到山佳,他是跟旭強法師學的,風雨無阻,跑那麼遠學個一句、兩句。我們這邊得來太容易,老師請到家裡來學,不吃苦頭,他要到這裡來教,所以人家怎樣?不教了。

  我當年求學,我跟方東美先生、跟章嘉大師,學生就是我一個,每個禮拜天去跟他學兩個鐘點,他一定在家裡等著我,一個人也教。我跟方先生半年、跟章嘉大師三年,一個人也教,為什麼?你真肯學他就教;不肯學,在學校裡、在講堂裡頭,他看到你也是多餘的。明師不是沒有,明師有,你自己肯不肯?不肯認真的學,那個明師他不要名聞利養,他也不必要薪水,也不要鐘點費,人家不教!我跟方老師、跟章嘉大師那個時候,我是個軍人,待遇很微薄,對於老師什麼供養都沒有,人家是白教我,有的時候還得招待我,還要送書給我,還要請我吃飯。我沒錢,那個時候我們的階級一個月才五十五塊錢薪水,我們拿什麼去供養人?我們自己果真是真肯學、真肯幹,就能感動那些老師認真的來教我們。這個心要長遠,要有恆心。如果只有幾分鐘的熱度,頭一天來教的時候很好,好像滿認真的,愈教信心就愈沒有了,這個老師下次再不來了。再不來的話,對我們這個道場影響就大,為什麼?以後這個道場再也請不到好老師。人家一打聽,過去某人在那裡教幾天,某人又教了幾天,以後高明的人不來了。為什麼?曉得你這個道場裡頭沒有一個真正修學的人,所以就不來,這個對於我們影響很大。這幾句就是教給我們要曉得,菩提道是要「曠劫植因」,就是要修因,才會有成就。我們學道要有長遠心,雖有長遠心還要剋期取證,我們修學一個課程,這個課程要定出時間表,多少時間我們要把它學完。你要沒有這個時間表,一定會懈怠墮落。

  【以曠劫植因故。得具足六波羅蜜。乃至三十七道品。】

  底下這個一段說明:

  【淨德在妙莊嚴為法喜。在子為慈悲。母即坤義。安靜不動。表真實慈。子即震艮義。能發生提接。表方便慈。】

  這個地方諸位特別要留意的就是它表法,什麼叫真實慈?什麼叫方便慈?真慈是慈悲之體,方便慈是慈悲的德用。真慈與根本智相應,方便慈與後面的方便、願、力、智這四波羅蜜相應。與前面的來講,可以說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換句話說,表現在事相上。這裡有一句很重要的話:

  【方便慈依實智流出。】

  「實智」就是般若波羅蜜,由此可知,般若波羅蜜是根本。

  【眾生為無明所覆。流轉生死。方便提接。則從其化。故曰。若得見者心必清淨。】

  這幾句話也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眾生之可憐憫就是「為無明所覆」,流轉在六道受生死輪迴之苦。佛菩薩以種種方便,「提」是提示、提醒,「接」是接引、誘導,這個樣子,這些眾生才願意聽從他的教化。所以佛菩薩有方便法,可是這方便法一定從實智流出的,才叫方便法。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實智,就沒有方便法,不但沒有真正的慈悲,連真正的方便也沒有。諸位聽了這個道理,應該要覺悟,佛法是從智慧生的,沒有智慧什麼都談不上。沒有智慧,我們運用佛菩薩的慈悲、方便行不行?不行。你智慧沒有開,佛菩薩這些慈悲、方便,你要用也是慈悲是禍害、方便是下流,學不得的。所以開頭學智慧;開頭你就學慈悲、學方便,你錯了。那等於說什麼?好像種個植物一樣,我不要種子也不要根,也不要本,我就叫它開花結果,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花果一定是從枝葉長成,枝葉一定是從根本而生;你今天說根本不要,你就希望得花果,哪有這個道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