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十一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11

  根熟的眾生,程度就不一樣了。佛在此地講:

  【凡聞一句一偈。皆當成佛。】

  這也是自古以來所謂是「成佛的法華」,這樣的話確實是大乘根熟的人才相信,一般人不會相信。聽了一句佛名,「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法華經》裡頭的,幾個人相信?根熟的人相信。不是根熟種性的人聽了,雖然佛講的不敢反駁,還是不相信。如果你要相信的話,你去看看那些外道,你也就很歡喜了,基督教看你阿彌陀佛,他已成佛道,他還叫外道?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他已經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道理,在本經裡面佛才給我們說出來:

  【然我本意。在於大化。終不以小乘化一眾生。】

  佛的本意是在大化,就是以大乘、一乘了義的佛法來教化眾生,絕不是以小乘,或者是以菩薩;換句話說,佛以小乘法、以菩薩法教眾生,這些都是不得已。是眾生的根性沒到這個程度才用這個,所謂是方便之方便,才用這個方法。底下把這個理由說出來,他自己講的。

  【因中發願。亦欲與眾生等同解脫。】

  這個幾乎是佛佛道同,哪一尊佛都是這樣的,總是初學佛的時候就有這個願,希望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同是等同,都是這一個意思。「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在《華嚴經》裡面講的。我們在《法華經》裡面,自始至終可以能看出如來的本意。

  【道雖一乘。機難概施。復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佛法確實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但是眾生的機感太複雜,就是程度太不整齊,沒有辦法將一乘法普遍的教化眾生。這個時候怎麼辦?那就是「復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就是說三乘、說五乘的因由,什麼原因?就是這個道理,以種種異方便。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諸位要記住,佛法裡面真正學佛的人,就是到大乘佛法,真正學佛的人,大乘以下權教,大乘的權教不說,為什麼?因為大乘權教還有分別心,執著還沒去掉。到大乘實教菩薩,這是講明心見性的菩薩,他看一切眾生,給諸位說,跟我們不一樣,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是以平等性來看的。我們現在平等性沒有現前,我們用第七識,第七識執著,第六識分別,我們用分別執著來看。人家見了性,就是轉識成智的人,人家是用妙觀察、平等性來看,所以看大地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你要不信,你就看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就是用平等性看、用妙觀察看,所以一切眾生都是善人,學生就是他一個人,沒有同參伴侶。為什麼?有一個同參伴侶,心就不恭敬:他是我同學,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兩個同學,這就不行了;這個人是老師,老師不一樣,對他要恭敬。所以善財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老師,學生就他一個,他沒有同學。諸位想想他這個恭敬心,真是印祖給我們講的十分恭敬,恭敬心圓滿了,所以他的成就圓滿了。

  換句話說,這都要提高我們自己的警覺心,我們今天的恭敬心不圓滿,所以我們的成就不圓滿。祖師說得很好,一分誠敬一分成就,兩分誠敬兩分成就,十分誠敬十分成就。我們今天看到一個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父,我們不會把他看作佛菩薩一樣,所以我們的成就不圓滿。善財童子眼睛裡看是一樣的,那都是佛、都是菩薩、都是善知識。我們得問,到底善財看得對,還是我們看得對?給諸位說,我們看錯了,善財看得對。為什麼善財看得對?這個經裡面講「道雖一乘,機難概施,復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個話不說清楚了嗎?那一類根性的人,佛菩薩就要示現什麼?譬如那些喜歡基督教的,佛菩薩就要示現牧師的身分教化他們;那些喜歡天主教的,佛菩薩就示現神父去教化他們。都是一乘法,慢慢的來,慢慢的教,他喜歡什麼就用什麼方法,這就所謂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明眼人恭敬,只有執著的人才分彼分此。所以我對於外教這些神父、牧師,他們很願意跟我接近,為什麼?因為我不毀謗他、不罵他,我都是稱讚他。道只有一,他就是把那些眾生接引到天堂裡,你要曉得,天主常常請釋迦牟尼佛、請諸菩薩到天宮講經,那行,他們信天主的,天主的兒女到那裡去,天主都請佛菩薩講經,他當然也得跟著學佛,拐個彎他就學佛了,沒錯,哪有錯處?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他跟我們對立,是他迷惑顛倒;我們如果對他也對立,那我們就錯了。

  這一點道理,在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教訓過我。我那個時候學佛還沒有多久,基督教欺負佛教,佛教常常講經的時候,基督徒去搗亂破壞,甚至還有打架,有破壞道場,不得已找警察來維護,那時候確實張狂了一陣子。而我們佛門有個護法大將煮雲法師,寫了《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他的講演小冊子是風行一時,大概出了幾十萬冊。那個時候我也得到一本書,一看到佛教裡有人才,這是能夠對他們很有力量的一個批評。有一天我這個小冊子裝在口袋裡,到章嘉大師那裡去,他就問我看什麼?我拿給他一看,他老人家搖頭。這個對的,人家欺負我們,我們應當反擊人家。章嘉大師很不以為然,他也沒多話說,這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不一樣。他舉個比喻說,「基督教像個三歲小孩一樣,他的小拳頭打你兩下,你這個大人還用得著跟他打一架嗎?」這個話裡頭有很深的學問。凡是能夠相打相罵的,諸位要記住,程度是一樣的;一個高、一個低,決定打不起來的。換句話說,我們跟他一反駁,我們也變成三歲小孩,只有小孩跟小孩才會打架。章嘉大師他不囉嗦,輕描淡寫兩句話,就把這個事情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他儘管罵他的,儘管搗亂他的,他搗亂多了,社會人看到哪個有理、哪個沒有理,大家的眼睛很亮,哪個道高,哪個道低,大家有批評。

  你這個一回答,人家一看,基督教跟佛教一樣的,確實我們的虧吃大了。所以老師實在是高明,真高明。你要不回他,他打你、破壞你幾次,到以後你的聲望在地位上提高,他下降,他怎麼樣拉他也拉不上來。為什麼?社會大家輿論他,這個制裁力量太大,所以說這個東西用不著我們自己去操心。我們中國古人所謂「無欲則剛,有容乃大」,能夠容忍這就大,這兩句話是《老子》的。他來破壞我們,我們馬上反駁,沒有容忍之心,那就是一樣大。所以這個要曉得,佛法裡頭方便之門,我們要曉得忍辱。你打人永遠是你自己吃虧,人家要是回打你佔便宜,為什麼?兩個對打佔便宜。如果你打人,人家不回手,你就倒了大楣,吃了大虧。一般人說某人錯了,那個人了不起,被打的人了不起,有風度、有肚量、有修養,到處讚歎。

  所以我想想,如果那個時候我們有這個見解,都像章嘉大師這樣的見解,我們佛教的聲譽在台灣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就是我們要能保持容忍,這個大的肚量,我們今天佛教的聲譽,在社會上的地位那早就提高了。這要有智慧,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來。以我們那時候程度,看看煮雲法師這個講演,出這種小冊子,我們心裡都歡喜,我們也有人出來對付你,我們是這個眼光。哪裡曉得,章嘉大師看得比我們高,看得比我們遠,我們跟人家一比就差遠了。像這種高瞻遠矚的人不多,這種人才是我們真正的導師。所以說諸佛菩薩在十法界裡面,這個心是平等普遍的慈悲,你毀謗佛、罵佛、侮辱佛,你想殺害佛,佛對你還是大慈大悲,沒有一點差別。佛看了這些眾生難道不度嗎?當然要度,他喜歡哪個道,佛菩薩就現什麼身在那個道去接引他。這是異方便,異是不一樣,以種種不同的方便法,逐漸都把他拉到佛門來,幫助大家,助顯第一義。入了佛門之後,再由三乘把你接引到一乘。

  【始於六度。終至一色一香舉首低頭。皆入佛乘。】

  諸位想想這個話的味道。

  【既一色一香皆歸佛道。昔何不說。今乃始說。】

  這是把真正教化眾生這些方法、意思全都給我們說出來了。從前為什麼不這麼明白說,法華會上才說?

  【良由法大機小。不堪領受。】

  佛的心太大了,佛的教法太大了,確實不是小根性的人能夠體會的,縱然說了,也不是小根性的人能夠接受。所以一向不說,只是在做,一天到晚都在做,做了不說;到這個時候,這批人成熟了,成熟的人可以跟他說。說了之後大家再一回想,才曉得佛的慈悲,才知道佛的偉大,才知道俗話常常講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個話我們才相信。我們一天到晚只念著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究竟怎麼不捨一人,我們不曉得。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曉得,九法界的眾生,確實佛沒有捨棄一個人;如果要捨棄一個人,那個佛就不叫慈悲,那個佛就不叫平等。所以說一個都沒有捨棄,我們不曉得。法華會上說的它有因緣。

  【思欲息化。諸天啟請。不說則違彼所請。說之恐眾生不信。反損善根。處此二難。故循諸佛法式。將此一法。開作三乘。是故諸佛同聲印許。而末云。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悔。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這是說明,確實這個事情是事在兩難,說出真的是有麻煩,說也不好,不說也不好,因為法華會上佛將要入滅。我們人間眾生是煩惱障重,不知道這個情形,諸天清楚,天人知道,佛要入滅,趕緊來啟請。既然啟請,如果你要不說,對不起他;說了,有許多根性、程度不夠的人,他又不能接受,又不能相信。諸位要曉得,這個不信就是損壞了善根,善根裡面第一個就是信根。佛講的話有一句不信,就可以有兩句不信,有兩句不信,就可以有個十句八句不信,再有個十句八句都不信了,就可以完全都不信。所以佛為什麼要說誠實語,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世間古聖先賢要建功立業,他第一個就要建立信用,因此,說了話就要算話,說錯了就要錯做,為什麼?信譽要緊。譬如我們走路,我叫你往東走,忽然一下講錯了往西走,這個不能收回,就是讓你往西走,走的時候然後再叫你回頭,再叫你向後轉,為什麼?信用第一。佛法裡面「信為道元功德母」,學佛程序上信解行證,五根五力「信」是在第一。世間法裡面,你們學唯識,《百法明門》裡面十一個善法第一個是信,世出世間的善法、善根都是在信心上建立。諸位要學道,你要不在這個字上建立,我們這個道業就不會成就,你將來弘道也不會有人相信。

  我要講信用我吃虧了,吃虧了也要講信用,吃虧事小,失信事大,諸位要記住這個。甚至於喪失身命這個事小,失信事大,絕不可以失信於人。我們能從這一點建立的話,世出世間法都會有成就,一定有成就,那就是各人早晚不同,你一定會有成就。縱然你有業障,這個信心能除業障。所以佛,你看就怕損及眾生的善根;換句話說,眾生能夠信得過的法再說,信不過的法不說,你們要記住這一點。你將來在外面弘法,譬如現在一般的學生滿腦袋的科學,你跟他講六道輪迴他不相信,不相信怎麼樣?不說這個。他相信什麼就給他說什麼,他相信般若就給他說般若,他相信唯識我們就跟他說唯識,說這些道理他相信,他不會反對。講到六道輪迴輕描淡寫帶過去就行了,不要細細去發揮,不要勉強他,為什麼?程度不夠。等到他將信還懷疑,將信不信的時候,這時候可以給他講這問題,一講怎麼樣?他相信了。你看諸佛菩薩弘法他都是這個說法,為什麼不一下說這一乘了義大法?因為大家不能相信。所以給你講人天乘,就是我們眼前的生活,這一說大家很容易明瞭。更進一步給你說二乘,再給你說大乘法,逐漸的;換句話說,你的智慧增長,煩惱輕了,信心也隨著增長,逐步給你講。我們要學佛,處處都要向佛學習,這不向佛學習不行!我們看到這個世出世間十全十美的,確實只有佛陀。

  所以大家學佛,不要呆呆板板的只學文字,知道裡面的意思,懂得善巧方便,運用在我們生活上。拿佛法的名詞說,運用在我們自行化他上,自行就是我們的私生活,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私生活的修養,這叫自行。化他就是入眾,在大眾當中度了,他還不以為你在教化他,這是高手。菩薩善於用這個方法,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你看看這個方法妙!像這些地方我們一定要學習,你要是一個老師的架子擺在此地,你這個教化眾生的範圍就縮小。為什麼?你是老師。老師怎麼樣?人家要來求你,世出世間法都是一樣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們諸位牢牢的記住這兩句話,這是《禮記》裡面師道。我在前面也給諸位講,希望大家將來如果是以老師的身分的話,你就坐在這個山上不要動,哪個地方要請你,一請你就去,這就糟糕了。為什麼?師道沒有了。師道是什麼?「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尊師重道。師道能夠提高了,換句話說,你這個道場的權威性就提高。什麼人去教?同學去,同學怎麼樣?可以作不請之友。

  一個道場,給諸位說,老師只有一個人,這是你們大家都曉得,和尚,和尚只有一個的。和尚是不出門的,和尚就是老師,他不能出去,他是老師的身分。除他之外都是同學的身分,其餘的稱阿闍梨,阿闍梨是什麼?是我們的同學,同學當中的模範,所以我們稱為軌範師,學他的模範。他可以出去教,和尚可以派他,哪個地方的信徒請你去講經,請你去打佛七,你可以派底下的人去。自己不能去,你這個道場才能夠成為權威,這是要記住的。這個和尚是老師,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闍梨以下就菩薩,菩薩就方便,就可以作不請之友,不要說人來請更要去,不請也去,你看看這多麼方便,不請也去,他可以去。這就叫方便之門,又有尊嚴,還又有方便,老師代表的是尊嚴,代表是尊師重道,同學與同學之間代表的方便接引。譬如闍梨他們這些人,底下人出去了,去講經說法,那邊人聽了很歡喜,我們的老師說得更好,你到那裡聽不是更歡喜嗎?就有接引的意思。

  就像當年佛在世一樣,佛陀在世,聲聞眾是沒畢業的學生,那個不能離開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聲聞眾,那是表示沒有畢業的。菩薩眾是畢業的,經常不斷的要在外面代表弘法。可是諸位要曉得,每年有三個月的進修教育,統統要回來,這就是結夏安居。一年有九個月可以在外面教化眾生,三個月回到佛的身邊來受進修教育。像我們佛學院畢業出去,到外面去弘法利生,但是每年暑假期間一定要回來,回來再集訓,再做進修。你看看佛法的教育真正是太完美,我們世間教育沒做到這一點。佛法發揚光大,世間教育應當向佛法來學習,老師也要求進步,不能叫他止於那個地方,所以老師運用假期要辦進修教育。佛門裡面每年的夏安居,就是把到十方弘法的這些講師們、教授們,統統召集回來做進修教育,三個月進修。每年三個月進修,九個月弘法。這個功德利益是多麼的殊勝,所以夏安居不單單是避暑,不是這樣的,他是從事於進修教育。

  從這一段我們也就了解,佛法裡面方便的義趣,所謂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決定沒有例外,也像古佛同一樣的模式,把一乘法展開為三乘。三乘裡講大的綱領,三乘裡面再開是無量乘,三乘是大綱,諸位曉得有綱有目,所以是有無量的方便。經文裡面這才是「是故諸佛同聲印許」,十方諸佛確實是如此,未來諸佛也不例外,也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是這樣?這個樣子實在是最完善的樣子,最好的模式。所以大家是自自然然相同的,並不是在一塊商量過我們才採取,所謂是不謀而合,為什麼?盡善盡美的方法。因為佛的智慧相同,他都有這麼高的智慧,所以採取這個方法不謀而合。我們古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彼此都是英雄,他們的見解都差不多,所謂是不謀而合。不是商量以後,以前諸佛都用這個方法,我也用這個,不是,自自然然相符合。經文末後說「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這了解佛的方便門,唯有了解之後才真正的承認了諸佛世之師。我們今天念的時候,我們心裡面並不那麼樣懇切的相信,佛是一切世間的老師,我們不肯相信。我們都相信佛是佛教的老師,佛不是基督教的老師,佛是基督教老師我們不相信。這個可見得就是我們沒到這個程度,我們要真正通達佛的方便門,我們才曉得,基督教它在世間之內,沒超出世間,佛還是他的老師。菩薩應化在其中我們不曉得,肉眼凡夫不認得,也許在馬路上看到,牧師他就是觀世音菩薩化身,我們怎麼曉得?我們還把他當作外道看待,不知道!也許那個牧師是古佛化身的,不曉得。所以到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真正明白,全程肯定了,諸佛是世之師,世出世間之師。為什麼?出世間還有聲聞、緣覺、菩薩,九法界的老師。九法界的眾生都在佛的慈悲光輝照耀之下,所以說不捨一人。

  底下講「隨宜方便事」,你們如果再不相信,你念念「普門品」去,「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得度之」,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再給諸位說,我們一切眾生,因為過去生中,大家所修學的法門不一樣。所以不要認定某人學這個法門成就了,我要跟他學一個,不一定。他害的那個病,吃那個藥吃好了,我現在也一身病,看他那個病吃藥吃好了,我照他那個藥拿來吃一下,靠不住的,如果不對症,病還加重了,甚至吃死了,這個事情幹不得。所以要曉得自己是什麼根性,換句話說,自己對哪些經典真有興趣,有興趣接觸之後很歡喜,這就是你過去在這個經上下過功夫,你喜歡它。這個法門你修學的時候自己很歡喜、很得力,你從前曾經修過這個法門,你在這個法門裡頭容易成就。你要是知道自己根性,選定一個適當的法門,與自己根性相應的容易成就,不走冤枉路。

  因為我們那個時候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他就告訴我,他是走迂迴圈走了很多,費了很多冤枉的時間。他在大陸上參過八年禪,八年禪都是跟大陸上那些真正的高僧,破三關的那些禪師跟著他們學,八年他真用功,他學東西很認真。不像我們隨隨便便。他用了八年沒開悟,他捨棄了去學密,跟這些西藏、青海的活佛去學密,又學了八年,學了有兩百多個咒子沒學成功。他舉了個例子,他學過咒隱身的,咒一念別人就看不到他,他用功,咒子一念,你們看到我沒有?結果我們大家看到了,八年的密沒有成功。最後遇到印光法師,跟印光法師念佛,他這個念成功,他念得生死自在。大概在二十年前,在中興新村剛剛建立省政府辦公廳沒好久的時候,中興新村那些官員請老師去講經,我那個時候也跟著大家在一塊聽。他是在中興大會堂當眾宣布,他生死自在,願意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願意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這個話我們相信是真的,因為他是虔誠的佛弟子,不敢打妄語。所以他告訴我們,他會成就是念佛法門成就。這個念佛的方法有許多種,譬如有持名的、有觀想的、有觀像的、有持名裡頭帶觀想的,有很多種不同,這也是隨個人根性自己去選擇。

  我念阿彌陀佛念了不少年,念得不甚得力。我在香港講經,念觀世音菩薩念得很得力,所以我就一直念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念得這個心念得很清淨。並不是說念阿彌陀佛不好,念觀音菩薩好,不是,大概是過去生中與觀音菩薩有緣,這是過去的善根現前,跟這力量結得非常融洽,能夠達到一心,念阿彌陀佛念不到一心,念觀音菩薩念到一心。都是修的淨土法門,念觀音菩薩也是求生淨土,都是修淨土法門。所以說個人自己要曉得自己的根性,自己要知道選擇來用功,必須念到心地清淨、念到一心不亂,才是功夫、才是得力。縱然你這個生死還不能了,有消息,有把握往生。

  底下這幾句真正是叫我們大徹大悟了,「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悔」,不再有疑問,也不再有後悔,心定、清淨了,「心生大歡喜」,法喜充滿,「自知當作佛」,這是上根的人到這個地方大徹大悟,信心建立,不再動搖。所以方便這一品是上根人的成就。譬喻品是中根,「身子聞開示,悟入一乘,追悔其失」,這是中根以下的。方便品對上根的。

  【觀本師之言。何其諄諄。我等不能因之領悟。甘為下劣凡夫。孤負慈恩不少。】

  諸位能夠有這個因緣,我們在一塊,雖然是沒有直接來給大家講解、研究《法華經》的經文,我們也接觸到《法華經》的暖氣,這個《法華經》大意。能夠接到這個氣分,確實與《法華經》就有深厚的因緣;如果要是沒有這個因緣的話,你就沒有機緣接觸到。既然接觸到,再深一步就入進去。最理想的,希望你們將來,你們洗公回來之後,你們跟他商量,他們辦學校總是要聽學生意見的,總是以學生為主,希望將來你們畢業出來有研究班,研究班研究什麼?就是分科來專攻。專門攻《華嚴》的,專門攻《法華》的,專門攻唯識的,要以專攻的學習,這樣才會有很大的成就,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修學。我相信不要很長的時間,一定有悟處。我們看古聖先賢的例子,可以有這個自信,人家在幾年當中能夠成功,我們相信我們不會比人家差。我們今天所得不到的,就是沒有人家那麼好的機會,人家有專修的機會,我們沒有專修的機會;人家有好的老師同學,我們今天缺少好老師指導,缺少好的同參道友切磋琢磨。如果這些具足的時候,絕不會比古人遜色。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