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四十六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46

  講義第十九面第十行:

  【比丘臨終。具聞先佛之法。及得六根清淨者。證人空也。得人空則出分段生死。故言命終。】

  經裡面講「比丘臨終」,這個「命終」不是死了,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阿羅漢是入了涅槃,入涅槃也不是死了,「命終」也不是這個身命死了,不是,是說證得「人空」就叫命終,真的命終,為什麼?三界六道輪迴的因斷掉了。小乘經裡面常有兩句話說,「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這個地方命終的意思。他所作的是什麼?所作的就是斷見思煩惱,證人空理,小乘所修所為就是為這個,只要見思煩惱斷盡,人空理證得,三界就超越。他身現在還在此地,沒有看到他跳出三界,他真超三界。我們看到他沒有超三界,什麼原因?我們自己在三界裡面看不出。他超出三界了,這就是經裡面常說的「相隨心轉」,相分隨著見分轉。阿羅漢所居住的是方便有餘土,我們凡夫住的是凡聖同居土。為什麼?我們住的凡夫土裡面,有寂光土、又有實報土、又有方便土,四土是一不是二。完全看你自己的境界不相同,你境界高,你看的環境也不一樣。我在《彌陀疏鈔》講席給諸位說過,佛與大菩薩他們住的是寂光土,寂光土在哪裡?就在我們現前,就是我們這個國土。但是他住的、他所受用的、心裡面所感受的是常寂光,我們所感受的是生死輪迴,苦海無邊。這是什麼道理?實際上經論裡頭,我一說你們大家都曉得,我說一個字底下你們都知道,光知道不行,你證不到,「心淨則土淨」,我們心不淨。

  四土也可以說心清淨有四種等差不同,得少許的清淨這就是方便有餘土。我們要以上中下品來說,下品的清淨、清淨心,見思煩惱斷了,證得事一心,這是下品清淨,現前這個環境你所感受的是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是什麼?也就是佛在《法華經》裡面講的「滯於化城」,是這個境界。中品的清淨,得理一心不亂,他感受現前這個環境是實報莊嚴土,與《華嚴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沒有兩樣。上品的清淨,等覺菩薩以上的境界,他所受用的是常寂光土。一而四,四而一,確實是相隨心轉,四土境界隨著我們清淨心這個清淨不同的程度而轉現。上一層的人看到底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人境界。同樣有兩個人,一個是凡夫,一個是阿羅漢,阿羅漢曉得凡夫的境界,凡夫不曉得阿羅漢的境界。凡夫看到阿羅漢,你不跟我一樣嗎?阿羅漢看到凡夫,你跟我不一樣;凡夫看阿羅漢,阿羅漢跟我一樣。佛要是在你的身邊,佛看你看得清楚,曉得你的境界,你跟他境界不一樣。凡夫看到佛,跟佛手拉著手,佛你跟我也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所以記住,境為心轉。我們要想了生死出三界,記住一定要得人空,得人空就要破我執;換句話說,要斷煩惱障,見思煩惱你要把它斷掉。見思煩惱是什麼?就是唯識《百法》裡面所講的二十六個煩惱心所,那就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要不斷,人我空就證不到,六道輪迴就不能超越。

  諸位一定要記住,我們念佛、誦經、持咒、種種的修行方法,它是什麼用處?就是把這二十六種煩惱給壓住,不叫它起現行。如果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知道這樣用功,就叫盲修瞎練。為什麼?修是修了,一點用處也沒有,用了一輩子功,根本煩惱、隨煩惱一天到晚起現行,你那個功夫不叫白用了嗎?甚至於不曉得、不善用功的,用功還起煩惱,我見過就很多!打佛七,這了不起,這在用功裡面叫加行;換句話說,特別要用功夫。敲法器的有一個法器敲錯了,眼睛都瞪起來,你用的什麼功夫?用功就是把你的貪瞋痴慢伏下去不要起現行,法器一敲錯了,錯了一下,瞋恨心馬上起來;好了,不敲法器你還不起瞋恨心,這叫大大的顛倒。諸位一定要記住,用功的時候就是要息滅貪瞋痴,什麼境界裡面,善的境界、惡的境界,如法的境界、不如法的境界,貪瞋痴慢煩惱心所不起現行,你這個功夫壓得住了。這個時候這叫功夫成片,帶業往生決定有把握,而且你隨時可以去。你不是說要等李老師把這個經講完嗎?行,你只要到這個功夫就行了,不必到一心不亂,到功夫成片生死就自在。我喜歡今天走,今天就走得了,喜歡再住上一百年,就可以住一百年,隨心所欲!也許諸位要問,功夫真正達到這裡,他為什麼不在這個世界住個一百年、兩百年、一千年、兩千年?他真有能力,但是住久了乏味,沒意思,到他方世界去遊覽、觀光,多自在!

  在這個世界,世間人還有,沒有功夫的人都有的時候覺得活得不耐煩,活得沒有意思,他都想走。何況那些功夫已經到那個境界,唯一能夠留得住他的就是教化眾生,有很多人跟他學習,他很有興趣,他可以多留幾天。沒有人跟他學,他方世界還有人想聽他講經,聽他說法,還想跟他學,人家就到他方世界去,真有這個能力。李老師你們仔細去看看他的相,他不是個長壽的相,他人中是長,下巴頦很短,不是長壽相。他給我講過,他那個長壽是這一生修來的。我這個相貌比他更薄,我活不了四十五歲,我這個壽命也是自己修來的。一定要修得個生死自在,總算這一生沒有白過,生死自在就是什麼境界裡不生煩惱。不要跟人爭執,為什麼?佛法是破執著的,不是叫你執著。你們讀《金剛經》,佛無有定法可說,那還有什麼執著?佛無法可說,你還執著什麼?執著就是生死輪迴,執著就不是佛法,執著就不能夠出離輪迴,就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執著的人,你怎麼能夠執著?世間之事沒有是非,是非是一切迷惑顛倒眾生妄心裡面變現出來。所以,是非沒標準,哪有標準?

  不但這個沒標準,我們拿佛教戒律來說,戒律都沒有標準。如果我們拿一個死的標準那就糟糕,那個問題就大了,譬如我們講不殺生,不殺生這一條戒,名稱完全相同,可是境界不相同。以五乘來說,人的不殺生跟天的不殺生境界又不一樣,二乘人不殺生跟菩薩又不一樣,菩薩不殺生跟佛不殺生又不相同,我們決定不可以拿我們這個境界去衡量別人的境界。我們講不殺生,不吃一切眾生肉了,你看看《濟公傳》,濟公長老天天殺生、吃肉、喝酒,他大慈大悲。我們一看,他把戒都破盡了。結果怎麼樣?我們又造了口業,我們又毀謗了聖人。這就是什麼?他持戒持不殺生戒跟我們持的不殺生戒的境界不相同。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哪個是佛再來的,哪個是菩薩再來的,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我們說他破了戒,也許他是阿羅漢、菩薩再來的,那我們豈不是又造毀謗聖賢的罪過?我們不曉得他的境界。所以,我在講席裡頭一再跟大家說明白,戒律是戒自己的,不能拿戒律尺碼去量別人。這個尺碼子只可以量自己,不能量別人,量自己是對的,量別人就要造罪業。

  經律論都是佛教我們一個人的,除了一個人之外,別的都是佛菩薩。你要是這個態度來修學,你這一生決定成佛;縱然不能成佛,求往生極樂世界那篤定,沒二話說的,決定成就。假如我們還是拿這個標準不量自己,天天去量別人,那就像灌頂法師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裡面所講的,念佛念到阿鼻地獄去了。我當年看《疏鈔》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我很有疑惑,我就請教李老師,一個念佛的人,怎麼會念到地獄,果報在地獄?再不好也可以得個人天果報,怎麼會到三惡道去?李老師聽到我提出這個問題,他說這個問題是大問題,我在講堂裡向大家來解答。結果我們是在台中蓮社星期五晚上上課,李老師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向大家解答。那就是剛才講的,像打佛七,人家法師法器一下敲錯了一個,你就瞪著眼起惡心,這樣念佛就是念到阿鼻地獄去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過失?因為這個道場大家都求清淨心,大家都在求一心不亂;你這樣一搞的話,把道場攪亂,使大家心裡都看到你的時候,都失掉一心,這個罪過大了。所以不是你跟他敲法器兩個人的關係,你是把整個道場攪亂,結罪是在這個地方結罪,這個罪過大了。你是攪亂一個人,那你是跟他的關係,你攪亂整個道場,這個事情就麻煩。

  你看看佛法這五戒的偷盜戒,偷盜戒為什麼那麼嚴重?偷盜戒是墮地獄。為什麼說我們偷那麼一點點,根本就不值得的,會墮阿鼻地獄?如果你要是偷一個人家的,你偷他千萬億萬,你這個債主就一個,就跟他兩個關係,與別人不發生關係。道場物叫十方常住物,道場裡頭一分一釐都是十方信眾供養的,這個修行道場所有修行人都有分,他來也好,他不來也好,都有分。所以你在這個道場裡偷這一片紙,這個債主有多少?無量無邊,凡是在這個道場裡捐一分錢,出一點點功德的,或者發一個歡喜心、隨喜心的,他都有分,他都是你的冤家債主。十方所有修行辦道的人,你都欠他債,你不墮地獄往哪墮?可怕就怕在這個地方,這是最嚴重的。你偷竊國家的東西,你這個結罪是全國老百姓,為什麼?人人有分,老百姓都納稅。我們政府裝一個電話機在這裡,你把它偷掉,你這個罪是向全國人結罪。寺廟裡常住物,是向過去、現在、未來十方的信眾結罪,這個不得了,這個罪太大了。所以這些偷盜人他不知道,他不曉得偷盜有這麼嚴重的果報。佛為什麼把偷盜列在根本戒當中?他不曉得這個道理,這個事情做不得!

  還有一種偷盜,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所以這個東西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這個道場寺院裡面沒有道,這些人都不是修行,打著佛的招牌來騙取信徒的這些供養,他們自己在享受。這個道場常住物、經書,你要是把它偷去,你曉得它沒有用,譬如很珍貴版本的經書,外面找都找不到的,你把它偷來,偷來怎麼樣?我們把它印出來流通,讓大家都看得到,你這個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為什麼?他自己不能弘揚,他自己不能夠受用,你拿去傳播的時候,給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就有功德沒有罪過。所以戒律條條是活的,不是死的,正法道場他們是依照這個來修學,那一點都不能動。所以你要有慧眼,《楞嚴經》裡面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正法的道場少,邪法的道場多,你要能夠辨別邪正,哪個道場是正的,是主持正法的,哪個道場不是的。剛才舉的偷盜,你是存的什麼心?弘法利生的心是正確的;如果是自私自利的心,那還是阿鼻地獄罪過。譬如我們偷一本經書來,我們花很多錢把它翻印出來流通,這是功德。你要是把翻印出來的經書,自己說這個書是稀有的,好的本子,是絕版書,我在後頭還要「版權所有,不准翻印」,我要拿去買賣賺錢,這就罪上加罪。這些道理並不很深,並不是想不到,頭腦稍微清醒一點人都能夠想得到。

  我收藏了不少好版本的經書,我絕不執著,我也絕不吝嗇。有許多人想問我要,我有兩個條件,兩個條件當中有一個,我就恭恭敬敬的供養。第一個條件,你發心講這部經,你弘揚,我的書會供養你。為什麼?我拿來也是想弘揚的,可是我心有餘而力不足,你能夠弘揚,你代我弘揚我求之不得,我給你磕頭頂禮,為什麼?省了我的力氣,你幫我去弘揚。第二個條件,你不是弘揚,你拿去翻印流通,我供養你。現在印刷術發達,以前這些書我要用的時候,我在這上面還要圈點做記號,有的時候寫些字在上面,把書都糟蹋掉。現在我留的善本書,一本都不糟蹋,我自己要用,你看看像你們一樣影印出來用,我這上面寫字,我的原本上一個字都不留。這就自己有受用,原本保在那裡留給後人,後來的人他發心去研究,發心去翻印。所以現在我這個本子幾乎統統留著,只做一個功用,就是做翻印的底本。你們要學講的時候,我把它影印一份給你就好了,我的原本還可以保留;如果你要是翻印的話,我的原本就供養你。所以諸位對於這些道理要曉得,就是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佛法是破執著的。所以戒律的精神,你要懂得,戒律的作用,你要懂得,它的精神與作用,都是幫助我們得到清淨心。

  如果我們在戒律裡頭生了煩惱,就立刻要提高警覺,我們錯誤了。怎麼煩惱?這個煩惱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愚痴、迷惑,不通達戒學,我自己做了好多罪過,心裡不安,這錯了。佛法裡面做事情不可以後悔,懺悔是什麼?後不再做,這叫懺悔。為什麼不能後悔?因為你曉得,這個業力是有消長的,你這一後悔,你阿賴耶識裡頭的業力就又增長一分。我昨天做了錯事情,昨天做錯事情惡業種子,今天一想的時候這個種子力量又增加一層。我這個又想,那好了,你這個惡業種子天天增加,惡的力量強大,先受惡報;不後悔,不想它,雖有這個種子它不增加力量。所以叫你想什麼?天天想佛,天天想菩薩,天天想到度眾生,希望這個種子力量天天增加。不要以為打個妄想不要緊,打個妄想裡頭不是下種子,就是給種子增加滋潤。所以疑悔都是煩惱心所,你們不看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隨煩惱就悔,這是煩惱起現行,要不得的!這是一種,從自己產生的。

  另外一種就是看到別人犯戒,心裡不舒服、難過,把你的清淨心失掉。你都忘掉因戒生定,我因為持戒把定破壞掉,這個戒白持,這個戒律是沒有達到目的。我的戒律是要達到清淨心,是為了清淨心而持戒,是為了定而持戒的。現在我持戒反而清淨心得不到、定得不到,這就是不曉得戒學的精神,完全不懂戒學,盲修瞎練。定的目的是什麼?定的目的開智慧。所以小乘聲聞緣覺就是不曉得定的目的,定得到,定得到很自在,是一種非常高的享受,於是迷在定裡頭,不知道定的作用是開智慧。持戒的人會迷在戒裡頭,迷在戒裡頭不會得一心,不會得清淨心,不會得定;得到定的人迷在定裡頭,他不能開慧,這都是錯誤,都是盲修瞎練。不曉得戒與定都是方便法,是樓梯,樓梯上住不得,要爬上去,爬上去之後要把它捨掉,你才能夠更登一級。

  歐陽大師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這裡頭說得很透徹、很清楚,告訴我們佛法自始至終,開始是正信、正見、正行,到最後所證的是正覺。證果就是正覺,最後的目的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最後的目標。開始是正信,我們現在如果連這些道理都不能通達,我們的信就不是正信,我們的見解不是正見,為什麼?死在教下,不曉得佛的意思。開經偈裡頭就告訴我們,「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不在字裡行間,是在文字之外。所以讀經、聽講要曉得弦外之音,言語文字裡頭沒有,但是你要藉言語文字去體會你才能夠得到。正信、正見之後,你的行為就正,你做的善行是正的,你做的惡行還是正的,這個妙,妙極了。像五十三參裡面,五十三參裡頭有殺盜淫妄,都是正行、菩薩行。甘露火王殺生、殺人;伐蘇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酒家女,日本人所說的妓女,那是菩薩,正行;勝熱婆羅門愚痴,貪瞋痴都是正行。在我們看,這還得了嗎?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正行,悟了就是正行,問題在哪裡?問題就是正見。什麼叫正見?心清淨一塵不染,一塵不染的時候什麼都是正的。心地有染污的時候,天天誦《法華經》,天天拜阿彌陀佛,都不是正行。為什麼?因為你有執著,你有迷惑,你心裡有佛、有眾生,你心不清淨。正行是什麼?心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正行,所以濟公長老殺生、吃肉、喝老酒,正行。諸位要曉得,什麼叫正、什麼叫不正?心裡有念頭就不正,心裡沒有念頭,清淨就正。

  為什麼?因為一切事是依他起的,依他起事裡面沒有邪正、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是非、善惡、好醜是你自己心裡生出來的,什麼心?無明心裡生出來的。清淨心裡頭沒有,真心裡頭沒有,所以大家要曉得這個道理。這個心是什麼心?就是《百法》裡面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這些東西是什麼?《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還有什麼事情?沒有事情!所以他的境界裡頭沒有善惡、是非、好醜。蕅益大師說得清楚,所以我們把蕅益大師「開示錄」,我從日本回來之後印了十二萬份,就是《無際大師心藥方》,我印在那個後面。那篇開示文字很短,說得清清楚楚,給我們講境緣沒有好醜。境是境界,就是我們物質生活環境。緣是人事,除了自己,一切人都叫做緣。一切人之外,一切畜生乃至於一切萬物,那就叫境界。境與緣沒有好醜、沒有善惡、沒有是非,什麼都沒有。是非、善惡、好壞,都是你自己煩惱心所裡面產生之物。佛叫我們離妄,不是叫我們離這些事,離這些事那把世間法統統破壞,那真是家不成家,國不成國。不是叫你離這些事的,是叫你離妄心。離幻是離幻心、離妄心,不是叫你把這個事都不要,事都不要,性也沒有,那還得了嗎?

  離得掉離不掉?離不掉。為什麼離不掉?因為事就是性,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器不要了,我這個茶碗是黃金做的,我不要這個杯子。黃金要不要?我要黃金,那杯子就是黃金,金就是杯子,你能離得掉嗎?離不掉!離個什麼東西?離個妄心。我在這裡起了貪心,起了瞋恨心,這假的,把這個貪心、瞋恨心離掉,離幻即真,這就是幻妄。所以我一再給大家講,離什麼?離遍計所執。不是離依他起,依他起離不掉,依他起是器,圓成實是性,它兩個是一體的。水與波、金與器,這沒法子離,這不相干的,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障礙的、有麻煩的就是遍計所執,人我執、法我執。此地告訴我們,離人我執就證得人空,出分段生死,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命終了,為什麼?不再六道輪迴。諸位果然到這個境界,現在就不受六道輪迴,現在命就終了,六道輪迴的生命終了,就沒有了。

  我們現在身還在,這叫什麼?這就是小乘經裡面常講的「有餘依涅槃」。有餘什麼?我這依他起在,依他起的在,遍計執沒有了,斷了,遍計執命終了。依他起長壽,依他起就無量壽,就證得無量壽;遍計執命終,依他起就無量壽;遍計所執要沒有離開,依他起短命,為什麼?有生有滅,六道輪轉。諸位要是真正把這些道理都想明白,都貫通了,你真是心開意解,你自己才真正看出來前途是無限的光明,不是一團漆黑在前頭摸索,不是的,一片光明。我跟大家講,你要是不能夠悟,你要是不能信,那無可奈何,我覺得我的責任盡到了。真正的成就是要靠大家自己悟入,悟是開啟,入是什麼?在我們生活上證得。發現生活原來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自己證得,證得怎麼樣?生死就沒有。再講念佛,給諸位說,得事一心不亂,這個比功夫成片高。功夫成片的人沒有得人空,沒有出分段生死,他那個力量只是可以把煩惱壓住,煩惱沒斷,他的功夫、他的定力能夠控制煩惱,叫煩惱不起現行,他有這個能力,但是沒有能力斷煩惱。證人空的人是斷煩惱,就是得六根清淨。

  在這幾句話裡頭,我特別再要告訴諸位的,因為怕大家產生懷疑,就是「具聞先佛之法」,這個「具」是具足。這個我們一聽頭大了,具足三藏十二部這麼多,我統統都要聽,這個事情做不到。此地具聞,悟了就是具聞;不悟,你把三藏十二部念爛了,你也沒聞。怕諸位看到這個字發生誤會。我們想想六祖大師當年在黃梅聞法,忍大師跟他講《金剛經》,我算算時間決定不會超過兩小時。而且《金剛經》從「如是我聞」只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具聞,他開悟了。你要不信他具聞,三藏十二部隨便拈一部經來你問他,他都給你講得頭頭是道,他都通了,這叫做具聞。所以佛法裡面講具聞是講你大徹大悟,以這個為目標。或者我們再給諸位說,以念佛人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為目標,你現在就得理一心不亂現在就具聞;沒有得到,沒有得到叫多聞。多聞是什麼意思?薰習,一遍一遍的聽,聽了之後開悟,用意在這個地方。但是你可不能執著,你可不能去研究,你愈研究是增加你的迷惑。聽懂了就懂,不懂就不懂,不懂也不去研究,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求一個心清淨。清淨到極處,就跟那水一樣,水先是大波浪,慢慢它小波浪,慢慢沒有波浪,沒有波浪就像一面鏡子,什麼都照得清清楚楚,就開悟。為什麼不去研究?一研究又起波浪;換句話說,佛法的目的就是求風平浪靜。你一研究你又自己製造波浪,這個佛就喊冤枉!所以佛經研究不得,解不得的。我給諸位說這麼多話都叫做廢話,你千萬不要當真,你要把這個廢話當真,那你心裡又起波浪;聽完這些廢話之後,心平氣和,風平浪靜,這就對了,這就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