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六六集)  2011/6/24  台灣高雄  檔名:02-039-046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八十六面倒數第三行,從頭看起。

  「右段經文中,無不圓滿以前是總讚,此下明一切圓滿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故如探水得源,尋枝得本。得其根本,不愁枝末。古云得其一,萬事畢也」。這個古人說的話,很多地方是說識得一,認識的識,「識得一,萬事畢」,跟這個得其一,萬事畢,意思是相同的。「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自然調伏諸根,如手握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自亦不存,劍亦非劍。故善調伏,身心和順,深入正慧。身心俱調,正慧明了,故煩惱餘習不斷而斷」。到這裡是一個段落。前面經文裡面最後是「無不圓滿」,這個無不圓滿以前是總讚,無不圓滿以下是說明一切圓滿的因。因是什麼?因是究竟明瞭佛之密藏,這在前面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來學習。如來密藏這個密不是祕密,而是深密,換句話說,知識達不到的,也就是知識無法理解的,這就成了密。什麼東西能夠理解它?智慧。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不相同的,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知識不是真的,知識從外面來的,所謂是記問之學,你看得多、聽得多、記得多,這屬於知識。知識確實它有侷限性,它不是普遍性,它有障礙,它不是無礙。智慧不一樣,智慧是自性本來具有的,它沒有侷限性,它沒有障礙,能解決一切問題而沒有後遺症。所以東方的學術是以求智慧為主,跟西方不一樣。

  西方在最近這兩百年純粹是知識,不再尋求智慧,完全用思惟、用想像求得知識。東方人現在也跟西方人學了,把自己傳統的東西疏忽了,傳統是求智慧的。智慧從哪裡求?佛教傳到中國來,對中國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佛法把這個綱領掌握住,講得清楚,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智慧是這麼來的。戒是什麼?規矩、規律。遵守規矩你的心就定了,定久了智慧自然開了,這個不一樣。大乘主張戒定慧,小乘也不離戒定慧,傳到中國來,儒家採用,道家也採用,都守住戒定慧三學,成就了真實智慧。戒定慧三學是實學,為什麼?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用自性本有的去發掘自性的智慧、德能、相好,這決定能成就。所以知識永遠沒有辦法發掘自性的智慧、德相,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密藏是什麼?密藏就是自性,這從理上講;從事上講,密藏就是阿賴耶。不過阿賴耶在現代這個時代被科學家發現了,雖然發現,知道有其事,理不知道。阿賴耶的三細相被科學家證實,確實有,科學家的名詞叫能量、信息、物質,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能量是阿賴耶的業相,信息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名詞不一樣,事完全相同。至於阿賴耶從哪裡來的,什麼原因來的,科學家就不知道,哲學家也不知道。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唯證方知」,你證得如來的果位你就知道。科學家、哲學家有沒有能力去證得?能力當然有,只是他不會用。大乘用什麼方法證得?用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證得,比科學做實驗簡單多了,也有效多了,你就能把諸佛的密藏找到。

  下面這舉比喻,「如探水得源」,勘探水源,長江的源頭在哪裡?是什麼樣子?黃河的源頭有,被人找到了。「尋枝得本」,一棵大樹從枝條上去找,找到最後把根找到,根是能生能現;密藏也是能生能現,能生萬法,能現萬象。「得其本,則不愁枝末」,你就全體得到;如果你在枝葉上去尋求,那就太難,你永遠找不到根源。根源就是一,枝葉花果那是多,《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是什麼意思?就這個意思,跟你說一是講根,跟你講多是這樹的枝葉花果。所有的枝葉花果都是這一個根生的,所以一即是多;所有枝葉花果不離根本,離根本它就不能活,所以多即是一,一跟多是一體,一跟多的關係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自己這個身體跟天地萬物,這是多,品類之多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但是一個根本,這一個根是什麼?密藏。無不是從密藏生,無不是從密藏顯現,密藏就是自性,密藏就是真心,如來藏也是從它而生的。密藏是根,如來藏是本,這根本!理不出密藏,事不出阿賴耶,你就把宇宙諸法實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之後有什麼好處?心清淨了,對於宇宙之間萬事萬相,你沒有憂慮,你沒有牽掛,你沒有煩惱了。證果的人他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了,甚至於於天地萬物,他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利益,這就是好處。我們給他起個名字稱他為佛陀,稱他為法身菩薩,他們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在大宇宙當中得大自在,萬緣放下,一塵不染。十法界六道在他面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從這裡面超越了。

  如果不明瞭、不清楚,肯定迷在六道,迷在三途,真的叫求出無期,沒有出頭的時候,在這裡面受苦受難。超越的人,這諸佛菩薩,看到這些人受苦受難,完全是夢中之事,不是真的。享福的人那個夢是三善道,受罪的人那個夢是三惡道,都不是真的。迷的人自己不知道,覺悟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旁邊旁觀不理會你。他那麼苦、在受苦,你怎麼不去救他一把?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在作夢。什麼時候佛菩薩來幫助你?你對聖賢、你對佛菩薩能夠相信,他就來幫你;你願意了解他、願意向他學習,他就來了。你不能夠理解,不願意向他學習,他不來,他在旁邊看,這個不來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沒有緣,他來了沒用,你不相信,你不能接受,所以他不來。他在旁邊看,看你造業受報,等到有一個時候你受夠了,忽然想我不想再幹,佛菩薩就來了。這個念頭才動,佛菩薩就出現,這叫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示現給你看。你要是看懂、看覺悟了,你就得度,這一類人叫上上根人,不需要講,一看就明白。上中下三根,那就需要講解。

  上上根人不需要講解,為什麼?這些人確實有能力「了了常知佛性之本體」。本體是寂滅,梵語稱為涅槃,翻成中國意思是寂滅。寂是清淨,也就是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滅呢?滅是滅一切煩惱、習氣、因果,統統不可得。這個境界在淨土宗裡面叫它做常寂光,常是永遠是這個樣子,從來沒有變改過,寂是寂滅,光是光明。光明是顯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全都透出來,照見萬法皆空,真實的,確確實實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菩薩的心定了,「自然調伏諸根」,諸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怎麼調伏?六根不再妄動就調伏,不是不起作用,起作用。眼能見,耳能聽,能見能聽當中它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動念,這就叫調伏,這叫做正見。八正道裡的正見、正思惟,什麼人的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是不動的,凡是有動搖沒見性,心還會有動,還會想過去,還會想未來,這都是心在動。不動的時候什麼樣子?不動的時候,過去、未來沒有了,不但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這個境界就是實報土,這個境界就是常寂光,實報土裡面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常寂光連習氣都沒有了,這叫自然調伏諸根。

  下面舉個比喻,譬如「手握金剛王寶劍」,金剛是金屬裡面最鋒利的,它能斷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斷它,所以用它來做比喻。「來者俱斬,自亦不存」,來者是外面境界,境界來怎麼樣?如如不動,沒有起心動念。自己呢?自己也是如此,自己也不起心動念,不認為這個身是我。有我這個念頭就錯了,你的六根在造業了,只要有我就造業,何況其餘?所以佛家修行,修正錯誤的思想、行為從哪裡下手?從無我下手。《金剛經》上所說的先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眾生相引申的意思就是空間,壽者相它的意思就是時間,用時空來包含所有一切萬事萬物,它不離時空,時空沒有了,萬事萬物當然不能存在,全是假的。萬法皆空,空亦不可得,空也是空的,不要執著有個空,不要想著有個空,有這個想法錯了。這裡末後兩句話說,「自亦不存,劍亦非劍」,這個劍代表智慧。「故善調伏」,這真的叫善調伏。賢首國師的《還源觀》,第四段為我們舉四德,德是作用,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隨緣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教導我們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這兩句。隨緣妙用,妙用是什麼?妙用就是此地講的善調伏,妙用,他不造業。

  我們凡夫隨緣他就不妙,隨善緣造善業,惹來三善道的果報;隨惡緣造惡業,感得三惡道的果報,這個作用不妙。妙是隨緣不變,妙在此地,不變能隨緣,隨緣能不變,不變靠什麼?靠定、靠慧。沒有定慧他就亂了,他就變了,隨緣隨著變,我們一般人講「心隨境轉」,這就是隨緣隨變。心不隨外頭境界轉,這就是功夫,某人有修養,有定功,無論是善緣、惡緣、逆境、順境,他如如不動。他為什麼不動?他知道諸法實相,他的心住在諸法實相當中。諸法實相就是密藏,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所以他不生煩惱,常生智慧。他在境緣當中能做得了主宰,不驚不怖、不慌不亂,這叫善調伏,永遠保持身心和順。和是性德,在自性裡面稱為太和、大和,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當中找不到一個衝突的,這是真的。為什麼找不到衝突的?因為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一裡面就沒有衝突、就沒有矛盾;二就有衝突、就有矛盾,這個道理很深,並不是很難懂。諸佛如來、天地鬼神、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哪來的衝突!衝突的另外一個名詞叫憎愛,你看這兩個字是不是代表衝突?愛是你喜歡它,憎是你討厭它,這就變成衝突;沒有憎愛,衝突就沒有了。萬事萬象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是自然現象,沒有愛憎。

  極樂世界風調雨順,我們地球上這些災變。沒有愛憎,極樂世界的居民個個都是清淨心、平等心、覺心,不迷;我們這個世間居民的心就亂了,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自私自利的心、損人利己的心,太多太多了,搞雜了、搞亂了。這些東西無論是淨、是染、是善、是惡,都離不開密藏,離開密藏無一法可得。所以善調伏就重要,善調伏就是修養,善調伏就是修行。我們自己希望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有同樣的境界,有平等的受用,我們知道,在性德上我們是圓滿的沒欠缺,現在問題呢?出在修德上,我們修錯了。他們是從順方向修隨順性德,我們今天是反方向修,完全違反性德,所以發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順著性德修的效果出現了,就極樂世界;違背性德而修的是我們,效果也出現,社會動亂,民生苦不堪言,居住的地球災變頻繁,這個現象出現了。現在理明白了,這個事的變化也清楚,我們能夠依照經訓的教訓去做,真幹就回頭了,回頭是岸才能夠「深入正慧」。

  「身心俱調,正慧明了,故煩惱餘習不斷而斷」,自然斷了。更積極一點,「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你就走向大圓滿,志願無上,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志願。願發了之後要行,如果不行,願變成空願;願在前面領導,後頭有行去踐願,實踐這個大願。那我們得找個好榜樣,最好的榜樣是如來,我們隨順如來,隨順如來的教誨,對於經典就要生起尊重的心。為什麼?如來的教誨統統記載在經卷之中,得到經卷就是得到如來的教誨。從經典裡面學習,把經典裡面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把經典裡面的教訓變成我們日常的生活行為,這叫修行,這叫行佛所行。「故以七覺聖道為所履踐」,這就給你講出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道品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可以稱之為活佛。你成佛了,你現在還活在世間,你看看你的心是佛心,願是佛願(願是志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德是佛的德,慧是佛的慧,行是佛的行。七覺支、八聖道,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示現給一切眾生看,講解給一切眾生聽的總綱領、總原則,這三十七種。所謂是為所履踐,步步都沒有離開規矩,這個規矩就是三十七道品。

  「佛之五眼為所修習。照真達俗,從容中道」。三十七道品是你的履踐,也就是說是你行為的準則。而五眼,是你的觀照,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五眼看破,三十七道品幫助你放下。照真達俗,從容中道,從容是安安穩穩,沒有慌張,穩穩當當的行在中道之中,照真是理,達俗是用。「精進不已,則明本佛眼,覺了法性」。精進不已就明白了佛眼是自己本來有的,不從外得。佛的智慧,佛知,佛眼是佛見,《法華經》上講的「佛知佛見」,都是自性本有的。「覺了法性,究竟證入如來密藏」。密藏就是自性,是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根本。我們今天迷了,迷的時間太久,迷得太深,不是一次、兩次的勸導我們就能回頭。我們要經過一千次的勸告、一萬次的勸告,能回頭過來那已經算是大根性的人,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麼樣?他這一世有機會遇到佛法,佛勸他一輩子沒醒,還造業,還搞六道輪迴,來生後世如果得人身又聞到佛法,佛再勸他一輩子也不開悟。那我們就得知道,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聞法真正能覺悟、能回頭,能真信、真願求生淨土的,這個人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他絕對不是過去生中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而是怎麼樣?他已經曾經供養無量諸佛,無量劫中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值得跟他慶賀的。所以我們就曉得,我們這一生不開悟很正常,為什麼?過去生中沒有種這麼大的善根福德。

  可是佛法無有定法可說,全是活活潑潑,過去生中沒有種那麼深的善根,如果有個二世、三世,這個有可能,我們這一生遇到了,能不能有成就?這是不定法。善導大師說得好,「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解釋得太好,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不夠深厚,這一生遇到的緣非常殊勝,也能成功。這一生要是遇不到好的緣分,這一生不能成就,是因為你善根福德因緣不夠。遇到的緣殊勝,足以把你所缺的善根福德因緣那個功德給它補起來,這就厲害。那我們要問,什麼是最勝無比的善根的福緣?那是你一生當中遇到你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善友,這個善友可能是你的老師,可能是你的同學,不定是什麼身分。你心目當中最佩服他,最相信他,對他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叫真善知識。你有緣你遇到了,他教你念佛你相信,他給你講經你能夠理解,他教你怎麼個學法你肯聽,你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成就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就是個例子,年輕的時候貢高我慢,不服人,言論當中我有很多歪道理,自以為是。可是我遇到這三個人,都是我從內心裡面佩服他、聽他的,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謂遇緣不同。

  我要沒有遇到這三個人,我走的是什麼路?三惡道,我不是走一條福慧的道路,人天福慧,我不是走這路子,我走的是三惡道。遇到這三個老師,把我整個的觀念、思想、方向、目標統統改過來了。當年改過來不是淨宗,是大乘,這就說明過去生中曾經學過大乘,雖然迷失了二十多年,有人一提醒,興趣就生起來,很濃厚的興趣。我從大乘才相信有淨土,非常不容易!李老師苦口婆心把淨土介紹給我,我明白,我感恩,我不反對,但是我不想學它。原因是什麼?對淨土實在沒有搞清楚,淨土這個經典講清楚、講明白,確實不容易。真正相信是從《華嚴經》五十三參看到了,從《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發現觀音、勢至的特別法門。如果不是這些大經大論的基礎,淨土宗當代沒有像蓮池、蕅益這些大德,我不會皈依。我學佛走到淨土這條路,大概是學佛二十多年才真的相信。所以我肯定諸佛如來所說,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難信!現代這些年輕人滿腦袋科學思想,難中之難,能夠一聞他就接受、就相信,他大善根、大福德。問題在後頭有一個他有沒有大因緣?他要有大因緣,他這一生成就了。沒有大因緣,雖有大善根、大福德,能不能往生還不一定,還是未知數,可能生淨土,也可能不生淨土。

  末後這一句,「精進不已,則明本佛眼,覺了法性,究竟證入如來密藏。故知一切妙德,無不導源於佛之密藏。一一妙德,無不還歸此密藏。」這句話就說得妙極,我也講過幾次,這是個最大的循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開始迷了,這一迷之後愈迷愈深,淪落到六道,在六道裡無有出期。因為有本覺,這就是我們能夠還源的一個根源,本覺是密藏,不定在什麼時候遇到緣,它放一個閃光,時間雖短,但是非常可貴,所謂一念覺,二念又迷了。那一念覺非常可貴,為什麼?有一念就會有第二念,有第二念會有第三念,希望覺悟慢慢增長。覺增長,迷就下降,覺是光明,迷是黑暗,總得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佛經上常說無量劫。經無量劫,你本覺的光明逐漸能起一點作用,這個時候自然感得諸佛菩薩來幫助你。所謂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佛菩薩應身來幫助你,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是佛菩薩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的意思,佛現什麼身、佛說什麼法完全隨順我們。他自己沒有任何想法,就是他沒有成見,有成見就不能隨順,沒有成見就能恆順眾生。最後幫助你修行證果,證到妙覺位又回歸此密藏,這大循環,又回到那個起點。

  有人問,這不是問我,《楞嚴經》上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回歸到原點之後,就是證到妙覺果位,會不會再迷?這是個問題,好像是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問的。佛告訴他,不會再迷了。佛舉個比喻,譬如黃金,從礦石裡面冶煉出來的,煉成純金之後,它再不會變成礦石,佛用這個比喻,為什麼?它經過鍛鍊。我們能想到,我們就用佛的比喻來說金礦,採出來的礦砂拿去煉,這個礦裡面的渣滓淘汰盡了,純金煉出來了。還有沒有經過冶煉的礦砂,就比喻作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頭的六道眾生,那還沒有成就。已經煉成金的不少,但是還沒有經過冶煉的數量,大概也不會少過這些已經煉成金的,這是我們從常識推理能想像得到的。冶煉就是修行!凡夫修成佛的時間很長,原因是什麼?有進有退,一般來講進得少、退得多,所謂菩提道難行。如果只有進沒有退,眾生成佛不難。只有進沒有退,只有一個地方、一個道場,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往生,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都不退轉。不像我們這個世界,這一生遇到佛法出家修行,修得不好還墮地獄,墮地獄的時候大幅度的退轉。從地獄出來再修到現在的位次,要多長的時間?所以古人有個比喻說,「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個形容一點都不假。

  我們今天遇到緣,這個緣可以說是無比的殊勝,決定超過過去,佛法傳入中國兩千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兩千年當中淨宗《無量壽經》,大家都感到遺憾沒有一個善本。五種原譯本讀過的人都知道,五種本子都去讀很麻煩,不容易,所以學習的興趣大幅度的降低。中國淨土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用《阿彌陀經》,大家不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就是因為沒有善本,障礙住學習。《彌陀經》不錯,到明朝才有蓮池大師的《疏鈔》、幽溪的《圓中鈔》、蕅益大師的《要解》,這是《阿彌陀經》三大註解。蓮池中興淨土到現在差不多是四百年,這四百年當中念佛往生的,得感他老人家的恩德。《無量壽經》因為沒有善本,所以古人就感覺有會集的必要,宋朝王龍舒居士就做會集的工作,做得不錯,祖師大德們弘揚淨宗,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連蓮池大師都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可見得會集本的影響就展開了。但是王龍舒的本子不圓滿,藏經裡面有五種原譯本,他只看到四種,唐朝《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部分,王龍舒居士沒有看到,所以這個會集本不完整,裡面有缺陷。譬如最明顯的,「蓮花化生」,這句經文只有唐譯的本子有,其他的本子上沒有,這非常重要。一直到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做第二次會集。

  夏蓮居老居士發心做會集本,是從魏本來的靈感,動機是它引起的。他原來只想把這個魏本重新校對,有不足的地方再把它補進去,做這個工作。最初做出來了,這個本子我們看到了,以後覺得不妥當。重新再會集,這就現在我們讀的本子,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完成這個會集本,這個才是《無量壽經》得到了善本。這些人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出這工作來。黃念祖居士是夏老的傳人,親聽夏老講這個本子,他告訴我,當時他寫了不少筆記,非常可惜全部毀掉。我們今天想起來這也許是天意,如果那些資料都在,今天這個講義,這《平等覺經解》就不是這個面貌了。那些東西失去,他也記不起來,所以他採取另外一個方法,以經註經,這是丁福保居士的方法,一句經文各種註解、各種經書裡怎麼講的,統統蒐集起來,集註解之大成,也成為會集本,註解的會集本,這個太難得。讓我們看這部註解,就看了一百九十多種經論註疏,的確不可思議;他老人家自己,所見到的很少很少。這是讓我們現代人感到無比的歡欣,古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有這部經就夠了。為什麼?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些教義全都在這裡頭。這部經就好像小藏經一樣,不單單是淨土,總的方向、目標是淨土,所涉獵的是世尊一代時教,我們全都學到了。所以我相信末法九千年,得到這部經就得到大圓滿。我們看到這個末後的一句,「一一妙德,無不還歸此密藏」,這句話味道很濃!請看底下一段經文,這是講利他行滿。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這一段,念老在這一品經裡面是第二段,註解說「二」是第二段。第二段要說明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這些法身大士,「利他聖行,功德圓滿」。「此中復含三義」,這就分成三段,第一段「演說妙法」,第二段「遊諸佛剎」,第三段「普利眾生」。「上之三者互相含攝」,這就是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從辯才總持至遠離顛倒」,這是第一段,我們分科這是第一個小科,智慧、辯才、說法,「標菩薩慧辯德」,智慧、辯才這種功德。「辯才總持,《魏譯》」,康僧鎧的譯本,「作具諸辯才。故知總持同彼具諸之義」,這個會集本是用辯才總持,魏譯本子叫具諸辯才。「表彼土大士具足種種辯才」,我們講辯才無礙,無障礙的辯才。「又總持即是陀羅尼,故亦可解為得辯才陀羅尼也。下云自在無礙,表菩薩所具乃無礙之勝辯」。勝是殊勝,無障礙的殊勝辯才,這是說法必須要具備的,沒有辯才怎麼能說法?所以說辯才是說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無礙辯者」,經裡有兩種說法,有四無礙辯、有九無礙辯,有兩種。「四無礙辯,又名四無礙智、四無礙解,是為菩薩說法之智辯。從意業而言,稱之為解,或稱之為智。從口業而言,則謂之為辯。此辯有四,如《涅槃經》云:菩薩能如是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這是一般祖師大德在演講、註疏裡,引用最普遍的就是四無礙,這個地方把它都列出來,《涅槃經》上所說的。前面的意思都不難懂,我們一看都曉得,為什麼叫解,為什麼叫智,為什麼叫辯,是從身口意不同而有這些名詞。

  《涅槃經》上說菩薩得這四種無礙辯才,第一個是「法」,法是一切法。佛陀教學將宇宙之間,現在叫宇宙,佛法裡面叫遍法界虛空界,這裡面所有一切,用一個「法」字做總代名詞。所以法的意思很廣,通常我們分得比較細一點,分成六種講法,分為六大種大家理解比較方便。這六種第一個是性,性是體,自性,自性能生能現,這是性;第二個講相,相是現象,現象是所生所現。如果把阿賴耶加進去,阿賴耶能變,它的對象是所變。大乘教裡面常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上講的。一切法,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一樣都不漏,就用這個做總代名詞。能現能生是心性,能變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能變,真心能現能生。萬法呢?是所生所現所變的,所變特別在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識變的。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它裡頭沒有識,所有的大眾全都轉識成智,沒有識。所以實報莊嚴土裡頭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永恆不變;不變,佛法認為是真的。會變就是假的,會變叫無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無常的,因為它剎那剎那在變。實報土不變,道理在此地。

  所以講性、講相,第二講事、講理,事是萬法,理就是心性,識也算是理,因為它能變,再一個就是因果,用性相、理事、因果把一切法全包括了。而這個法字,法字裡面就包含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是法,用一個字做總代表。諸位要曉得,因果的道理很深,因果從哪裡來的?我們現在對這個稍稍明白了,得來很不容易。佛告訴我們,宇宙這一切法從哪來的?大乘經上常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又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阿賴耶三細相,六粗相就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講宇宙的源起。最初這一念不覺沒有理由,不但沒有理由,還沒有開始,所以這個無明,無明就是今天科學上講的波動現象,它動了。要知道心性是不動的,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叫什麼?自性本定,自性是不動的。動不是自性,動是什麼?動就是阿賴耶。阿賴耶確確實實是從自性裡變現出來的,它沒有理由,它沒有開始,所以無明叫「無始無明」。如果有始有終那是真的,就不能說它是假的,它沒有開始,所以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宇宙之間萬事萬相的根源是假的,現象哪裡會是真的?所以佛一句話把它說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要知道。這句話裡頭,不但把十法界六道統統說盡,就是連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也不例外。因為經典上沒有這種說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佛如來實報土除外,沒說這個話;沒有說這個話,實報土也是虛妄的。

  我們明白了,實報土是怎麼來的?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現的境界。習氣斷了,實報土就沒有了。實報土沒有了,什麼東西出現?常寂光出現,常寂光才是真的永恆不變。常寂光就是自性,常寂光裡頭什麼現象都沒有,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連自然現象都沒有,所以科學、哲學都沒有辦法發現它。為什麼?科學、哲學要有對象它才能發現。常寂光沒有對象,就是自性真心裡頭什麼現象都沒有,所以唯證方知。你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見到,它真有,它不是假的。今天我們接觸的現象,這三種現象,我們天天接觸到,能現能生的是心性,看到這個現象千變萬化是阿賴耶起作用,妄心。妄心能變,真心能現,這是密藏,你要把這東西搞清楚,你對於這個外面境界就恍然大悟,為什麼?不再執著它,有好,沒有也好,你絕對不會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住真實慧,《無量壽經》講的三個真實,你住真實之際,你得到的是真實利益。

  真實兩個字凡夫不懂,不但六道眾生不懂,連四聖法界也不懂。我們今天看到經上這三句,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有概念就錯了。真功夫、真利益全在放下。不能放下,一定要學著淡薄,從哪裡下手?從欲望下手。不可以有欲望,欲望完全是虛妄的,就是我們想,我們學佛想成佛、想入佛的境界都是虛妄,都是妄想。確實不如老阿公、老阿婆老老實實念那一句阿彌陀佛,那一句阿彌陀佛圓滿具足三種真實。這三種真實是世間聰明智慧人完全沒有的,你懂得了嗎?為什麼完全沒有?他太聰明了。老實人有,真正聰明人有,就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個話說得有道理,上上智人他知道,下愚雖然不知道,暗合道妙。中間這段知識分子人數最多,佛教化眾生這部分是最難教的,所以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是為這些人。不為上智,也不為下愚,上智下愚很好度,除非沒有緣遇到,有緣遇到很少不成就的。

  四無礙裡,我們說了一個「法」,對於一切法沒障礙了,這不是個容易事情。第二是「義」,義是理,道理;第三是「辭」,是辯才;後頭是「樂說」,喜歡說,難得!他要是前面三個都具足,後頭不喜歡講,那就不能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就喜歡教人,把教人看作是人生一樁快樂的事情。不但佛法有,世間法也有,中國古人有所謂「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這人生最大的樂事,有三種,這其中一種教學,所以教學是快樂的事情。這裡頭沒有樂趣,誰去學它?誰肯幹?這裡頭有大樂,有真樂,為什麼?它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也這麼個說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