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五四集) 2010/10/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5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七十九面第二卷,從頭看起,第二卷。
「本卷從經中第四品(法藏因地)至第十品(皆願作佛品),詳陳彌陀因地,見佛聞法,初發大心,五劫精勤,結得大願」。這一句是說明,詳細的陳說阿彌陀佛的因地,讓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從哪裡來的。這一段經文可以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我們學淨土不能不了解。真正認知、明瞭,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才能夠生起信心。他不是神仙,不是無中生有的,他確確實實是有來歷的。所以我們看到阿彌陀佛過去生中因地修行,今天成佛了。在因地的時候見佛,這緣非常殊勝,見佛、聞法,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看到彌陀因地,想到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有沒有見佛?有沒有聞法?說實在的話,每一個人都有緣分,有人得到,有人當面錯過。這什麼原因?各人自己障惑不相同,就是業障迷惑的程度不一樣。跟佛、跟一切眾生的緣也有淺深不同,有的緣很淺,有的緣很深。很深,能長時期親近;緣淺的,一生當中或者只見到一次、兩次、三次,這是緣分淺的。但是無論緣深緣淺,沒有不得利益的,緣深,他要是真能抓住,這一生能成就;緣淺的人統統種了善根,都是來生後世修行證果的因由。
所以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哪怕一生只聽過一句佛號,只看過一次佛像,功德都不可思議。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他說一歷耳根,金剛種子就種下去,永遠不會失掉,往後什麼時候遇緣,這個種子它就會成熟。那我們就曉得,我們這一生當中見佛、聞法,緣很深!肯定這個因都是過去生中種的。也許是無量劫前種的,這一生又遇到,這個種子起現行,產生力量,讓我們對於佛法、對於淨宗生歡喜心,嚮往,希望這一生也能夠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都不是偶然的。見佛聞法之後,最重要的是發心,不發心,這一生就空過了。真正發心,再認真修行,這個修行,我們古大德常講,長時薰修。我們在此地看到阿彌陀佛的因地,他用多長的時間?五劫。一劫是多長?經上講的劫,沒有說小劫,肯定就是大劫,一個大劫是我們這個世界,什麼世界?娑婆世界,這是大世界,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五次,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大劫,成住壞空五次。現在科學家講的週期性,大宇宙還是有週期,有週期性。你就知道人家修行時間長,不是短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勇猛精進,才結得大願,這個大願就是四十八願,在本經第六品。
「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這四句話是阿彌陀佛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眾生,這四句全都包括了。阿彌陀佛的願真叫大願,為什麼?你跟他接觸到,往生極樂世界親近他,他幫助你成就一乘。一乘是成佛,不是成菩薩,究竟圓滿成就佛果叫一乘。四十八願幫助你成佛,跟他一樣,不在他之下,這多難,多不容易。三根普被,萬類齊收,那就全都得度,沒有一個不得度的,不但是人,包括六道裡面情與無情,無情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得度了。「積功累德」,這第八品,「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我們從今天起要發真實的大願,向阿彌陀佛學習,他是我們最好的榜樣。能發這個心,認真去幹,就是住真實慧。底下這一句重要,「一向」,一個方向,「專志莊嚴妙土」。妙土是什麼?山河大地。用什麼莊嚴?用我們的清淨平等覺莊嚴妙土,用我們的戒定慧三學、菩薩六度、普賢十願莊嚴妙土。妙土在哪裡?當下就是,這要知道。莊嚴我們的身心,就是莊嚴我們現前的世界,就是莊嚴極樂妙土,是一不是二。中峰禪師告訴我們,他是國師,「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叫真修,這叫真幹!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這一句話叫我們要發長遠心,絕不因外面境界干擾,順境不起貪戀,它不干擾我們,逆境不起瞋恚,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永遠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什麼?就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之心,清淨平等覺這叫平常心。要用在生活上,每天早上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什麼心?清淨平等覺,修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那是我們經題「清淨平等覺」修學的綱目,這一句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是總綱領。怎麼落實?就在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上落實。先落實在我們的身心,再擴展到家庭,再擴展到社會、到國家民族、到全世界,最後擴展到遍法界虛空界,我們的功德就圓滿。「所發誓願圓滿成就」,第九品就是圓滿成就。
學了很管用,不是學了沒用,這叫真學佛。念經不行,光念不幹得不到利益,我們得真幹。念,念熟,理解,經上所講的義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它落實到身心,身心健康,這是我們自身所得的殊勝利益。自己身正,心正、身正,你的家庭哪有不正的道理?家庭幸福。落實在你的事業、在你的工作,你的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佛陀教育確確實實給我們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現在我們看到的,學佛的人很多,沒幹!他為什麼不幹?他不懂。讀經讀得很勤,天天讀,經都能夠背誦,什麼意思不知道,與自己日常生活毫不相干,這就變成迷信。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如果像現在佛教這種樣子,這佛教能傳得下來嗎?早就被社會淘汰掉了。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的行誼,在《釋迦譜》、《釋迦方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裡面看到他一生的行誼,他不是這個樣子,他真幹,做出來給我們看。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如是內容,淨土三經,唯此獨備」,像這樣詳細的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在淨土三經裡只有《無量壽經》上講得清楚。《彌陀經》上沒有說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也沒有說得這麼詳細。《彌陀經》簡單扼要,是淨土宗的綱宗,因為分量少,便於課誦,詳細講解都在這部經上。《十六觀經》主要是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有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有實相念佛、有持名念佛,可是小本《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都是重視在持名念佛。四種念佛,以持名念佛真正達到三根普被、萬類齊收,縱然是下下根,修這個法門也沒有障礙,也能在一生當中成就圓滿殊勝。「故稱本經為淨土第一經也」。這是我們首先要了解,這部經裡頭說些什麼,我們修淨土的人應該學些什麼。我們學阿彌陀佛,不是說到極樂世界再跟他學,那遲了,來不及,怕你去不了,現在就要學。在沒有到極樂世界之前就已經很像阿彌陀佛,這才保證往生。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我們現在看底下這一段,「貳、正宗分」,念老先給我們介紹,「經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軀」。這是比喻,這個比喻是古大德的比喻,經開三分,這是道安老法師最初提倡的。當時一些法師們對道安法師這個分法不太贊同,到後來印度的梵文經典不斷傳到中國來,看到《佛地論》裡也是這樣分法,大家才佩服,佩服道安法師的高見。確實它是三個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像一個人的頭,正宗分像身體,流通分像手足,用這個來做比喻。所以頭很重要,你見到頭你就認識它、明白它,可是身軀很重要,五臟六腑全在這裡面。「如人之身軀,心肺各臟皆備於是」,在中國人講五臟六腑,都在這裡頭。「本經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為正宗分」,換句話說,正宗分總共有三十九品,主要的。這裡面講「彌陀因行」,阿彌陀佛的因地,沒有成佛之前他的因地。「法藏大願」,法藏就是阿彌陀佛。沒有出家之前,世尊在這個經上給我們介紹,他是一個國王,不是太子,釋迦牟尼佛是太子。棄國出家,他是國王,聽佛說法開悟了,把王位讓給別人,他出家修行,出家的法號叫法藏。發四十八願,這是大願。
做國王,諸位要曉得,那是菩薩,那是聖賢。人有福報,就是人民有福報,眾生有福報,感得菩薩降生到人間來做國王,聖君,聖賢之人。那個時候是什麼時代?叫大同時代。我們中國也出現過,堯王、舜王、大禹(禹王),這三代孔老夫子稱之為大同之治,真的是選賢與能。選賢是什麼?國王老了,總得要找人來接班,找什麼人?這個接班人不是民選的,是國王親自選的。他要選什麼樣的人?不會選比自己差的,比自己還好的人,沒有妒嫉心,把王位讓給他。我們看看堯怎樣選舜、舜怎樣選禹,你就曉得了,真用心!不為自己,為天下蒼生著想;用今天話來說,為人民福祉著想,選賢與能。賢是選王位,繼承他的;能是選官員,各級政府的官員,為人民造福,賢人、能人。那個國王一點私心都沒有,所以這個政治是聖賢政治,我們要曉得。世饒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聖賢人,他做國王,聖賢政治,這是我們嚮往的。
孔子說中國的政治制度,堯舜禹三代大同之治。禹傳位傳給他兒子,禹有沒有選賢?有!為什麼傳給兒子?兒子太賢了。在那個時候他到處去訪問,好像找不到有人能夠跟他兒子相比的;他肯定傳給別人,不傳給兒子。而且兒子受所有大臣的擁戴,沒有人不擁護他的,禹沒有辦法就傳給他。他以後一代一代都傳兒子,所以變家天下,真的從夏王啟開始。中國政治上一般的概念,從禹以後,到後面就是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這叫小康。孔夫子生在周朝末年,春秋戰國,那是亂世。春秋戰國這個社會混亂了應該有四百多年,所以孔子、孟子非常嚮往過去的聖賢之治。以後,在中國兩千年來改朝換代,有沒有盛世?有,盛世大概也都到小康那個樣子,大同沒有再看見了。因為大同,真的這些官員,重要的國家領導人、地方領導人,確實都是聖賢君子。從這些地方,讓我們很自然的意識到、體會到傳統教育之可貴。聖賢人怎麼來的?教出來的,「苟不教,性乃遷」、「人之初,性本善」,這教出來的。所以中國的教育是聖賢的教育,源遠流長。
我們有歷史記載不過五千年,我相信,沒有文字記載的向上推,至少可以推上去一萬多年,決定超過一萬年。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在全世界有識之士幾乎都承認,中國古人最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成績。非常可惜,我們傳統教育之衰,從滿清末年衰了。改朝換代,民國成立了,非常可惜,民國成立沒有能夠把傳統文化復興起來。你看中國過去每一個朝代,那個朝代亡國的時候,就是傳統文化衰了,下面一個朝代興起,傳統文化馬上就帶起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民國建立之後把教學就疏忽了,不再是教學為先,今天人民過這樣苦難的生活,把傳統的教學為先疏忽了。亂世什麼為先?春秋戰國的時候你就知道,打仗為先、殺人為先、掠奪為先,這還得了嗎?民不聊生。所以你看這個經典裡面提示我們、警惕我們,我們看看阿彌陀佛的因地是聖王,像中國堯舜禹湯一樣,大聖大賢。這是法藏大願。
「極樂依正莊嚴」,這是成績。極樂世界是什麼世界?聖賢的世界,到那個地方去至少也是賢人君子,沒有這個條件去不了。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法藏比丘修行的成果,道場建立了。「三輩往生正因」,這一句是說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特別是指六道眾生,這上中下三根,你怎樣修行才能往生,把往生的正因給你說出來。往生的正因是什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經文裡面特別教導我們的,要修十善業。修十善業,這是善男子、善女人。淨業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今天將這一條十六個字,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末後這一句「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是淨業的第一個根,根本的根本,我們不能不做。怎麼個做法?學會發起六和敬,我看到六和敬資料裡面有,這三個根都有,《弟子規》功過格、《感應篇》的功過格,很好!我看了很歡喜。只要我們每天認真去檢查一下,每一條對一對,我今天做到沒有?天天這樣對,三個月效果就出來。資料裡面的《十善業道經》是節要,經文比較長,初學的人不太方便,我從經文裡把它節錄出來,最重要的,念節要就可以,每天念一遍,真管用!然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實在講,發菩提心,真正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每天念一遍,認真去學習,就是發菩提心。為什麼?它是清淨平等覺的落實,清淨平等覺就是菩提心。我在前後多加了兩個字,前面加個「真誠」,菩提心之體,清淨平等正覺是菩提心的自受用,「慈悲」是菩提心的他受用,這十個字是菩提心的總綱,三個根是菩提心的細目。菩提心什麼樣子?三個根就是菩提心的樣子。得真修、真幹!這幾天跟同學們分享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一向專念」,心裡真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萬緣放下,這叫一向專念。我們決定不可以把菩提心跟儒釋道三個根分開,那你就錯了。三個根跟菩提心是一體,一樁事情,菩提心是起心動念,三個根是萬善同歸的總綱領。起心動念不違背三個根,與三個根相應,那叫真發菩提心。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才管用。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樣念佛保證你往生淨土,保證你現前得到無量的法喜,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的煩惱、習氣、憂慮全都一掃而光,你說你多快樂!極樂世界那個樂,現在就享受到。
接著三輩往生正因,就是「極樂菩薩修持」,看看極樂世界怎麼個修行法。說老實話,還是我們在此地修學的,不過是擴充而已,範圍大了,大到什麼範圍?大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因為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就有大神通。什麼叫大神通?你能夠化身,就是分身。我們自己的本身,在阿彌陀佛面前聽他老人家教誨,同時我們可以分無量無邊身,到遍法界每一個法界佛的面前,都有我們的分身。分身到那裡去幹什麼?供佛,供佛是修福;去聞法,聞法是開智慧。每天接受無量無邊佛給你祝福、給你開智慧,你還能不成佛嗎?所以到極樂世界成佛那麼快,原因在此地。不是等覺菩薩來教你,妙覺果位菩薩來教你,你說這個地方能不去嗎?能不趕快去嗎?我們在此地多待一天,就耽誤一天成佛的機緣,多待一年就是耽誤一年,到極樂世界馬上就成就。所以我常常教導同學們,我們真幹的話,首先就是取極樂世界。住在此地,住在此地我們自己是耽誤了,我們有辦法幫助接引一批眾生,這還是值得的。利他就是自利,害人就是害自己,這個因果定律不可以不知道。我們住在世間只有一樁事情,為什麼住在這個世間?把佛法介紹給大家,就這麼一樁事情。今天我們利用的手段,就是利用網際網路跟衛星電視,這是我們的手段。所以我們只要很小,小小的這麼一個道場就夠了,我們在此地跟大家分享,同步播出去,全世界都可以收得到。
「邊地疑城生因」,這是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什麼?對極樂世界懷疑,也能往生。這是什麼人?懷疑不能往生!他懷疑能往生,它有個道理。到底是真是假沒搞清楚,反正人幹我也幹,那能往生就更好,不能往生就算了,這樣的心態也能得生,生到疑城。不錯!比一般人強多了,這是僥倖的心理,但是他真幹,他不是假的,真修真幹。可是他的信心裡頭打了有問號,反正真幹不吃虧,有更好,沒有就算了,這麼樣一個心態。生到疑城,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到極樂世界去也是蓮花化生,但是他見不到佛,他聞不到法,在那個地方的享受比忉利天還要好。時間多長?五百歲。五百歲是我們人間算的,我們人間大概五百年,他的疑問就化解,就真信,他就見到佛,就能見佛聞法。只要還帶著疑,他見不到佛、聞不到法。這都說得很清楚,邊地疑城的生因。「娑婆穢土惡苦」,我們這個世界眾生造惡,造十惡業,三途的苦報,這經上也說得很清楚。這是兩個世界的對比,我們明瞭之後,求生淨土的心就更懇切,都是在勸導我們。「極樂顯現證信等」,他是真信,你親自看到了,這不是聽釋迦牟尼佛說的,你已經證得,證得那個心是真信。「皆攝於此」,統統包括在這一部分。「故不但為全經之主體,實亦為一部淨宗妙法之綱宗也」。所以這些經文,釋迦牟尼佛這些講演,不僅是《無量壽經》,全部《無量壽經》的主體,主要的部分統統在這裡頭,實實在在也是一部淨土宗妙法的綱宗,綱要、宗旨。
下面說,「本經於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之因地修行、殊勝誓願等等無邊妙法行,陳述詳盡,廣於餘經」。這是對阿彌陀佛的介紹,從他因地初發心到修行證果,建成極樂世界,幫助無量眾生往生求學、修行的成果,說得很詳細,這是其他經典裡面不能比的。其他經典,佛有的時候略說,沒有專門詳細的解說,只有在這部經上。「本卷內容,即彌陀因地發願,與大願圓滿之經過」。本卷就是第二卷,黃念祖老居士把這部經分成四卷,前面第一卷序分,我們學過了,今天是第二卷的開始。一開始就介紹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與大願圓滿的經過。「經中首云,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數之劫。此表過去之時極為久遠」。過去久遠之前這些事情,佛都把它省略掉,為什麼?我們能可以想像得到,應該跟我們現在修行情況差不多,這一段時間修行談不上什麼成果。為什麼?信願都不足,信心不真、願力不切,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干擾,你看遇到順境,貪戀的心就生起來,遇到逆境就埋怨,怨天尤人,這所謂是人之常情。順逆境緣都不動心,不受外面干擾,這得相當功夫才行,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這種功夫,首先你已經看破了,對於大乘教裡面常常講的你真懂了,懂得什麼?萬法皆空,《金剛經》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真看破了,所以你才能夠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生智慧,如如不動是定、是三昧。所以你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看破了,你就真放下。你說我看破了,我放不下,假的。這個話我告訴你,不是我說的,是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早年告訴我的。因為我那個時候跟他講,看破好像容易,放下很難,看得破,放不下。老師說,錯了,你放不下,就是你沒看破,你要看破,一定會放下。他舉了一個比喻叫我去想,他說譬如桌上現在,這邊放的是一堆黃金,這邊放的是一堆黃銅,我要送給你,只送一樣,你要哪一樣?可能黃銅擦得很亮,黃金那裡有灰塵、有染污,你肯定就拿黃銅去了,你不識貨!你要識貨肯定拿黃金,不會拿黃銅。這就是說明,真正看破一定放下,放下才是看破,沒放下說看破,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你得要承認沒看破、沒智慧。看破是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就放下了,沒有智慧的人他放不下。說這麼長的時間,這是表過去時劫太長太長了,太久遠了。
「此時彌陀為世饒王」,他是個國王。世饒,是人民對國王的讚歎,國王有德行,善於教化,所以這個要知道。中國古代聖賢告訴我們,做國王、做領導人,他有三個責任,叫天職,是上天賦給他的職責,三個,叫君親師,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你是個國家領導人,你要把這三個字做到,這是什麼?這是聖君、聖王,這是聖人政治。君是領導,你把這個社會,你把人民領導到哪裡?阿彌陀佛能把人民領導到極樂世界,這還得了嗎?聖人的理想,領導他到大同世界,中國《禮記.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說的,要到那個境界,這個領導人是聖人,這不是普通人。第二個天職是他的使命,親。你是全國人民的父母,你看待全國人民要像看待自己兒女一樣,要去關懷他、照顧他。困難的時候,好吃的東西讓他們先吃,父母愛護兒女,唯恐兒女餓著、凍著,寧願自己受苦受難,兒女要過好生活,這是聖賢。第三個天職,你要把他教好,你是他的老師,要把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教化他。所以他的天職,天然的使命就是君親師三個字。所以中國古代的政治是什麼?聖賢政治,聖賢教育。所以天下大治,叫長治久安,就是把教育辦好,這比什麼都重要。
教育教什麼?記住,教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中國千萬年傳統教育的總綱領就這四樣東西,簡單,一點都不麻煩。教學的核心,就是五倫頭一句,「父子有親」,親愛的教育。所以中國教育用一句話來說,它是愛的教育。愛人怎麼會害人?哪有這個道理!父子之愛是天性,與自性完全相應,他不是學來的,也沒人教他。我們細心觀察嬰兒,你看三、四個月的時候天真爛漫,還不會說話,你看父母對他的愛,然後你再細心觀察這些嬰兒,三、四個月的嬰兒,你看他那個眼神、看他那個動作,他對父母的愛,那是天性,不是學來的。所以這些古聖先賢們他們知道,要好好教。教學的目的在哪裡?希望這種天真的愛一生都要保持,不要把它變質。中國教育第一個目標就是這個,自性裡面的愛,在一生當中保持,不要變質。
第二個目標,要把這分愛發揚光大。在家庭裡面,你愛你的兄弟姐妹、愛你的親戚朋友、愛你的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中國古人講倫理,這叫倫理。大乘佛法的倫理比這個更大,不但凡是人皆須愛,所有動物也要愛,所有的植物也要愛,所有礦物、山河大地、整個宇宙都要愛,所以佛教的倫理比我們中國傳統倫理確實講得大。但是中國古人也有講,沒有佛講得這麼詳細,老子在《道德經》上就給我們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心量大,也到遍法界虛空界,但是沒有佛說得那麼清楚,佛經講得更清楚。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核心,教什麼?教這個東西。那我們曉得,五常、四維、八德是它的綱目,也就是說,如何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發揚到盡虛空遍法界,那就用這些條目。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教育。今天適不適用?適用。
我們在二00六年、二00七年、二00八年三年,在安徽廬江湯池小鎮做實驗,做成功了。我們展開這種教學,沒有想到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很偏僻的地方,老師們教學不到三個月,成績卓著,把這個小鎮的居民四萬八千人,良心喚醒了。讓我們感到,老師都感到驚訝,人民怎麼是這麼好教的!原先我們以為教學,總得二年到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沒有想到不到三個月,效果就非常明顯。證明人性本善,證明人是很好教的,就是沒人教。所以中國過去大同之治、小康之治,長治久安,不稀奇!只要執政的人,就是各級領導人,他真正肯教,任何一個朝代都可以做到大同,都可以做到小康。為什麼?因為它是性德。換句話說,一切人都有良心,再壞的人都有良心;沒人教他,只要一教,他一發現,心態立刻就轉過來,所謂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話不是假的。
所以我們期盼的,在位的人,他是總統、他是總理,他是省長、是縣市長,都懂得這個道理,只要他們是聖人,他們是賢人,把聖賢的教育展開,社會立刻就安定。有這麼幾個人帶頭,孔子所謂「子帥以正」,焉能不正?你頭帶得好,上行下效。一個人覺悟了,一個國家就覺悟;一個人覺悟了,一個地區就覺悟,不是難事,所以我們自己不能不受聖賢教育。我們懂得,不在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聖賢的教誨。我們今天在什麼位子上?我們出家,我們的地位是佛陀的弟子,我們的責任是要把佛陀的教育認真學習,把它做到,講解給有緣的人聽。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人有緣?他知道我們的頻道,在我們講經的時候,他能把頻道打開,跟我們一起學習,這叫有緣人。沒有緣的人,他打開電視機看殺盜淫妄、看暴力色情,那個跟我們沒緣;有緣的人,他打開我們這個頻道,叫佛不度無緣之人。我們自己得真幹,自己不幹不行,那你是假佛教徒,不是真佛教徒。
在底下這段經文我們能看到,「彌陀為世饒王,遇佛出家學道」。當然遇佛才聞法,這才覺悟。覺悟之後他出家,他捨棄王位,是不是不負責任?是不是遺棄他的人民?不是的,他沒有捨棄他的人民。為什麼要出家?不出家,他的教化所被的是他一國的人民,他一出家範圍就大,他的教化所被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國家在內。這太偉大了,所以出家功德不可思議!出家就要跟佛一樣,釋迦牟尼佛開悟就開始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放假。世間人一年還有好多假日,釋迦牟尼佛一天都沒有,四十九年沒有放過一天假,天天教學,天天給人做好樣子。他出家,「法名法藏」,所以經上稱他作法藏比丘,我們尊稱他為法藏菩薩。「發起宏深誓願」,宏是大,無比偉大的誓願,深誓不是淺誓。這個誓願是什麼?這個誓願要度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快速的成就,這個願力不可思議。「故知彌陀因地發心修行,為時實難稱計」,你要是問他有多長的時間?沒有法子計算,沒有言語能夠形容得出來,時間太長!
「但更應知彌陀發願之時,已非凡夫」,這一點很重要,世饒王遇佛聞法,他那個時候已經不是凡夫。「古德多稱此時已是地上菩薩」,這個地位就高了,別教的地上等於圓教初住,超出十法界,不是凡人,是這樣殊勝的一個地位。我們有理由相信,為什麼?別說六道凡夫,十法界的這些聖賢,十法界的佛我們稱為聖,菩薩、聲聞、緣覺我們稱之為賢,他們能做到嗎?做不到。為什麼?沒有這麼大的心量。為什麼?沒見性。三大類的煩惱,見思他斷了,習氣也斷了;塵沙斷了,習氣也斷了;無始無明煩惱沒斷,無始無明煩惱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一斷,他就出離十法界,就生實報莊嚴土。換句話說,世饒王當年在世,用佛家一般的術語說,他老人家示現的,他已經成佛,示現國王的身分,他真的是聖人,不是假的。所以凡夫的這種煩惱習氣,他一點都沒有,沒有見佛聞法的時候是裝的,裝有這個習氣,一見到佛一聞法,立刻就斷掉。這都在演戲,演給我們看的,他真的沒有了。所以他真的是聖人,他不是凡夫。
我們跟他學,在心裡常常想著,能學得到嗎?人家是聖人,我們是真的凡夫,真有煩惱習氣,就怕我們學不像。好在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在大乘經教裡面我們聽得很多,我們能不能學?能學,能不能學得很像?可能。為什麼?從理上講,一念覺,凡夫就成佛;一念迷,那你就是凡夫。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真的明白了,特別是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你要真搞清楚了,這一生念佛生淨土,生實報莊嚴土有沒有分?答案是肯定的,你有分。為什麼?真明白了,放下太簡單,一點都不難。你果然明瞭彌勒菩薩跟世尊的對話,「心有所念」,佛問得好,這一念裡頭有「幾念、幾相、幾識耶?」彌勒菩薩回答,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只要把這句話參透,你就成佛。為什麼?徹底放下了!才曉得全是假的。佛在大乘教天天講的,我們聽得都耳熟,也能說,其實不懂意思。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能懂嗎?說老實話,讀了《還源觀》之後才體會到這個意思。尤其彌勒菩薩的對話,這個對話被今天量子力學家證明了。
可是量子力學家還沒講透徹,這些科學家們只說到物質是假的,他們肯定這個世界上沒有物質這些東西。物質是什麼?物質是意念累積的。但意念是什麼?意念是無中生有。是無中生有沒錯,無中怎麼會生有?這他說不清楚。這個佛法講清楚了,不是無中生有,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是什麼?自性不是物質、不是精神,所以六根都緣不到。如果是物質,我們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可以緣到;如果是精神,我們的意識可以緣到。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所以我們六根緣不到,科學家就認為這是無中生有。佛法講的這個無是什麼?「無」是自性,《還源觀》裡第一條講的「顯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叫明心見性,這是自性,自性緣不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夠真正把自性找到、證得?你不起心不動念就證得。因為起心動念你念頭在動,念頭不動的時候就看到,動的時候你看不到,不動的時候就看到了。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佛那個境界,科學家就緣不到,因為科學家他用第六意識。佛講得很清楚,第六意識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對外可以緣到虛空法界,就是緣不到自性,佛法比他們高就高在這個地方。所以自性不是科學方法能夠緣得到的,要用禪定的方法,就是要用戒定慧的方法。科學家回過頭來用戒定慧,他肯定就緣到了。他緣到,他就成佛,這個不可思議!
我們對這樁事情,搞了五十多年才搞明白,如果沒有這麼長的壽命,我們在五、六十歲就死了,永遠不知道這個事情,生生世世都迷惑。所以我們壽命加長,不能不感謝佛菩薩加持,多有了一點壽命把這搞清楚了。搞清楚、搞明白了,生死就不在乎了。這個東西搞明白了,萬緣放得下,往生淨土就有把握!充分的把握、百分之百的把握。沒有把握的人是什麼?沒放下,你還有牽掛,你還有顧慮,那個人往生沒把握。徹底放下,在這個世間沒事了,逍遙自在,遊戲神通。所以人不能不長壽。長壽能修嗎?能,斷惡修善,人壽命就延長,《了凡四訓》多念幾遍,你就知道了。袁了凡壽命本來只有五十三歲,他也沒求壽命,知道每天改過自新、斷惡修善,他壽命自然延長,七十四歲走的,延壽二十一年,延壽三個七。所以我們修行人,當然壽命也無所謂,長短沒有關係,但是最重要什麼?要開悟。這是真的,不開悟不能死,等開悟才行;沒開悟死了,那可麻煩,又去搞六道輪迴。開悟之後遇到淨土,沒有關係,那一點都不在乎了。就是說真的是了生死,了是明瞭,對生死這樁事情太清楚、太明白,怎麼來的、怎麼去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大乘佛法給我們的好處,我們這一生要不修學大乘哪裡知道!
古大德認為法藏比丘在做世饒王的時候已經是地上菩薩,乘願再來的。「如是則彌陀最初發心之時,更遠於此也」,這都是可以相信的。「是故淨宗學人於此應生淨信,彌感佛恩」。我們對於這樁事情應當深信不疑,對阿彌陀佛的恩德要知道感恩,沒有他來發願,建立極樂世界這個道場,幫助我們一生圓滿成就,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當中找不到!只有這一家,所以太可貴了。彌陀這個舉動,感得十方一切諸佛的讚歎。你看佛跟佛決定沒有嫉妒障礙,而且怎麼樣?把自己真正有成就的學生全部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為什麼?那個地方成就快,連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都不例外。你們看《華嚴經》,看到最後,文殊、普賢這兩位大菩薩,把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帶領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數量沒有法子計算,毘盧遮那佛沒生氣,我的信徒,你們兩個人怎麼都把他帶跑掉?你看文殊、普賢是毘盧遮那的左右手,幫助毘盧遮那教化這些菩薩們的,他們兩個帶頭,把人全部帶到極樂世界去了,毘盧遮那不但不生氣,還拍手鼓掌歡喜。為什麼?在華藏世界成就得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極樂世界幾天就成就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釋迦牟尼佛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說的,也就是一切如來都承認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我們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很光榮,無論到哪個佛世界,那個佛對我們都特別禮遇、特別招待,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學生,這沾阿彌陀佛的光。
所以諸位淨宗同學,你們如果真正明瞭之後,你要曉得,一切的菩薩、聲聞、緣覺跟諸天,乃至於魔王,妖魔鬼怪更不必說,見到阿彌陀佛那還得了!見到真正阿彌陀佛的學生,魔王不會傷害你,已經在那裡跪下來給你頂禮了,你沒看到,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你不是阿彌陀佛的真弟子,是冒牌的,他瞧不起你,他有時候跟你開個玩笑,作弄作弄你,為什麼?你是假的。天天也念《彌陀經》,也念阿彌陀佛,心裡面貪瞋痴慢,還是自私自利,還是名聞利養,是假的不是真的,妖魔鬼怪會跟你開玩笑。如果你是真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無量壽經》都相應,就是跟阿彌陀佛相應,他尊敬你,你不必求他保佑,他自然要保佑你。為什麼?他歡喜,他讚歎,他恭敬你。得如法才行!搞真的,不能搞假的。這是正法當中的正法,不必再問什麼一切吉凶禍福,都不要去問,心正、行正,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你所在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地,因為你是有福之人,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道理不能不懂。我們不斷提升自己,我們這一提升,天地鬼神都尊敬你,山神土地哪有不擁護的道理?這些真有,不是假的,《華嚴經》上講得清楚。
「蓋此極樂依正及持名妙法」,極樂依正是我們修行的環境,持名妙法是我們修行的方法。「乃彌陀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劫,精勤修習之妙果」。這句話講得好,我們今天用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成就的妙果,做為我們的因心。底下講,「今則以此果覺,作我因心」,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就是念阿彌陀佛。「此恩此德,匪言可喻」,不是言語能說得出來的,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即使諸佛如來都說不盡。五劫修行成就了,五劫之前有無量劫的修行。這是性德的名號,這一句名號圓滿稱性。為什麼一般人念的時候沒有感應?他迷惑,他只是依樣畫葫蘆,什麼意思完全不懂,一點恭敬心都沒有。名號是法,法要得其人,法就如法;法不得其人,法不起作用。得什麼人?真誠恭敬的人。所以印光大師講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用在我們持名念佛亦復如是。我對淨宗、對阿彌陀佛有一分恭敬心,我念的名號得一分功德,我有十分恭敬心,我就得十分功德。你要問你自己念佛的功德多少,首先看你有沒有誠敬心,沒有誠敬心,一天念十萬聲也沒有功德,古人說得好,「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沒有心!
所以我勸大家,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心,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你現在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什麼東西?心裡面是黃金、美鈔、鈔票,那怎麼會相應?全是假的,這道理不能不懂。你心裡裝的還是貪心,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那你將來前途,縱然是念佛,你將來前途到哪裡去?還是到三惡道。你這種心跟佛經對照一下,是餓鬼、是地獄,念阿彌陀佛,最後念到地獄裡面去了,真冤枉。這個話也不是我說的,清朝乾隆時代灌頂法師講的,一生念佛的,最後墮地獄了。那個時候我年輕,剛剛學經教,跟著李炳南老居士,我還沒出家。我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去問老師,我說念佛是好事情,念佛縱然是不能往生,也不會墮地獄,怎麼會念佛墮地獄?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墮地獄,最後一個是生極樂世界。這篇文字,在灌頂法師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最後一頁,諸位看就能看到,最後一頁,他提出念佛一百種果報,頭一個墮地獄,最後一個往生極樂世界。老師看到這篇東西我提出來問他,他老人家告訴我,他說這是大事,我不跟你一個人說,你等著,我講經的時候向大眾講。
這就是你的心不一樣,你心裡是阿彌陀佛,你聲聲佛號都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個人念佛成佛,他心是佛;心不是佛,念什麼也不行。所以先要把心喚出來,不要有貪心,不要有自私自利的心,不要有六道輪迴的心。我將來想生到天,在天上最好做個天王,現在忉利天天王讓位給你,你幹不幹?比忉利天更高的大梵天王,最高的摩醯首羅天王,他說他讓位請你去做,幹不幹?不能幹,一幹就上當,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摩醯天王了不得,摩醯天王是四禪天的天王,大梵天是初禪天的天王。所以對於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把它放得乾乾淨淨,邊都不沾它,心裡面只放一尊阿彌陀佛,不要搞太多、太雜了。你看很多我們佛門的弟子,我昨天還碰到,家裡面供的有佛,有小佛堂供的佛,還供的有鬼神。問我鬼神跟佛供在一起行不行?我說不行,最好分開。護法神可以,不是護法神一定分開,不能供在一起。最好的是自己家設佛堂供佛,原先供的鬼神可以請到神廟去,送到神廟裡面去供養,這是最好的、最正確的方法。這個神從哪個廟裡來的,還送回哪個廟裡去,這樣就如法。
下面還有幾句,「再者彌陀因地久證法身」,這都不需要解釋了。「故此一乘願王、六字洪名、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甚至一毛一塵,無非彌陀無為法身、真實智慧之所流現」。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依正莊嚴,真的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成的果報。供養誰?供養法身菩薩,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在那裡修行,這是阿彌陀佛為他們建立的道場,他在實報莊嚴土修行。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法界,什麼人能進去?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的人能進去。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就沒有了,超越十法界,這是阿彌陀佛建立給他們修行的道場。所以阿彌陀佛無比的恩德,是比照這個例子,把方便土、凡聖同居土,都讓它跟實報土平等,同樣的。這個了不起!這個叫難信之法,讓我們見思煩惱一品沒斷的,也到極樂世界享受實報莊嚴土的生活。十方世界再找不到第二家,今天給你碰上,你說你走不走運?這個機會是你碰到,你要錯過了,你不能怪佛,只能怪你自己有眼無珠,無比殊勝的因緣,怎麼可以錯過!
「一一皆超情離見,一一皆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一一皆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一一皆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故此法門,不可思議」。真正說到極處!這些文字我們不能不感激黃念祖老居士。我們讀了這篇東西,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極樂世界的信心可以達到百分之百,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真實不虛。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放得下。真信切願從哪裡看?從我們真放下了。心裡唯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切都放下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經文還沒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