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一0集) 2011/3/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1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六十三面最後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上《法華》云:成就四法,當得法華經。今則法藏大士所發一切誓願悉皆圓滿成就,故得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法華經》上的四法是從果講到因,這個例子在佛法、在中國傳統都常常見到,先從果,然後再講因。我們把它反過來看,我們怎樣學才能得到諸佛護念?第一個,首先要發救一切眾生的心,這個願不發,跟佛菩薩的願心相違背,他就是想加持你也加持不上。這一句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首先要發這個願心。菩薩修行,無量劫中保持著精進不退轉,靠什麼?就靠這個願力,修六波羅蜜,特別是布施、忍辱。願發了之後要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地方入正定聚就是斷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什麼?是欲望太多,那是煩惱的根。把欲望減到最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切都放下了,世出世間一切放下,你心就定了;心要是定了,業障就消,就這麼個道理。業障消了之後要植眾德本,業障不消,積功累德是做不到的。在四弘誓願裡面「法門無量誓願學」,它的確是有程序的。學法門為什麼?是為普度眾生。實際上,入正定聚在《般若經》上就講的是根本智,植眾德本就是培植後得智,無所不知。你才能夠應種種不同的根機,普度眾生,這樣你就得諸佛護念。所以真正得諸佛護念,沒有救度一切眾生心(這是大慈悲心),跟諸佛就不相應。諸佛唯一的一個心願,就是一切皆成佛,你說這還得了!所以你就能夠得到一乘大法,一生成佛的法門。得這個《無量壽經》就更殊勝,無比的殊勝,阿彌陀佛示現給我們做榜樣。
今則,就是現在,現在法藏大士所發一切誓願,這就是第六品上我們所學過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願願都圓滿,悉皆圓滿成就。故得,下面果報就現前。他得到「如實安住」,這裡最重要是實,真實,這不是假的;決定不像十法界、六道,不實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道十法界哪有安住?都是臨時住,我們常常所講的,居無定所,到處流浪,人在六道裡頭不到處流浪嗎?在四聖法界裡面稍微好一點,還算不上安穩,算不上,實報莊嚴土這才叫安住,這才叫安穩。為什麼?這個世界永恆不變。下面註解要詳細給我們介紹。具足莊嚴,完全是性德,性德自然的流露。正報,具足莊嚴;依報,清淨佛土,是極樂世界。
下面給我們細說。「如實安住」,先講「實」,「真實,亦即實相、真如與法身。如實安住,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無量壽經》講三種真實,安住在自性裡面。實相就是真相。世間法,十法界都叫做世間法,十法界裡面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實的。佛家對真實有個定義,什麼叫真實?真實的標準是什麼?大乘教裡面說永恆不變,那就叫真實。凡是有變化的,那都不是真實。我們仔細觀察,我們這個世間有沒有真實?動物,人是動物,動物有生老病死,變化。只要有變化、有生滅,就不是真實。植物有生住異滅,也不是真實的。礦物,包括星球、星系,現在科學家都證明了,有成住壞空。這都不符合真實的定義,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現代的量子科學家就講得更清楚、更微細。講到什麼?物質的現象。物質最小,我們佛經上講微塵。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阿羅漢能看見。可是比微塵還有更小的物質,阿羅漢也看不見,阿羅漢只能看到微塵。比微塵更小的叫色聚極微,這個阿羅漢看不見,菩薩能看見。比色聚極微更小的有極微之微,權教菩薩看不到,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看不到。誰能看到?法身菩薩能看到。大乘經裡面有說,極微之微,八地菩薩才能看到。這多半講的是別教,別教八地就是圓教的八住,十住菩薩,到第八住他才能看到。這個不能再小了,這個極微之微也叫鄰虛塵,再就沒有了。現在量子科學家看到了,他們從儀器裡面看到的,看到最小的物質,就叫量子,也叫小光子,存在的時間非常非常的短暫,振動頻率很高。有物質現象,發現物質現象是假的,根本物質不存在。
我們現在感覺得有物質現象存在是怎麼回事情?是意念在那個地方讓這些極其微細的這些粒子聚集在一起,產生一個幻相,我們稱它作物質。所以物質是意念累積的一個連續的幻相,確實是剎那生滅的,正如同我們看電影,在銀幕上看到的畫面一樣。畫面裡面的動作有快有慢,那怎麼回事情?科學家的解釋,頻率不相同。頻率慢的就變成固體,堅固的東西,頻率快的就變成液體,像水一類的東西,我們身上的皮膚,這都比較慢的,更快的就變成電磁波,是這麼一種情形。我們看到五花八門,完全是頻率不相同讓我們產生的幻覺。這是物質的真相搞清楚了。物質是精神的累積,換句話說,物質的基礎是精神,精神現象變現出來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從哪來的?這個現在還沒有確定的答案。科學家現在說,精神現象是無中生有。這句話我們聽到,他沒說錯,但是他沒說清楚,不能說他錯。在佛法裡面,精神現象從哪裡來?從自性變現出來的。萬事萬物都是以自性為本體,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一念不覺,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一個阿賴耶,阿賴耶是依自性變的,沒有自性就沒有阿賴耶。佛經上比喻,譬如形跟影,我們在太陽底下站著,有個影子,影子是阿賴耶,人好比自性,所以阿賴耶是假的,但是它不離真的,沒有人形哪來的影子!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能變,但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法相確實是自性,依自性為體變現出來的。
自性能現能生,它不會變,阿賴耶會變。自性現的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實報土。所以諸佛如來實報土完全相同的,沒有兩樣。法性身,法性土,永恆不變。在實報土裡面,你看到的人沒有生老病死,你看到的樹木花草沒有生住異滅,沒有,山河大地沒有成住壞空,所以叫它做一真,它跟我們世界不一樣。法藏菩薩所感得的佛土是法性土,非常非常的難得,他的四土都是法性土。這是不可思議誓願的圓滿成就,遍法界虛空界只有彌陀淨土有,其他佛土裡頭沒有。所以阿彌陀佛稱之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實相就是真如,也叫做法身,或者稱為法性身。
「如實安住,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這裡頭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他們住在真如實相之中。那問一句話,我們是不是?說老實話,我們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是,但是不知道,確實是住在真如實相當中,你自己完全不曉得。真的嗎?一點都不假。只要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此地就是真如實相。壞在哪裡?壞在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你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真如實相變質了,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都是你自己念頭變的,跟別人毫不相關。如果你在這個環境裡頭還不滿意,還怨天尤人,那你是罪上加罪。為什麼?沒有人來找你的麻煩,完全是你自己心態變現的,你迷了,你不覺。外面境界有沒有影響你?說老實話,沒有影響你。你要是「我被它影響」,為什麼佛菩薩不受它影響?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不受影響,他就住一真法界。
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自己搞出來的,原本都是一真,都是諸佛的報土,也是自己的報土,自他不二,為什麼要執著?因為你有執著,所以才有六道輪迴,你不執著了,六道輪迴就不見了,哪來的六道輪迴?你問阿羅漢、問辟支佛有沒有六道輪迴?他會跟你說我沒見到。為什麼?他沒有執著了,見思煩惱斷了。我們今天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變現出六道輪迴,你自己的煩惱自己變的,自己變的果報自己去受,叫自作自受,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佛菩薩大慈大悲來把你點醒。你真的覺悟、明白了,見思煩惱一放下,六道真的沒有了。塵沙煩惱一放下,聲聞、緣覺沒有了。起心動念一放下,十法界沒有了,清淨佛土、具足莊嚴這個時候現前,全都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薩對眾生最大的恩德就是把我們點醒,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以為事實真相是真有,在這裡頭受苦受難,哪知道全是假的!
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它能生能現,在哲學裡面講,它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體,全是從它現的,它所現的一切現象就是自性,性相不二。古人用金跟金器做譬喻,把黃金比作真實之際、真如本性,把金器比喻作法相。惠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萬法是法相。法性在哪裡?法相跟法性是一體的,法性就是法相,法相就是法性。用黃金做一個手鐲,手鐲是相,做一枚戒指也是相,做個項鍊也是相,相不一樣,性一樣,全是黃金做的。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不一樣,相不一樣,性是一樣的,真如本性,一個性。所以遍法界虛空界跟我們什麼關係?一體,一個性體。這個認識不容易!現在人連父母都不認識,跟父母還要吵架,跟父母還要分家,成什麼話!中國人講孝道,你看孝字什麼意思?孝字是會意,讓你看到這個字你就曉得,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它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是一體。這就是佛家講的法性跟法相的關係,法性是老,法相是子,一體,一,不是二,這才是事實真相。諸佛菩薩愛護一切眾生是愛護自體,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不知道事實真相,他只顧自己,去傷害別人,這大逆不道,這是錯誤。
我們一個人的身體,外有眼耳鼻舌身的五官,裡面有五臟六腑,它是一體,一個整體,不能說眼睛我獨大,你們都得聽我的,沒有這個話,平等的。哪個地方出了麻煩,出了毛病,大家統統有分,都得關懷,都得照顧,一定要合作。為什麼?一體。身上任何一個地方有痛癢,全身都感覺到,一定要把痛癢把它治好,大家都安心。每個器官都正常,每個細胞都正常,這個人身體健康;哪一部分不健康,麻木了,那個地方生病了。所以六道十法界是病態,是不正常,是迷惑顛倒造成的,佛菩薩來幫助,那不是應該的嗎?迷了自性,不知道是一體,覺悟自性的人知道是一體,知道是一體,自自然然全心全力來照顧你。可是迷惑顛倒的人,對他的照顧不但不感恩,而且還排斥,怕你害他。這是迷悟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我們今天很不容易從迷走上覺悟,這個緣分百千萬劫難遭遇,努力加一把勁走出去,就成佛了,永遠不再迷惑,永遠不退轉,這就是如實安住。
「簡言之,即安住於諸法之實相。實相者,正本經之體也」。實相是什麼?真如自性。《無量壽經》的經題,就是《無量壽經》從哪裡來的?佛說的。佛根據什麼說的?佛根據真如實相說的,因為佛證得真如實相,所以他能說得出來。真如實相是所有大乘經的體,一切大乘經都從真如實相流出來的,跟小乘經不一樣,小乘經還是從阿賴耶流出來的,從阿賴耶的善心所流出來的。六道裡面有不少的眾生真的是迷惑顛倒,隨業流轉,那是從阿賴耶煩惱心所裡頭流出來的。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展開是八萬四千煩惱、無量無邊煩惱,歸納到最後三個,貪瞋痴,叫三毒。三毒還可以歸納,歸納成一個就是貪。為什麼瞋恚?貪不到才瞋恚,貪到就歡喜。所以根本就一個字,就一個貪,你看貪多可怕!世尊在楞嚴會上告訴我們,貪瞋痴感得的三災叫大三災。貪婪感得的是水災,瞋恚感得的是火災,愚痴感得的是風災,大三災,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又實相即真如,故如實即是如如。如實安住,即《金剛經》之如如不動也。」如如不動,這個意思很深,不是說我們一般不動,不是這個意思,是說什麼?是說心不動,念頭不動。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那叫如如,那叫不動。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應的時候有動,應的時候是現身說法。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三千年前他示現給我們看的,住世八十年,中國人講虛歲,八十年,八十年他哪一天沒動,天天都在動作,每一天日常生活,教學、托缽、解答一切人的疑難雜症,每天有多少人去看他,向他請教。佛慈悲,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佛到這個世間來不為別的,就是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破迷開悟。所以身行,身在動,言教,口就說了,哪有不動?其實他真的不動,我們看到他動,實際上他沒動,他如如不動。所以世尊曾經說,《般若經》上講的,他一生沒有說過一個字,如果有人說佛說法,那叫謗佛。他統統否定了。
明明是有動,怎麼說不動?他真的沒動,他沒起心、沒動念。他示現什麼?他一生沒說一個字,我們說話是通過思考的,有說,他說話沒有通過思考,而且還沒有通過起心動念,完全是感應,眾生有感,自然就有應。這樁事情,佛在經上有比喻,譬如敲鐘,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你敲鐘的時候,鐘響了,回應是響了,那個鐘有意識嗎?你敲得重,我響重一點,它有沒有這樣想法?它沒有。所以叫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行而無行、無行而行。這個意思太深了,只有法身菩薩知道,一般人哪裡會知道?大乘經上我們常常看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個定就是如如不動。那伽是比喻,那伽是什麼?龍、象。龍我們沒見過,象看見過,你仔細去觀察象,你看這個象的態度,站著也好,走著也好,蹲著也好,都像在定中的樣子,不慌不張,慢吞吞的,就像在定中。用這個比喻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換句話說,行住坐臥都是如如不動。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事實確實如此。
他的心清淨,絲毫染污都沒有,絲毫的念頭都沒有,有念頭就有染污,有染污就有波動的現象,它就動,沒有染污哪來的波動現象。所以他們應化在十法界全是感應,法爾如是。你跟他在一起有說有笑,他怎麼樣教你,其實他真的沒動,給你說了許多話,說而無說,替你辦了很多事,無作而作,作而無作。這叫得大自在,這叫真解脫。它管用,它不是不管用,用處可大了,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只能用不可思議去形容它。如如不動不是凡夫境界,阿羅漢得到少分,有一點這個樣子,不是真的,菩薩得到的是多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才證得圓滿的如如不動。在極樂世界,凡是往生的人都入這個境界。帶業往生,一品煩惱沒斷,不要緊,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加持,你就得到了。你每天坐在阿彌陀佛講堂聽經,聽阿彌陀佛說法,同時你可以化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佛,修福,聽佛說法,開智慧,自己這個身又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在阿彌陀佛面前,無量的分身出去了,如如不動,修福修慧。
哪像我們在此地,修一點小福小慧可費勁了;西方極樂世界修無量無邊的大福大慧,他不費勁,沒動。你要真正了解這個世界,你能不去嗎?趕快去,愈早愈好,何必在這個世界受罪?求生極樂世界的心還不切,原因是對極樂世界不認識、不了解,真正認識、了解了,你就會想到要趕快去。認識清楚、搞明白了,還想在這個世間逗留幾天,那是為什麼?肯定還有一些有緣人,這些有緣人要幫助他,要帶他一起去。如果這個世間沒有緣,沒緣就是你示現、你講演,他不喜歡聽,他不喜歡看,他討厭你,你在這個世界沒緣了,沒緣就趕快走。哪裡有緣哪裡去,沒緣就走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些還沒覺悟的人,迷戀在七情五欲,迷戀在貪瞋痴慢,醒不過來,就隨他去。
他們不喜歡佛菩薩,討厭佛菩薩,佛菩薩不來了,佛菩薩離開了。到哪一天受苦受難受夠了,不想再受了,再想佛菩薩,佛菩薩就來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就來了,你有求他的時候就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世間人會記仇,冤冤相報,佛菩薩沒有這個念頭。記仇心就不清淨,佛菩薩的心一塵不染,恩怨都沒有。恩怨都沒有,為什麼?一體。但是為教化眾生,佛菩薩的示現一定表演報恩,做給你看,不計怨恨,也表演給你看。教初學、教六道眾生,得用這個方法。他出不了六道,不是佛菩薩沒能力,是你自己不願意。能不能出六道,能不能往生,能不能成佛,完全在你自己。你真有這個心,真有這個願,他幫你忙,他把這個道理講給你聽,方法教給你,你依照方法做就行了,他沒有辦法代你做,你有苦,他不能代你受苦,你有樂,他也不能代你享樂。這都是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又實相即法身,《往生論》曰: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這是《往生論》裡面的一段話。向說,這不是才說,過去說過很多次,一向所說的。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這句講的是極樂世界。你看看極樂世界的莊嚴,它這個莊嚴怎麼成就的?前面我們讀過,法藏菩薩四十八願成就的,無比的殊勝莊嚴。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為什麼?不是為自己享受,自己的享受在常寂光裡頭,沒有任何形相,極樂世界有形相,它沒有變化。所以這個法界叫一真,跟十法界不一樣,十法界是虛妄的,這叫一真。唯一真實,從自性所生所現,這裡頭沒有阿賴耶。往生的人,所以帶業,帶業就是有阿賴耶,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它不起作用,時間久了自自然然就淘汰,不起作用了,時間久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我們講無始無明的習氣自然淘汰了。
極樂世界用什麼方法?教學,阿彌陀佛每天教學不間斷,到那個地方是常年的去學習,佛講經說法你真聽懂了,你真有悟處,所以永遠聽不厭,真正是所謂教不倦、學不厭。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天天有悟處,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大徹大悟。沒大徹大悟之前,真的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加持,讓你以沒有斷煩惱的身,帶業去往生的身,享受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只有極樂世界一個地方有。所以說一往生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實報土裡面的菩薩,實報莊嚴土,也就是法身菩薩。同居土、方便土沒證法身,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有法身菩薩同樣的待遇,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聽經接受教導的能力,都像法身菩薩一樣。所以為什麼叫極樂?歡喜,沒有一天你不歡喜,天天在進步,沒有一時不歡喜,所以叫極樂世界。這個歡喜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不是得到物質上外面的享受,不是的,內在的覺悟。
我們在此地,跟極樂世界那怎麼能比?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真正的功夫就是放下,每天都放一點,每天都放一點,真歡喜。世間人每天想得一點,每天都想多得一點,得的愈多煩惱愈多,沒有得到的時候想得到,得到的怕丟掉,患得患失的心永遠放不下,所以他生活是苦,苦就這麼來的。菩薩的樂是什麼?菩薩的樂是悟處,放下了,愈放下愈輕鬆,愈放下愈清淨,愈放下愈歡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都如是說。諸佛菩薩都懂得,世出世間第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教、學,教快樂,學也快樂。真樂,這不是假的,與性德完全相應。
第二句,莊嚴佛功德成就,第三句,莊嚴菩薩功德成就。你看佛土,那是學校、道場,我們學習的環境,佛是老師,在極樂世界老師是阿彌陀佛,而且在極樂世界你跟阿彌陀佛是天天見面。世界那麼大,人那麼多,阿彌陀佛怎麼能跟你天天見面?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應化身,確確實實你天天看到它,你在同居土裡面看到的阿彌陀佛是化身,你在方便土裡面看到阿彌陀佛是應身,你在實報土裡面看見阿彌陀佛是報身,天天在一起,一時一刻都沒有離開。不離開,又同時能親近十方一切諸佛,為什麼?彌陀有應化身,你也有化身,你也可以有無量無邊的化身,而這個化身它真有作用,跟真的一樣,沒有兩樣。不是像變魔術變的化身他不能辦事,佛菩薩的化身能辦事,能應化到十方世界幫助諸佛教化眾生,他們統統能做得到,都有這個本事。
菩薩,這就是學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求學的。極樂世界就這麼單純,世界無比的清淨莊嚴,只有兩種人,一種老師,一種學生。沒聽說有國王,沒有聽說有政治組織,沒有,也沒有聽說有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極樂世界全沒有,極樂世界好像是個大學城,它什麼都不缺乏,什麼都沒有,奇怪了。每一個菩薩所居住的寮房,講寮房大家好懂,都是變化所作,寮房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什麼家具都沒有,想要什麼東西它就現前,不想要就沒有,這多自在!譬如從我們中國去的,偶然想到《大藏經》,《大藏經》就擺在書架上,不想的時候就沒有了,我們想,中國有一套好書《四庫全書》,那《四庫全書》就擺在那裡。一切法應念而生,你想它就有,就現前,不想它就沒有,不用收拾。想吃,那像皇帝的飲食,皇帝吃飯是一百道菜,你這一動念的時候,一百道菜就現前,不想吃就沒有了,不用廚房,不需要人去烹調。這是什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成就。這個世界是真正得大自在,什麼都不要操心。
老師無量壽,學生也無量壽。活動的空間,我們一定要曉得,今天我們在地球上,活動空間不能超越地球,實在講就像坐監牢獄一樣,你沒辦法超越。地球像什麼?在太空當中還不就像一個太空船一樣,在空中四面沒有依靠,到底往哪裡走?不知道,沒人曉得,只曉得跟著太陽。但是太陽也是在走,太陽在繞銀河系,銀河系想必一定也是在走,繞更大的一個星系,我們還不知道。太渺小了!這個渺小是什麼?渺小是迷惑造成的,你要一開悟就不是這樣的。開悟之後,你只要到極樂世界,你的活動空間是遍法界虛空界。
修到一定的程度,實報土還是有等級的,四十一個等級。到高層的,能夠入微塵世界,微塵裡頭有世界,你能夠進去,能夠用應化身進去。微塵世界裡頭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經上明白告訴我們,普賢菩薩能入。凡是修淨土的人都是普賢菩薩。本經第二品的品題就很清楚,「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淨宗法門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門。我們在此地修學,每一天同學們在一起分享,都感到很快樂,那到極樂世界的樂我們無法想像。我們這裡道場不大,同學不多,到極樂世界道場太大了,同學無量無邊,數不清。阿彌陀佛講經不要用擴音器,不需要科學設備,阿彌陀佛說法沒有一個人聽不清楚,沒有一個人聽不懂,這都是本願威神加持。論典上告訴我們,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什麼叫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就是無為法身。
「今經如實安住,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即是入清淨句。此清淨攝二種清淨: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這是具體為我們說出來如實安住。安住這兩個字在十法界裡頭有名無實,為什麼?即使你有大福報,你在這個地方安住,能住幾年?我這裡有一把扇子,這個扇子上面是清朝十個皇帝。順治皇帝安住在他那個皇宮,他的帝位只有十八年,他就得走了,不安,沒住。康熙,這最長的,六十一年,還得走路。雍正十三年,乾隆六十年,宣統就三年。十法界裡頭沒有安,也沒有住,都是臨時掛單的,像住旅館一樣,這個要知道。真正安住那是生到諸佛實報土,安住了。至少,這《華嚴經》上講的,你在那裡安住三大阿僧祇劫,如如不動。三大阿僧祇劫之後,實報土一變,變成常寂光土,回歸自性,那就是真實之際。所以在實報土裡面,確實是你享受到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實報土裡面,佛菩薩都非常清楚、非常了解,一體,情與無情同一體。換句話說,這一體裡有感觸,就是濃厚的倫理,一家人。這當然的,為什麼?他起心動念沒有了,自自然然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這個地方看到了。這個智就是真實智慧,這個體就是無為法身。他起的作用,自受用是學習,每天聽佛講經說法,他受用是與十方世界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前面我們學過,有四種,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有這四種不同。這是什麼?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落實發救一切眾生心,從前曾經發過這個願,現在已經證得法身,當然兌現,而且兌現是非常自然,佛經上用一句話形容它,「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這一樁事情,你不要起心、不要動念,不要去想它,不要去說它,它就是這樣的。
清淨句,攝二種清淨:第一個器世間清淨,我們用世間話來形容它,太平盛世;第二種,眾生世間清淨,盛世居民,生在太平盛世的這些人。這不是人間的太平盛世,是十法界裡面佛法界的太平盛世,在這個時代,所有妖魔鬼怪都成佛了,再不會聽說有一個是損害別人的念頭,念頭都沒有,哪裡會有行為?真正的和諧,中國人講和睦,和睦的意思比和諧好,和睦裡頭有親情。「此一法句,攝二種清淨與上說三種莊嚴」。這一法句裡頭就是有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跟前面講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這一法句裡頭含的有這麼多的內容。「故云:具足莊嚴。」
「如《往生論註》云:此莊嚴事,縱使毘首羯磨(毘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藝,巧變化,司建築)」,這個天帝,就是他的特長,這是一位藝術大師,「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這個取圖是描繪,就是說像這樣的藝術天王,他也做不到,極樂世界這個圖他也畫不出來,極樂世界這個工程他做不出來。這是以毘首羯磨天王他的藝術才幹對極樂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議,何況其他眾生。「性者,本義也」,性是什麼?根本的意思。「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宗的真理就在這一句,修淨土的人不能不知道。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想清淨,淨土就會現前,我們還有一些很混亂的想法,許多的雜念,這不清淨,不清淨就不能感得淨土。
我們要記住一樁事情,老人常說,早年李炳南老居士就常講,他在台中居住三十八年,創辦了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他還辦一個老人院,還有一個菩提醫院,還有兩個托兒所,這是他老人家做的事業。常常跟我們說,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少。老師的德望,敬仰的人很多,台灣各地參加台中蓮社,做為蓮社的分支機構,非常之多,有幾十所。蓮社蓮友總共,我跟他的時候,那時候十年,台中蓮社十週年紀念,蓮友有二十萬人;我在他身邊十年,我離開的時候,蓮友增加到五十萬人。老師說真正往生的人,一萬人當中只有二、三個,真往生的。就這個數字也相當可觀,三十八年,就算一萬人當中有三個,五十萬人,三五也有一百五十人。要是每年都有一百五十人,三十多年相當可觀,到極樂世界都成佛了。太難太難了。我們最保守的估計,台中蓮社成就的這些諸佛如來,至少至少五百人以上,那是決定不成問題,這是最保守的數字。老師一生能度五百個人成佛。大慈菩薩說,你一生能度兩個人成佛,就比自己功德大。度五百個,那就是阿彌陀佛再來。這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關鍵就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我們把這句話要抓到,我們就決定得生。念佛臨終為什麼不能往生?心不清淨,與淨土不相應。為什麼不清淨?沒放下,還有牽腸掛肚的事情沒放下。一樁事情放不下,就障礙你往生。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的人,同學們,你要記住,徹底放下。恩愛要放下,怨恨要放下,其他身外之物那就不必講了,你要知道,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去的。你所喜歡的東西極樂世界全有,用不著帶去,實在講你也帶不去。真想去的,心地很單純,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部《無量壽經》,其他的統統放下,不要再搞了。如果想學其他法門,到極樂世界再學不遲。到極樂世界大家是無量壽,有的是時間。而且你在此地學,你找不到一個好的老師教導你,你到極樂世界去,你有能力每一天親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這些諸佛如來在因地他所修學的法門不一樣,你可以找你喜歡的佛菩薩教導你喜歡的那些法門。所以到極樂世界去學習穩穩當當,在這個地方學習浪費時間、浪費精神,而且學不好,把往生耽誤掉了。
往生的時候有種種瑞相,都不能證明那是真正往生。有很多人問,我的親戚朋友有沒有往生?當然人家說往生,安慰你,不是真的。真正往生是在他臨走的時候,他告訴大家,告訴身邊的人,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跟他去了,這是真往生,那就一點都不假。我們雖然沒看見,他看見了,佛來接引他。不是這樣往生的都不可靠。所以我們要把這一生的緣掌握住。緣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清淨心。修淨宗的,你看經題上給我們擺了三個目標,「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五個字統統具足,你往生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見到報身如來;如果你往生去的時候,大徹大悟沒有,沒有覺,你有清淨平等,你見的是應身彌陀,方便有餘土的;如果你是得清淨心,平等覺你還沒得到,你生凡聖同居土,你見化身彌陀,真去了。
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真的它是平等境界。等級有沒有?真有,但是活動在一起,沒有差別,這也是西方極樂世界跟他方世界不一樣的。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有實報莊嚴土、有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有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但是它有隔別,它不在一起。我們的凡聖同居土裡頭,凡夫見不到聖人,聖人見到凡夫,凡夫見不到聖人。在極樂世界,凡聖共聚一堂,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力量成就的,所以這個不可思議。在極樂世界,我們熟悉的這些菩薩,天天都見面,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地藏菩薩,天天見面。每天跟這些人在一起,中國古人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天天跟這些大菩薩在一起,你不知不覺你就成了大菩薩,天天跟諸佛如來在一起,不知不覺你就成了如來,你就成佛了。在那個地方根本你就不會起心動念,煩惱習氣自自然然淘汰掉,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神通、道力跟佛很相似。
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得到佛力加持,就有能力在十方世界應化去了。十方世界跟你有緣的眾生,他是時時刻刻不斷的送信息給你,這個信息波一念之間周遍法界,你當然收到,收到之後自然就有反應。收到,不是去研究,不是去想想我該怎麼幫他,不是,沒那麼多麻煩,自然的。像《楞嚴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是什麼樣的心量,你應的跟他的心量相等,他會接收到,他能得利益。應該現身幫助他就現身,應身、化身隨他的意,不是隨自己的,自己沒有意思,這一點一定要知道,自己叫無為法身,應化的時候無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我們今天做不到什麼?我們今天有為,有為就有所不為,就沒有辦法,無為才無所不為。般若亦如是,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今天有知就有所不知,麻煩在此地。
真正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無」比「有」好,有真差勁。無,才能得到一切法;有,得不到。為什麼?因為真的到無了,它跟自性通了。自性裡面,你看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你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無為才能無所不為,無知才能無所不知,得明白這個道理。無為跟自性相應,有為跟自性不相應。有為是自性裡本具的智慧德相是一樣都不能現前,你必須現學現賣,學得很辛苦,賣得也不誠意。所以最聰明的人聽話,一切放下,這最聰明的人,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走到哪裡,沒事,若無其事,這叫得大自在。那個時候你就安住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安住。為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你安住在自性清淨圓明體上,就是你安住在無為法身上,真正得到安住。不覺悟,沒有安住處;一覺悟,安住處得到了,處處皆是無為法身,處處皆是莊嚴佛土、清淨佛土。所以清淨心重要,日常生活當中不失清淨心,真修行,真的是彌陀弟子。
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