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四六集)  2010/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4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六十八面倒數第四行,從最後兩句看起:

  「阿難之問,何以有如是功德。蓋以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含靈指含有靈性者,即眾生也。《漢譯》曰: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我們從這段看起。世尊讚歎阿難的啟請,也就是請佛說明這一次大會,世尊所現的這些瑞相無比的稀有,是阿難做佛的侍者,十幾年的時間從來沒有看過的、看到的,知道世尊這一次的講演非常重要。他代我們大眾請法,世尊對他讚歎,說「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功德百千萬倍」。世尊對他這一次的讚歎,也是過去沒有過的。今天我們讀到這個地方,阿難之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功德?下面依世尊說法,我們能體會到。為什麼?因為當來是將來,當是現前、當時,來是未來。諸天,天有二十八層,除了四空天之外,四空天裡頭,諸位要知道,沒佛法,佛不到那個地方去講經教學。那些天人實在講,誤會自己以為證得般涅槃,不再聽經聞法,所以佛不到那個地方去。那個地方也是經教裡面常講的八難之一,這八難叫三途八難。

  三途我們知道,餓鬼、地獄、畜生,他們的生活太苦,不容易聞到佛法,不過他還好,如果有特殊的緣分,他還能聽得到。八難就麻煩!八難裡面四空天是長壽天,壽命很長,長壽天。四大洲裡頭,北俱盧洲那個地方的人,像極樂世界一樣,他們生活非常舒服快樂,沒有人想學佛,所以那個地方佛也不去。韋陀菩薩護法,叫三洲感應,北俱盧洲沒有佛法,所以韋陀菩薩也不去。二十八層天除掉這四層天之外,還有二十四層,這二十四層天都有學佛的,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那些地方很多。人民,這是人道。一切含靈,這是包括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我們知道,那個地方是很苦,有學佛的種性,那是在人間學佛,阿賴耶裡面有佛的種子,煩惱習氣重,造作一些重罪墮到三途。地藏菩薩慈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是個代表,實際上一切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只要眾生有感,肯定就有應,所以大乘教裡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地獄苦受多了,太苦了,他也沒想起求佛菩薩,想不起來,可是有冥感。如果他見到佛菩薩,他肯定頂禮稱讚,求佛救度他,肯定的。沒看到不行,忘掉了;一下見到的時候,他當然求佛菩薩幫助的念頭就生起來,所以佛會到那裡去應化。

  我們在這幾年當中,有一些靈媒透了信息給我們,說三惡道眾生學佛往生的成就超過我們人間。現在變成什麼?六道裡頭最難度的是人道,人不相信,鬼相信。我們想想有這個可能嗎?有可能。三惡道的眾生,他是在受果報,不造業了。造作重罪到那邊去受報去的,報有輕重,如果受的罪報輕一點,過去在人間學佛的善根厚一點,那就是地藏菩薩度他的對象。我們在《地藏本願經》裡面讀到,婆羅門女的母親墮到地獄,這個孝女為她的母親,她知道她母親造的罪業重,肯定墮地獄,為她修懺悔法。她的母親因為女兒修學的功德生忉利天;不但她生天,在她地獄裡同時受罪的那些眾生也統統都生天了。從這些事跡裡面我們有理由相信,諸佛菩薩不捨三惡道,我們能相信。為什麼現在人道這麼難度?這也有原因。在過去幾千年來,中國這塊大地,接受的儒釋道三家的教誨。諸位要知道,儒釋道三家,儒釋道三教,這個教是教學,不是宗教。曾經有人問我,說佛跟道是宗教,儒算不算宗教?我回答說,儒釋道都不是宗教。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道變成宗教,比佛長久一點,佛變成了宗教,我想不超過三百年。在古時候它稱三家、稱三教,那時候不是宗教,宗教這個名詞還沒傳到中國來。宗教這個名詞是從西洋傳到日本,日本傳到中國來的。但是中文這兩個字的意思非常之好,現在也被世界其他國家認同了。宗教原本是教育,應當回歸到教學。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這是一個非常好學的知識青年,印度的學術宗教他統統涉獵,包括他們所修學的禪定、瑜伽,釋迦牟尼佛統統學過。特別是在禪定當中,定中的境界能突破空間維次,所以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一清二楚。學了十二年,他把參學就告一個段落,沒地方再去學習了,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我們中國人所謂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問題解決了。見性,這了不起!大乘佛教傳到中國,在中國這兩千年當中,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我估計至少有三千人以上,宗門、教下。禪宗裡面,我們看《五燈會元》一千七百多人,那沒有包括教下,教下大開圓解的、淨宗理一心不亂的合起來,我有理由相信超過三千人。他們的境界,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是同等的境界,成佛了。那為什麼不叫成佛?叫了,你沒留意,宗門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的人都是佛,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師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在《華嚴經》裡面,明心見性是什麼階級?圓教初住菩薩,剛剛開悟,剛剛見性。他跟究竟圓滿的佛果,《華嚴經》講的妙覺位,在某些境界上完全相同,沒有差別。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還要把他們分成四十一個等級?這樁事情我們現在也清楚、也明白了,那是什麼?無始無明煩惱習氣厚薄不一樣,他帶著有習氣。可是這習氣礙不礙事?不礙事。這個事是什麼?眾生有感,他去應化,這個不礙,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像《普門品》所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有能力現什麼身,沒障礙;應該給他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說法沒障礙。真的,他們是入四無礙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華嚴經》初住菩薩就得到。跟佛的差別是什麼?妙覺位的佛果,習氣完全斷盡,他們的習氣沒斷盡,差別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沒有絲毫差別。而這個習氣,確實是在他應化普度眾生當中自自然然的消失掉了。

  在中國這些成就的人,代表的人物,大家都常說,禪宗六祖惠能是個代表人物。能大師見性的時候,給老師提出的報告很重要!報告雖然不長,只有五句,可是這五句的內容,如果把它細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的時候,說出他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是細說,惠能大師是略說,內容完全相同,沒有兩樣。《大方廣佛華嚴經》歸納起來就是能大師講的五句話,能大師五句話展開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增不減。能大師這五句話我們好記,要記住!第一個,「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我們今天在座的同學,我們的自性是不是清淨?是的,跟佛沒有兩樣。好像我們自己感覺得染污很嚴重?沒錯,是很嚴重,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你有感覺,你要沒有感覺,你就清淨了。感覺是什麼?妄念!佛說得很清楚,「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就了,你跟釋迦、跟惠能大師就完全相同,平起平坐,入一個境界。第二句話說,「自性不生不滅」。這句話重要!我們現在貪生怕死,那我這個觀念全錯了,為什麼?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是身體,身體有生滅,緣聚緣散,自性沒有生滅。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不就得永生了嗎?你本來是永生,而是你迷而不覺,所以貪生怕死,如果真正覺悟了,本來是永生,人人都是永生,法法都是永生,這個妄念就可以放下了。

  第三句說得好,「自性本自具足」。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為什麼?你樣樣都圓滿、樣樣都具足。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你還求它幹什麼?求就錯了,不求就對了。現在這個世間眾生,迷在財富裡頭,不知道財富自己本自具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都是事實。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示現的苦行僧,跟大眾一樣,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經典上有一段這個故事,曾經有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那是對佛法有一定深度的人,知道佛常住的是報土,實報莊嚴土,在我們人間是示現和光同塵。「世尊,你能不能把你的實報土,讓我們也能看一看?」佛就同意了。佛坐在一個草座上,把腿就放下來,一隻腳按著大地,叫他看,他一看,就是極樂世界。佛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的身相變得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坐的不是草座,是金剛寶座;看到的樹木花草、大地,是琉璃世界。那不是佛變現出來給他看,實報土就是那樣子的。他看到之後,佛把腳收起來又盤腿,沒有了,看到佛還坐在草鋪的座位上。真看到了,眾寶莊嚴,它不止七寶,無量無數的珍寶莊嚴。這是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的福報,哪要求?你怎麼能求得到!

  第四句,句句重要,能大師這是《華嚴經》的精髓,「自性本無動搖」,這是什麼?大乘教裡常講「自性本定」,沒有念頭,從來就沒有起心動念過,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自性本定。末後一句那是起作用,「能生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性變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從哪裡來?自性變現的。無量無邊的依正莊嚴從哪來的?還是自性變現的。自性一個,沒有兩個,所以說萬法歸一,一是自性,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學佛的人,能夠對這樁事情認知,你真認識了,你真明白了,這在大乘教叫解悟,信解行證,解上你悟了。你怎麼能契入?那你就得真幹。真幹叫修行,修什麼行?把從前所有錯誤的認知改過來。所有一切錯誤就是煩惱、就是習氣,習氣難改,先從事上把煩惱改正過來。見思煩惱,見就是我們看錯了,思是我們想錯了。貪瞋痴慢疑,想錯了;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是我們看錯了。這個東西都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契入境界,無論我們在什麼境界當中、環境當中,順境、逆境你都得大自在,你不受外面環境干擾,這是佛法真實的受用。我早年初學的時候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受環境的影響這才是最高的享受。

  阿難這一問,這可了不起,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就是六道眾生,都因為你這一問全都得度了。「度脫」兩個字意思可深了,度脫,度是開悟了、明白了;脫是什麼?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到最上面一層是脫離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為什麼?實報莊嚴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活動的空間,脫離它到哪裡去?回歸自性,常寂光土,這叫究竟的度脫。真的嗎?真的。為什麼?一切眾生都含靈,這個靈就是靈性。不但這一切動物,這是諸天人民得度,叫正報,《華嚴經》上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什麼?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統統得度了,常寂光土這個東西全部都沒有了,全都回歸自性了。

  這是近代的科學家,他們告訴我們,研究太空物理的,他們發現一樁事情,就是我們現在能夠觀察到的外太空,實際上只是外太空裡面的百分之十能夠探測得到,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沒有了。他們說這句話,我們聽了懂得,也就是說,他們能夠看得見的都是相分,得有相的,沒相的,他看不見。那是什麼?十法界有相,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還是有相,什麼沒有相?常寂光沒有相,他看不見,還有百分之九十回歸常寂光了。常寂光能不能現相?能,眾生有感他就現相,眾生沒有感的時候,他又回歸常寂光了。一切法從常寂光流出,後來又回常寂光,走到常寂光不見了。常寂光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但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是從它發生的,它能生萬法。所以科學不能解決的問題,哲學不能解決的問題,佛法統統都有,講得很圓滿。佛法是科學,不是迷信。佛並不是說,我這樣講,你們統統都信我,不是這個意思。佛的要求,是給你講了之後,你自己親自去證得,信解再行證。證得,那是你自己的,你才能得受用;你要不能證得,你得不到受用。你所能夠了解是別人的,釋迦牟尼佛的,一切諸佛、一切法身菩薩的,他們的。我們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還在,換句話說,我們還在搞六道輪迴。這樣的心態去學佛,那就把佛教變成學術,這是佛法,這不是學佛,學佛要行證,有信解不是學佛,行證是真正學佛,這個我們得搞清楚。

  你看阿難這一問,這功德多大,利益無邊!功德從這裡算的。他不問,佛不說;這一問,佛就得說了。實際在這一會上,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所表現的那種歡喜,喜悅、快樂,這也是感應。眾生機緣成熟了,這是感;所以佛的表現,那是應。一般人看不出來,法身大士明白,阿難是法身大士再來的,他是來示現的,他也不是真的凡夫,真的是初果,不是!大權示現。在這個時候一問,在佛法修學有相當程度,看到阿難這一問,世尊這一答,立刻就明白了。

  底下黃老居士註解,「含靈指含有靈性者」,六道眾生,「即眾生也」。這個眾生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眾是眾緣,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我們人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實際上佛在經上講的眾緣,講了五樁事情,色受想行識叫五蘊,色受想行識。人天,色受想行識,物質的身體這是色法,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前面這些事,無論是物質現象、心理現象,它是不斷,它是相續的,行是相續的意思,念念相續,前念滅後念就生,這叫行,識是信息資料庫,儲藏信息的,它也是不間斷的。所有一切動物不出這五個範圍,現在我們知道,植物也不出這五個範圍,礦物也不出,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一粒微塵,統統是色受想行識。我們怎麼知道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現象怎麼產生的?一念產生的,一念不覺產生。他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念是一個單位,它速度太快了,物質現象從它發生的。

  現在科學給我們做證明,科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的真相是什麼?是意念的累積,意念累積連續產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統統可以回歸到意念。這是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的「心現識變」,心就是意念,念頭主宰一切。近代的科學走到這個方向,這個好!人類現在走到絕路,苦不堪言,這個信息對我們增長了無限的信心,為什麼?可以改造自己,可以改造我們生活環境,意念主宰!如果我們把六道眾生的意念放下,拋棄掉,我們採取佛菩薩的意念,我們現在的環境不就變成極樂世界嗎?極樂世界從哪來的?這經上講,阿彌陀佛的意念變現的。我們今天的意念跟他的意念一樣,我們入他的境界,他入我們的境界,自他不二。這個道理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就得救,真的得救,不是假的。你說佛快樂,我們今天聽到了,我們也快樂。佛在這個會上,把這個信息傳遞給我們,我們要向阿彌陀佛學習,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一念之間完成,你說這多快樂。這個喜悅是真的,不是假的,無與倫比,沒得比。

  這個「眾生」兩個字,含著我們今天所講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自性裡頭有見聞覺知,是性德,不生不滅,性德。一念不覺,這一念無明就讓自性裡面變現出一個阿賴耶。阿賴耶裡面有業相、有轉相、有境界相。業相是什麼?業相就是波動的現象。轉相就是見聞覺知變了,在阿賴耶裡頭不叫見聞覺知,叫什麼?受想行識,見聞覺知變成受想行識。因為有受想行識,所以才有境界相的現前。境界相從哪裡來的?境界相是從念頭來的,從受想行識來的。古人講,因為相分現於見分,轉相就是見分,物質現象是相分,見分要見,就像空中一樣無中生有,物質現象就產生。物質現象形形色色各種表的不一樣,科學家給我們解釋,解釋得很好,是波動的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固體,很堅硬的東西;頻率快的就變成柔軟的,像植物、我們動物這些皮膚,這是頻率快的;更快的就變成氣體;再快的就變成電磁波、變成光波,都是頻率不一樣,一樁事情。遍法界虛空界,真的像佛法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為什麼有?因為它性是真的,相是妄的,性是真的。一粒微塵、一個妄念,它的體都是自性,自性是真的,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從性上講,一真一切真;從相上講,一妄一切妄,性相不二,真妄就不二。這些概念我們必須把它理清楚、搞明白,它就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在這麼痛苦的世界,一轉就變成極樂世界。轉變在一念之間,這就叫覺迷,一念覺,你離苦得樂;一念迷,那你就是墮落在苦海,出來難!這苦海裡頭愈迷愈深。

  《漢譯》裡面這段經文,《漢澤》裡面說的是「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這個帝有天帝、有人間的帝王,人民,「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你這一問,世尊一說,那就都度脫了。「蓋因此問而引出」,引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凡聖齊收,利鈍悉被」,在這個地方念披,不念被,閩南話講「加披」,這個意思是正確的,這是古音,披是古音,跟現在挑手邊的意思是相同,音義跟挑手邊的相同。「橫超三界,逕登四土」,這個地方要注意,他講的是四土,不是三土,四土裡頭有常寂光,回歸到常寂光才叫妙覺。佛法裡這個「妙」字,它真正意思是什麼?非有非無叫妙,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這才叫妙。所以只有常寂光是妙,常寂光叫妙覺。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住報土,就是實報莊嚴土。再向上提升,妙覺,那就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叫妙土,不叫報土,實報莊嚴土叫報土,如來的報土。所以進入常寂光,科學家講不見了、沒有了,它還原了。一念不覺它出生,到妙覺它還原了。生從哪裡來的不知道,科學家講無中生有。你想想看這個味道,無中生有,那哪裡是無!常寂光裡頭生出來的,常寂光你沒有辦法發現,六根接觸不到,因為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現象,你接觸不到。我們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接觸的是物質現象,意根接觸精神現象,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你六根都接觸不到。所以你不能說它無,它現相,不能說它有,所以那個相是幻相。

  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經典上形容他是怎麼?遊戲神通。說得不錯,是不是真相?不能說它不是真相,也不能說它完全是真相,為什麼?言語說不出來,這是真的。不但言語說不出來,你想像也沒辦法想到,叫不可思議。也就是說,他們這些人,從法身菩薩,這是講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他們的習氣還沒斷盡,還帶著習氣,可是他們起作用,跟常寂光裡的如來起作用沒有兩樣。這些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與十法界的眾生和光同塵,好像是無二無別,其實大大不相同,為什麼?他們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過,這一招厲害!為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他要起心動念他是凡夫,他就不是聖人。他不起心不動念,換句話說,他常住寂光,沒有離開寂光。就像釋迦牟尼佛示現,你看腳趾按地就叫你看到他住的報土,他的真實受用。那是什麼?他用神力把他自己的境界讓你看一看,他的示現收起來,你就看不到了。為什麼不叫大家看?叫大家看見,大家都把他當神看待,我們凡夫俗子那怎麼能做得到?所以他示現跟我們一樣,告訴我們,你看,我能成就,你也能成就,鼓勵我們,幫我們建立信心。這是他教學的一種方式、一種手段,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幫助我們發起大願,也能在一生成就。

  一生能不能成就?能!《華嚴經》講的是一生成就,善財童子做了榜樣;《法華經》講一生成就,龍女做榜樣。惠能大師一生成就,像惠能大師這種我剛才講,我的看法在中國應當有三千人以上。放下就是!所以學佛不能不放下,我們之所以說困難,就是不容易放下、不肯放下。頭一個是什麼?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頭一個想自己,你說糟不糟糕。所以在這個地方,真正想成就的人,常常想到世尊,常常想到惠能大師,近代的常常想到印光大師,他們示現什麼?他們示現放下。我們天天修懺悔,懺悔是什麼?懺悔就是放下。為什麼天天懺悔?沒有真放下。每天放下一點,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這不行,放下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也不行,你那一念就還是六道凡夫,你不究竟,你不徹底,也就是你沒有真放下。那要怎樣真放下?沒有絲毫為自己的念頭,真放下了,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

  雖為一切眾生,記住,一定是三輪體空,這是真放下了,三輪不空沒放下。為什麼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與性德完全相應。也就是大乘經裡常常教給我們的,《金剛經》大家常念,「一切有為法」,我常說「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頭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都是佛教給我們的。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實報土裡面的法身大士,跟如來一樣應化到世間,那是他們的境界,他們絲毫沒有一點執著,真的是無我。《金剛經》前半部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行一切法,度化眾生,做種種示現;後半部不但是相放下了,念頭都沒有了,「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這是什麼?入境界了。一切放下之後,一切才能提得起。提起是什麼?《還源觀》上講的四德是提起,「隨緣妙用、威儀有則(給眾生做好樣子)、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個合起來,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那是什麼?那就是三輪體空。做不做?真做!做了沒有?沒做。怎麼沒做?沒有一樣是為自己做的。這當中無我,那就是佛菩薩;當中有我,記住,六道凡夫。你在佛法裡做種種佛法,將來在六道裡是人天福報,出不去!

  真學佛沒有別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有標準,都是用的世間法,《弟子規》是世間法,《感應篇》、《十善業道》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起心動念就是世間法。不起心不動念你出世間了,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就不在十法界。這個我們這些年來,在《華嚴》、大乘經裡面講了很多很多,都耳熟了。你看,不執著就出六道輪迴。我們要記住,我們還有執著,換句話說,輪迴這個關沒出去。不分別、不起心動念才出十法界。所以我們要細心想一想,我們連出輪迴這個本事都沒有。佛所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佛把這些理跟事講這麼透徹、講這麼清楚,是什麼?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歡歡喜喜放下,再也不沾邊了。我這放下還能活得下去嗎?活得比哪個都自在。釋迦牟尼佛一切放下了,他也沒餓死、也沒凍死,他活得多自在,他活得多快樂。我們世間人學了佛,為什麼不敢放下?一想到那是釋迦牟尼佛,那是濟公,他是阿羅漢,我們不行,我們放下肯定餓死、凍死,所以永遠不敢放下,那就麻煩了。這是學佛最大的一個難關,頭一個瓶頸非常不容易突破,這個瓶頸突破之後就一帆風順。

  頭一關難,真難!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有沒有?有,心地清淨,邊都不沾,但是在事上,事上可以和光同塵。心地,心地是清淨,確實邊都不沾,為什麼?知道所有現象都是念頭累積的,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科學家講的是意念累積的,佛法告訴你,意念都沒有。意念是什麼?意念是無明。你才能真的把真性找到,佛法叫真如,你才把這個東西找到,這是真的。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的根源,能生、能現、能變,把這個找到,這就叫成佛。所以最難最難的就是放下。所以我勸同學,那是引導,引導你到佛門,沒進去,在門口。我勸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到哪裡?到佛的門口,沒進去。進去那要依佛的條件,放下見思煩惱、放下塵沙煩惱、放下無明煩惱。放下見思就是放下六道,六道就沒有了,四聖法界現前;放下分別,四聖法界裡面你到最高層,佛法界;再放下起心動念,那叫根本無明,放下起心動念,你就進入實報土,十法界沒有了。

  實報土我們一般也稱它作一真法界,那裡面有現象,但是沒有變化,因為它完全稱性,心現,因為它沒有識,所以它不用變化。所以人真叫長生不老,不起變化,不會老化,他也不會生病,他也不需要飲食,化生的;樹木花草完全是長青,不會像春生秋長,沒有這個現象,所以那是個一真法界,跟十法界裡的狀況完全不相同,人人都是無量壽,真的個個都是十八歲,永遠不會衰老,這是實報莊嚴土。起心動念的習氣斷盡了,就回歸常寂光。那是一段時間,照《華嚴經》上所講的,習氣完全斷乾淨是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說,實報莊嚴土的壽命是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到了,你就證得妙覺位,完全回歸到常寂光土。它也是個循環,你看從自性一念不覺起,到最後還回歸到常寂光。這個週期很大,很大很大的一個週期,很有趣味。所以佛法說實在的,它是哲學,它是科學,而且是科學跟哲學的,真是方東美先生講的最尖峰,這是方老師的比喻,最高峰。

  因為這部經,這一問而引起這部經,這部經「凡聖齊收」,凡是指六道,聖是指四聖法界,凡聖就是十法界。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利鈍悉被」,根利的,善根深厚的,福德具足的,這是利根;鈍根的,善根、福德比較差一些,如果因緣殊勝,能在一生當中把它補足。緣!佛法非常重視這個緣,善導大師講得好,他給我們講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講得太好了,縱然我們是個鈍根,善根福德很薄的,今天遇到的緣太殊勝,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把我們的善根福德給補起來,從鈍根就變成利根。緣遇到了,怎麼彌補?那就是真幹,真相信、真發心、真幹。十年的時間,從鈍根提到利根,有!古人有,今人也有。這裡的關鍵,關鍵就是要聽話。隨自己的意思不行,那是什麼?那是業障很重的人,善根福德薄;善根福德厚的聽話,老實、聽話、真幹。《三字經》上講得好,「性相近,習相遠」、「教之道,貴以專」,如果十年專學一部經、專學一個法門,十年之後他就變成利根。為什麼會利根?開悟了,大徹大悟他就成佛了。真的,在中國十年時間開悟的,大徹大悟的人很多很多。為什麼?一般是一門深入,他勇猛精進,他一分一秒不放鬆,每天用功十幾個小時以上,除了休息的時間他功夫不間斷。這樣的人,一般根性好的人,大概三、五年他就得三昧、就得定,六、七年就開悟,定到一定的程度他就開悟,小悟、大悟、徹悟,一開悟全通了。

  惠能大師是個很好的榜樣,沒念過書,不認識字,開悟之後都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經,他需要多少時間把它學會?龍樹菩薩給我們示現的是三個月,惠能大師三個月行不行?行,因為一部經他不需要從頭到尾念完。我們在《壇經》上看到這個記錄,法達禪師學《法華經》,《法華經》很長,雖然只有七卷,每一卷經文很長,二十八品。能大師沒聽過,他叫法達禪師念,念給我聽。法達禪師念到第二品,能大師說行了,後頭不要念,我都知道了。他學經是這麼學法的,前面學一點點,後頭全知道了,這個速度多快!三個月這一部《大藏經》肯定就通了。他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禪師聽了開悟。這是什麼?這是學習的捷徑,哪有比這個快的!你要一樣一樣的學,說老實話,佛家三藏十二部,你學一百年都學不通,不是那個學法的。用什麼方法?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禪宗不是不學教,禪宗是悟後起修,大徹大悟之後再學經教,快!你不能說宗門的大德、禪師不懂得教,那你錯了,你完全錯了,他是真通,真了不起。換句話說,禪宗什麼時候真的是大徹大悟?如果法達禪師把《法華經》從頭到尾念完了,惠能大師還沒有聽清楚、沒搞明白,那就沒開悟。他是不是真的開悟,就從這一點,絕對不會叫你念完,念到什麼?念到正宗分前面一點點就通了,「方便品」是正宗分,他就明白了。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他一看明白了,一聽明白了,接觸就明白了,六根接觸的時候,沒有一樣不通達明瞭,性相、理事、因果完全通達明瞭,那成佛了。天台大師講分證即佛,不稱他圓滿,為什麼?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沒斷乾淨。等覺還剩一品,那一品斷盡了,這才叫妙覺,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佛你看不到,他在常寂光。所以這個經典「利鈍悉被,橫超三界」,一生當中你就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那就看你的程度,你在這個世間放下多少。完全沒有放下,生凡聖同居土;如果真的執著放下了;生方便有餘土;起心動念放下了,生實報莊嚴土,當然那個無明很難。你到實報莊嚴土,在那個地方真的是普度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一直到習氣完全沒有了,你就回歸常寂光。這是說極樂世界的殊勝,一生可以做到。

  「諸佛同讚」,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不讚歎極樂世界的,沒有一尊佛不鼓勵人修學這個法門。所以一切如來給西方極樂世界做廣告,在十方世界裡頭招生,你就知道每天往生極樂世界的有多少人,沒法子計算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作佛的,一生成就,而且非常快速。「經論共指,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不可思議,淨土法門」。這讚歎到極處,所以這個經是一乘經,究竟了義。一乘是什麼?成佛的。《華嚴經》是成佛的,《法華經》是成佛的,可是最後都是念佛。《華嚴經》最明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裡最明顯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真正認清楚淨土的殊勝,《無量壽經》的不可思議。萬善同歸,永明延壽大師讚歎的,他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當來一切眾生,皆以此法而得度脫」,所以阿難請這部經,請佛說,佛給他讚歎,你這一問,這功德太大了。

  如果我們現在的人要明白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在佛門裡種福,如何在佛門裡面種最大的福報?「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賢菩薩這兩願的功德最大。佛不在世了,高僧大德,包括居士,請他們來講經教學,這個功德大!講一部經的功德,決定超過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能比!別說是一個地球上的七寶,佛講的是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請法師講一部經的功德。為什麼?這一部經,可能有人聽了,依教修行成佛了。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沒有辦法幫助人成佛,沒有辦法幫助人開悟,道理在此地。實在沒有人講經,印經布施,功德是其次,把佛法流傳下去。得看緣分,有沒有人得道,有沒有人從經典上開悟,如果有,那個福報不得了;沒有,你這個善心可嘉,這要懂。建寺,這個寺要發揮作用,建寺是建學校,得有老師教學,有學生到這裡求學,這個寺的功德就很大。如果這個寺建好了,沒有教的,也沒有學的,只能給眾生阿賴耶裡種一個佛的種子,除這個之外它不起作用。做比不做好。李老師當年在世常說,「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只有教興旺起來,教是教化,特別是佛教,真的世出世間法裡頭最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學,無與倫比的教化,因為它能夠凡聖齊收,利鈍悉被。承傳佛教,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發心承傳。要發心承傳,續佛慧命,這個功德哪裡比!中國古人有所謂,「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佛法超過它太多了,佛法這裡講「橫超三界,逕登四土,一乘了義,萬善同歸」,這不是世間法能比。

  真正發這樣大願,續佛慧命,首先得真幹,自己認真修行證果,你才能把這樁事情做好。如果沒有真正修行,不起作用。為什麼?你講的是一套,人家看到你日常生活行為又是一套,信心生不起來。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化眾生,肯定是身行言教,身行在前面,言教在後面。我們要怎麼修法?我最近聽胡小林的光碟,我覺得他兩句話講得很好,「感恩、改過」,這個祕訣他得到了。很難得,他真幹,感佛恩、感父母恩、感老師恩、感國家恩、感一切眾生恩。他一切眾生這個觀念是從《還源觀》裡頭得來的,真正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心現識變。一粒微塵都是我感恩的對象,因為什麼?它跟我是一體,同一個自性。改過,天天改過,改過的標準,改過就是持戒。真正改過是從感恩得來的,因為你不知恩,你就不會感恩,你也不會改過,所以首先要知恩,然後才知道感恩,還都是離不開信解行證。我們從哪裡做起?要把《弟子規》真正做到、《感應篇》做到、《十善業》做到,這是基本的,這是行為的基本戒律。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改過。

  胡小林很了不起,什麼人把他的缺點指出一個,他就送一萬塊獎金。你仔細去觀察他,你能夠多說他幾個缺點,他就要多獎勵,這個很了不起。聖賢人真的,基礎從這建立的。什麼人對自己是最大恩德的人?指責我的人,說我過失的人。因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有人來告訴你,這是大恩人,這真正是菩薩,真的是善知識。現在這種人很少,看到你有過失也不敢說,說了怎麼?你不能夠接受就變成冤親債主,何必幹這個事情?能接受、能改的人太少了,所以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們一定要照儒釋道三個根好好的來改過,每一天一定要看兩遍,文字不長。《十善業道》用我的節本就可以,我的節本大概只有六百多字的樣子,好像不超過六百字,不長。因為《十善業》這十條已經散布在《感應篇》跟《弟子規》裡面,它只是一個綱領,它學習的德目都在《弟子規》跟《感應篇》裡頭。用這個紮自己的根,這是真正成聖成賢的基礎;不照這個修,那聖賢是一個期望而做不到的。要真幹,別人幹不幹與我不相干,我自己要真幹,要認真努力修學,然後一門深入,十年不變,這個太厲害了。如果你學儒,你十年就是聖賢;你學道,十年你是神仙;你學佛,十年你是佛菩薩,真的一生成就!

  所以請經,請人講經,就像這個經上佛說的,獲無量福!如果沒有求福的心,那不得了,那它成為第一功德,這個做為自己往生淨土的資糧,無比的殊勝,不求世間福報。請佛住世,就是今天我們講培育弘護人才,弘法、護法的人才,那是請佛住世,功德沒法子說;不但我們說不出來,我們想都想不到。你這一批人裡頭培養的,能夠出二、三個,那還得了嗎?有二、三尊菩薩出世,二、三尊佛出世,那還得了嗎?這個功德確實,像佛經上講的,唯佛與佛他們曉得,等覺以下都說不出來。特別是造就人才,就是育才的德,與佛出世的功德可以說是相等的。佛不出世,這個世間沒佛法,沒有真正人才續佛慧命,佛法就會斷掉,然後你去想這育才的功德多大!培養人才續佛慧命,尤其是培養淨宗。世尊在《大集經》上告訴我們,末法這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依照中國人歷史的記載,我們中國佛門典籍裡都說,釋迦牟尼佛出生,相當在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佛滅度是周穆王五十三年,住世八十年,中國人算虛歲,外國人講實足年齡,佛走的時候是七十九歲。照這個記載,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七年。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一萬二千年,現在末法也過了一千年,向後九千年,我們是九千年裡面頭一個三十七年,哪個法門得度?淨宗;哪一部經?《無量壽經》。梅光羲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都肯定,將來一直到法滅盡,大概《無量壽經》就是這一個會集本,不可思議!

  世界亂了,這個《會集本》要大量的去流通,因為地球的災變很可怕。有人跟我講,我們要不要把《大藏經》刻成石頭,或者刻成經書藏諸名山?我說是,一個地震,山就沒有了,你的心血就白費了。在從前什麼?不得已,沒辦法,只有這個辦法。現在有辦法,量印得多,在全世界到處都有,就不會毀滅了。這個地方毀滅,那個地方還有,普遍藏在全世界各個地區。至少我們現在的緣分,這世界上還有幾百個淨宗學會,每一個淨宗學會,我們認識的佛門道場,還有大的學校的圖書館、國家的圖書館、縣市的圖書館都可以藏,他們都歡喜,這就不會斷滅掉了。所以用這個方法來藏經,這是可靠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