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切境界 無非心想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六集)  2023/8/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96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一十六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從十四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段《講義》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四、佛言,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魔所攝持。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瞋心者,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瞋火若生,一齊燒盡。可不懼哉。】

  這一條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火燒功德林」。功德累積不容易,功德就是沒有生瞋恨心。我們要講我們有多少功德,就是我們上一次發脾氣,這個脾氣消了,到現在還沒有發脾氣,這段時間就是功德。如果看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又生瞋恨心,這段時間累積的功德馬上就燒光了,又要開始累積功德,也就是我們這個瞋恨心什麼時候消了,開始再累積。所以菩薩修功德,就是非常謹慎防護自己的心,不要生瞋恨心。這一條,我們凡夫來講,真的是很不容易。你看這裡就講菩薩,菩薩他修行要修忍辱,像忍辱仙人,要修忍辱,如果不能忍,功德都被燒盡了。為什麼不能忍?因為我們總是把世間這一切都是當真,當真那就分別計較,去執著,所以會生貪瞋痴。所以前面,我們上個星期學習的,前面第十三條就講,「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當我們沒有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心很平靜的時候,當然這樣講也很容易;我們也會勸人,你就不要認真了,但是自己碰到的時候,自己就很認真。所以這個道理我們知道,但是不代表境界現前,我們就做得到。的確講,這個字我們大家都會念,也會講,也會勸人,但是自己碰到就認真了。我們平常勸人家,你不要認真,但是自己碰到,比誰都認真,這是我個人的經驗。「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這個我們就知道,現在不是說這個字會念,我們也懂得它的意思,我們也會講,也會勸人,這就代表覺悟。這個要有境界來考驗,境界來我們還是認真,那就表示我們還沒覺悟,不是說會講就叫覺悟。所以覺悟,也不是我們說說就是覺悟了,也是要在境界上去考驗,到底我們有沒有覺悟,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故瞋心一起」,瞋恨心一起來,「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菩提種子就沒有了,被燒光了。所以第十四條就是形容比喻我們的功德,功德就是我們心很平靜,上一次發脾氣,這個脾氣降下來了,沒有再發脾氣,到現在這段時間就是功德。如果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情,瞋恨心又起來,這段修的又燒光了。我們是常常修、常常燒,不斷的修、不斷的燒,所以功德不容易累積。福德就比較容易,福德是福報,功德是定慧,因為瞋恨心一起來,我們定就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所以『一齊燒盡,可不懼哉!』為什麼菩薩他遇到這些這麼極端、不如意的事情,他不生瞋恚心?前面講,因為菩薩他沒有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從哪裡來?怎麼會有四相?從分別執著來的,分別執著計較,那就有人有我、有得有失,種種的就出現了,因為有四相。如果我們還有四相,遇到這些不如意的境界,那不生瞋恨心很難,真的很難。所以第十三條也是我們要常常去觀的,「世事莫非夢幻」,這個就是《金剛經》最後面經文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這個我們常常講,我們如果沒有去作這個觀,觀想、觀察,最初步是觀察;觀想,想這些都是假的;觀照是離心意識,觀照是最高的。我們從緣生法去觀,莫非是夢幻泡影。如意的事情我們遇到了就生歡喜心,開心。生歡喜是貪,這也是煩惱,喜歡就會去執著,執著這個境界;遇到不如意生瞋恚心,也執著。所以這個觀就非常重要,觀法不得力,我們實在講,功夫也不得力,因為境界現前我們還是做不了主,還是隨著境界轉。上一次也跟大家分享,也是可以從《了凡四訓》,像這些斷惡修善下手,這個我們比較有辦法,一個下手處。當然這個觀法也是很重要,也幫助我們斷惡修善。第十五條講:

  【十五、生瞋恨,由有四相。般若正智,藥其著相之痴,貪瞋無由,可除也。】

  前面就跟我們講,瞋恨心起來,功德統統燒光了。為什麼會生瞋恨?『由有四相』。為什麼忍辱仙人他不會生瞋恨心?肉一片一片被割,不生瞋恨心。因為他沒有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不生瞋恨。我們為什麼會生瞋恨?我們不要說人家肉一片一片給我們割,就是講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聽了心裡就會生瞋恨,這個就是有四相,著這個相了。著相怎麼辦?『般若正智』。為什麼要修般若?佛法中心就是般若,般若為導,是引導、主導。因為你沒有般若就盲修瞎練,好像沒有眼睛,瞎子,你走路不知道方向、目標。所以般若正智就非常重要。『藥其著相之痴』,「藥」就是對治的意思,這個藥就是對治瞋恨的法藥,般若就是法藥,對治我們瞋恨這個病,對治「著相之痴」。為什麼會著相?愚痴,沒智慧,不知道這些是假相,如果知道就不著相了;不著相,貪瞋痴慢這些自然都沒有了。因為我們就是把這個當真的,在前面講,認真了,就很認真。藥其著相之痴,『貪瞋無由』,般若就是破四相,四相破了,貪瞋痴沒有緣由可以生起來,『可除也』,自然就沒有了,就除掉了。可見得般若正智的重要。為什麼佛一代時教,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可見得般若的重要性。「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每一尊佛都需要般若正智才能成佛,才能成無上道。所以我們要重視修學般若,特別重視本經跟相關的大乘經論,來幫助我們破四相。縱然還不能達到破四相,我們對四相不要那麼分別、那麼執著,淡化了就有進步,到最後就沒有了。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世間萬事,莫非對待。因對待故,極易生起分別計較。此所以有貪瞋也。若能於對待中,看出消長盈虛的道理。為之消息而通變之,以治理一切世事,不能不服其為世間聖人。】

  這一條就是講我們世間萬事『莫非對待』,它都有個相對待的。『因對待故』,因為有個相對待,『極易』就是很容易,『生起分別計較』,分別計較執著,所以有貪心、瞋心。這個都是由於痴,沒有智慧。這個對待,我們舉出淺顯的例子,男的、女的,男的、女的是不是相形對待?有男有女。男女會不會起分別計較?肯定會的。過去美國華盛頓同修,有人問黃念老,說比丘尼為什麼排在比丘後面?黃念老講,他說因為比丘出家在先,師兄,比丘尼是後面。他姨母懇求佛給她剃度,佛本來不答應,一直要求,後來才給她剃度,排在後面。問這個問題,那是不是有分別計較?他為什麼分別計較?因為他有對待,男的、女的。現在不是什麼男女平等?女眾是不是都提出女權,男女平等?現在男女平等還不行,要女男平等。所以黃念老講,顯教男眾排在前面,密教女眾也可以成佛,那就平等了。如果沒有佛法,那是沒辦法平等的。所以有男有女、有陰有陽、有生有死,這個世間不都是對待嗎?有的很有錢,有的很窮;有的地位很高,有的地位很貧賤,那是不是對待?因為這個對待的相出現了,就容易生起分別計較,大家想是不是這樣?沒錢的人看到有錢的人,他心裡不舒服;有錢人他貢高我慢,財大氣粗,這個也不平等。貧富貴賤統統不平等,統統在分別計較,所以有貪心、瞋心,榮華富貴的人有貪心、瞋心,貧賤的人也有貪心、瞋心,統統有,一切眾生都有。這個世間相就是這樣,世間萬事都是這樣。現在整個世界為什麼爭來爭去?為什麼?就是對待,你爭我奪。「因對待故」,很容易生起分別計較。每一個人生起分別計較,第一個就是什麼?自私自利,再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些統統來了。「所以有貪瞋也」,這裡是簡略的,實際上貪瞋痴慢、自私自利、爭名奪利,世間人不都搞這些嗎?

  下面這一段講世間聖人的智慧。佛是出世間聖人。世間聖人特別是指中國的儒道,道是老子代表,儒就是孔子代表,這是世間聖人。『若能於對待中,看出消長盈虛的道理』,在這個對待當中看出「消長盈虛」,彼消此長,此盈彼虛。消長盈虛就是道家畫的那個太極,不是中間有一條線嗎?一陰一陽,那個變化就很多了,無量無邊,這個當中就有消長盈虛。『為之消息而通變之』,知道這些消長盈虛的道理,通權達變,以這個消長盈虛的道理來治理一切世事,治理這個世間事。所以儒家孔子講,「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天道敏時,天然的,重四時,春夏秋冬。地道敏樹,樹就是什麼?種植,五穀、雜糧、蔬果,地生長萬物。人道敏政,人道就是辦政治很重要,辦政治辦好,大家得到公安,大家心就安;辦不好,大家心就不安。所以人道,孔子講,辦政治最重要。

  消息通變,消長盈虛,具體來講就是因果教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實在講,現在這個世界不提倡因果教育,印光祖師講,所有佛菩薩、聖賢統統來這個世間,也不能救這個世界。所以印光祖師在《安士全書》序文講,人人懂得因果,大治之道;人人不懂因果,大亂之道。現在整個世界的人類都不懂因果,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胡作妄為,拼命造惡業,感召天災人禍。具體講,《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講因果講得最具體的。因此我們淨老和尚晚年特別提出儒釋道三個根:儒,提出《弟子規》,這個是教倫理道德的,教做人,孝養父母;道,提出《感應篇》,這個講因果,因果教育;《十善業道經》有因果,也有出世的智慧在裡面。所以儒釋道三個根,以這個來教育世界的人類,這就不是說哪個族群需要、哪個族群不需要,已經超越族群了。你不學這個,不提倡這個,不落實這三個根,那這個世間只會愈來愈亂,不會愈來愈好。不會愈來愈好,到最後會什麼結局?就是過去雪廬老人在六十年前講的,大家都不相信因果,到最後就是原子彈來解決。原子彈,現在叫核子彈,比原子彈的威力更大。就是把這些都毀掉,重新洗牌,最後結局就這樣。

  我們頭腦比較冷靜的人去觀察這個世界,看看現在的人類在做什麼,再看看經典這些道理,我們就很清楚可以看到它的結果會怎麼樣。如果人類不知道回頭,斷惡修善,不相信佛菩薩、聖賢經典講的這些教誨,不認真來修學、改過向善,只是一昧發展科技、發展經濟,你爭我奪,造惡業,到最後不就是大家同歸於盡嗎?都是災難。不用等到大災難現前,現在我們都能看出端倪。三年的疫情,也是給我們很大的警惕,但是人類並沒有從這個地方覺悟過來,還是迷惑顛倒。所以世間聖人,中國儒道這些聖人,也是懂得出世間法。實在講,老子跟孔子也都明心見性,但是他們接引的對象是以人天為主。佛出現在世間,他是以出世間為主,當然也有世間法,只是偏重在出世法,附帶講世間法。儒道比較偏重在世間法,少講出世法,因為因緣還沒到,眾生的根機還沒成熟,在孔子、老子那個時代你講出世間法,大家聽不懂。孔子的弟子也有一、二個聽懂,明白,但多數都不懂;不懂,老師就不講了,講了他們也不懂。一直到佛法傳到中國來,中國人的根器能接受大乘佛法,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所以一切法都有它的時節因緣。

  這裡講的消長盈虛的道理來治理一切世事,這是世間聖人教我們的。我們現在學了佛,學了《金剛經》,我們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很重要。但是現在實在講,包括我們老和尚提倡的《群書治要360》,我現在每天就學一則,在微信發給群組,大家分享,這個就是古聖先賢他們怎麼治理國家這些道理、方法,這些我們也要學。還有《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雪廬老人講的,建議同修多看。這些世間聖人的世間法能幫助我們學佛,出世間法;具體講,幫助我們修《金剛經》,《金剛經》也幫助我們修世間法,互相幫助。所以你在還沒有破四相,你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遇到種種困難的事情,你怎麼辦?如果遇到這些事情,你記得《論語》裡面講的一句話,你就知道該怎麼辦了,特別在這種惡劣環境裡面。你說孔子他有沒有破四相?實際上他有破四相,只是他沒有明講。你看孔子不是在陳絕糧嗎?餓了七天,都有生命危險了,他的弟子有一些餓得都爬不起來。子路他就有一些牢騷,他就有一點疑惑,怎麼一個君子也會窮到這樣,都沒飯吃嗎?孔子還是悠然自得,還在彈琴,他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小人窮,他就去偷、去搶;君子窮,他能安貧樂道,他能悠然自得,他還在彈琴。你說他沒有破四相,怎麼可能做到?老子,我們看他的《道德經》,他如果沒有破四相,他也寫不出來。所以世間聖人也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來化身的,只是他們接引的對象、教學的層次是在人天,偏重在人天。

  因此我們要學《金剛經》,這些典籍也要學習。這些典籍就是什麼?就是《金剛經》講的持戒修福,這個就是戒,像《常禮舉要》,那也是戒,《論語講記》。所以《論語》不但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跟《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你遇到這些人事物,你怎麼辦?好像《論語》裡面有個弟子,他的父親跟他的哥哥要造反,他問孔子,他能不能幫他造反?造反就不忠。如果不幫,又是父親,又是哥哥,那怎麼辦?後來他也沒有去幫助,因為造反成功,他也是叛逆;造反不成功,抄家滅族,怎麼辦?他說大家都有父親、兄弟,唯獨他沒有。所以去問孔子這個問題,孔子說「四海之內皆兄弟」,怎麼會沒有兄弟?像這個,舉出一個例子。你在生活當中遇到這一類的事情,你要能夠舉一反三,以此類推。這是一個例子,你跟這個相似的,遇到你家庭出現這樣的問題,你又在學佛、學聖賢,那你怎麼辦?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所以這個就是世間聖人教我們的,我們不能忽視。《論語講記》我也每天早上跟同修分享過,我也每天看一則《群書治要》、一則《論語講記》,這個我們要學。這個都是屬於持戒修福的部分,你能夠持戒修福,你就能進一步去破四相了,所以江老居士這裡提出來。因為這些大德從小都讀過儒書的,所以懂這些道理。現在人不讀,現在的學佛人不讀,沒有這個人天的基礎,一學就學大乘佛法,那就很難了!做人都不懂,要作佛,那很困難。『不能不服其為世間聖人。』所以我們也不能,我們學佛的,我們出世間,就輕視這個世間聖人,這是雪廬老人勸我們學佛人千萬不可以輕視,要重視,不能輕視。好,我們再看下面:

  【十七、佛法則看破其彼此相形(相對)而有。一切虛幻不實,有即非有。然而不無虛幻顯現,非有而有也。故既超乎其表,而不為所拘。仍復隨順其中,而不廢其事。超乎其表,是為不著。大智也。隨順其中,是為不壞。大悲也。】

  『佛法則看破其彼此相形而有』,「相形而有」就是相對。世間人總是活在相對的世界當中,因為相對(相形)產生這些幻相,虛無不實的幻相。這些幻相,你說有沒有?有,有這個相,但是實際上它沒有,非有。那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你點一把香,你用手這樣揮揮,它有沒有個圓圈?有個光圈,你這樣揮揮,是不是有個光圈出現?你說那個光圈有沒有?你不能說沒有。但是你說它真有嗎?也不是真有,你不揮它就沒有;你去把它揮動,它就有一個光圈出現了。舉出這一個例子,你去以此類推,這些都是相形而產生的一個幻相。所以這些境界相是『虛幻不實,有即非有』,不是真的。因為你有相對才產生四相,有人、有我。為什麼有人?因為有我;我對面就是人,很多人就是眾生,念頭執著不斷就是壽者。所以「有即非有」,『然而不無虛幻顯現,非有而有』。就像我們剛才舉出一個,你畫一個光圈一樣,你說有,的確有這個光圈,但是真有嗎?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你說沒有;沒有,也有這個相出現,這些相就是有即非有、非有即有。大家去揣摩這個道理,你現在看的一切相,你舉出一個相,所有的相統統是一樣,一個道理。因為這個是相形而出現的,所以這個相叫虛幻,「虛幻顯現,非有而有」。

  『故既超乎其表,而不為所拘。』因為你看出它的真相,所以不被這些幻相所拘束,知道那是假的,你不會迷在上面。『仍復隨順其中,而不廢其事』,「隨順」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為眾生都這麼認為、這麼執著,你說這是毛巾,我也說毛巾,那就是恆順眾生。但是你知道這個是虛妄的,你不執著;眾生不同,就是他執著,他就執著這個,你恆順,說這是毛巾,有即非有。所以恆順眾生,「不廢其事」。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這些世間事也不壞。『超乎其表,是為不著』,因為知道是假的,不去執著,那叫『大智』。『隨順其中,是為不壞,大悲』,隨順是恆順眾生,那是大悲,不跟眾生計較,不跟他作對,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這個相形,我過去也看到《占察善惡業報經疏》,蕅益祖師註解的,也提出來跟大家分享。《占察經》這段經文,也可以來補充說明我們這些《講義》的。我念一段經文,這個經文是修唯心識觀的。「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身口意就我們整個生活,我們整個生活都離不開身口意,行住坐臥,一切生活,「悉當觀察,知唯是心」。就是我們現在這一切,整個生活,看到的人事物,知道這個境界唯是心,唯就是唯一,就是我們的心,除了我們的心之外沒有其他。「令心自知。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你有分別,我們自己內心生起那個想的念頭。不是境界有念、有分別,是我們想出來的。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都要放小蒙山,「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關鍵在那個唯心。所以一切境界它沒有想,它也沒有念頭,是我們自己內心生起的想念。不是境界它有念、有分別,境界它沒有念,也沒有分別。「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這個想無量無邊,都是我們心裡的想念。「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境界它沒有想,也沒有念。我們看到境界有長短、好壞、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等這種見解、這種想法,都是我們自己心生的,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都是心生的。像過去我們常常講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都是我們心生的。就我常常講,這條我們說是毛巾,它沒有說我叫毛巾,毛巾是我們想這個叫毛巾,我們給它安上去的一個心緣相跟名字相。你以此類推,世間萬事萬物不都是這樣嗎?舉一反三。所以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心的想念,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境界沒有想,也沒有分別,境界也沒有說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它沒有分別,是我們的心在分別這個好、那個不好。「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境界它沒有分別(想)的念頭,「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就是應當知道一切境界它自己沒有分別(想)的念頭,境界沒有,所以境界也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它沒有,長短、好惡、有無這一切相統統是我們心想生的,境界沒有,都我們的心想生的,所以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唯有我們的心想生的,境界沒有心想。「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如果離開我們這個心,沒有一法、一個相它能自見有差別,沒有,差別這些見解統統是我們的心。這個叫唯心識觀。

  唯心識觀,下面在註解,蕅益祖師引用唯識的依他起成遍計執,這《唯識論》講的,就是「內心自生想念,謂長謂短,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謂衰謂利,謂有謂無,於依他起而成遍計,而諸境界,本無有念,亦無分別,不過皆是自心之相分耳。」這個境界怎麼來的?唯識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境界就是我們阿賴耶識的相分,現相的相分。阿賴耶識見分、相分,見分就是我們的精神現象,相分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一切境界相,這個境界相叫相分,依自己這個相分起了遍計執。「一切諸法,既唯自心相分」,你自己自心的相分,「則有即非有,無生無滅」。我們剛才講,舉出一個例子,你拿一把香,你揮,一個光圈出來了,有沒有那個相?有。你說真有嗎?也不是真有,因為你揮了才有。所以有即非有。我們用這個香,你要舉一反三,過年大家有沒有看放煙火,有沒有?放煙火不是同樣的道理嗎?那個煙火,你說那麼漂亮!如果我們學會這個,你看煙火也會開悟。不懂這個的人,他看煙火就是熱鬧而已,看完,好漂亮!就這樣。煙火很好看,就這樣。你學會這個,你看什麼都會開悟,你去觀,有即非有,它不是真的,但是有這個相;那你要找,沒有。所以你看煙火也是這樣,當我們看這些的時候,有即非有,看煙火是這樣,我們看電視也是這樣。所以我上一次講的,印這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個貼紙印出來,是不是都有出來流通我不知道,我桌上放了兩張,我趕快去把它貼起來,貼在電視機上面。所以你看電視,那是不是也是有即非有?電視有,那些節目、那些相也是無量無邊,有沒有?有;真有嗎?沒有。所以你去參這個,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你多參參就會開悟。什麼叫開悟?不執著這個虛妄相,你就開悟了。開悟有什麼好處?你就不會生氣了,就有這個好處,你就能累積功德。有即非有,無生無滅,「並不執此虛相」,就不會去執著這個虛妄的相。「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長非短等者。」因為境界它也沒有長短、是非、好惡,它沒有,統統是我們心的想念所生的;我們這個心如果不生這些想念,那一切境界也都清淨平等。

  下面祖師又給我們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且如有境於此」,他說我們去看有一些境界,就舉出幾個例子,說「短者視之,則以為長」,短的人看到,他以為是長,但是那個境界非長,「長者視之,則以為短」,這是長短一個相對相形。我們說有長有短,境界是不是有長有短?沒有。長短也是我們去給它分別出來的,這比較長,那比較短。從短比較這個,這個比較長,這個就是相形,它出現這個相,這也是我們心的一個分別。所以境界它非長非短,它也說不上長或短,是我們人的心給它分,這個長,那個短,「境非短也」。「喜者視之,則以為好,境非好也。厭者視之,則以為惡,境非惡也。」就是一個境界,比如說一樣東西,喜歡的人看到了,這個很好,「境非好也」。境有沒有好壞?沒有。境緣無好醜,但是你喜歡那個東西,你看很好。比如說我們念佛的人喜歡念珠,你拿念珠給基督教的,不要不要,看到他生煩惱,他討厭,是不是?念珠它有沒有好壞?沒有!是我們人的心在那邊分別,我喜歡,我覺得很好;他不喜歡,他覺得很不好。那念珠有沒有好壞?沒有,是你人的心。所以討厭的人看到,他以為那個不好;喜歡的人看到,這個很好。但是那個境界它也沒有好,也沒有不好,都是我們的心有好有不好。

  「同想視之,則以為是,境無是也。異想視之,則以為非,境無非也。」境界也沒有是非,你的想法跟我相同,是,我們想法相同;不同的想法,那以為非,你想的跟我不一樣,那就不對了。但是境界它也沒有是,也沒有非,是非還是我們的分別計較,這個出現的。「虛妄攝受,則以為得,境非得也。虛妄分離,則以為失,境非失也。」這個就是講得跟失,我們總是生活在得失當中,你賺到錢,得了;虧本了,失了。這個都是緣生法,虛妄的,虛妄攝受,我們就以為我得到了,我得到錢了,我得到房子了。境界有沒有得?沒有,那個得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在患得患失。虛妄分離,則以為失,境也沒有失。我們說這個錢虧了,失去了,它也沒有失,是我們的心有得失,境界它沒有得失。「違其妄情,則以為衰,境非衰也。順其妄情,則以為利,境非利也。」違就是違背,違背我們虛妄的這種情執,違背了我們覺得衰,境界非衰,境界沒有衰。順其妄情,則以為利,境非利也。順我們虛妄的情執,我們以為我得到利益了,境界也沒有利益,這個還是我們的心。「計彼是實,則以為有,境非有也。計彼是虛,則以為無,境非無也。」計就是計度。彼是實,我認為那個是真有,但是境界也非有。就像我們剛才舉出的例子,你看到那個光圈,或者你看煙火,或者我們看電視,我們看一切一切,我們認為真有,實就是真實的有,境界它是非有。計彼是虛,以為說那個是沒有,以為無,境也非無,境界說不上有無。

  下面又給我們舉出例子,「譬如同在一處」,同在一處就是我們見的境界相一樣,眾生業力、業感不一樣。「天見琉璃」,天看到地是琉璃的。「魚見窟宅」,魚看到是牠的房子。「人見清水」,就是我們以人道來見,我們看的那個水是清水。天人看的是琉璃;魚看到是牠的房子,牠的家,窟宅就是牠的家;我們人看到,那是水。「鬼見膿血炭火」,鬼看到那個水就變成好像膿血、好像炭火一樣。「離彼四類有情心想,何嘗別有法相可得?」這個都是各人業力不一樣現的。所以有情眾生如果離心想,沒有這些法相可以得了,沒有,真的如夢幻泡影。

  「又如同一美女,有欲男子視之,以為妙好;等輩妒婦視之,以為怨家。」這是舉出一個美女,前面是舉出水。美女是一個境界,有欲望的男子視之,這個女子長得很妙好,很好,起貪欲的心了,以為妙好。這是一個美女,有欲望的男子看到,長得太漂亮了,起心動念。「等輩妒婦視之,以為怨家」,等輩就是這個男子,如果他太太看到她先生看到這個小姐,被她迷了,她看到是她的怨家。以前皇帝看到他的妾很喜歡,很漂亮,但是他的皇后(他的太太)看到就是她的冤家債主,她的眼中釘,要把她拔掉。這個就是等輩妒婦視之,有欲的男子看的是美女,他的太太看到就是怨家。那個境界是一個,但是每個人的心想不一樣。「魚見之深入」,這個美女,如果水面游的魚看到一個人來,趕快潛入水底,怕被抓走。牠不會說妳很漂亮,牠看到人,牠就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鳥碰到,以為你要抓牠,牠趕快飛走了。「麋鹿見之決驟」,鹿看到,趕快跑。「不淨觀人視之,以為行廁。」四念處第一個就是「觀身不淨」,修不淨觀的修行人看到這個美女像廁所一樣,是行走的廁所。的確是這樣,只是我們沒有去做這個觀想,事實是這樣,像廁所一樣,很髒,全身都是屎尿,裝在肚子裡面,那不是行廁嗎?是一個流動廁所,行走的廁所,修不淨觀的人看到美女是行廁。「出世聖人視之,知其本空」,出世間聖人就是阿羅漢,當體即空。「入假菩薩視之,知其能為十界染淨緣起」,菩薩就知道這些是假相,它能夠做為十法界染淨的一個緣起。「佛眼視之,知即法界實相。」如果是佛,佛見到實相,任何一法都是實相,見到這個美女,她也是實相。

  「舉此一法」,就是舉出一個美女這一法,「總不出於十界各自心量」,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來?都是從我們的心,萬法唯心。「心外無境」,離開我們的心沒有境界。「一切諸法,例皆可知。攝法歸心,則心外無法,因緣即空也。心生想念,則法隨心現,無量差別,因緣即假也。法唯心生,以心為體,非有非無,離一切相,本無差別,不生不滅,因緣即中也。若能念念如此觀察,則何執不破?何惑不消?執破惑消,朗然大覺,方知諸法本來寂滅,不復更滅矣!」這是蕅益祖師勉勵,在《占察善惡業報經疏》給我們做一個這樣的註解,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悟入真實的境界。好,我們接著再看第十八條:

  【十八、學佛人能見及此者,曰開道眼。此時急當養其道心,當令心如虛空,超然塵表。必須生空、法空、而後心空。復於此際,提起一句萬德洪名,一心而念。但念阿彌陀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矣。】

  以上講的這些,江老居士在此地跟我們講,『學佛人能見及此者,曰開道眼』。我們學佛,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這個都必須要學習的,就是學這個觀法,觀就是觀念。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常常提起觀照,能夠觀到這些境界非有非無,虛妄不實,那就叫「開道眼」。開道眼,我們就不會去分別執著了;如果我們還分別執著,就說明我們道眼還沒開,還要繼續用功。開道眼也就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的看破。看破是什麼意思?事實真相你真看清楚了,這個叫看破。這裡叫開道眼,其實開道眼就是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留戀這個世間,貪戀這個世間?因為不知道這個世間有即非有。這一切境界都不是真實的,虛幻不實的,是假相,我們把假相當真了,當真我們就執著,執著我們就放不下,這是必然的。

  你開了道眼,『此時急當養其道心』。剛剛開道眼,我們不能停留在這個地方,要「養其道心」,養就是要保持,不要讓它忘失掉。『當令心如虛空,超然塵表』,心裡面像虛空一樣,虛空能容納萬物,「超然塵表」,他不會去執著。『必須生空、法空、而後心空。』這一切境界是空寂的,不生不滅的。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去作觀,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分別執著很熟悉,所以我們作觀現在很生疏,要讓它熟悉,不斷讓它熟悉,這樣我們無始劫的分別執著慢慢就能淡化,到最後就沒有了,心就空了。『復於此際,提起一句萬德洪名,一心而念』,這是我們念佛人,我們還要提起一句佛號。『但念阿彌陀佛,佛外無念』,念佛也是我們心在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中峰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念佛也幫助我們修觀,修觀也幫助我們念佛。修觀就是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那你不去作觀,怎麼會覺悟?我們還是迷惑顛倒。真正覺悟,提起一句萬德洪名,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與十方如來,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能夠這樣修,當然就通了。我們再看第十九:

  【十九、此心與佛以及眾生,無異、無相。多讀《大乘無量壽》、《金剛般若》,以薰習長養之。則道眼益開,道心堅固。是為般若淨土同修之法。】

  這條也很重要。我們念佛人總是會覺得,我們現在不是修淨土嗎?修金剛般若?《金剛經》不是講空嗎?淨土講有。好像空跟有不能圓融,空是空、有是有,所以很多念佛人,他這個就圓不過來。黃念老他有一本書叫《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金剛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無量壽經》就沒有金剛般若嗎?沒有金剛般若,法藏比丘他怎麼成佛?《金剛經》講「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統統有般若智慧,我們眾生要成佛也需要般若智慧,你沒有般若智慧怎麼成佛?《金剛經》有沒有講有?有,你看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講持戒修福,那不都有嗎?所以《般若經》講的空不是我們想像的空,什麼都沒有,這個我們一般很容易誤會。其實講空,有就在當中;講有,空就在當中,空有是不二的。所以為什麼《般若經》不好講就在這裡,怕人家誤會,講到空,什麼都沒有。所以有一些人,我寧願執著有如須彌山,也不能執空如芥菜子,嚇得也不敢去碰。這也是江老居士他為什麼寫這個《講義》的用意,他說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因為你沒有般若,實在講你修行不知道方向目標,好像走路,你沒有眼睛。菩薩六度,般若是眼睛,其他五度是手腳。沒有眼睛,瞎子走路,你想一想他是什麼結果?可見般若的重要。般若也不能離開其他五度,另外有個般若,不是的,般若就在這五度當中,也就是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所以這個不好講,怕誤會也就在這裡。實際上多薰習,這裡勸我們多讀《無量壽經》、多讀《金剛經》,讀多了你就圓融了,原來空有是不二,我們空跟有把它切割了,這個就大錯。『是為般若淨土同修之法』,是共同修學的。

  我們台南仁德,幾年前一個張居士提供我們一個太和般若寺,我叫弘師去那邊領眾念佛。有一次弘師就問我,我們是淨宗,般若是《金剛經》講的金剛般若,要不要改?我說不用改。我們西邊就有個極樂寺,我們八十二號那邊,往海邊就是極樂寺,往內地就是般若寺,同一條路,東西兩邊。我說不要改,我們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這是佛菩薩安排,怎麼需要改?我說就照它原來的。那個也不是我們取的,提供的功德主他們自己題的,他也不知道題那個是什麼意思。正好,我們跟極樂寺就遙遙相對,我說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就很圓滿,不需要改。黃念老有一部書叫《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大家有時間可以多看看,幫助我們圓融空有,這個也是很重要。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