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即是觀,觀即是念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0/8/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24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三十頁,倒數第五行,從第九這一條看起:

  【九、境與心,法與非法,對待之見未忘,尚未能出世間。故出世法,必須離開分別心,轉凡夫觀念。證性須要無念。心中若有「無念」二字,仍是有念,必並無念之念亦無。】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上一次我們學習到第八,江老居士給我們講,「吾人事事依照佛說去行,心中卻一無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雖無其事,依舊精進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這個就把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很簡單扼要給我們說明。而且也舉出具體的做法,就是修六度,修布施、持戒等,六度。依照佛說的修行,「行」是修行,心中不落痕跡,卻無一事。布施,心裡不要一直掛著我現在在修布施、我布施了多少,只要去修,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就是不住法相,不住法、不住相,不住法相。心中雖然無其事,就是修六度,做種種的好事,斷惡修善,心中若無其事。若無其事,仍舊精進去修行,不是停下來什麼都不做了,這樣才是不住非法相。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住在非法相了,所以應該做的你就要精進去做,把它做好。所以精進去行,就是精密、精細、專精去把事情做好。不管做任何事情,做了不放在心上,這樣就是不住法相,也不住非法相,二邊同時都離了。法相、非法相就是『對待』,我們世間人講,我們生活在相對的世界,相對就是這裡講的「對待」。

  我們今天學習這一條,『境與心,法與非法』。「境」是境界,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六根,心;六塵,境,我們心跟境界還是一個對待,有一個法、一個非法。如果『對待之見』,對待這個見解不能忘,還是不能出世間,因為還有分別心在,有分別執著。『故出世法,必須離開分別心,轉凡夫觀念。』修行的關鍵就是轉變我們錯誤的觀念,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見解(想法、看法)依照佛講的轉過來。修行,我們還是要在生活當中去修,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佛菩薩跟凡夫住在這個世間和光同塵,跟我們是一樣的,一樣過日子、一樣穿衣吃飯,所不同的就是佛菩薩他沒有分別執著了,我們凡夫有分別執著。因此我們這個心轉變成佛菩薩的心,沒有分別執著,跟佛菩薩就一樣了。成佛、成菩薩,關鍵在轉凡夫的觀念;凡夫的觀念就是分別對待,現在的人講相對。

  『證性須要無念』,「證」就是親證,「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但是我們無法證得,無法去證實這個事情。為什麼沒有辦法證實?因為我們有念,被相對的這些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所以必須「無念」,無念我們就證得真性(自性),我們就見到了。所謂見性,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叫做成佛,就叫佛了。所以要證性必須要無念。『心中若有無念二字,仍是有念』,這也是比較難的一個地方。我們聽到佛說要無念,我們心裡又起一個:「我要無念」,又起了這一念,這一念還是有念,有一個無念的這一念。

  所以『必並無念之念亦無』,心裡無念這個念頭也沒有,這樣才行。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修行,你要成佛都是要這樣的一個條件。這個也是我們凡夫比較難的地方,我們總是要有念,妄念已經習慣了。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必須無念才能證得我們的自性,這個也就是禪宗講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所以過去參禪的人去找禪師要參禪,禪師問話,他要開口回答,香板就下去了,不准他開口。好,不准開口,統統不要開口,下次再問,他都不回答,不回答,香板也下去。他開口也不對,不開口也不對,一開口一回答,起了妄念;不開口,什麼都不明白是無明,還是妄念。所以古時候禪師用這種方法手段,讓一個人開悟,就是讓你提起疑情。起念也不對,不起念也不對,不曉得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提起疑情就能幫助他悟入,證入自性,這是禪門參禪的方法。當然佛門方法很多,還有用觀心的,參禪參話頭,教下讀誦(讀經),持咒、念佛,方法很多,總是你要無念。無念,心裡不能再起一個念,起一個無念,那又是有念。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提起疑情,這是禪門用的方法。禪門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那個疑不是懷疑,是疑情。這個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也講得很多,提起疑情,妄念相對就下去了。打掉很多妄念,不斷的再提起,逼到最後妄念停下來,就見到真心。如果這個方法我們沒辦法用,下面這一條就講到念佛了。我們看第十:

  【十、念即是觀,觀即是念。當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依佛之方法,向內思惟,此為念無念。念佛亦然,久久相應,即能無念,即是覺、正、淨。】

  『念即是觀』,我們修學佛法,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特別強調「觀」這個字。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觀,統統要觀,要懂得作觀,我們平常常講的隨文入觀。隨文入觀,已經境界比較熟悉了,一般我們還很生疏要隨文作觀,慢慢再隨文入觀。讀到經文,我們的心隨這個經文提起觀照。所以「念即是觀」,起念就是在觀;『觀即是念』。我們凡夫起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觀的功夫,不懂得作觀。所以江老居士特別強調我們要注重這個觀。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你看觀音菩薩那個觀,觀自在、觀世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要修觀。

  這裡講,『當起心動念時,除去分別心』。我們一起心動念就是分別執著,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第一念沒有分別執著,第二念就落入分別執著了。我們眼睛張開,看外面的境界,第一念沒有分別執著;耳朵聽聲音,第一念沒有分別執著,身覺觸、舌嘗味、鼻嗅香,六根根中之性,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但是非常短暫,我們很快的妄念就起來了,第二念、第三念、百千萬念統統出來了。速度之快我們很難察覺到,這要有甚深的定功才能察覺得到。這個地方是教我們用觀的方法,觀也是要練習的。我們現在人就比較困難,為什麼?觀心要定、要靜,我們現在大多數人都心浮氣躁,不是心平氣和,心浮氣躁。

  特別現在的學生,我們淨老和尚常講,過去也有大學請他去上課,在國外、在台灣,大學請他上課。當時,也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四十年前那個時候的學生聽課耐心不是很長,心定不下來,心靜不下來。到現在學校的學生,那心更是不定,那種心的浮動幅度太大,真的心浮氣躁,幅度太大。特別現在受到電腦、手機的干擾,浮動得就更大了。所以現在的學生,我們淨老和尚講,他仔細觀察,大概聽課十五分鐘的時間還可以,超過十五分鐘,他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想到其他地方去了。他沒有心再聽你講,心已經開始在浮動,他定不下來、靜不下來。你講,他沒聽進去,所以老師在那邊講,講了半天等於白講。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後來也就不再接受大學的邀請去學校上課,這樣教不出學生來,學生學不到東西,因為學生沒有誠敬之心。誠就是心一念不生,至誠,專心聽講。如果至誠專心聽講,他會開悟;他心不定、心不誠,妄念很多,所以教學就很難有效果。不但出世間法,世間法要成就,心定還是一個關鍵,就連戰爭打仗,還是在打定力,心比較定,他就有勝算,心浮動就失敗了。

  所以我們要觀也必須收心,攝心一處,在我們淨宗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講要作觀,就是把意要收攝在一處。大經常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淨土叫繫念,你把心繫在一個地方,念一樁事情。如果能夠把心繫在一處,就是制心一處,心得定了,沒有什麼事情辦不了的。成佛都能辦得了,那還有什麼事情辦不了?關鍵,我們心是不是有收攝在一處,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心收攝之後,你才會觀察到自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時候,分別心就起來了,起來你就把它除去。依照佛教的方法,『向內思惟』,這個叫聞思修、思惟修。你思惟是有念,『念無念』,從有念到無念,我們必須要透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無念了,這我們一般人做不到。要「念無念」,就是向內心思惟,去觀照,提起疑情。當有分別心起來,就把它除去,不斷的除去,除到最後就無念了,這是一般法門修學的一個原則。

  下面講,『念佛亦然』,我們念佛法門也是一樣。我們提起這句佛號就是向內思惟,思惟這句佛號,念這句佛號,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佛在哪裡?《中峰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佛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佛的法身,法身遍一切處,印度梵文叫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印度梵文的音譯,接近那個音翻譯過來的叫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叫遍一切處。佛的心遍一切處,佛的心入我們眾生的心想當中,我們眾生的心想入佛的心當中,都是遍一切處。我們的心跟佛一樣,盡虛空遍法界,到處都是,不是只有在我這個身體裡面。這個身體是一個肉體,是一個侷限性的。我們的心,你在地球,走到任何一個角落,都是我們的心,你到外太空去、外星球去,那還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念佛,我們心中念佛,佛也念我們;我們在心中念佛,佛在心中念我們。所以我們這個肉體死了,古德講「印壞文成」,蠟印刻一刻,然後那個蠟燒掉了,但是文字已經印在瓦片上了。這形容比喻我們的身體好像蠟一樣,我們念佛念到最後,我們這個身體沒有了,但是文已經成了。盡虛空遍法界都有佛,我們在極樂世界當然有佛,阿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都有。所以念佛,我們不懂這些道理也沒關係,我們就從事去念。『久久相應,即能無念』,就是念而無念。中峰國師講念而無念就跟自性相應。這是比其他方法要方便,其他方法你要提起疑情去參。

  去年我到福州雪峰山,他們是打禪七的,打禪七,我帶同修去參觀。一天坐香相當長,早上三點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十點,十點才睡覺,有睡五個小時,所以他坐香的時間相當長,打禪七。打禪七,他們用的方法是參「念佛是誰」,他用的完全是禪門的方法,不是我們淨土宗的方法,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去參「念佛是誰」、「誰在念佛」,用這個來參。參話頭有很多種,這是其中的一種。我們淨土的修法,就不用這樣去參,你就一直念下去就對了。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自然就入進去,這個就方便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功夫深的,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功夫淺一點的,事一心不亂,斷見思惑。理一心破無明惑,事一心斷見思惑,功夫再淺,功夫成片,伏惑,就是一句佛號。所以念佛跟觀也是一樣,就是念即是觀,當我們提起這句佛號,當下就是觀。

  所以說念佛不是觀,江老居士講不是這樣的,念佛就是觀,當你在念佛就是在觀,就是起觀的時候。當我們心裡提起這句佛號,這個時候『即是覺、正、淨』。忘記了,忘記念佛了,我們又迷了。我們常常忘記念佛,忘記念佛的時候我們這個心迷了。佛號不斷的提起,念念在覺路上。你也不要用參這些方法,統統不用,你只要這句佛號,六字也好,四個字也好,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心中念得清楚,這樣就可以了。我們持名念佛就這麼簡單,這樣念,念念就跟自性相應,念的時候就是覺悟的時候,就是佛光注照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我們念佛的時候就是佛光注照的時候,佛光注照,實在講它無時無刻不在注照我們,都在注照;但是我們如果迷了,忘記念佛就沒有接收佛光了,沒有去接收佛光的信息。我們念佛的時候就是接收佛光的注照,我們電腦打開上網連線,怎麼連?提起一句佛號就是跟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連線。忘記念佛,這個線又斷了,等一下想起來繼續念,又接上去。我們現在的情況大概都這樣,斷斷續續的,不能像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都斷斷續續的。像海賢老和尚,他是淨念相繼,你看他在田裡面工作,他一句佛號片刻不丟失。他講出這句話,說明他這句佛號時時刻刻不間斷,在心裡不間斷,心裡有佛。我們現在情況就是心裡常常忘記佛,常常中斷,偶爾提起來。海賢老和尚他是在工作,閒也好、忙也好,這句佛號他始終不離心,不一定在口念出來,在心念。像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人家不許念佛,他在心中默默的念。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他念佛不間斷,這個的確是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好,這段經文,我們學習到第十這條,「念佛亦然,久久相應,即能無念」。你入了無念,「即是覺、正、淨」,回歸自性三寶。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第三十一頁:

  【十五、顯釋其故。徵釋】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這段經文是明顯來解釋前面講的經文是什麼道理、什麼緣故。『徵釋』,解釋。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住於境則心不清淨,須一無所為方可。何故處處言『不住』,又處處言『福德』乎。修行即有境界,不是不要境界,託境方能起修,方能下手。】

  我們心為什麼不清淨?就是住於境。我們心有住,住就是有著相,執著相就是住於境。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著相,著相就是被污染了。污染,我們在這個境界上去分別執著,造業就從分別執著來的,執著是造業的一個根源。對境界上起了分別,再來執著,喜歡的起貪心,不喜歡的起瞋恚心,我們在境界上,心就被污染了。所以『住於境則心不清淨』,住相就是著相,心就不清淨,心被污染。『須一無所為方可』,所以都不能住,這樣才可以。『何故處處言不住,又處處言福德乎。』這裡就給我們說明為什麼《金剛經》前面講不要住相、不要執著。我們常常聽人家講,你修不要執著,不要求什麼果報。佛在這裡為什麼又講福德?福德是果報。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下面講,『修行即有境界,不是不要境界』,你修必須要有境界,託境來修,不是說不要這些境界;『託境方能起修,方能下手』,你離開境界,到哪裡修?所以要託這個境界,我們才能起修。你說我心都不住了。你不住,沒有這個境界來考驗,怎麼知道不住?比如說,我們不貪財,不要去接觸到錢財,我就不住了。這是初學要隔離、遠離,因為一接觸你就貪。所以小乘戒,要遠離、要隔離。大乘菩薩戒,你要去接觸,接觸再多的錢財,你也不起貪心,不執著,再多到你手上,再布施,絕對沒有控制、佔有這樣的心理。這些境界就是來考驗的,通過這個考驗,不住才是真的。比如很多人說,我都不貪。你沒機會,如果有機會,你貪不貪?機會到你的面前,你貪不貪?你會不會起心動念?所以很多選舉人,還沒有當選,他說不貪,大家都是這麼說的;當選了,他在那個位子,他有權力,有地位了,貪不貪?他會不會起心動念?你接觸到不貪,那才是真的,你真的是不貪;如果沒有接觸到,那還不算。你沒有接觸當然你不貪,因為沒得貪,沒有,接觸之後就不知道了。要真正有功夫,要不住那才行。所以修行就會有境界,比如說你修布施,布施你會得福報,福報就是境界來了。福德來了,你怎麼辦?所以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有般若智慧,你就知道怎麼再去用這些錢。佛菩薩就是這麼修的,修了,他的福報會現前,現前了繼續修,繼續布施、繼續修六度、繼續捨。我們讀《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就是這麼修的。所以「託境方能起修,方能下手」。所以我們修行,不是去找一個山洞躲起來。你說不要境界,其實你到哪裡都是有境界,都是有這些境界相。你躲到山洞,那個山洞還是一個境界相,山洞的境界相。所以我們是「當相即道」,就是在境界當中去修行,心不要住於境,這樣就是真正在修行。我們再看第二:

  【二、本經說不住六塵,而《淨土三經》全說六塵,看似相反,實則相同,且正可見淨土境界之高。】

  『本經』是指這部《金剛經》。《金剛經》說的就是不要住六塵,心不要去住在六塵上面,眼、耳、鼻、舌、身、意,不要住在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前面經文講,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你布施,但是不要去執著六塵,不要執著那個相,這是我們前面經文看到。但是淨土經完全說六塵,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風聲、水、鳥、蓮花、樓閣、衣服、飲食等等,統統是在講六塵。看起來《金剛經》跟《彌陀經》講的好像是相反,好像不一樣,一個講不要住六塵,一個專門在講六塵。這裡江老居士跟我們講,『實則相同』,實際上是一樣的。《金剛般若經》講空,淨土經講有,空跟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有當中就是空,它的體空,因為體空才能現有。好像房子必須要空,才能裝這些東西、裝這些人。如果房子裡面都滿滿,實實在在的,你什麼也裝不了。所以有在空當中,空在有當中,空有不二,空有是一樁事情。《般若經》講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是當體即空,當下本體就是空的。從有當中,你去看到它的空相,當體即空,不是沒有了才叫空。就是有這個相在的時候,它當下就是空的,不是等到相滅了才是空的。相還在的時候,當下就是空,就是當體即空,是這個意思,是這個道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那個是空。可見得淨土它講有其實就是在有當中給我們顯示空,我們要這樣去體會。我們再看第三:

  【三、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住空,由此而脫離五濁之六塵,即不住有。】

  我們讀《彌陀經》、讀《無量壽經》、讀《觀無量壽佛經》,就是『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我們做三時繫念,讀三遍《彌陀經》、三遍《心經》,《心經》講空。《心經》也講得很清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有不二。這裡這條講,『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住空』。我們觀想極樂世界,蓮花、風聲、水、鳥、樹木、樓閣、亭台等等這一切,我們心就不會住在空,這是不住空。『由此而脫離五濁之六塵,即不住有』,這個就妙了!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不住空,不然我們脫離五濁惡世的六塵不住有,但是就住在空去了。所以有一個極樂世界,讓我們不住空,極樂世界的六塵我們去觀想,不住空。當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的時候就脫離五濁惡世的六塵,就是不住有,我們就不住五濁惡世的六塵。《觀經》第一觀到第十二觀的觀想,第十三觀是觀像,十四、十五、十六是九品往生。我們持名念佛,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我們念這句佛號就不住空;這句佛號提起來,就脫離五濁的六塵,就是不住有。所以持名念佛是最殊勝的,這個方法是最妙的,就一句佛號。如果我們不明白,往往不會重視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大家都會念,三歲小孩也會念,誰都會念。外國人你教他念,馬上他也會念,好像這沒什麼。其實我們覺得沒什麼那個才是最高的,愈簡單的法就愈高,但是我們不認識;不認識,我們就不會去重視。我們總覺得應該怎麼修,修得很麻煩、很複雜,那才是比較高層次的,實際上我們想的完全錯了,那是比較低的。

  所以一九九O年,第一次我到大陸,我們老和尚叫我拿《華嚴念佛三昧論》的稿子到北京給黃念老校對。我向他請教有關密宗的,他是一個上師。他說現代人學密學得很淺,怎麼叫淺?因為壇場很多、儀規很多,很複雜。他說那個是比較低級的密法。我再請問,什麼叫高級的?他說愈高級愈簡單,有時候密宗他只有觀一個種子字,比如「嗡」這個字,觀一個字,或觀一個「阿」字,阿字本不生。聽到這裡,我就明白了,原來一句佛號是最高的密法。但是我們不認識,不認識我們就不會用心,不會認真去念,總是念得有口無心,我們的狀況是這樣的。就是認識不夠,因此講經說法、聽經聞法,沒有別的,斷疑生信,我們有疑惑,認為這個沒什麼。所以我們深入經義之後,對念這句佛號,才會提得起來,才會用心去念。愈深入的認識,我們佛號就愈提得起來,我們提不起來,總是認識還很淺、不夠,因此經教就是幫助我們深入認識佛號之功德。所以這裡你看很妙,「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住空」,觀想極樂世界的六塵,就脫離五濁惡世的六塵,就不住有,空有同時都離了。

  【故佛法治心,不重降伏而重轉移。】

  『降伏』就是硬把它壓下去,這個是比較辛苦。所以用轉移的,重在轉移,轉移一個方向。

  【使眾生心轉向佛境之六塵,即脫離五濁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即在此。】

  就轉變,我們現在心心都染著五濁惡世的五欲六塵,現在把這個心轉到極樂世界,我們觀想極樂世界。怎麼觀想?讀經,讀《彌陀經》,如果我們要詳細的,我建議大家讀《無量壽經》會集本,這個就夠詳細了。《無量壽經》前半部就是講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彌陀經》也是一樣的,你不斷的念、不斷的念,至誠的念就是在觀想、就是在薰習。你念到極樂世界的寶樹,寶樹那個光影照到我們的六根,我們六根就清澈,無諸惱患了。我們如果靜下心來念這部經,的確我們正在念這部經的時候,就接受極樂世界香光莊嚴的薰習,接受極樂世界的薰習,我們對五欲六塵自然就脫離,這是讀經。念一句佛號也是一樣,一句佛號就代表所有極樂世界,不但代表極樂世界,實在講代表十方諸佛所有的淨土,都在這句佛號當中。名召萬德,這個佛名就是萬德洪名。阿彌陀佛果地的種種的功德、種種的境界,都含攝在這句名號裡面,一法不漏,圓圓滿滿。所以我們念佛法門,真的,它的巧妙、它的奧妙就在這裡。當相即道,即有即空,用轉移的,這個方法巧妙。我們再看第四:

  【四、江味農居士極讚淨土,見地精確,令人起敬。語在《講義》卷二,九十三頁第二行。】

  這個如果我們去看《金剛經講義》的原文,在第二卷,『九十三頁第二行』,他就講這段,就在那個地方。我們再看下面經文,在三十二頁:

  【十六、喻明】

  把這個用比喻再來加強說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不也』,這個「不」,古大德註解這部經都註「弗」,舍利弗那個弗。這裡江老居士講「不」,因為念「弗」的音就是有否定的一個解釋。所以這裡講:

  【一、『不也』,含有唯唯否否之意,不完全作否定解。】

  『唯唯否否之意,不完全作否定解』,就是不完全作否定解釋,「唯唯否否」。所以江老居士講這裡就不念「弗也」,「弗也」,好像就是否定。『不也』,就是有唯唯否否這個意思在,不完全作否定的解釋。這也是翻譯經典這些古大德的一個用心的地方。好像我們現在讀解脫的解,我們現在都念「懈」,懈怠的懈,念「懈」脫。我們照注音是「解」,解脫。但是我們聽淨老和尚講經他念「懈」脫,再看江味農老居士他在《講義》也有提到,解都念懈,跟這個地方是同樣的。所以這裡江老居士講,不念弗,念不,「不也」,沒有念「弗也」。

  【二、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

  『佛說經』,講經說法,『隨舉一法』,就隨便拿一樣東西,都涵蓋十方。『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性海」是重重無盡」,無量無邊的。你就是舉出一個汗毛、一個微塵,它都是無量無邊的,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皆賅十方』,隨便哪一樣東西,都是涵蓋十方。所以我們在唱香讚,你看香也是一法,一支香點燃,我們唱爐香讚,十方諸佛都遙聞。為什麼遙聞?我們香點了,不是就在這個地方而已嗎?其實我們是在這個地方,但是它的體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所以每一法都賅十方,隨便舉一法。禪宗的祖師開悟了,什麼是佛法?隨便拿一個東西,那個就是。就是告訴我們,沒有一樣不是,隨便你舉出什麼都是,因為佛法所講的都是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自性這個大海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它是重重無盡的,不是只有限定在哪個地方,不是,實際上是重重無盡。我們再看第三:

  【三、十方非定法,可知一切法均是假名,無有定法可得,所以不可住。】

  『十方』是講空間,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十方講空間。在《唯識論》裡面講,這屬於不相應行法,一個抽象概念,時間跟空間是不相應行法。所以它不是定法,『非定法』,不是定法,不是固定的法。像我們現在在台灣,我們台北是北方,在北。我們上高速公路,你到台南,台中又是台南的北方,你看高速公路交流道寫「北上」。台南上來,嘉義就是在它的北方,他要北上。在台中說嘉義是南下,南方。所以你在哪個地方,它的方位也不同,所以就沒有定法,沒有一定的。所以我們到台北,我們是台灣的北部,北方,如果再往北就是基隆,台北市再上去基隆,基隆是北方,我們這邊就變南方,是基隆的南方,這是十方沒有定法。所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它不是一個定法,你跑到哪裡,它就不是一定的、固定的。『可知一切法均是假名』,那是人給它設定一個假的名稱。時間跟空間都是人去設定的假名,它沒有真實的法。所以『無有定法可得,所以不可住』,不可以住在上面。我們再看第四:

  【四、一切法皆是同體,在性體上原是一個。若領會得,方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五、十方皆在虛空中。】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都在虛空當中,這是空間,空間就是在虛空當中。這是舉出不相應行法,這個在《唯識論》裡面講得就很詳細。在虛空當中,『十方』。

  【使知十法界,同在吾人一念心中。】

  『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再來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個十法界。迷了就是十法界,迷得深就是六道法界,六道法界生死輪迴,迷得淺就是四聖法界。六道法界叫做內凡,六道裡面的凡夫,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十法界的佛,就是天台宗判的藏、通、別、圓,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還沒有明心見性,就是天台宗講六即佛的相似即佛。如果明心見性,就進入分證即佛;無明破盡,就究竟即佛。所以十法界,六道法界迷得深,四聖法界迷得淺。六道叫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明心見性,就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就入一真法界,他不迷了,破無明證法身。這一條當中講,『十方皆在虛空中』,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十法界,同時是在我們人『一念心中』,我們一念心就具足十法界,這個心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十法界,它是不是分開的?不是,是你迷悟的差別,同在一起,都在我們一念心當中,沒有離開我們這念心。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十法界圖,十法界不是畫了一個圖嗎?周邊是十法界,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當中畫一個心。大家有沒有看過那一張?當中畫那個心,就是告訴我們,十法界都沒有離開我們的心,統統都在我們這個心當中,沒有離開我們的心。

  【因果森然。】

  十法界的因果很明顯。

  【而不礙同一性空。】

  它沒有妨礙。實在講就是真心跟妄心。妄心從哪裡來?迷了,是真心起了無明才有妄心。所以妄也是依真起的,離開真心也沒有妄心。古大德常常用海水比喻,妄心好像颱風,海水起波浪,那個波浪是妄心,真心是什麼?海水是真心。我們從這個比喻去體會,就是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什麼是真心、妄心。海水在哪裡?波浪就是海水,因為起了風,它才有波浪;風停了,它波浪就止息,就平靜了。就像我們妄心放下,波浪沒有了,我們就回歸到真心,真如本性就現前了。颱風過去,風平浪靜,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真妄和合。所以真在哪裡?真就在妄當中。不要講遠的,就講我們這個身體,我們身體也是真妄和合。我們這個肉體是假的,但是我們六根當中那個根性,那是真的。

  所以一部《楞嚴經》就是發明這個道理。所以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有一個真的,真的就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因為它本來就有,叫本不生。「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是本來沒有生,因為它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有的,它怎麼會滅?所以人有沒有生死?其實講真話是沒有,沒有死,因為沒有生,怎麼會死。生死是就我們這個身體來講的,這個身體有生滅,原來沒有後來生了,因緣和合生了,緣散就滅了,是這個現象。但是這個假的相當中有一個真的,你要去見到那個真的,就明心見性。見到你自己的本性,就是認識我們真正的自我。我們現在把假我當作是真我,我們就顛倒了,把身體當作我。身體不是我,是我所,不是我。我們身體裡面,六根的根性,那個才是真正的我。佛的教學,就是教我們去認識自己自性那個真我。要怎麼樣才能認識?因為我們妄念障礙住,妄念放下你就見到,你就見到真相。見到真相是什麼一回事?看到整個世界不生不滅,沒有生死。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我們的生滅心看到外面變成生滅相;你的心不起心不動念,外面境界也是不生不滅。

  【此顯虛空雖無相,而不拒諸相發揮之理。】

  『虛空』沒有相,但是它不會拒絕各種相來發揮,你看很多相都是在虛空裡面,你要怎麼發揮都可以。就像「因果森然」一樣,中峰國師講,「業果儼然」。

  好,我們今天學習到這裡。下面,「十七、法合」,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