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無住生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2021/4/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5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六十四頁,我們從「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這句看起。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五一、顯成發無住心】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段經文,科判是『顯成發無住心』。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

  《講義節要》第一條,江味農老居士給我們點出來了,這段經文是『點睛結穴處』。這節經文是『結束前文』,就是前面講的經文做個總結。世尊從開口說這部《金剛般若經》,從經文一開始說到這個地方做一個結束,也就是『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就是前面說了這麼多,到這個地方,點出重要的做一個總結。「點睛結穴」,這個是像看地理風水的,看穴位,把那個穴位找出來;好像畫龍點睛一樣,點出來。這個點出來等於是總綱領抓到了,其他就都順了,因為重點的地方點出來了。這節經文就是重點,是一個很重要點睛結穴的地方。『義趣甚深』,這個義理非常的深廣。

  這一句,大家如果沒有忘記,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六祖在五祖那裡得衣缽,五祖給他講《金剛經》,《金剛經》沒有講完,講到這一句,六祖言下就大徹大悟了,後面的經文五祖就沒有再講,他完全明白、完全通達了,所以後面就沒有講了,只有講到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常常聽。這段經文,江味農老居士說「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的確他這個註解是非常正確的。也就是做個總結。所以《金剛經》,我們淨老和尚也寫過墨寶,還有虛雲老和尚也寫過墨寶,就四個字,「無住生心」。就是這一段經文講,「應無所住而生其生」,簡單的講就四個字「無住生心」。我們凡夫都是有住生心,不是無住;聲聞、緣覺,小乘聖人無住,他不生心;佛菩薩生心無住,他無住,不是不生心。我們凡夫生心就有住,就攀緣了,這個住就是我們一般講執著、污染。所以標準就是無住生心,無住不生心就不能利益眾生。所以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才是正確的目標。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是故』,承上起下之詞。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則非」句,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

  這節經文開頭『是故』兩個字,是『承上起下之詞』,「承上」就是承接上面講的經文,承接下來;「起下」就是發起講下面的話,所以是承上啟下的一個言詞。『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不但上面承接「生信」這一大段經文,『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不但上面承接生信那一大段的經文,可以說是緊緊的與開經處「總示」呼應,「開經處」就是這部經開始,講一個總的開示這叫總示。總示後面就別示,分別來開示,跟總示是相通的,互相呼應的。好像我們講一個主題也是一個總示,別示就是再詳細說明,分別來說明。『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無住」就是一切都無住,不是說哪一些無住、哪一些住,不是這樣,無住就是一切都是無住,任何的事情都是無住。所以最後就菩薩修六度的時候,於莊嚴佛土,我們常常念迴向偈,「莊嚴佛淨土」,他心也不住莊嚴佛淨土這個相。不住這個相,但是要生心,生這個心但是不要住相,無住生心。

  『則非句,不住法相』。「則非」,就是佛給我們開示不要住法相,心不要住在法相上。我們凡夫任何一法都住相,心就有那個相,住相了。佛給我們講則非,就是要把它排遣,你不要住法相。『是名』,下面又講一個「是名」。我們凡夫,叫我們不要住法相(我們總是要住一個東西),那就不住了,不住就是非法相。所以你不能住法相,也不能住非法相,這才是真正的無住。不是我不住法相然後去住非法相,又是有住了,所以二邊都不能住,才是真正的無住。這個真實義我們要自己去體會。經典,就是教下,像《金剛經》、《般若經》、《心經》,這些經都是,教就是它給我們說明。我們真如自性是不可思議的,實在講語言文字無法去表達,但是教就是用語言文字引導我們悟入那個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語言文字是個工具,這叫教下,教下是用這個方法,經典(教科書)來給你講、給你解釋。解釋到最後你開悟,叫大開圓解,就是禪宗講的大徹大悟。宗門就不准你看經典,它的方法不一樣,叫你去參,他不跟你講的,叫你提起疑情去參,它是另外的方法。教就是要講,教就是教下,教下就是要依經典(依教科書)來講解、來說明,講到你開悟,教是用這樣的方法。禪宗是不能給你講,讓你去參的,它是那種方法,但達到的目標都一樣,都是無住生心。我們一般人如果不是參禪的那種根器,參禪就很難開悟。我們再看第三:

  【三、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

  『上來所說』,就是上面所說的,『皆是』,都是,都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生心的時候無住,無住的時候生心,所以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是一不是二。不是說生心的時候就只是生心,無住就只是無住,它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也就是『為發菩提心者』,這是為發菩提心的人,指示一個方針。怎麼樣是真正發菩提心,它的標準也是在這裡。我們再看第四:

  【四、『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

  『應』,應當,這個「應」就是『決定之詞』。「決定」就是沒有疑惑的,決定(必定)要這樣的意思,這個叫應,就是應當(應該)這樣。所以『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你看前面經文都講過了,須陀洹證果,他沒有說我證得須陀洹果了;斯陀含證果,他沒有說我證斯陀含果;阿那含證果,他心裡也沒有住一個我證阿那含果了;阿羅漢證果,他也沒有住這個相,「我證得阿羅漢果了,你們統統還沒有證得」,他如果住這個相,他就不能證果。所以從小乘一直到大乘,一路上統統是無住,不管是哪個階層,修到哪個層次,都要無住。說得貼切一點,就是我們從凡夫地開始都要修無住,到如來地,都是修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我們再看第五:

  【五、「生心」比「發心」義深。清淨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清者不濁,淨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淨本性,依然現前。】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生心』比『發心』的意義要深。我們一般講「發心」,《金剛經》是講「生心」,生心比發心的義理要深。『清淨心即是本具之性』,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清淨。『所謂自性清淨心。清者不濁,淨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淨本性,依然現前。』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清淨,本來就沒有污染。我們凡夫,我們自性還是沒有污染,我們現在感覺有污染,是我們迷了有了無明。實際上我們自性一直沒有污染,只是我們迷了,不知道。就好像摩尼寶珠、鏡子,摩尼寶珠我們沒有看過,鏡子大家都照過,鏡子比喻我們的自性。你看鏡子乾乾淨淨的,什麼都沒有,清淨,它什麼都不住,但是什麼相來它就現什麼相,一個男的來現一個男的相,女的來現一個女的相,一個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外國人來現一個外國人的相。照外面的景物,這是藍的,那是綠的,那是黃的、紅的、白的,它照得清清楚楚,鏡子,它無住。你去看看鏡子,有沒有受到污染?沒有,它還是乾乾淨淨的,它沒有污染,但是它能現一切相。當現相的時候,相很多很多,它還是清淨,它還是沒有污染。我們從這個比喻去體會我們的自性清淨心。當我們在煩惱的時候,就比喻鏡子裡面雜七雜八的東西太多了,很複雜,但是它還是清淨。你在煩惱,你墮阿鼻地獄,你自性清淨心也沒有喪失掉,它還是清淨。這個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樣的。所以用「生心」,它的意義非常的深,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的自性清淨心。

  一般修行就是像禪宗講,悟後起修,教下也是一樣的。你開悟知道怎麼修了,開始有信心了,知道怎麼修,這是一般大乘佛法修學的,必須悟後起修。「理可頓悟,事須漸除」,煩惱習氣慢慢去化解、去斷除,但是這個理你可以頓悟。頓悟再修,你方向就不會錯了,就不會走錯方向,好像你認識路了,只是還沒有走到目的,你往這個方向去走肯定到目的。我們修淨土可以同時,這是修淨土的方便,實在講我們如果不懂什麼叫無住、什麼叫生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無住生心了。這個不懂的也可以,不認識字的老太婆也可以,只要老實念,就暗合道妙,這個法門不可思議!如果你能夠悟再來念佛,當然就更好了。不懂,沒關係,就是老實念,最後也會開悟。你看海賢老和尚,他師父也沒有教他講經說法,也沒有教他參禪打坐,也沒有教他持咒,就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一直念下去就對了。他就真的老實念,念到開悟證果了。《金剛經》我們能夠來學習,當然對我們一般根器的人也是有幫助,幫助我們放下。你心不要住就是放下,也就是我們平常講放下的意思,不住。所以我們清淨心雖然被無明煩惱塵垢所障礙,如果能夠如法的修行,也漸漸會恢復清淨的本性。清淨本性絲毫沒有減少,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絲毫沒有減少,依然會現前。我們再看:

  【六、凡發無上正等覺心之人,應令清淨本性現前。故曰『應生清淨心』。言下有回頭是岸意,其警人也深矣。】

  『凡發』,就是凡是發心,發心要成無上正等正覺,發這樣心的人,『應令』,要讓我們清淨的『本性現前』。所以說『應生清淨心』,應該恢復自性的清淨心。所以你發心要成無上正等正覺,你就要生清淨心。『言下有回頭是岸』的意思。「回頭是岸」,我們在佛門常常看到,在大陸有一些寺院,門口牆壁都有寫「回頭是岸」,或者牌匾。回頭是岸,回頭就是回歸自性,因為我們現在不認識自己,我們現在是迷失自性,不是喪失自性。我們自性沒有失去,是我們迷了,不知道、不認識,所以要回頭、回歸,皈依自性三寶。所以『警人也深』,就是警惕人。我們再看第七:

  【七、說一句『生清淨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

  我們先看這兩句。『說一句生清淨心』,『無異』就是如同,『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也就是說,你要發菩提心,要怎樣才是發菩提心?就是要『生清淨心」,那就是發菩提心。如果發菩提心,但是不生清淨心,這個就不是真正發菩提心。菩提是清淨的意思,覺悟、清淨。我們一般講覺正淨,我們老和尚常講自性三寶覺正淨。六祖給人家授三皈依,他不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皈依淨就是皈依自性清淨心,皈依自性三寶。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淨而已矣。】

  什麼叫『發菩提心』?『曰,一心清淨而已』,一句話就講清楚了。我們這個心它本來就清淨的,現在我們感覺很不清淨,感覺很不清淨是我們迷惑顛倒,我們迷惑顛倒的時候它還是清淨的。迷了,我們感覺不清淨,正在迷的當中它還是清淨的,就像鏡子一樣,照了很多東西,它還是乾乾淨淨的。這個在《圓覺經》也講得很清楚。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學般若的人要再去看其他的經典來做補助,像《圓覺經》、《楞伽經》、《楞嚴經》來補助。像《圓覺經》,它也是用一個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一個概念,從這個概念你再去深入那個真實相,也就是真實義。它用個比喻講,我們迷的時候,看到六道輪迴、十法界等等的,煩惱很多,一大堆。這就比喻什麼?我們人眼睛有病,看到怎麼有這麼多東西?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是因為眼睛有病,看有花出現;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他眼睛好了,花也就沒有了。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重要的就是要告訴我們,正當你眼病還沒有好,看到空中明明有花,但是這時候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沒有。病好了沒有,病沒有好的時候,它還是沒有,大家去體會這個意思。你在煩惱的時候,好像有種種這些東西,但是你覺悟的時候就沒有了,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

  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作夢的時候,明明有六道輪迴,大徹大悟了,沒有。正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事實真相是什麼?事實真相,它還是沒有。這個我們就用晚上睡覺的夢來比喻好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作夢,有好夢、有惡夢,有自己、有別人,夢境都不一樣,夢一醒過來,夢境沒有了,不存在了。我們正當在作夢的時候認為這個都是有,實際上正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還是沒有。大家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夢醒了,夢境沒有了,知道夢是假的,但是正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我們認為夢境是真的,實際上夢境還是假的,只是你沒有醒過來。所以清淨心在煩惱裡面,煩惱就好像夢境,無明大夢,我們的清淨心也沒有這些東西。

  所以六祖開悟,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是生清淨心了。神秀講「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勤拂拭,趕快擦,不要讓塵埃污染了。這對我們凡夫修行來講是需要的,我們要常常去擦,因為我們還在迷,所以必須要這麼修。真正大徹大悟了,知道自性本來就沒有受到污染,本來無物,哪裡去惹塵埃?它本來沒有,這就是《金剛經》要講的。所以「一心清淨」,一心這個義理很深,但是你體會到,也就覺得不深、不難了。但是要去體會這個是有一些困難,我們一般對一心這個概念並不清楚。我們念《彌陀經》,常常念「一心不亂」。我們現在講真話,一心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心,不是講別人的心,講我們自己這個心,我們這個心本來就不亂。講這個話,大概沒有人會同意,我們現在亂得很,煩惱一大堆,怎麼不亂?我們總是要趕快念,念到它不亂。如果現在給我們講你本來就沒有亂,那我們不會接受的,我現在明明亂得不得了,怎麼會說不亂?大家去參這個道理,看大家有沒有悟入?這個如果你悟了,你就很開心。所以「一心清淨而已」,一心,它本來就清淨的,我們這個心它本來就清淨的。六祖不是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現在塵埃是多得不得了,太多了,因為我們夢還沒醒。但是還沒醒的時候它還是沒有,不是說醒了以後才沒有、沒醒的時候有,不是的。好像《圓覺經》講,眼睛病了,看到空中有花,知道這是因為眼睛病了,眼睛好了,花就沒有了。但是你眼睛那個病還沒有好,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沒有,也是沒有。病好了沒有,你病沒有好它還是沒有,大家去體會這個道理,這是一心清淨。這是頓教,《金剛經》是頓教,叫你頓悟。你一頓悟,修行速度就不一樣,一般修三大阿僧祇劫,你一念就成佛,就頓悟了。我們再看下面:

  【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

  就不要去執著。如果我們真正覺悟了,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妄的,你自然就不會去執著了;還沒有覺悟,我們就慢慢放下,漸修(次第修)。次第修跟圓頓修可以同步,這個很妙,這跟世間教學不一樣。世間教學,幼稚園就是幼稚園,一年級就是一年級,二年級就是二年級,你幼稚園不能去念一年級的課,你小學生不能去念研究所的課。佛法,《華嚴經》講「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圓融就是圓頓,行布就是次第,次第修,一步一步修。你幼稚園可以讀研究所的,研究所也可以讀幼稚園的書,這就圓融了。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各人根器不一樣,有一些人很執著,他就是要次第。你上一百零一層的大樓,你給他說坐電梯很快就到了,他不相信,哪有那個道理?一定要爬樓梯,一階一階的爬。一階一階爬也會到,那叫次第。你爬到上面,要爬多久?你坐快速電梯,一下就到了。是不是這樣?執著漸次修(次第)的,他總說不可能沒有經過次第上去的,你沒有經過一樓、二樓,你怎麼可能到一百零一樓。大家想一想,坐快速電梯,他有沒有次第?他還是有經過,一樓、二樓、三樓,他還是有經過,所有的次第他都有經過,但是他快速。你爬樓梯是慢慢來,時間要很長,就這樣。所以你願意接受的就坐快速電梯,你快一點到;不願意接受,你慢慢爬也會到,爬久一點。所以佛叫我們不要執著,《華嚴》講得很圓滿,就是你次第修,也可以圓頓修,圓頓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頓。次第當中有圓頓,圓頓當中有次第,這就很妙了。你坐電梯不是都有次第嗎?頓就是快速。所以開圓見的人修一天,等於一般的修行人修一劫,這個關鍵在他的見解。所以佛法八正道第一個正見,但是同樣是正見,有圓滿跟不圓滿的,有偏有圓。開圓見是最可貴的,你修行就很省力,很快速。所以《金剛經》,江老居士判作圓頓教,他把它判作圓頓教。我們再看第八:

  【八、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夏蓮老淨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

  這個是講用功,我們功夫就是在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覺照』,也是要了解怎麼用功,『在起心動念處』。我們現在在起心動念處,叫我們用禪宗參禪的方法,可能我們大家還不會用。參話頭,你一起心一動念,塵勞就起來了,所以參話頭,不懂的人就參到話尾巴去了。就是你還沒有起心動念之前提起疑情,悟入就在那一念疑情。起心動念,禪宗參禪,江老居士在這個《講義》,這一方面也講了很多。用功就在起心動念,我們現在能用得上的就是善惡念,這是我們開始用功的時候,一般我們從這個地方切入比較有一個下手處,就是起一個惡念把它轉成淨念,這樣就是覺照。現在覺照我們念佛,不用參禪的方法,用念佛的方法,就是用淨土宗的方法,不用禪宗的方法,但是目的是一樣的。我們提不起這種覺照,我們總是心都在無明當中,因為無明是無始劫的習氣,總是在無明當中。我們念佛人心裡提起一句佛號,念佛就是覺照,這句佛號忘記,又迷了。

  修觀心,參禪的人就是要去觀照,他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好像貓要抓老鼠。我小時候看到貓抓老鼠,牠就蹲在那邊看,眼睛注視著老鼠的動作,看準了牠一下子就抓住了。所以你覺照,要觀照妄念,就像貓在抓老鼠一樣,時時刻刻你要提高警覺心;不然妄念起來,我們又迷了,又隨著它去了。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也藉一樁事情來比喻般若不可須臾離,就是般若的觀照不可以一下子沒有,一下沒有,無明煩惱賊就進來了。因為有一次他好像坐一個轎子,燈忽然熄掉了,然後就有小偷手伸進去轎子,看看他頭上有戴珠寶什麼的,就是要去偷東西,結果一摸什麼都沒有。所以他就用這樁事情來比喻般若智照不可以一下沒有,一下沒有就好像燈沒有了,小偷就趁這個機會手伸進來要偷東西。他藉這個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來形容比喻般若智照功夫不可以須臾間斷,間斷,無明煩惱就趁隙進來了。儒家他們用功夫也是這樣,儒家用功夫,道不可須臾離也。須臾,就是很短暫的離,這個不行。蓮池大師講,般若智照,不可須臾離也。須臾離,無明煩惱它一下子就跑進來,我們又跟著跑了。所以覺照就是在我們起心動念,目前我們可以下手的,就是我們可以發現的,我現在動了這個什麼念頭,念頭不對了,趕快念佛把它壓下去。

  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用到這種深的功夫,要先從淺的方面來下手,也就在起心動念,我們起善念,不要起惡念;我們念佛人就起一個淨念,不要去起惡念。但是我們現在要修還是從斷惡修善,這個是我們目前可以下手的地方。比如說我們遇到境界發脾氣了,動了瞋念,起心動念,生氣了;一生氣,我們貪瞋痴的念頭一起來,實在我們也無力招架,這個念頭很習慣、很強,我們往往就提不起佛念。因此我們老和尚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來補助,就是助行,幫助我們念佛的人改變心念,我們可以從這裡下手。現在聽聽《群書治要》,蔡老師講的,這個也幫助我們覺照的功夫,雖然這不是很深的功夫,但是目前對我們來講有受用。比如說你一個念頭能轉得過來,你就不生煩惱了,不然你在那邊氣得半死,都氣出病來了。貪瞋痴起來,我們現在就是在起心動念(起貪瞋痴慢這些念頭)這個地方用功,我們現在用的就是這樣的功夫。先從明理下手,道理明白了,你念頭轉得過來,你就有受用,轉不過來就很痛苦。如果再高一層次的覺照功夫,就是你不管起什麼念頭,你要觀照這個念頭從哪裡來的?怎麼有這個念頭?你去找,你也找不到;找不到就沒有,那是假的。這些大家也可以用。還有《太上感應篇彙編》前面講的,那都是在修起心動念。我們現在就是不懂得修,所以功夫不得力;明白了,實際上在這邊用功,功夫就得力了。所以「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覺照我們的起心動念。

  『微密用功,乃為切實。』我們現在如果不會用教下的方法、禪宗的方法,我們就用念佛的方法,就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念頭一起來就趕快換成佛念,把它換過來,這樣就對了。忘記念佛又迷了,你佛號提起來就覺了,念的時候就是覺悟,不念的時候就是迷惑。我們念佛人就用這個做一個標準,你提起佛號就是覺悟了,等一下忘記又迷了。發現迷了趕快再提起來,常常提起來,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慢慢功夫就會得力,這樣才是切實用功的地方。

  『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發大悲心」,大慈悲心,發這個心具體的表現就是「廣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具體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六度,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對外利益眾生,自利利他。「多讀大乘」,凡是大乘經典多多讀誦。『解慧增明,增長戒定』,「解慧」,就是說解悟。悟有解悟、有證悟,解悟,你真正悟入,理解了,再去修行,就能證悟。解慧,你能夠理解的智慧增長、明瞭了,就會「增長戒定」,來幫助我們持戒修定。所以多讀誦大乘,有這個幫助。

  所以過去,早年在新加坡,我們老和尚一些佛學答問,也有同修問到,我們師父上人提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部經一直念,念到開悟。有同修就提出一個問題說:師父你叫我們讀一部經,你老人家講那麼多經,現在我們是要一部,還是你講的那些都要聽聽?我們老和尚回答他說,沒有錯,你一部經一直念,念到心定智慧就開了,這可能要十年的功夫;如果你多讀誦大乘,多聽聞,幫助你解悟,你可以提前五年開悟。所以這些我們都要能夠圓融貫通,不要執著,也不能沒有一個範圍。不能亂聽亂修,雜亂無章,修到最後不曉得修什麼,那也不能成就。太執著,可能對我們開悟的時間會比較延長。所以這裡講多讀誦大乘,他沒有指定說哪一部經,大乘經典都可以。《地藏經》是大乘,《無量壽經》是大乘,《彌陀經》也是大乘,《金剛經》也是大乘,大乘經典很多,不是叫你全部都讀,個人你需要的主要幾部相關的就可以。這個也沒有一定,所以佛講無有定法。過去同修也常常有這種困惑,到底我們讀一部經就好,還是多部?我們老和尚是比較強調一部經用十年功夫,你會深入,你十年用在十部經就分散了,這也是有道理。但是各人的根器不一樣,有的人根器,他能老實,一部經能伏住他的妄想煩惱,老實人可以。你看東北劉素雲居士,她就一部《無量壽經》,她真的能這樣修,她有成就。

  過去有些同修提到這個問題,我也給他們補充說明,我說你能修一部當然最好,有一些人他可能要二部,或者三部,或者四部,五部、七部、八部不等,各人不一樣。我就用比喻,我們吃中藥,有的人他病很輕,他就一味藥,他可能一味甘草去泡開水喝,他的病就好了;有的要二味、三味、四味、五味,七味、八味,十幾味藥,或者幾十味藥,甚至要上一百多味藥。我就吃過一百多味的藥,熬三天三夜,七十二小時,熬出來真的像煉丹一樣。病情不一樣,所以那個藥就是醫生根據你的病情加減。你不能看別人,他一味藥就可以,你也跟他吃一味,他能好,你好不了,因為你比他嚴重。他老實,你不老實,不老實你要學老實也學不來,這就是各人根器不一樣。所以佛才要講那麼多經。

  所以有一些人可能要有一些補助,但是我們也是要分賓主。像《華嚴經》講主伴圓融,我以哪個為主,其他是伴。你不能沒有一個主修的,那你就雜亂無章,你就沒有頭緒了,你修到最後不曉得在修哪一個法門。我們現在淨宗學會提倡是《無量壽經》會集本,這是主修的經典,這是主,其他的經就是伴。你看我們現在《金剛經》是伴,伴是陪伴的、補助的。你以《金剛經》為主,其他的經都是伴;我們以《無量壽經》為主,《金剛經》是伴,《地藏經》也是伴。伴就是補充,就是來補充說明你主修的這部經典。《金剛經》也是補充《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講的「觀法如化,三昧常寂」,「觀法如化」四個字,就是一部《金剛經》,就是一部《大般若經》。不是講這四個字嗎?我們念《無量壽經》,念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我們懂嗎?不懂。不懂你要補充說明,以經解經,因為每部經總是受語言文字的限制,你對哪一句要多深入去了解,你要去找其他的經對這句講得比較詳細的來補充。你看黃念老用一百九十三種的經論註疏來註解《無量壽經》,這叫以經解經。《地藏經》也是解釋《無量壽經》的。

  其實每一部經都涵蓋一切經,《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一部經展開就一切經,濃縮起來就一部經。所以《地藏經》也是解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你看三十三到三十七這五品經,不都是《地藏經》講的嗎?《地藏經》是詳細的解說。所以凡是講到超薦、超度,《地藏經》它講得詳細。所以很多同修來問我,他的家人往生了,現在去哪裡了?我說你去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在哪裡?在《地藏經》。你照《地藏經》去修,地藏菩薩就帶你去看你家人現在在哪裡。你不讀《地藏經》,其他經典它沒有講到這一方面的,我們又沒有開悟,當然我們就不知道,所以你要用其他的經來補充說明。每一部經的經義,都涵蓋一切經的經義,都有,但是經典語言文字它畢竟受限,它不可能講那麼多,所以分做很多部經去講。這個我們也要明白。

  所以你看,有的人他一部《無量壽經》,有的人甚至他一部《彌陀經》就可以了,古大德有講《彌陀經》講兩百遍自在往生的。《彌陀經》就更簡單了,有的人一部《彌陀經》也沒有,你看鍋漏匠、海賢老和尚,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自在往生,他連一部經也不需要,就一句佛號。病最輕的,就老實人,一句佛號就夠了。我們一句佛號,我們壓不住煩惱。如果壓得住,的確一句佛號就可以了,成佛有餘。你壓不住,你就要有助修。念佛是正修,助修幫助你正修,幫助你正行,正助雙修,這樣來補助。所以斷惡修善這些統統是助行。所以信願行,行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念佛,助行就是其他經典、斷惡修善,包括《金剛經》都是助行。助行來幫助正行,正行又幫助助行,也是互相幫助的。正行你念佛,佛力加持業障消除,幫助我們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又幫助我們念佛功夫更深入,所以正助也是互助的,它是互助的。所以有的人他就一句佛號,有的人可能要多一些經典來補助解除他的疑惑。

  這些大乘經,我們老和尚講這麼多,我們還是入不進去。講了幾十年,你看整理出來的講記,大概比《大藏經》還多,我們有沒有開悟?沒有。所以我們師父看看,講了六十年,還沒開悟。後來發現沒基礎,沒有根,淨業三福第一福的根沒有。所以從孝親尊師學起,斷惡修善學起,提倡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包括後面的《群書治要》。所以你說《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是不是補充說明《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沒有這些道理在?怎麼會沒有?《無量壽經》也是教你孝順父母,具體要怎麼做,《弟子規》就一條一條列出來。你讀《無量壽經》,講這些原理原則,但具體那些細節怎麼做,怎麼樣孝養父母,生活當中怎麼去做,這就沒有說明。沒有說明,我們也不會,知道應該孝養父母,但是不知道怎麼做,要怎麼做才是孝?而且孝養父母有世間的孝、出世間的孝,道理我們也不懂,你要怎麼修、怎麼做?

  所以你看世間《孝經》,每一個人身分地位不同,盡孝都不一樣。學生去問,什麼叫孝?孔子回答也不一樣。孟懿子就去問孔子,怎麼叫孝?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樣就是孝。在生你依照禮來奉事父母,死了依照禮去辦葬禮。昨天上品蓮駱居士他介紹,帶我去看基隆的擁恆文創園區,那是墓園,做得很豪華、很大,像高爾夫球場一樣。老闆來接待,他說我們活人都是自己要享受,要住什麼豪宅,自己的父母死了,也要給他住豪宅。他說住豪宅,弄得真的不像墳墓,你去看,不像墳墓。後來我就跟他講,當然這是沒有錯,父母死了,「事死如生」,這儒家講的,奉事死去的父母、祖先,如同奉事在生一樣。所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因為葬有葬禮,現在人也不懂,以前棺木有一層的,也有兩層的棺槨,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辦葬禮。葬禮有它的禮節,禮是一個規矩,它分你的身分、地位來辦。祭祀,「祭之以禮」。每一年清明祭祖、冬至祭祖,祭之以禮。孟懿子問他,回答這個是孝。另外一個弟子問,怎麼叫孝?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就是憂慮兒女身體生病,孝子不會讓父母憂慮,但是如果他生病,他父母肯定要憂慮,會擔心。那就怎麼樣?你照顧好身體就是孝。你不要讓父母操心,這樣就是孝了。所以後來我們圖書館有一些出家眾,特別有些比較年輕的女眾出家,在家裡沒有做過家事,到道場,我們師父又要求什麼都要學,不會,都要麻煩父母。還有一個女眾,買個水桶,也叫她父母(年紀七老八十了)買來給她,買個水桶她都不會買。後來我就跟她們講,我們出家,不能在家裡奉事父母、照顧父母,但是起碼不要讓父母操心,讓他安心,那就是孝;你出家了,還要讓父母操心,那是不孝。這些道理都很多。

  所以多讀誦大乘就是幫助你智慧增長,戒定增長。這個也是因人而異,所以你不用那麼多,就一句佛號,當然最省事,但是如果我們不是那種根器,你只好要多一點來補助。好像你那個病,幾味藥不夠用,多加幾味才能治得了你的病。但是藥味也是彈性調整,你也不能死死的,我一定要這麼多,你病好些了,你可以減量,你還執著要那麼多,又吃出病來。所以這個也不容易,你自己要知道怎麼去修,怎麼去調整。佛有一個通號叫「調御丈夫」,從凡夫到成佛就調,御就是駕馭。我們修行過程當中都是要調的,你心遇到煩惱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你要怎麼去處理、怎麼去面對?要調心。所以佛叫調御丈夫。

  所以『夏蓮老淨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夏老是教人這樣。「持戒、念佛」,戒非常重要。我們老和尚講,持戒還是太高了。三皈五戒,都在第一福的上面,第二福。要有第一福的基礎,第一福是持戒的基礎,沒有第一福持戒沒有基礎。現在很多人持戒,持得一大堆煩惱,都是煩惱戒,那個戒你得不到定,也開不了智慧。受了戒不懂得戒,所以真正要持戒,要聽我們淨老和尚,要有這個基礎的三個根。所以一般在家人,他要求三個根;出家人,這三個根之外,再加一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出家人要加一個根。《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是出家人的弟子規,那個就是我們淨老和尚他定的戒,他沒有講太高,太高做不到。持戒,戒的精神就是斷惡修善,戒律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持戒。「念佛、看經論」,念佛、看經論也很重要,都是相輔相成的。念佛、看經論幫助持戒,持戒幫助念佛、看經論,互相幫助的。「察過去習毋自欺」,要檢察自己過去的煩惱習氣,不要自欺,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正是此意」。就是不要欺騙自己,人都是會騙自己,不是騙別人,是騙自己,都被自己煩惱妄想欺騙了,自己騙自己。所以我們要覺察,不要騙自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星期再繼續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