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佛不能離開觀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集)  2023/5/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9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經文,「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一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上次學習到第七條:

  【七、學佛當審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所謂「時」者,如南北朝時,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然不無取著文字相。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一條,就是學佛應當審查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就是眾生的程度。眾生(也就是這些聽眾)他的根機,他是什麼樣的根機,這個要審查。『時』就是講時代、時期,就是哪一個階段。所謂時節因緣,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時節因緣。這裡舉出南北朝,『北魏南梁』,「北魏」是北邊,當時沒有統一,也就是南北分治,沒有統一。北魏佛法也很興盛,像山西大同,那個時候都屬於北魏所管轄的,那個時候皇帝都信佛,所以帶動全國人民也都來信佛了。南梁更是有名,「南梁」就是南朝,梁就是梁武帝,梁武帝那個時代,梁武帝自己都講經說法。所以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大力弘揚佛法。『講席極盛』就是講經說法盛極一時,當時的聽眾很多。因為皇帝學佛帶動,所以下面文武百官,一直到人民,學佛的風氣就非常盛了,當時的講席我們也可想而知,聽眾當然就很踴躍,很多。但是『不無取著文字相』,就是執著在文字相上面,沒有依照文字起觀照、證實相,著在文字相。雖然講席這麼興盛,但是著相了,著相講經說法,修的還是人天福報。可以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就辦不到,因為沒有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你就不能破四相。著相修福能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達摩東來』,因為針對當時的毛病,所以達摩祖師來,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禪很直接的,直指人心。『正對時病』,就是正好對當時學佛著文字相這個毛病,所以達摩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不是說不要文字,就是不要去執著在文字相上面,這是對當時的病,那個時候人的病是這個病,用達摩祖師禪來對治這個病。「正對時病」,正對當時學佛人的通病,讓大家能夠不著相,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們今天晚上接下來學習第八條,在一百一十一頁,倒數第七行,從「八」這裡看起:

  【八、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一面懇切持名,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滿菩提願。現世修行,無逾此法。(此是江味農居士一生持修的心得。)】

  這是江老居士他一生修持的心得。他修持的宗旨就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就是教理、經教,宗就是般若,以般若做為修學的一個方法,法門他是修西方淨土。也就是說,他行門是念佛,但是在教觀方面,在教理,在觀照、觀行方面他是宗般若。所以「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修持《金剛般若》,他念佛,把這個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信願念佛,求生極樂。這是他一生修持的心得。

  這一條講『今則大都不明佛理』,「今」就是指我們現代。江老居士是民國初年的人,就是印光大師這個時代的人,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這個時代的人。在我們民國初年,佛法已經很衰了,「大都不明佛理」。大都不明佛理就是大多數,可以說絕大多數一般信佛的人、學佛的人,都不明白佛經的道理。我們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不明白;沒有學佛的人當然不用說了,他不明佛理,學了佛的人也都不明佛理,雖然有參加法會、拜懺等等的,但是對經教的道理不明白。所以在這個時代,『正當廣勸讀經』,「讀經」也包括聽經,讀經、聽經,但是讀經、聽經人數還是少。參加法會、辦活動種種的,人就很多很多,聽經的人就很少,讀經的也不多,雖然現在寺廟做法會還是有讀經,但是不明佛理。讀經,還要解其義,如果只有讀,不解其義,那經讀了它不起作用。為什麼?不明佛理,不明白經典在講什麼道理,佛教我們什麼,叫我們要怎麼樣修、要怎麼做,不明白。這裡「正當廣勸讀經」,讀經就有解義、聽經聞法、講經說法這個意思在裡面。所以讀經,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勸我們同修,一部經讀三千遍,在宣講《無量壽經》也勸同修讀三千遍。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其他經典也是一樣,像《地藏經》、《法華經》、《楞嚴經》,大部的經,一部能讀三千遍,一個基本數。讀經,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讀經你讀到很熟悉了就會有悟處,就會開悟。累積小悟就成大悟,累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讀個三千遍大概就能大徹大悟了。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當然是真的,一點不假。

  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他不會讀經,他是聽客人念《金剛經》他聽到了,站在那裡聽了一段,他大悟了。那個客人,讀《金剛經》的人沒悟,他站那邊聽了一下,他悟了。進去講給他聽,那個人很驚訝,我讀了這麼久都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怎麼會明白?只有聽他念了一段,還沒有念全部,所以這個客人很驚訝。他說這不是一般人,所以才幫助他去親近五祖,還出了錢替他安家,叫他趕快去參五祖。去見五祖,當面對話也沒多少。五祖說:你哪裡來的?從廣東新州來的。那個時侯,唐朝的時候,廣東、福建這邊還是沒有開發的地方,叫南蠻之地,文化水平很低的。五祖就問他:你跑到我這裡來要做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的。五祖聽了就說:你這個獦獠口氣很大。大概去親近五祖的人,還沒有人跟他講這個話,他說他來作佛。「獦獠」也就是現在講原住民,沒有文化的、偏遠地區的這些族群。六祖就回答他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人有南方人、有北方人,人不一樣,種族不一樣,但是佛性是一樣的,佛性是沒有分別的,每個人都一樣,都平等的。五祖聽到他的回答,這個獦獠根性大利,就不跟他講了。到廚房去做工,做了八個月也都沒有再見過面。有一天他去巡查各個部門,故意走到他那邊(碓房),他在舂米。用他的拐杖地上敲三下,給他暗示,他就知道了,五祖叫他晚上三更到他的方丈寮去。去了,果然門沒有關起來,他一推就進去了。五祖知道他根機成熟了,衣缽要傳給他,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當下就大徹大悟。他聽客人念《金剛經》是大悟,還沒有徹底;到了黃梅八個月之後,三更半夜五祖找他去,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他才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他就跟五祖講心得報告,講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講了五句,五祖知道他大徹大悟了,後面不用再講了,他全明白了,就把衣缽傳給他。

  我們看這個公案,就是說六祖他得衣缽的時候,一部《金剛經》也沒聽完,還是聽人家念的,他也不認識字,他也不會念,他都大徹大悟成佛了,何況你自己認識字,讀經又讀了三千遍,那大徹大悟怎麼不可能?當然可以!所以我們老和尚講這個一點都不誇張。關鍵問題在哪裡?關鍵你怎麼讀、你怎麼聽。為什麼五祖會下那麼多人,沒有一個開悟?包括神秀,跟他最久,而且地位最高的,都在講經說法了也沒開悟。為什麼這個南方來的獦獠,沒有開化的民族,這樣的人來他大徹大悟了,他得衣缽了?關鍵沒有別的,六祖心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聽經完全是至誠恭敬的在聽,沒有絲毫懷疑,當然就開悟。如果我們也能夠以至誠恭敬的心來讀經、來聽經,也肯定開悟。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至誠恭敬,讀經會開悟,聽經也會開悟,甚至你做任何事情都會開悟。關鍵在心態,有沒有至誠恭敬的心,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讀經,如果一面讀,一面分別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一面讀一面打妄想,當然就不會開悟。所以讀經恭恭敬敬的讀,不要分別,不要去想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不要刻意去想,你只要字不要讀錯、不要讀漏掉,至誠恭敬懇切去讀。有妄念,不要理會妄念,把心專注在讀經,這樣讀,妄念慢慢減少,智慧慢慢增長。因為你讀得清楚、讀得明白,沒有讀錯,至誠恭敬的讀,這樣讀就會消業障、會開智慧。讀經要這樣的態度來讀,所以不能一面讀一面分別。

  另外,有人讀經他的心態不對,他讀經是在跟人家比賽的,是向人家誇耀的。所以我們老和尚提倡讀經,每一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有的人很用功,有的人很懈怠。很用功的人,應該他會比較早開悟才對,為什麼也沒開悟,反而業障都增長了?因為他的心態不對,他跟人家比賽,你讀三千遍,我讀四千遍,我贏你,那這樣的心態怎麼會開悟?好勝心就起來了,貪瞋痴慢這些心都起來了。一面讀一面增長貪瞋痴慢,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障礙你的悟門,是這個問題。所以讀經是讀給自己聽的。過去有人聽我們老和尚講,讀經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在三十年前到三重佛學社去講《無量壽經》就有同修問我,他說我聽老和尚講,讀《無量壽經》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已經讀三千遍了,怎麼還沒開悟?他說不想讀了。我說沒開悟還要繼續讀,讀到開悟。這是親自遇到有人問我,去問我們師父的人那就更多了。有很多人去問:師父你說讀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們怎麼還沒開悟?我們都讀超過三千遍了,有的人甚至超過一萬遍了。當時我們師父上人又加以說明,說什麼叫開悟?他說讀經發現自己的毛病叫開悟,發現毛病之後把它改過來叫修行,這個就比較具體一點了。那什麼叫開悟?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毛病?如果讀了半天都是別人的毛病,自己一點毛病都沒有發現,那你怎麼會開悟?因為這些毛病就是障礙我們悟門的,你沒有把這個障礙排除掉,怎麼會開悟?所以要懺除業障,懺除業障就是改過,把過失改過來就開悟了。

  《六祖壇經》也是這麼講,六祖講「改過必生智慧」。這一句話,讀《壇經》的人往往就忽略了,沒有很注意這句話,好像這句話很平常,沒有什麼特別。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真的是大善知識,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在《淨語》裡面都給我們點出來,他說現在大部分讀《六祖壇經》的人,大家都重視六祖講的那一首偈。神秀作了一首偈,神秀那首偈沒有開悟,六祖這首偈開悟了。這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神秀的偈子就不一樣,神秀是有著相,「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但是神秀這首偈對我們一般人來講也是很重要,因為你還著相,你就是要時時勤拂拭,好像桌子要天天擦,不擦就髒了。這個也是前方便,雖然還沒有開悟,但是對一般人來講,它還是很重要。所以夏老講,「南能北秀未容偏」,不能偏。你只偏在「本來無一物」,但是你沒有到那個境界,你心裡的物多得不得了,不是本來無一物,你心裡的物很多,你就要時時勤拂拭;你真正大徹大悟了,那才能本來無一物。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念六祖開悟這首偈,大家津津樂道,大家很喜歡談這個,但是就很少人去注意「改過必生智慧」。這個如果沒有夏老點出來,我們大部分看《壇經》的人也都會忽略過去,不會很在意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好像很平常,其實平常就是最玄妙的地方。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的也沒錯,什麼叫開悟?發現你的過失叫開悟,你把過失改過來叫修行。你把過失改過來,那你肯定就開悟了,六祖不是講「改過必生智慧」嗎?自性的般若智慧它就現前了。

  所以這裡講「廣勸讀經」,我們也不能不多說一點,多說一點我們才得受用。所以後來我們老和尚又加註解,因為很多人的確都讀了三千遍,甚至超過三千遍,四千、五千、六千、一萬的都大有人在,這些都沒開悟,有的甚至還增長煩惱,那是什麼原因?這個也是江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他也苦口婆心的勸我們學佛的人要注意修觀。你的觀念沒改過來,你還是照你原來的煩惱習氣,怎麼會開悟?還是執著自己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老和尚後來又做一個解釋說,讀經要解其義。因為上上根,像六祖那樣的,他自己也不用讀經,就聽人家念一念,而且還不要念一部,聽個幾句他就開悟了。那上上根人,這樣的人非常稀有,大概在中國佛教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到我們現在也沒有發現再有一個六祖,這樣的人非常稀有,很少。上根的人就很難得了,何況上上根?上根的人就會比較多一點,經他讀了一千遍、三千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恭敬心去讀,他就會開悟。中下根除了讀經,還要聽講。佛對眾生示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什麼?因為上根少,上上根就更少,絕大多數的是中下根器。中下根性的人他業障重,習氣很重,疑問很多,如果你不講清楚、說明白,他不能斷疑,不能斷疑他就不能生信。所以讀經、講經、聽經,無非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就是這個目的。你疑斷掉,信心才生得起來;疑沒有斷掉,縱然信了不是真信,半信半疑。所以讀經,後來我們老和尚又講,「要解其義」,要了解經裡面講的義理。佛教我們怎麼修、教我們怎麼做、教我們怎麼存心,待人處事接物,我們能夠聽明白,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會開悟了。所以這裡講,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要廣勸大家來解這個義。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讀經不解義,你就不知道怎麼修行。江老居士講,你就不知道要怎麼去修觀;你不知道怎麼修觀,你的觀念是凡夫的知見,那個觀念你轉不過來,你改不過來,所以學佛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效果,原因都在這個地方。

  下面講,『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說現在這個時代,你不要提倡「不立文字」。現代人都不讀經、不聽經,不明理,只是參加法會、參加活動。大家可以去看,那個寺廟香火鼎盛的,人都很多,人山人海,你看看大家都去拜,有幾個人他明白佛理?包括那些寺廟的負責人。在家、出家真正明白佛理的人都不多,都很少,能夠一知半解都很難得了,何況一知半解都談不上。真正明白佛理,在這個時代也不容易。我們是有幸遇到我們淨老和尚,他講經講這麼多,長期講經,我們長期聽經薰修,我們才明白一點佛的道理。一般人他沒有這個因緣接觸到,或者接觸到不認識,當面錯過,這也大有人在。錯過,對佛理他肯定不明。現在外面講的很多,各式各樣,五花八門,那是不是真的佛的道理,我們也不知道。所以這個很不容易,我們遇到了,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這裡講,這個時代要勸人多讀經,還要勸人多聽經;如果有同參道友,大家有一定的時間在一起切磋琢磨那就更好,更能幫助我們提升。這是講時機,每一個時代不一樣,那你提倡的也就不相同了。

  下面講,『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提倡不立文字,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在我們這個時代能夠修福持戒,修福是眾善奉行,做好事;持戒是諸惡莫作,戒律的精神也就這兩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親近釋迦、彌陀怎麼親近?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三千多年了,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怎麼親近?天天讀經、聽經就是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此經」就指《金剛經》,依照《金剛經》的義理觀照自己的內心。「遣」就是排遣、遣散的意思;「遣其凡情」,我們凡夫的情執、情見給它排遣、給它掃蕩。一個觀照自心,一個懇切持名,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念佛人,大家都知道要懇切持名,所以念佛道場打佛七,常年念佛的道場現在也不少,在大陸、在台灣,在海外也有。念佛道場,有的人他的確也非常用功。念佛,過去我們老和尚提倡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念佛不睡覺的,就是分三區,放念佛機,繞佛、拜佛、靜坐念佛。過去有一些同修,固定每個月就一日一夜的念佛,甚至也有一些同修,在家、出家的,在中和那邊他們也有一個小道場(小念佛堂),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那就更嚴格了,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坐下來,你也不能拜佛,你只能用走的,這個叫般舟三昧。你累了,他就在旁邊拉一個繩子,就是身體這樣靠一下,穿著海青這樣靠一下,在那休息一下,休息好了繼續再走,走九十天,如果體力沒有相當好的撐不了。所以他們修般舟三昧,但是好像還沒得到三昧。一個法師,我也認識,以前我出家了,他是在家居士,以前常常在圖書館,後來他出家去修般舟三昧,修了很長一段時間,好像也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我們也就不能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你看他們這些人很用功,真的我都自嘆不如,我都沒有那麼用功過,我這個人很懈怠的,但是照理講,應該他們得到一心不亂,得到三昧了,怎麼沒有得到?有一些人他還出現反效果,那個時候我看了也是很納悶,怎麼會這樣?我上次也講過了,也是他們這一批同修,有一個住在桃園,他念佛三天三夜,他還可以去開車的,後來跳樓自殺了,我跌破眼鏡,怎麼會這樣?《無量壽經》他也讀了很多,我就想讀得再不好也不至於這樣,應該業障起碼消一點,怎麼沒消反而又增長了?我一直想不通。後來有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以前我們師父不是講過《金剛經講義》?再把它找出來看。以前我也是不太在意這方面,粗心大意這樣看過去也看不出什麼門道,現在碰到這些種種問題再去看,發現原來江老居士他們都是修行的過來人,問題在這裡面都講出來了,這個問題出在上面「觀照自心」那一句。你懇切持名沒錯,但是你有沒有觀照自心?

  觀照自心,要怎麼觀照?這個很重要。我講觀照自心,大家也搞不懂怎麼樣才叫觀照自心;我講比較淺白一點,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這樣大家比較好懂。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如果你用心用得不對,念佛不但得不到正面的效果,反面的效果倒出現了。心態不對,你沒有把錯誤的心態轉過來,照你原來的煩惱習氣念佛,念佛功夫是提升了,但是你的煩惱習氣也相對的提升了,就壓過你這個功夫了。也就是說,我們念佛這個功夫沒有去降伏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煩惱習氣照常發作。一面念佛功夫不斷提升,但是煩惱習氣也沒有把它降伏下去,讓它同步的提升,而且你念佛功夫愈高,煩惱習氣還比這個功夫更增長。我念三天,你才兩天,那什麼心態?我慢。貢高我慢的心在念佛,念的人他自己不知道,他以為自己功夫很了得,最後的結果那就不是經典上講的了。所以這個關鍵在觀照自心,你是什麼心,這一點很重要。要認識自己,我的什麼毛病比較嚴重,念佛是來對治我們這些毛病的,降伏我們這些煩惱的。如果一面念佛功夫提升,另外煩惱習氣也同步提升,而且超過我們念佛的功夫,當然結果就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不知道去觀照自心,不知道用懇切持名來降伏自己的習氣,「遣其凡情」,用心用得不對。這句我們要多講講。當然我就照字面上這樣解釋一下,帶過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我們真正要修行的人可能就沒有幫助了,真正要修行就要多了解一點這方面的道理,觀照自心。

  我們大家都讀《無量壽經》,我們這裡的佛堂也是常年讀誦《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修的因層次不一樣,上輩的、中輩的、下輩的。三輩往生,他們修行的功夫高下不同,有的人大持經戒,上輩;有的不能大持經戒,修福、修善,中輩;下輩,這個都做不到,但是他信願念佛。三輩有不同,但是有一段是相同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一句三輩都一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就是這裡講的觀照自心,觀照自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印度話叫「菩提」,翻譯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就是此地講的「觀照自心,遣其凡情」。你要遣其凡情(伏煩惱),發這樣的心來懇切念佛,跟佛心就相應了。不是嘴巴念念就是發菩提心了,不是這樣的,你是要觀照內心,你是不是有發菩提心?你現在是覺悟的心在念佛,還是迷惑顛倒的心在念佛?你發什麼心在念佛?

  所以清朝灌頂大師註解《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到後面他講了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念佛人下地獄。過去我們老和尚也很納悶,看到這一句,念佛念得再怎麼不好也不至於念到地獄去!不能往生西方,得個人天福報就很委屈了,怎麼念到地獄去了?那時候我們老和尚還剛學佛沒多久,當然對這個就不甚明白,就請問李老師,李老師說你這個問題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他說我不對你一個人講,到了晚上講經再對大眾講。那為什麼念佛念到地獄?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樣的心在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如果我們是發貪欲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瞋恚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愚痴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傲慢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家想一想,這個是不是也是發心?你發的什麼心?那這個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有一百種果報。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各人發的心還不一樣。標準是發菩提心,在《彌陀經》講信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願生西方、願成佛道、願度眾生,發菩提心。所以這個菩提心怎麼發,你沒有觀照自心,你怎麼知道到底是發什麼心在念佛?往往我們發了個煩惱心在念佛,自己還以為我是發菩提心,那就完全錯了。

  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是過來人的話,真的要觀照自心,回頭觀照觀照,我現在是什麼心在念佛?標準就是我們提起這句佛號,降伏我們的貪瞋痴慢。我們老和尚也講了很多,只是我們沒有深入去體會,其實那個就是觀照自心。起一個貪心,不對了,趕快換成阿彌陀佛,那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把這個貪心壓下去了;我們要生瞋恚心了,觀照不對了,瞋恚心要起來了,還沒有發作的時候趕快用佛號把它代替過來。你觀照到這個心剛剛萌起來的時候,那時候壓得下去、轉得過來;如果讓它發作,那控制不了了。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這些妄念起來,怕我們覺悟太慢,跟著它跑了。如果你覺悟得快,剛剛起來,發現不對了,趕快把它轉過來,用佛號把它壓下去,這樣念佛功夫才會得力。

  這個就是「觀照自心」跟「懇切持名」,觀照自心就是發菩提心,懇切持名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方面都不能缺少。所以懇切持名幫助我們觀照自心,觀照自心又幫助我們懇切持名,這個是互相幫助的。我們也懂得用功這個要領,我們的功夫才會得力;功夫得力,發願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我們做三時繫念,迴向偈常常在念「同生極樂國」,大家一起到極樂世界去。『滿菩提願。現世修行,無逾此法』,就是說現在這個時代修行,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好的,沒有超過這個方法的了。這是江老居士他一生修持的心得,我們要好好來體會。我們再看:

  【九、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五度皆是行門。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

  我們生長在這個末法時代,現在是亂世。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中國佛門裡面,在家出家出了不少高僧大德,這也是過去的時代很少的,我們這個時代出現了這些人。《無量壽經》一千多年沒有善本,只有一種註解,依照康僧鎧翻譯的那本,反而日本跟韓國的法師註的還比中國的法師多,就是沒有善本。翻譯的次數多,留下來的五種原譯本內容差別太大,如果你沒有讀五種原譯本,那這個意思不圓滿;要全部讀,真的不方便。宋朝王龍舒居士開始做會集,但是他只有看到四種原譯本,有一種他沒看到。他改了原來翻譯人的文字,這也是後來祖師大德不贊同的地方,你是會集,不是你翻譯的,你不能給人家的文字改了。到清朝有節校本,也是有瑕疵,也是不圓滿,所以還是沒有人讀。民國初年,夏老居士花了十年時間重新整理,五種原譯本做一個重新的校對,避免前人的過失,把它會集出來,真的會集非常圓滿,我們讀起來非常順口,大家讀得都很歡喜。你看一千多年,到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才看到,古時候的人沒看到。祖師大德,你看在家的江味農老居士、周止菴老居士、楊仁山老居士、夏蓮老居士,包括我們最近黃念祖老居士,這是在家的大德;出家的大德,印光祖師、諦閑老法師、倓虛法師、弘一大師、慈舟法師,這些出家的大德也非常多。出家在家都很多,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這些高僧大德,這也是很難得的一個因緣,古人沒有這個因緣。我們前面講「當審時機」,這個時代機緣不一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機緣可以說古人他們沒有的,這個非常特殊、非常殊勝。我們又遇到章嘉大師,密宗的大德,我們老和尚跟他學了三年的佛;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我們老和尚跟他學經教學了十年;最近的,我們淨老和尚這位大善知識,經講這麼多,那也是古人沒有的,沒有這樣的因緣。我們這一代是在末法,實在講,在末法是很特別的一個時節因緣,你看這麼多高僧大德都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我們得到學佛的這些經典資料,這麼充足豐富,這個是我們要珍惜,珍惜這個因緣,不能當面錯過,當面錯過就很可惜。

  這裡講『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大家不要想另外有一個般若,六度般若。般若也是一個假名,但是有沒有般若?有,你不能說沒有。般若就是在五度裡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以般若不是離開五度而另外有一個般若。其實這個五度都是行門,般若是講空,五度是有;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空不離有,有不離空,《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般若就不是偏空了。所以有人很怕去談般若,這個也是江老居士特別提出來,勸勉我們不要怕,應該要學。為什麼怕談般若?因為看到有一些人妄談般若,亂講,撥無因果,做種種不好的事情,大家就怕,以為學般若就學成他那個樣子。實際上你只要持戒修福,修般若就不會像他那個樣子,就不會落到偏空去了,空有不二。所以般若不是離開五度另外有一個般若,不是這樣,不能誤會。

  所以我們現在講《金剛經》,有很多同修,修淨土的,我們修淨土就好了,修《金剛經》幹什麼?好像跟我們淨土沒有關係。實在講,般若跟哪個法門都有關係,你看五度離開般若就如盲了,怎麼會沒有關係?所以黃念老他有講一個演講,也有出書,我們好像有印出來流通,《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金剛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其實《無量壽經》有沒有講空?有;《金剛經》有沒有講有?有。講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修福德,那不是有嗎?有當中有空,空當中有有,空有不二。如果你這樣看,那變成般若就是專門講空了,什麼都沒有了叫空,那就大錯特錯了,那個不是空的意思。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絕非偏空。所以修淨土的人也不要怕談般若,江老居士特別強調。我們修淨土還要修般若,好像跟我們這個法門不相干,其實我們聽江老居士這麼給我們分析,無論修任何法門都不能沒有般若,沒有般若那個五度就如盲。好像人四肢好好的,有手有腳,但是沒眼睛,沒眼睛你走路就很危險;有了般若就有眼睛了,你不會走錯路了。修行就好像手腳在走路、在行,般若就是眼睛,你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不能走。如果你沒眼睛,眼睛瞎了你怎麼走?叫盲修瞎練,修到最後都沒結果。所以第十條講:

  【十、五度為般若,不為般若蜜,即不能到彼岸。】

  你看這一條講得多清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那就不叫波羅蜜了,那個禪定是世間禪定,不能超越三界,因為著了相,著了相你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你要證得須陀洹(小乘的初果)、大乘圓教的初信位都不能著相,你才能超越。不著相就要有般若,你才能不著相,沒有般若你肯定著相,不是著空就是著有,不是著這裡就著那裡。所以般若幫助我們破相,不著相,我們修任何善事統統是波羅蜜,統統可以到彼岸,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能到彼岸;我們修淨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到彼岸了。「波羅蜜」就是翻譯成「彼岸到」,我們中國的文法叫「到彼岸」。

  可見得不能沒有般若,這個非常重要,也是我們多花一點時間來深入學習,這個是有需要的。而且這個我們要常常提醒,如果不提醒,我們就忘記了。我們對這個還很生疏,很容易忘記,所以常常提醒。我們大家在一起,有這個地方大家可以來共修、來共學,這也是佛力加持。大家在一起互相勉勵,依眾靠眾,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這個也很需要。如果你功夫成熟,你自己一個人修,那就沒問題;功夫還不成熟,依眾靠眾還是需要。特別不能盲修瞎練,有一些人他就想自己修,要去閉關,種種的。當然,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你有一個階段性的,要閉一個短期的關當然是可以,讓我們身心沉澱一下,這個也是有需要的,但是也要懂得怎麼修。也要知道這些都是階段性的,階段性的有長有短,各人的因緣、各人的根器也不一樣,也是要觀照自心,觀察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人總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一個根器,適合修什麼法門。我們現在選擇淨土法門,念佛大家平常也都有在念,無論念多念少,總之都有在修持名念佛。但是我們現在還很欠缺的就是「觀照自心,遣其凡情」,這個我們還很缺,我們一定要把它補助,這樣我們懇切持名,那這個功夫就會得力了。

  這段經文,講義節要一共十條,我們今天時間也到了,剛好學到這裡,第十條圓滿。下面要進入另外一段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