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觀慧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七集)  2024/8/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7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又是到了星期三,我們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的時間,大家能夠發心來學習先師淨老和尚節錄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的節要,這個因緣也非常殊勝、非常難得。我們上星期學習到經文: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我們經文學習到『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前面的經文,就是佛告訴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一天十二個小時,「日分」就是白天,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這十二個小時,每四個小時都是以恆河沙等身布施,那個身就不計其數了。每一天十二個小時,以這麼多的身命來布施,就是內財布施。布施的時間,「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百千萬億劫,這個時間更無法去計算了。就是每一天都是以這麼多的身來布施,布施時間無量百千萬億劫,以這個身體(身命)來布施,這個福德之大,沒有辦法去計算。布施一個身,那個福報、福德就已經很不得了了;以這麼多的身布施,實在是大得不得了,沒有辦法去計算。「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但是這麼多的身命布施,得到的福德,還不如聞《金剛經》能夠生起信心不逆的人。能夠聞《金剛經》生起信心不逆,福德超過那個無量百千億劫,每一天十二個小時,以恆河沙這樣多的身命來布施。這是什麼道理?什麼緣故?就是下面經文講,『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關鍵在「聞此經典,信心不逆」。聞,聽聞、見聞。『其福勝彼』,福德就超過那個每天十二個小時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而且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那麼長時間,超過!它的道理就是「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不逆就是不違,不違背。「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就是聞到這個經,知道沒有依照這個經來修行是不行的,這就是不違背佛在這個經的教導。「發起一一如法行之之大心」,這是信心不逆,就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其福勝彼」,其福就是後面那句經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這個福就是「果報不可思議,故非他福所可比擬」。因為能夠承擔如來的事業,也就是能夠延續佛種,能夠延續下去,那就不是布施那麼多身命的福可以相比的。經文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很細心去體會它的道理。這個就是「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下面說「持說更勝」,受持解說比前面這句經文講的,那就更為殊勝。「書寫」,我們上次也跟大家講過,就是流通經典。包括像我們老和尚講的經典,還有像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也印出來流通。《金剛經講義》,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華藏圖書館,早年就有印了,後來每個階段都有印。後來印的紙張我們就比較講求,用《聖經》紙來印,比較貴,但是保存的時間會比較長。印經流通就是屬於書寫,古代是書寫,我們現代是印經,包括錄音帶這些講解的。我記得大概也有十多年前,老爺酒店老闆的媳婦,老闆娘顏小姐,有一次她問我,她的婆婆躺在床上醫了十年,問我印什麼經給她婆婆消業障,迴向迴向?我就建議她印《金剛經講義》,發心一千冊,後面版權頁也印了迴向給她婆婆。這些都是屬於法施。布施供養此經,無論印經,或者流通錄音帶、錄影帶,包括現在電腦的軟件等等,這個屬於現在的書寫。受持就是「解行並進」,受持就是「不外離相布施」,布施不要著相,「利益一切眾生」,不著相。「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讀誦對我們解行很重要,因為讀誦不會忘記,每讀一遍就薰習一遍,讓我們這個解不斷的深入。因為不斷薰習,雖然不懂,你就一直讀一直讀,我們那個無明也會漸漸淡薄;無明漸漸淡薄,你智慧就不斷的往外透露,你對這個經義就愈來愈能夠深入的去理解。這增長勝行,讀誦增長勝行。

  「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解說就是勸人學習金剛般若。因為解說也是很重要,有很多人他不認識,他不知道,不知道這個經的重要。如果沒有人解說,的確這個法寶我們也是當面錯過。不認識,那就不知道要去學習,不知道這部經典在講什麼,對我們學佛、我們生活有什麼樣的一個啟示?這個沒有人解說,的確我們不知道。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特別是金剛般若,金剛般若不好講,沒有真正通達的善知識來給我們說明講解,我們自己看經文恐怕看不懂。說我不懂,那就不懂,也不做什麼評論,那也還好,反正就是不懂,也不造罪業。看了不懂,用自己的意思去解經的意思,往往錯誤百出,就曲解、誤解、錯解了,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常常提到一個台大教授,台大這位教授他說他看《金剛經》,他的結論就是這個《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好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倒來倒去。這個完全是外行,因為他沒有遇到善知識給他指導。或者遇到善知識,他不能接受,這個情況也是有,總覺得我都是一個大學教授了,我還會比你不懂嗎?如果你這樣的心態,肯定佛來了,我看他都不能接受,因為他自己以為他都懂了、他都知道,他理解的沒有錯,其實是大錯特錯!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沒有真正通達明瞭的善知識來給我們講解說明,實在講,你做到什麼教授,你是什麼博士,你也不會理解。而且如果你硬去解,就變成錯解、曲解、誤解,大有人在,自古以來就有,特別是讀書人,知識分子,錯解就更多了。那個不認識字的也還好,反正不認識字,我不懂。不懂,你就讀讀讀,你讀久了,縱然不解經義,你就這樣念,也是有功德,薰習的功德。

  「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這個經很深,因為這個經是深般若,大家要知道。小乘佛法是般若,那個般若比較淺,大乘的般若就深了,《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般若。般若是大小乘共同科目,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你要出離六道,出離十法界,沒有般若是辦不到的,你怎麼苦修,只能得到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所以般若是關鍵。一樣是這樣修,事相上沒有兩樣,關鍵就是有般若跟沒有般若,有般若,你就能超越世間;沒有般若,那就變成世間福報、人天福報。

  所以,「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這個讓聽的人明瞭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我們沒有聽先師淨老和尚的講解,他老人家的節要,我們沒有看到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實在講,以前我看《金剛經》,我也看了一頭霧水,不懂,真的不懂。看了《講義》之後,我們才懂得一點門道,知道它在講什麼。因為每一部經都有它的宗旨,它的旨趣。所以為人解說就是啟發他信解受持之心,啟發別人,他也能夠深信、能夠理解,然後進一步來受持,這樣才可以證實,他真的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就是我不學是不行的,沒有懷疑,就是接受佛的教誨,就是接受這個,發這個心的時候,「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所以你能夠承擔如來弘法的家業,佛種才不至於斷絕。沒有般若,佛種就斷了,縱然你像前面那樣,你身命布施,你沒有般若,佛種也沒有辦法延續下去。

  若對此經信心不逆,第一個就是要信心,信心不逆就是不違背,接受佛的教導,你才會進一步去書寫、受持、為人解說,才會進一步積極的這樣去弘揚,自行化他。如果能夠信心不逆,自然他就會受持解說,會廣為弘揚。佛法究竟的義理不明瞭,就是般若的義理如果不明瞭,佛種就有斷絕的情況。我們講紹隆佛種,怎麼去紹隆佛種?不是廟蓋得很大,信徒很多,出家眾很多,一個開悟的也沒有,那沒有佛種,那只有形式,沒有實質。這個當中關係就很大了,極其重大。所以信心不逆之人,就不是那個長劫苦行的人,他沒有信心所能夠相比的。佛用這樣來顯示你信受奉行這部經,它的不可思議功德。如果沒有用這樣的一個比較、校量,我們凡夫也體會不到。

  好,我們接著看第五,在一百四十二頁,《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六行第五條:

  【五、觀行二門,雖然並重,而以觀慧為主。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即明此義。】

  這個也是我們要留意的地方。『觀行』,「觀」是觀慧,「行」是修行,行門,我們在生活當中去實行。『觀行二門,雖然並重,而以觀慧為主。』這兩門,一個觀門、一個行門,這兩門雖然都重要,但是這兩門是以觀慧為主,觀慧就好像是主導,就是導航、主導。但是觀慧在哪裡見?『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不是離開行,另外一個觀慧,不是,觀慧就是在行當中。所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六度就是般若智慧,觀門。前面五度,第六度的般若不能離開前面五度,另外一個獨立的,不是,般若就是在那個五度當中。前面五度有了般若,才能稱為「波羅蜜」,才能到彼岸。如果沒有般若,那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就像那個菩薩以無量無邊的身布施,布施得再多,還是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因為著相,著了布施的相。五度有般若,才叫波羅蜜。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如果五度沒有般若,那就好像手腳好好的,但是沒眼睛,你能走路,也能做事,但是恐怕你走路就會走入歧途,走錯路了,走到危險的地方你不知道,你就掉下去了,這是講般若的重要。所以般若,觀慧為主,觀慧就是在你實行當中看到你的觀慧,不是離開前面五度另外去看一個觀慧,不是的。

  『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第一個是布施,講布施就涵蓋後面的四度,布施是為首的。「經中處處」,就是《金剛經》裡面很多地方都講到,你布施,但是不要住,無住就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關鍵就是住跟無住,我們凡夫修布施就是有住,就是住相,有了般若就能無住,我們布施就無住。布施,無住就是三輪體空,這個就稱性,跟自性就相應。我們現在布施,都是有住。我們現在布施,就是舉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布施有分內財、外財,外財就是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來布施,來幫助別人,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我們發心為眾生服務,做一些義務工作,有的叫志工、有的叫義工。像現在辦一些弘揚佛法這些事情,大家發心一起來,這個當中有外財、有內財,都有。內財就是要用到你的時間,還有你的精神、你的體力、你的腦力,你要付出這些,這個就是屬於內財布施。所以內財布施也是很多方面的,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命為大家做事。身命布施也就是說,我們為眾生服務,沒有考慮到自己這個身命,就是為大家服務、奉獻,也不怕累、也不怕苦,這個就是身命布施。

  其實布施,每一個人都有在修,修多修少,都有在修。我們跟菩薩不一樣,就是我們有住,住就是住相,著相。著相,我們修布施修得再大,像前面講,無量劫身命布施,得人天福報,那福報是很大,但不能超越,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定要般若,不然你再怎麼苦行,還是不能開悟,只能得福報,得很大的福報,這個叫著相布施。在歷史上著相布施,一個具體的代表就是梁武帝,他修的布施,歷代帝王都不如他。他是以國家的資源來建寺安僧,他自己也在講經說法,但是他著相,所以跟達摩祖師就不相應,他著相布施。所以梁武帝他的果報在哪裡?生天。你看他提倡不殺生,又吃素,是他提倡的,這是他的功德。但是他著相,因此他得到的就是生天的福報,到天道去享福,享天福,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所以無住,觀門是在行門裡面,我們要從行門裡面去見我們的觀慧。到底我們有沒有觀慧?就是我們在修布施的時候有沒有著相?著相就是我們做一些好事,唯恐天下不知,這就著相了。有的人還刻意要去宣揚,就是來宣傳宣傳,為自己打打知名度,這個都是著相。如果自己沒有這個心,別人給你宣傳,那是別人的事;你自己有這個念頭,那就是有住。我們自己要觀察自己這些起心動念,就在我們修布施的當中去看我們到底有沒有觀慧,如果沒有觀慧,我們要常常提起。有了觀慧,來修布施,才不會退。比如說,你來做義工也好,義工實在講,你要外財、內財,你要時間。或者你做任何事情,你在做家庭主婦,做一個公司行號的老闆等等,做員工,其實你有付出就是叫布施。但是不懂的人,他只是好像一個交易,我賺你多少錢,我得到報酬,他只是一個好像生意買賣。懂得佛法的人,沒有一樣不是在修六度,整個生活就是六度,六度就是我們整個生活。妳做個家庭主婦,那妳要不要做做家事?照顧家人,那妳要不要付出精神、體力、時間?那個就是布施。這樣舉一反三,你去推廣,哪一個不是在修布施?但是他不知道,就變成他只是一個好像交易而已。你懂得佛法,你做什麼行業都在修六度,沒有一個不是在修六度。《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各行各業、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是菩薩,菩薩的生活就是六度。菩薩的生活跟凡夫的生活不同的地方,就是菩薩他有般若,凡夫沒有,所以就很煩惱,迷惑、造業、受報。菩薩有般若,他過的日子就得到大解脫、大自在、大安樂。這個差別太大了,這個不是用形容、比喻可以比較的。

  所以無住我們要練習,我們現在布施多少錢也不要耿耿於懷;我哪一天布施了多少,我為道場做了什麼事情,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怕人家不知道,這個就住相了。住相,你修也有福報,但是你不能開智慧、不能斷煩惱。所以你說做一個義工,如果你有般若智慧,那你就是這五度都在修。你布施,我們舉出一個例子,無論你來做義工,或者家裡做事,或在公司行號做事,都一樣的,都是離不開這五度,都是布施,你要付出。你在公司上班,你要賺人家幾個錢,你就不用付出嗎?你當個老闆,你就不用付出嗎?都要的,大家都需要的,大家都在修布施。持戒,戒,狹義的、廣義的都有,有明文的戒條,還有沒有明文的戒條,我們所有的規則也都包括在戒裡面。比如說我們現在辦個活動,我們那一天義工培訓,老師要講解種種這些規則,大家怎麼來做、怎麼來配合、怎麼遵守,那就是戒。那不是戒嗎?你違背這些,你就亂了,你就不能操作。這些統統包括在持戒裡面,所以持戒它廣義、狹義統統包含。

  忍辱,你要有耐心,你要做一個事情,無論做什麼事情,你沒有耐心做不成。而且這個過程當中有順境逆境,也統統要忍,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心。你在做任何事情,都碰到很多狀況,你不忍就不行,不忍,我就不幹了,我走了,那事情就做不成了。你要有耐心去面對、去處理,這不就是忍辱嗎?所以忍辱,耐心處理種種的事情,都包括在忍辱裡面。忍辱除了說人家罵你、打你,你忍了,其他種種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忍,都要有耐心,遇到麻煩的事情,你要有耐心去處理,這是忍辱。你沒有忍耐,沒有耐心,你就做不下去。你有忍辱,你就會面對問題,去處理問題、去解決問題,這個當中就要有智慧。精進就是專精不雜,進步,求改進。任何事情,總是要求改進,我們辦個活動種種的,或者做個什麼事情,總是要不斷的求進步,勇往直前,不退轉。

  禪定,就是心要有定力。定的層次很多,我們不談盤腿打坐入定,那個也是要相當的功夫。這個禪定,廣義的來講,就是你心裡要有一些定力,這個定就是不動搖,也就是禁得起這些境界的考驗,考驗我們的定心,特別遇到一些種種突發性的事情,這個時候也是考驗我們一個定力,所以這個定是廣義的。狹義的來講,就是我們修禪定,那個禪定,層次也很多。禪定要修也不容易,那個心,定功要很深。像觀想念佛,那個要定功;你心不定,你觀想不起來。觀想念佛叫定善,那比較不容易。我們用持名念佛叫散善;散善,跑掉了又拉回來繼續念,那就比較容易下手。你要觀想、想像都不太容易,那要有定功,不然那個境界你觀不起來,心要細、要定。我們持名念佛有這個方便,叫散善,這個我們比較能做得到。

  所以五度當中有觀慧就是無住。無住,我們在生活當中慢慢練習,我們雖然一下達不到,但是我們要淡化。過去很在意,現在不那麼在意了,這就有進步,精進就有進步。到最後真的就無住,若無其事了,做什麼你也不放在心上。所以你修這個五度,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五度,你心能無住,就是你有觀慧在裡面;如果心還有住,觀慧要再加強。「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即明此義」,就說明這個。包括我們講經說法,也要無住。不然我講得很好,這個我常常聽人家講,讚歎悟道法師,你講得很好,但是都沒有人說我修得很好,大概我修得不好。講得很好,你修得不好還是不行。講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你講得很好,你要從你修行生活當中表現,才知道你有沒有那個觀慧,你有沒有做到?你做到了,那有觀慧。如果沒有做到,就是能說不能行。能說不能行,我們也讚歎,只要他說得不錯,有人聽到,他聽明白,他能行,對他也有幫助。講的人沒開悟,聽的人他開悟了,對人家有幫助,也有好處,我們也讚歎。所以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能說又能行,就是這裡講的觀行二門並重,能夠布施、能夠無住,那這是國寶級的。只會講,做不到,講的是沒錯,也可以當國師。聽他的,他做不到,你做到了,那你就青勝於藍,更勝於藍,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

  我們再看第六:

  【六、上來四次較顯經功,次次增勝。初次(三六節)】

  這三十六節就是淨老和尚把它標出來,在三十六節當中。我們這一節是第九十九節。

  【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其福勝一大千界寶施。以明其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條比較長。『上來四次較顯經功,次次增勝』,「較」是比較、校量,來顯示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功德的不可思議。透過這個校量來顯示出來,讓我們明白這部經的功德利益,進一步,我們才能信心不逆,才知道這個經的重要,才會去重視。「次次增勝」,每一次校量,一次比一次殊勝。『初次(三六節)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其福勝一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是在三十六節就有校量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不如那個一念生淨信的人。對《金剛經》生起一念淨信,勝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那個福超過,這個三十六節。

  『以明其趨向佛智』,以這個校量來說明你「趨向佛智」,開佛智慧,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就是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我們怎麼樣去承佛家業?就是你要趨向佛智,就是你要開啟你自己的自性般若智慧,那你才能夠去承傳佛的弘法家業。這就不是說你一個衣缽,一個形式,那是一個信物。如果你不是真正大徹大悟,那個衣缽給你也沒有用,你也不能去承傳,你也不能去弘揚。這第一次。

  【二次(五四節)開解文初。】

  這個在前面我們都學習過。

  【三次(七十節)開解文中。今第四次(九七節)。】

  『今』就是現在我們這一段經文,第九十七節。

  【說在深解義趣及自證之法後。明其既能信心不逆,便不必經長時之苦行,便能如我所證得者,而證得之。】

  可見得這個關鍵就是在般若智慧,你要證得佛如來的法身,證得這個境界,就是要般若智慧。如果能夠信心不逆,對這個金剛般若,你就不必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那麼長時間的苦行,不用修三大阿僧祇劫,要種種的身命布施,才能如佛所證得的這個無上菩提,你就不必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苦行,你也能證得佛的無上菩提,一樣。這個就是說明金剛般若它的殊勝,你就不必多修那些苦行了,不用那麼長時間去修了。這個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經是圓頓法。圓頓法,如果你能夠信心不逆,去接受,你必定會悟入,悟入之後,那你跟佛證得的是一樣的。你長劫苦行到最後,還是要證得這個;如果你現在遇到《金剛經》了,你信心不逆,那你不必要去浪費那些時間,你也很快能證得,這說明它的殊勝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再看第七:

  【七、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也。】

  這條講『長劫苦行之菩薩』,就是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菩薩有實教菩薩跟權教菩薩,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沒有破無明,但是他可能也斷了見思、塵沙,無明沒破,還在十法界,十法界的菩薩,不是一真法界的菩薩。『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如什麼法?如《金剛經》講的這些理論方法,如法如理來修學。『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開慧解」就是知道這個重要性,也知道這個關鍵,這是初步開慧解,已經認識到這個的重要了。過去不知道,不懂,沒有聽人家講,現在已經明白了,明白了就知道「非如此不可」,你沒有這樣修是不可以的。這個很關鍵,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把這個講得很透,我也是看了他的《講義》才明白。他說,發心修行的人不能說不多,真正用功,用苦行的,真正有道心的人有,也真有,還不少,但是修到最後退轉了,有的甚至業障現前去信外道了,這個也有。我們認識的就有,從以前圖書館看到現在,在家出家都有。有的退轉得太厲害,有的人修了一些福報,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前,迷了,迷在裡面;福報沒現前還不迷,福報一現前,迷了。特別講經說法,如果講得比較好,那名聞利養就來了。所以以前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警告,迷惑顛倒,最後你就很慘了。你怎麼能夠去通過這一關?這一關也不容易突破,多少人,多少的大法師,財色名利也突破不了。有的修到著魔發狂,變神經病的,這個也不少。退轉了,他修得枯燥無味,他沒有般若的觀慧就沒味道,念佛念不下去,不然你試看看。為什麼?他沒有觀慧在裡面,所以他枯燥無味;枯燥無味,念到最後就退心了,沒辦法再念了。所以過去新加坡居士林,我們老和尚提倡二十四小時念佛。這個過去我們在景美我也試驗過,剛開始念四字四音的,然後二十四小時念。剛開始還有幾個人來念,愈念愈少,念到最後,剩下念佛機在念,還有桌子椅子,人都跑光了。那些人為什麼跑光?他沒有嘗到法味,念得不是昏沉,就是掉舉,枯燥無味,念不下去。念不下去,就是他沒有觀慧,我看到江味農老居士這個講義,我才恍然大悟。所以江味農老居士講這個,我們要記住,他講的是真的。他說從宋朝以後,在中國佛教講觀門,只有禪門,禪宗還有在講。現在我看禪宗,有沒有在講都不知道了,在民國初年還有。其他的宗派就沒有再講般若了,因為般若不好講,怕人家誤會,乾脆不要講。不然就是淺談般若,講得很淺;講得很淺,你沒有深入,你得不到受用。或者怕談般若,乾脆不要講,都沒事。你講錯一個字就墮五百世野狐身,那也太恐怖了,不要講就沒事了,怕談,怕。另外一種人是妄談般若,他不懂以為懂,亂講,那個更麻煩。所以淺談般若、怕談般若、妄談般若,這種心態都是不對,不正確,不是佛教我們的。佛教我們要信心不逆,你不能怕,那你也不能亂講,也不能講淺,你要深談,你要深入,深入才能嘗到法味。《心經》不是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要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你不能怕。這個就是信心不逆,不然聽到《金剛經》,這個我不行,趕快跑,他就不能接受。

  「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就是你沒有修這個是不行的,知道這個重要性。『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因為他知道這個重要,所以能夠堅定他的決心來學習,來實行,不違背佛的教導。『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就是你初發心就如同已經成正覺了。這個括弧是先師淨老和尚把它加上去,『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這個跟這裡講初發心便成正覺,這是《華嚴經》講的話,同樣的一個道理。如果你發決定的願心求生淨土,現在「發決定願心」這幾個字,我們看了大家都懂,會念,甚至你也會講給人家聽,也會去勸人,但是自己有沒有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我看要打幾個問號。為什麼要這麼講?這是根據我個人一個體驗跟大家分享。過去我也覺得說我都發願了,但是生了三次大病,瀕臨死亡才知道,還不是我想像的那麼一回事情,你到生死關頭,你自己控制不了。你平常沒有感覺,講講大話是可以,你真正遇到生死交關,才會進一步去了解什麼叫發願。不然我自己以為我都發願了,天天在念,好像天天都在發願,其實口頭願,有口無心。

  這裡講「發決定願心」,這個字我們會念,但是你要深入去體會,什麼叫決定願心?決定就是不改變。什麼叫願?就一個字,「願」是什麼意思?願就願,我發了願,我願意去。真的嗎?所以我都常常問,真的嗎?要加上這個,是不是真的發願?什麼叫真的發願,我們有沒有搞清楚?我看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不要說在家人,出家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你沒有深入去體會,真的,你也搞不清楚。講很容易,講得天花亂墜,講得非常瀟灑,但是境界一來,一點都做不了主。這是真槍實彈,不是開玩笑的。沒有深入去體會,你這一生要解決這個生死問題,你對「願」這個字不能不搞清楚。糊裡糊塗的,願,我統統願,天天在念,不是,那是口頭願,你內心深處根本就沒有發願,這個願就厭離娑婆。發決定願心,這幾個字很容易念,但是不好懂。願,厭離娑婆,什麼叫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對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留戀,沒有貪戀。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留戀、那個也留戀,親情、名譽、地位、財產,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包括出家在家,學習佛法,講經說法,學習講經說法目的在哪裡?你參禪目的在哪裡?學教目的在哪裡?念佛目的在哪裡?這個願就是目的,志願,你的志願在哪裡?旨趣,方向目標在哪裡?所以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篇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看,常常提醒自己。他就講當時很多出家人,他去學戒律,他為什麼學戒律?他要當律師,戒行精嚴,當律師。精修戒律,他發心,發願當律師。去聽經,聽經教,他發心要當法師,講經說法,將來講了,聽眾很多,法緣殊勝,當法師。參禪幹什麼?當禪師。學密要當金剛上師,念佛想當祖師,很多人想當祖師。你修福,想得到權力地位,權勢。沒有說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這樣發心來學佛法,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你經講得再好,你參禪參到怎麼用功,念佛念幾天不睡覺,你在修福,做了多少好事,你持了多少咒,沒有想要解決生死大事,你的目標不是在這裡。

  我們這樣講,很多人會講,我真的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嘴巴在講,我也會,你內心深處根本不是要為這個事情。為什麼?你看前面講,觀行二門,觀慧要在實行中見。你生活當中,在這個當中去看,你有沒有觀慧?你有觀慧,那就不一樣。不是我們說一說就算了,我們要從自己內心深處去仔細反省,去檢點。我現在都是做深度的檢討,因為講給人家聽,先講給自己聽,先勸自己。所以「願」這個字要跟人家講清楚,不然這幾個字念一念,大家都會念,你也會講,你也會去勸人,但是自己是不是有發決定願心?沒有。願,厭離娑婆,這個信願叫慧行,就是觀慧。持名叫行行,信願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般若,《金剛經》講觀慧。行行,念佛,包括我們修六度,這些都是行。所以你對娑婆世界不留戀了嗎?都放得下了嗎?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我想大家聽經聽多了,大概也知道應該要放下,就是放不下,為什麼?因為你沒看破;為什麼沒有看破?你沒有觀慧,你沒有深般若,沒有深入,沒有深入去觀。

  我們要真正發願求生淨土,就是你對這個世界不留戀、不貪戀。要如何做到不留戀、不貪戀?《金剛經》就是給我們講這個的,看破放下的。哪一段哪一句,你真懂了,你放下就很自然,你深入了,自然就放下了。還是放不下,最後壓軸好戲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還是要觀,最後那個字「應」,應就是應當、應該,那是一個很強調的語氣。不是我們輕輕鬆鬆,「應作如是觀」,念完就沒有了,那觀什麼?應作如是觀,你要很作意的去觀。應作,「作」就是你要作意,你要作意去觀,心把它集中起來去觀世事如夢,要常常這樣觀。如果你這個觀行功夫得力,那你自然就放下,你就不會留戀,你願生西方那個心才生得起來。不然你說我很願意去西方,又不願意放下這個地方,又捨不得離開這裡,兩腳踩兩隻船,你說怎麼行?兩條都開了,就掉下去了,大家想是不是這樣?這是講真話。

  《金剛經》跟淨土是有密切關係的,所以黃念老講,「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般若是前導,我們歸宿就是淨土。那我們在修淨土,也需要般若來引導。所以「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這幾個字,我們要好好去深入。如果你不把它當一回事,我看這一生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是沒把握,我們說真話是這樣,你不重視這個,那還是沒把握。所以我們這個功夫還是要做,我們也必須要發心。如果你真信發願,求生淨土,佛你念得好不好都能往生,念的功夫比較深,品位高;功夫比較差,品位比較低,但是關鍵,你有沒有信願。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這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如果你沒有信願,信願不具足,縱然你這句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銅壁一樣,也無得生之理。因為你不願意,你沒有真正發願要往生,所以就不能感應佛來接引。但是你能夠念佛,當然有好處,不能往生,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得人天福報,來生能不能繼續修?因為人,福報一現前又迷了,你勸他來念佛,他不念了。現在你看社會上那些大富大貴的,有幾個人要來念佛?富貴學道難,都被富貴迷了,那就耽擱了。所以我們要求生淨土,這一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對《金剛經》這個方面我們也要重視,花一點時間來修學,幫助我們真正能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信願念佛,信願生不起來沒有別的,就是你沒看破、沒放下,觀行就是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這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如果你有發決定願心要求生淨土,『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這個也是真的。但是關鍵這兩句,這兩句不是我們一天到晚念願意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了,不是這樣,這個不能誤會。我們要好好來體會,深入,希望這一生大家都能真正往生西方,同生極樂國,才能夠去度眾生。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學習到這裡,下面這一節還有四條,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