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20/7/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13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七頁,《金剛經講義節要》第十七頁,我們從第一行:

  【五、請法】

  我們看經文: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面經文稱讚,「希有,世尊」,須菩提讚歎世尊非常的稀有。什麼事很稀有?就是「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護念諸菩薩、付囑諸菩薩,加上「善」。善,就是世尊每一天搭衣、持缽,從道場到舍衛大城次第乞食,回到本處,「飯食訖」,吃過飯,就是洗足,就敷座而坐了,每一天都是這樣的。這就是「世尊入城還園」,進入舍衛大城,回到祇樹給孤獨園,世尊就是祕密的給我們示現如如不動,示現住心如如不動。「以身作則」,這就是加持護念,就做給我們看。「食訖宴坐」,就是吃飯吃過了,那就打坐。我們叫做收心,把心收回來,放在一處,一念不生。這是「密示」,就是在示現給我們大家看的,降伏妄心,「令眾取法」。就是乞食跑了一天回來,吃過飯了,就要收心,這個心不要再往外跑了。就好像我們每一天到城裡來工作上班,那就是「乞食」,為了衣食。下班回到家裡,自己要找個時間,心靜一靜,心要收回來,要降伏這個妄心。我們念佛人就念佛,用念佛這個方法來降伏我們的妄心。這個妄心不要再向外攀緣,這就是佛示現給我們看的。所以佛他怎麼過日子?每一天都是過重複的日子,三餐都要吃飯。我們每個人每一天也都是一樣的,都是做這些重複的事情,為了衣食。所不同的,佛心它如如不動,清淨、自在、解脫;我們凡夫忙忙碌碌的,忙了一天還不夠,回來,這個心還是攀緣,心還是靜不下來、定不下來,還要胡思亂想,這樣就造業了。所以佛就示現給我們看,他沒有說話,但是就用身教來示範給我們看,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潛移默化。這個非常稀有被須菩提看出來,看出來,接著須菩提要『請法』。「請法」,請法的人就是當機者。佛講每一部經,都有主要的對象,那個主要對象就是當機的。在講經法會當中有很多是當機的,主要請法的人他是主要當機的,跟請法的人有同樣的問題,那也是當機的;其他不是當機,他就是旁聽的。

  這段經文,須菩提就請法,看到世尊這個示現就講,『世尊』。世出世間受人最尊敬的、最尊崇的,這個叫「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善」,就是有佛法善根的男子、女人,而且這個善不是小善是大善。發大乘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發小乘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了這個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語的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已經發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心,發這個心了,也就是說發心要成佛。就像我們常常念的四弘誓願,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那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發要成無上佛果這樣的一個心。發這樣的心的男子、女人,那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我們本經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有這個善根。

  發了心,『應云何住?』《金剛經》,下面這兩句,是主要問的重點。我發這個心,這個心怎麼安住?要住在什麼地方?妄念這麼多,『云何降伏』,要怎麼來降伏這些妄心?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大家共同的問題。同修常常提出這個問題,妄想這麼多怎麼辦?我心很不安,不能安住,我這個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整部《金剛經》,實在講,後面答得那麼多,就是在回答這兩句。如果以我們念佛法門來講,那是最簡單了,「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就住在阿彌陀佛上面。「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用佛號來降伏我們的妄心。這兩句,以我們念佛法門來講,就用念佛來安住我們的心,來降伏我們的妄心。

  《金剛經》它有理論、方法,也是有幫助我們念佛法門。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念佛就是要放下萬緣,我們能夠放下身心世界,你就住在一句佛號上就好了。怎麼降伏我們的妄念?就提起一句佛號,其他都放下,就降伏其心。這個我們大家都聽淨老和尚講過很多很多遍了,講了幾十年,重複的講,我們也聽得耳熟了,但是我們有沒有放下?答案,沒有。為什麼放不下?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放不下,因為我們沒看破。你真正看破這個世間的真相,放下,你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節錄《金剛經講義節要》,當時提倡《無量壽經》已經有好幾年了,大家讀這部經也讀了很多,讀經的風氣已經帶動了,但是沒開悟。為什麼沒開悟?因為沒有看破放下。所以後來再節錄《金剛經講義》來補充說明《無量壽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這部經主要是幫助我們看破的,你真正看破了,放下是很自然的,自然就放下。我們能放下萬緣,念佛功夫就得力,真的是若一日到若七日就一心不亂。現在我們打了幾十個佛七,甚至幾百個佛七,心還亂糟糟的,為什麼?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沒放下,沒放下是因為沒真正看破。因此我們還沒有真正放下,這部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就是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我們看下面《講義節要》:

  【一、大論云、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發心菩提—十信。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明心菩提—初地至七地。出到菩提—八地至十地。無上菩提—如來果位。正等正覺屬因。無上屬果。】

  『大論』是指《大智度論》。根據《大智度論》講,從因到果,『有五種菩提』。「五種菩提」,前面四種是屬於因,第五種是果。前面四種是屬於『正等正覺』,『無上』是佛果。所以從初發心到無上佛果,這個過程有五種菩提,這個因果都是相應的。我們再看第二:

  【二、問意有三:(一)凡為菩薩,須發『菩提心』,故先問。(二)初發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三)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再問『降伏』。】

  『問』就是請問,須菩提請問世尊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凡為菩薩』,你發心要做為一個菩薩,『須發菩提心』,所以要『先問』。要發菩提心,我們凡夫就可以發這個心。很多人去受菩薩戒,發願要行菩薩道、修菩薩行,要作菩薩。所以我們同修當中常常彼此稱呼菩薩,這個也就是鼓勵要發心,要發心作菩薩。發心作菩薩,你發菩提心,你發心要作菩薩,就是發菩提心了。第二個,『初發心』,就是我們剛剛發心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初發心。我們凡夫是初發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我們初發心,我們每一個同修也都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沒有辦法像佛那樣「隨緣安住」。我們這個心沒有辦法安住,不能像佛那樣安住。所以先問發心。發了心,怎麼辦?要怎麼住?我們這個心住在哪裡?就是這個心安住在哪裡。

  第三,『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我們這個妄念,你不要刻意去起妄念,它自己會跑出來。特別我們在念經、念佛的時候,我們沒有念經、念咒、念佛,好像感覺沒什麼妄念;心靜下來,念經、念咒、念佛,發現妄念一大堆。有時候好像愈念愈多,沒念還好。所以過去有很多同修問我們淨老和尚說,我沒念佛好像都沒有妄念,現在一念佛,心要靜下來念佛,亂七八糟的妄念怎麼那麼多?就是這裡講的「妄心數起」,數就是很頻繁的,它一直起來,你也控制不住。有一些同修以為好像念佛才妄念這麼多,沒念佛就沒有妄念。實際上不是,是念佛的時候你才發現妄念這麼多;沒念佛,你妄念很多,你沒發現。就好像我們地上的灰塵很多,你沒有拿掃把去掃,感覺好像也沒什麼灰塵;結果掃把一掃灰塵揚起來,才發現灰塵原來這麼多。我們念佛就好像掃把在掃灰塵一樣,一掃才發現這麼多。所以不是因為念佛才有那麼多妄念,本來就那麼多,沒念佛沒發現,念了佛才發現。所以這個情況很正常,大家也不要怕,怎麼辦?就一直念下去。《金剛經》,佛也是給我們講,怎麼降伏其心?所以這裡須菩提問有三方面的意思,第一個,要作菩薩,必須要發菩提心;發了心,心要安住在哪裡;妄念這麼多,怎麼降伏這些妄念,問這三方面的問題。一部《金剛經》其實就是解答這一段,後面講那麼多,就是解答這一段。我們再看第三:

  【三、得人身聞佛法,必要發大心,方能修大行而得大果。】

  在佛門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到人身又聞到佛法,必須要『發大心』。我們遇到的是大乘佛法,所以必須發大乘心。你必須要先發大乘心,才能『修大行』而得到『大果』。我們再看第十八頁,從第四段這一段看起:

  【四、善財每遇善友皆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

  這是在《講義》裡面節錄這一段《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每參訪一位『善友』,就是善知識,他都會講這句話說,『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發這個心,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發這個心了,而不知道如何來『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每遇到一位善友,都是問這句話。從這句話就知道,『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所以發了這個大心,你沒有修大行,那也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發了心接下來就是要行。就像我們念佛法門,你看三資糧,信願行。下面講,『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怎麼修大行?發了這個心,怎麼修大行?就是「住」跟「降」,就是安住跟降伏。這個正是修行「切實下手處」,就是修大行的切實下手處。一個心安住,一個降伏妄心,這個就是修大行下手的地方。我們再看下面:

  【六、如來讚許。讚印】

  『如來讚許』,就是如來讚歎、允許。讚歎也是印證。請看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我們看《節要》:

  【一、二『善哉』,一讚他大智能見,二讚他大悲代問。】

  這個地方講了兩句,『善哉善哉』,這在大乘經我們也常看到,這是讚歎詞。第一個「善哉」,是讚歎須菩提『他大智能見』。佛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示現金剛般若,把金剛般若統統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處事接物全盤托出,就是表演、示範。所以金剛般若在哪裡?就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每天大家都要穿衣、都要吃飯,也都要睡覺,很平常。所以在禪門(就是禪宗)有一句話,「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就是從佛這個示現來的,因為佛他示現金剛般若在平常生活當中。所以道在哪裡?就在平常生活當中。所以平常心是道,你離開日常生活,離開平常這個生活,你到哪裡去找道?所以最玄妙的地方,就是在最平常的地方。如果你離開這個平常的生活,你要去找一個玄妙,那愈找就愈不妙了。這是佛示現給我們看的。所以我們每一天過同樣的生活,有的人活得不耐煩,過得膩了,每一天好像都做重複的事情,生煩惱,人生枯燥無味,這是十足的凡夫。所以不學佛,甚至不學中華傳統文化,實在講,那個人生(你仔細去看)都沒有真正的意義跟價值。特別現在人只知道賺錢,錢賺到了,你快樂嗎?你心裡都沒煩惱嗎?你做了大官,你得到地位了,你有安全感嗎?得到又怕失去,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富而不樂,貴而不安,這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嗎?實在講不是。真正的人生價值,就是心沒有煩惱、憂慮、牽掛,沒有得失心。清淨、自在、解脫,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有錢。沒有錢的人,甚至窮到像顏回那樣,釋迦牟尼佛他是最窮的,吃飯都要向人家要飯,不是最窮的嗎?比顏回還窮,三衣一缽,樹下一宿。佛快樂不快樂?佛是最快樂的,世出世間他是最快樂的。那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才是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

  這裡讚歎須菩提,第一個讚歎「他大智能見」,他有大智慧,佛在這麼平常生活當中示現金剛般若,他見到了。沒有大智慧,一般人看不出來,須菩提看出來了。第二,讚歎『他大悲代問』。他知道了,他自己知道了,但是別人不知道,不知道他就不會去請問佛。就好像早年淨老和尚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這個講座當中有一堂課是「佛學問答」。以前我在家就去參加過,我去旁聽。說大家有問題可以提出來,有幾次好像那些學生都沒問題。那是不是真的沒有問題?問題很多,他不知道怎麼問,不是沒問題。他不會問,他不知道怎麼問,不知道從哪裡問起。後來我們老和尚說,你們比較老的同學,你們可以代替新的同學問。因為老的同學他們懂得比較多,他們也知道一般的問題是什麼,其實他們都知道了;新的同學不知道,也不知道怎麼問。所以就代替眾生來問,這個問不是自己不明白而問,而是利樂有情問,就是要為了利益眾生這樣來問的。不是他不懂,他懂,但是別人不懂,與會大眾大多數人不懂。所以他這麼一問,佛來回答,那些不懂的也懂了。這個就是「大悲代問」,慈悲心,不是為自己,為大家。就像《無量壽經》,那也不是阿難不懂,他懂,裝得不懂來問,所以佛就回答他的問題。佛說你這麼一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那個福報超過太多太多,甚至無法比喻。為什麼?他這麼一問,六道眾生,連蜎飛蠕動都得度了,你說他這麼一問那個功德多大!對眾生,實在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所以這類屬於大悲代問,就是利樂有情問,不是自己不懂。須菩提他懂了,他不懂,他怎麼會看出來,他怎麼會去問?所以這兩個善哉,第一個,佛讚歎他大智能見,他有大智慧,被他看出來;他有大慈悲心,所以代替眾生來請問。我們看第二:

  【二、善現所見,世尊欲令眾生於其著衣持缽、去來動靜、日用平常生活中,領取護念付囑之意。】

  『善現』就是須菩提,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他出生的時候,他們家的金銀財寶統統不見了,空了,過了七天又恢復了,所以叫「善現」,他是示現空。善財就是示現有,善財出生財寶很多,很豐富。須菩提一出世,他家裡本來錢很多,現在突然沒有了,空空的,後來七天之後又恢復了,所以叫善現。所以善現就是須菩提,翻成中文善現的意思。須菩提所見的,他看到世尊的這些示現,『世尊欲令眾生於其著衣持缽、去來動靜、日用平常生活中』去領受,就是『領取護念付囑之意』。所以佛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用身教表演給我們看。所以像須菩提這樣的根機,他看他就開悟了,開悟,代眾生問,代大家來請問。『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第七:

  【七、許說。總示。誡聽標宗】

  允許要為他說。下面的經文是『總示』,總的開示。『誡』,是勸誡聽法,標示宗旨。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一、『諦』,真實正確。不貢高,不卑下,虛心領受。】

  『諦聽』兩個字,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這兩個字,佛還沒有講就先提醒,你們要「諦聽諦聽」。『諦』是真實正確的。要用什麼心態來聽經?就是『不貢高,不卑下,虛心領受』。「貢高」是我慢,「卑下」也是我慢。貢高,有些人他研究了一些佛法,也懂了不少,覺得自己對佛法了解很多,我慢心起來了。貢高我慢的心起來,好像他懂了不少,研究很多經論,所以他來聽講他就不虛心,以為我懂得比你多。我們要知道,人一旦傲慢心起來,他就沒有恭敬心,真的,佛法他就沒辦法聽進去。卑下也是慢,叫卑慢,叫卑下慢;貢高就是貢高我慢,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卑下,就是聽了經高推聖境,那個我做不到,我是凡夫,我業障這麼重,怎麼發菩提心?我人都做不好。學講經也是一樣,過去我們老和尚到台中求學,李老師看他還很年輕,頭腦也不錯,知識分子,勸他學講經。他說不敢想,我們沒有那個學問,也不知道怎麼講。李老師他有善巧方便,他沒有一直勉強,說那你先來聽聽,有些同學他們在練習講經的情況,你先來看看。結果,第一次去聽,去聽一個林看治老菩薩,六十幾歲了,國民小學沒有畢業,她在講經,而且國語都不太會講。我們老和尚當時他還是在家的身分,看到這樣,他信心大增。六十幾歲的老菩薩,國民學校沒有畢業,她都能上台去講,講得還不錯,就把他的信心啟發出來了。他如果沒有看到那個老菩薩,他還真不敢。這就是卑下慢,好像我們不行,人家太厲害!你學問那麼高,我也沒有讀什麼書,這叫卑下慢。

  所以你不能貢高我慢,也不能卑下慢。為什麼不能貢高我慢?你多高?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都跟佛有同等的智慧德能,你有什麼好貢高的?大家都有。你貢高心就不會生起來,大家都有。所以有一些同學不敢學講經說,人家太厲害了。我說他是佛,你也是佛,佛在經上不是講得很清楚嗎?人人都有佛性。你又沒有比他少一點,有什麼不行的。你不發心,就不行;如果真正發心,每一個人都行,沒有一個不行。所以不能卑下,也不能貢高,因為都平等,你有什麼好卑下、有什麼好貢高的?人人都有佛性。所以現在人講這個平等、那個平等,男女平等還不夠,現在還要女男平等,那本來就平等。你不學佛分別執著,你要怎麼平等也平等不了。因為你的心不平等,你怎麼會平等?所以你不貢高、不卑下,這樣的心態虛心領受來聽經,才能聽到佛的真實義。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要用這樣的心態來聽經聞法,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來的真實義。如果你貢高我慢,還是卑下慢,佛法就入不進去。所以佛就先講「諦聽諦聽」,你要這樣的心態來聽才要給你講,不然給你講沒有用,給你講等於講閒言語,對你沒幫助。你諦聽,那對你真有幫助。

  【二、看經聞法,必須拋開一切知見。以一心對境,方能契入。】

  『看經』,是自己看經,或者看註解。『聞法』是聽經,聽聞。『必須拋開一切知見』,就是自己不要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先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下。先聽聽佛怎麼講,不然你自己心裡有個東西在那邊擋住了,我認為怎麼樣。你自己一個知見擋在那裡,佛怎麼講你也聽不進去,也得不到受用。所以必須把自己一切知見先拋開,先放下,『以一心對境』,這樣『方能契入』。這是我們「看經聞法」的態度,必須要這樣的態度。

  【三、二『如是』,剋指上文善護念、善付囑二句。有現前指點、當下即是之義。】

  這段經文有兩個『如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兩個如是。這兩個「如是」,『剋指上文善護念、善付囑二句』。就是指上面這段經文「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對著這兩句的。怎麼善護念諸菩薩?就是「應如是住」;怎麼善付囑諸菩薩?「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對照這兩句。『有現前指點、當下即是之義。』就是現前指點、當下就是了,如是就當下就是了。

  【四、佛之示現,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都在穿衣吃飯上顯示無遺。於此體會得,念佛必定見佛。】

  『佛之示現』,佛的示現,『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我們凡夫都執著法相,不執著法相,他就執著非法相。法相是一切萬法這些相,我們執著有這個相;佛說無法相,我們又去執著一個沒有法相。我們凡夫的毛病就是出在執著上面,不是執著法相,那就執著非法相,必定要執著一個。實際上就是說我相、法相、非法相都不執著,二邊不著,二邊俱遣。這也是《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法相,空是非法相。不執著色,也不執著空,因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都一樣。所以你只要不執著,那就對了,一執著就不對了。不執著,怎麼講都對,你說法相也對,說非法相也對;你一執著,怎麼講都不對。我們凡夫問題就出在分別執著,這個我們比較不好懂。實在講佛法非難非易,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難在信。所以《彌陀經》講難信之法。佛法真的就是像國父講的知難行易,你要認知(你要認識知道)比較難。你真正認識知道了,行就很容易。

  你看,佛在哪裡修行?每天穿衣吃飯就是修行。以前禪宗的大德講,修什麼?「飢來吃飯,睏來眠」。這個誰不會?飢是肚子餓了,我們就吃飯;你累了想睡覺,那你就睡覺,這就叫修行。你看,佛他也是「飢來吃飯,睏來眠」,我們凡夫不也是這樣嗎?我們要穿衣吃飯,佛也是要穿衣吃飯,他也沒有示現他都不用吃、不用睡了,示現跟我們一樣。這就說明修行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去修。所以我們常常生活當中遇到一些問題,真的生煩惱,我走了,不願看到,離開這些環境,到山上去躲起來。問題有沒有解決?還是沒解決。關鍵就是我們這個心沒有轉過來,心沒有轉過來,你走到哪裡還是一樣。所以蕅益祖師講,「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有智慧的人知道轉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態轉過來就得解脫了,當下就得解脫了;心轉不過來,你去換一個環境,換來換去還是一樣,因為你這個心走到哪裡都跟著你。所以「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關鍵都是我們自己心理的問題。現在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弟子規》、學習《感應篇》、學習《十善業道》、學習《群書治要》,都是幫助我們改變心理,把那個錯誤的想法、說法、做法改過來,那才是真正修行,就在生活當中去修。

  所以佛示現給我們看,就是「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都不著,不著有也不著空。所謂真空妙有,就能達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性德,每一個人都有,現在就是被無明妄念障礙住,大家跟佛都一樣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性德,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裡沒有寫念佛,我們老和尚他寫的都有念佛),這是修德。性德要從修德才能顯露出來,所以性修不二。我們的性德要怎麼顯露?就是從看破、放下,這兩句是重點。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當初學佛遇到章嘉大師,他請教章嘉大師,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很快能夠入得進去?章嘉大師就給他講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後來又請問,從哪裡下手?從布施下手。從凡夫到成佛,修什麼?就修個看破放下。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又幫助看破。所以修關鍵就在看破放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我們真正看破放下了,必然自在、隨緣,念佛功夫就得力。沒有真正看破放下,我們就不自在,也不能隨緣。隨緣是心不攀緣,心沒有煩惱,才是隨緣。我們煩惱一大堆,那不是隨緣,那是隨順我們的煩惱、隨順我們的習氣,不是隨緣。真正隨緣不是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不叫隨緣。所以下面講,『都在穿衣吃飯上顯示無遺』。你看這些都是在平常生活當中「顯示無遺」,沒有一樣漏掉,圓圓滿滿的顯露出來,表現出來。『於此體會得,念佛必定見佛。』在這個當中,你真正能體會到這個真實義,我們念佛也必定見佛,這個對我們念佛是很大的幫助。我們再看下面,在第十九頁倒數第二行:

  【八、契旨請詳】

  『契』是契入。契入佛講的宗旨,再請佛詳細的來跟大家解說。請看經文: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我們再翻到第二十頁。第一:

  【一、『唯』,是住降之理,徹底明瞭。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故代為啟請。】

  『唯』,『唯然』這個「唯」字『是住降之理』,「理」是道理。問佛,「云何住」,發了無上菩提心,這個心要怎麼安住?安住在哪裡?妄心這麼多,怎麼降伏?須菩提對住降的道理,『徹底明瞭』,他徹底明瞭了。「徹底明瞭」,在禪門講,就是大徹大悟。『然如來護念付囑,他尚未見』,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須菩提看出來了,他明白了,他大徹大悟了;但是我們不知道,當時也有很多大眾不知道。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代為啟請』。代替,為了不明白的這些大眾來啟請佛開示。我們看第二:

  【二、『願、樂、欲、聞』四字,後後深於前前。義甚深廣,應知。】

  這四個字,後面就比前面深,每一個字『後後深於前前』。這個意義很深廣,我們應該要知道。『願』是願望;『樂』是好樂,就是喜好;『欲』是需求;『聞』,就是最深的,反聞聞自性,跟前面「如是我聞」那個聞,同樣的一個意思。所以「後後深於前前」。如果沒有「願、樂、欲、聞」,佛講了也不得受用。所以必須具備願、樂、欲、聞,你有這個願望想要明白這些道理;也很喜歡、很樂意的,這就是我們講好學,在儒家也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欲是需求,他有渴仰之心,很期待的,希望求得這個大法,這樣的心態來聽聞。所以這個意義也很深廣,我們應當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再看第三:

  【三、人人本具如如不動之自性。無明為障,致妄心生滅不停。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返聞聞自性,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

  『人人』,每一個人,本來都具足『如如不動之自性』。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現在為什麼動得這麼厲害?因為有『無明為障』,有無明來障礙我們的自性,致使我們『妄心生滅不停』。我們「妄心生滅」,剎那生滅,都不停止的。「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所以我們妄心的根源就是無明。無明是動相,自性是如如不動,就是在我們現在生滅不停這種動相當中,你去觀這個當中有個如如不動的自性。如如不動,那是真心,那是真的;妄動是妄心,那是虛妄的。但是妄心從哪裡產生?也是從真心裡面,迷了,不覺起了妄。好像大海起了波浪,波浪就像妄心,起伏很大,大風大浪。大風大浪,那是不是海水?是海水。風沒有了,浪平了,它又回歸到海水。所以大風大浪比喻作無明,我們無明一動,妄心動了,就像大海起大風,所以產生大浪;無明沒有了,好像風停了,大海又回歸平靜。正在起大風大浪,它那個水還是海水;我們正在起無明,我們心還是離不開真心。真心在哪裡?在妄心當中。你離開這個妄心,到哪裡找真心?你只要把那個妄息掉,真自然就現前了。

  所以,『故學者應在聞字上用功。返聞聞自性』,這是《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修的方法,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我們六根其實都是可以反聞,其實二十五位菩薩的這種修學,二十五圓通每個法門都是反聞聞自性的。反就是回頭。返回來,不要向外,你往回來,往內心去觀照,你問題就解決了。你到心外去求法,去找,那永遠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反聞才能找到解決之道。所以佛法叫內學,往內心求,不往心外求,心外求就變成外道。如果我們不懂這個道理,學了佛還是外道,還是心外求法,這個叫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不是佛門外的外道。只要心外求法就稱為外道,他不懂得往內心求。所以佛法叫內學,經典叫內典,就是往內心求。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這個功夫也不容易。我們凡夫總是耳根、耳識聽到外面的聲音,我們就隨這個聲塵去攀緣了,去攀外面的聲塵。這個聲音,什麼聲音?喜歡聽的,不喜歡聽的?悅耳的聲音,還是躁音?是讚歎我們的聲音,是罵我們的聲音?那我們就是心往外去攀緣,去分別執著。觀音菩薩用的功夫,他不管聽到什麼聲音,返回來;返回來,聞性,能聞的性。我們現在是去攀緣外面那個聲塵,不是返回來聞這個性。

  所以《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我們聽到外面聲音,聲音有生滅,聲塵它有生滅的。一個聲音起來、一個聲音滅了,又一個聲音起來、又一個聲音滅了,它有生滅的。當聲音起來,我們的聞性在不在?我們聞到聲音了,這是我們的聞性,我們的聞性在。聲音沒有了,我們聞性在不在?我們的聞性還在,我們聞性它就沒有生滅。我們能夠聞的這個性,它沒有生滅;但是外面那個塵它有生滅,一個聲音起來,一個聲音等一下沒有了。我們能夠聞的這個性,它沒有隨聲塵在生滅,它都是一直存在的,不生不滅,那就是真的。它本來就存在的,它不會消失的,外面那些有生有滅。我們那個性它是不生不滅,它一直如如不動,都存在的。學佛就是要學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你見到自己的自性就叫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

  所以這個功夫要『時時照、時時聞』,「照」要回頭,你不能往外面去攀緣。我們現在就是心都是習慣一直往外攀緣,一聽到什麼聲音,我們分別執著馬上就起來,跟著那個聲音就起來了。觀音菩薩不管聽到什麼聲音,他就返回來觀照自己的聞性。觀照我們如如不動的那個性,外面怎麼動,裡面這個性它是如如不動的。所以時時照、時時聞,『則見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真實相就在我們眼前,你就見到了,原來沒有生滅。如果你見到這個,那可開心了。原來人沒有死,人不會死,永遠存在的,人死是這個身體的生滅相,我們自性它是不生不滅的。這個地方大家要好好體會,如果你體會一分,你就會覺得很有受用,會很開心。

  像波斯匿王,在《楞嚴經》問釋迦牟尼佛,佛常常講有個不生不滅在哪裡?佛就說,在你身體裡面。他說,我這個身體哪有不生不滅?我這個身體,現在六十二歲了,頭髮都白了,臉皮也皺了,跟我小時候就不一樣,那怎麼會沒有變化?所以佛就問他,你幾歲見到恆河?他說三歲,他媽媽帶他去恆河,去祈禱。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所有宗教的人都要去那邊祈禱。他說你三歲能見到恆河,你現在六十二歲,你看到嗎?他說也一樣看到。佛就給他講,你現在六十二歲這個身體是有變化,跟三歲的時候不一樣。但是你三歲能見恆河那個見性,跟現在六十二歲能夠見到恆河的見性,一樣不一樣?是不是一樣能見?他說三歲能見,現在也是能見。佛就跟他講,你能見那個就是你的自性,那個就不生不滅。你三歲能見,現在六十二歲還是能見,你的身體是有變化,但是你身體裡面那個能見的性它沒有變化。波斯匿王他聽懂了,很開心,真的是他悟了。

  但是還有一個弟子他不明白,他說能見,那瞎子呢?瞎子,他是見什麼?佛說,好,你去找一個瞎子來。問那個瞎子,你見到什麼?他說我見到眼前一片漆黑。佛說,他也能見。瞎子他什麼都看不到,他只是見到一片漆黑,怎麼說能見?佛說,他是眼睛壞了,但是他能見的性在,他才能見到漆黑。所以佛就問這個弟子,你現在眼睛好好的,你能看到這些萬物,你憑什麼能看到?如果沒有日月光、沒有星星的光,沒有這些燈光(像我們去礦坑,打一個坑道到地底下去,都沒有這些燈給你),請問你見到眼前是什麼?這個弟子聽到就恍然大悟了,見到跟瞎子一樣,也是前面一片漆黑。你眼睛好的,跟眼睛不好的,都是見到一片漆黑。你現在眼睛好,怎麼能見?你沒有藉這些燈光,你還是跟瞎子一樣,見到一片漆黑。這就說明眼睛好了,他又能跟一般人一樣。所以他那個能夠見的,主要是他能夠見的那個性,它是沒有變的,也不會壞的。就像電波一樣,我們接收電台那些信息,電波是都存在的,不會消失的。但是我們電視機、電腦有時候會當機,但是你說那個電波在不在?你現在不能看了,不能看,那些就沒有了嗎?還有,你修好了,又能看了。所以給我們說明有一個真的,我們那些妄的都是根據那個真的存在的,那個真的就永遠是不生不滅。你要去認識、要明白,要證得這個,明心見性你就成佛了。學佛就學這個,學哪個法門到最後就是學這個。所以古人講開慧《楞嚴》,讀《楞嚴經》會開智慧,成佛《法華》。我們現在人所有問的問題,其實佛陀時代佛弟子統統問過了,我們只是沒有看經不知道。所以我們問的問題都是重複的問題,佛都解答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