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20/6/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1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掀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十三頁,我們從第六行:

  【二、發起序】

  這裡看起。下面是經文,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經文是本經的『發起序』。前面我們學習了「證信序」,六種成就。證信序又稱為通序,通就是每一部經都相同,都相通的,都是有六種成就。這是證信序,叫通序。「發起序」就是發起佛講這部經的因緣,又叫別序。因為每部經發起的因緣都不同,所以稱為別序,各別的,別序。這段經文就是發起序的第一段經文。

  『爾時』,就是在當時那個時候。在古印度,世尊成佛了,說法度生。世尊也是跟當時古印度很多宗教的修行人一樣,托缽是在古代印度很早就有,修行人他吃飯就去托缽。佛出現在世間,也隨順當地的這個習俗,因此佛的僧團也都是實行托缽的一個制度。在當時出家人沒有自己煮飯,就是每一天要出去托缽。托缽的時候,要『著衣持缽』,就是搭衣。出家人的衣有三衣,所謂「三衣一缽」,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著衣持缽」,搭了衣,在古印度,現在我們看南傳佛教國家還都看得到,它是一塊布裹在身上的。

  持缽,『入舍衛大城』,「舍衛大城」當時是很大的一個城市,去『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在城中,按照佛當時的制度、規矩,就是挨家挨戶乞食。「次第」,就是挨家挨戶。最多能乞七家,不能跳過去,這一家不給,你要再到下一家;如果七家都不給,那今天你就拿著空缽回來。但是回來是不是就沒得吃?不會。因為,佛的僧團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大家都住在一起。托缽回來,大家再倒在一起,混在一起,然後根據各人缽的大小。這個缽叫應量器,所以缽的規格、大小,每個人不一樣,食量大的人,他缽做大一點;食量小的做小一點。不像現在戒場做的缽大小都一樣,當時托缽它是不一樣的。所以缽也叫應量器。入了舍衛大城,「次第乞已」。如果乞食回來,僧團飯菜大家都倒在一起,然後再根據各人要吃多少你就拿,有托到的要分給沒托到的出家眾,要給他們吃。所以在佛門有句話講,「一缽千家飯」。你看一千多人出去乞食,一個人就討到一家,那不是一千多家的飯嗎?所以一缽千家飯。它是就像我們現在自助餐一樣,合在一起,大家再吃。次第乞已,『還至本處』,乞食完了,就回到住的地方。

  『飯食訖』,佛陀時代,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中就不吃了。一天吃一餐,就是托缽托一次,吃一餐。吃完了,「訖」,就是吃飯吃好了。衣缽收起來,洗一洗。『洗足已』,洗腳,因為佛陀的時代沒穿鞋子,都打赤腳。現在到泰國,你去看,出家人還都打赤腳。有一年我去泰國,泰國很熱的,地都會燙的,我看到他們那裡出家人都打赤腳,我也學著他們打赤腳,那個地踩下去燙得不得了,他們習慣了。所以我們大家看佛像,立像、坐像,大家沒有看到佛有穿襪子的,都是赤腳。你打赤腳出去,走路回來,要洗一洗,踩到泥土髒了,就要洗腳。「洗足已」,就是我們現在講盥洗。『敷座而坐』,吃飽了,衣缽收起來,腳也洗好了,下面幹什麼?「敷座」,就是打坐,再打坐。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

  【一、出家本為度眾,欲度眾生,須先斷惑。斷惑必須苦行,使人見之,道心增長,俗念減少。則乞食之有益於眾生也大矣。】

  這是江老居士的《講義》,他的註解,佛實行托缽的制度它的作用,給我們說出來。『出家本為度眾』,出家本來是為了要度眾生,所謂自利利他,要度眾。『欲度眾生,須先斷惑』,我們要度眾生,必須自己先斷惑,就是斷煩惱。『斷惑必須苦行』,要修苦行。諸佛以苦為師,生活苦才能提起道心;如果生活太富裕、太安逸,道心提不起來,出離心提不起來。出離心提不起來,沒辦法斷惑,貪欲一直增長,所以必須修苦行。佛的時代,他物質的需求是降到最低了,修苦行也是為了度眾。

  『使人見之』。世間人大家在追求什麼?你看,「入舍衛大城」,大家想一想,進去城市為了什麼?古人講「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做官在朝廷爭名位,爭利在市場。所以大家到城市,世俗的人到城市也是為了生活,但是世俗的人不知足,不止為了三餐,穿衣吃飯,實在講都是想追求榮華富貴、名利,進去城市。大家到城市裡面來就為了這些,為著名利。佛也到城市,佛進去城市。你們到城市來做生意、來工作、來上班,也是為了生活。佛跟出家眾,他也進去舍衛大城,他也進城市,他去托缽。一天就吃那麼一餐,三件衣服,住在樹下。這就是讓世俗的人看到,我們錢賺這麼多,還想要更多一點,你看出家人他就是托缽,就是要那麼一缽飯,他什麼都不要,給人家看到就會讓人增長他的道心,有那種出世的念頭。自己也會感覺到,我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在這個城市裡面爭名奪利。世俗的人到大城市去,不都是在爭名逐利嗎?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你爭我奪。看到出家人都不跟人家爭,就是要個飯而已。所以讓人家看到,『道心增長,俗念減少』,世俗追名逐利的念頭它就會降下來,就會減少了。這就是我們俗話講的「潛移默化」。

  『則乞食之有益於眾生也大矣。』「乞食」對眾生利益很大。你看,就是那邊走一趟,也不講話,就能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讓他天天看到,看久了也會有所感觸。所以乞食對眾生利益很大,的確也是自行化他,自己修苦行,對眾生啟發道心。不然世俗的人一天到晚追名逐利,動一個念頭想要修出世法、要修道的念頭都沒有。所以這個能幫助眾生,也是屬於自行化他。我們再看第二段:

  【二、江居士以為,欲佛法大興,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須信心者多,然後能行耳。】

  這是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提到,他非常讚歎乞食的制度。他覺得佛法要『大興』,就是要大大的興盛起來,如果沒有實行乞食的制度,『不可』,就很難興旺起來。這也是真話,因為乞食你每一天都要出去,除了生病。你生病可以不用出去,其他的出家眾乞食回來分一些給你吃;如果沒有生病,你就必定要出去,一定要自己出去托缽。托缽也是降伏我慢的一個修行方法,好像我們什麼都沒有,都向人家要飯。我們這個世間乞丐是最窮的,最沒有地位,最窮的。出家人,比丘翻成中文的意思,其中一個是乞士,乞丐的乞,士就是區別跟一般乞丐不一樣,一般乞丐只是要飯,乞士,他是跟乞丐一樣要飯,但是他有道德、有學問,所以翻譯為乞士。的確乞食制度,是修行非常好的一個制度,出家人也不會懶散,也不會我慢,也沒有負擔。實在講,也沒有負擔,托缽你吃得完,吃不完剩下的,就是放在野外給鳥獸吃,供養這些眾生,也不用冰箱,他沒有累贅。所以佛陀那個時代出家人,他什麼都沒有,都放下,統統放下,這樣道心才能夠生得起來。

  下面講,『但須信心者多,然後能行耳』。但是必須在家居士信心的人多,才能夠實行,不然你要去托缽恐怕就很難托到,因為在中國地區沒有那個風俗習慣去托缽。現在我們也看到在街上有出家人拿個缽,那都是給人家放錢的。其實那個缽不是裝錢的,是裝食物的。現在南傳佛教國家還有托缽,我到雪梨去,在澳洲雪梨,也去參觀一個南傳的道場,他們也去托缽。有個西洋人,也是出家人,他說有一次到美國去托缽都托冰淇淋,冰淇淋店賣冰淇淋。過去我們老和尚在澳洲,他也很讚歎托缽,他說你就去托,沒有人給,護法龍天會變來給你。結果我們道場一個莊印師他真的就去托缽,他就住在樹下。我說你住在樹下,住在哪裡?他說住在木柵山上。我說下雨怎麼辦?他說下雨,人家種菜的有鐵皮屋,就跑到那邊去。他揹了一個家當,好像玄奘取經一樣,揹了一個背包。我說,那你怎麼托?他都去素食餐廳托缽。我說托缽,不是素食餐廳,托缽是要挨家挨戶的托,這家不給,再到下一家。不過他有這樣的一個經驗也難得,總是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實在講,這也是一個風氣,如果很多出家人都是我不要錢,我只要你給我一點食物,以後人慢慢多了,大家知道了,就拿一點吃的給你。這裡講,要「信心者多,然後能行」,就可以實行。這是值得提倡。我們再看下面第三:

  【三、『還至本處』,回頭也。『敷座而坐』,經行入定,意甚深廣,須體會得。而落實到自家日常生活中。】

  江老居士註解這段,註解得非常好,也非常重要。『還至本處』,「還至本處」就是回到自己本來住的地方。「本處」這個本,就是回頭。佛門有句話講,回頭是岸。我們眾生就是不知道要回頭,所以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在六道裡面流浪生死,不知道回頭,在這個生死苦海不知回頭。所以還至本處,有回頭是岸這樣的一個意思。所以在這個事相上看,回到自己住的地方,還至本處,深一層的含義就是要回頭。回頭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回光返照,回頭提起觀照功夫,就是要修行。不是還至本處睡大覺,不是這樣的;不是吃飽就睡覺了,不是這樣。所以收了衣缽,腳洗好了,就『敷座而坐,經行入定』,這個意思甚為深廣,必須體會得。而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

  所以江老居士這段《講義》他講,我們在家居士每一天都要到城市去工作,要去上班,下班回家,回家就是還至本處。還至本處要幹什麼?看電視、看電腦!還至本處,就是要修定。今天一天,在外面忙忙碌碌的工作、應酬,等等的,現在回到家裡,要放下萬緣,我們這個心讓它沉澱下來,靜一靜。「敷座而坐」,打坐,靜坐入定。我們念佛人說,我們念念佛,入定,修定。這個心一天到晚在外面紛紛擾擾的,外面的五欲六塵,聲色犬馬,你接觸了一天,回來要收心,心要收回來,讓這個心沉澱下來,讓它靜下來。儒家、道家,包括其他宗教,都有修定的功夫,可以說修定是世出世間法很重要的一個功課。佛在經典上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這是很深的定功,但是我們要由淺而深,先從淺來修。特別我們現代人,外面這種干擾太多了,必定我們要有一個時段(起碼有十五分鐘、半個小時)的靜坐、念佛,我們念佛法門要念佛,這是需要的。如果你修其他法門,就靜坐,放下萬緣,調整身心。特別現在的工作壓力,種種天災人禍,這些問題時時刻刻干擾我們。現在新聞媒體、手機,也是非常干擾的。現在這個時代你也不能不用,你要辦一點事情也不能不用,但是用了,我們也要放下,該我們修定的時候要把它放下,不然它肯定會干擾我們。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時段,每一天晚上回來,最少也要半個小時的時間,讓我們修修心,靜一靜。或者你要靜坐、經行,都可以,讓這個心靜下來,收心。我們一天到晚在外面奔走,這個心都心浮氣躁。所以要把這些浮躁的氣讓它沉澱下來,讓我們心回歸到心平氣和。

  所以修定的功夫非常重要,三教都重視,包括其他宗教都重視。你看儒家,孟子也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是什麼?你放在外面那個心收回來,放在五欲六塵那個心把它收回來。在《太上感應篇彙編》前面有一段,都是講修心養心的。宋朝有一個陳烈,讀書人,他記性很不好,讀了馬上忘記,很難記得。後來有一天讀到孟子這一段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他忽然有悟處,發現自己平常這個心都很散亂,都放在外面,從來沒收回來,難怪我讀書記性不好,常常忘記,記不起來。所以他知道之後,從那天開始什麼都不看,書也不看,就打坐九十天,放下萬緣。經過九十天這麼長時間的沉澱,心給它沉澱到一定的程度,原來心浮氣躁回歸到心平氣和。再讀書一覽無遺,再讀,一遍就記住了。所以修定非常重要。我們念佛也是修定,念佛一心不亂就是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修定,戒定慧三學,定是樞紐。這一段我們必須要這樣去體會。『而落實到自家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天安排個時間修定,非常需要。我們再看第四:

  【四、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是說明佛法全是教人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圓滿的生活。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現。是故善現見知開口便歎希有,繼曰,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也。】

  『此經發起於日用尋常之事』,「發起」,我們看有很多經發起的因緣不同。你看《無量壽經》發起,佛是放光動地,每一部經發起的因緣都不一樣。《金剛經》它發起沒有看到佛放光動地,就是看到佛日常生活,「日用尋常之事」,就很平常的。這也就是說佛法在哪裡?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佛法沒有離開我們日常生活這些尋常之事,你看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是說明佛法在這個當中跟一般世俗不同的,就是教人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也就是三皈依的意思。如果我們生活能夠過這個覺正淨的生活,自然『真、善、美、慧的幸福圓滿的生活』就現前了,我們就過一個解脫自在的生活。所以佛陀他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此示現給我們看,但是我們一般人看不出來,因為很平常。『善現』,就是須菩提尊者,他看出來了,他看出門道,所以《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他啟請的。他看出來了,看見了,知道佛在生活當中表演金剛般若。金剛般若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這個當中。他就讚歎,很稀有,原來整個金剛般若就在生活當中這樣表現出來。『繼曰,善護念,善付囑。即是大悲大願之無間』,沒有間斷,天天這樣。下面有解釋「善付囑,善護念」,我們看第五:

  【五、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顯示無我相。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三空理彰,此謂之『善付囑』。是乃身教也。】

  『乞食奔走同凡夫』。佛他是金剛不壞身,其實他不用吃這些我們世間的飲食了。一般有禪定功夫的人,他都可以不用吃我們人間煙火了,他用什麼為食?禪悅為食,就入定。所以我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虛老定功很深,一入定、一打坐,一個月不吃、不喝、不睡,出定精神很好。為什麼佛還這麼示現,跟我們凡夫一樣,天天要吃飯?這個就『不住佛相』,他成佛了,但他不住佛相,示現跟凡夫一樣。你們天天要吃飯,我也天天跟你們吃飯,和光同塵;你需要穿衣,我也需要穿衣;你們生病要看醫生,我生病也是要看醫生,沒兩樣,示同凡夫。佛菩薩示現在世間,跟凡夫是一樣的,這叫「不住佛相」。沒有住在佛相,也是『顯示無我相』。一部《金剛經》講的就是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我了。沒有說我是佛,你們是凡夫,沒有,這樣就有我相了,沒有。『不說一字,顯示無法相』,他也沒有說法,出去托缽,顯示沒有法相。『三空理彰』,三空理全部都彰顯了。『此謂之善付囑』,「付囑」什麼?就是這個。『是乃身教也』,就是說這是用身教,不用言教。用這個身,他每一天就是這樣表演給我們看,也不說一個字。這當中有潛移默化的這種功效,所以是身教。我們再看第六段:

  【六、四攝同事,以身作則為作榜樣,此謂之『善護念』。】

  四攝法當中的同事攝。『四攝』,我們大家都知道,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同事』就是跟大家一樣,相同。『以身作則』,自己以身作則,為眾生做一個好的榜樣。這個『榜樣』,前面我們第一段就看到了,就是啟發眾生的道心。眾生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裡面輪迴這麼久,很難得生起一念道心,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為了生活,為了追名逐利。這些示現就是『善護念』。我們再看第七:

  【七、佛法修證,即在尋常日用間,理顯三空,觀融二諦,此之謂希有。】

  『佛法修證』,修行證果,就是『在尋常日用間』當中修。這個當中『理顯三空』,人空、法空、空空,三空。『觀融二諦』,真諦、俗諦,真諦是我們自性理體,俗諦就是我們眾生能夠理解的,二諦都融通。真俗不二,你要觀真諦在哪裡觀?就在俗諦當中。所以真俗就是我們一般講真妄,它是一不是二。「觀融二諦」,觀照融通真俗二諦。真是講真空,俗諦講有,空有都融通了,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此之謂希有』。我們再看第八:

  【八、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欲令眾生,回光返照耳。持戒、入定、生慧,示眾幸福美滿之生活。如是!如是!】

  『佛法即家常茶飯,一日不可離也』。在禪門有一句話講,「平常心是道」。佛法就在家常,平常當中,沒有離開我們現實生活。佛法,『一日不可離也』,一天也不能離開我們。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我們一天不可以離開佛法。沒有學佛的人,實在講,他也是不可以離,只是他不知道。我們學佛有聽經聞法、讀經,我們知道;一般沒有學佛不知道,其實他自己本來是佛,他不知道。

  『如來示同凡夫,奔走塵勞無他』。如來為什麼要示現跟凡夫一樣,也是跟凡夫一樣,「奔走塵勞」?你看,每一天在家人都要入大城,去幹什麼?賺錢。做生意,或者工作,現在講上班,這些就是奔走塵勞,要來來去去。佛呢?佛他也是要從耆闍崛山中這樣走路下來,走到城裡面也很遠,沒有公車可以坐,要打赤腳。一般世俗的人,他奔走塵勞是為了賺錢。賺錢為了什麼?為了三餐,衣食。我們一般講為了三餐奔波,為了衣食,佛去托缽也是為了衣食。大家都進城上班,佛也進城,這就是說我們世俗大家去上班、去工作,那個意思就是跟佛去托缽的意思是一樣的。你還不是為了一天的生活嗎?你去工作為了什麼?主要還是為了三餐,為了生活。所以就是告訴大家,你在家人,你去工作、上班,佛去托缽,那是同樣一個道理,大家都是為了衣食,為了生活。我們在人道裡面就是這樣,這很平常,大家都是必須要這樣的。有一點不同就是說,覺悟的人他過得自在、解脫,沒有煩惱;不覺悟的人,在那邊一天到晚患得患失,煩惱多得不得了,同樣過日子。這個有很深的道理,也是告訴我們,你再怎麼忙,你不也是肚子吃飽就好了嗎?你錢賺那麼多,你能用多少?你能吃多少?你衣服能穿幾件?衣服能保暖就好了,住的地方能遮蔽風雨就可以了。所以人如果知足,他就常樂,他就很自在,不用每一天患得患失。如果要跟人家比賽,我這個在路邊買的兩百塊衣服,人家穿名牌一件幾千塊的,你要跟人家比賽,那可苦了,你賺錢就不夠花了。所以想一想,什麼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不能不覺悟。現在世俗人總是把苦看作是快樂的,顛倒了。所以如來這樣的示現有他很深的用意在,你看,也是這樣跑來跑去,也很辛苦。沒有別的,就是要令眾生『回光返照』,讓大家回頭,去找回自己的自性。

  那怎麼「回光返照」?『持戒』,守規矩,人守規矩才能『入定』。辦事有辦事的規矩,什麼都有規矩。所以持戒是入定的前方便,入定才能開智慧,生起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佛法的修學,八萬四千法門,總的原則就是戒定慧,就是「持戒、入定、生慧」。在中峰三時繫念,你看第一時第一個香讚就是「戒定真香」。這是告訴我們佛法修學,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是離不開這個原則,但是現代人不懂,所以就達不到這個效果。必定要修戒定慧,才能示現給眾生看,教眾生怎麼樣去過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幸福美滿的生活,不是說你要錢很多,做大官、發大財。做大官、發大財,他的生活是不是就幸福美滿?未必。實在講,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貴人也有富貴人的煩惱。《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有無同憂」,有也憂愁,沒有也憂愁。說明如果人不知道修行,富貴貧賤統統都是憂愁,沒有錢想要多賺一些錢,有錢的怕錢失去了,患得患失。所以「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這個心實在講很苦。所以下面講,『如是!如是!』佛說什麼是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是這樣。你看,佛他過什麼樣的日子?他物質生活是降到最低了,但他很快樂、很自在。得大解脫、大自在,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就是啟發世間人要覺悟,要回頭,不要一直再迷惑了。我們再看下面:

  【九、修行之要,在理事雙融。對境隨緣,勤習勘驗。歷事鍛心,動靜一如,無往不是。】

  『修行之要』,就是修行的要領,在理跟事雙方面要能夠圓融。理當中有事,事當中有理,有這個道理,就有這個事情;有那個事,就有那個理。不能執著理廢事,也不能執事昧理,不明理也不行,所以理事要雙融。所以修行很重要的一個要訣就在這個地方,道理要明瞭,事要去落實,明瞭之後在事上去落實。『理事雙融,對境隨緣,勤習勘驗』。就是我們每一天六根接觸六塵這些境界隨緣,「勤」就是要不斷提起,「習」就是去練習、去實習,去「勘驗」。勘驗什麼?勘驗我們這個心。『歷事鍛心』,從這些事物,待人處事接物,「歷事鍛心」,鍛鍊自己的心。我們一天到晚,從早上起來到晚上,一天當中接觸的人事物,就是我們歷事鍛心的處所。

  在這個當中鍛鍊,『動靜一如,無往不是』。「動靜一如」,就是我們修行、修心,修定,動靜一如。這也就是佛門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動靜一如,當然這個功夫要相當一定的程度。總之我們學習功夫還很淺,要有個時間心靜一靜,然後我們每一天出去工作也好,待人處事接物也好,在這個境緣當中來鍛鍊我們的心能夠鎮靜,能夠定。這是需要練的,不然我們往往遇到一些事情來,我們心就亂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修行道場就是在生活當中。所以勤習勘驗,時時要提起觀照這樣的一個功夫;如果一下子沒有提起,我們又忘了,又迷了;迷了,又妄心在做主了。所以要提起,勤就是說要很勤奮的,不能鬆懈。就是要不斷的提起,不然我們迷的時間太久了,一下沒有提起,又忘失掉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好,我們再看第十:

  【十、道在善巧利用其環境,則無時無處不是道場。】

  這段也就補充前面一段。修道,『道在善巧利用其環境』。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我們要善巧來利用各種不同的環境,你現在在什麼樣的環境,善巧利用這個環境來修道。比如說你在商場,商場這個環境,你要怎麼利用它來修道;你在工廠,或者在農場,各行各業,各人環境都不同,要懂得善巧來利用這個環境。懂得善巧利用環境來修行,『無時無處不是道場』,任何時候、任何處所都是道場。所以道場,並不是你一定要蓋個大廟那才是道場,那就很狹義,那個範圍就很小;其實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道場,關鍵要能夠善巧利用那個環境。大乘佛法它的殊勝,也就是在什麼環境都可以修行,這是大乘法的特色。我們再看第十一段:

  【十一、持戒修福,是入般若門。戒能資定,定能發慧。須知慧無戒定,乃狂慧,非正慧。】

  這段也是一個前方便,就是我們要入般若這個門,它的前方便就是要持戒、要修福。戒是定的一個前方便,所以戒它是手段。一個持戒,一個修福,持戒幫助我們入定,修福幫助我們排除障礙,福能除障。一個人如果不修福都會有很多業障,你要修行業障很多,會有障礙。所以必須修福,做好事。所以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戒律的精神就是這兩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像我們現在讀《太上感應篇》,那一篇是戒;《常禮舉要》、《弟子規》、《十善業》,那是戒,三皈、五戒、十善。我們老和尚講的這三個根,就是『持戒修福』。所以現在我們這個時代,這個能做到就能入門了,『入般若門』。講太高了,我們做不到,你現在講比丘戒、菩薩戒,我們實在講受了做不到。能夠落實三皈、五戒、十善,那就不簡單了。當然你能夠提升更高的戒,當然是更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好高騖遠,這個最基本的我們都做不到,那你怎麼可能做到更高層次的戒?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最近這些年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就是戒律的基礎,這個根之根,戒律的基礎。出家人,他老人家再加一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出家人再加一個。在家人就這三個根,這三個根就是五戒十善。這個能做到,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來講,也就可以「入般若門」了。

  『戒能資定』,戒它幫助我們得定,定能幫助我們開智慧。我們現在這個心定不下來,就是沒有「持戒修福」。一方面,我們沒有持戒必定受干擾,沒有修福,往往我們要做什麼都會業障現前。不管要修行也好、做世間的事業也好,沒福報沒辦法做。因此這是我們的一個前方便,必修的功課,有持戒修福才能入般若這個門。在《金剛經》後面我們會看到,須菩提聽了佛講《金剛經》,他就講,在佛陀時代大家聽佛講,能夠這樣修。他說如果後五百世,就是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以後,進入末法,到那個時候的人,他能修這個金剛般若嗎?佛當時就跟須菩提說,你不要這樣講,末法如果有人能持戒修福,他就能入般若門。可見得持戒修福,不管你是在正法、像法、末法,你只要能持戒修福,般若門你就能入得進去;你不持戒修福,你在正法時期也入不了,那何況末法!所以『戒能資定,定能發慧。須知慧無戒定,乃狂慧,非正慧』,這個非常重要。往往我們是「狂慧」,你心沒有戒定的基礎,那個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那叫狂慧。所以一定是心定下來生起的,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這個不能不辨別。如果沒有戒定,我們生不了「正慧」。讀得很多,知道很多,都變成常識、知識,那不是智慧。我們淨老和尚常講,那是知識,不是智慧。這個不能誤會。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二:

  【十二、學人能向衣食起居塵勞邊鍛鍊,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須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清淨自在即定、慧。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

  『學人』,我們學佛的人,能夠『向衣食起居塵勞』這個上面去鍛鍊。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塵勞我們就是免不了。每一天都是為了衣食要工作、要上班,做買賣、做生意,這都是「衣食起居塵勞」,我們世俗人擺脫不掉。就在這個塵勞當中去鍛鍊,就在這個塵勞當中去得解脫,『便是降伏妄心最好方法』。所以離開這些衣食起居塵勞,實在講,到哪裡去修?你走到哪裡,也離不開這些,走到任何地方,你還是要穿衣吃飯,你也擺脫不了。所以修行,也不是說這些統統擺脫掉了我們才能修。你看佛他每天都還去城市裡面托缽,就在這個當中去歷事練心,去鍛鍊,這個就是降伏妄心最好的方法。

  『須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這個非常重要。「須」是必須,必須要對境界隨緣。緣有善緣、有惡緣,有順境、有逆境,我們也只能隨緣。實在講人人都必須隨緣,你緣遇到了,你不隨你怎麼辦?但是我們不覺悟的人,遇到了就迷惑顛倒,就生煩惱。覺悟的人就是「對境隨緣、不迷、不煩」,順境,他不起貪,不迷惑;逆境,他不生煩惱,不生瞋恚。這個要鍛鍊,我們遇到事情來了,是不是能保持很清醒,不迷惑、不生煩惱?時時刻刻要提起覺照的功夫。如果一下子沒有提起,我們又迷了,又開始煩了。

  『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就是說應付事情都要有條理,按規則去辦理。辦任何事情都有條不紊就是「持戒」。所以這個持戒是廣義的,做任何事情總是有它的規則,你開個車也要遵守交通規則,這個就是戒。你守這個戒,它就不亂,不亂你心才能定。如果我們生活不守這些生活的規則就很亂,亂,心也定不下來。所以過去雪廬老人講《常禮舉要》,他也常常講,《常禮舉要》你做個十分之一,對我們念佛功夫的增長都很有幫助,十分之一。我們現在跟同學在學《常禮舉要講記》,這個我們華藏弘化網有打字幕,大家可以聽聽,學習。這個常禮它就是戒。他舉出一個例子,雪廬老人講「動物歸原」,就是說你動了一樣東西,你要拿回去原處,這個《弟子規》也有講。他就舉出以前那個雜貨店,東西很多,人家要什麼東西跟老闆講,它在哪裡他都找得到。為什麼?因為它有固定一個位置,什麼東西放哪裡它固定的。今天放這裡,明天放那裡,那你很容易就忘記了,你下一次要找就找半天。如果放固定的位置,反正就是在那個地方,你都很熟悉了。所以動物歸原,歸到原處。如果沒有學《常禮》,往往犯了這個毛病,今天擺這裡,明天擺那裡,下次要找,有時候找了半天,不知道放在哪裡,忘記了。這樣心不就亂了嗎?

  所以衣被整理整齊,都是表現在生活當中。我們外面這些弄得很亂,心肯定很亂;不可能外面弄得亂七八糟,我的心很清淨、很定,那不可能。因為外面就是我們心的一個表現,我們心定還是亂,就表現在外面這些事相上面,外面事相就是我們心的一個反射。你東西亂擺,你說你心很定,制心一處,要把它定在一個地方,這不可能的。所以從外面這些事相有條不紊的來做,這就是持戒。你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一個規則,我們按照規則來做就不亂,不亂我們心就能定。所以《常禮舉要》也非常重要。雪廬老人他九十三歲講這個東西,對誰講?對蓮社的念佛的蓮友講的。講這個幹什麼?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所以念佛功夫要得力,也離不開我們日常生活。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心,不是說念佛一心,做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一心,三心二意,那事情也做不好。所以念佛、處事都是一心。你處事能一心,一心做事,也才能一心念佛。所以念佛的時候念佛,做事的時候也要專心做事。總是心都是這個心,你做事也是這個心,念佛也是這個心,統統是一心。

  所以這裡講到持戒,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如果講到八關齋戒(當然有更進一步的戒),關就是要關閉。我們凡夫有時候接觸太多,受干擾,心定不下來,所以佛制定在家人一天一夜,修一天齋戒。平常紛紛擾擾的,今天把它關起來,二十四小時修這個八關齋,齋就是讓你身心清淨。這個也值得提倡,八關齋戒也值得提倡,不但在家人,實在講出家人也是可以修。弘一大師是我們中國近代的律宗祖師,他講出家人也可以修八關齋戒,等於是加行的。八關齋戒,我們修了才能感受到身心清淨那種快樂,心寧靜那種快樂。我們世俗就是每一天在城市裡面塵勞,追名逐利,心都在這個上面,心不清淨。所以最好一個月最少有一天修清淨心,如果能修六天就更好了,如果照《地藏經》講要修十天,那三分之一的時間了;最少也一天,這是最起碼的。所以「應事有條不紊即持戒」。『清淨自在即定、慧』,什麼叫定慧?「清淨自在」就是定慧。定自然就生智慧,你不要去求,它自自然然就顯露出來。

  『故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你說哪一法不是佛法。佛法在哪裡?就在世間法裡面。在世間法裡面,你覺悟了,世間法就叫佛法;如果我們不覺悟、迷了,那就是世間法,就跟世俗人一樣,世間法。你在這個當中你覺而不迷,你做什麼事業統統是佛法。《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表演給我們看,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家出家都有,都是菩薩。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離相發心,降伏之道,盡在其中。』怎麼離相,怎麼發心?都在這裡面,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平常心是道。你離開這個平常要去找什麼玄妙,你也找不到。其實玄妙就在很平常當中,你天天在做的,穿衣吃飯,道就在這裡面。佛他表演金剛般若,就是在生活當中表演,每一天要出門去托缽,他也要吃飯、也要穿衣,跟世俗人沒有兩樣;他不是坐在那邊不吃、不喝、不睡,也不是這樣,示現跟我們一樣,這說明佛法就在平常這種生活當中。這個區別就是一個覺、一個迷。在平常生活當中,覺而不迷就是佛法,迷而不覺就變世間法。我們再看第十三:

  【十三、經言:「五蘊即是法身。」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見真空,非斷滅相。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須求真。」皆明不取不斷,不即不離之義。】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蘊」,它有覆蓋的意思。《心經》講,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整個身心世界就是這個五蘊所產生的。五蘊,我們現在凡夫,五蘊產生的身心世界是三苦八苦,苦苦、壞苦、行苦,身體有生老病死苦,心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法身就沒有這些苦,法身在哪裡?就在五蘊當中。我們自性在哪裡?就在我們六根裡面,你能見、能嗅、能聽,六根就在我們這個身體裡面。所以『這就是叫人要即幻有,見真空』。我們看到現在整個身心世界算是幻化的,《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要見到真空,不是斷滅相,從有當中去看到空。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我們還沒有講完,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再過幾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端午佳節平安吉祥。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