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持戒是學佛的基礎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0/8/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5-008-002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七頁,我們從第三行第五,第五條這段經文看起:

  【五、持戒為學佛之基始,有止、作二類。「止持」即諸惡莫作,「作持」即眾善奉行。戒殺多治瞋,戒盜多治貪,戒淫多治貪、痴,戒妄語亦多治貪、痴。戒酒則治貪、瞋、痴三毒是也。最初持戒,重在事實不犯。若為菩薩,則動念即犯。】

  我們前面學習到菩薩六度,菩薩修行就是以六度為主。六度不外戒定慧,就是對治貪瞋痴三毒的病根。六度,第一度布施,再來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淨宗同修常常讀誦《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第八品講到法藏比丘因地修行,修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無量壽經》這段經文,我們常常讀誦。法藏比丘因地修菩薩行,就是修六度萬行而成佛的。一切諸佛在因地修行,行菩薩道,就是修六度。菩薩道六度是共同科目,都是修六度,沒有一尊佛菩薩例外的。修六度是因,成佛是果,菩薩在因地,成佛是果地,修因證果。六度,我們不能把佛法想得太高遠,高推聖境,其實佛法講的都是我們現前、眼前的生活,待人處事接物。前面我們也學習到,佛法看起來好像很高深,其實它是很平實、很親切的,就是我們現前生活待人處事接物。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過日子,菩薩他怎麼過日子?我們凡夫怎麼過日子?其實佛菩薩過的日子跟我們是一樣。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他也要穿衣吃飯,我們凡夫也是穿衣吃飯,沒有兩樣。我們要生活,佛菩薩也是生活,跟我們沒有兩樣。差別就是菩薩他怎麼過日子,他的日子怎麼過,怎麼生活?怎麼待人、怎麼處事、怎麼來接物?菩薩就是行六度,六度就是菩薩的生活。所以《無量壽經》我們常常念,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教化眾生用六度,自己修行六度,自利利他就是六度。簡單講,菩薩怎麼過日子?菩薩的日子就是六度。我們修六度,我們也是菩薩,初發心菩薩,我們來學習菩薩。菩薩跟凡夫,基本上就是在心態不一樣,關鍵在這裡,在生活上都一樣。

  你說修布施,布施,昨天跟大家分享,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第四條就講到財、法、無畏三大類。財布施又分內財、外財。我們每一天用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體力、我們的腦力、我們的時間來為大家服務,為眾生服務,這是內財布施。妳是一個家庭主婦,照顧一家人,妳每一天也要用妳的體力、精神,或者幫助事業、照顧家人,做家事,煮飯、燒菜、洗衣、打掃等等,這些都是內財布施。內財,你在外面工作,也要精神、體力、時間去付出,這都屬於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是身外之物,財物幫助需要的人。我們每個人,哪一個人不在修?明理的就修六度,不明理就修煩惱,關鍵在明理跟不明理。明理的人,不管你在什麼環境、什麼工作崗位,你都在修六度萬行;不明理,過的是凡夫的日子,做事情做得滿肚子煩惱、怨氣。事情一樣在做,各人心態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所以學佛就是要先明理,明白這些道理。修布施對治無始劫的慳貪煩惱,布施就是施捨。

  第二度持戒,『持戒為學佛之基始』,「基」就是基礎,「始」就是開始,持戒是學佛的基礎。戒的範圍,它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就是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比如說我們大家比熟悉的五戒,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一條一條。戒律威儀有條文的,這是律儀戒,一條一條的。五戒五條,八關齋戒八條,沙彌戒十條,二十四門威儀,這屬於律儀戒。第二類攝善法戒,攝就是含攝,凡是屬於善都是攝善法戒。除了戒律的條文之外,佛在經典上,大乘小乘的教誡,佛的教誡也是戒。世間法,比如說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幾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的《群書治要36O》,包括過去台中蓮社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論語講記》,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些屬於善法。攝善法戒,屬於第二大類。第三大類,饒益有情戒。饒益,饒是豐饒,益是利益。利益有情眾生,對眾生有利益的事就要去做,要去幫助眾生。像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在國際上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個根的教育、《群書治要36O》。一生講經說法,弘揚佛法,在國際上不分國家、不分種族,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這些事情都去做,像二十年前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在澳洲圖文巴也是團結五大宗教,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推廣宗教團結。這些弘法的事業,都屬於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利益的,對這個世界和平有幫助的,像這一類都屬於饒益有情戒。所以戒有分這三大類,我們要知道。

  戒,簡單講就是規矩。規矩,包括世間的這些風俗民情、禮節,像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這些人情世故、意識形態等等。每個地區都有它不同的風俗文化、都有它的禮節,我們走到任何地方要先明瞭。在《常禮舉要》講,「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到人家家裡,要先知道這個人家他避諱什麼事情,人家避諱的你不要講。到一個不同的環境,問它的風俗習慣。過去台灣北部有北部的風俗,南部有南部的風俗,中部有中部的風俗,各地方風俗不一樣,在我們這裡可以講的話,可能你到中南部就不能講,這就是入國問俗。入境問禁,到別的國家去,要知道那個國家的法律,法令規章。這個屬於常禮。懂得這個常禮,走到任何地方才受歡迎,才不會被人討厭。講到我們佛門,每個道場有每個道場它的道風、學風,我們要尊重。

  所以最近這二、三年,我們淨老和尚特別提倡海賢老和尚的光碟。勸同修要多看,看上三年,一天看一遍,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就有把握往生了。海賢老和尚的光碟很平實、很平常,沒有奇奇怪怪很玄妙的,他的一些作為、他講的話很平常,但是道理都很深廣、很切實。比如說海賢老和尚講,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句就是戒。我這個道場你不來,我不怪你,不見怪;來了,必須遵守我這個道場的規矩。這個規矩就是戒。一般道場有它的公約,它的作息時間等等的這些規矩遵守,守我戒就是這個意思。後面海賢老和尚又講,走到哪裡就要守哪裡的規矩。你到別人的道場,你要守人家那邊道場的規矩。這個就是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的精神。禮就是講人情世故,如果我們不懂,可能你常常會碰到障礙,碰壁了。

  早年我們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那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四十年前了,當時圖書館剛成立沒多久,有幾個出家女眾。其中有一位女眾,出家沒多久,館長就送她到佛光山佛學院去念書。念書放假回來,回到圖書館,她就指指點點的,我們佛光山是這裡怎麼做、那裡怎麼做。館長一聽就火了,把她遷單,妳講的都是佛光山,那妳就到佛光山去。佛光山有佛光山的規矩,我們到那個地方,當然要守他們的規矩。妳不能拿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去那邊要求別人,那人家怎麼會歡迎妳?換句話說,妳到其他的道場,妳拿那邊來要求這個道場,那也不行。這個就是學了佛,基本做人的常禮,禮貌、禮節、人情世故不懂。所以碰釘子,遭到障礙,她自己也莫名其妙,她覺得我是好心好意給你講。好心好意沒有錯,但是妳不懂禮。所以有一些同修就是沒有學常禮,他去那個道場,那個道場的規矩是這樣,來到這個道場就給人家這個糾正、那個糾正。這個道場的負責人也沒有請他來指導,他來就指導,那當然人家就不歡迎。所以我們到人家道場去,我常常給我們道場的住眾講,你到別人道場,你千萬不要說,「我們華藏是怎麼做的」,去那邊要求人,不可以,你這樣就得罪人了。

  所以我們到人家道場,縱然他錯了,我們也要跟著錯,我們跟著錯就整齊了。他們錯了,我們對了,那就不整齊,這個對了也是錯。所以早年有一次,也是二十幾年前,圖書館那個時候一年都去新加坡打一次佛七。那是李會長邀請的,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打佛七。我們圖書館有一個出家男眾,現在已經往生了,他去澳洲淨宗學會帶佛七。以前圖書館是韓館長她在管的,我們老和尚也都要聽她的,我們要住在她的道場,就是要聽她的。那個時候打佛七,實在講我們很多規矩都不懂,也不對,所以繞佛都是右腳開始。我們這位法師,他也看了《印光大師文鈔》,他在澳洲,他去領眾就改成左腳。像我們現在繞佛都改成左腳,左右、左右;以前我們當兵也是這樣,左右、左右,左腳先跨出去,再右腳。他改了,是可以改,不是不能改,不對的是可以改。改了,但是我們互相有往來在共修,大家要先通知一下;澳洲也有同修來到新加坡共修,新加坡也到澳洲去共修,大家有互相往來。什麼地方要調整,大家互相通知一下,要調整大家一起調整,這樣才會整齊。他也沒講,我也不知道,那時候韓館長還在,你要調整這些沒有經過館長同意,那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新加坡,還是跟在圖書館一樣,就是右腳開始。有一些新加坡同修去澳洲淨宗學會參加佛七,他們去了就改成左腳。回到新加坡來,他們就走左腳,我們走右腳,前面踩後面的,踩來踩去。我說怎麼海青都被踩到,腳都被踢到?我們說大家都是右腳開始,你們怎麼都是左腳?很多,有的走右腳,有的走左腳。他說我們去那邊,你們圖書館的法師教我們改過來,這是印光大師講的。後來我就跟大家講,我說印光大師講的絕對不會錯,應該是這樣,但現在是館長在管,你要改、你要調整要跟館長報告,她同意調整,大家統統調,這樣才會整齊。那個時候澳洲也是館長她當會長。

  講到持戒,我為什麼講這些?這些都是屬於戒的範圍。所以這個沒有說明,我們這樣念一念,你會持戒嗎?戒有幾種都沒搞清楚,大概講到持戒就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只知道這個戒。只知道律儀戒,不知道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戒廣義的,這三種都有,狹義的就是專指律儀戒。所以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現在老和尚講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統統屬於攝善法戒。包括國家制定的法令規章,這個也是戒。比如說我們開車有交通規則,那不是戒嗎?紅燈不能過去,你不能硬闖,你要遵守,那就是戒。所以戒有廣義、狹義的,我們要知道。這邊講的菩薩持戒是廣義的戒,有律儀戒、有攝善法戒、有饒益有情戒,這個都在裡面。我們講到持戒,沒有多講一點,可能大家對持戒這些概念還不清楚。

  戒,從律儀戒來講,它也有開遮持犯。你不懂得開遮持犯,你持戒會持得障礙重重,很辛苦。沒有受戒,問題還比較少;受了戒,問題就來了,不懂得開遮持犯。所以早年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也是有一個居士,有一天給我講,他要去受菩薩戒。我說受菩薩戒,我們老和尚勸我們老實念佛,如果你對這個戒開遮持犯不明瞭,沒辦法持這個戒。我勸他再慎重考慮,後來他還是去受了。因為他去受之前先來給我講,我說可能你受了戒,你不知道怎麼去持這個戒,可能會造成你很多困擾。當時我給他講這個話,他也體會不到,去受了戒。受完戒回來給我講,悟道法師,我去受菩薩戒了。受戒回來,我說好,恭喜!你現在是菩薩了。後來果然不出我所料,一個星期後就來找我了。他說悟道法師,我受了菩薩戒,現在問題來了。我說什麼問題?他說我們去受菩薩戒,有一條戒不能賣酒,賣酒五百世會沒有手。他說我們家就是開雜貨店。他是住在淡水。雜貨店就是我們平常台灣話講「柑仔店」,賣香煙、賣酒。就是賣香煙、賣酒,他有掛一個牌「菸酒」,菸就是香煙,他們在賣酒。他說現在受了菩薩戒,我們家就在賣酒,戒律講賣酒會五百世沒有手,那怎麼辦?我就跟他講,你不要賣就好了。我說你這個問題應該是去請問傳授這個戒給你的律師,你去請問他。戒是他傳給你的,你應該是請問他。他說有,我有去請問。我說那個律師怎麼給你講?叫他關掉,雜貨店關掉。我說,叫你關掉你就關掉,不就好了嗎?他說不行,這是他爸爸開的,他爸爸不肯關。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遇到困擾了吧?這個就是不懂得開遮持犯。什麼情況你要開戒,在什麼情況你要堅持這個戒,你不持就是犯戒,遮是預防的。

  另外,汐止蓮社,早年請我去講《無量壽經》,閩南語的《無量壽經》。一個老菩薩八十幾歲了,她兒子現在在當汐止淨宗學會的會長,那時候當維那。他媽媽也信佛了,也吃素,也來念佛。有一天有些蓮友要去受菩薩戒,就邀請她一起去受。方居士就來給我講,他母親要去受菩薩戒,問我說這個你看好不好?我說年紀這麼大了,我們老和尚講老實念佛就好了。他回去就給他媽媽講,他的母親還是受不了這些同修的邀請,也去受了。之前我也是跟他講,可能你母親去受了戒,回來會有很多困擾。她沒有去受,沒有這些困擾,受了這些困擾就來了。也是不出我所料,一個星期又來問我了。她們去受菩薩戒,戒場的戒師跟她們講,妳們受了菩薩戒,手就不能去摸裝過肉的碗,就不能去碰的。之前,他母親跟他弟弟住,他弟弟沒有學佛,吃葷的,他媽媽都要煮一些魚肉給他弟弟吃。現在受菩薩戒回來,她也不敢煮給他弟弟吃,裝過肉的碗,連摸都不敢摸,放了一個禮拜都長霉了。問我怎麼辦?我說去問戒師,傳戒的師父他怎麼教你,看怎麼辦?

  現在去受戒,實在講受個形式的,時間不夠,光舉行儀規時間都不夠。你要受個五戒,古時候要住在戒場住半年,五戒,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都要懂。我們現在不要講到戒,三皈依,很多人皈依了,幾個人真正懂三皈依?不要說皈依自性三寶,就是皈依住持三寶也都搞不懂。幾個人懂?都是一個形式的。為什麼?因為沒有講清楚、說明白,大家不懂。所以戒有開遮持犯,而且大乘戒跟小乘戒它的開遮持犯又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出家人受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是小乘戒,菩薩戒是大乘戒。大乘戒跟小乘戒有牴觸的時候,你怎麼辦?你要依哪一個?都是佛講的,都是佛規定的,但是現在有矛盾、有牴觸,那你怎麼辦?如果記得四依法,你問題就解決了。佛要滅度之前就交代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佛講的經,有了義,有不了義,都是佛講的。佛講的為什麼有了義、有不了義?眾生的根機不一樣,對象不同。當不了義的經,跟了義的經有牴觸的時候,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小乘戒跟大乘戒有牴觸,那要依大乘戒。

  所以持戒,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為什麼不講到高層次的戒?我們老和尚給人家傳的,只有傳三皈五戒,他只有傳到五戒,八關齋戒他都沒傳。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他老人家也很清楚。現在人連懂都不懂,他怎麼可能去做到。弘一大師是我們民國初年佛教界公認的律師,他有一篇《講演錄》就講得很清楚,現在去受戒,只有形式沒有實質。但是他鼓勵大家去受,受了不要以為自己得戒,受了比丘戒,我是比丘了;受了菩薩戒,我就是菩薩了,要知道那不是真的,那是有名無實。鼓勵大家去受戒,為什麼鼓勵?因為鼓勵大家學戒,就是你學一條就做一條,學二條做二條。像五戒,它可以分開受的,五條戒全部受叫具足戒,五條都具足。如果你做不到五條,你只能做到一條,那你可以先受一條;其他的,你能做到的時候再去受。在古時候是可以分開受的,五戒可以分開受。現在都是全部一起受,不但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全部統統受,實際上沒有得到戒。弘一大師也鼓勵大家去受,受完了,你不要以為你得戒了,沒有得戒,是有名無實的。你受了之後,你要去學戒,要去學習。學會一條你就去持一條,學會二條去持二條,要學的,不是在那邊儀式舉行完就是得戒了,不是這樣的。現在很多人他真的不懂。所以我們老和尚最多給人家授到三皈五戒,再高層次的戒他不給人家傳授了。你看他印的皈依證,前面三皈,後面五戒,他只授這個。

  他強調的,戒律的基礎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用儒家的《弟子規》來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第二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樣才是孝養父母、怎麼樣才是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就是儒家的《弟子規》,包括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現在推廣的《群書治要36O》。「慈心不殺」,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落實這一句,因果教育。前面兩句是倫理道德教育,第三句是因果教育。「修十善業」,用《佛說十善業道經》。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能夠把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落實做到,我們修十善業就很容易了。

  《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就是屬於攝善法戒。在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佛講,凡是善法都歸納在十善,凡是惡法統統歸納到十惡。所以十善,你看那十條,它是含攝所有一切善法,十惡就含攝所有的惡法。這些我們都要懂。所以過去有人去受五戒說,五戒,佛只有規定不飲酒,但是沒有規定不抽煙,那煙可以抽。也沒有規定不可以吃安非他命,不可以吃鴉片、嗎啡,佛也沒規定,那些統統可以吃,只要酒不喝就好了。是不是這樣?不是這樣的,酒那條戒就涵蓋這些了。你說抽煙,對身體好不好?不好,現在賣香煙的都有寫。賣香煙,政府還寫上幾個字,不要抽太多,抽太多對身體不好。不是明明告訴你這個不好嗎?不好就屬於惡的,那就要戒。所以受了五戒,不是只有不飲酒,其他抽香煙、嚼檳榔統統不可以。這個要懂,開遮持犯要懂。所以講到持戒,不容易。講到戒律,三藏它佔一藏。

  戒,這裡講『有止、作二類』。『止持即諸惡莫作』,「止」就是禁止,禁止的。所以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講戒律,戒跟律是兩方面的。戒就是禁戒,比如說五戒,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不可以邪淫、不可以打妄語,就是禁止,不可以。不可以做的叫禁戒,禁止的;律,律就是講開遮持犯。你遇到什麼狀況你要開戒,當開戒不開,也叫犯戒。要搞清楚。所以過去我聽有法師講,他受了戒,從來沒有開過戒。這個話也有問題。從來都沒有開過戒,意思說他戒持得很好,這個話有問題,不對。如果是統統不要開,那佛還要定什麼律?律就是法律,戒是禁戒。法律,我們現在犯法,律來處斷輕重,有犯沒有犯。光一個五戒就要懂這些,處斷輕重。比如說不殺生,你現在受了五戒,但是你殺生了,殺生這個當中有輕重,有開遮持犯,有輕重不同。比如說你殺一隻螞蟻也是殺生,殺一個人也是殺生;你殺人,你殺仇人是殺人,殺父母也是殺人,統統叫殺生,這個當中就太多了。你殺的對象,你當時殺的動機,有意還是無意的?故意殺的,還是無意殺的?在什麼情況之下?律就是處斷輕重,好像法官,人家犯罪,判罪你要處斷輕重。律師給你處斷,你這個到底算有犯,還是沒有犯?如果有犯,犯得輕還是犯得重?像五戒第一條不殺生,在小乘戒,你只要殺人,就不通懺悔,殺人就不可以懺悔,你故意去殺人;殺人未遂是可以懺悔;還有不是故意殺的,不是故意的可以懺悔,我們現在講過失殺人。過失殺人,比如說你開車,你不是故意去撞死人,是沒看到、不小心,那是過失殺人。小乘戒跟我們一般世間的法律,也有相同的地方,看他的動機。你殺父母、師長,叫逆罪,五逆的逆。逆罪不通懺悔,破了戒,這一輩子永遠不能再受戒。你殺一隻牛,比較大的動物,中可悔,中等的罪,可以懺悔;殺螞蟻、蟑螂是下可悔,這是比較輕,可以接受懺悔;殺人叫不可悔,不可以接受你懺悔。你這個戒破了,永遠不允許你再受戒,小乘戒。犯了不可悔,只有大乘經典,它才允許懺悔,小乘就不允許。這些也都是要了解。所以「止持即諸惡莫作」,禁止的。你犯了這個戒,到底是開戒、持戒、犯戒、遮戒?

  所以在《沙彌律儀》也有一個公案,就是以前一個國王他喝醉酒,那一天廚師煮的菜很不好吃,他很生氣,要把廚師殺掉。他的夫人那一天剛好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規定,前面五條戒,加上平常可以擦香粉打扮,那一天統統不可以。她聽到國王要殺廚師,那一天持八關齋戒,她就打扮得很漂亮,去陪國王喝酒、唱歌,飲酒作樂。你看八關齋戒不能唱歌,那一天統統不可以。二十四小時,統統不可以,那一天就去陪國王飲酒作樂,喝酒吃肉,那天她八關齋戒全破光了。國王一時生氣要殺廚師,結果一開心把殺廚師這個事情忘了,她救了那個廚師一條命。第二天,國王又看到這個廚師,昨天不是被我殺了嗎?怎麼還在?他的夫人就跟他講,昨天沒有死,是我幫助他,我知道國王你一時生氣,其實他罪也不至死,叫他改過就好了。所以昨天我受八關齋戒,特別開緣陪你飲酒作樂,讓你開心。國王說太好了,不然以後再沒有這麼好的廚師做菜給我吃了,還好昨天妳陪我喝酒作樂。他這個夫人有沒有犯戒?沒有犯戒。她持戒,而且還有功德無量,救人一命,她不是功德嗎?她有能力救不去救,那犯了什麼戒?見死不救,犯了什麼戒?八關齋戒,第一條也是不殺生。殺人是不是殺生?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所以佛定的開遮持犯,你應該開的時候你不開也叫犯戒,要搞清楚。這是舉出一個例子。

  還有我們老和尚有一年到大陸去,到北京去,大概二、三十年前了。去那邊跟大陸的佛教界這些大德交流,住在賓館,大飯店。很巧,在電梯碰到美國一個同修,那是大陸移民到美國去的一個同修。那一天這個同修回到大陸辦喜事,他的兒子結婚,他的媳婦是一個日本的小姐。這個同修大概在大陸上也是有頭有臉的,娶了一個日本媳婦,在飯店裡面宴請賓客,也請了很多高層的領導來參與這個宴會。看到我們師父,這個居士實在開心得不得了,師父要請也請不來,怎麼這麼巧?佛菩薩安排。他兒子今天辦喜事,怎麼會在這裡碰到師父?師父又剛好住在這個飯店,今天晚上他兒子結婚,就臨時請我們師父去做證婚人,然後跟這些賓客講講話。我們師父也就很樂意答應了。他說這個機會難得,來的這些賓客不是學佛的,難得有這個因緣給他們介紹佛法,也千載難逢。臨時請我們師父去的,也沒有素菜;而且還要跟大家喝酒,跟那些當官的喝酒、敬酒,我們師父也喝了。敬完酒,請我們師父去講講話。我們師父講這個機會難得,你平常要找這些人,你也找不到,找到他也不一定坐著聽你講。這個機會難得,抓住這個機會介紹佛法。不然那些高官、那些有錢人,平常你請他來聽,他也不會來。在這種場合大家都在,因緣際會,機會教育,抓住這個機會弘揚佛法。大家想一想,我們師父喝那杯酒,有沒有破戒?那叫開戒,開遮持犯。為了利益眾生,饒益有情戒。

  所以下面講,『作持即眾善奉行』。你應該做沒去做,也叫犯戒。實在講這個戒,光講一個五戒,我在山東就講了半年,住在那裡,每天講一個小時。你連一個五戒都搞不懂,再高層的戒,你怎麼會懂?所以受了戒要學戒,不是受完就好了。你不學,你怎麼去持這個戒?所以這些講多一點,是比較多花一些時間。但是沒有講得清楚、講詳細一點,大家不要說持戒,就是對戒的一個概念都不清楚。實在講現在去受戒,我們講一句比較不好聽的話,受什麼戒?糊塗戒。糊裡糊塗受,受什麼戒?什麼都不知道,那不是受糊塗戒嗎?更嚴重的,受什麼戒?受煩惱戒。我在家的時候,我大哥把我拉去受五戒,到高雄圓通寺受五戒,那個時候會本法師還在世,會本法師已經往生很多年了。他那時候做引禮,就給我們講,你們來受戒,不要受個煩惱戒回去。我就想受煩惱戒,我還第一次聽到。後來我看一看,很多人去受戒,沒有受戒煩惱還沒有那麼嚴重,去受完戒煩惱更多。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那不是煩惱更多嗎?看到這個也不持戒,看到那個也不持戒,看到就生煩惱,那的確是受煩惱戒。受戒、持戒目的在哪裡?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戒定慧是幫助我們滅貪瞋痴的,現在去受了戒,反而增長貪瞋痴,那不是受煩惱戒是什麼?沒有受,罪業還沒那麼重;受了罪業更重,更造業。完全錯了,大錯特錯了。

  所以持戒,我們老老實實聽我們淨老和尚的話,三個根好好落實。我們現在能夠把三皈、五戒、十善做到,在現前這個時代就很難得了。如果你能再提升,當然更好,但是你沒有這個基礎,你無法持戒的,做不到。名義上好像持戒,都是增長煩惱、增長罪業,不是在持戒。要搞清楚。你真正在持戒,必定第一個現象是煩惱輕、智慧長。所以昨天我也接到同修發給我的信息,弘一大師的風範。他是持戒的一個示範,他戒律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別人犯錯,他一句話不講,他是不吃飯,他就反省自己,自己做得不好,懺悔自己。所以持戒,他是一個風範。弘一大師勸大家讀《格言聯璧》,儒家的。你去看他的墨寶,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學中國傳統文化幫助我們學佛,學佛更幫助我們深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相得益彰。所以這裡講「作持即眾善奉行」。戒律分兩大類,這兩大類,一個止、一個作。作就是要去做的,沒有做就犯戒。

  『戒殺多治瞋』,戒殺生主要是對治瞋恨心,起了殺的心就是瞋。所以「戒殺多治瞋」,多就是偏重在對治瞋恚心,當然貪跟痴也有,但是瞋是比較主要的。『戒盜多治貪』。偷盜,為什麼要偷盜?要貪便宜,要佔人家便宜。所以戒盜,不偷盜就是對治貪心。『戒淫多治貪、痴』,「淫」是貪欲。這裡這個「淫」是三點水,是廣義的;如果一個女字旁,是專指男女貪欲,那是狹義。三點水的淫,除了男女的淫欲,其他任何的事情,過分都叫淫。好像雨下得太多、太大,叫淫雨,三點水的淫,就下太多、太過了,做水災了。用這個來比喻,我們任何事情如果太過頭、過分了,沒有節制,都叫淫。貪淫,衣服買太多了,房子買太多了,住不了,任何一樁事情過分了都叫淫。所以「戒淫多治貪、痴」,痴是愚痴,沒智慧,沒智慧才會沒有節制的貪淫。

  『戒妄語亦多治貪、痴』。為什麼打妄語?現在最會打妄語大概是媒體,媒體很容易打妄語,講真的有,不多;或者真當中有假,夾雜這些假的、不實在的;或者是誇大的,像一些商品的廣告,誇大的宣傳廣告,那都屬於妄語。戒妄語就是講話要實在,不太過也沒有不及,就是事實多少就講多少。戒妄語多治貪。為什麼你打妄語?為什麼你騙人?好像你在賣一些商品,誇大其詞去廣告。比如說賣藥的,以前我也被騙很多,年輕的時候,在路邊看到人家買藥,那個賣藥的講得好像是仙丹一樣,結果買了吃一吃好像沒什麼感覺。為什麼他打妄語去騙人?因為他要貪你的錢財,你才會跟他買。那就是貪,要貪你的錢,要把你口袋的錢,拿到他的口袋裡面去,所以他就打妄語。這是貪心。愚痴,實在講沒智慧才會去騙人。其實騙人就是騙自己,先欺騙自己才會騙人,必定先自欺才會欺人。這個就是愚痴沒智慧才會做這個事情。

  『戒酒則治貪、瞋、痴三毒是也』,酒這條戒,貪瞋痴三毒都有。所以這個酒會亂性。酒,它的開緣也很多。像我們剛才講的,我們淨老和尚遇到那個因緣去喝一杯酒,那不是他自己貪喝,他為了要度眾生。如果你是貪杯自己喝得醉醺醺的,喝了酒就鬧事,這個一定要戒,一滴都不能沾。為什麼?沾一滴他就沒完沒了,一定要喝到醉,喝醉就去鬧事。以前我俗家的二哥,我們兄弟就是他最喜歡喝酒,酒喝得最多。酒喝了之後他就去鬧事,給人家砸車子,然後去鬧警察局。有一天晚上,警察打電話到我們家來說,某某人是不是你們家的人?我說,是!他說你們趕快來帶回去,現在在警察局,喝得醉醺醺的來我們警察局鬧事。我跟我弟弟就拜託警察先生說,拜託你把他關一個晚上好嗎?讓我們比較好睡覺,因為他回家再鬧我們;你們就慈悲,去鬧你們,你把他關起來。那個警察怎麼跟我們講?不要,我們不要,你趕快把他帶回去。結果我跟我弟弟沒辦法,我們兩個只好三更半夜到警察局去把他帶回來。他酒一喝醉就變一個人,跟人家打架、砸人家的車子、鬧警察局。他酒一退,一句話也沒有,很老實的。酒一喝下去就變一個人了,好像酒鬼纏身,變一個人。像那樣的,一滴都不能喝。他每次都說,我一小杯就好,一點點就好。他那個一點點是一直連續的一點點,剛開始一點點,到最後大概是一缸。所以這個酒真的還是看對象。像我喝酒,喝多一點就想睡覺,全身乏力,動彈不得,也不會去鬧事,也不會去開車酒駕。你開車酒駕,現在全世界都罰得很重的。所以喝酒,因酒誤大事的,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有,甚至連國家都毀掉的歷史上都有。所以酒,實在講要節制。不過酒它有開緣,你當藥用、當料酒,吃了不醉人的,那可以。在《五戒相經》也有講,你做菜做料酒,就是酒性沒有了,那不犯戒;或者是當藥引,當藥用是可以。所以酒喝下去,真的是貪瞋痴三毒都來了。

  『最初持戒,重在事實不犯。』以上講這五條戒(就是五戒),我們開始學持戒,重在事實上不去犯。比如說殺生,我們實際上沒有去殺生,重在這個。如果層次比較高,提升到菩薩心,你起心動念就犯戒了;小乘戒,你有做出那個事實才叫犯戒。你心裡想殺一個人,但是沒有去殺,那不犯戒,跟世間法律一樣;但是大乘菩薩戒就不一樣,你起心動念要去殺人,實際上你沒有殺,就犯戒了。所以菩薩戒心,小乘戒事,在事相上戒。初學從事相戒,提升要戒心,連殺心都不能有。所以五戒都是一樣的,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第五條持戒,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條多講一點,也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對持戒有一個概念。還有戒含攝廣泛的意義,我們都要明白、要學習,這樣我們才能落實持戒這條。

  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