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生活處處是道場,事事是修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21/1/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36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四十五頁,我們從第六行:

  【三十、結顯中道 以雙離結成】

  請看經文: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這段經文是承接上面「反顯」的經文,上面的經文就是從反面來顯示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就是心如果取相,不管取法相、取非法相,都是著了四相。就是從反面來顯示出無論你是取法相,或者是取非法相,只要取相,那就著相了,著了四相,四相就現前了。因此這段經文講,『是故』,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無論你取法相、取非法相,都是著了四相。並不是說取法相,是著四相;你去取一個非法相,非法相就是無相,又取一個,雖不是法相,這也是著了四相。凡是有取相,取法相、非法相,統統都是著了四相。所以佛在這裡給我們講,『不應取法』,就是不應該取法相,也不應該取非法相。我們一般講,就是你不要著有,也不要著空,你只要著了一邊,那就是著四相了。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下手方法,先令二邊不取。漸能空相,心地清淨。】

  《講義節要》這段經文的第一條,第一條是給我們講『下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先令二邊不取』。就是說二邊你都不要取,不要取法相,也不要取非法相,不著有也不著空,二邊都不著。這個就是『結顯中道』,空有二邊都不著就是中道,雙邊都離來做個總結。二邊不取,『漸能空相』。這二邊都不取,漸漸心地就清淨了。我們現在心不清淨,心不清淨的原因主要是取相,起心動念,著相了。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由是而信、而解、而行。至於究竟,亦不過兩邊不著耳。】

  『由是而信』,由二邊不取,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而信」,而生起信心。『而解』,「解」,這裡講就是理解,你真正解悟了。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是解,真正解如來真實義。『而行』,就依照這個修行,修行就是二邊不取。從這個地方下手、開始,「而信、而解、而行」。『至於究竟』,就是究竟成佛,到究竟成佛,『亦不過兩邊不著耳』。到成佛也是修這個,從開始到成佛,都是修二邊不著。我們講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看破放下。用這個講法,一般人比較容易體會。就是我們從凡夫到成佛,到究竟佛果,修什麼?就修一個看破、一個放下,看破放下一分,你境界就提升一分。《金剛經》在講一切階位,都是以無為法,你放下得愈多,你就愈接近究竟的佛果。二邊不取,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的,一個看破、一個放下。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在看不破、放不下。因此聽經聞法、講經說法,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我們再看下面:

  【三一、引筏喻顯義】

  『引』就是引用,『筏』,就是好像船筏,渡船。小船,船筏,像去划船,從這一岸要渡到彼岸,從此岸要到達彼岸,要渡過去當中的河,必須有個船筏,我們才能到彼岸,就是渡。像我們以前,小時候我們住在汐止,每一年我母親過年初二要回娘家。以前沒有橋,我三舅在那邊擺渡(擺渡就是一個小船),要從這一岸到對岸去,大家要坐這個船(船筏),我們才能到達彼岸。這裡引用船筏的比喻來明顯佛在此地說法的真實義。我們請看經文: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一段經文就是筏喻。『以是義故』,上面講的這些義理,就是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為什麼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二邊都不能取,『如來常說』,如來常常講,『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佛說我講經說法就像那個船筏,比喻像船筏一樣,你要從這一岸要渡到那一岸,你必須要有船筏,你才能到達那一岸。到對岸了,你下了船,那你船筏要不要放下?還是那個船要揹著走?那不能揹著走,你一定要放下,你才能上去。你放不下,還是一直坐在船裡面,那你怎麼登上彼岸?你一直停留在那裡。所以這個你要捨。像我們都有坐船的經驗,你到岸了、靠岸了,你要登上岸,那你肯定要捨掉這個船。你不能一直執著在船裡面,你不肯捨;不肯捨你就不能登上岸,你一直就在船上,就不能登彼岸。所以佛說『法尚應捨』,佛法都要捨、佛法都要放下。『何況非法』,何況不是佛法?佛法都要放下了,幫助我們度彼岸的佛法都要放下,更何況那些世間法?這裡也就是告訴我們,到最後,佛法、世間法,你統統要放下,你才能成佛。不能說我世間法不執著了我來執著佛法,那你也不能明心見性,到最後統統要放下。前面這些實在講都是一個手段、一個方便,你到達目的了,你這個就要放下,用這樣來比喻。我們來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筏喻』是如來常說之法。以船筏原為過渡,既渡則捨。比喻佛法為度生死,生死未度,不可無法。既達彼岸,法亦無用。此示佛法可用不可執之意。《阿含經》中,佛為弟子等常說者也。】

  這一條,《講義》給我們說,『筏喻是如來常說之法』。如來常常講,常常用這種比喻來講。『以船筏原為過渡』,渡船,『既渡則捨』,你已經渡到彼岸,你就要捨,就要放下了。這個是『比喻佛法』,佛法是像渡船一樣,要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我們這一岸是生死,『彼岸』,對面那一岸,那是涅槃。我們現在要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必須用佛法,佛法就像船一樣,你必須搭上這個船,你才能渡過去。所以『生死未度,不可無法』,我們還沒了生死,那不能沒有佛法。好像還沒有渡到彼岸,還沒有到達彼岸、到達對岸,你不能說不要船,不要船你達不到,你必須要。『既達彼岸,法亦無用』,既然到達彼岸,佛法也就用不上了,你就要放下,不能一直再執著。執著就好像你在船上,你不肯上岸,一直坐在船上。這個是給我們開示『佛法可用不可執』,你可以用,但是不要去執著的意思。在《阿含經》當中,佛為弟子也常常說這個比喻。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節經文,義蘊深微,不止如上所說。常說是法不需要了,則捨。而今為初發大心者說,乃是令於正需要時,捨法是也。】

  這節經文,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經文,這節經文,『義蘊深微』。我們上面就是取「筏喻」這個比喻來說明佛法,還沒有度生死,我們需要;度生死到達彼岸,就要放下,不需要了,這個是比較粗淺的說法。但是這段經文有更深的「義蘊」,這個義理蘊藏在深處。我們不能只看表層這一層的意思,還要深入的去體會深微的義蘊。所以『不止如上所說』。『常說是法不需要了,則捨』,法到達彼岸,就捨了。『而今為初發大心者說』,為發大心的菩薩講法,又跟《阿含經》小乘的講法不一樣,好像對小學生講的,跟大學生講的講法就不一樣了。為發大心的人、為發大乘心的修行人說,『乃是令於正需要時,捨法是也』。就是當你正需要的時候,也是要捨,這個捨是二邊都捨。我們聽到「正需要」,不是正需要嗎?正需要又捨了,那怎麼辦?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條,這個就在說明:

  【三、正需時捨法,法捨豈非無法。無法將何以度。這不與常說相反了嗎?乃又言,不應取非法。究竟有法乎?無法乎?未度者,需要法乎?不需要法乎?】

  這一段講,『正需時捨法』,我正需要那怎麼捨?法捨了,豈不是就沒法了嗎?就好像你要渡船,你還沒有渡過去,你說我這個船不要。船不要,不就沒有了嗎?捨,正需要的時候怎麼捨?這是什麼意思?這個不是跟平常說的又相反了嗎?所以『乃又言,不應取非法』,「不應取非法」。那究竟是有法?還是沒有法?『未度者,需要法乎?不需要法乎?』還沒有度的人,他需要佛法嗎?還是不需要佛法?這一段就好像個禪機,讓我們去參禪,參透了,你就開悟了。自己參出來,參悟了,那你自己會有真實的悟處。聽別人講是聽說,所以禪門不給你說破,讓你去參,這是禪宗的方法。教下它是有說明的,所以教下跟禪宗的方法不一樣,教下是有說明的。實在講你還沒有得度,你要用佛法,正當你在修持的時候,你不執著佛法。不執著佛法,你需不需要佛法?有,就是用佛法在修,但是你不要執著佛法。那也不能沒有佛法,你說佛法不要,你又取個非法,執著佛法就取法。所以怎麼叫雙邊都離?就是正當你在用渡船的時候,你不要去執著那個。用不用?用。但是你不執著,同時就離了,雙邊都離。雙邊都離,他是同時的。前面的講法比較淺,好像有一個順序的,你用的時候去執著它,那過了就不要執著。可能這個是對小乘說法,不是發大心的人這個說法他比較容易體會。如果真正發大心,要入般若之門,雙邊是同時的。大家好好去體會這個意思。我們再看第四:

  【四、請看二十八節經說】

  這就是在經文裡面:

  【『無復我相……,亦無非法相。』是說的「無相」。二十九節經說,『若心取相,……,若取非法相。』亦是說的「不取相」。三十節經說,『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乃是法與非法,一併不取,不止是不取相。此即與前二節,大大不同的所在。】

  這個就是跟我們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法與非法是同時不取。我們再看:

  【五、所謂「無」者,乃是令人不取,並非無法無相。是教人雖取六度等法修行,而心無其相。然後學人才不致於偏空偏有,才有正確的下手處。】

  『所謂無』,不是沒有、不要,不是那個意思,這個「無」的意思,『是令人不取』。你只要不去取相,那個相對你就沒有妨礙了。我們現在障礙就是取相,我們心執著那個相,取相。你所有的煩惱、所有的問題,統統從這裡出現的。所以無是令人不取,你就不要去取那個相。並不是說沒有法、沒有相。你說一個人,他有沒有一個人的相?有,你不能說他沒有。這個相有,相有,你不要去取那個相,這樣就對了。你一取就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全出來了。

  『是教人雖取六度等法修行』,六度是佛教我們要修的,生活當中要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我們生活當中面對的人事物,就是以這個六度,六度就是佛教菩薩怎麼過日子。這樣我們比較容易體會,你怎麼過日子?過日子我們修的就是六度,六度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以這個來自修,也是以這個來教化安立眾生。第一個要「布施」,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有分內財、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施捨、布施給眾生;內財,用自己的身體、體力為大家服務,這個叫內財布施。每一個人,實在講每一個人都有在修布施,但是心態不一樣,凡夫的用心不同。菩薩的生活跟我們一樣,菩薩跟眾生生活是一樣。佛出現在世間,跟眾生一樣,也要穿衣吃飯,他也沒有示現一個特別的,跟一般人一樣,不同的在心態不一樣,存心不一樣。比如說做布施,以一個家庭主婦來講,她沒有去上班,那她在家裡有沒有做布施?有。她在家裡,把這個家照顧好,照顧家人,就是她的布施,她用她的精神、體力。外面有一些救濟的,去施捨,那也是布施。實在講人人都是在修布施。比如說,我們去買一些東西,你說我們這個買賣,不是布施,那是我們的想法。如果我們是菩薩,你做什麼都是在布施,你去買東西也是在布施。大家想是不是布施?所以以前我坐計程車,坐計程車比坐公車要貴,對不對?這個我也不是不會算,我也會算,當然比較貴。我以前在景美,有時候辦事情,叫計程車,時間也會快一點。我是用什麼心來做?我就用布施的心。我說計程車一天到晚在那邊跑,大家想一想,如果都沒有人去坐,大家統統坐公車,那些人生活怎麼辦?是不是?那些人怎麼辦?你用這種布施的心態去做,那不是布施嗎?如果你沒有學佛,不明佛理的人,這個是買賣、交易。實際上,你交易買賣,跟你存心布施,一樣不一樣?一樣付那些錢,照錶跳,但是用心不一樣。用心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如果明瞭佛法的人,你說哪一個不在修布施?大家統統在修,只是他不知道,那個心念(念頭)轉一轉,凡夫就變成菩薩了,就是在修六度。如果你念頭沒有轉過來,那是一般人買賣,生意、交易。你給我拉到哪裡,我給你多少工錢,就這樣。就是主顧的關係,他是這樣的心態。如果我們是布施的心態,那就是菩薩的六度。所以六度哪個人沒在修,人人都在修,就會不會修、懂不懂。所以我們看到六度,你不要把它想得好像從天下掉下來這樣,你是完全想錯了。佛法在世間,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佛出現在世間,不會給眾生講一些對眾生沒有意義的話。談玄說妙,講得天方夜譚,對眾生沒有利益,佛絕對不會這麼做,肯定是利益眾生的,只是說我們懂不懂?明不明白?

  「持戒」,有狹義的、有廣義的。廣義的,各方面,各行各業都有規矩,持戒就是守規矩。你開個車子也要守規矩,紅綠燈你停不停?你停下來就是守戒,你紅燈闖過去,就不守戒。所以六度的持戒,它是廣義的,當然廣義就涵蓋狹義的這些戒條。妳一個家庭主婦,要把家庭整理得井井有條,東西不要亂擺。像《弟子規》講,「置冠服,有定位」,你擺東西要有固定地方,那些都是戒。你做任何事情,你煮個菜、做個飯,也有它的規則,你不能不依照那個規矩去做。所以持戒也是每一個人都在修。「忍辱」,忍耐,在生活當中,總是我們面對的人事物的環境,一個順境、一個逆境。我們一般都是知道逆境,不如意的時候,逆來順受,修忍辱。實在講,順境也要忍,逆境不起瞋恚心,順境不起貪心,也都要忍。每一個人,每一天也都必須受到這些境界的考驗,哪一個人沒有在六度當中?人人都有,不知道而已。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如意跟不如意的事情,在這個娑婆世界,哪有樣樣讓你順心的?俗話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你要不要忍?你不忍也不行。不忍,你什麼事也做不成。所以每一個人都要忍。我們去人家那邊上班,要看老闆的臉色,要忍辱。老闆,他修的忍辱要比上班的人多,是不是?你沒有當老闆,不能體會,壓力比你大。所以能夠大忍,他就能夠擔當大事;小忍,擔當小事;不能忍,什麼事他也做不了。所以忍辱,在我們在生活當中大家都必須去修的。

  「精進」,就是要專精,要求進步。不進則退,不管在道業、學業、事業、家業,我們念佛說淨業,最重要要能夠專精、深入。做一個行業,也要專精,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比較容易,專精比較容易。做專家比較容易,做通家比較難。通家,很多方面都要通,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做專家,不做通家,通家我們做不了。在世間法裡面,做一個行業專心去做,總是有成就,沒有大成就,也會有小成就。如果這樣也做,那樣也做,一年換了好幾個工作,那你到最後一樣也做不成。精進要從忍辱來,忍耐,要有耐心,不然一個工作做了沒幾天,不想幹了。沒有耐心,他就不可能有精進,就是沒有忍辱,他就不能精進。所以精進建立在忍辱這個基礎上。有精進你才能夠得定,心才定下來。比如說你做一個行業,心就定在這上面,就能把這一行做得好。定久了,智慧就開了,般若智慧就開了。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實在講人人都是修六度。只是自己不知道在修六度,所以一天到晚就是生煩惱。做的,可以說也不曉得為誰而做、為何而做,不做不行,為了三餐,只是這樣的一個觀念,一個念頭,這樣的人生過得實在很沒有意義。好像人生就是為了吃、穿,吃喝玩樂,每一天工作努力就為了這個,這個人生實在講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真正的意義跟價值,在於明瞭佛法、開智慧,那真有意義。包括學習現在我們淨老和尚講的傳統文化,人真的是有錢沒錢他都過得很充實,過得法喜充滿。你沒有學習這些經教,你再有錢、地位再高,實在講也沒有意義。為什麼?「貴而不安,富而不樂」,有財富不快樂,有地位也沒有安全感。你說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你大富大貴,意義在哪裡?不快樂、沒有安全感,這個叫快樂嗎?這個有什麼意義?所以「教人雖取六度等法修行」,我們明白了,也知道這個是六度,依照六度來修行,修正我們生活上的行為、心態。

  『而心無其相』,像布施,你心裡不落一個印象,我在修布施,不放在心上。這是禪門常講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一天到晚在做,但心裡不著相,不著那個相。海賢老和尚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你看海賢老和尚一天到晚,做到往生前一晚上還在做,他沒有著相。我們從那個光碟看,也可以體會到一點,沒有著相。為什麼?著相做得就很辛苦,做得滿肚子怨言,做得滿肚子委屈,那個就是著相。我們看事相上,海賢老和尚受多少委屈?那個委屈我們受不了的。如果我們碰到他那種環境,那不知道要死幾次了,還能活得下來嗎?真的,那不是我們想像那種逆境,我們體會不到,沒有去經歷過那種苦難,你不知道。所以怎麼能走過來?不著那個相。所以這裡講,「心無其相」,不要去執著那個相。

  『然後學人才不致於偏空偏有』,你只要不著相,不著法相,也不著非法相,才不至於偏在空,或偏在有,偏在空偏在有都不對。『才有正確的下手處』,正確下手處,就是你先從有,六度萬行,就是你每一天都是在做,該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做的時候,你只要不去著相,那二邊同時就離了。你不能說什麼都不做,那著空,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所以為什麼佛在這裡說,揀別能持戒修福的人,他有辦法受持金剛般若?持戒修福,因為先把著空比較危險的這道門給它堵死了,你不會著空了;你在有這一邊,你只要不著相,你空有同時都離了,是這個意思,這個不能誤會。我們再看:

  【六、當知第一義中,剿絕情識,斬斷葛籐。法與非法皆不取,非即剿絕斬斷乎。般若正宗是無住。而兩邊不取。此便是無上甚深微妙法,即經所謂的無上菩提法也。】

  第六條,『當知第一義中』。什麼叫「第一義」?第一義,禪宗常講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起個心、動個念什麼叫第一義,那就錯了。所以第一義,他離言說、離文字、離心緣相。第一義,我們讀大乘經典,我們常常讀《彌陀經》,「不可思議諸佛所護念經」,第一義就是不可思議那四個字。就是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想,你想不到,你一想就落在情識,起心動念,你一想就不對了。議是議論,你開口說,你怎麼說也說不到。所以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想,也不可以用你的言語議論去說,你也說不出來。所以「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就是不可思、不可議,這叫第一義。『剿絕情識,斬斷葛藤』,你有一絲毫起心動念,「斬斷」。禪宗用這種手段,直截了當,單刀直入。如果能夠這樣切入進去,的確頓教念頭一斷就成佛,就明心見性了,禪宗用這個手段。教下是跟你講道理,教你怎麼修觀,怎麼觀、怎麼觀,到最後目的還是這樣;禪宗的方法,它是不跟你講那麼多,但是要這種根器的才行。所以以前去參禪的人,禪師都會給他問個問題,有時候問的問題,都摸不到邊的。比如說禪門,來參禪,禪師,你哪裡來?要開口,香板就下去,講也不是;不講,停在那邊,又打下去了。到底該講,還是不該講?他就用這種手段逼你開悟,你不可以落無想,無想你就落在空那邊去了,你要想就落在有,空有二邊都不行。這個禪師他自己真正開悟的他才能去觀機,才能用這種手段。不然,他不是那種根器,你把他打死了也沒有用,你把他打死了,他只有莫名其妙。禪師本身要大徹大悟,你自己沒有悟,你怎麼有辦法幫助別人悟?你是過來人,你才能指導後學的人,禪門是用這個手段。現代人也不懂這些,他是要人提起疑情,有也不是,空也不是,那怎麼辦?就是在你怎麼辦的時候提起疑情,那就是你能夠悟入、切入的一個契機,用這種方法。一切入,根本的妄念一斷掉,你就見到你的自性了。所以第一義當中,禪宗是用這種手段。

  其實大乘經典到最後都是一樣,只是他用的方法不一樣。那我們念佛就是念一句佛號,大家不要以為這句佛號很好念,你要會念不容易,你念佛就是不能夾雜。禪宗就是參禪的,其實念佛這是更圓頓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你只要不懷疑、不夾雜,你這句佛號堅持下去,不間斷,當下你念這句佛號,你就是在常寂光。中峰國師到第三時不是講嗎?「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中峰禪師是大徹大悟的禪師,轉來念佛,所以他的開示都有禪機。所以第三時最後,「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我們聽了他這個開示,我們懂不懂?我們不懂。什麼是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就是這句佛號。你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當下就是在常寂光了,這樣快不快?我們現在問題就是夾雜、懷疑,「是這樣嗎?怎麼念這麼久還沒有?」又夾雜這些妄念了。你要把這些統統放下,你那句佛號提起來,實在講,比禪宗那種參話頭,那是頓,這句佛號叫圓頓,圓滿,頓是快速。禪宗是頓,其實淨土它是至圓極頓,祖師大德註解都是這樣,但要認識的人才講得出這些話,不認識的人不懂。所以一句佛號,實在講二邊不著,空有不著,不著空也不著有。你提起一句佛號是有,心裡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放下了,不著有也不著空,那不是空有當下就離了嗎?所以真正會念佛,你提起這句佛號,當下就是中峰國師講的,「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塵塵契會,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眼前。中峰國師講,「分明在目前」,分明就在眼前。所以不管學什麼都要會。所以禪宗問參禪的人,你會麼?會麼,就是你會不會?實在講念佛也是一樣,你會念嗎?我們現在從不會念把它念到會念,這樣就對了。

  『般若正宗是無住。而兩邊不取。』「般若正宗」,什麼是般若正宗?就是無住而已,不住有、不住空,二邊都不住,二邊都不取。『此便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我們開經偈念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就是經上『所謂的無上菩提法也』。「無上菩提」是什麼?二邊不住,就是無上菩提。我們再看第七條:

  【七、欲領悟經中真實義,唯在至誠恭敬的讀。讀熟了,常常觀照其一段、二段,或一句、二句。觀照即是思惟。然此思惟,必須盡離一切妄想雜念,澄心靜慮,一心專注。不在文字上生解,便是不取法。又將全神貫注在這經上,便是不取非法。這就是修定。】

  第七條,『欲領悟經中真實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這裡講「欲領悟經中真實義」。欲就是我們想要,領悟經典當中真實的義理,真實的義理,必定要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你才能領悟經中真實的義理。怎麼領悟?『唯在至誠恭敬的讀』。「至誠」就是心裡要放空,不能有雜念,不能有妄想,恭敬如對佛前。對經如對佛,不敢懈怠、散漫,就恭恭敬敬的,收攝六根,至誠恭敬的讀經,讀得很熟悉,讀經就是要這樣讀。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勸大家讀經,讀《無量壽經》三千遍,你讀《地藏經》三千遍,或者《金剛經》讀五千遍,不管讀哪一部經、讀什麼經,他的原則就是你只要至誠恭敬去讀,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不要念錯、不要念漏掉,清清楚楚,這樣明明白白一直讀誦下去。讀得很熟悉,這樣就會開悟。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講的,讀經實在是修定,你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裡面的意思,不能讀到這一段,這段是什麼意思?那一段又是什麼意思?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至誠就沒有了,你這就是妄想。你一想就是妄念,妄念就起來了;妄念起來,你就無法領悟到經中的真實義,你就悟不到了,被妄想雜念障礙了。所以要至誠恭敬的讀。所以你讀的時候,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經中的意思,只要讀得清楚、讀得明白,沒有讀錯,沒有漏掉,一字一句的,至誠恭敬的讀,讀得很熟悉,這樣讀三千遍會開悟的。這樣的讀經是屬於修定,我們淨老和尚講,不只修定,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就用讀經這個方法圓修戒定慧。是什麼道理?因為經是如來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有,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所以經裡面,還有佛很多的教誨、教誡,這是至善。所以你讀經,戒也在其中。讀經要專心,不能打妄念,這是修定;你讀得清楚、讀得明白,那個就叫慧。所以戒定慧在讀經當中一次完成,就是圓修戒定慧,這樣讀開悟了。

  此地講,『讀熟了,常常觀照其一段、二段,或一句、二句』。讀熟悉了,因為讀的時候你會有悟處。這樣讀你會有悟處,有悟處,你也不要理會,你繼續這樣讀下去,後面會有更多的悟處。你沒有刻意去想,這樣明白的意思,那個叫悟;你刻意去想,那就不是悟。悟,它是智慧,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你去想,去思惟想像,想出來的道理是知識,那不是智慧,知識跟智慧的差別就在這裡。你沒有刻意去想,讀讀讀就明白、通了,那個是智慧,那個是悟處。悟也分小悟,有中悟、有大悟、有大徹大悟。那我們開始,你讀的時候,每次讀都有一點小的悟處,那你不斷累積小悟就成中悟,累積中悟就成大悟,累積大悟,最後就大徹大悟,所以那個悟處他也是一直不斷累積起來。這裡就是講,在生活當中我們起觀照功夫,就是你讀熟悉了,讀熟悉了,你這個心有一定的定了,達到一定的定,這個心就不會妄想紛飛,比較沉澱下來了。心沉澱下來,那你這個經當中一句、二句,你就能提起觀照。他觀照不是打妄想。

  所以這裡講,『觀照即是思惟』。下面又解釋這個思惟,『然此思惟,必須盡離一切妄想雜念,澄心靜慮,一心專注』。這個才叫思惟,思惟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邊想,這什麼意思?那什麼意思?那叫打妄想。所以這個思惟,他這裡特別再註解,你必須要「離一切妄想雜念」,「澄心」,心沉澱下來,「靜慮」,好像水混濁,讓它平靜下來,污濁讓它沉澱下去,靜慮。你心達到一定的清淨,「一心專注」,這個時候就是提起觀照了。這個照,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關鍵就在照。實在講,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起來就是一部《金剛經》,精華。一部《金剛經》再濃縮起來,就一部《心經》。一部《心經》再濃縮起來,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一個照,「照見五蘊皆空」的照。我們常常念《心經》,照那個字,所以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起來就是一個字,「照」,觀照的照。什麼叫照?古大德常用鏡子做比喻。我們大家都有照鏡子的經驗,鏡子,你看照外面景象很清楚,鏡子有沒有污染?沒有。你一個人來了,鏡子現你這個人的相。一個中國人來了,現一個中國人的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人走開了,鏡子就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正當現相的時候,它那個就叫照,相來了它照。照,相很清楚,但是它有沒有污染?沒有,它還是乾乾淨淨的。它只是照,照見,照見這個相,它沒有污染。這個就跟照相機不一樣,照相機一照,有個底片它落印象,有個相了。鏡子照的時候,沒有東西來的時候,它乾乾淨淨;東西來的時候,它還是乾乾淨淨,但是那個相它照得很清楚。所以古大德用鏡子,讓我們去體會這個心就要像鏡子一樣,對外面的景象要照。

  我們現在都不是像鏡子,都像照相機一樣,一天到晚,拉拉雜雜的照太多了,底片一大堆。我們現在是照相機,不是鏡子,我們現在的心是照相機。照相機就有染著,就有這個相,著相了。鏡子它照,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不著相。所以觀照,觀照我們就從鏡子去體會這個意思,「澄心靜慮」,它就照。像水很沉靜的時候,它是不是照外面景象就很清楚?如果這邊起了風浪,還是照,但是照得支離破碎的,你也看不清楚。所以我們的心就像水一樣,水平靜它就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水如果起波浪,不平靜,起煩惱,大風大浪、颱風,水還是水,但是水有風浪,它照得就很亂,不清楚。所以我們佛前供一杯水,它是教我們修觀的,不是給佛喝的。我們現在是供給佛喝的,佛先喝,我再倒來喝,就比較營養,現在是不是這樣的想法?其實我們供水就是提醒我們,用心要像那杯水一樣,那麼平靜、那麼乾淨、那麼清澈,它能照外面,照得很清楚。所以用心要如水、如鏡子,這樣就是觀照。我們心亂糟糟的,照什麼?就沒辦法照了。

  下面講,『不在文字上生解,便是不取法。』這個就是教我們讀經的方法,你在讀經的時候,你不要一面讀一面在經文「文字上生解」,去想它的意思。像我們在讀經、誦經,就是這個原則。誦經就是你每字、每句給它念得清楚就好了,你不要去想,不要想這個字什麼意思?不要去想,你一想就破壞了,破壞你的戒定慧。所以「不在文字上生解」。那你不在文字上,你在讀經的時候,你不在文字上生解,這就是不取法相。『又將全神貫注在這經上,便是不取非法。』不取法,不是說經不要了,我就不用讀了,那就取非法了。你要讀,但是你不要在經文上去推敲、去想,那叫不取法。讀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有在讀經,我也沒有取非法。所以你這樣讀經,法跟非法同時都不取了,同時就不取。這樣的讀經,就跟念佛、念咒、參禪、止觀一樣的原理。所以讀經是修定,戒定慧三學。你讀經就是你在念得很清楚的時候,你不要刻意去想,這個時候沒分別,你一想你就分別了,落入分別;你不想,就是直接這樣念,你體會到了,那個叫悟。這叫了別,了別就是像鏡子一樣,鏡子照外面的景象,了了分明,但是它沒有分別。我們一面去念一面想就是分別。我們念的時候念得清楚,不刻意去想叫了別,了別跟分別就不同了。你了了分明,這樣就會開悟,跟自性會相應;你分別就跟意識心相應,你就見不了性。所以這就是修定,實在講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我們老和尚教我們念經,就這樣的念法,不管你念什麼經都一樣。你只要照這樣的原理原則去念,你念什麼經都會開悟。

  你念經是這樣,你這個會用了,你用在整個生活當中,那不是處處都是佛法了嗎?念經是這樣,你做任何事情,這個你會了,那你穿衣吃飯統統是佛法,統統在修行。所以要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念經是這樣,待人接物處事是不是這樣?這就叫第一念,不落入第二念。第一念是直接的,沒有透過這些意識心妄想分別執著,直接的。我們在這個妄念當中有一個真的,就是會用真心,你就是佛了。所以《淨語》裡面講待人處世,念佛跟做事都要第一念。如果我們不知道用第一念,到二、三念去了,那就落到心意識去了。做事情也是一樣,處世的時候,「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這個就是第一念。所以當中你懂個一句、二句,你通了就全部通了。一通一切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實在講,這裡一句、二句,你一句通了,全部也都通了。所以佛法是一不是二,你通了就全通了,沒有一樣不是。你不通,那什麼都不是,佛法,經典拿來也不是。我們再看第八:

  【八、久而久之,忽於一念不生時,性光發現。經中真實道理,自然湧現。這就是思惟修,才是受持,才能領悟。即是得有受用時。讀經要這樣讀法,定慧二學,便同時修了。】

  就是你用這樣的方法去讀經,『久而久之』。你就不去想,不去想,你也不能不明瞭,明瞭就叫了別。你去想就叫分別,分別就落在第六意識了。了別就是了了分明,它這個當中沒有分別。分別是第六意識心的作用。我們前五根是了別,你們眼睛看到外面境界,看得了了分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鼻子嗅得也清清楚楚,我們吃飯舌嘗味也很清楚,酸甜苦辣;身覺觸,軟的、硬的,前面五根它只有了別,它沒有分別。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識是了別,第六意識的功能叫分別。前面五識接觸了,傳達到第六意識的相分,傳到第六識。第六識的相分,然後第六識的見分,它再去緣那個相分。就像轉播台一樣,轉播站,所以第六意識它不是現場,它是透過轉播的,不是直接的現場,轉播。所以它的功能是分別,它再傳到第七識去執著。現在問題,六、七識,一個分別,一個執著,轉是轉這兩個,這兩個轉了,第五識、第八識就轉。第八識它是含藏,這個是唯識經論分析講的。修學,我們要知道,了別跟分別不同在哪裡。你看到一個東西,它明明了了,眼識看得清清楚楚。這個東西怎麼樣?青的、黃的、紅的、白的,眼識沒有青黃赤白,青黃赤白從哪裡來?第六意識心在分別。這個長的、這個短的、這個是圓的,那是什麼?第六意識心。茶杯它沒有說我叫茶杯,它自己叫茶杯嗎?是我們人給它安上去,我們人是什麼在安的?第六意識心。你給它安上一個名義,所以這個叫名字相。所以這些相是虛妄的,你要離相,不要去執著相。所以你這樣念經,久而久之,『忽於一念不生時,性光發現』,你自性的光明就透露出來了。

  『經中真實道理,自然湧現。』因為講的就是我們自性的東西,你當然自然湧現,那不是外來的,是你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不是去外面學來的。這個就叫思惟修,這樣才是叫受持。所以讀誦受持,怎麼叫受持?這樣才叫受持,『才能領悟』,經中的真實義。『即是得有受用時』,你真正就得受用了。『讀經要這樣讀法,定慧二學,便同時修了。』實際上是戒定慧三學都修了,我們老和尚常講戒定慧三學。下面第九:

  【九、總之,說「無」、說「不取」、說「捨」。但為破執,非捨其法。三執既離,則三空齊朗,三障全銷。生死涅槃,兩皆不住。】

  都同時捨了,你這樣讀經就會開悟。

  【十、捨法,是捨其著有之病。捨非法,是捨其著空之病。病除,則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便是佛境界。此之謂,『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什麼叫『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要捨這些,不要著有,也不要去著空,這個就是佛境界,就是「皆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我們這樣修,也令一切眾生這樣修,大家都成佛了。我們再翻到四十八頁,第十一:

  【十一、無論修何法門,如能領會此中精義而行,成就必速且高。】

  以上講的,你抓住幾個重點去修、去領會。這樣去修,不管你用哪個法門,如果能夠領會這個當中精華的義蘊,你這樣去修行,成就必定很快速,而且很高。對於我們念佛來講,你懂得這個方法,你念佛會念到理一心不亂,成就真的是快又高。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一段。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